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端午诗词选资料

端午诗词选资料

2022-12-08 08:38: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微辣豌杂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端午诗词选资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端午诗词选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诗词选资料

篇1:端午诗词选资料

最新关于端午诗词选资料

唐诗

1、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日(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4、官庄池观竞渡(唐)储光羲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

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5、岳州观竞渡(唐)张说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汊,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6、竞渡曲(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鲛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7、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8、重五(宋)朱松

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

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蒙蒙;

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9、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乙卯重五(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1、端午(宋)朱淑真

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12、杨州端午呈赵师

(宋)戴复古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朱门。

13、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宋)戴复古

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

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

14、午节(宋)方回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

15、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宋)黄庚

窗外葵榴照眼明,香蒲沁酒注银瓶。

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

一日沈湘悲楚客,千年吊古读骚经。

他乡记节聊随俗,艾虎朱行挂户庭。

16、端午(宋)蒲寿宬

鬓符腰艾去纷纷,荷叶荷花匝水滨。

思远楼前虽有曲,若邪溪畔岂无人。

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

浊酒满壶渔父笑,江边鸥鹭正相亲。

17、和所盘端午韵(宋)丘葵

槐夏阴中鬓已秋,天风吹梦堕江头。

水应难洗湘累恨,山岂能为柳子囚。

尘世不知几端午,人生大抵一虚舟。

愁来细把君诗看,压倒当时赵倚楼。

18、过戈阳观竞渡(宋)杨万里

急鼓繁钲动地呼,碧琉璃上两龙趋。

一声翻倒冯夷国,千载凄凉楚大夫。

银碗锦标夸胜捷,尽桡绣臂照江湖。

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

19、端午三首[选一](宋)赵蕃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20、端午感兴二首(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21、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选四](宋)黄公绍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踏青青。踏青青。西泠桥畔草连汀。

扑得龙船儿一对,画阑倚遍看游人。

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

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22、齐天乐端午(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23、诉衷情

端午宿合路(宋)姜夔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

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24、澡兰香·淮安重午(宋)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25、贺新郎端午(宋)詹无咎

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

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

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

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

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拚小醉,读骚句。

26、贺新郎端午(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27、满江红

端午(宋)

刘克庄

梅雨初收,浑不辨、东陂南荡。

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

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

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享。

有累臣泽畔,感时惆怅。

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

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

28、喜迁莺端午泛湖(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27、满江红

端午(宋)

刘克庄

梅雨初收,浑不辨、东陂南荡。

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

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

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享。

有累臣泽畔,感时惆怅。

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

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

28、喜迁莺端午泛湖(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32、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33、端午村居(清)张芬

荒村无竞渡,极目野烟昏。

欲奠盈樽酒,空悲绕膝恩。

五丝难续命,一赋独招魂。

何以酬佳节,菖蒲绿映门。

34、云溪竞渡词[选二](清)洪亮吉

晏公祠外河当冲,水清波浅戏五龙,

一龙前驱四龙并,后者击水前呼风。

怒雷激电满平川,艇子如风不及旋。

齐向白云尖上立,万堆蜡屐雨声圆。

35、端午竹枝词(清.台湾)钱琦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当代诗

36、端午两首(现代)周作人

端午须当吃五黄,枇杷石首得新尝。

黄瓜好配黄梅子,更有雄黄烧酒香。

蒲剑艾旗忙半日,分来香袋与香球。

雄黄额上书王字,喜听人称老虎头。

37、端午(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38、辛卯广州端午(现代)陈寅恪

菖蒲似剑还生绿,艾叶如旗不闪红。

唯有沉湘哀郢泪,弥天梅雨却相同。

民间诗

39、粽子*

五月端午是我生辰到。身穿着一领绿罗袄。

小脚儿裹得尖尖翘。解开香罗带。剥得赤条条。

插上一根梢儿也。把奴浑身上下来咬。

*明清时调。

40、端午*

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

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

*潮汕地区。

41、端午诗*

端午时节碌忙人,剥粽蘸糖当早茶;

苋茶落油和片粉,面盘捣蒜拌黄瓜;

一方白内连皮啖,两尾黄鱼带鳔叉;

烧酒醉来无物解,平桥脚下买枇杷。

*南京地区端午饮食习俗。

篇2:端午诗词选

端午诗词选41首

为了纪念端午节,不同的时代与地区也创作了不少的相关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经典。

(一)唐 诗

1、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日(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4、官庄池观竞渡(唐)储光羲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

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5、岳州观竞渡(唐)张说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汊,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6、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鲛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二)宋 诗

7、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8、重五(宋)朱松

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

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蒙蒙;

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9、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乙卯重五(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1、端午(宋)朱淑真

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12、杨州端午呈赵师 (宋)戴复古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朱门。

13、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宋)戴复古

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

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

14、午节(宋)方回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

15、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宋)黄庚

窗外葵榴照眼明,香蒲沁酒注银瓶。

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

一日沈湘悲楚客,千年吊古读骚经。

篇3:端午习俗资料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9)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相关文章推荐:

1.端午节活动方案

2.端午节股市休息吗

3.2015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

4.房地产端午节活动方案

5.端午知识问答

6.端午节传说

7.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8.端午节的由来

9.端午节的风水习俗

10.端午节的几月几号

篇4:唐伯虎诗词选

唐伯虎诗词选

1.《把酒对月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2.《短歌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樽酒前陈,欲举不能。感念畴昔,气结心冤。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无欺,秉烛夜游。

昏期在房,蟋蟀登当。伐丝比簧,庶水忧伤。

忧来如丝,纷不可治。纶山布谷,欲出无岐。

炯炯若穴,萤萤莫绝。无言不疾,鼠思泣血。

霜落颿飘,鸦栖无巢。毛羽单薄,雌伏雄号。

缘子素缨,洒扫中庭。踯踯躅躅,仰见华星。

来日苦少,去日苦多。民生安乐,焉知其它。

3.《无题》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张假钞没来由。

当年孔圣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

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4.《一世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5.《事茗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6.《菊花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7.《无题》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秋千荡舞腰肢嫩,窈窕娇娜与云平。

咯咯笑声郎仰面,竹林深处唤小名。

8.《孟蜀宫妓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9.《山水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山回水抱独往,路深树密迷家。

有客隔林借问,惊禽蹴落藤花。

10.《落花诗》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篇5:陈毅诗词选

陈毅诗词选

1.《“七七”五周年感怀》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2.《车过兴国老营盘》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3.《乘车过雪峰》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昆仑雪峰送我行,唐古雪峰笑相迎。

唐古雪峰再相送,旭角雪峰又来迎。

七日七夜雪峰伴,不苦风砂乐晶莹。

同人举酒喜相贺,轻车已过最高层。

明日拉萨会亲友,汉藏一家叙别情。

4.《过微山湖》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5.《梅岭三章》

年代: 现代 作者: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篇6:元宵节诗词选

元宵节诗词选

《辛亥元夕》

作者: 何中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作者: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作者: 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临江仙·都城元夕》

作者: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作者: 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篇7:七夕诗词选

七夕诗词选六篇

七夕夜女歌(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秋夕(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篇8:励志诗词选

励志诗词选

1.《二砺》

朝代:宋代 作者: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2.《自嘲》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3.《咏石灰》

年代: 明 作者: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4.《雪梅》

年代: 宋 作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垓下歌》

年代: 汉 作者: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6.《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金缕衣》

年代: 唐 作者: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8.《风》

年代: 唐 作者: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9.《满江红·怒发冲冠》

年代: 宋 作者: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0.《代出自蓟北门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篇9:诗词选摘

春雨殷勤,稀疏低语,解我无聊。

红楼绿酒,吃客恁逍遥。

我却陶然醉入,诗坛处、胜过佳肴。

孤单影,伊何寂寞,翰海如潮。

旖旎似风飘,诗若柳、絮才更比妖娆。

一生苦乐,酿一缶醇醪。

引领临窗远眺,云天末、可有松寮?

人生趣,寻词索句,仿古追骚。

篇10:诗词选摘

曾在庄周梦幻翻,痴情梁祝化双魂。

怜香惜玉秋期泪,畏雨愁霜浪迹痕。

妙手丹青常入画,女红锦绣总栖萱。

欢欣盛夏芳丛裛,不与冰封腊月言。

【端午诗词选资料】相关文章:

1.中秋节诗词选

2.红楼梦经典诗词选摘

3.端午祝福

4.端午 古诗

5.端午范文

6.难忘端午

7.端午贺词

8.端午文案

9.端午作文

10.端午短信

下载word文档
《端午诗词选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