诗社工作总结
“虚拟电动软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诗社工作总结,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诗社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篇1:诗社工作总结
苏子有词曰“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涟水这片热土,自古土地肥沃,水陆便利,因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能人奇士代有风骚。自黄河夺淮之后,土地盐碱化,我县迅速贫困,但是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努力的兴办教育,加强学习,通过改变自己来重建繁荣的涟水,因此也成为有名的教育大县。
近年来,为了繁荣文化,以更好的发展经济,造福百姓,我县申请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加强诗词教育,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怀,得到了各学校,机关的响应,得到了广大的老师,学生及诗词爱好者的赞许。
诗,可以群观兴怨。为了推动诗词教育,为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涟水县教育局把诗词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创立涟水县“中华诗词之乡”为契机,成立了以鲁局长为组长的涟水县教育局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小组下设办公室,用熟知诗词教育工作的人员负责具体事宜。
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大了平时的宣扬力度,营造了浓重的学习氛围。增强引导,健全组织,树立阵地,注重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使诗教入校园、入讲堂。
为了使诗词工作落到实处,县教育局还邀请市里的专家举办了诗词讲座,培训诗词工作相关人员;为了指导具体的诗词教育工作,安明然等同志还编写了诗教课堂手册,各学校也用各种形式展开了有序的工作。
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诗词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诗词教育进课堂的开展方案,并成了了许多诗社组织,如河网中学成立《雏鹰诗社》、红窑实验学校成立《思源诗社》、杨口中学成立《绿塘荷诗社》、实验小学成立《春蕾诗社》、幸福里小学成立《福娃诗社》、南门小学成立《新荷诗社》、郑梁梅小学成立《梅苑诗社》、外国语小学成立《萌芽诗社》等。
各学校大力营造环境,在一些醒目的位置,如操场围栏,室内立柱,教室墙面等,张贴了经典诗词作品,诗人介绍;各校指定地点举办诗社活动,聘请各地的诗词专家进行讲学,印刷师生的诗词作品集来交流学习。在诗社里,还张贴了一些优秀的师生作品,供学生们相互学习。在课堂上,还举行朗诵诗词的比赛,对对子的比赛等,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经过一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能自如的写出简单的格律诗,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格律,会对一些简单的对联,并能在具体的诗作中运用格律知识,比如,根据格律辨别多音字的具体读音,识别入声字等。同时,很多学生也反应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最直接的就是觉得自己更会读诗了,还有声律启蒙里面的各种文史知识等。
同时,教育局还开设了《涟教诗苑》栏目,让全县教师和学生可以用更大的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开展中华经典诗词吟诵会,让优秀的诗词文化润泽莘莘学子心坎。做到有组织、有轨制、有规划、有教材、有流动、有阵地、有结果,让泛博学生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让诗词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随同青少年康健快活发展。
篇2:诗社工作总结
12月13日,我校人文学院心缘诗社XX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工作总结汇报会在弘雷楼108教室举行。心缘诗社全体理事出席了该次会议。会上,首先由诗社各部门理事就这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作出了详细的汇报,并针对诗社日后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其中,编辑部部长林晓明指出:各理事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交流,以增强诗社的凝聚力。她中肯的建议得到了在座理事们的认同。随后,由心缘诗社社长李裕做工作总结。她对诗社在这一学期里所取得显着的发展表示欣慰。同时,她肯定了理事们的工作能力,并感谢他们为诗社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最后,她就诗社日后的长足发展对理事们提出了新的冀望与要求。回首过往,展望未来。这次工作总结汇报会,不仅使各理事们充分认识到过往工作中的成与败,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找准了诗社日后发展的方向。他们均表示均表示愿意继续投入满腔的热情和十二分的努力,共创诗社日后的蓬勃发展。
篇3:诗社工作总结
诗社是一个诗歌团体。为了使大家在关于大学生活的回忆中,能有一段静谧沉和的时光,无关乎追名逐利,避开喧哗熙攘,只是与诗歌为伴,只是与心灵有关,只是说着彼此心领神会的话语,只是默契地品茗不语、相视莞尔,诗社在去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其中,最主要的拾“‘自由诗界’原创诗歌大赛”活动,本次活动为所有在校爱好诗歌及诗歌创作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和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校园文学新人,弘扬大学校园的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丰富校园文化,促进院系间的交流。
本次诗歌大赛具有形式新颖、宣传到位、充满创意、限度的为参赛选手提供优良的比赛环境等特色。
1、此次原创诗歌大赛采用正规的大赛赛制,且在初评、复评、颁奖晚会等各阶段采用了严格的标准,为选手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
2、在大赛举行之前,诗社内部部长以上干部召开了多次会议,商量事宜,然后再通过了全体成员的讨论后,制定了严密的流程。
3、本次大赛设初赛、复评暨颁奖晚会。先在全校进行征稿,再选出优秀的作品参加复赛暨颁奖晚会;将进入复赛的诗歌作品匿名交给评委老师评鉴,并通知进入复赛的作者复赛流程及注意事项;原创诗歌大赛暨颁奖晚会在师范学院西阶举行,所有参赛者上台朗诵其作品,诗歌作者可以制作课件讲解诗歌内含意蕴等,时间在3——4分钟内。评委老师对其作品和朗诵进行点评,且作者现场可以与老师进行交流。
4、由于本次原创诗歌大赛旨在促进校园诗歌文化的发展,对我们的文化有推动作用,所以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赞助,如大家乐KTV。
5、在宣传方面,我们的工作展开得不错。在大赛开始之前和初赛期间,我们通过张贴大海报(包括本院及其他院系)和小海报的形式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宣传,由于此阶段工作开展得较好,所以在同学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影响,有较多的校园诗歌爱好者参与到我们的比赛中来。在复评暨颁奖晚会开始之前,我们通过挂横幅、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了大力宣传,且受到了不错的效果。赛后,我们也通过了海报的方式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成果展示。
6、本次诗歌大赛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关注,共收到来自各学院50多名参赛选手的100多篇作品,共有12名优秀校园诗人的优秀作品进入了我们的复评会暨颁奖晚会。
7、复评会暨颁奖晚会当天,我们不只局限于入围选手的诗歌朗诵,还请到院十佳歌手为大家亲情演唱。形式新颖,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诗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
(1)个别诗人在幻灯片的准备上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音乐方面也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本次“‘自由诗界’原创诗歌大赛”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们会总结经验,继续发扬优点,争取在下学期的活动中有所提高,团结努力,共创诗社的美好明天!
篇4:诗词协会、诗社工作总结
诗词协会、诗社工作总结 -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怀和宣传部、文联的的正确领导下,我社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一、年初召开了一次全体理事扩大会议,到会34人,并邀请市文联常务副主席熊水芳、副主席张星波及秘书长刘正初三位领导出席指导。会议由常务副社长宋赛云同志主持,社长罗传学对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20工作作了初步设想。
二、诗社领导敬向部分高龄诗友拜年
2月5日、7日、20日三天,诗社领导罗传学、宋赛云、廖能新、江代潜,驱车前往洞阳、北盛、丰裕、沙市、赤马、荷花等地,敬向邓储宝、潘锦霞、袁水大、陈恒安、邓白洲、邓绍禹、龙德高、曾远艾八位高龄诗友拜年,并赠送了简单的慰问品。其间先后有当地社友苏光庆、邓彰发、卜农生、陈湘三、肖正平几位陪同。
三、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与文艺创作室联合承办了纪念 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全国诗词大赛。大赛收到全国部份省市的诗稿1000余首,经初评、复评、终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佳作奖30名。入围诗词作品400余首,现正在湖南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其获奖作者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均已发给作者。
四、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开展了“祖国颂”全市中小学生诗歌朗诵和诗歌创作比赛。
1、我社与浏阳市关工委、教育局、团市委四家联合举办“祖国颂”中小学生诗歌创作比赛,参赛学校92所,参赛诗稿462首,经诗社组织评委评定:一等奖6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20人。均发给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2、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我社与教育局联合承办了“祖国颂”中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预赛参赛学校中学48所,小学41所。预赛在浏阳一中进行,评出特等奖中学组一中康托希,小学平头山完小胡巧;一等奖中学11人,小学10人;二等奖中学37人,小学30人。其中两个特等奖参加了长沙市“祖国颂”中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胡巧获一等奖,康托希获二等奖;决赛在田家炳中学进行,有25所中小学参加,评出一等奖4所;二等奖8所,三等奖13所。其中六所学校的配乐演唱节目被选参加了9月29日市委市政府在欧阳予倩大剧院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浏阳河诗会”。
五、诗词进校园三年百校工程(06―08)告一段落后,由教育局开出介绍信,诗社派出27名诗教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之后,11月3―5日又对其中较好的14所中小学进行了复查。通过复查认为,有太平桥小学、官桥中学、官桥完小、北盛大桥完小、沙市完小等上十所中小学校诗教工作开展得很好,有时间安排,进入了课表,有自编教材,有诗教教师,开展了很多活动,学生背诵诗词能达20―60首。不仅符合要求,而且很出色,有的还写了论文,在《湖南教育》上发表,有高度,上了档次。比原来的几所诗教先进单位,四中、九中、小河中学、镇头田坪小学、奎文小学、北盛亚洲湖小学,毫不逊色。我们准备不久与教育局汇报一次,并评选出一批“诗教先进单位”。由于诗教工作开展得好,我社荣获长沙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奖”三等奖。奖金3000元。
六、召开了年年会。5月23日,诗社在奎文小学大礼堂召开了2010年年会,参加会议的社员16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市文联副主席张星波同志,还有前来参观访问的萍乡上栗县诗词协会的5位客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常务副社长宋赛云同志主持。会上刘家定老师作了《关于诗词创作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讲课。与会者一致称好。之后社长罗传学同志作了社务工作报告。最后,市文联领导张星波老师给诗社作了高度评价和重要讲话。12点半,17桌客人和诗友共进快乐午餐。
七、召开诗词研讨会:3月28日上午,诗社在办公楼大会议室,召开了有24位诗友参加的诗词研讨会。常务副社长宋赛云同志主持会议,社长罗传学同志主讲,对社员的诗词作品逐首进行了评议。刘家定老师则针对一首诗进行了较为周详的评述和修改。与会者对印发的诗友的作品发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见,会议开得活跃、热烈且有成效。
八、组织诗社理事和诗友外出采风,丰富写作题材。
3月7日早7点,诗社组织全体理事、部分顾问、名誉社长及有关诗教工作人员,并邀请市文联领导熊水芳、张星波、刘正初等一行36人,由虹运旅行社承包前往汨罗屈子祠参观。车上,由宋赛云同志主持召开了一次诗教工作会议。安排诗社理事和诗教工作人员,分头前往诗词进校园“三年百校工程”的近百所学校,进行考察和填表式检查。汨罗回后还到了长沙桔子洲头参观。
9月27日,应小河乡政府邀请,诗社派李光前、张文厚等六位诗友,前往小河乡参加国庆60周年包括文艺晚会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并参观环保典型村严坪村的环保先进事例。
九、各乡镇诗词活动中心诗词活动有声有色。
北盛诗词活动中心:
2月4日,北盛诗词活动中心负责人萧海清、苏光庆、苏启平和罗典等七人,用专车将袁水大、陈泽璋、孙达轩等几位高龄诗友接到86岁的'高龄诗友潘锦霞家中,共庆春节,相互拜年,互致祝福,
总结
大家心情愉快,气氛和谐。潘锦霞先生设午宴热情招待。
3月14日早晨7点,北盛诗词活动中心组织诗友,并邀请诗社负责人罗传学、宋赛云、廖能新等一行24人,前往汉寿县,参观了屈原文化墙和诗教先进单位陈军堤小学,受到汉寿县诗词协会领导的热情款待。
以下内容与本文诗词协会、诗社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心理协会招干总结
体育部工作总结与新学期工作计划
大学生心理协会纳新工作总结
2010年勤工助学中心工作总结
客运站消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上半年公司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客户服务部工作总结
干部综合科工作总结
【返回部门工作总结栏目列表】
镇头诗词活动中心
3月15日,镇头诗词活动中心召开今年第一次会议,总结了2010年的工作,布置了今年的活动,特别是动员诗友积极参加各项诗词赛事。
3月19日,镇头活动中心负责人李正陆老师代表诗友前往柏嘉镇看望重病中的老诗友谢家树老师。不久,谢老逝世后,他又和李宗利、杨海华代表诗社前往吊唁。
5月份,李老师又和许秉衡、罗岚两位诗友去诗教先进单位镇头田坪小学,帮助《校园诗词》改诗定稿。
6月1日,李正陆、许秉衡、罗岚三位诗友又应邀去镇头中学讲授诗词课。
6月9日,李正陆、许秉衡、罗岚、李宗利四位诗友又应邀到柏嘉中学讲授诗词课。
古港诗词活动中心:
诗友、“屈原杯”全国诗赛一等奖获得者曾发展老师,于7月10日个人出资,邀请20多位诗友,前往高坪乡崖上、古风洞、株树桥水库参观采风。
5月,古港诗词活动中心诗友的作品集《小窗闲话》第四期印出,在诗社年会上发给广大诗友。国庆前,又出版了《国庆专刊》。
才常路和圭斋路诗词活动中心:
4月23日,才常路诗词活动中心,在袁翔同志的组织下,由张柏清同志负责联系,约邀11位诗友,前往柏嘉镇铃泗村赵汉先先生的观赏精品花木园参观采风。下午,又去左宗棠先贤和张亮凯诗家墓瞻仰。
9月21日上午,圭斋路诗词活动中心和才常路诗词活动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次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诗词吟唱会,到会40人。还邀请了市文联领导熊水芳、张星波、刘正初光临指导。会议由廖能新同志主持,宋赛云同志作了建国六十周年的成就与展望的中心发言。然后每个人都吟唱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有的以湘剧、花鼓剧和现代歌曲演唱。之后熊水芳同志作了讲话,最后由罗传学同志作总结。吟唱会开得热烈、活跃,形式多样,洋溢着爱国主义的热情。
十、社员创作诗词,参加赛事,成绩显著。
曾发展获“屈原杯”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第1名。
罗传学、李光前、唐玉仲、戴甄陶、赖明汉、张菊如、苏光庆、罗永煌获“屈原杯”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
李光前获“英林杯”建国六十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三等奖,武钢诗词大赛二等奖,北京陶然亭端午诗赛二等奖。
徐和初获湖南省纪委举办“廉政诗词大赛”优秀奖。
易武兴、萧海清、江代潜、罗岚、汤代蒲、汤建农、王有斌、徐和初、曾发展、刘家定获纪念 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还有一些参加楹联赛事的获奖情况未加统计)。
十一、诗词专集,陆续出版。
2010年诗社专集《淮川诗词》第22期正在印刷出版。
社员邱正金《正金残稿续集》二、三已出版,并赠送了诗社社员。
社员贺东升诗词集《浏阳河吟草》已出版,并赠送了诗社社员。
十二、发展社员,扩大组织。
诗社自成立以来,共发展社员404人,除死亡77人外,现有社员327人,其中今年发展11人。
十三、社务工作,绩效显著。
诗社一如既往,工作有条不紊。做到了有固定办公室和资料室、有值日登记簿、有会议记录本、有社员花名册、有财经管理制度。
我们诗社的工作,虽然做了很多,搞了很多活动,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今后加以改进。
[1][2]
以下内容与本文诗词协会、诗社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心理协会招干总结
体育部工作总结与新学期工作计划
大学生心理协会纳新工作总结
2010年勤工助学中心工作总结
客运站消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上半年公司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客户服务部工作总结
干部综合科工作总结
【返回部门工作总结栏目列表】
篇5:大学诗社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
大学诗社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
知远诗社自成立以来,本着“弘扬诗词、扶植新人、提高素养、打造品牌”的目的,着力健全组织,着眼培养骨干、培育新人,全力提高社员的创作水平,取得了较好成绩。
本学期我们共有五次大型活动:
一、20**级新生见面会――强化诗社组织建设,壮大队伍。
诗社成立伊始,我们就把诗社组织建设摆在了首位,建立健全了诗社组织结构、严谨的诗社规章制度与相关人员的职责条款,并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加以完善,为适应诗社发展的需要,先后及时调整充实诗社组织成员10余人次。同时,构建全方位的诗社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了诗社成员通讯名录、诗社成员诗作台帐等资料,以便掌握社员动态,在日常管理中,以诗社QQ群、诗社博客、诗社人人网为阵地,做好诗社活动信息与诗歌创作的宣传工作,利用校阳光直播室和校电视台多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不断扩大诗社的知名度,几年来,知远诗社在沈阳师范大学内得到广泛认可。今年9月-10月的新成员纳新中,共招收到101位成员,为诗社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其他校级社团中纳新人数遥遥领先。
二、辽宁大学“作家进校园”论坛――广泛联谊,举办活动。
20**年11月24日,由共青团辽宁大学委员会举办的,辽宁大学青年文学联合会承办的“作家进校园”论坛活动启动仪式在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沈阳师范大学知远诗社作为沈阳师范大学唯一被邀请的社团应邀出席。来知远诗社编辑部部长王壹、马晓雪两位同学代表知远诗社前往参加。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新诗协会副会长、著名歌手胡海泉之父胡世宗老师为知远诗社题词――“生活是海,诗是帆。”
出席本次会议的导师有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辽宁省美学学会会长、辽宁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向峰,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新诗协会副会长、著名歌手胡海泉之父胡世宗,沈阳市作协副主席、辽宁省散文协会副会长初国卿,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恒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立春等8位作家。除了沈阳师范大学知远诗社外,辽宁中医大学春泥文学社、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晨曦文学社等多所高校文学社团代表也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首先由辽宁大学青年文学联合会会长徐向明逐一介绍了列席的各位导师,之后向各位导师颁发聘书,标志着作家与高校的联系向常态化迈进。接下来由王向峰、胡世宗、董恒波、初世卿四位导师向我们这些后辈介绍了文学创作的经验。王向峰老师主张“多读书,学经典,读名作。畅销书不要读,不利于文学创作;”胡世宗老师呼吁我们热爱文学,并表示“文学会比任何人都忠诚的陪伴你的一生”,并向现场提问问题,答对问题的同学幸运的获得了胡老师的诗作集一本。初国卿老师则深情说到:“喜欢文学的人的精神制高点都比其他人高了一截”,在他看来成功等于好人品加上后天努力。他建议我们“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董恒波老师则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讲述文学存在的必要性,并表示希望我们从文学少年走向文学青年,祝愿我们大有作为。
接下来的高校社团代表自由提问环节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王壹同学代表诗社有幸得到一次向胡世宗老师提问的机会,王壹同学表示在当今一个浮躁的社会,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也阻挡不了地沟油的泛滥,怎样才能让文学更好的给这个社会降降温呢?胡世宗老师从“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灵魂“角度做了精彩的解答,引起在场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活动的最后,每位作家都用一句话祝福所有的文学爱好者,然后与全体高校社团代表合影留念,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我们加强了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校园文学社的联系。
三、诗词风采展示大赛――重视人才梯队配置,新生力量喜人
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很多人都怀疑诗意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能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或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11月中旬,为了传承经典文化;激发同学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让理工类学生融入一些文学上的血液,使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让文史类学生进一步增强对诗词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模仿央视《百家讲坛》方式成功举办了“重温最美古诗词”诗词意象讲坛风采展示大赛。
四、承办辽宁省第三届大学生励志演讲赛沈阳师范大学赛区比赛
大学生理想深处励志演讲赛是由腾讯教育、凤凰教育、凤凰网、华兴资本、红杉资本、君联资本(联想投资)、美国DCM投资、万学教育集团、新加坡凤凰基金等多家机构联袂发起,由万学职业精英社各校项目组牵头举办、全国100余所高校全程参与的大型演讲系列赛事。
大赛组织机构权威,流程规范,覆盖面广,代表性强;赛程设计合理,赛制严谨,评判严格,保证公平、公正;比赛形式丰富,多角度展现选手的演讲水平与综合能力;着力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职业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格魅力。
本届赛事是极具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与企业以及高校紧密联系的活动,是全市大学生演讲赛事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赛事,是当代大学生展现风采与素质,并与企业联动的重要舞台,是大学生锻炼职业能力和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窗口。
11月下旬我们承办了此次比赛。我社派出后来被主办方誉为“金牌主播”的外联部部长郭瀚齐担任全程主持人,派出编辑部部长王壹担任评委之一,派出秘书部部长高云鹏代表沈阳师范大学参赛。在与来自辽宁大学、沈阳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代表近40人的激烈角逐后,高云鹏以91分的好成绩获得第三名,成功晋级。
五、“笔写苍天”原创诗歌大赛
为了吸收原创诗歌,鼓励诗歌创新,扩大知远诗社影响力.使同学们增加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我们于11月下旬举办了此次“笔写苍天”原创诗歌大赛,共收到作品80余份,取得良好反响。
六、第二届文学知识竞赛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诗社成员存在着浮躁心态,热衷于参加诗歌活动的时间多,踏踏实实致力于诗歌创作的时间少;
二是诗社成员对诗社活动的参与度存在着不均衡,个别诗社成员整体意识不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少关注诗社博客,参与“QQ群”讨论不活跃,这对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无疑是一种软肋。
三是一些诗社成员之间还缺乏有效沟通、联系与交流,彼此间还不能对作品进行坦诚批评,相互学习借鉴,还停留于个体的、封闭的、自我感觉的状态,这对提高诗歌创作水平,共同进步、提升作品质量也是不利的。
以上这些不足,值得我们在新的一年加以克服避免。
20**年诗社工作计划
下学期诗社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巩固阵地、拓展空间、营造和谐、培养新人”
围绕诗社的总体思路,20**年诗社要着力做好三篇文章,即以开展活动促发展,以培训创作练内功,以窗口建设聚人心。使诗社得到更好的发展。
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搭好台子唱大戏,尽最大努力激发诗社成员的诗歌创作热情。紧密和兄弟高校联系,互相沟通。以同题诗的形式,紧扣生活进行诗歌创作,以季度为单位,加强诗作点评环节,强化成员间的诗歌学术交流氛围。千方百计想办法,组织好社员采风活动,激发创作灵感,深化成员间的友谊。
二、固本强基练内功,提高诗社成员的诗歌素养与水平。在新的一年,诗社把提高诗社成员整体创作水平摆在首位,沉下心来,狠抓创作,力争在诗社创作的质与量上实现双突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实质性的横向交流,不摆花架子,只求见真效,苦练内功,广交诗歌编辑、名家与诗人朋友,拓展诗歌发表阵地与地域,使知远诗社的诗作形成拳头产品,努力开创在沈师大有地位,兄弟高校有影响的局面。
三、窗口建设不放松,做好诗社的对外宣传和着手准备对20**级新生纳新工作,强化诗社QQ群、诗社博客、诗社博客圈的管理,提高诗社成员的参与意识,建立知远诗社的知名度。
篇6:死亡诗社剧情简介
威尔顿贵族学校1959年度开学典礼暨建校100周年华诞正隆重举行。校长诺伦博士骄傲地回顾着学校的辉煌,为学校一百年来始终坚持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四大信条并因此成为美国最好大学预备学校而骄傲。也就在这一天,威尔顿的荣誉毕业生、从伦敦回来执教的新教师约翰·基廷回校出任英文教师。
新学期开始了。沉闷的氛围、陈腐的说教,让威尔顿的大男孩们倍感压抑,同学们私下里咒骂威尔顿是地狱学校,篡改威尔顿四大信条以示嘲弄。此时,同学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新来的基廷老师和他们心中原始的渴望一样,与众不同离经叛道的上课方式,立刻在同学们中掀起波澜。基廷哼着的《扬基进行曲》、及时行乐的信条、撕去教科书上伊凡所·普利查矫作的诗歌分析,在威尔顿学生长期被窒息的心灵中引发了一场地震。不久,尼尔在学校图书馆里意外发现了一本刊登着基廷简历的威尔顿年鉴。原来基廷曾是足球球队的队长,参加过一个名叫“死亡诗社”的组织。
何谓“死亡诗社”,基廷给同学们讲述了诗社的秘密。在尼尔同学的倡导下,“死亡诗社”得以重建,查理、纳克斯、米克、卡麦隆等同学热烈响应,怯懦的托德也加入进来。从此,“死亡诗社”的成员们在当年基廷聚会的地方和着优美的诗句,扭动起节奏强烈的非洲原始舞蹈,释放着青春生命的激情。
威尔顿学校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麻烦和不幸在这悄然的变化中也随之而来。尼尔参加《仲夏夜之梦》演出遭到父亲的极力阻拦;纳克斯暗恋上名花有主的克莉丝姑娘;“死亡诗社”发表主张招收女生的文章。一切的一切引起诺伦校长的注意。《仲夏夜之梦》演出结束的那天晚上,尼尔用父亲的手枪让自己的灵魂飘向了遥远的天国。
尼尔的死震惊了威尔顿。校方迫于舆论压力,开始调查尼尔自杀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基廷对于威尔顿开学所发生的事情负完全责任。又是一堂英语课。同学们在诺伦的引导下朗读着伊凡斯·普利查的“鬼话”文章时,基廷前来告别。同学们以站上课桌大声朗读诗歌的庄重形式,目送着脸上荡漾着微笑离开教室的基廷。
篇7:《死亡诗社》经典台词
经典语录是指对那些富有哲理与特殊意义话语的记录,经典语录普遍来源于经典语录原创基地,一般用于正式文体。如:爱尚语录此类型的网站平台专门收集一些经典名人语录。现指能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网民言论、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新词条。
有一同事说《死亡诗社》是他有生以来看过的最好的十部影片之一。这是一很好的片子,但人各有好,我更喜欢柯恩兄弟或姜文拍的那种,带些梦幻色彩,带些悬念的影片。比如柯恩的那部《哥们你在哪里?》我就连看了两遍,非常喜欢。《死亡诗社》是一个古老的、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两股势力二元较量的影片。毫无疑问它最大的特色在里面包含了一些具有意义非凡的死亡诗社经典台词,时常在脑海出现。台词网收集了一些台词在这里奉献给爱好这部励志电影的人们。
死亡诗社经典台词
一、及时行乐,让你的生命超越凡俗
《船长,我的船长》Oh ,captain ,my captain!
《劝少年们珍惜时光》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变得风中枯萎(丁尼生)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And this same flowers that smiles today/Tomorrow will be dying
因为信不信由你,这个房间里的每个人,总有一天都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我要你们向前到这儿来,细细玩味过去的面孔,你们经过这儿无数次,但从未真正看过他们,和你的差异并不大,对吧?同样的发型,和你们一样精力旺盛,和你们一样不可一世,世界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认为注定要成就大事,和大多数的你们一样,他们的双眼充满了希望,和你们一样。他们是否虚度时光,到最后一无所成?因为各位所见到的……这些男孩现在都已化为尘土了,如果你们仔细倾听,便能听见他们在低声耳语,附耳过去,仔细听,听见了?CARPE..。听见了吗?CARPE... CARPE DIEM 及时行乐,孩子们,让你的生命超越凡俗。
Becuase believe or not, each one of us in this room is one day going to stop breathing, turn cold and die. I'd like you to step forward of you and peruse some of the faces from the past. They're not that different from you , are they? Same haircuts.
Full of hormones. Just like you. Invincible just like you fell. The world is their oyster. They belive they're destined for great things, just like many of you, their eyes are full of hope, just like you. Did they wait until it was too late to make from their lives evenone iota of what they were capable? Because, you see gentelman, these boys are now fertilising daffodils.
But if you listen real close, you can hear them whisper their legacy to you. Go on, lean in. Listen, you hear it ? Carpe...hear it?...Carpe,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ordinary。
二、诗歌、美丽、浪漫、爱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英语诗歌五百年》序言:要完全理解诗歌,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它的格调、韵律、修辞手法,然后提两个问题:第一,诗主题如何艺术地实现;第二,诗主题的重要性。
To fully understand poetry, we must first be fluent with its meter, rhyme and figures of speech, then ask two questions: 1) How artfully has the objective of the poem been rendered and 2) How important is that objective?
我们不是在接水管。We're not laying pipe。
惟有在梦中,人们才是真正自由的。Only in their dreams can men be truly free。
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学和语言。不管别人怎么说,文学和语言的确能改变世界。
Learn to think for yourselves again. No matter what anybody tells you, words and ideas can change the world。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梭罗)死亡诗人致力于吸取生命的精华。
The Dead Poets was dedicated to “sucking the marrow out of life”。
我们是一群浪漫主义者。我们不仅仅是念诗,诗从我们舌间滑落,就像蜜糖。情绪高涨,女人亢奋,灵魂驰骋。
We weren't a Greek organization. We were Romantics. We didn't just read poetry, we let it drip from our tongues like honey. Spirits soared, women swooned and gods were created。
(梭罗)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丁尼生)来吧,我的朋友/寻找更新世界尚为时不晚/我决心已定,要驶过夕阳尽头/尽管我们不再有昔日的伟力,可以震天撼地/我们仍有着,同样的英雄的心/时间和命运,使它衰老/但坚强意志仍在/让我们去奋斗,去探索,去发现/永不屈服
(Alfred Lord Tennyson)Come my friends, 'Tis not too late to seek a newer world for my purpose holds to sail beyond the sunset. And though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old days 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 One equal temper of heroic hearts, 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然后我有了信仰/然后我有了想象/我被他们沉迷的嘲笑所感染/然后我看见刚果河/在黑土地上流过/在森林中划下一道金色的沟壑(语言的节奏感)
Then I had religion, then I had a vision. I could not turn from their revel in derision. Then I saw the Congo creeping through the black, cutting through the forest with a golden track。
三、要敢于开拓自己的天地
语言的目的只有一个:交流(学生)追求女人(老师)
language was developed for one endeavor, and that is?
To communicate...No,to woo women。
站上讲台,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we must constantly look at things in a different way。
一旦觉得自己懂得,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这可能显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须试一下。同样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
Just when you think you know something, you have to look at it in another way. Even though it may seem silly or wrong, you must try! Now, when you read, don't just consider what the author thinks. Consider what you think。
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Boys,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 Because the longer you wait to begin, the less likely you are to find it at all。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别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围,要敢于开拓自己的天地。
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Thoreau)Don't be resigned to that. Break out! Don't just walk off the edge like lemmings。
四、做一个真正的上帝!
对我来说,运动只是一种让其他人把我们推向极致的机会。
For me, sport is actually a chance for us to have other human beings push us to excel。
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敌人。
Oh to struggle against great odds. To meet enemies undaunted。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
To be a sailor of the world, bound for all ports。
我要做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奴隶。
Oh, I live to be the ruler of life, not a slave。
走上绞刑台,面对行刑的枪口,我息安之如泰。
To mount the scaffolds. To advance to the muzzle of guns with perfect nonchalance。
舞蹈、鼓掌、兴奋、欢叫、跳跃、飘飘荡荡、滚滚向前
To dance, clap hands, exalt, shout, skip, roll on, float on。
哦,让生活从此变成一首欢乐的诗。
Oh, to have life henceforth the poem of new joys。
做一个真正的上帝!
To indeed be a god!
五、主题简单无妨,只是不要太俗套
1。爱(诗歌和生活的重要主题)
我在她微笑中看到了甜蜜/她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但生活如此复杂/我已满意/只要知道/只要知道/她还活着
I see a sweetness in her smile. Blight light shines from her eyes. But life is complete; contentment is mine, Just knowing that... just knowing that she's alive。
2。主题简单无妨,只是不要太俗套
Sometimes the most beautiful poetry can be about simple things. Just don't let your poems be ordinary。
3。惠特曼“站在世界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I sound my barbaric yawp over the rooftops of the world。
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a sweaty-toothed madman。
我闭上眼睛,他的形象在我眼前晃悠I close my eyes. this image floats beside me。
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瞪得我心怦怦直跳A sweaty-toothed madman with a stare that pounds my brain。
他伸出手,掐信我的脖子His hands reach out and choke me。
他一直在念叨真理all the time he's mumbling.Truth。
真理就像一床总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踢也好,打也好,它总也盖不住我们/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它只会盖住你的脸/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Truth is like, like a blanket that always leaves your feet cold. You push it, stretch it, it'll never be enough. You kick at it, beat it, it'll never cover any of us. From the moment we enter crying to the moment we leave dying, it will just cover your face as you wail and cry and scream。
六、你们用不着表演,完全为你自己。
坚持与从俗不同的信仰的困难。
the difficulty in maintaining your own beliefs in the face of others。
我们都有一种被人接受的需要。但是你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你自己的,哪怕别人认为它们很怪,或者很讨厌,哪怕一群人都说,那太差。
we all have a great need for acceptance. But you must trust that your beliefs are unique, your own, even though others may think them odd or unpopular, even though the herd may go。
罗伯特·弗洛斯特:希望你们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调,任何方向,任何东西都行,不管是自负也好,愚蠢也好,什么都行。
I want you to find your own walk right now. Your own way of striding, pacing. Any direction. Anything you want. Whether it's proud, whether it's silly, anything. Gentlemen, the courtyard is yours。
你们用不着表演,完全为你自己。You don't have to perform. Just make it for yourself。
要敢于逆流而上。Swim against the stream。
篇8:死亡诗社观后感
假期中我观看了电影《死亡诗社》,这部名字有些恐怖的电影却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其中关乎师生情,同学情,还有主人公们那份对文学的崇高热忱……
威尔顿预科学院是一所沉闷而教条的贵族学校,直到一位诗歌老师——“船长”基丁来到了这所学校。他以他独树一帜而又突破常规的教学方法迅速获得了学生们的爱戴。他们发现基丁老师曾是一个叫做死亡诗社的学校秘密组织中的一员。不循规蹈矩的学生们决定重新创立死亡诗社,每天晚上他们都到学校的山洞中朗读诗歌,直到一天他们中的一员在校报上以“死亡诗人”的名义刊登了一篇激进的文章。学校决定对此事进行调查。随着成员尼尔在父亲的压力下自杀和另一个成员卡梅隆的告密,学校偏执地认为是基丁老师错误引导了他们,师生们也只好悲伤的分别。
基丁老师虽然遭到学校开除,但他用他的热忱和激情带给学生们的深远影响却是难以磨灭的。他的突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如同普罗米修斯带给黑暗人间的火种一样,使这个毫无生机的学校重新充满活力。
基丁老师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卡匹迪恩”,在拉丁文中即“珍惜时间”的意思。他希望学生们在学生时代能够珍惜宝贵的时光。影片中基丁老师带领学生们看了学校的照片墙。当尼尔等人看到一个个手捧毕业证书和考了高分的试卷的往届学生时,却被告知他们在毕业后过着枯燥而乏味的生活,每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他们在那里反复朗诵“卡匹迪恩”,也正是在那一刻,他们真正理解了诗歌。
基丁老师教会了学生们突破常规。他不希望学生采用课本的理论方法来欣赏诗歌,为此他要求他们撕掉书中这部分内容,因为在基丁老师眼里,诗歌是要自己去体会的。他带领学生在院中随意做他们想做的动作,抑或是在广阔的草场上踢球。
基丁老师的课堂在外人看来总是疯狂而无所约束的。但或许也正是他们的“疯狂”和对自由的追求,才使他们真正明白了诗人并不是只会写韵脚的自娱自乐的文人。他们理解了真正的诗人是怎样的,在走路时,他们是舞者,在绿茵场上,他们是斗士,他们是自己思想的创造者,他们珍惜当下,而又歌颂死亡。他们愿意为此付出全部,或许这就是死亡诗人吧。
篇9: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这部影片,名字就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然而在看完整部影片之后,留下的却是感动与震撼。《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升学率不错的重点学校,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及良好声誉。学院的校旨是所谓的四大支柱: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可当学生们关上房门,这四大支柱却变成了: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同时,学生们还为其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狱。影片开场的一组镜头就以沉郁的画面表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的强大威慑力与禁锢力,它就像一部毫无热度与感情色彩的机器,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产品,可是这一切,却因为一个叫基丁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
基丁老师与其他老师相比,最不同的便是他那独特的教学方法。他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干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就是撕书。他让同学们不要顾虑,不要因为那些是伟人的话而深信不疑。他崇尚自由,不依照课本循规蹈矩,还让同学们站在讲堂上,教导同学们要会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他也从不局限于课堂的教学,而是将学生带到户外,让学生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领会学习的真谛。他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尼尔的,爱好学习戏剧和表演,基丁知道后鼓励他要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料,尼尔的'父亲坚决反对尼尔的想法,只想让尼尔一心学习,考上哈佛,以后做一个医生。然而尼尔不想走父亲所安排的路,但无奈之下只得听从父亲,尼尔找基丁诉说心中的苦闷。基丁多次找他父亲谈话,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尼尔以自杀的方式向父亲做出最后的反抗。而基丁也因为“教唆”学生的缘故,遭到学校的辞职。
整部影片的高潮我认为就在最后基丁离职的时刻。他之前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成功的将自由的种子种在了学生们之间。在他临走时,他的学生们都站在了讲台上,高喊着“船长,我的船长“,送别这位可爱可敬的基丁老师。
虽然基丁老师无法再带领他们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是我相信他的学生们一定不会辜负基丁的那一片心意,他们一定会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篇10:死亡诗社观后感
星期天我看了电影死亡诗社。好可怕的名字,或者用另外的译名更好,例如,春风化雨,呵呵。这老师的目光真的很平和温暖啊,为什么现实中的他要自杀呢,我认为我没见过如他一般的笑容,但这可能只是他的面具。
从电影内容来看,我想,他是个好老师,但是为什么要选择在那样的学校,做一个这样的老师呢,他的毫无规则,会刺到很多人的心,呵呵。我看过的评论,也思考过他的方式,是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有人认为古往今来,写诗的人都是空洞而无病呻吟的,他们都困在自己的情绪里而无法行动,并不如他们所写的诗那样飞扬,我作为一个“写诗”的人,好好的想了一番这个意见。
其实,写诗,是需要心情的,一个行动中的人,确实无法写出诗来,又或者,即使在行动中,也还有能力和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才可以写出诗来,而且,写诗,还需要一个开放的心灵,只有没束缚的心灵,才能写出好诗,看起来,就像这位船长一样,毫无规则,或者,不遵守规则。一个开放的心灵,因为全面放开,也意味着容易受伤,人要有能力保持适当的距离,就不那么容易受伤,所以,写诗,作为一种升华,它应该真的有一定的疗愈作用,因为它至少可以让一个人停下来,以既是自己又非自己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情感。然后把它放大、表达,知道有人共鸣,就知道自己毫不孤独。写诗,就像电影里船长教那位最强迫症的男孩写诗一样,只有放开自己,才能写得出来,创造得出来。写诗不是用修辞让它花哨,现在我越来越不喜欢修饰我的诗了,呵呵。至于是不是都是空洞和无病呻吟呢,我当然不会这样认为,一首公认的好诗,一定表达的就是诗人真实的内心,真实的样子,否则,他怎样修饰也还是空洞,不要看低每个人潜意识里的直觉,呵呵。只不过,我想,忧伤的诗经常能打动人心(可能是一般人都在心里压抑了一些忧伤,可以借助这些诗更好的抒发出来),有很多人也常写一些忧伤的诗,那么写的人肯定就是忧伤的,也可以说无法行动,写这样诗作的人,当然应该是不会行动的,但并不是每位诗人都是这样的,曹操还写诗呢,多豪迈啊,谁敢说他无法行动,呵呵。
所以,我认为写诗的人,是更忠实于自己的人,这样的人,会更有动力活出自己,但因为敏感和细腻,也确实需要勇气处理自己所感受到的伤害,写诗就是一个途径,可以抒发,也可以鼓舞。可以说,能写出好诗的人,既忠诚于自己,也看得见世界,否则,他就写不出来好诗,流传不下。所以,我认为,他的方式,适合每一个人,但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呵呵,不能接受的原因,当然就是恐惧了吧。所以,那个自私的学生,看似顽强,其实懦弱。强大的人想的不会是首先保护自己。而且,写诗和写文还是不一样的,写诗更自由,跨度更大,一个场面可以表达的潜在内容更多,更能让人无限回味,只有有足够开放程度的心灵,才有能力写出一首好诗。
然后就是那位自杀的男孩子,我没想到他会自杀,在他父亲抱着他的那一刻,我还在想还可以救回来,但他死了,我心里也很悲哀,流泪了,我就想,最容易自杀的,应该就是这些被父母压迫捆绑的小孩吧,我也算是其中一个,别人可能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自杀,认为他心灵脆弱,为什么不能再等十年,忍耐十年,我能理解他为什么不能等。我的性格某方面和他差不多(当然,我已修通自己的情结,不再会想自杀了)。只不过我的父母对我的压迫不是学习而是其它方面而已。而且,船长只是让他把自己的感受和父亲沟通,而没有其它动作,这是不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老师最好要约见家长,和小孩一起进行三方会谈,有人撑腰,小孩才有可能敢说出自己的真话,像我,其实到现在还不会说我自己的感受,即使她愿意听,我也不会愿意说,因为一时要我说,我说不出来。这样,即使这位男生最终可能都没有说服父亲,但他会因为有老师的支援而不会自杀,而学会更加忍耐,寻找其它补偿方法,而不会干出傻事。但可悲的是,这个男生在剧中只是主角剧情线索的催化剂,呵呵。。。导演安排啦,但也不排除生活中真正发生这样的事,可以说,它应该是经常发生的。
篇11:死亡诗社观后感
影片《死亡诗社》所讲的故事发生于1959年,美国的威尔顿预备学校。这是一所以高升学率和严格管理着称的学校,许多家长满怀期待地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希望他们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律师、银行家、医生、工程师等社会上层人物。
威尔顿学校严肃刻板的教育,压抑甚至扼杀着学生的天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沦为学校教育下的顺从者。基汀老师的到来就像一粒小石子,打破了学生沉闷无趣的学习生活,像一缕清风,给他们带来了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
第一节课,他通过浪漫的诗歌和参观校史楼内的旧合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完成自己心中的事业。课堂上讲课,他要求学生把课本前面的导言全部撕掉,告诉他们学习自己思考,找寻生活的意义;他引导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学会灵活运用语言,寻找自己心中的'声音;他带领学生轮流站在讲桌上,启发学生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看待事物;绿茵场上,他激发学生大声喊出心中所想;他教育学生诗歌要有新意,不落俗套,鼓励他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想象力;户外活动中,他启发学生要坚持自己的步伐、步调,坚守与众不同的信仰……
基汀老师既是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还是和蔼可亲的长者。他的教育迥异于生硬的说教,或动情,或启发,或引导,或体验,如春风化雨般自然而然地滋润着学生。
曾经顺从听话的学生在基汀老师的用心引导下,学会解放自己的天性,冲破牢笼束缚,满怀激情地寻找心中所爱,努力实现火热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甚至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汀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偷偷溜出学校,在校外很远的印第安山洞中谈诗歌,谈人生,谈理想。
诺克斯爱上了即将订婚的女孩,碍于世俗的眼光,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心中的女神,苦恼又备受煎熬,却压抑自己不表白。老师的课对他触动很大,他勇敢地追求心中所爱,给心仪的女孩打电话,热血冲动地女孩的学校送花表白,真诚邀请女孩看舞台剧表演,一步步赢得了女孩的芳心,收获了爱情。
托德曾经是一个内向胆小的乖乖孩,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虽有作诗,但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是基汀老师鼓励他、引导他学会咆哮,找回野性,酣畅淋漓地、行云流水地抒发胸中诗意。在基汀老师的帮助下,托德终于突破了自我,找回了自信,他的出色表现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尼尔的父亲专横固执,早已为他规划好未来的路,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医生。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但是父母的殷切期望又让他活得痛苦压抑。在基汀老师的影响下,他坚定地追求舞台表演之梦,努力争取到出演机会。演出大获成功,好评如潮,尼尔成就感爆棚。看到势头不对的父亲强迫儿子转学,粗暴打断他还未说出口的话。尼尔绝望至极,以死抗争,年轻的生命还未盛放就已凋零。
尼尔的父亲悲痛欲绝,却不反思自身原因,反而要求学校进行深入调查。学校领导本来就不满基汀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便把他当作此次事件的替罪羊,逼迫他离开他所深爱的学生,及他所深爱的教育事业。
基汀老师将要离开的时候,学生们不顾任课老师的严厉喝止,纷纷站上课桌,以老师曾经教给他们的这样一种仪式,表达对老师的支持和敬佩,对老师离开的依恋与不舍,对学校做法的不满和抵制。基汀老师满怀感动和伤感地离开了,然而他所播下和用心守护的生命之树、自由之花已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发芽、成长、绽放!
影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学校古板的四大支柱“传统、纪律、荣誉、优秀”催生了学生的四大原则“嘲弄、恐怖、颓废、排泄”,其他教师循规蹈矩的教育方式衬托出了基廷老师的特立独行与对传统权威的挑战,学生由影片一开始的驯服安分到之后的张扬个性、勇于追梦,这些对比让影片的冲突明显化、激烈化,增添了影片的张力和震撼力,从而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篇12:死亡诗社观后感
现代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学校各种社团的影响,这就是电影《死亡诗社》带给我的思考。
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Keating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Neil由于坚持自己的表演梦想和父亲发生争执,但父亲并不理解他,甚至百般阻挠,于是Neil在绝望中终结了自己的生命。Keating老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被学校开除。
看完影片,不禁同情Neil,一个大胆追求自己梦想的青年有错吗,但就是得不到父亲的理解。同时也有些同情Keating老师,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深入地了解所学知识有错吗,但就是违背了威尔顿预备学院固有的风格,被大家所排斥。毫无疑问,让作为学生的我们来选择教师,我们一定会选像Keating一样的老师。中学的我们都期待大学多元的教学模式,都希望大学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灵活的。在我们的印象里,大学老师应该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讲起课来滔滔不绝。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老师屈指可数。更多的老师都拘泥于知识本身,他们忽略了传授知识的方式,他们忽略了学生的接收能力与兴趣,说得更严重一点,他们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像沉浸在自己的演说中而不像在上课,这样的课堂效果显然是不好的。我们呼吁像Keating一样的老师出现,带领我们走出课堂,用心灵去感受知识,接受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再说说大学的社团。大学的社团五花八门,往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摇摆不定了,一些宣传者的劝说很多时候都能左右我们的意向,于是,我们就忽视了自己本身的兴趣。其实,社团应该是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的。另外,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社团,我们也有动力坚持下去,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就比如影片中的Neil,他清楚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Keating老师的鼓励下他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出色地完成了演出,父亲不支持他的做法甚至百般阻挠,他不惜用生命向父亲表示抗议。我佩服Neil的做法,但并不完全赞同,追求梦想没错,可是付出生命未免不值。真正对一门艺术感兴趣可以暂且先把它当做业余事业,把父母为自己铺设的轨道当成主业,等到自己学有所成,再去更深地投入自己的爱好,这样未尝不可,而且也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先例了。也许Neil当时理性一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如果Neil没有选择这一条绝路,Keating老师也不会被开除。从我的观点来看,Keating老师是成功的。他虽然没有得到学校的承认,但他得到了全体学生的认可,他把在当时来说全新的,先进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他让学生真正享受课堂,乐在其中,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教材,看待世界,他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说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典范。该为Neil的自杀负责的不是他,是Neil的父亲,是传统的思想,是古板的教学模式与理念,Keating老师不过是替罪羊。
最后,我希望《死亡诗社》里面的悲剧不再重演,希望当代的年轻人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理性地面对周围的影响,希望越来越多像Keating一样的老师出现在大学校园,让学生愿意主动汲取知识的甘霖,全面地认识自己,全方位地认识世界。
篇13:死亡诗社主要内容
死亡诗社主要内容
Neil是谁?《死亡诗社》的小鲜肉主角之一,这部电影里唯一领了便当的孩子。(就是下面这娃)从实际情况来说,是Neil自己开枪杀死了自己;在剧中权威的代表Neil的父亲、学校的校长的眼中,是Robin Williams饰演的Keating老师杀死了Neil,若不是Keating的异类教学方式煽动Neil要追求自己的理想,Neil现在还是那个优秀乖巧的好学生;而绝大多数观众和Todd一样(剧中另一小鲜肉主角,Neil的同寝,长大后演《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男主角 ,帅的不要不要的!)觉得是Neil的父亲逼死了Neil,认为Neil的父亲无视Neil的自由意志做一名演员,硬逼着Neil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成为一名医生,让Neil感到绝望,从而自杀。
然而我要说,Neil其实是编剧杀的,或者说得更玄乎一点,是命运这只看不见的手杀死了他,从一开始,他的死就被注定了。这个命中注定源于他的深层性格:不敢正面反抗权威。Neil,刚出场时就是一个典型精英学生的形象,绝对贴合开学典礼他举着的校训旗帜Excellence”,长相帅气、举止长大方得体、幽默开朗、成绩全A、小团队的领导、受人欢迎。
然而这些都是表象,人只有在压力下做出的选择才能体现出他真正的人性或性格特质,压力越大,反应的特质越真实。Neil不敢正面反抗权威这样的性格特质突出体现在四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Neil的父亲让Neil放弃校报的助理编辑,Neil稍微抗拒了一下,但是在父亲两三句责备下就选择了同意父亲的决定并主动反省。当Neil的朋友Knox和Charlie鼓励他反抗父亲时,Neil苦笑反驳,不要教我如何和父亲说话,你们也差不多,并且自我安慰我根本不在乎”。是的,Neil连一点和父亲大吵一架的勇气也没有,也许和他的家庭背景有关,不富裕的家庭环境、体弱的母亲、全家做出很大牺牲把希望都压在Neil身上,他两次回复父亲时都用yes, sir”,也就是父子的关系就像正规武装组织中长官和下级的关系,绝对的服从,毫无回旋余地。
第二个场景:Neil兴致勃勃隐瞒了父亲参与一部戏剧的公开试演,Neil很清楚自己的父亲不可能会同意,所以当Todd提出质疑时,Neil先是非常地愤怒,然后很快又无力地说如果不问他,至少我没违抗他的意愿。我现在连角色还没弄到,我就不能先在脑子里过过瘾?”。这时Neil已经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欲望对表演的热爱(此处的欲望指深刻的需求),但是很明显这微小的欲望之芽不足以支持他去正面违抗自己的父亲,在对权威的恐惧下,他还是选择了隐瞒。
第三个场景:Neil面试上了戏剧的一个重要角色,刚想解释就被父亲喝止了,并且不允许Neil参与演出,Neil终于还是选择了屈服Yes, sir。但此时Neil想要满足欲望演话剧的想法暂时压制了对权威服从的特质,于是他找到了Keating老师寻求意见,Keating老师让Neil把自己的欲望告知父亲,Neil认为肯定没用。Neil既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又不敢去违抗父亲。第二天Keating老师询问Neil时,Neil一直躲躲闪闪,由于剧情并未演Neil是如何与父亲沟通的,但是从Neil的慌乱心虚中,我推测他根本没和父亲商量,或者沟通失败了,因为他说父亲要出差,且说了一句但我认为他会同意我继续演下去的”。在欲望(演话剧)和特质(不敢正面反抗权威)的冲突中,Neil的特质让Neil选择了逃避问题,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也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第四个场景:Neil异常成功地演绎了自己的角色,Neil的父亲来看话剧,并异常气愤,所以基本可以肯定Neil并未告知他父亲继续演话剧的事。回家后,Neil的父亲单方面决定让Neil转学,Neil第一次大声对父亲抗议,但是在父亲的逼问及直接对Neil欲望的否定,Neil终究未说出自己的欲望,这次没有Yes, sir”,只有紧紧抓着话剧中的道具,对自己的呢喃I was good. I was really good,就说明Neil已经无法放弃自己的欲望,不再愿意服从父亲的决定,但是又无力正面反抗,于是最终只能选择唯一的方式自杀。
不敢正面反抗权威”这样的性格特质只会让Neil成为一个听话的精英学生、听话的儿子,悲剧就悲剧在Keating老师的出现,搅乱了一池春水,把Neil埋藏在心中的另一个特质给挖掘出来:对生命的激情(体现出的欲望就是对表演的热爱)。Neil开始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者说欲望),但是追求了一段时间后他终究要面对一个真实存在的壁垒:父亲。当自由意志与传统权威冲突时,他的另一个特质不敢正面反抗权威发生作用了,他还是向父亲妥协了。然后他的两种特质不断交锋,最终使他感到绝望,从而自杀。
Neil无法像Charlie一样公然地反抗最后被退学,或者像Todd他们一样因为情绪的爆发在最后一刻表达了对Keating的敬意(实际上这也不是直接地对抗权威)。原因很简单,Charlie、Todd他们,前者敢于反抗权威,后者的欲望与权威并不产生冲突,也就是说,权威并未阻止他们达成自己的欲望,比如Knox追求其父亲老校友儿子的未婚妻(好长的前缀= =),当然Knox的父亲可能非常生气,但是剧情里并未出现棒打鸳鸯这样的剧情,毕竟Knox不是主角嘛(内心OS:主角就是特殊,不是活的特别好,就是死的特别惨)。在某种意义上Cameron说的是对的如果不是Keating,Neil现在还舒舒服服地呆在屋里学化学,并梦想成为一个医生。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部影片是在单纯地教唆大家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相反,这部影片在一定层面是认可权威的。有1历史的威尔顿学院, 超过75%的学生申请到了常春藤联盟的大学,是全美国最好的大学预备学校。Keating老师自己也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而且也并不认可Charlie鲁莽地对学校进行公然地反抗,只是Keating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其实结尾处算是自由意志和传统权威这两个冲突的大爆发,自由意志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传统权威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种微妙的平衡才是编剧想要传达的。
篇14: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观后感模板
死亡诗社观后感模板
初看影名,第一反应是电影剧情可能会比较悲凉凄惨,但当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它带给我的却是震撼与感动。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里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在富有个性的基丁老师带动下,年轻的学生们在视“传统和纪律”为第一要务的“地狱学校”,见识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教学,领会到了诗歌的非凡魅力,体悟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感受到了生命追求的另一种可能。基丁老师用他所特有的方式,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启发学生们的.思考,引导学生们的思想,让学生们不再死板地墨守成规,而是释放属于年轻时代的活力与激情!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生命的真谛。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
有勇气展示个性,有勇气追求爱情,有激情热爱诗歌,有激情追求自由,寻找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并付出不懈努力去对之追逐。在这种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片段里,“死亡诗社”代表着一种诗意的态度,明快而欢喜,像最美的春光一般,温馨而感动。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在影片中,一开始基丁老师因为思想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让当时的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但在渐渐的接触和了解中,学生们开始理解并接受他甚至成为了心心相惜的朋友,因为他适应了年轻人的天性,让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这其中我认为和“爱”是分不开的,他在教育中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与诗歌去教育他的学生,以此让他们来明白生命的真谛。
影片最后,基丁老师被校长呵斥快点离开,沮丧中夹杂无奈,但当伊桑·霍克站上课桌喊起那句“哦船长,我的船长”时,我心潮腾涌,心里都是感激和喜悦。
篇15:死亡诗社观后感精选
这部影片给予我的最大的感触是生活不只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我不能否认这部优秀的影片激起了许多处于黯淡无光的生命里的人们的梦想、激情、血性和对于“改变”这个使命的责任感;它使无数在面临人生的选择、踌躇不定,或是在自己的道路上孓然行走而无所适从的人们勇敢、坚定地追随自己的内心;使浑浑噩噩者寻找到生命之重以及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我相信片末学生纷纷违抗校长的命令,站在桌上以示对传统、守旧的教育方式的批判和基丁老师开放自由的教学方式的认同以及对老师本人的敬重打动了不少人。当一潭死水般的腐朽体制内出现一个活跃的变数时,被旧体制长期压迫的人自然渴望借此而掀起改革。从观众的角度而言,大家喜欢看到角色身上的反抗精神,因为反抗精神象征着新生思想诞生和新生力量的注入。反之,当依旧固守传统旧思想的人出现并以各种方式对革新者进行压制时,大家自然会将该角色置于“反派”的定位且对该角色恨之入骨,就如《飞越疯人院》里的护士长,也像是《死亡诗社》中的校长。为什么?因为当我们坐在荧幕前时,往往是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去审视影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对于一部影片说,自然有其思想导向性,但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我们,往往会乖乖地跟随它的思维引导而极少去换位思考并置之于现实中去考量。
看完《死亡诗社》,脑海中逐渐浮现起《飞越疯人院》的片段。两部影片所设定的时代背景十分接近,一部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另一部是六十年代初;同样是对旧体制的质疑和反抗;同样是以反抗的失败而悲剧收尾。我相信许多看过这两部影片的观众都会投身于对校长教育方式的批判和对基丁教育方式的赞扬中;还有对护士长蛮横专制、固守教条的表现的厌恶和对墨菲勇于挑战陈规、追求自由,但最后还是被非人道手段逼疯的深深痛惜。
人类的失智之处在于,永远都可以在价值判断的平衡点上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合情合理的依据和解释。高墙外,墨菲是个不折不扣的社会秩序破坏者,于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人们把他送进了高墙内。大家厌恶护士长,因为她手握权力,是规矩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她对破坏者会毫不留情面地惩罚。但是我们从没有想过,在我们把墨菲强制送进疯人院时,我们就是在充当护士长的角色;而在对墨菲行为的认可和对他的同情上,我们从没有记起他是个性质极为恶劣的地痞流氓。墨菲最后不可能逃出疯人院,因为犯罪就是犯罪。基丁老师鼓励学生们撕去那些他认为是废话连篇的前言并且跳过解读现实主义诗歌的部分,去浓墨重彩地赏析浪漫主义诗歌——当他其实很明白“应该要学的知识”和“想要学的知识”的界限时,当他其实很清楚学校的规矩以及台下那些学生所要背负的未时,他依旧选择那么做,其实是害了学生。学生们最后不可能掀起教育方式的变革,因为现实就是现实。
“凶手”是“船长”,就某种意义而言,我觉得是正确的。基丁老师教会了学生去探求真我、发掘潜能、怀抱梦想,但是他并没有很好地教会他们在大环境下生活。他教会了学生们什么是爱、热情、浪漫,教会他们成为了理想主义者,但是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应对现实的残酷——就好比是他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织梦,但是却没教会他们如何获取面包。理想固然是美好的,但是终究要回归现实。
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口碑极高,是因为它的剧情与许多学生产生了共鸣。谁都在荷尔蒙的驱使下激情过、黯然过、鲁莽过、青春过,坏过事、闯过祸、破过规矩、败过秩序,更多的是因曾或多或少受过教条的压迫而感到不甘,亦或者是没有遇上这么一位自由开放的好老师。
每个人都有去做梦的权利,但是唯有珍惜现在的青春时光,去磨炼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品格,将才能在现实的漩涡中处事不惊,才有去实现梦的权利。
【诗社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死亡诗社读后感
2.死亡诗社影评
7.死亡诗社英文影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