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

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

2022-09-21 08:45: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lur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

篇1: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

关于惊蛰的古诗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先(亦作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

关于惊蛰的诗句

《天仙子》

苏轼[北宋]

走马探花花发末。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翦朝霞》

贺铸[北宋]

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着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饤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沉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水龙吟(牡丹)》

曹组[北宋]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酴醾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金盏倒垂莲(牡丹)》

曹勋[北宋]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着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庆清朝(牡丹)》

曹勋[北宋]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诉衷情(宫中牡丹)》

曹勋[北宋]

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天心故偏雨露,名品满深宫。

开国艳,正春融。露香中。绮罗金殿,醉赏浓春,贵紫娇红。

《浣溪沙(樱桃)》

曾觌[北宋]

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筠篮新采绛珠倾。

樊素扇边歌未发,葛洪炉内药初成。金盘乳酪齿流冰。

《巫山一段云》

杜安世[北宋]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关于惊蛰的谚语

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

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

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

大蒜栽种不出九,精细认真管大棚。

兴修水利好时机,挖沟筑坝打深井,

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

春季造林好时机,因地制宜分树种,

栽后护理要认真,光栽不护白搭工。

家禽孵化黄金季,牲畜普遍来配种,

天暖花开温升高,畜禽打针防疫病。

快把鱼塘整修好,放养鱼苗好节令。

老鼠危害实不小,城乡灭鼠齐行动,

投饵夹套挖堵灌,鼠想逃命万不能。

朋友非常重农事,不知师从那大师?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大麦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地化通,赶快耕。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惊蛰冷,冷半年。

篇2:惊蛰节气的古诗

有关惊蛰节气的古诗集锦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游景仁东园

(宋)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

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

丰收有望看春耕。

篇3:惊蛰节气古诗

1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2拟古·其三

魏晋 ·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3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 ·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4秦楼月

宋 ·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5菩萨蛮·春雨

宋 · 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6惊蛰日雷

宋 · 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7闻雷

唐 · 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8春雨早雷

唐 · 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9观田家

唐 ·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篇4: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

(一)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赏析:“穷阎”指陋巷,穷人住的里巷。“滞淹”这里是闭塞,不通畅的意思。“惠风”指和暖的风。“云笈签”即《云笈七签》,道教典籍。

惊蛰节气开始,天气明显变暖,所以惊蛰这一天,诗人的晚辈给他把冬天用的厚窗帘拿下来,换用春天用的“疏帘“(薄而疏松的窗帘)。

春风吹到陋巷,天气变暖了,孩子们给我换上了薄而疏松的窗帘,让我的房间变得空气通畅。夜里雷声撼动大地,蛰伏的生物被惊醒,早晨阳光透过筛子一样的窗帘,使我精神爽朗。和暖的春风使砚池里的墨水解冻,清爽的白昼给我的轻快感觉胜过了道书给我的愉快。亲朋好友不要怪罪我没说多少感激的话语,那是因为我很长时间习惯了,冬日给我造成的,乌龟、蟾蜍一样的屏声息气。

诗人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气息和晚辈孩子的孝心,最后用幽默的话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二)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

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赏析:元宵节撞上了惊蛰节,可能是闰月造成的。

人老了害怕过节,因为节日更容易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引起伤感的情绪。在看花灯的半夜忽然听到春雷震震。不禁想到惊蛰节气到了,一声春雷震响,惊醒蛰伏万物,龙蛇奋起,蚯蚓和蛤蟆也会出来。

这首诗开头诗人还有点感叹时间流逝,但是最后想到春雷震醒万物,龙蛇奋起的同时,蚯蚓和蛤蟆也出来走动,可见世间万物都有安排,大自然对一切生灵同等看待,自己不如达观看待生死,逍遥于天地之间。

(三)山 房

宋·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赏析:“熏笼”指一种笼罩在炉子上,用来熏香、烘物或取暖的竹笼。“麝煤”是一种制墨的原料,也用来代指墨。

窗子向四面展开,风把海上的云吹来,几声惊蛰的雷声中,一阵春雨催促花儿开放。石凳上有蜗牛爬过留下的明亮的涎水,蚂蚁排成队列,围住了山丘。这时候衣服被春雨打湿,用熏笼烘烤,熏笼上面又放了麝墨,是为了给衣服增添墨香。

这首诗写景由远及近,很有层次感,表现出安于平静生活的情绪。

(四)游玉泉

宋·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赏析:“坡陀”即“陂陀”,是倾斜、不平坦的意思。“大绅”就是腰带。“跏趺”指打坐的姿势。

在一块不平坦的石头上打坐,腰带随意地垂下,心中对俗世的思虑减少了很多。我被美丽的春色吸引着,穿着木屐来回走动,回去的时候,月亮出来了,使得星星显得稀疏,一时间意气风发,四周的风云被我雇用,指挥周围的花木摇摆,来陪着我欢笑。这一天乃是惊蛰节,鸣叫的青蛙从洞中出来,结束蛰伏,回到池塘中。

这首诗体现了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在诗人狂放的眼里,风云受他指挥,花木陪他欢笑。

(五)水龙吟·惊蛰

元·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

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

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馀年,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赏析:今日惊蛰,爬虫蛰伏的洞穴打开,一声春雷,唤起苍龙飞起,当年我们吴家的仙人吴猛,曾经乘龙遨游人间。仙人吴猛的脸颊像玉,胡须银白,吃饱了仙人所吃的胡麻饭,喝多了仙人喝的九霞酒。他喜爱城门外,一片春绿中的杨柳垂条,就把它们捻成了长生缕。

我以七十三年的冷眼旁观,看尽了多少人间兴亡,把酸碱都嚼破后,如今觉得只有平淡最有味道,打算把我的馀生时光,用来种植花草树木,和你老人家(指仙人吴猛)一起看这上元甲子六十年的时光,太平世界,春阳朗朗。

这首词想像大胆奇特,上阙由惊蛰春雷唤醒苍龙,联想到吴猛仙人乘龙遨游;下阙写自己看淡人世,归隐以笑傲烟霞。以想像中仙人的生活来对比自己的归隐生活,表现了作者逍遥人间的愿望。

篇5:有关惊蛰节气古诗

关于惊蛰的诗句

1)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2) 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3)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4)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5)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6) 春柳卧生根,早雷惊蛰户。

7)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8)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9)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

10) 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11)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12)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13) 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

14)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15)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16) 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17) 州人岁入贡,雷霆未惊蛰。

18)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19)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20)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21)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22)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23) 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24) 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25)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26)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27)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28) 雷雨还惊蛰,潜藏重发牙。

29)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30) 迟日照高岭,新雷惊蛰龙。

31) 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

32)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惊蛰节气谚语

1.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2. 地化通,赶快耕。

3.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4.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5.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6.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7. 二月打雷麦成堆。

8. 惊蛰地气通。

9. 惊蛰断凌丝。

10. 地化通,见大葱。

11. 惊蛰至,雷声起。

12.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13.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14. 冷惊蜇,暖春分。

15.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16.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17.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18. 惊蛰不藏牛。

19.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20.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21.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22.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23. 春雷响,万物长。

24.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25.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26.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27. 二月打雷麦成堆。

28. 惊蛰地气通。

29. 惊蛰断凌丝。

30. 地化通,见大葱。

31.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32.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33.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34.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35.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36. 大麦豌豆不出九。

37.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38.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39.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40.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41.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42.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43.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44.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45.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篇6:节气惊蛰的古诗

关于节气惊蛰的古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其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者,藏也。

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古人于惊蛰日,多会吟诗赋词,寄托情怀。

陆游在《春晴泛舟》中云:“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曹彦约在《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诗中曰:“甲拆多应满药栏,跨缧心已拂轻鞍。正疑阴因仍飞雪,岂有春中却沍寒。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宋朝文人范成大在《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诗中这样写道:“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宋代仇远在《惊蛰日雷》中留下这样的诗句:“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流传较广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诗,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那意思是说,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小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

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诗人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俸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诗因为接地气,抒民情,系民心,感民恩,而广为传诵。一如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篇7:惊蛰节气的古诗

惊蛰节气的古诗

1.《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2.《春晴泛舟》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3.《惊蛰》

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4.《惊蛰》

左河水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5.《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6.《义雀行和朱评事》

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7.《秦娥月/忆秦娥》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8.《水龙吟 寿族父瑞 堂是日惊蛰》

吴存

惊蛰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

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篇8:惊蛰节气精彩古诗

惊蛰节气精彩古诗大全

1.惊 蛰

麦苗葱绿日融融,柳醒桃萌吐煦风。

细雨润滋虫蚓动,紫燕归返旧巢逢。

始雷惊蛰催农事,田陌机声震碧空。

筑梦小康新景象,人勤春早兆年丰。

2.拟古·其三

魏晋·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3.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4.秦楼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5.菩萨蛮·春雨 宋·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6.闻雷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7.春雨早雷

作者:张说 朝代:唐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8.观田家

作者: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9.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10.观田家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11.水龙吟.惊蛰

(元)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

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12.惊蛰日雷

作者:仇远 朝代:宋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13.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

作者:曹彦约 朝代:宋

甲拆多应满药栏,跨缧心已拂轻鞍。

正疑阴因仍飞雪,岂有春中却沍寒。

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

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14.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作者:张元干 朝代:宋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15.人日惊蛰前数日大雪寄孙奇父韩叔夏

作者:胡寅 朝代:宋

腊雪不溉旱,天公念嘉生。稚春乃祁寒,号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气,碎訇动霆声。初疑雨翻盆,旋觉霰洒甍。

暂止俄并集,中宵遽开明。衾裯起棱角,屏幌同户楹。

淅淅纸窗战,铛铛铜漏惊。鸡寒罢晓唱,雅冻犹晨鸣。

惊戒臧获起,吹嘘燎炉頳。开关醉魂醒,倚杖诗思清。

便欲披鹤氅,岂思饮银铛。空蒙势转盛,飞舞祥争呈。

月池方漫汗,潮山天峥嵘。讵应柳皆絮,却讶梅始英。

荆璞羞处献,蓝田遣谁耕。尘埃争受洗,粪壤叨蒙荣。

幸已陴巘崿,若为投涧坑。分功雨露泽,绚彩冰霜精。

良足润麦麰,未能浃粱粳。经旬苦料峭,三日观荧晶。

恍忆游汴洛,都忘在湘衡。瑶林鄙王衍,冠玉怀陈平。

亦念袁邵公,长安门自撑。更奇李侍中,淮蔡功先成。

渐喜云解駮,频瞻日舒晴。昂然秀松出,倏尔危檐倾。

墙角仅委积,瓦沟好持盈。朝暾破凝沍,淑气苏鳏茕。

断决冈陇色,斩余白蛇横。泮流溪谷响,击碎珊瑚琤。

瓶去蚌珠餐,庭空狮子狞。粉图记姿态,不屑供使令。

陡觉时序正,不令寒温争。冰泥就涸涩,卉木纷勾萌。

蒨蒨弄池柳,煌煌然山樱。了无半面妆,强学六出霙。

二老久不觌,千篇谅难评。羔醪忍独酌,凤茗宜同烹。

或且放笔快,敢言当敌勍。木桃得琼玖,耳属长谣赓。

16.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17.春晴泛舟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18.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郊迎神

作者:不详 朝代:无

缇幕移候,青郊启蛰。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璧玉宵备,旌旄曙立。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19.游景仁东园

作者:苏辙 朝代: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20.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作者:曹彦约 朝代:宋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篇9:关于大雪节气古诗鉴赏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对雪》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篇10:关于立冬节气古诗鉴赏

左河水《立冬》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 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明·王稚登《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苏辙《立冬闻雷》: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陆游《立冬日作》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相关文章:

1.惊蛰节气的古诗

2.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

3.惊蛰古诗

4.古诗 惊蛰

5.惊蛰节气农谚

6.惊蛰的古诗

7.惊蛰节气的古诗词

8.惊蛰节气祝福短句

9.惊蛰节气气候特点

10.惊蛰节气祝福短信

下载word文档
《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