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2022-05-30 08:14: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LUT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分享。

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篇1: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1章

1、微型计算机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各有哪些功能?

答:微型计算机通常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控制器的功能是负责从内部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指令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有条不紊的协调工作;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完成 CPU与外设之间相连;输入和输出设备用于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输入和输出。

2、单片微型计算机与一般微型计算机相比较有哪些区别?有哪些特点?

答:与通用微型计算机相比,单片机的硬件上,具有严格分工的存储器ROM和RAM和I/O端口引脚具有复用功能;软件上,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和硬件功能具有广泛的通用性,以及品种规格的系列化。单片机还具备体积小、价格低、性能强大、速度快、用途广、灵活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3、单片机的几个重要指标的定义。

答:单片机的重要指标包括位数(单片机能够一次处理的数据的宽度)、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I/O口(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速度(每秒执行多少条指令)、工作电压(通常是5V)、功耗和温度。

4、单片微型计算机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单片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仪表、智能化测控系统、智能化接口等方面。

5、单片机的特点

存储器ROM和RAM严格分工;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输入/输出端口引脚具有复用功能;品种规格的系列化;硬件功能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6、水塔水位的控制原理

(1)当水位上升达到上限时,B、C棒与A棒导电,从而与+5V电源连通。b、c两端均呈高电平状态,这时应使电机和水泵停止工作,不再给水塔供水。(2)当水位降到下限以下时,B、C棒不与A棒导电,从而断开与+5 V电源的连通。b、c两端均呈低电平状态。这时应启动电机,带动水泵工作给水塔供水。(3)当水位处于上下限之间时,B棒与A棒导电,而C棒不与A棒导电。b端呈高电平状态,c端呈低电平状态。这时无论是电机已在运转还是停止,都应维持电机和水泵的现有工作状态,直到水位上升到水位上限或下降到水位下限。

第2章

1、MCS-51单片机内部包含哪些主要功能部件?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MCS-51单片机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多功能I/O口和中断控制等基本功能部件。 1)单片机的核心部分是CPU,CPU是单片机的大脑和心脏。 2)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编好的程序或表格常数。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中间运算结果、数据暂存和缓冲、标志位等。 3)定时/计数器实质上是加法计数器,当它对具有固定时间间隔的内部机器周期进行计数时,它是定时器;当它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时,它是计数器。

2 、MCS-51单片机的EA 、ALE和PSEN 端的功能是什么? 答:ALE——ALE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用来锁存P0送出的低8位地址信号。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访问外部 ROM 时,PSEN 产生负脉冲作为外部ROM的选通信号;在访问外部RAM或片内ROM时,不会产生有效的PSEN信号。PSEN可驱动8个LSTTL门输入端。 EA ——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对8051和8751,它们的片内有4KB的程序存储器。当EA 为高电平时,CPU 访问程序存储器有两种情况:一是访问的地址空间在 0~4K 范围内,CPU 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二是访问的地址超出 4K 时,CPU 将自动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程序。对于8031,EA 必须接地,只能访问外部ROM。

3 、MCS-51单片机的核心器件是CPU。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布尔(位)处理器组成。

4、运算器是用于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的执行部件。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ACC)程序状态字(PSW)暂存器B寄存器等部件

5、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是一个8位寄存器,用来存放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 Cy(PSW.7):进位标志位。AC(PSW.6):半进位标志位。F0(PSW.5):用户自定义标志位。RS1(PSW.4)和RS0(PSW.3):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OV(PSW.2):溢出标志位P(PSW.0):奇偶校验标志位。

6、控制器是 CPU 的大脑中枢,它的功能是逐条对指令进行译码,并通过定时和控制电路在规定的时刻发出各种操作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控制信号,协调各部分的工作,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篇2:单片机知识点总结

单片机知识点总结

1. 单片机由CPU、存储器及各种I/O接口三部分组成。

2. 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又可称为微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

3. MCS-51系列单片机为8位单片机,共40个引脚,MCS-51基本类型有8031、8051和8751.

(1) I/O引脚

(2) 8031、8051和8751的区别: 8031片内无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B程序存储器ROM、8751片内有4KB程序存储器EPROM。

4. MCS-51单片机共有16位地址总线,P2口作为高8位地址输出口,P0口可分时复用

为低8位地址输出口和数据口。MCS-51单片机片外可扩展存储最大容量为216=64KB,地址范围为0000H—FFFFH。(1.以P0口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总线;2.以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

5. MCS-51片内有128字节数据存储器(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1)MCS-51片内有128字节数据存储器(RAM),字节地址为00H—7FH; 00H—1FH: 工作寄存器区;

00H—1FH: 可位寻址区; 00H—1FH: 用户RAM区。

(2)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21页—23页);

(3)当MCS-51上电复位后,片内各寄存器的状态,见34页表2-6。 PC=0000H, DPTR=0000H, Acc=00H, PSW=00H, B=00H, SP=07H, TMOD=00H, TCON=00H, TH0=00H, TL0=00H, TH1=00H, TL1=00H, SCON=00H, P0~P3=FFH

6. 程序计数器PC:存放着下一条要执行指令在程序存储器中的地址,即当前PC值或现行值。程序计数器PC是16位寄存器,没有地址,不是SFR.

7. PC与DPTR的区别:PC和DPTR都用于提供地址,其中PC为访问程序存储器提供地址,而DPTR为访问数据存储器提供地址。

8. MCS-51内部有2个16位定时/计数器T0、T1,1个16位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其中MOVE DPTR, #data16 是唯一的16位数据传送指令,用来设置地址指针DPTR。(46页)

定时/计数器T0和T1各由2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组成,共有4个独立寄存器:TH1、TL1、TH0、TL0,可以分别对对这4个寄存器进行字节寻址,但不能吧T0或T1当作1个16位寄存器来寻址。即:MOV T0,#data16 ; MOV T1,#data16 都是错的., MOV TH0,#data; MOV TL0,,#data是正确的。

9.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16页) (1)PSW的格式: PSW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D0H

(2)PSW寄存器中各位的含义; Cy:进位标志位,也可以写为C。 Ac:辅助进位标志位。

RS1、RS0:4组工作寄存区选择控制位。

P为奇偶标志位:该标志位用来表示累加器A中为1的位数的奇偶数 P=1, A中1的个数为奇数; P=0, A中1的个数为偶数。

另:使用加法指令时,累加器A中的运算结果对各个标志位的影响: (1)如果位7有进位,则置1进位标志位Cy,否则清0 Cy; (2)如果位3有进位,置1辅助进位标志位Ac,否则清0 Ac;

(3)如果位6有进位,而位7没有进位,或者位7有进位,而位6没有,则溢出标志位OV置1,否则清0 OV。即只要位7和位6中有一个进位,而另一个没进位,OV就置1. 10. MCS-51指令系统的七种寻址方式,熟练掌握各寻址方式。(40页)。

10.访问MCS-51单片机中:(1)访问片内RAM应使用MOV指令; (2)访问片外RAM应使用MOVX指令; (3)访问程序存储器应使用MOVC指令。

11. MCS-51有5个中断源,2级中断优先级。5个中断源名称及其中断入口地址分别是什么?哪些中断源的中断请求标志位在响应中断时由硬件自动清除?那些中断源的中断请标志位必须使用软件清除?记住各个中断请求标志位,优先级标志位,触发方式标志位。(102页—108页)

前面4种都是硬件自动清0,串行中断必须使用软件清除,因为串行接收和发送共享串行中断,在中断处理中必须使用T1和R1判断串行接收还是发送中断。

篇3:大学单片机知识点总结

大学单片机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关于大学单片机知识点总结,请参考。

大学单片机知识点总结

1. 单片机由CPU、存储器及各种I/O接口三部分组成。

2. 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又可称为微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

3. MCS-51系列单片机为8位单片机,共40个引脚,MCS-51基本类型有8031、8051和8751.

(1) I/O引脚

(2) 8031、8051和8751的区别: 8031片内无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B程序存储器ROM、8751片内有4KB程序存储器EPROM。

4. MCS-51单片机共有16位地址总线,P2口作为高8位地址输出口,P0口可分时复用为低8位地址输出口和数据口。MCS-51单片机片外可扩展存储最大容量为216=64KB,地址范围为0000H—FFFFH。(1.以P0口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总线;2.以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

5. MCS-51片内有128字节数据存储器(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1)MCS-51片内有128字节数据存储器(RAM),字节地址为00H—7FH; 00H—1FH: 工作寄存器区,00H—1FH: 可位寻址区; 00H—1FH: 用户RAM区。

(2)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21页—23页);

(3)当MCS-51上电复位后,片内各寄存器的状态,见34页表2-6。 PC=0000H, DPTR=0000H, Acc=00H, PSW=00H, B=00H, SP=07H, TMOD=00H, TCON=00H, TH0=00H,TL0=00H,TH1=00H, TL1=00H, SCON=00H, P0~P3=FFH

6. 程序计数器PC:存放着下一条要执行指令在程序存储器中的地址,即当前PC值或现行值。程序计数器PC是16位寄存器,没有地址,不是SFR.

7. PC与DPTR的区别:PC和DPTR都用于提供地址,其中PC为访问程序存储器提供地址,而DPTR为访问数据存储器提供地址。

8. MCS-51内部有2个16位定时/计数器T0、T1,1个16位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其中MOVE DPTR, #data16 是唯一的16位数据传送指令,用来设置地址指针DPTR。

定时/计数器T0和T1各由2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组成,共有4个独立寄存器:TH1、TL1、TH0、TL0,可以分别对对这4个寄存器进行字节寻址,但不能吧T0或T1当作1个16位寄存器来寻址。即:MOV T0,#data16 ; MOV T1,#data16 都是错的, MOV TH0,#data; MOV TL0,,#data是正确的。

9.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1)PSW的格式: PSW

(2)PSW寄存器中各位的含义; Cy:进位标志位,也可以写为C。 Ac:辅助进位标志位。

RS1、RS0:4组工作寄存区选择控制位。

P为奇偶标志位:该标志位用来表示累加器A中为1的位数的奇偶数 P=1, A中1的个数为奇数; P=0, A中1的个数为偶数。

另:使用加法指令时,累加器A中的运算结果对各个标志位的影响: (1)如果位7有进位,则置1进位标志位Cy,否则清0 Cy; (2)如果位3有进位,置1辅助进位标志位Ac,否则清0 Ac;

(3)如果位6有进位,而位7没有进位,或者位7有进位,而位6没有,则溢出标志位OV置1,否则清0 OV。即只要位7和位6中有一个进位,而另一个没进位,OV就置1. 10. MCS-51指令系统的七种寻址方式,熟练掌握各寻址方式。

11.访问MCS-51单片机中:(1)访问片内RAM应使用MOV指令; (2)访问片外RAM应使用MOVX指令; (3)访问程序存储器应使用MOVC指令。

12. MCS-51有5个中断源,2级中断优先级。5个中断源名称及其中断入口地址分别是什么?哪些中断源的中断请求标志位在响应中断时由硬件自动清除?那些中断源的中断请标志位必须使用软件清除?记住各个中断请求标志位,优先级标志位,触发方式标志位。

前面4种都是硬件自动清0,串行中断必须使用软件清除,因为串行接收和发送共享串行中断,在中断处理中必须使用T1和R1判断串行接收还是发送中断。

13. MCS-51的串行口为全双工的异步串行通信口,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的帧格式和波特率是什么? 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 SM0 SM1 0 0 1 1 0 1 0 1 方式 0 1 2 3 功能说明 同步异位寄存器方式(用于扩展I/O口)波特率固定,为fosc/12 8位异步收发,波特率可变(有定时器控制) 9位异步收发,波特率为fosc/64或fosc/32 9位异步收发,波特率可变(有定时器控制) SM0、SM1:串行口4中工作方式的选择位。 (1)方式0:帧格式及波特率 …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 方式1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fosc/12 (2)方式1:帧格式及波特率

起始位 停止位 方式1的波特率为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3)方式2:帧格式及波特率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起始位 停止位 方式2的波特率为2SMOD/64×fosc (4) 方式3:帧格式及波特率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起始位 停止位 方式3的波特率为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14. 8255A可扩展3个8位并行I/O口(PA口、PB口和PC口),其中PC口具有按位置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为/复位功能。

15.系统总线(仅了解)

所谓总线,就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的一组控制信号。MCS-51使用的是哈佛结构,即并行总线结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空间是截然分开的),按其功能通常把系统总线分为三组:

(1)、地址总线(Address Bus ,简写AB)

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单片机发出的地址信号,以便进行存储单元和I/O端口的选择。地址总线是单向的,只能由单片机向外送出。地址总线的数目决定着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单元数目。 MCS-51单片机最多可以扩展64KB,即65536个地址单元,因此,地址总线为16条。

(2)、数据总线(Data Bus,简写DB)

数据总线用于单片机与存储器之间或单片机与I/O之间传送数据。MCS-51单片机是8位字长,所以,数据总线的位数也是8位的。数据总线是双向的,可以进行2个方向的传送。 (3)、控制总线(Control Bus,简写CB)

控制总线实际上就是一组控制信号线,包括单片机发出的,以及从其它部件传送给单片机的。 15.单片机外部扩展存储器地址分配的方法线选法和译码法。外部扩展存储器容量大小的确定方法(1)由该存储器芯片上的地址根数决定,如程序存储器芯片27128有A0—A13共14根地址线,故27128的存储容量=214=16KB;(2)用存储器芯片型号后面的数字÷8 即可得到该芯片的存储容量,如27128的存储容量=128÷8=16KB; 16.存储器扩展的读写控制:(做最后一题时需要用到)

外扩的RAM芯片既能读出又能写入,所以通常都有读写控制引脚,记为 O E和 W E。外扩的RAM的读写控制引脚分别与MCS-51的R D和 WR引脚相连。

外扩的EPROM在正常使用中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故EPROM的芯片没有写入控制引脚,只有读出引脚,记为OE,该引脚与MCS-51 的.PSEN相连。

17.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中,外接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共用16位地址线和八8位数据线,为何不发生冲突?

外接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虽然共用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但由于访问程序存储器时是PSEN信号有效, 而访问数据存储器时是R D或 WR 信号有效。而这些控制信号是由MCS-51执行访问外部外序存储器和或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指令产生,任何时候只能执行1种指令,只产生1种控制信号,所以不会产生数据冲突的问题。 17. 8段共阴极数码管的断码如何编写。

记两点即可:

(1)共阴极时1为亮0不亮;

(2)abcdef是按照顺时针走的,知道g,dp的位置。

18.单片机晶振频率fosc 与机器周期Tcy的关系式:1Tcy=12/fosc 。

19.编程题

(1)循环程序的编写(即延时程序的编写)(94页 例4—17) 例4-17、50ms延时程序。(注:一条DJNZ指令消耗两个机器周期)

DEL: MOV R7,#200 DEL1: MOV R6,#125 DEL2: DJNZ R6,DEL2 MOV R7,DEL1 RET

(2)中断初始化程序的编写(104页 例5—1,107页 例5—2) 知识点:(1)中断允许寄存器IE

MCS-51的CPU的中断源的开放或屏蔽,是由片内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控制的。IE的字节地址为A8H,可进行位寻址。

EA ----- ----- ES ET1 EX1 ET0 EX0 EA:中断允许总控制位; ES:串行口中断允许位;

ET1: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中段允许位; EX1:外部中断1中段允许位; ET0: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中段允许位; EX0:外部中断0中段允许位; 注:当上述值置为0时,表示禁止;置为1时表示允许。

篇4: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一部分

1.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 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 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 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 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 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 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 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10.放浪形骸 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 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 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 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 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 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 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 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 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 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 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 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 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 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 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 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二部分

1.蓊蓊郁郁 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 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 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 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卓尔不群 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 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 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 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多 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 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 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随事迁 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 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 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1.终南捷径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2.容有底止 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责无旁贷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4.旁稽博采 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35.骇人听闻 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36.义愤填膺 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37.安之若素 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

38.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39.无济于事 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40.空头支票 无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

41.不言而喻 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3.休戚相关 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4.休戚与共 忧患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45.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46.浅尝辄止 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坚韧不拔 形容意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48.卓有成效 卓,特别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绩、效果。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三部分

1.谨小慎微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篱下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3.小家碧玉 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入不敷出 收入不够支出。

5.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6.吞吞吐吐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7.沸反盈天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8.为所欲为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9.遍体鳞伤 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0.皮开肉绽 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11.胆战心惊 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3.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5.磨牙吮血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16.杀人如麻 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17.千呼万唤 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18.切切私语 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19.珠盘玉落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0.整衣敛容 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1.秋月春风 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22.暮去朝来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3.门前冷落 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也作“门庭冷落”。

24.杜鹃啼血 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25.司马青衫 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26.弃甲曳兵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27.五十步笑百步 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28.祸起萧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9.锲而不舍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0.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31.包举宇内 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32.囊括四海 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33.追亡逐北 追击败走的敌军。

34.因利乘便 凭藉有利的形势。

35.云集响应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36.斩木揭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37.深谋远虑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38.同年而语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39.瓮牖绳枢 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40.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四部分

1. 开柙出虎 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2. 虎兕出柙 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 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 分崩离析 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 祸起萧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 饿殍(piǎo)遍野 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 豁然开朗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 卓有成效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1. 坚忍不拔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 永垂不朽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 义愤填膺(yīnɡ)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 安之若素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6.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7. 息息相关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 无济于事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9. 摇摇欲坠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20. 不言而喻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1. 大放厥(jué)词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22. 语焉不详 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23. 一帆风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24. 不可思议 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25. 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6. 恫?(ɡuān)在抱 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27. 无忧无虑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28. 遮天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29. 白头偕老 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30. 恻(cè)隐之心 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31. 忐忑(tǎn tè)不安 心神极为不安。

32. 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3. 慢条斯理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34.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5. 奋不顾身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36. 物华天宝 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37. 人杰地灵 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38. 高朋满座 形容宾客很多。

39. 命途多舛(chuǎn) 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40. 冯唐易老 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

41. 画栋珠帘 形容房屋装备的华丽。

42. 李广难封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43. 老当益壮 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44. 东隅已逝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45. 各抒己见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46. 艰苦卓绝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47. 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48. 置之不理 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49. 虚无缥缈 形容空虚渺茫。

50. 袖手旁观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51. 自得其乐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52. 不屑一顾 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53. 扬眉吐气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54. 迎刃而解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55. 兢兢业业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56. 天伦之乐 泛指家庭的乐趣。

57. 耳熟能详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58. 庸人自扰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59. 来龙去脉 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60. 雷霆万钧 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五部分

1.忍无可忍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3.垂头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4.没精打采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5.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6.平心静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7.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

8.正大光明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9.物华天宝 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10.人杰地灵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11.胜友如云 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12.高朋满座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13.腾蛟起凤 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14.钟鸣鼎食 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15.云销雨霁 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16.响遏行云 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17.天高地迥 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8.兴尽悲来 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9.萍水相逢 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20.冯唐易老 比喻仕宦不得志。

21.老当益壮 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22.穷且益坚 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23.涸辙之鲋 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25.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26.投笔从戎 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27.高山流水 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28.盛筵难再 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9.陆海潘江 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30.鹏程万里 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31.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32.扶摇直上 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33.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34.茕茕孓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35.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36.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7.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38.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39.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40.结草衔环 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41.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42.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43.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44.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5.才高八斗 比喻人极有才华。

46.心有余悸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47.流毒无穷 比喻祸害非常严重的事物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补充部分

1.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2.咀嚼鉴赏 细细品味和欣赏。

3.张冠李戴 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4.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

5.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6.不即不离 不靠近也不分离。

7.锱铢必较 对极小的事都计较

8.得鱼忘筌 筌是用来捕鱼的,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9.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窍门。

10.游刃有余 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

3.凌万顷之茫然(凌:古义-越过今义-欺侮)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

词类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词作状语)

2.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使动)

3.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使动)

4.正襟危坐(正:形容词使动)

5.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

6.西望夏口(西:名词作状语)

7.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

8.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

9.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

篇5:初一英语基础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

1.写在前面的话:

英语句子句首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正常英语的简单句:主语+谓语动词+其他(一个简单句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2.问候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Good night! 晚安(晚上告别语)

-How are you? 你(身体)好吗?

-(I’m) fine/very well/I’m OK, Thank you./thanks. How are you? / And you? 我很好,谢谢。你呢?

-(I’m)fine/OK, too. 我也很好。

注意:若问家人身体怎么样:

How +be+家人?

eg.-How is your mother?

-She is fine.

3.问用英语怎么说?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 a/an…+单数物品 (不用 this/that 回答,用人称代词 it 回答)

l be动词作谓语动词的特殊疑问句:

-特殊疑问词+be 动词(注意人称单复数)+主语+句子其余部分?

-具体回答(人称代词):主语+be+句子其余部分 名词单数不要忘记 a/an

七年级英语知识点

◆典句必背

1.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six thirty.

2. That’s a funny time for breakfast.

3. When do students usually eat dinner? They usually eat dinner at a quarter to seven in the evening.

4. In the evening, I either watch TV or play computer games.

5. At twelve, she eats lot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for lunch..

6. She knows it’s not good for her, but it tastes good.

7. Here are your clothes.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短语归纳

1. get to school 到达学校

2. take the subway 乘地铁

3. ride a bike 骑自行车

4. how far 多远

5. from home to school 从家到学校

6. every day 每天

7. take the bus 乘公共汽车

8. by bike 骑自行车

9. bus stop 公共汽车站

10. think of 认为

11. between … and … 在…和…之间

12.one 11-year-old boy 一个11岁的男孩

13. play with … 和…玩

14. come true 实现

15. have to 不得不

◆用法集萃

1. take… to …= go to … by… 乘…去…

2. How do / does (sb)get to …?…是怎样到…的?

3. How far is it from … to …?从…到…有多远?

4.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做某事花费某人多长时间。

5.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do sth.? …花费多长时间?

6. It is + adj. + to do sth. 做某事是….

7. Thanks for + n. / Ving 感谢你(做)某事。

◆典句必背

1.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ride my bike.

2.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3.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

4. For many students, it is easy to get to school.

5. There is a very big river between their school and the village.

初一英语上册语法重点总结

单数句变复数句

1. 可数名词单数要变为其相应的复数形式。

It is a box.→ They are boxes.

2. 各个人称代词要由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

She is a girl.→ They are girls. I am at home.→ We are at home.

3. am或is 要变为are.

He is a teacher. → They are teachers.

4. 指示代词this或that要分别变为these或those。

This is a pencil.→ These are pencils.

5. 不定冠词a/an要去掉(固定搭配例外)。

It is a black cat.→ They are black cats.

6. man或 woman做定语修饰可数名词,在整个句子变成复数的情况下也要变成 men或women.

She is a woman teacher.→ They are women teachers.

注意:在单数句变复数句时,普通单数变为复数形式,但当名词修饰名词时,起修饰作用的名词不做变化。名词修饰名词常用单数。(man, woman除外)

This is a apple tree.→ These are apple trees.

篇6: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5)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10.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1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15.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 、CO、SO2、.H2S、NO等物质 。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根)、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学习初中化学的记忆方法

一、简化记忆

克服它的有效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话,或分几个要点,或列表来简化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在研究氧气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可把所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归纳得出如下记忆 要点:一、燃烧是否有火或火焰。二、是燃烧的产物是如何确定的?看到、嗅到或通过其它辅助实验。三、所有燃烧 实验均放热。抓住这几点就大大简化了记忆量。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新奇但很陌生,不易掌握,可分如下几个步骤简化记忆。一、原理?用什么药品制取该气体;二、装置;三、收集方法;四、如何鉴别。如此记忆,既简单明了,又对以后学习其它气体制取有帮助。

二、编顺口溜记忆

初中化学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忆。如刚开始学元素符号时可这样记

忆:碳、氢、氧、氮、氯、硫、磷;钾、钙、钠、镁、铝、铁、锌;溴、碘、锰、钡、铜、硅、银;氦、氖、氩、氟、铂和金。记忆化合价也是同学们比较伤脑筋的问题,也可编这样的顺口溜: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氧、硫-2价;铝+3价。这样主要元素的化合价就记清楚了。

三、关键字词记忆

这是记忆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能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的字来记忆。

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如:学习“离子”概念时,可用第二章中所学过的“原子”概念在结构方面、所带电荷方面、性质方面、表示方面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及联系,从而防止混淆加深记忆。另外离子的表示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也易混淆,应注意比较,它们在数值上完全相同,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

四、总结记忆

将化学中应记忆的基础知识,总结出来,写在笔记本上,使得自己记忆目标明确、条理清楚便于及时复习。如将课本前四章记忆内容概括出来;27种元素符号的写法、读法;按顺序记忆20号元素;地壳中几种元素的含量;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常见的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前四章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

1. 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如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揭示了元素性质特别是元素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揭示了分子形成过程及化合价的实质。这就为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总结规律并掌握物质的特性。要抓住典型物质总结出一般规律同时还要把握住物质的特性以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有机化合物可总结出甲烷、甲醇、乙醇、乙炔蜡烛等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规律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再如学习第八章酸,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的化学性质学习总结出酸的一般规律,但对不同的酸所具有的特性也要清楚。如浓H2SO4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硝酸的强氧化性都要掌握就全面了,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3.要定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注意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

4.将元素化合物中类别相似的知识归为一知识块进行横向比较,辩清异同点使知识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如H2、C、CO可从具有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比较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实验操作看H2、CO分别还原CuO的操作一样,不同点是CO还原CuO需进行尾气处理。H2和CO的可燃性的火焰颜色不一样,还原性的产物都有金属或水或CO2,从反应类型看CO与CuO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篇7:电工基础知识点总结

1、名词解释1:

有功功率 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无功功率 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 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电 压 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移向低电位时,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叫电压。

电 流 就是大量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有规则地定向运动的物理现象。

电 阻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受到阻力,这是因为自由电子在运动中不断与导体内的原子、分子发生碰撞,使自由电子受到一定阻力。导体对电流产生的这种阻力叫电阻。

2、名词解释2: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就是该台电动机正常连续运行的最大工作电流。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 就是额定有功功率与额定视在功率的比值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 就是在额定工作方式时的线电压。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是指在额定工况下工作时,转轴所能输出的机械功率。

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是指其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及额定负载时的转速。

电 抗 器 电抗器是电阻很小的电感线圈,线圈各匝之间彼此绝缘,整个线圈与接地部分绝缘。电抗器串联在电路中限制短路电流。

3、涡流现象如线圈套在一个整块的铁芯上,铁芯可以看成是由许多闭合的铁丝组成的,闭合铁丝所形成的平面与磁通方向垂直。每一根闭合铁丝都可以看成一个闭合的导电回路。当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穿过闭合铁丝的磁通不断变化,于是在每个铁丝中都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引起感应电流。这样,在整个铁芯中,就形成一圈圈环绕铁芯轴线流动的感应电流,就好象水中的旋涡一样。这种在铁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叫做涡流。

涡流损耗 如同电流流过电阻一样,铁芯中的涡流要消耗能量而使铁芯发热,这种能量损耗称为涡流损耗。

4、什么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最大值; (2)角频率; (3)初相位。

5、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什么是“三相四线制”?

在星形连接的电路中除从电源三个线圈端头引出三根导线外,还从中性点引出一根导线,这种引出四根导线的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

7、电功率和机械功率换算:

1马力=736瓦=0。736千瓦 1千瓦=1。36马力

8、什么是三相交流电?

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交流电势组成的电源供电系统叫三相交流电,这种电源叫三相电源。

9、如何判断载流导体的磁场方向?

判定磁场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

如果是载流导线,用右手握住载流导体,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其余四指所指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如果是载流线圈,用右手握住线圈,四指方向符合线圈中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方向为磁场方向。

10、如何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他四指垂直,让磁力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拇指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11、什么是库仑定律?

两个电荷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与两个电荷所带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两个电荷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电荷所处的空间介质介电系数成反比。

12、什么叫磁场?

两个磁体在相互接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相互的作用力。同名磁极之间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之间相互吸引。这就是磁场。磁场是一种物质,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篇8:电工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电流的方向

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2. 功率平衡

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 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

4. 负载大小的意义:

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 电路的断路与短路

电路的断路处:I=0,U≠0

电路的短路处:U=0,I≠0

二. 基尔霍夫定律

1. 几个概念:

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 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2) 表达式:i进总和=0

或: i进=i出

(3) 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 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2) 表达式:1

或: 2

或: 3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

三. 电位的概念

(1) 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 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称为接地。

(3) 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

(4) 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

(5) 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 理想电压源

(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 理想电流源

(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 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1)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2)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压源起作用。

4. 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

(1) 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2) 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可将电阻去掉(短路),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5. 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五. 支路电流法

1. 意义: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 列方程的方法:

(1) 电路中有b条支路,共需列出b个方程。

(2) 若电路中有n个结点,首先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电流方程。

(3) 然后选b—(n—1)个独立的回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

3. 注意问题:

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则该支路的电流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少列一个回路的电压方程)。

六. 叠加原理

1. 意义:在线性电路中,各处的电压和电流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2. 求解方法: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应将其它电源去掉,把其它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开。

3. 注意问题:最后叠加时,应考虑各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与总电流的.方向问题。

叠加原理只适合于线性电路,不适合于非线性电路;只适合于电压与电流的计算,不适合于功率的计算。

七. 戴维宁定理

1. 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压源来等效。

2. 等效电源电压的求法:

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等效电源电压UeS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3.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1) 把负载电阻断开,把二端网络内的电源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从负载两端看进去的电阻,即等效电源的内电阻R0。

(2) 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把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等于UOC/ISC。

八. 诺顿定理

1. 意义:

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流源的并联电路来等效。

2. 等效电流源电流IeS的求法:

把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eS等于电路的短路电流ISC。

3.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同戴维宁定理中内电阻的求法。

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必须很好地理解掌握。其中,戴维宁定理是必考内容,即使在本章的题目中没有出现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在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的题目中也会用到。

第2章 电路的瞬态分析

一. 换路定则:

1. 换路原则是:

换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Uc(o+) =Uc(o—)。

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 Ic(o+)= Ic(o—)。

原因是:电容的储能与电容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感的储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

2. 换路时,对电感和电容的处理

(1) 换路前,电容无储能时,Uc(o+)=0。换路后,Uc(o—)=0,电容两端电压等于零,可以把电容看作短路。

(2) 换路前,电容有储能时,Uc(o+)=U。换路后,Uc(o—)=U,电容两端电压不变,可以把电容看作是一个电压源。

(3) 换路前,电感无储能时,IL(o—)=0。换路后,IL(o+)=0,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零,可以把电感看作开路。

(4) 换路前,电感有储能时,IL(o—)=I。换路后,IL(o+)=I,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可以把电感看作是一个电流源。

3. 根据以上原则,可以计算出换路后,电路中各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二.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三.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 电压电流的充电过程

四. RC电路全响应

2. 电路的全响应=稳态响应+暂态响应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

3. 电路的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五.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1.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为待求的响应, 待求响应的初始值, 为待求响应的稳态值。

2. 三要素法适合于分析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必须掌握。

3. 电感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同电容电路的分析。

电感电路的时间常数是:

六. 本章复习要点

1. 计算电路的初始值

先求出换路前的原始状态,利用换路定则,求出换路后电路的初始值 。

2. 计算电路的稳定值

计算电路稳压值时,把电感看作短路,把电容看作断路。

3. 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τ

当电路很复杂时,要把电感和电容以外的部分用戴维宁定理来等效。求出等效电路的电阻后,才能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τ。

4. 用三要素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

不管给出什么样的电路,都可以用三要素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

篇9: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一部分

1.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 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 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 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 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 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 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 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10.放浪形骸 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 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 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 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 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 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 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 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 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 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 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 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 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 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 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 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二部分

1.蓊蓊郁郁 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 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 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 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卓尔不群 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 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 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 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多 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 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 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随事迁 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 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 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1.终南捷径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2.容有底止 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责无旁贷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4.旁稽博采 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35.骇人听闻 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36.义愤填膺 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37.安之若素 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

38.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39.无济于事 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40.空头支票 无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

41.不言而喻 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3.休戚相关 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4.休戚与共 忧患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45.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46.浅尝辄止 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坚韧不拔 形容意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48.卓有成效 卓,特别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绩、效果。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三部分

1.谨小慎微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篱下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3.小家碧玉 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入不敷出 收入不够支出。

5.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6.吞吞吐吐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7.沸反盈天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8.为所欲为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9.遍体鳞伤 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0.皮开肉绽 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11.胆战心惊 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3.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5.磨牙吮血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16.杀人如麻 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17.千呼万唤 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18.切切私语 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19.珠盘玉落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0.整衣敛容 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1.秋月春风 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22.暮去朝来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3.门前冷落 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也作“门庭冷落”。

24.杜鹃啼血 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25.司马青衫 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26.弃甲曳兵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27.五十步笑百步 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28.祸起萧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9.锲而不舍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0.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31.包举宇内 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32.囊括四海 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33.追亡逐北 追击败走的敌军。

34.因利乘便 凭藉有利的形势。

35.云集响应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36.斩木揭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37.深谋远虑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38.同年而语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39.瓮牖绳枢 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40.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四部分

1. 开柙出虎 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2. 虎兕出柙 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 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 分崩离析 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 祸起萧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 饿殍(piǎo)遍野 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 豁然开朗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 卓有成效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1. 坚忍不拔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 永垂不朽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 义愤填膺(yīnɡ)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 安之若素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6.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7. 息息相关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 无济于事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9. 摇摇欲坠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20. 不言而喻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1. 大放厥(jué)词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22. 语焉不详 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23. 一帆风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24. 不可思议 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25. 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6. 恫?(ɡuān)在抱 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27. 无忧无虑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28. 遮天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29. 白头偕老 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30. 恻(cè)隐之心 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31. 忐忑(tǎn tè)不安 心神极为不安。

32. 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3. 慢条斯理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34.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5. 奋不顾身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36. 物华天宝 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37. 人杰地灵 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38. 高朋满座 形容宾客很多。

39. 命途多舛(chuǎn) 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40. 冯唐易老 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

41. 画栋珠帘 形容房屋装备的华丽。

42. 李广难封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43. 老当益壮 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44. 东隅已逝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45. 各抒己见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46. 艰苦卓绝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47. 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48. 置之不理 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49. 虚无缥缈 形容空虚渺茫。

50. 袖手旁观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51. 自得其乐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52. 不屑一顾 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53. 扬眉吐气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54. 迎刃而解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55. 兢兢业业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56. 天伦之乐 泛指家庭的乐趣。

57. 耳熟能详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58. 庸人自扰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59. 来龙去脉 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60. 雷霆万钧 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五部分

1.忍无可忍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3.垂头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4.没精打采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5.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6.平心静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7.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

8.正大光明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9.物华天宝 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10.人杰地灵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11.胜友如云 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12.高朋满座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13.腾蛟起凤 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14.钟鸣鼎食 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15.云销雨霁 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16.响遏行云 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17.天高地迥 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8.兴尽悲来 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9.萍水相逢 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20.冯唐易老 比喻仕宦不得志。

21.老当益壮 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22.穷且益坚 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23.涸辙之鲋 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25.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26.投笔从戎 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27.高山流水 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28.盛筵难再 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9.陆海潘江 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30.鹏程万里 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31.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32.扶摇直上 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33.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34.茕茕孓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35.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36.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7.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38.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39.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40.结草衔环 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41.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42.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43.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44.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5.才高八斗 比喻人极有才华。

46.心有余悸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47.流毒无穷 比喻祸害非常严重的事物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补充部分

1.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2.咀嚼鉴赏 细细品味和欣赏。

3.张冠李戴 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4.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

5.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6.不即不离 不靠近也不分离。

7.锱铢必较 对极小的事都计较

8.得鱼忘筌 筌是用来捕鱼的,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9.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窍门。

10.游刃有余 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篇10:初一英语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一英语基础知识点

一、48个国际音标及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

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二、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记忆口诀:

“我”用am, “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三、人称及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主格和宾格)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 you),第三人称(he, she, it, Maria)。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I, We, You, You, He, She, It, Maria。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me, us, you, you, him, her, it。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6、反身代词: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rselve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

四、基数词(表示数量多少的词,大致相当于代数里的自然数)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初一学好英语的方法

背单词

单词是基础,一定要把单词记熟,背单词。睡前背,早上起来背,效果最好。根据情况,背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把读音结合上。背名词的时候要结实物背,这样的方法有趣又有效。词组一定要背。自己准备一个小本子,把你遇到不会的题解决之后记到一个小本子上,随时随地进行记录。

口语练习

多读,多张嘴,这样可以快速提高语感,在做完型填空的时候就很会很容易得选出答案。做题的时候可以不根据语法也能做对题。

阅读技能

坚持做阅读,阅读在考卷中占得比例特别大,所以一定要多做。要有耐心。印刷体最好练一下。

最后,多背一些作文模板,在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活学活用。

初一英语学习建议

一、把握好课堂学习这一主阵地。

课堂上要积极参与,不能做被动的听众。提高课堂效率,珍惜每一次练习机会。要想在课堂上提高效率,那课前的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预习时,我们要结合课后的notes(注释)熟读课文,了解生词在文章中的使用,标出难点。同时在课堂上要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我们还要学会记笔记,因为理解≠记住≠灵活运用。因此,对好的例句、词语辨析、常用句型、文化差异,中英文差异,习俗差异都可作些笔录。既可以在课上去记,同时课下还要进行认真的补充和整理,要将英语笔记作为我们学习英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积极主动归纳总结语法规则

中学阶段的语法知识非常多,常常给人错综复杂的印象,记忆起来常常是“剪不断、理还乱”。其实语法记忆也有规律性,我们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将语法点分类串起来。例如,由by引导的时间状语,主句大都跟完成时有关。by后接的是表示现在的时间,主句用现在完成时,而by后接的是表示过去的时间,主句用过去完成时。另外,语法记忆也讲究技巧性。比如,Negro,hero,tomato,potato这几个单词,它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变成复数形式在词尾加-es。你可以把这几个词的中文意思串起来,“黑人和英雄爱吃番茄、土豆”,这样记就不容易遗忘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主动观察、归纳、总结语法规则。

三、注重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阅读应该是高中三年中最应重视的部分了。因为它是培养英语语感,巩固和熟悉所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在高中阶段,我们的阅读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文了,还要做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要记住,用一本教科书学英语是绝对不够的。泛读时可以选择一些与高中学习有关的书报杂志。读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理解跨学科知识。读时注意对运用精妙的词汇,短语或句子做些摘抄。

四、要树立信心,不要妄自菲薄。

“有的同学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并不是很好,对高中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其实,语言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要我们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把握英语学习的规律,就一定能够将这一学科学好。无数的实践也反复证明了这一道理,很多在初中阶段英语基础并不是很好的同学,到了高中之后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努力学习,一样可以将英语学得很好。 记住:Rome isn’t built in one day! (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急于求成就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或者一事无成的结果。急于求成往往表现为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做往往会给自己很大压力,进而对自己逐渐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只有逐步的积累,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由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变化,从而实现英语成绩的飞跃提升和自己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五、掌握英语语法的框架。

关于语法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必要的,它是基础,也是高中英语模块教学的重点。中国人学习外语应该学点语法,但是过分地研究语法是不利于能力的培养的,这也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误区。因此我们学习语法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记忆语法的条文,而是看语法在实际语境中是如何应用的。语法会对其他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缺乏的扎实的语法基础就无法读懂结构复杂的长句,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因此而受到牵制和影响。切记:语言的意义决定语言的形式。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再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句子,认真分析并总结错题,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好语法的。

篇11: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 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的数量相等的。

2、 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射极跟随器)。

3、 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0,其共模抑制比为∞。

4、 一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5、 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上限幅、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 主从JK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0、置1 。

7、 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 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 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 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特性。

12、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 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14、 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1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1.2倍。

15、 处于放大状态的NPN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UC>UB>UE,而PNP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UE>UE>UC。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16、 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17、 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 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20、 一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锗管的死区电压。

21、 当硅晶体二极管加上0.3V正向电压时,该晶体二极管相当于阻值很大的电阻。

22、 电子秤中使用的半导体器件是利用了半导体的力敏性。

23、 画交流放大器的直流通路时,电容器做开路处理;画交流通路时,电源和电容器应作短路处理。

24、 PN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5、 工作在放大状态中三极管可视为放大器件,工作在截止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可视为开关器件。

26、 差动放大器只对差模信号有电压放大作用,而对共模信号无电压放大作用。射极输出器的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且接近于1。所以对信号源影响小,带负载能力强。

27、 晶体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器件,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器件。

28、 三极管属于双极型半导体器件,场效应管属于单极型半导体器件。

29、 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结论是:一、是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二、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相等,并且等于零。

30、 一个自激振荡器只有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平衡条件才能产生振荡。

31、 计数器可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者中速度较快的是同步计数器。

32、 触发器为时序逻辑电路基本单元,门电路为组合逻辑电路基本单元。两种电路主要区别在前者具有记忆功能,而后者不具有。

33、 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超过死区电压才能导通。

34、 为调整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使之上移,应该使Rb电阻值减少。

35、 一个触发器可以存放1位二进制数。

36、 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组合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共集电极、共基极、共发射极。

37、 NPN型晶体三极管的发射区是N型半导体,集电区是N型半导体,基区是P型半导体。

38、 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发射结的.导通压降Vbe则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39、 具有记录输入脉冲个数的电路称为计数器,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触发器,是时序电路。

40、 晶体管构成的三种放大电路中,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作用的是:共集电极接法(射极输出器)。

41、 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区。

42、 一个十进制计器至少需要四个触发器构成

43、 利用电阻R和电容C可以将脉冲波变换变为三角波和尖顶波。

44、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指的是在基极输入信号作用下,三极管具有的两个明显相反的状态即饱和和截止。

45、 衡量运算放大电路抑制零漂能力的指针为:运模抑制比,对于运算放大器该参数等于∞。

46、 负反馈电路可分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47、 将模拟信号转换到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A/D,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D/A。

48、 集成触 发器按功能可分为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和T触发器。

49、 射极输出器是一种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50、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受外界条件(温度、光线等)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射均可使电阻率减小。

51、 PN结是晶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也是一般半导体器件的核心。

52、 射极输出器没有电压放大能力,由于其输出电阻小,所以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

53、 振荡器是一个具有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54、 差动放大器的放大的信号有两种,即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我们总是希望差模放大倍数大一些,而共模放大倍数小一些。

55、 晶体三极管可作为开关作用,当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产相当于开头闭合时,晶体三极管应工作在饱和状态。

56、 RC微分电路能把矩形波变换成尖脉冲波。其输出电压取自电阻两端。

RC积分电路能把矩形波变换成锯齿波。其输出电压取自电容两端。

57、 经过严格提纯的半导体,可认为是本征半导体,半导体产生电子空穴对的过程叫本征激发,在室温下,其电子和空穴对的平衡浓度很小。

58、 点接触型二极管适用于检波,面接触型适用于整流。

59、 触发器电路中,Sd端、Rd端可根据需要预先将触发器置1或置0,而不受CP端的同步控制。

60、 所谓PN结正向偏置,是将电源的正极与P区相接,负区与N区相接。在正向偏置电压大于死区电压的条件下,PN结将导通。

61、 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中,差模信号是有用的信号,共模信号则是要高潮抑制的干扰信号。

6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下列影响:使增益放大倍数减小;使通频带变宽;提高电路稳定性等。

63、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Ro=0;

64、 利用电阻R和电容C可以将脉冲波形变换为三角波和尖顶波。

65、 数字集成门电路按照制作工艺可分为TTL和CMOS。

66、 集成触发器按功能可分: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和T触发器。

67、 十进制编码简称:BCD码,此类编码中常见的有8421码。

68、 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一般工作于饱和和截止状态。

69、 基本逻辑门电路有:与门、非门和或门。

70、 如果输入与输出关系是:有0出1,全1出0。这是与非门逻辑运算。

71、 编码器与译码器逻辑功能相反,它是将有特定意义的输入数字信号或文字符号编成相应在的若干位二进制的组合逻辑电路。

72、 由于触发器具有两分稳定状态,它可记录1位二进制代码。

73、 主从触发器是一种能防止空翻现象的实用触发器。

74、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奇偶校验器、资料比较器及加法器。

75、 时序逻辑电路:各类触发器、寄存器、加法器、计数器。

76、 阻容耦合二极共射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关系是:同相。

77、 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取决于反馈网络组件的参数。

78、 并联型稳压电路中,电阻R的作用:既有限流作用,又有调压作用。

79、 在给PN结加反向电压时:有利于漂移运动,不利于扩散运动。

80、 穿透电流大小是衡量三极管放大能力的重要指针。

81、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是: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82、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因此该电路带负载能力强。

83、 典型运放是由三个基本电路组成:一个入高输入阻抗的差动放大器,一个高增益的电值放大器及一个低阻抗的输出放大器。

84、 在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中均用到了二极管,依次是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反向击穿。

85、 RC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AF>1。

86、 移位操作只能出现在寄存器中。

87、 当晶体三极管两个PN结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的集成极电流将中断。

88、 在放大交流信号的多极放大器中,放大极之间主要采用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89、 不能描述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曲线图是:伏安特性图。

90、 异或门电路可以实现不带进位的二进制加法。

91、 NPN宝蓝示者害饱和状态时的特点是:Uces=0。

92、 直流放大器的功能是: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都能放大。

93、 差动放大器抑制零点漂移的效果取决于:两个三极管的对称程度。

94、 晶体二极管内阻不是常数。

95、 直流稳压电源中的电路先后顺序应是:整流、滤波再稳压。

96、 二十进制编码器,若有四个输出端,可进行编码的个数是10个。

97、 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后,其电压放大倍数Au将减小。

98、 当晶体二极管的PN结导通后,参加导电的是电子和空穴。

99、 差动放大器抑制零点漂移的效果取决于两个三极管的对称度。

100、 电容三点式LC振动器与电感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器比较,前者主要优点是:输出波形好。

101、 奇偶校验的作用:对网络传送资料中的错误进行检查。

102、 半导体数码管用于七段译码器。

103、 T触发器是市场中买不到但可以由其它触发器代替的。

104、 将两个二极管连接在一起,不能构成任何类型三极管。

105、 射极输出器的电压增益为0分贝。

106、 为了使三极管可靠在截止,电路必须满足:不导电。

篇12:java基础知识点总结

java基础知识点总结

java概述:

1991 年Sun公司的James Gosling(詹姆斯·高斯林)等人开始开发名称为 Oak 的语言,希望用于控制嵌入在有线电视交换盒、PDA等的微处理器;

1994年将Oak语言更名为Java;

Java的三种技术架构:

JAVAEE:Java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开发企业环境下的应用程序,主要针对web程序开发;

JAVASE: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完成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是其它两者的基础;

JAVAME:Java Platform Micro Edition,开发电子消费产品和嵌入式设备,如手机中的程序;

1,JDK:Java Development Kit,java的开发和运行环境,java的开发工具和jre。

2,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java运行的所需的类库+JVM(java虚拟机)。

3,配置环境变量:让java jdk in目录下的工具,可以在任意目录下运行,原因是,将该工具所在目录告诉了系统,当使用该工具时,由系统帮我们去找指定的目录。

环境变量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JAVA_HOME=%安装路径%Javajdk

path=%JAVA_HOME% in

2):临时配置方式:set path=%path%;C:Program FilesJavajdk in

特点:系统默认先去当前路径下找要执行的程序,如果没有,再去path中设置的路径下找。

classpath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classpath=.;c:;e:

2):临时配置方式:set classpath=.;c:;e:

注意:在定义classpath环境变量时,需要注意的情况

如果没有定义环境变量classpath,java启动jvm后,会在当前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如果指定了classpath,那么会在指定的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还会在当前目录找吗?两种情况:

1):如果classpath的值结尾处有分号,在具体路径中没有找到运行的类,会默认在当前目录再找一次。

2):如果classpath的值结果出没有分号,在具体的路径中没有找到运行的类,不会再当前目录找。

一般不指定分号,如果没有在指定目录下找到要运行的类文件,就报错,这样可以调试程序。

4,javac命令和java命令做什么事情呢?

要知道java是分两部分的:一个是编译,一个是运行。

javac:负责的是编译的部分,当执行javac时,会启动java的编译器程序。对指定扩展名的.java文件进行编译。 生成了jvm可以识别的字节码文件。也就是class文件,也就是java的运行程序。

java:负责运行的部分.会启动jvm.加载运行时所需的类库,并对class文件进行执行.

一个文件要被执行,必须要有一个执行的起始点,这个起始点就是main函数.

java语法基础:

1,关键字:其实就是某种语言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单词。

保留字:其实就是还没有赋予特殊含义,但是准备日后要使用过的单词。

2,标示符:其实就是在程序中自定义的名词。比如类名,变量名,函数名。包含 0-9、a-z、$、_ ;

注意:

1),数字不可以开头。

2),不可以使用关键字。

3,常量:是在程序中的不会变化的数据。

4,变量:其实就是内存中的一个存储空间,用于存储常量数据。

作用:方便于运算。因为有些数据不确定。所以确定该数据的名词和存储空间。

特点:变量空间可以重复使用。

什么时候定义变量?只要是数据不确定的时候,就定义变量。

变量空间的开辟需要什么要素呢?

1,这个空间要存储什么数据?数据类型。

2,这个空间叫什么名字啊?变量名称。

3,这个空间的第一次的数据是什么? 变量的初始化值。

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变量的作用域:

作用域从变量定义的位置开始,到该变量所在的那对大括号结束;

生命周期:

变量从定义的位置开始就在内存中活了;

变量到达它所在的作用域的时候就在内存中消失了;

数据类型:

1):基本数据类型: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boolean

2):引用数据类型: 数组、类、接口。

级别从低到高为:byte,char,short(这三个平级)-->int-->float-->long-->double

自动类型转换:从低级别到高级别,系统自动转的;

强制类型转换:什么情况下使用?把一个高级别的数赋给一个别该数的级别低的变量;

运算符号:

1)、算术运算符。

+ - * / % %:任何整数模2不是0就是1,所以只要改变被模数就可以实现开关运算。

+:连接符。

++,--

2)、赋值运算符。

= += -= *= /= %=

3)、比较运算符。

特点:该运算符的特点是:运算完的结果,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

4)、逻辑运算符。

& | ^ ! && ||

逻辑运算符除了 ! 外都是用于连接两个boolean类型表达式。

&: 只有两边都为true结果是true。否则就是false。

|:只要两边都为false结果是false,否则就是true

^:异或:和或有点不一样。

两边结果一样,就为false。

两边结果不一样,就为true.

& 和 &&区别: & :无论左边结果是什么,右边都参与运算。

&&:短路与,如果左边为false,那么右边不参数与运算。

| 和|| 区别:|:两边都运算。

||:短路或,如果左边为true,那么右边不参与运算。

5)、位运算符:用于操作二进制位的运算符。

& | ^

<< >> >>>(无符号右移)

练习:对两个变量的数据进行互换。不需要第三方变量。

int a = 3,b = 5;-->b = 3,a = 5;

a = a + b; a = 8;

b = a - b; b = 3;

a = a - b; a = 5;

a = a ^ b;//

b = a ^ b;//b = a ^ b ^ b = a

a = a ^ b;//a = a ^ b ^ a = b;

练习:高效的算出 2*8 = 2<<3;

5,语句。

If switch do while while for

这些语句什么时候用?

1)、当判断固定个数的值的时候,可以使用if,也可以使用switch。

但是建议使用switch,效率相对较高。

switch(变量){

case 值:要执行的语句;break;

default:要执行的语句;

}

工作原理:用小括号中的变量的值依次和case后面的值进行对比,和哪个case后面的值相同了

就执行哪个case后面的语句,如果没有相同的则执行default后面的语句;

细节:1):break是可以省略的,如果省略了就一直执行到遇到break为止;

2):switch 后面的小括号中的变量应该是byte,char,short,int四种类型中的一种;

3):default可以写在switch结构中的任意位置;如果将default语句放在了第一行,则不管expression与case中的'value是否匹配,程序会从default开始执行直到第一个break出现。

2)、当判断数据范围,获取判断运算结果boolean类型时,需要使用if。

3)、当某些语句需要执行很多次时,就用循环结构。

while和for可以进行互换。

区别在于:如果需要定义变量控制循环次数。建议使用for。因为for循环完毕,变量在内存中释放。

break:作用于switch ,和循环语句,用于跳出,或者称为结束。

break语句单独存在时,下面不要定义其他语句,因为执行不到,编译会失败。当循环嵌套时,break只跳出当前所在循环。要跳出嵌套中的外部循环,只要给循环起名字即可,这个名字称之为标号。

continue:只作用于循环结构,继续循环用的。

作用:结束本次循环,继续下次循环。该语句单独存在时,下面不可以定义语句,执行不到。

6,函 数:为了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可以将其定义成一个单独的功能,该功能的体现就是java中的函数。函数就是体现之一。

java中的函数的定义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参数类型 形式参数1,参数类型 形式参数1,…){

执行语句;

return 返回值;

}

当函数没有具体的返回值时,返回的返回值类型用void关键字表示。

如果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void时,return语句可以省略不写的,系统会帮你自动加上。

return的作用:结束函数。结束功能。

如何定义一个函数?

函数其实就是一个功能,定义函数就是实现功能,通过两个明确来完成:

1)、明确该功能的运算完的结果,其实是在明确这个函数的返回值类型。

2)、在实现该功能的过程中是否有未知内容参与了运算,其实就是在明确这个函数的参数列表(参数类型&参数个数)。

函数的作用:

1)、用于定义功能。

2)、用于封装代码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注意:函数中只能调用函数,不能定义函数。

主函数:

1)、保证该类的独立运行。

2)、因为它是程序的入口。

3)、因为它在被jvm调用。

函数定义名称是为什么呢?

答:1)、为了对该功能进行标示,方便于调用。

2)、为了通过名称就可以明确函数的功能,为了增加代码的阅读性。

重载的定义是:在一个类中,如果出现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名函数,只要它们的参数的个数,或者参数的类型不同,即可称之为该函数重载了。

如何区分重载:当函数同名时,只看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没关系。

7,数 组:用于存储同一类型数据的一个容器。好处:可以对该容器中的数据进行编号,从0开始。数组用于封装数据,就是一个具体的实体。

如何在java中表现一个数组呢?两种表现形式。

1)、元素类型[] 变量名 = new 元素类型[元素的个数];

2)、元素类型[] 变量名 = {元素1,元素2...};

元素类型[] 变量名 = new 元素类型[]{元素1,元素2...};

篇13: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饿殍(pi 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大放厥(jué)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不可思议: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恫瘝(ɡ 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恻(cè)隐之心: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忐忑(t ǎn t è)不安:心神极为不安。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高朋满座:形容宾客很多。

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冯唐易老: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

画栋珠帘:形容房屋装备的华丽。

李广难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东隅已逝: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庸人自扰;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篇14: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篇15: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 字词基础

1《新闻两则》

鄂è:湖北省的简称。 豫yù:今河南省的简称。

绥靖suíjìng: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 阻遏zǔ’è:阻止;遏止。

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 锐:锋利。当:抵挡。形容来势锐猛,无法阻挡。

芜湖 荻港 溃退 要塞 阌乡 逃窜 聿

2 《芦花荡》

尖利jiānlì: 尖锐锋利。 能耐néngnai: [口]∶本事;技能。

悠闲yōuxián: 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寒噤hánjìn: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仄歪zè :倾斜。 央告yānggào: 恳求。

转弯抹角:语言不便直说,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说等方式表达。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苇塘 堤防 竹篙 编算 疟子 吆喝 蹿 飒飒 泅水 莲蓬

3 《蜡烛》

拂晓fúxiǎo∶天快亮的时候;紧连黎明前的时间.

瓦砾wǎlì: 破碎的砖瓦. 地窖dìjiào: 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

鞠躬jūgōng∶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颤巍巍chànwēiwēi: 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偷袭 迫击炮 匍匐 交叉 腋窝 名副其实=名符其实

篇16: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相比许多应试方法,语文学习四大基本功可以真正提高语文成绩,并加深语文素养。

现在有一句颇为流行的行业话语似乎道出了语文在中考里的分量“成也语文,败也语文”。既然成败在此一举,那么是不是每一名初三毕业生都格外地重视语文呢?其实恰恰相反!正如很多行家所指出的,很多初三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复习语文)可有可无。而我想说的是,多数学生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没有抓住语文学科的根本。因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基本功是解决语文试题、打开思路以及提高成绩的关键。那么中考语文基本功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写字,书写之功

众所周知,书写与口语表达一样,同是交流的重要渠道。说出话来是为了让人听明白;而写出字来是为了让人看明白。“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是中考语文写字能力六点要求之首,同时“书写整洁”和“错别字”还占卷面3分!由此看来,写字这项基本功还包括消灭错别字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及要求。因为《20xx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对这方面的规定是: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所以只有多写,多读,认真加以甄别,才能将这项能力掌握,也才能消灭错别字,做到书写正确无误。

积累,日久之功

我相信同学们对语文的积累一直以来从未间断过。从语文学科的特性来说,积累的途径虽然多种多样,但尽管已经步入初三,最原始首选的方法还是读、背、默。也许并不新鲜但极为有效,这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总结出的智慧精华。因为多读方能形成语感;多背才能积少成多;多默就能长久不忘。关键在于久而久之,由量变到质变,然后还可以推陈出新,逐渐就达到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另外,读、背、默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基本功,不亚于武功,经过日久天长的训练,功夫自会上身,到那时将受益终生。我们熟知的大师级人物比如鲁迅、钱钟书、郭沫若等就是不仅具有过人的记忆能力,乃至过目不忘,而且具有超强的阅读能力,以致一目十行。而《20xx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中规定的现代文阅读的第2、3、4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的第1、2、3、4知识点均是考察积累能力的。所以初三学生面对大量的记忆和背默练习,不仅不能厌烦,而且要从严、从细,达到精益求精。

篇17: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1、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字,

如“作(zuō/zuò)”“症(zhēng/zhèng)”“强(qiáng/qiǎng)”“模(mó/mú)”

(2)形近字,

如“呛(qiàng)”“怆(chuàng)”

(3)易错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ín—明míng)、卷舌音(寺sì—饰sh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à)隙

(5)成语中古音,

虚与委(wēi)蛇(yí)——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建议:

①以读带写,作好标记,提高效率;

②以印发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释为主。

2、近义词辨析

(原则——存同求异,通过以下作对比)

(1)意义(范围、程度、侧重点)

(2)色彩(褒贬、书面和口语)

(3)用法(对象、搭配、词性)

建议:

①排除法:选定肯定对象,排除其它。

②试代法:代入两者,对比效果。

3、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1)勿望文生义,

如“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分清对象,

如“车水马龙—车辆、人流”

“徐娘半老—中年妇女”

(3)分清色彩,(褒/贬、谦/敬)

如“弹冠相庆—贬义”“班门弄斧—谦辞”

(4)注意语境,(意义会变化)

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也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建议:把遇到的成语按以上各类作好标记。可以加强复习效果。

4、语病题

(1)几种类型:

①成分残缺或赘余

②语序不当(多层定、状语、关联词)

③搭配不当(动宾、主宾、关联词)

④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⑤表意不明(有歧义、指代不明)

⑥不合逻辑(因果倒置、多层否定)

(2)快速判断语病有“十看”

①看介词(小心缺失主语)

②看代词,如这、那、它(小心指代不明)

③看判断词“是”(小心主宾搭配)

④看两面词

(小心双提单承或单提双承)

⑤看关联词(小心语序不当和搭配)

⑥看并列词(小心搭配不当)

⑦看多层否定

(小心否定和肯定间的变换)

⑧看主干(特别动宾)

(小心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

⑨看数量词(包括前后的约数)(小心重复)

⑩看多义词,如“杜鹃”

注意:也可以看有“、”出现的地方,看并列是否得当;“原因是”与“所致、造成”重复。

建议:①按照以上几点判断,勿自乱阵脚。

②若有两项不肯定,根据语感用排除法。

(1)分析句子的作用和位置(总起/过渡)

(2)抓住关键词语和提示词(如首先、总之、不但…而且、其、它、另外等)

建议:

①看前后文的内容提示,明确前后顺序。

②从几个选项入手,试排、对比、排除

高考语文学习技巧

第一:是兴趣,多读充满情趣,浅显易懂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文字的乐趣。

第二:要提高学习效率,学好课本知识。现在的课本每一篇课文都非常的精美,所以老师上课的细节千万不要漏掉,许多考试都在这些细节上会难倒你的,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老师兴致所致,上课处于极好状态时,将大脑中的那些知识点下意识地说出来,且常常不书写在黑板上的。

捕捉这些细节,往往会提高你上课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识面。利用好了课堂上45分钟,下去后无需过多时间就能熟练掌握,事半功倍,做题复习效率也极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时间,还容易丢三落四,知识掌握不完全,不熟练,对做题和今后复习造成隐患,这是每一个科目都应该用到的学习方法。

第三: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学习的时侯就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手和脑与课本交流。学习语文,应该进入文章的角色,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精髓。

第四: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应该给自己订一个读书计划,很多书,都是化了作者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写出来的。当然读的书,除了满足自己对一方面的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选好书,选名著。

第五: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篇18: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正大光明: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物华天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人杰地灵: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胜友如云: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高朋满座: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腾蛟起凤: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钟鸣鼎食: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

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

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

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茕茕孓立:孤独无依的样子。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流毒无穷:比喻祸害非常严重的事物。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咀嚼鉴赏:细细品味和欣赏。

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不即不离:不靠近也不分离。

锱铢必较:对极小的事都计较。

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窍门。

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篇19: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字母表(音序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三、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四、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五、拼写需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修辞方式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标点符号

小学常用标点:(16种) 逗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 分号;双引号“” 顿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四)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五)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六)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七)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八)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九)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十)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十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思维导图作文法》说明文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 必应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2、语文: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反而是语... 图片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3、基础:基础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中国在建筑物的基础建造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从陕西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掘出的木柱下已有掺陶片的夯土基础;陕县庙底沟的屋柱下也有用扁平的砾石做的基础;洛阳王湾墙基的沟槽内则填红烧土碎块或铺一层平整的大块砾石。到战国时期,已有块石基础。到北宋元丰年间,基础类型已发展到木桩基础、木筏基础及复杂地基上的桥梁基础、堤坝基础,使基础型式日臻完善。在《营造法式》中对地基设计和基础构造都作了初步规定,如对一般基础埋深作出“凡开基址,须相视地脉虚实,②采用地基上梁和板的计算方法。其深不过一丈,地基土质较好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浅止于五尺或四尺,……”的规定。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按埋置深度可分为:不埋式基础、浅基础... 搜狗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4、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在教育实践中,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多用于口语化,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今天我学了如何演讲”这显然不是一个知识点,这是一个知识面,别人看了也不知道你今天学了什么。再比如:“今天我学到了上台演讲时候身体不要随意晃动”。显然这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衡量日志里的一句话是不是知识点,明确的知识点有两个标准:“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标准的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些情况也叫“考点”。... 搜狗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篇20: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1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2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3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与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4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5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6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7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8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E反问G反复F设问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单片机知识点总结

2.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

3.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4.高一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5.初二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6.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

7.会计学基础知识点

8.物理基础知识点

9.秘书基础知识点

10.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点

下载word文档
《单片机基础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