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春分日古诗

春分日古诗

2023-05-20 08:47: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乔布斯的妹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春分日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春分日古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分日古诗

篇1:春分日古诗注音版

zhòng chūn chū sì rì ,chūn sè zhèng zhōng fèn 。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lǜ yě pái huái yuè ,qíng tiān duàn xù yún 。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yàn fēi yóu gè gè ,huā luò yǐ fēn fēn 。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sī fù gāo lóu wǎn ,gē shēng bú kě wén 。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作者简介

徐铉(9—991年)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并精小学,世称“江东二徐”。雍熙(984~987)间,曾受诏与句中正、葛湍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新补19字于正文中,又以经典相承及时俗通用而为原书所不载者402字附于正文之后,世称“大徐本”。又参与编纂《文苑英华》,所著尚有文集30卷,《质疑论》若干卷。 徐铉在文字学上卓有成就,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成就也十分突出,《全唐文》《全唐诗》《全宋文》均收录有其作品。

主要成就

古文

徐铉的文章承晚唐骈俪之风,而体格孤秀。他为李煜所作墓志铭,立言得体,《宋文鉴》曾录此铭。著有《骑省集》(即《徐公文集》)三十卷,由女婿吴淑编集。前20卷是在南唐作官时写的`,后10卷为入宋后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旧抄本30卷,附录1卷。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补遗》1卷、《校勘记》1卷。另有《学津讨原》、《津逮秘书》等。徐铉好谈神怪,有门客蒯亮乃江东布衣,九十余岁,好大言夸诞,所言皆载入《稽神录》。

徐铉在南唐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曾与句中正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于正文后。经他们校订增补的世称“大徐本”。

书法

徐铉长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隶书也较出色。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泰峄山刻石》载:“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清代冯武《书法正传》称其:“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乃笔峰直下不侧,故锋常在画中。”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他的《篆书千字文残卷》(宋摹本)。徐铉的行书也颇为人称道,代表作《私诚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篇结构平稳,但又不掉趣味,书风含蓄天然,开宋人尚意书风的先河。

诗作

徐铉的诗平易浅切,真率自然,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颇近白居易诗风。其《贬官秦州出城作》、《送王四十五归东都》、《寄高邮陈郎中》等诗,均能出自肺腑,情到语流,无生涩雕琢之病。相传徐铉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预作,有想请他写文章的人,临事来请,他执笔立就。徐铉曾说,“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郡斋读书志》),所以他的诗流畅有余而深警不足。但也时出隽句,如:“井泉生地脉,砧杵共秋声”(《喜李少保卜邻诗》),足见其思致闲远,意味深长。

篇2:春分日古诗朗读

春分日古诗朗读

踏莎行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薛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癸丑春分后雪

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蝶恋花

宋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画堂春

宋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分

吴藕汀

度曲犹存玉茗堂,钗头妙语斗新妆。

春分昼夜无长短,风送窗前九畹香。

春分

佚名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篇3:春分日古诗带拼音

春分日古诗带拼音

春分日

zhòng chūn chū sì rì ,chūn sè zhèng zhōng fèn 。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lǜ yě pái huái yuè ,qíng tiān duàn xù yún 。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yàn fēi yóu gè gè ,huā luò yǐ fēn fēn 。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sī fù gāo lóu wǎn ,gē shēng bú kě wén 。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徐铉简介

徐铉(9—991年),是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父徐延休,官江都少尹,遂家其地,故一作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徐铉他十岁能作文,不妄游处。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初仕杨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三主,历官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后随后主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

徐铉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并精小学,世称“江东二徐”。雍熙(984~987)间,曾受诏与句中正、葛湍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新补19字于正文中,又以经典相承及时俗通用而为原书所不载者402字附于正文之后,世称“大徐本”。又参与编纂《文苑英华》,所著尚有文集30卷,《质疑论》若干卷。徐铉在文字学上卓有成就,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成就也十分突出,《全唐文》《全唐诗》《全宋文》均收录有其作品。

生平事迹

是先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居广陵。父徐延休,官江都少尹,遂家其地。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

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之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

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遭庐州妖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属邠州)。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风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篇4:春分古诗

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4、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宋·周邦彦《蝶恋花》

6、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宋·辛弃疾《浣溪沙》

7、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8、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9、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10、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1、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16、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18、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

篇5:春分古诗

1、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4、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5、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8、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0、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1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2、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4、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钱惟演《木兰花》

15、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

16、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17、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篇6:关于春分古诗

春分节气诗句

1、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2、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4、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5、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6、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称

7、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8、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宋黄庶《探春》

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2、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春思》

13、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1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5、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1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17、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新城道中二首》之一

18、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1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0、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篇7:春分的古诗

《隋堤柳》

翁承赞

春半烟深汴水东,黄金丝软不胜风。

轻笼行殿迷天子,抛掷长安似梦中。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春分》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柳梢青花朝春分》

顾贞观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篇8:春分的古诗

《癸丑春分后雪》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少年游·小楼归燕又黄昏》

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菩萨蛮·春雨》

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画堂春》

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有关于春分的古诗】

篇9:春分的古诗

《春分》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七绝·春分》(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篇10:春分的古诗

1《春分》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2《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3《七绝・ 春分 》( 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4《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窘裨煳镉饶蚜希更暖须留御腊衣。

篇11:春分的古诗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日》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南乡子春分》(相城寒雨客)

风雨半春长,龙抬头日日丽光。

邻塘睡莲预惊萍,涟漪。

踏春不见卧盼蓠。

春分艳阳天,齿儿戏发发更藏。

宜兰伴窗翠正好,笑扬。

牵纤菜花青径香。

《蝶恋花》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

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

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

剩看走笔挥风雨。

《画堂春》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踏莎行》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春分日古诗】相关文章:

1.春分节气古诗

2.春分的古诗

3.关于春分的古诗

4.春分节气的古诗

5.春分的诗句 古诗

6.春分的古诗四句

7.有关春分的诗句古诗

8.春分文案

9.春分古诗词

10.古诗重阳日及作者简介

下载word文档
《春分日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