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诗词 《行路难》等

诗词 《行路难》等

2022-08-04 08:36:5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路柯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诗词 《行路难》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诗词 《行路难》等,供大家阅读参考。

诗词 《行路难》等

篇1:诗词 《行路难》等

诗词五首 《行路难》等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诵读五首诗歌。

2.通过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一定的体裁常识。

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诗词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推敲品味,既培养一定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遣词造句提供经验。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像能力以及鉴赏诗句能力。

德育渗透点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美育渗透点

1.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2.五首诗中,《行路难》艺术境界较难把握。《饮酒》艺术成就很高,故安排重点理解,其他三首相对浅显,稍加点拨即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四人小组讨论诗文内容,发挥想象,绘出反映诗歌意境的画图。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训练:模仿广播电视播音员的朗读,尽量读出平仄、平缓、仄急,并评出前三名。

2.课前布置:任选一名诗人,收集他的诗文并尽量多地背诵该诗人诗文名句,教师略评诗人的风格。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在了解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后朗读本课五首诗。诗有平仄、平声、缓仄声急,读得很缓时并不是平板的拖长,也应注意感情注入。

2.体会每首诗的感情,品味真意境。

二、整体感知

这五首古代诗词,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学过程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词是语言的精华。首先让学生不停地反复地朗读诗歌。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而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歌是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所以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步入诗境,达到与诗人心灵沟通、感情交融。

(1)诵读《饮酒》,思考:本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着力抒发了作者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意在言在,诗人鄙视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还是不难察觉的。

(2)诗中哪些词、句突出作者这份情感的'?

诗歌通过自问自答道出了诗人身处闹境而能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于“心远地自偏”从精神上摆脱了环境的干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与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且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自然的恬淡心情。

(3)赏析“采菊……相与还”四句:

这四句以“东篱下”“采菊”为起点,诗人漫不经心,远方的“南山”扑入眼帘。“悠然”既是诗人的神态,也点出“东篱”与“南山”这段空间相距较远。由“南山”生发出“山气”、再由“日夕”引出“飞鸟相与还”的农村黄昏的幽静景色,“佳”字的含意也就有了着落:这四句浑然一体,情景交融。清人王国维曾举例,誉为“无我之境”,意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4)品评、诗作品高超的艺术,以及作者矛盾心理。

本诗写学、抒情、谈理三者浑然融合。

这首诗在“静穆”的外衣下,也含有“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反抗因素,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于“刑天舞干戚”之类作品罢了。这种表现形式与陶潜既要全志又要全身远离的矛盾的心理有关,而在写景抒情中流露出来的老庄思想也是消极的。当然,这些都与当时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

在理解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后再加以吟咏咀嚼,稍作小结转入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认真朗读,细细品味,老师点拨。

诗人以望洞庭起兴,委婉而巧妙地向张九龄(题目中的张丞相)表达了不甘山林寂寞,寻求引援的迫切心情。尽管这只是一首干渴求仕的诗,却写得气势宏伟,不亢不卑,别具一格。因而传诵至今。这主要在于前四句的写景把洞庭秋色描绘得雄浑壮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更足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比美,成为千古以来咏洞庭的名句。

四、.总结、扩展

陶诗,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有的诗也写得豪放有力。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又精练,深入浅出,形成他的独创风格。

试比较《读〈山海经〉》与《饮酒》的艺术风格不同之处和思想内容的相近之处。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参考答案】

本诗豪放有力,属于“‘金刚怒目’”式(鲁迅语)的诗;而《饮酒》则显的清新自然,悠闲恬静。

内容上两诗,都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课后进一步诵读诗歌体会意境美,并能熟背。

2.预习另外三首诗,力争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通过学习另外三首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之美。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行路难》这是一首交织着忧郁悲愤和乐观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终是昂扬激越的。

《观刈麦》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贫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渔家傲》诗歌细腻地描绘了边塞的军旅生活和战士久戍不归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一位守边将军的责任感。全诗苍凉悲壮,诚挚感人。

三、教学过程

《行路难》通过分析解答以下几个问题,掌握诗作内容,作者感情。

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行路难》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

这是其中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联系背景)

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因奸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即照应诗题“行路难”也抒写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的体验和事与愿违的痛苦心情。

4.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5.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峭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6.讨论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①巧用历史故事

②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③跳跃式的结构

总之,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的,是乐观向上的。

老师小结后,转入学习白居易《观刈麦》。

《观刈麦》让学生根据前面几首诗的评价方法自己分析该诗,老师略作指点:白居易诗歌主题专一明确;叙事和抒情议论相结合,语言通俗,平易近人。

《渔家傲》

这首词约写于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五年(1040~1045)间。当时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防御西夏。

该词分为上下两阕。

上阕扣准“异”字,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

“雁去”紧承“秋来”,“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四面边声连声起”写四处回荡的音响。“千蟑里”点明“孤城”的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长烟”“落日”写“孤城”的景色;一个“闭”字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这三句围绕着“孤城”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中原乡土的“塞下秋来”的荒凉画面。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白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全词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四、.总结、扩展

范仲淹的诗词文章都有名篇传诵于世。《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篇2:中考诗词赏析行路难

中考诗词赏析行路难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杯里的美酒一斗价值十千,玉盘中的珍贵菜肴足够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心情烦愁使我撂下杯筷难下咽,拔出宝剑放眼四望心中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遥想吕尚闲来曾经垂钓碧溪,忽又想到伊尹梦中乘舟经过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呵!行路难!这样多的岔路应该走向哪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渡过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主旨:表达作者豪迈乐观,积极进取的旷达胸怀和理想抱负。

●全文

▲诗中的感情变化是由消沉苦闷转至满怀壮志。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漫漫人生路难免有艰难和挫折,从李白的.这首《行路难》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在重重困难和险阻面前,诗人并不显得沮丧,更不沉沦,相反,显出了他的坚定信念和豪情满怀的气概来。我们在遇到人生挫折时也应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和自信,积极地追求、顽强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李白面对美味佳肴,情感有何不同?

答:面对美酒佳肴,陶渊明有着安宁闲适的心态。李白与陶渊明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诗中哪些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揭示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象征手法,象征自己仕途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其中寓含着无限的悲愤。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吕尚、伊尹那样的官运,表达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引用姜太公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姜太公B 乘舟梦日边伊尹C 长风破浪宗悫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姜尚和伊尹两个人物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不甘心消沉,希望能重新能得到任用一展宏图 的思想愿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昂乐观思想感情。

篇3:《行路难其一》诗词原文及注释

《行路难其一》诗词原文及注释

行路难·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注释

⑴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太行:太行山。

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

⑸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

篇4:《行路难其三》诗词名句

《行路难其三》诗词名句

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杂曲歌辞·行路难》

杂曲歌辞·行路难(其三)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篇5:等的诗词

关于等的诗词

光阴如水,依旧不徐不缓,日日向前。那些经年的尘事,最终都老在了眼角的`褶皱,泛白的发梢,沉在了岁月的河底,再也打捞不起。

北方。无雪的冬季。总是把自己安静成一束老枝,在阳光下突兀,在西风里苍劲,生命在深处,深情,亦藏在深处。

宁愿相信生命有轮回,好孕育一份不老的情怀,做一簇铜钱草,幽幽的,葱茏在你的窗前,案头,不求能芳香你的岁月,只愿能朝夕相守,略尽浮世繁华。

也宁愿相信生命有下辈子,好洗尽此生沧桑与铅华,做一棵树,站在你必经的路口,朝暮里守望,风雨里相持,望尽天涯路,只等你,衔梅踏雪来……

篇6:诗词 《忆江南》等

诗词五首 《忆江南》等

教案示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创作背景的介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写作背景介绍,“歌”的介绍。

2.描写,叙事、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之作,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怒号(háo) 三重(chóng)茅  挂I(juàn)布衾(qīn)

大庇(bì)  突兀(wù)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找出例句分析诗中所用的表达方式。

(3)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洒(散落)  冒(挂)  忍能(这样)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渐近,将近)  衾(被子)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彻晓,到天亮)  寒士(贫寒)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

(2)诗中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

(明确)诗中采用的表达方式有:①描写,如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把秋风拟人化,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景象。“茅飞渡江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拗。”描绘了茅屋为秋风摧残的惨态,再如第3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风漠漠向昏黑。”写出了接近傍晚时的凄凉。

②叙事,如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一个“自”字,总收一二两段,写出了诗人在茅草被抢之后的孤独、悲苦。再如第三段“布衾多年冷似铁,……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了国家的安危。

③抒情,如第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明确]诗歌篇末点题,“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乃是画龙点睛之笔,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学生再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参加感情朗诵诗歌竞赛。

7.集体背诵诗歌。

(四)总结、扩展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在雨夜屋漏、长夜难眠之际,诗人心忧天下,想到的是普天下的受苦人,而宁可舍弃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作者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而他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襟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语言浅显,却有极强的`震撼力。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请同学们课后找资料阅读,更好地感受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l.写作背景介绍。

2.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爱国的忧思。

(二)整体感知

这两首都是抒情言志之作,李贺怀才不遇,犹思弃文习武,为国立功;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思为国戍边,梦赴战场。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戍(shù)  阑(lán)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比较两首诗。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①吴钩(刀名,刃稍弯。)②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③凌烟阁(楼阁名,在唐朝首都长安,这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所建的殿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在阁上画了24位开国功臣的像。)④若个(哪个)⑤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指很高的爵位。)⑥不自哀(即不为自己悲哀。)⑦戍(守卫。戍轮台。戍守边疆。轮台,轮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汉武帝时曾派兵在这里屯田驻守。这里借指我国北方边疆。)⑧夜阑(深夜。阑,尽,指夜深。)⑨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⑩冰河(泛指北方冰冻的河流。这里指寒冷的北国战场。)⑾入梦(指进入梦境,梦见。)

(2)指名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明确]①②句: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

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③④句:夜深了,躺在床上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我不由得梦见自己骑着身被铁甲的战马,奔向冰天雪地的战场。

这两句诗记梦,写因关心国事而形成的戎马征战的梦幻,从而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由杀敌,一腔御侮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3)比较:《南园》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①相同点:都饱含着爱国忧思。李贺愿意弃文就武,为国效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僵卧孤村,夜听风雨及梦思为国征战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不同点:两诗在格调上有所不同:李诗辞愈显豁,情怀激越。而陆诗则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国成轮台”的壮志巧妙地融合起来,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更完满的表现。

5.学生自由朗读直至能背诵诗歌。

6.指名背诵后集体背诵。

(四)总结、扩展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忧思,课后阅读《南园》的另十二首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另一首更好地体会,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篇7:等的诗词

最新关于等的诗词

诗歌一:青春,没有时间等待

不是我的东西我不想要

不属于你的东西你也休想带走

哪怕是一粒沙子,一滴水

我也不会让它逃脱我的掌心

可是

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我

渐行远去

最后,流失,殆尽

可是

青春却

随着岁月的风化

燃烧了美好的时光

从此

不再有似水年华

时间

一点一滴地流淌着

青春

一点一滴地消失了

时间

苍白了谁的容颜

青春

带走了谁的童年

时间

一点一滴地流淌着

青春

一点一滴地消失了

时间

苍白了谁的容颜

青春

带走了谁的童年

时间

一点一滴地流淌着

青春

一点一滴地消失了

时间

一点一滴地流淌着

青春

一点一滴地消失了

诗歌二:等待收破烂的人

在我狭小的家里

堆积着一些破烂玩意

布满灰尘的曾经的鲜衣

和已没有甜汁的扁铁罐

缠绕在一起,还有那

并不发光发热的、冷冰冰的

电器,在黑暗中向我虎视

我行动不便——

在这凌乱的家里

尽管千百次听见叮叮当当的响声

却从来没用心留意过一次

依旧慵懒地躺在床上

听叮叮当当的响声飘入梦乡

可是今天,我却辗转难眠

叮叮当当的响声似乎隐匿了

消失了,却让我兴奋地想起

是应该收拾破烂玩意的时候了

分类、拆散、踩扁、捆绑

使它们乖巧地只占一点空间

等待叮叮当当的响声

再次响起,是我现在的希冀

可是今天,我却又辗转难眠

就算一根针落在地上

我也会狂喜地以为

之后却失望地看清

唉,明日复明日

漫长的等待折磨着我们的心

后来某一天倦怠的下午

叮叮当当的响声再次响起

我赤着脚去打开门

慌里慌张地向楼下东张西望

却觅不见收破烂的人的踪影

我想开口叫唤

却又羞于被邻居听见

更害怕被别人看见

我那越积越多的破烂玩意

内心的挣扎,响声的渐行渐远

夜已临,我再次后悔不已

在深夜里哀泣,从明天起

从明天起,我一定要

向他呼唤,向他招手

我要把那些破烂玩意

通通暴露在阳光下

让他一一清点

即使我没有得到一分钱

诗歌三:等待,一秒千年

据说,彼岸花再开,须等上千年……

——题记

昏黄的车灯扫过,

电车轻吻着铁轨而过。

时刻表上严肃的罗马数学,

冷漠地告知,

他也不在这班车。

手里的彼岸花,

落寞地妖艳。

水蓝的百褶裙,

在晚风中

独自摇曳。

“混蛋,

又让我等了几千年!”

手里的两枝花

一枝开、一枝败。

她微低头,

涌起单纯的笑容。

双手一秒的交替,

竟算曼珠沙华的

开败。

你知不知道,

我的等待,

一秒千年。

诗歌四:今生,我只等你开花

当某个时候,

再也不会为落叶去伤感了,

秋天不会再有许多哀愁,

只有一个你在我的生活里,

当某个时候,

再也不会为陌生的空间而感到孤独,

不会再去害怕孤单向黑夜一样包围,

你的心给了我最坚实的光明,

当某个时候,

再也不会为得到或失去感到彷徨,

不会再用眼泪去为心情涂鸦,

你的温柔让我明白爱得真真含义,

当某个时候,

开心的合不拢嘴,

像孩子得到玩具

向日葵找到太阳

沙漠里垂死的人找到水源一样,

你就在我的身边,

当某个时候,

拥有战胜一切的勇气,

像鸟儿会飞过最遥远的海面

阳光会融化掉千年的积雪

黎明会赶走黑暗的脚步,

是你吧勇气注入了我的心脏,

当某个时候,

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像婴儿长出第一颗牙齿

花儿开出第一个春天

耶稣开始复活,

是你带着纤嫩的脚步走进我快要窒息的生命,

当某个时候,

我不再去多想,

应为有你在身边,我只想好好的生存,

像鱼儿在水里,

当某个时候,

关于太多感谢的话我不想说,

因为存在,

好似树把跟埋在了土里,

在这个时候,

我只要你幸福的`像花朵一样

笑出一个春天的美丽,

在这个时候,

我只愿用最大的勇气

去坚守月亮对夜晚的诺言,

在某个时候,

我开始发现你在我就在,

你快乐我就开心,

你伤心我就失落,

在这个时候,

我愿做黎明的阳光,

停泊在你每个伤心的角落,

当某个时候,

我开始发现没有你的消息,

我像失去了这个世界一样的担心,

在这个时候,

我只愿你能开开心心,

茁壮成长,

好吧,

关于一切无关紧痒的废话不再多说,

我一直在你的脚下

不管风吹雨打、春秋冬夏,

关于一切的承诺话,

我在心里牢牢记下,

明年的今天又会开出最美的花,

在这个时候,

我只有努力的坚守在你的脚下,

今生注定不舍的牵挂,

当某个时候,

一切期待都会变成实话,

我相信,相信信念会穿破遥远的等待,

今生,我只等你开花。

诗歌五:漫长的等待

岁月悠悠,旅途漫漫

我狂野的心还在等待

破碎

经不起悠久的风

经不起生活的轮回

生命只是一个向往

只有在梦中,才显得真实

生活永远在别处

难道你忘了

还是说永久

只是一个漫无止境的等待

诗歌六:等待

等待千年

却等不到你的白帆

海灯也已古老

斑斑驳驳的

是谁的背影

永恒的海风

一刻不停

吟唱万年相思梦境

我等过你坚持千年

脱落了青丝

凋谢了容颜

减色了希望

再也无法张望

直到把自己瘦成雕像

再也无法张望

直到把自己瘦成雕像

直到直到

相识的鸥鸟

哽咽着再也无法出声

喊不出你的姓名

诗歌七:等你便暖

初春的夜

依然有一丝羞涩

把绿裹在清风里

明月张开双臂

轻轻揽我入怀

将温暖注入我机体

一树暗香

只为醉你成眠

我吹奏一曲长笛

欣然坠落在缠绵花语

最后一行人散去

孤单的影子

在街灯下拉长

默念你的名字

一股暖流沁心入脾

倚在红尘深处

心湖里蝶舞蹁跹

任思绪随笛音飘远

就这样

在温暖中等你

踏月寻我

诗歌八:等待

昼夜吞噬着日月

苍白的日子里

等待

此消彼长

故事

在街头巷尾里徘徊

心事

追逐着心事

在天边扩散

梦里几回

希望

在失望中更迭

曾几度

时光继续老去

只是

我迟迟不愿相信的

只因

挥手处

你那句

无意的誓言

篇8:七绝等诗词

七绝等诗词

梧桐影

枫叶红,渔舟晚。鸿雁向南排字飞,秋高气爽林檎灿。

浪淘沙

酌酒夜阑珊,晓月风残,翠娥执手冷霜寒。

罗带轻分囊暗解,柳叶眉弯。

此去又经年,粉泪涟涟,寒鸦数点泣缠绵。

流水落花秋色暮,衾冷形单。

五律(新韵)

满眼落花残,凭阑梦不圆。

乌云遮玉兔,寒气伴冰蟾。

吴仔挥金斧,嫦娥枕冷鸳。

昔年攀桂树,月里锁婵娟。

七绝(新韵)

酒醉牙床好梦连,青云直上访仙山。

足蹬日月繁花笑,玉女秦筝伴舞翩。

清平乐(新韵)

清夜寂静,绿树婆娑影。冰鉴苍穹银辉景,流水粼粼桥拱。

良辰美景凭阑,莫辜无限江山。且做风流人物,亦没故垒西边。

七绝

含苞待放水中央,绿伞扶风夏日长。

稚嫩娇躯怜影碎,蜻蜓未到怨骄阳。

【诗词 《行路难》等】相关文章:

1.等的诗词

2.行路难原文

3.行路难说课稿

4.李白行路难

5.行路难赏析

6.李白 行路难

7.李白《行路难》古诗词

8.行路难教学设计

9.行路难其一赏析

10.行路难阅读答案

下载word文档
《诗词 《行路难》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