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龚自珍的诗词

龚自珍的诗词

2022-12-06 08:41: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蒂马扇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龚自珍的诗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龚自珍的诗词,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龚自珍的诗词

篇1:龚自珍的诗词

龚自珍的诗词

1.《己亥杂诗》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已亥杂诗》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一十三度溪花红,

一百八下西溪钟。

卿家沧桑卿命短,

渠侬不关关我侬。

3.《湘月·天风吹我》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4.《咏史》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注。

金銮午夜闻乾惕,银汉于寻泻豫州。

猿鹤惊心悲皓月,鱼龙得意舞高秋。

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

5.《丑奴儿·沉思十五年中事》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6.《己亥杂诗》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7.《杂诗》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杂诗》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篇2: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词名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2、除是无愁与莫愁,一身孤注掷温柔。——龚自珍《定**》

3、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龚自珍

4、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龚自珍《投宋于庭》

5、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龚自珍

6、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乱世狂刀——龚自珍《漫感》

7、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龚自珍

8、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龚自珍《投宋于庭翔凤》

9、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龚自珍

10、亦狂亦侠亦温文——龚自珍

篇3: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词名句

1、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夜坐》

2、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龚自珍

3、他生飘渺此生休。——龚自珍《定**》

4、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龚自珍《丑奴儿令》

5、人难再得始为佳。——龚自珍《已亥杂诗》

6、科以人传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龚定庵

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已亥杂诗》

8、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9、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夜坐其二》

1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1、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穷?——龚自珍

扩展阅读:龚自珍文学鉴赏

他的许多诗既是抒情,又是议论,但不涉事实,议论亦不具体,而只是把现实的普遍现象,提到社会历史的高度,提出问题,抒发感慨,表示态度和愿望。他以政论作诗,但并不抽象议论,也不散文化。

在他的诗中,“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飞”、“爪怒”、“灵气怒”等等,习见的景物变得虎虎有生气,动人耳目,唤起不寻常的想象。又如《西郊落花歌》描写落花,使引起伤感的衰败的景物,变为无比壮丽的景象,更高出寻常的想象之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则从衰败中看出新生。

实际他写得多的还是五七言“古体侓诗”,七言的“近体诗”,而以七言绝句为大宗。一般趋向是不受格律的束缚,自由运用,冲口而出。这也以七言绝句表现得最突出。

龚词大部分还是消闲之作,抒写缠绵之情,成就远逊于诗。晚年他发现自己词的缺点:“不能古雅不幽灵,气体难跻作者庭。悔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己亥杂诗》)。他也写了一些抒发感慨怀抱的词,抒发孤独而自豪的感情;与庸俗文士的矛盾和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与袁琴南儿时同上家学的情景;思想上剑态和箫心的矛盾,有志于作为,又思退隐,留恋山水。

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一股自然清丽,沉着老练,有杜韩的影响,有些篇章由于用典过繁或过生,或含蓄曲折太甚,不免带来艰深晦涩的缺点。龚自珍先进的思想是他许多优秀诗篇的灵魂。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使龚诗别开生面,开创了诗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不同于唐宋诗,实开近代诗的新风貌。龚诗在当时欣赏的人不多,它的影响始大于晚清,主要由于它的突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使抒情与思想政治内容结合,又不落于以文字、学问、议论为诗。

篇4:龚自珍名言

1、美人才调信纵横,我亦当筵拜盛名。一笑劝君输一着,非将此骨媚公卿。

2、使君谈艺笔通神,斗大高阳酒国春。消我关山风雪怨,天涯握手尽文人。

3、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武皇。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穷?

6、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7、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10、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11、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12、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13、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阒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篇5: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

中文名称: 龚自珍

又 名: 名巩祚 字瑟人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792—1841

相关事件: 鸦片战争

相关人物: 林则徐

生平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晚清思想家,史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近代文学开风气的人物,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祖父、父亲均在北京做官,母亲善吟诗绘画,是个女才子,外祖父段玉裁是位文字学家。龚自珍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学术与文学的教养和熏陶。他小时候就读书广泛,关心国事,产生改革变法的思想。他在科举上不得志,27岁中举,38岁才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客主事20余年,始终是个七品小京官,无法施展抱负。48岁时,他终于对官场厌倦,不抱希望,愤然辞官还乡,不久与世长辞。他一生创作,诗、词、文都有建树,被后世称为“近代文学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传世。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定盦文集》。文章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偏爱梅的病态“美”,致使梅横遭肆虐,备受摧残,而不敢说出他们的隐衷为实例,讽喻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与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揭露反动统治凶恶的本质与虚伪的伎俩,决心甘受诟厉,做治梅的工作,表现对被损害者的同情,敢于反抗的战斗精神与渴望追求自由解放的主张。写作上,运用讽喻手法影射现实政治,寓意深刻;用“文人画干”喻清朝统治者,用种种癖好喻统治者的种种暴政,讽喻精当,含蓄而深刻;语句运用中,又恰到好处地采用许多排比句式,更增加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篇6:龚自珍名言

龚自珍名言

1、美人才调信纵横,我亦当筵拜盛名。一笑劝君输一着,非将此骨媚公卿。

2、使君谈艺笔通神,斗大高阳酒国春。消我关山风雪怨,天涯握手尽文人。

3、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武皇。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穷?

6、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名人名言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7、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10、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11、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12、多君j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13、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阒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篇7:诗词赏析:龚自珍《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

清代: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么能让我有多一些空闲时间,又有多一些空闲的田地,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态的梅树,竭尽我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呢!

注释

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西溪:地名。

欹(qī):倾斜。

固也:本来如此。固,本来。

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号,疾呼,喊叫。

绳:名作动,约束。

斫:砍削。

直:笔直的枝干。

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蠢蠢:无知的样子。

智力:智慧和力量。

孤癖:特殊的嗜好。

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

鬻(yù):卖。

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

稚枝:嫩枝。

重价:高价。

遏(è):遏制。

泣:为……哭泣。

纵:放纵。

顺:使……顺其自然。

悉:全。

棕缚:棕绳的束缚。

以……为:把……当做。

复:使……恢复。

全:使……得以保全。

诟厉:讥评,辱骂。厉,病。

安得:怎么能够。

暇:空闲。

穷:穷尽。

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词类活用:

⑴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使……复原。)(全:使……健全。)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使……尽。}

(2)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为……哭泣)

(3)名词作状语:

心知其意。(心:在心上)

(4)名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而江浙之梅皆病(呈病态、成为病态)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呈病态、成为病态)

(5)形容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竭尽、用尽

(6)形容词作名词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

斫直(笔直的枝干)

锄其直(笔直的枝干)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挺直的枝干)

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③正

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

锄正(端正的枝条)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

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

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

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把

以求重价。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取消句子独立性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取消句子独立性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它:代指病梅

纵之顺之。它:代指病梅

必复之全之。它:代指病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它:代指病梅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的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

1.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皆……)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皆……)

2.被动句:

甘受诟厉。(受:被)

3.省略句:

予购三百盆,(“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前面省主语“予”)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前面省主语“予”)

(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4.介词结构后置:

悉埋于地。(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

5.固定结构:

梅以曲为美。(“以……为……”:把……当作……)

赏析

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王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全文一共三段。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疗梅的举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渴望。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但是,虽为感叹,他渴望“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表面上句句说梅,实际上却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击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赏析二

龚自珍生活在满清帝国腐朽没落、行将崩溃的时代。他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也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因此切望革除弊政,复兴国家。对内,他主张改革农田占有、海疆通商、科举考试、币制等方面的陋规;对外,他主张坚决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打算亲自去前线筹划抗英斗争。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他也十分重视,提出过巩固西北边防的有远见的重要建议。他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材”,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的“风雷”,以扫荡“万马齐喑”的局面。当然,龚自珍的改革主张,还是想维护满清政府的封建秩序,而不是对封建统治提出根本性的革除。况且,他的改良设想,也因保守派的反对和他自己所处的无权地位而难于实施。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批判旧制度的勇气,还是应该肯定的。他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对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龚自珍的创作成就以诗为,语言瑰丽、奇巧、多彩,内容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他的散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纵论古今,侧重于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由于当时思想统治的严酷和他所受的时代、阶级的局限,某些作品带有晦涩艰深的缺点。《病梅馆记》就是一篇针砭时弊而又寓意隐晦的小品散文。作者以托物取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全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病梅”,后一部分写“疗梅”。文章开头,在简要叙述了梅的产地以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关于评梅的美丑标准的议论,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用犀利的文笔详写病梅的原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花“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又“未可明昭大号”,也不便号召种梅的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于是暗*节,让第三者来转告花农,让花农们“斫其正,养其旁枝,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正因为这样,弄得“江浙之梅皆病”了。作者面对所购置的三百盆病梅,足足哭了三天,决心要“疗之:纵之顺之”。他下定决心要“疗梅”了。他准备花五年时间使这些病梅“复之全之”,并且“甘受诟厉”,专辟一个病梅馆来调理疗养病梅。作者还表示,要是“多暇日”,“多闲田”,愿尽毕生的精力来疗治江浙一带大量的病梅。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句句说梅,没有一句题外的话,而实际上却是以写梅为名,以喻人为实,字字句句讥切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偏爱病态的梅,致使梅花受到严重摧残为例,影射满清王朝施行严酷的思想禁锢,摧残人才的罪恶行径。那“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正暗指封建统治者这种见不得人的私心;他斫直,删密,锄正,暗示出这些封建统治者是怎样残酷地*有才能、想作为、有骨气的人才的。他们所企求的是一些顽钝无耻、冥顽不灵、唯唯诺诺的奴才,以维持那黑暗腐朽、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这就是他们认为梅花以曲、欹、疏为美的真实意思。关于这一些,龚自珍在他的《乙丙之际著议第九》一文里明确地作过正面说明,他指出到了“衰世”,“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不管是士子还是一般老百姓,只要你有才能,想作为,就要受到*。他在另一篇文章,《古史钩沉论一》中进一步指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黑暗统治,是决不让有才能的人有所作为的,他们“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崇高其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竭力摧毁人们的廉耻,让天下人服服帖帖地做他们的奴才。所以说,这篇《病梅馆记》,作者只不过是托物喻人,借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罢了。

作者决心疗梅、救梅,使梅花得以自然发展,这就表示了他对于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和他那种正视现实,渴望冲破黑暗时代的战斗情绪。然而,龚自珍是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要疗治“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的宏愿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文章以感叹作结,发出深沉的感慨。

篇8:诗词鉴赏: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惊霄”、*“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风雷”,都是这个意思。“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像诗人这样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面对此情此境,必会痛心疾首。

“我功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华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午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寓意深刻,气势不凡。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启蒙思想家。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篇9:杭州龚自珍纪念馆

杭州龚自珍纪念馆 -资料

龚自珍(1792-1841)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与林则徐是挚友,他是清代道光年间进士,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抨击清朝腐朽黑暗统治,洋溢爱国热情,影响颇大,

资料

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以瑰丽奇肆为特色,有“龚派”之称。纪念馆所在自是龚自珍出生地,又名小米园,占地680多平方米,主体为六开间二层木结构建筑。古朴典雅,环境清幽。龚自珍11岁随父离乡,道光十九年(1839年)最后一次回杭,其间很少回来。现馆陈列龚自珍生事迹介绍和名家书画等。纪念馆现已被列为杭州市重点文物护单位。

篇10:龚自珍与作品

龚自珍与作品

龚自珍(公元1792年-公元1841年),字瑟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文学开风气的人物,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祖父、父亲均在北京做官,母亲善吟诗绘画,是个女才子,外祖父段玉裁是位文字学家。龚自珍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学术与文学的教养和熏陶。他小时候就读书广泛,关心国事,产生改革变法的思想。他在科举上不得志,27岁中举,38岁才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客主事20余年,始终是个七品小京官,无法施展抱负。48岁时,他终于对官场厌倦,不抱希望,愤然辞官还乡,不久与世长辞。他一生创作,诗、词、文都有建树,被后世称为“近代文学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传世。

作品《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定Q文集》。文章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偏爱梅的病态“美”,致使梅横遭肆虐,备受摧残,而不敢说出他们的隐衷为实例,讽喻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与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揭露反动统治凶恶的本质与虚伪的伎俩,决心甘受诟厉,做治梅的工作,表现对被损害者的同情,敢于反抗的战斗精神与渴望追求自由解放的主张。写作上,运用讽喻手法影射现实政治,寓意深刻;用“文人画干”喻清朝统治者,用种种癖好喻统治者的种种暴政,讽喻精当,含蓄而深刻;语句运用中,又恰到好处地采用许多排比句式,更增加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篇11:龚自珍的诗句

龚自珍的诗句

1、《咏史》

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注。

金銮午夜闻乾惕,银汉于寻泻豫州。

猿鹤惊心悲皓月,鱼龙得意舞高秋。

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

2、《赋忧患》

故物人寰少,犹蒙忧患俱。

春深恒作伴,宵梦亦先驱。

不逐年华改,难同逝水徂。

多情谁似汝?未忍托禳巫。

3、《远志》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4、《己亥杂诗(第一百七十五首)》

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

5、《别黄蓉石比部玉阶》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6、《湘月》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7、《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8、《己亥杂诗(第二十四首)》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9、《吴山人文徵、沈书记东饯之虎丘》

一天幽怨欲谁谙?词客如云气正酣。

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

10、《海棠》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11、《辛巳除夕与彭》

读之竟夜,遂书卷尾。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12、《已亥杂诗》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13、《已亥杂诗》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14、《已亥杂诗》

天将何福予蛾眉?生死湖山全盛时。

冰雪无痕灵气杳,女仙不赋降坛诗。

15、《已亥杂诗》

一百八下西溪钟,一十三度溪花红。

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

16、《已亥杂诗》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

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17、《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着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18、《逆旅》

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东邻嫠老难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鸿踪迹遂,美人经卷葬年华。

19、《夜坐其一》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20、《夜坐其二》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21、《咏史》

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注。

金銮午夜闻乾惕,银汉于寻泻豫州。

猿鹤惊心悲皓月,鱼龙得意舞高秋。

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

22、《赋忧患》

故物人寰少,犹蒙忧患俱。

春深恒作伴,宵梦亦先驱。

不逐年华改,难同逝水徂。

多情谁似汝?未忍托禳巫。

23、《远志》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24、《己亥杂诗(第一百七十五首)》

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

25、《别黄蓉石比部玉阶》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26、《湘月》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27、《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28、《己亥杂诗(第二十四首)》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29、《吴山人文徵、沈书记东饯之虎丘》

一天幽怨欲谁谙?词客如云气正酣。

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

30、《海棠》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篇12:龚自珍历史相关内容

一.龚自珍历史相关内容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二.主要成就

政治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盐铁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七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文学

他的许多诗既是抒情,又是议论,但不涉事实,议论亦不具体,而只是把现实的普遍现象,提到社会历史的高度,提出问题,抒发感慨,表示态度和愿望。他以政论作诗,但并不抽象议论,也不散文化。

在他的诗中,“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飞”、“爪怒”、“灵气怒”等等,习见的景物变得虎虎有生气,动人耳目,唤起不寻常的想象。又如《西郊落花歌》描写落花,使引起伤感的衰败的景物,变为无比壮丽的景象,更高出寻常的想象之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则从衰败中看出新生。

实际他写得多的还是五七言“古体侓诗”,七言的“近体诗”,而以七言绝句为大宗。一般趋向是不受格律的束缚,自由运用,冲口而出。这也以七言绝句表现得最突出。

龚词大部分还是消闲之作,抒写缠绵之情,成就远逊于诗。晚年他发现自己词的缺点:“不能古雅不幽灵,气体难跻作者庭。悔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己亥杂诗》)。他也写了一些抒发感慨怀抱的词,抒发孤独而自豪的感情;与庸俗文士的矛盾和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与袁琴南儿时同上家学的情景;思想上剑态和箫心的矛盾,有志于作为,又思退隐,留恋山水。

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一股自然清丽,沉着老练,有杜韩的影响,有些 篇章由于用典过繁或过生,或含蓄曲折太甚,不免带来艰深晦涩的缺点。龚自珍先进的思想是他许多优秀诗篇的灵魂。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使龚诗别开生面,开创了诗的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不同于唐宋诗,实开近代诗的新风貌。龚诗在当时欣赏的人不多,它的影响始大于晚清,主要由于它的突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使抒情与思想政治内容结合,又不落于以文字、学问、议论为诗。

作为古文大家,龚自珍更为有名。其散文也与其诗歌的主要精神相一致,或“以经术作政论”,或直接批判揭露现实,或借题发挥,或通过论文、论事、记物、记名胜形势对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作批判讽刺,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而表现方法也十分多样,或直率,或奇诡,散行中有骈偶,简括中有铺陈,语言瑰丽古奥。

龚文的表现方法一般很简单,而简括中又有铺叙夸张,有的直率,有的奇诡。他的散文语言活泼多样。有的散行中有骈偶,有的瑰丽,有的古奥,甚至偏僻、生硬、晦涩。龚文区别于唐宋和桐城派的古文,是上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一个独特的发展,开创了古文或散文的新风气。龚自珍的词也很著名。谭献认为词“绵丽沈扬,意欲合周、辛而一之,奇作也”(《复堂日记》二)。实际上,他的词没有摆脱传统词的影响,偏重于词的言情本性。

梁启超曰:“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盦全集》,若受电然。”(《清代学术概论》)

三.人物评价

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龚自珍的诗词】相关文章:

1.龚自珍名言

2.己亥杂诗龚自珍注音版

3.龚自珍己亥杂诗意思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5.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答案

6.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7.鹊踏枝,鹊踏枝龚自珍,鹊踏枝的意思,鹊踏枝赏析

8.诗词

9.曹操诗词

10.诗词赏析

下载word文档
《龚自珍的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