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送别的诗有哪些
“哟噢噢噢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古人写送别的诗有哪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古人写送别的诗有哪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古人写的送别诗词
1、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2、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3、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5、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6、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7、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8、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9、不见居人只见城。——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10、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1、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兰陵王·柳》
12、红烛自怜无好计。——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3、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14、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5、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6、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17、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李白《久别离》
18、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19、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苏轼《和董传留别》
20、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2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离恨做成春夜雨。——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
23、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4、黄菊开时伤聚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25、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26、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7、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苏轼《和董传留别》
28、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刘铉《蝶恋花·送春》
29、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杜甫《野人送朱樱》
30、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31、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2、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適《别董大二首》
33、别多欢少奈何天。——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34、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高適《送魏八》
35、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36、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37、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38、画屏闲展吴山翠。——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39、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40、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41、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42、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43、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44、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魏城逢故人》
45、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46、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47、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48、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江淹《古离别》
49、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50、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51、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52、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5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54、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55、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56、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57、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韦应物《送杨氏女》
58、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9、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李白《赤壁歌送别》
6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1、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62、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李白《送友人入蜀》
63、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64、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6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66、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67、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68、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卢纶《李端公》
69、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70、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71、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72、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7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74、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75、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76、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77、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李颀《送刘昱》
78、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79、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8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81、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82、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83、杜鹃声里长门暮。——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送别朋友的句子
1、如果我们能回到昨天,我一定努力站住笑着会祝福你!
2、即将分别,我真心的祝福你永葆天真,无邪,快乐,向上的气息。
3、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
4、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愿我们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5、离别时,希望你能记住我。不要问,善变的世界,明天是否依然如故。
6、梦被黎明轻轻地摇醒,朦胧中我再说一句多情的悄悄话:晚上再与你相见。
7、有人居然说,爱情在分别时就会减退,其实心爱之物得不到时滋味更甜美。
8、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9、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10、我不敢回头,我不敢跟你道别,是因为也许有了这些举动我会控制不住自己!
11、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12、流年易逝,时光容易把人抛,挂牵着的你有我千万种祝福伴你同行,一路走好。
13、偶已心有所属,纵是孤栖独宿,亦不随波逐流,有负公子美意,再见还是朋友。
14、情依依,别依依,千言万语化作无语;你忘不了我,我忘不了你,相逢会有期。
15、人生路上何须忧伤,天涯海角总有知音,把握机会珍惜好运,祝愿我们友谊长青。
16、让我们迈开双腿,去洒行汗水,去踏一路雷声!校门外,有的是鲜花簇拥的前程!
17、我们在爱情中度过的时光长出了翅膀,当我们离别时,它们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柱。
18、想想曾经同桌的我们,高考过后就各奔前程了,心中真是不舍。同学,前途多珍重!
19、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我一份深厚的友谊。
20、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21、悄悄的.你走了,正如你悄悄的来;你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个MM,哥们,俺打心里感谢你!
22、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你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海洋上。
23、白浪给你献花,阳光与你拥抱,海鸥与你话别,啊,生活的大海托着你青春的船只启航了。
24、让我陪你在海中漂泊吧,只为能做你手中的桨,不管风浪多大,风雨多稠,你身边始终有我。
25、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26、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
27、细细诉说,勿忘我?祝君美好,勿忘我。我爱你,请别拒绝,关怀、思念永恒,这是离别旳一种甜蜜。
28、离别时,留下一串艰难旳足迹;相逢时,欢愉一对欣喜旳身影没有离别旳痛苦,也就没有相逢旳欢愉。
29、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离。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唯愿彼此旳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30、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旳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旳,让我牵挂旳人。
31、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旳轻愁;然而我旳胸怀和天空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久旳重逢。
32、聚散都是缘,离别总关情。念宵别离后,相思风雨中。万水千山远,请君多珍重。人生得意处,与君重相逢。
33、敌人可以只有一种,朋友却要分三六九等,不是所有朋友都是好朋友,也不是所有好朋友都会在你困难时帮你。
34、将心停泊在彩云升起旳港湾,偷偷把幸福刻在你旳心间,用一缕友谊旳丝线,将你我紧紧绑在岁月变迁旳终点!
35、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着,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36、不必面对高耸旳峰巅踯躅犹豫,不要放弃当初旳希望和努力。我们早应有这样旳思想准备:在事业上没有坦途。
37、不要把生活和理想看得像十五十六旳月亮那么圆,它是由阴晴圆缺组成,做人要实际些,愿大家“晴”时多些。
38、花开花落,四年旳时间,并不长。此时旳我们,又伫立在十字路口,也只有此时旳我们,才真正尝到别离旳滋味。
39、人间最珍贵是友情;最浪漫旳是爱情;最动人旳是恋情;最想要旳是真情;我最想见到旳是你有好心情!祝你快乐
40、岁月旳河流上,会流走很多很多。相逢时旳那片红叶,也会褪色吗?让我把无声旳语言,融进江南旳风。为你送别!
41、无论茶水是浓是淡,让清香永驻心间;无论距离是近是远,让记忆彼此相连;无论联系是多是少,让祝福永远不变!
42、轰轰烈烈地,你走了,正如您轰轰烈烈地来。您的到来,更加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什么时候让我们也客串下领导。
43、愿你拥有:春天的歌欢快;夏天的心火热;秋天的意深厚;冬天的情纯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永远保持你自己!
44、当你踏上月台从此一个人走,你知道我好担心,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对你深深地凝瞬;我好难过却不肯说出口。
45、岁月的河流上,会流走很多很多。相逢时的那片红叶,也会褪色吗?让我把无声的语言,融进江南的风——为你送别。
篇2:写送别诗名句
写送别诗名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
⑴黄鹤楼:指的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在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用来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即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2、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注释
⑴荆门:山名,现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指的是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⑷平野:这里译为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5、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6、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8、送元二使安溪
王维
渭城朝雨沪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篇3:送别诗大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
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篇4:送别诗大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创作背景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篇5:送别诗大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聪。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北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赏析:
《送李侍御赴安西》,唐代诗人高适送他的朋友李侍御到安西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联“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紧扣题意,颔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紧承上联送别之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颈联“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全诗写了依依惜别的心情,也写了举杯谈心,互相劝慰的场面,感情真挚,调子高昂,反映了盛唐诗歌中奋发图强,保卫祖国的积极精神。
篇6:送别诗大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揆之元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这是送别诗常见的写法,那么,相形之下,孟浩然这首诗就显得颇为出格了。
诗题一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唐时所谓“进士”,实后世所谓举子(举进士)。得第者则称“前进士”。可见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以“荆吴相接”几个字将千里之遥写得近如比邻,给人以比邻咫尺之感,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的。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水为乡”描出江南特点,也有以水为家之意。语属宽解,情实至深。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淼茫”。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淼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淼茫”,春江水满,正好行船,含有祝友人一帆风顺之意,但“淼茫”二字又透出凄惘之情。“淼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既有喜“君去”得航行之便,也有恨“君去”太疾之意,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这就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司空图《 诗品·冲淡》)了。
“日暮征帆何处泊”,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由景入情,抒发别绪。写出友人的孤单寂寞。友人走后,诗人遥望江面,但见“日暮孤帆”,航行在渺茫春江之上,于是代人设想,船停何处?投宿何方?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天涯一望断人肠”,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可谓“不胜歧路之泣”(蒋仲舒评)。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勾画出“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王维《 齐州送祖三》)的送者情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 闻一多《 唐诗杂论》)。
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杜晃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杜晃之间的真挚友谊。诗中四句从写景入笔,寓主观感情于客观景象之中,使客观的景象染上浓重的主观感情的色彩。
篇7:送别诗大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在十年后,李白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篇8:送别诗大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特点:
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此外,比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诗句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篇9:送别诗大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赏析】:
这是一首雨中送别友人远行的诗,全诗紧扣暮雨,描写暮雨中的景象,手法妙绝,读后如见一幅薄暮烟雨送客图。近处船帆沾雨沉重,小鸟难飞。远处天色昏冥望不见海门,浦树含烟。描写景物,动静结合,近景与远景互相映衬。末联用一“比”字,将别泪和雨丝融成一体,离别之情与暮雨之景相比拟,恰到好处。作者分题赋诗,能够做到不流于斧凿,写景抒情皆是信手拈来,佳句天成,足见其大家风范.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篇10:送别诗大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文学赏析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金陵”,点明地属江南,“柳花”,说明时当暮春。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
“柳花”,即柳絮,本来是没有香的,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香”字的使用,不但活画出一种诗歌意境,而且使得本无气味的柳絮也有了味道,并为下文的酒香埋下伏笔,故明人杨升庵说:“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此,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到这里,为诗人送行。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也有人认为,这是说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留恋,故“欲行不行”。
李白此行是去扬州。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性格豪爽,喜好交游,当时既年轻富有,又仗义疏财,朋友自是不少。在金陵时也当如此。一帮朋友喝酒,话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符合年轻人的特点。“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他在想: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无限惜别之情呢?也许饯别的酒店正面对大江,诗人顺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可能受到前人的启发,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更加生动自然。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名家点评
明代杨慎云:“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
明代钟惺评论此诗:“不须多亦不须深,写得情出。”(《唐诗归》)
清代沈德潜评论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唐诗别裁》)
【古人写送别的诗有哪些】相关文章:
1.杜甫写的送别诗
2.送别诗名句
3.送别诗有哪些
4.经典送别诗鉴赏
5.王勃送别诗
6.李白的送别诗
8.王维送别诗的意思
9.王勃的送别诗
10.送别诗——《送司马先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