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

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

2022-10-14 09:28: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ruhdvgjnb”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

篇1: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

精选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

(一)

吴楚锁钥无双地,

徽饶古道第一关。

美丽的浙源,

犹如金庸笔下的桃花岛,

月牙湾湾,

驿道曲曲,

她是美少女,有这么一种:

以颜色碧而天然,

回味香而浓郁

那样的恬静、

静美与安详,

宛如一杯回味的,

婺源绿茶,

水叶清而润厚,

无论是河边,

站立的房屋,

还是田地里,

开放的油菜花,

里里外外构成的,

阴阳之道,

必将释放出一个个,

文明灵魂的东方神韵,

一股股原始性情的,

浙源幽香……

假如你站在岭脚山腰,

身边是幽谷的深渊,

陡峭的山壁;

远处却是以明清古建筑,

为代表的自然风光,

目光左右的交接之处,

那田园的视野环林璧水,

溪流之上的一座座,

古朴的拱桥,

与小溪、古木、

翠竹一起,

串起个个农家的村落,

迭影如诗,

禅心如画;

那山涧的飞瀑悬河泻水,

丘陵之上的一排排树林,

与驿道、路亭、

石碑一道,

散布在处处的,

乡野上峦,

瑰景遗风,

恍如旧梦。

走进浙源乡的村中,

你会感觉进入了,

一片桃花源的园地中;

虽无桃花飘红,

但溪水潺潺、

鸡鸣狗吠更显,

宁静安谧。

灰白色的马头墙,

层层叠叠、

错落有致的铺洒在,

雾气缭绕的天空中,

像一个个昂首的古马,

在仰天长嘶。

历史的烟云,

在古老的徽式屋瓦上,

翻滚着、飘摇着,

让我们感觉进入了,

一个古朴安宁的,

田园世界中。

(二)

走进浙源,

青青的翠竹,

聆风而动;

悠悠的`小舟,

顺水而流;

室外白墙高耸,

围檐垂脊起翘,

浅雕、深雕、

透雕、圆雕等,

艺术浮雕图案,

形态逼真丰富,

意态灵活生动,

刀法细腻、圆润、

精湛而巧妙,

栩栩如生,

犹如一幅幅,

立体的园林画卷,

和木雕的艺术宫殿,

相互映衬秀雅其外,

精美雕刻缀其间,

不仅营造出一种,

庄重典雅的气势,

而且还透出徽派,

建筑风格的无限想象,

令人叹为观止。

是啊,浙源是一方,

多么温润的土地;

又是一方,

多么深情的山水;

这里住着一群多么,

淳朴的乡民。

他们犹如,

村落的名字一样,

细察尘世,

关爱内心。

村末的拱秀桥,

就像一根横亘在,

心门的铜栓,

牢牢地阻挡了,

山外各种诱惑,

守住了那一份,

难得的纯净。

篇2:描写浙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描写浙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1、走进浙源的春天,村外的庄稼地里一片金黄灿烂,云雾缭绕;村内的古弄小巷,紫气东来;屋前屋后,绿树掩映,鸭子在这里觅食,小鸟在这里歌唱,行走在这里或者融进地一个个街坊里巷中,徘徊的脚步无论伸向哪里,你就会感觉到那临水而建的住宅,不仅是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联姻,而且契合着一种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

2、走进浙源,爬满青藤的桥身,仿若是千万根古老的血管在他的身体上游走,在向它输送生命的原浆、提供肌体所需的养分,让它的身体得以健康、快乐、平安;让它的生命得以延续,长寿,伟岸。擎天的古树们,一个个都是冠盖如云,傲视苍穹。它们无视身外的风雨,心地坦然;它们将长长的虬枝伸了出去,各自手挽着手团结在一起,凝聚成浩浩一片绿荫,佑庇脚下的这方热土,无怨无悔。

3、浙源的村落中,徽式民居的小巷中,有一块镶嵌在每个古老墙上的“削棱麻石”最让我们惊讶。村人告诉我们,这是为了让行走在小巷子里的挑担的人,能够在相遇或者转换扁担时不让墙角碰着扁担。这种“谦让”的美德就在这块“削去棱角”的石头上显示出来了。这里削去了棱角的麻石块闪耀着《道德经》中的“谦受益,满招损”的哲理之光,那光芒将永远照耀这古朴明净的村庄,那光芒也将永远留在当地人民的心中。

4、浙源乡的这种“清净”是自然达成的,它不需要任何的修炼,它体现着中国道家的最高理想——清净无为,才能够统治这个天下。那么这棵“江南第一樟”不也“清净”了上千年?是的,它不仅净化人的灵魂;也成为”乡愁“的图画;成为游子们心灵的记忆。

5、走进浙源,特别是在攀登岭脚古驿道时,只见悬崖峭壁处仍有梯级分布的瀑布飞流而下,让我们在冬日里领略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境,我将此景用微信告诉朋友,冬天可以来浙源来听泉,引得微友们围观,有人质疑是真的吗?我说,信不信由你,来了,看了,你就知道真假,游了,看了,你就不想走。

6、走进浙源,半圆形的桥孔,似乎,并未有失丝毫的偏颇,在溪水中与它的倒影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轮十五的圆月模样,是那样地娇俏、俊秀,灵巧与妩媚。清亮的溪水跌宕着从山间而来,爬过涧河中由大小不一,形状廻异的块状青石交错而成的巉岩豁口,哗啦啦地唱着山乡的歌谣,钻过明镜似的桥洞,一步三回头,留恋不舍地离去,神情里,仿佛还有着来不及诉说的万语千言,骨鲠在喉头,欲说还休。

7、我们带着虔诚,揣着憧憬,怀抱一种期盼与美丽相拥的焦然心情,走进了如诗意般清纯的浙源,融入了如画境中的梦幻浙源,细心地去触摸她的每一寸肌肤;真心地去感受她的每一次心跳;倾情地去聆听她的每一句呓语,用浙源那双纯净而又温润的玉手,掸净我沾满浮华的衣襟,还自己一份澄净的天空;涤荡我燥热的灵魂,带领我的内心进入到一种禅意世界,让自己的脚步不再在世俗的路上茫然地游走与痴迷般地盲从。

8、走进浙源,这里的小河映着白墙灰瓦,假如春天来浙源,桃花、梨花、油菜花竞相开放,缤纷的色彩一定会让你感觉是走进了世外桃园,人间仙境。水从门前过,既方便村民生活用水,又使人居环境充满诗情画意。

9、浙源的山水,蕴含了许多中国的道家思想。浙源的人,因为这里的山水而至清至纯。浙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著名的“侨乡”“书乡”“茶乡”,也是文化生态旅游的胜地。不仅有虹关徽墨、浙岭古驿道、吴楚分源、千年古塔、明清古宅等胜景,更有金庸祖居、詹天佑故里、周家山养生度假地等胜景文化,期待人们去解读。

10、书香门第啊,风清花香,漫步在浙源这书乡的村庄,诗礼人家的思绪来不及梳理,我眼前又是一片十里樱花的长廊,还有那长长的桂花路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天佑花溪;正在迟疑之际,耳边却仿佛响起了锣鼓吹打声,好象是相逢远方寻祖的族人来访,和我笑容可掬,亲如一家……

11、走进浙源,我的脚步,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跨过了乡民的门槛,走进了他们赖以生息的屋宇,去聆听他们的乡间俚语,享受他们那一份纯真的热情。几句家长里短的闲话;一声温馨的问候;三两杯浓浓的香茶;数捧土得掉渣的花生,让我的身心融化在了察关,留在了水口,我再也难以迈开我游走的脚步。当同伴们呼唤我离去的时候,我的情感,似乎已经与流水和古树们紧紧地黏在了一起,再也分不开了。

12、当我们无限深情地站在浙源村头的矮墙上,看那从层层叠叠的屋瓦间弥漫而起的炊烟,悠悠地飘散开来,与山峦、林木、马头墙融为一体的时候,我不意看到了村前高坎上的那棵千年古樟。虽然他的身体已然被岁月的河流给掏空了,只剩下了干枯的躯壳,但是,他依然顽强地坚守在他的岗位上,想尽千方百计地葱郁自己,用生命的绿色来证明自己。

13、浙源的石柱文笔、绵绵群山,多少年来,默默地屹立在岁月的原野,就像那临溪而立的“世天官第”,那古色古香的翰林府“太史第”,外型瓦黛墙粉,角翘檐飞,内在的蕴涵却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默默地,像宗祠旁边的一棵棵古老的樟树那样,窃窃私语,仿佛在向世人荣耀着庐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浸透着代代名人的心血诉说。

14、许是浙源的水资源丰富,眼下虽是雨水稀少的深冬季节,因为有充沛的水量滋润,这里的空气甘甜而又湿润,成片成垅的油菜吐着嫩绿,好象在村前屋后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非常养眼。浙源之水由东向西绕村而流,清澈的山泉水一眼见底,我们在此旅游省去了矿泉水,渴了,就掬一掌喝,也许是接着地气,水渠里的水竟然有些温。

15、走进浙源,沿着山崖边陡峭的小路,我来到了云天深处,浙岭头岩壁下的“一线泉”边。听其名,则知其小,观其景,则知其险。一线泉,一线泉,泉流一线,说的是泉水流量小。而崖壁上的“云根”二字,讲的就是泉流所在的位置高耸而险峻,是处在白云生起的地方。可见,在一线泉取水,就是势如登天了。

16、浙源的水最能够印证道家的这些哲理。这里的水纯净透亮,清澈见底。它素白、柔软、清雅、和缓,从群山的`涧谷中缓缓流淌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我蹲在溪边的石板上,静默面对着这条沉静的河流。

17、走进浙源,穿过一条条古道,往右一拐,便能看到村口桥头的路边,竖立着一支刻有菩萨名号的石柱文笔,远处是环抱的群山,形成一幕幕绿化的屏障,苍茫的视野到处都是松苍柏翠;近处是有几棵鸿大的楠木迎风待月,还有一排排高大粗壮的古树木,围绕着清一色的徽派建筑,击壤而歌。

18、浙源乡,这个美丽的山乡,得名于婺源北部有一座浙源山。这山却是安徽休宁县与江西婺源县的交界处,它是战国时期的吴国与楚国的分界线,故此山上有一块石碑刻有“吴楚分源”四个苍劲古朴的大字。顺着弯弯曲曲的盘山道路,我们驾驶着轿车在山道上缓慢地穿行,那一棵棵粗壮的杉树屹立在山坡上,人一样高的杂草在山道两边随风飘摆着。

19、走进浙源,站在古驿馆的废墟之上,静静地看着远处被凄芊荒草淹没的驿道,弯弯曲曲,默然地沿着山势朝我们脚下游来,在浙岭的古隘口打了个盹,然后又顺着山势,黯然地爬下山去,无言的伸向远方……我的眼前仿佛走来了成群的商贾与行人,他们的嚷嚷声,混合着骡马车队的“嘚嘚”蹄声与独轮车辙的“吱呦”碾压声,演奏出了一曲精美的,气势宏伟的徽饶“古驿道上的交响”,是那样地摄人心魂,动人心魄。

20、走进浙源,一座座石桥把人们引向山溪深处,由衷地体味到这里纯扑厚道的民风,幻似仙境的乡情;一处处掩映在水面的倒影,反衬着民居山水一体的乡村是那样熙熙融融,树枝摇摇,杨柳依依,微风吹来,悠然地与过往的行人挥手致意。

21、通过这次的浙源之旅,我们渴望能够借助手中的秃笔;能够借助浙源的这块风水宝地;能够借助浙源的新鲜氧气;能够借助浙源的新鲜钙质;能够借助浙源的那份“透亮”,传递给身边那些灵魂缺氧,精神缺钙的人们,好让他们枯竭的灵魂得以慢慢地鲜活起来;好让他们轰然倒塌的精神得以重建起来。

22、走进浙源,放松心情,你可随意检起一块石头扔在水中,那溅落的浪花在童心的呼唤中,枯竭的灵感将会迎合着性情的弛放和潜能的挖掘,引诱着你的小手弯身戏水,抑或与人群嬉闹,那么,这种放纵于山水之间的心灵氛围,顷刻显得那样的平静、闲适、空荡,叹息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生态文明,是那样的诗画虹关,那样的浙源诗画

23、浙源的水美,我看到远方的水面有几只鸭子在自由嬉戏玩耍,它们好象怕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没有发出“嘎嘎”的叫声,只随着清澈的溪流和缓地滑行着。水底铺满了一个个光滑的鹅卵石,大小正如鸭蛋洒落在水底。油油的水草像一缕缕的绿色围巾,顺着水流飘摇不定。

24、你看,浙源的古樟树底下,那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曲折爬行着一条远去的山路,在晚霞的映照下,弯弯的清溪河旁根深叶茂,参天的古树迎风摇曳,仿佛是先人寄托的身影,和你亲亲的交谈,不免让我们滋生一种艰辛创业的浮思……

25、浙岭山,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与楚国的划界之地。而“吴楚分源”的四字界碑,则是由清朝康熙时期的书法家,当地人詹奎书写的。碑上的四字,字体刚劲,恢弘大气。它毅然地挺立于浙岭之巅,睥睨天下,傲视寰宇,自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非凡气势弥漫全身。

26、走进浙源,漆黑的石板道上留残着古代人行走脚步的印记。冬季的暖阳照耀在光滑古拙的黑石板道上,散发出古雅而沧桑的光辉。我坐在这些漆黑的石板上静默得望着远方,我仿佛听到这条古旧的山路上:远古的浙源乡民的马队驮着婺源的香茗前往安徽贩卖而发出的“叮当叮当”的驼铃声;也听到一位人称方婆的老妪在此石板道边设摊免费供茶水给行人解渴的喝茶声和谈话声……

27、走进浙源,观赏山下如画图般的山乡小村。但见岭脚村周遭的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数千亩梯田绿意蓬勃,她们阶梯式地环村而上,仿如一只硕大的簸箕,将岭脚村装在她的怀里,百般地呵护着,那一番美妙景象,真的是蔚为壮观,颇为美丽动人。

28、走进浙源的千年古村,民居依山而靠,依水而建,看看清一色的老宅,清一色石板路,白灿灿清清,仿佛是一条白龙由五龙山逶迤而来,冈峦连续不断几十里,视为全村的根脉,祖祖辈辈,在白黑分明的意识里沐浴着山水龙脉孕育的生命灵气,就好象是大自然的恩赐,给这里增添无限的生机。

29、在浙源的水面,有几条泛着银色光彩的小鱼也在水草中穿巡、闪烁。我猛一抬头,看到对岸一位老奶奶正缓缓从溪水岸边的石板阶上走下来。她弯着腰背,端着一个装满衣服的破旧的木脸盆,来到这条溪水边。夕阳的余辉照耀在老奶奶的脸上,显得那么安详沉静。最让我惊讶的是在老奶奶的身后的溪水岸上,有一块正方形的白色石板镶嵌在灰暗的泥土中,石板上雕刻着三个鲜红的楷书体“洗心埠”。

30、浙源乡庐坑村诞生了一位被称为“铁路之父”的著名历史人物詹天佑,当地的詹氏人联合从此地发源出去的其它分支的全国各省份的詹氏,一起在此村中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华詹氏大祠堂”。这座詹氏大祠堂屋檐高翘、门立鼓石,堂内宽大,一派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样子。在祠堂右边就是“詹天佑纪念馆”,馆分两层,设有现代著名“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生平事迹。

篇3:源动力的诗歌

源动力的诗歌

有人问我。你是谁?

我只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种子!

从炎黄大帝传说开始开枝散叶而来。

筑就气势磅礴无比耀眼的万里长城。

创造不曾间断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史!

你看。我就是他们!

我是空怀天下孔圣人周游列国不得志后的一滴泪。

我是才华横溢大诗人屈原空有爱国情怀难觅伯乐的一身伤。

我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生感叹!

当然。我不尽然皆是悲剧!

我是博望侯张骞、长水校尉班超开通丝路的豪迈一笑!

我是冠军侯霍去病、长安侯卫青的马踏匈奴的舍生忘死!

我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演绎者呕心沥血后的生花妙笔!

你瞧。我是名垂千古的诗人!

我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寄情田园山水的陶渊明 。

我是纵酒诗百篇。绝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太白!

我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万夫莫敌的辛弃疾!

不不不。那能只是这些!

我不能仅是名动天下的风云人物。我也是代表天下希望与奇迹的千千万万中贩夫走卒——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历史篆刻者!

他们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源远流长的根因!

篇4:万物源的诗歌

万物源的诗歌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

用他的身体,

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他的血液,

变成了广阔无边的大海。

它养活了活泼的鱼儿,

让人们可以观看海边的美景,

给了海里刚出生的生命一个温馨的家。

他的肌肤,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让嫩绿的小草有了一个栖身地,

让美丽的花儿拥有一个摇篮,

让许多小动物快活的生活。

他的汗水,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它爱抚着绿油油的小草,

让小草更加健康,

它抚摸着鲜艳的花朵,

让它更快的成长,

它滋润着树木,

让树木长得身强力壮。

它的汗水,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让人们有了一个乘凉的地方,

让可爱的小鸟有了安家的地方。

篇5:描写植树的诗歌诗句

描写植树的诗歌诗句

(第一首)

碧桃映衬白皮松,银杏千年况味浓。

西府海棠依玉树,孙河晴岸起蛟龙。

挥锹铲土微微汗,浇水施肥款款情。

绿化城乡皆一体,春风得意挺茏茸。

(第二首)

春风谁引过桥东,尽使桃开万树红。

枝点簪冠花打袖,身余除去味香浓。

(第三首)

政策回乡仅五年,杨柳已是木参天。

保持水土争功绩,盖砌房舍作柱椽。

责任田中金浪涌,自留山上绿荫连。

春风吹得山村富,植树人家人万元。

(第四首)

肩扛铁镐手拿锨,早起匆匆忙上山。

腿脚伤疼犹不怕,挖坑总是抢前边。

(第五首)

阳光雨露润桃源,玉树琼枝布景繁。

你付真诚穿翠绿,我倾大爱美家园。

(第六首)

种树育人相并提,人和环境共休戚。

目前植树多投入,日后儿孙少害疾。

(第七首)

一声号令动千军,遍野红旗歌入云,

秃岭荒山迎远客,碎石衰草辟新林。

老者培苗挥汗雨,少儿浇水荡童音,

今朝辛苦究何意,绿伞他年庇后昆。

(第八首)

我倾大爱美家园,绿染千川立誓言。

秀色中华多壮丽,福添后世雅庐轩。

(第九首)

苍茫窗外雾阴霾,雨水臨时把樹栽。

翠柳芽生疏影去,青枝花滿暗香來。

三分春色先修柏,一片冬苗后剪槐。

莫道家山园圃小,他年定是棟梁材。

(第十首)

爷爷刨土劲无衰,奶奶植苗笑眼开。

孙子颠颠忙去抢:这棵小树我来栽!

(第十一首)

勤栽绿树凿甘泉,锦绣添装国更妍。

环保建功施大爱,子孙厚享赞前贤。

(第十二首)

一任天光宝鉴开,

梧桐呼唤凤凰来。

茫茫无际蛮荒漠,

大树参天老汉栽。

篇6:描写咸宁的诗句诗歌

描写咸宁的诗句诗歌分享

第一首

易经乾篇兮,万国咸宁,

闻名遐迩兮,香都泉城,

楠竹郁郁兮,千桥流水,

桂花灿灿兮,香飘万里,

苎麻葱葱兮,丝暖九州,

香汤汩汩兮,泉温四海,

嫦娥应悔兮,桂香盈月,

吴刚情盛兮,倾酌桂酿。

诗经小雅兮,赞颂嘉鱼,

赤壁风流兮,伐乌林赋,

关山风月兮,经世沧桑。

洞天深处兮,万山通羊,

临流网鲫兮,曦棹觞桂。

九岭一带兮,屈子作赋,

刘邦作诗兮,不见忠臣。

北海太守兮,大幕苦读,

钟台山秀兮书中仙手。

太子少师兮,连中三元,

四库全书兮,录朱廷立,

帝王将相兮,不胜枚举,

人杰地灵兮,英才辈出,

才子佳人兮,谱写华章,

风范壮丽兮,继往开来。

第二首

故乡咸宁不用提, 美丽遍布山和水

田园风光丘陵是, 特色温泉洞仙景

南竹相邀成林海, 诗词结伴凝书山

快乐相棋遍街道, 富裕商品堆满坡

地产苎麻肥丰厚, 树结猴桃登太空

川流不息人来过, 和颜悦色烟酒多

桂花飘香海内外, 桥联广大你我他

招商引资铸成就, 高楼大厦鳞次攀

高考恢复秀才多, 成千上万大学生

硕士博士频频出, 地域文化喜丰收

三国水浒共联袂, 九宫山赛拔萃升

云中湖里赏仙景, 赤壁战场留古香

第三首

千载永安古镇,十年咸宁新城。

背枕大江,面合三省,

旧时偶分南北,如今都是一家。

斯地虽小,有容则大。

地理居中,喜接四方山水,

百姓好客,笑迎五洲高朋。

长江,绕西南而来,

衍生出,河湖沟汊;

幕阜拔,东南而起,

孕育出,梅兰竹桂。

山水相辅相益,情景交汇交融,

烘托小城灵秀,滋润别样生活。

美人惜情,美景写意。

重情重义,方为人生知己;

好山好水,实属游玩佳地。

可驾老鸦探月,可遁太乙寻龙;

可临赤壁怀古,可泛陆水垂钓。

秀水出丽湖,又以温泉为最;

险峰生奇花,当推桂花为魁。

月出千湖白,花开万点黄,

好比人间银河,疑是月中桂宫。

温泉多益,桂花多用,

以酒为体,酿出桂花美酒;

以粮为体,蒸出桂花松糕。

桂是花中精,竹是木中灵。

竹品性坚韧,能屈能伸,

位列岁寒三友,人称谦谦君子。

名士高洁,文人风雅,

久居岂可无竹,闲坐必要论茶。

抒写出,茶诗茶歌茶故事、

演绎出,茶调茶戏茶传说。

道家重友,茶道主和,

和亲和邻和友;和内和外和边。

古有鄂州茗,如今咸宁茶,

清和淡洁,韵高致静。

仙女茶,名动汉口镇,

赵李桥,情牵那达慕,

显现地方特色,增进民族情感。

山地多峰,水乡多桥,

有峰必有惊险,有桥必有曲折。

惊险曲折,书里才有精彩故事;

底蕴深厚,楚中又添文化名城。

墩头山石斧,郭家岭甬钟,

磨盘山铜剑,勾勒古人生活画卷,

通山“郎搭姐”,崇阳“杀鸡调”,

九宫花棍鼓②,记录鄂南乡音乡情,

“先出拳,后出叉”,

《划拳谣》,寓教于乐;

“猪衔柴,狗递火”,

《鸡公崽》,绘声绘色。

伢崽乐童谣,情侣爱情歌。

上个岭来,下个坡,

丢落扁担,就唱歌。

唱山唱水,唱你我,

表情表意,表爱恋。

若嫌歌意轻,再赠香荷包,

针脚密密,生活甜蜜;

线头长长,情意绵长。

民俗重通俗,文士喜文雅。

赤壁崖前,太白一展文采;

翼江亭中,汉卿竞抒风流。

九宫道场,真人曾传妙法;

向阳湖畔,骚客留下墨香。

凤雏阅书,凤雏庵,

黄盖练兵,黄盖湖。

地因人得名,人为景增辉。

万里长江,扼于簰洲;

千古兵戈,盛于赤壁。

驻足高楼,轻抚危檐,

寻古今胜迹,唱兴衰长歌。

江船号子,声达两岸。

铁马金戈,缓入梦来。

拜风台上,孔明遗风宛在;

赤壁矶头,周郎豪气犹存。

功盖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名留青史,本不论咸宁黄州。

士以文报国,将以武尽忠。

岳鹏举精忠,碑廊镌刻《出师表》;

太平军赤胆,楚江长泣千人坟。

先人为榜,后人思齐。

独立团,血战汀泗,

三月犹闻,烽火味;

王世杰,主持武大,

至今常慕,治学风。

读史谈史,品城说城,

是非成败,皆过去,

继往开来,看今朝。

篇7:重阳节的诗句——《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浙上重阳》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唐)司空图《重阳》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唐)司空图《重阳山居》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唐)司空图《重阳山居》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

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篇8:重阳节的诗句——《浙上重阳》

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

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

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重阳日荆州作

【唐】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

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相关文章:

1.描写思念诗句

2.描写豫剧诗句

3.描写时光诗句

4.描写赏花诗句

5.描写信念诗句

6.描写盐湖诗句

7.描写友情诗句

8.描写茶花诗句

9.描写水果诗句

10.描写爱国诗句

下载word文档
《描写浙源的诗歌诗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