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感想体会
“szgoo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感想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感想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心得感想
“和平方舟”,是我国首艘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被称为和平之舟、生命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来,“和平方舟”积极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一组数字,足以说明它的成绩:入列,11年来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23万人提供过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
雨后,浙江舟山港口。冬日海风掀起的浪涛,不停拍打着停泊此处的舰船。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此巍然屹立,船上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11年来航行24万余海里,为超过23万人提供过医疗服务。“和平方舟”的漫漫航程,见证了中国军队热爱和平事业、关爱生命健康的无疆大爱。“和平方舟”在医疗服务中践行和平使命,在联演联训中担当和平卫士,在大洲大洋奏响和平乐章,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誉为“值得信赖的和平力量”。
在全世界播撒和平的“种子”
“和平方舟”会议室墙上,挂着数十块纪念牌。走近细看,能分辨出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牌上的文字包括英语、西语、法语等多种语言。这艘“大白船”到访过43个国家和地区,当地政府和军民经常送这样的纪念牌给他们。
“还有不少没挂,一面墙放不下。”一名船员骄傲地说。小小的纪念牌,超越了国家和语言的界限,传递着和平和友谊。
中国同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安宁仍是永恒的期望。人民军队爱好和平,致力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至今,“和平方舟”已经执行了7次“和谐使命”任务,为各国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救助。
如果说练兵备战是为了捍卫和平的“果实”,那么,“和平方舟”更像是在全世界播撒一颗颗和平的“种子”。“这艘医院船,满载着中国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尊重驶向大洋远方。”曾任中国驻东帝汶大使的刘洪洋深有感触。
,席卷菲律宾的超强台风“海燕”,给该国带来严重灾害。刚刚完成125天“和谐使命”任务的“和平方舟”,受命紧急驰援。这是中国首次派出海军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
为节省时间,他们直穿大风浪区,提前一天抵达灾情最严重的帕罗地区。
医院船医疗中心主任蔡金辉回忆:“当时下了船,看到椰子树被台风吹得只剩树干,一家省立医院,房屋塌了一半。”目睹这样的景象,大家顾不上休整就投入“战斗”。
白衣天使的“武器”,是肩上的担架,是手中的手术刀。
24小时接治病人,连续奋战16天,接诊伤员2208人,进行手术44例——“和平方舟”在这场“战斗”中,交上了一份认真负责的答卷。“这体现了我国履行大国责任的气度,也是‘和平方舟’播撒和平友谊的例证。”船长邓强说。
和衷共济,扬帆大洋。“和平方舟”秉持生命至上理念,在世界版图上往返穿梭:多次踏上战胜恶劣环境的救援之旅、缓和双边关系的破冰之旅、首次建交访问的开荒之旅、巩固传统友谊的亲睦之旅。
这些年,“和平方舟”人听到最多的赞美是“感谢中国”,最多的评价是“中国是好朋友好兄弟”,最多的期盼是“希望‘和平方舟’再来”。正如到访刚果(布)时,该国总理穆安巴感叹的:“军队通常为战事奔波,而‘和平方舟’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篇2: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心得感想
坐在船舵前,舵手印达军有些恍惚——那一刻,舟山港口水泥浇筑的码头已经在他的视野中渐渐清晰。印达军轻轻舒了口气:“我们回来了。”
今年1月18日,一个明媚的上午,离开这个码头已205天的“和平方舟”回家了。这是“和平方舟”第七次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第九次走出国门。
从接装开始,印达军就成为“和平方舟”的船员。11年时间,他对这艘船有很深的感情:“每次坐在船舵前,都觉得很亲切、踏实,这艘船就像我们的老朋友,船上的人就像家人。”
和“大白船”相伴的过程是辛苦的。“舵手的工作每天‘四班倒’,值班之外还要参加训练。行驶在不同时区,碰上调时间,有时一整夜不能睡觉。”印达军回忆:“这么多年,所有人都坚持过来,也不觉得苦和累。”
船上有句话口耳相传:“一艘船,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指挥员、船负责人、医生、卫生员、船员、炊事员……这些人就像螺丝钉,每个岗位都很重要,共同构成了“和平方舟”这个整体。
记者聆听了很多“和平方舟”人在岗位恪尽职守的故事。接到台风“海燕”救援命令,已连续进行了10多个小时手术的刘刚,马不停蹄开赴菲律宾;护士长陈晶晕船,一出海就抱着枕头,全程吐得特别厉害,但每次一下船立刻打起精神,投入工作;参与执行“和谐使命—”的两名麻醉医生,最多的一天共计为23名病人进行术前麻醉……
这艘船,把数百名官兵的心凝聚在一起。他们工作辛苦从不喊苦,对家人的思念却藏不住。
“和平方舟”上,有属于他们的幸福。每次靠岸,官兵们都会通过卫星电话,在休息时间和家人视频通话。船上,经常有官兵一边喊着“喂、喂、喂,听得见吗”,一边掩不住开心的笑容。“有时候信号不太好,视频的时候真的着急,只能打打字。”一名船员感慨。
“和平方舟”上,有属于他们的“正青春”。卫生员张新成,年纪轻轻已经执行过5次“和谐使命”任务。每到一个国家,她都会在日记里简单画出到访国家的轮廓。一笔一画勾勒出的不仅是版图样貌,还是一名水兵的青春。张新成说:“看遍世界,我更爱我的祖国。”
带着家人的牵挂,带着军人的荣誉,带着对国家的热爱,带着各国民众的期待,官兵们乘着“和平方舟”驶向远方。他们都说,爱与和平能超越国界,远方也不再遥远。
篇3: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心得感想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超万吨级大型专业医疗船。入列来,和平方舟先后完成“和谐使命”等20多项重大任务,在三大洋六大洲谱写了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锤炼了一支驰骋深蓝的卫勤保障尖兵。
,停靠在孟加拉国吉大港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接到当地医院求助,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孕妇临近分娩,命悬一线,和平方舟紧急组成专家组进行救治,最终母女平安。孩子父亲为表达感激,当场为孩子取名为“Chin”:
阿努瓦·霍森:“Chin”在孟加拉语中是“中国”的意思,起这个名字,就是让她记住中国。
7年后,孟加拉小女孩Chin再次在吉大港码头见到了接生她的“中国妈妈”盛睿芳。
看到健康的Chin,军医盛睿芳感慨万千。
盛睿芳:我也有个女儿,我听到她叫我“妈妈”,我特别的激动,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看到Chin这样健康快乐,我也很欣慰,她是中孟两国友谊的见证,我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是和平方舟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一个缩影。入列11年来,和平方舟的脚步从未停歇。,强台风“海燕”肆虐菲律宾,医院船官兵48小时紧急驰援,趟出了海军远海卫勤保障的新路子;中国、马来西亚联演中,他们用时2分10秒完成搜救任务,赢得外军同行点赞;在汤加,仅用23分钟成功取出一名青年入体长达4年的子弹,收获了“中国是好朋友好兄弟”的美誉。
和平方舟医院船陈洋阳:我们带去的是药品和医生,我们这种访问是更能够抵达他们内心深处,更能够被他们所接纳、接受,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实意。
如今,和平方舟已经为43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万多民众带去医疗服务,赢得了外国民众和政府的信任和欢迎,有力服务了国家政治外交大局。
和平方舟医院船船长邓强:我们走到国外开展医疗服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我们医疗救护保障能力全面的淬炼,在未来,我们进一步加强训练,把我们锻造成一支医疗救护的保障尖兵。
11年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牢记习近平主席对人民海军嘱托,探索了新时代军事外交的新路,航迹遍布三大洋六大洲,谱写了中国“大白船”的动人故事,成为传播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闪亮名片。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征途中,“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官兵远渡重洋、救死扶伤,用使命托举生命,把友谊传遍四海。向他们致敬!
篇4: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心得感想
“生命,有时是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时是微弱脉搏的再一次起跳。‘和平方舟’,也是‘生命之舟’。”6次参与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原海上医院院长孙涛感慨。
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显示,当今世界,超过16亿人难以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平方舟”这个“流动的海上三甲医院”,给这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们送来了健康、温暖和感动。
麻醉师李鹏给记者展示了一张他珍藏多年的照片:一名小男孩,胳膊紧紧搂着为他做手术的医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名小男孩叫穆罕默德,生活在马尔代夫的一家孤儿院。在这家孤儿院给孩子们送礼物时,其他的孩子都兴高采烈,只有穆罕默德躲在角落,暗淡的眼神让李鹏很心疼:“这样的眼神不该属于这个年纪的孩子。”
李鹏走到穆罕默德身边,递给他礼物,男孩却坚决不伸出手。院长告诉李鹏,这个孩子有六指畸形,想矫正就要去印度。
海上医院立刻为穆罕默德实施了正畸手术。纱布摘掉时,看着自己和正常人无异的手,穆罕默德立刻眉头舒展,爽朗地笑了起来。
“小孩子的眼神不会骗人的。”指着这张照片,李鹏说,当时穆罕默德搂着医生不想离开,眼神中有光。
国土有界,大爱无疆。一名英国志愿者点赞“和平方舟”:“爱,没有国界。你们为安巴、为加勒比,也为世界上更多国家送去健康和希望。以前我只了解长城、大熊猫,在我心里,你们就是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篇5: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心得感想
“和平方舟”的04甲板,看见一个方块形区域。船员介绍,这里是撤离平台,设计功能是疏散人员。每次靠岸,这里就成了文化联谊场所。
10月25日晚,在安巴的圣约翰港,04甲板上一片欢乐的景象:忙碌一天的医生、卫生员、船员、厨师等官兵,此刻变身歌手、乐器手、茶艺师、书法家、功夫小子、民族舞者……一场场引人入胜的表演,将中国文化呈现给各国群众。
到了民族舞节目时,很多孩子高兴地跑到甲板上一起跳舞,热闹的场景让大家记忆犹新。所有人徜徉在友好的氛围中,共祝和平、健康和友谊。
一些贫困国家信息不畅,群众对中国缺乏了解。通过“和平方舟”,很多人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也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中国。“我们要给自己的职责再多一个定位,那就是做一个文化使者!”一名爱跳民族舞的护士表示。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方舟”航行一路,中医文化传播一路。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平方舟”举办了一场中医讲座,一名蓝衣女士当场体验了推拿治疗。她惊讶地发现,常年相伴的膝关节酸胀感,经过医院船中医付本生的一番推拿,竟然得到减轻。
付本生说:“看见他们带着好奇来、带着满意走,中医文化得到了多国民众的认可,我觉得不虚此行。”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平方舟”官兵以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对当地文化充分尊重的态度,彰显了中国海纳百川的文明大国形象,赢得了各国民众的普遍赞誉。
“和平方舟”增进了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让华侨华人感受了久违的故乡文化。身在异国,“和平方舟”的出现,拉近了他们和祖国的距离。“大白船”每经过一处,当地华侨华人都会奔走相告:“亲人来了!”
“能否让我们到甲板上待一小会,哪怕一分钟也行?”一次任务中,“和平方舟”即将驶离秘鲁卡亚俄港港口,一对匆匆赶来的华人老夫妇渴望地向更位长发出申请。
计算着还有一点时间,更位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在船员搀扶下,这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妇,走上了“和平方舟”的飞行甲板。丈夫缓缓屈膝,将脸颊贴上甲板,热泪纵横地说:“再让我感受一下祖国的温暖吧!”
每当“和平方舟”即将起航,码头上总是一片五星红旗的“海洋”,歌声响彻码头。岸上的人群和船舷的官兵,总是相互挥手致意。那是华侨华人“盼方舟再来”的邀约,也是“和平方舟”“欢迎你回家”的问候。
篇6: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学习体会
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入列以来,多次执行海上医疗救治、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任务。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海上医疗救护平台,也是现役的世界唯一一艘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打造”的专业大型医院船。首先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和平方舟”医院船。
它于12月入列,舷号866。船长178米、宽24米,高35.5米,共有8层甲板,排水量14300吨。最大航速20节,续航力5000多海里,靠自身携带的油料补给可以航行30昼夜,最大抗风力12级,可以在除极地和冰川以外的任何海域航行。
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和平方舟”达到了陆上三甲医院的水平。船上有8个手术室,有ICU病房、轻伤病房、烧伤病房等共300个床位。此外,船在舱面和舷侧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功能划分,使得伤病员换乘效率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和平方舟”三大重要使命
据了解,“和平方舟”有三个重要使命,一是在战时担负海上伤病员的救治与护送,二是在平时为舰艇及驻岛礁部队官兵及家属提供医疗服务,三是参与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和执行军事外交任务。
目前,“和平方舟”的航程超过了24万海里,到访过43个国家,在到访国免费接诊病患超过23万人次,成为新时代人民海军的闪亮“名片”。
篇7: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学习体会
在一幅名为《恩师》的和平方舟主题国画前,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
这是今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军机关举办的“向海图强——万里海疆画展”。
《恩师》描绘的是和平方舟的一位女军医与自己教过的一名留学生联手,为到访国民众诊疗的场面。女军医的原型,是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专家李伟红。作为医学交流的一部分,海军军医大学每年都会接收一批外国留学生,他们像一颗颗友谊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
走进和平方舟,两块古香古色的展板上依次排列着和平方舟到访的43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一面面国旗,辉映着这艘友谊之舟的航迹。
在和平方舟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名为“大团结”的黑木雕,这是坦桑尼亚总统赠送的。木雕上,几十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寓意世界人民团结友好、共同发展。
11月26日,和平方舟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医疗服务,准备离开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总统带着木雕国礼专程赶来送行。他与每一位医护人员握手,不停地说:“谢谢,中国老朋友。”
,委内瑞拉政局不稳。当年9月下旬,和平方舟依旧如期到访。
得知和平方舟来访,委内瑞拉全国欢腾。委海军“叶库阿纳”号巡逻舰提前起航,顶着大风浪前出180多海里迎接。两舰会合后,双方官兵在甲板列队,相互鸣笛敬礼。和平方舟官兵没有想到的是,委内瑞拉还派出5架飞机,用高规格的编队飞行来欢迎他们。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陈洋阳看来,到访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登上和平方舟是莫大的荣耀,但更让他欣慰的是,和平方舟给患者尤其是儿童带来了希望和欢乐。他说,许多孩子接受治疗后,不仅摆脱了疾病困扰,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月,和平方舟时隔3年再访格林纳达。55岁的威廉登船就诊时,手中拿着一张发黄的卡片。这是和平方舟首次来格林纳达进行医疗服务时,威廉前来就诊的登记卡。
当年,威廉因意外造成膝盖韧带损伤,在和平方舟上进行了关节穿刺抽液治疗。腿伤康复的威廉有一个念想,就是有一天能有幸再见到和平方舟时,当面说一声谢谢。骨科医生付奇伟听后很感动,又为威廉做了一次检查。
和平方舟战士郅东亮忘不了,在塞拉利昂,他陪同医护人员到社区巡诊时,一名当地青年拿着烤好的木薯追着他们跑,大家以为他想卖木薯,就问多少钱,他说“Chinese,free”(中国人免费),说完把木薯塞到大家手上转身跑了。
时任和平方舟船长章荣华忘不了,在瓦努阿图,和平方舟结束访问离开时,当地民众为表示祝福和感恩,拿着红布往官兵身上裹,举着花环往大家头上戴。和平方舟鸣笛起航,他们又驾着小船追着跑,边唱歌边向大海里撒花。
和平方舟军医蔡金辉忘不了,在肯尼亚,和平方舟缓缓驶离时,码头上突然出现一支插着五星红旗的摩托车队,他们时而疾驰鸣响喇叭,时而拼命挥手致意,车队足有1公里长。
“你的手术太棒了,我给你打满分。”面对美国海军“仁慈”号医院船海上医院副院长维勒的赞扬,刚走下手术台的和平方舟外科医生张剑微微一笑。
7月20日,正在“仁慈”号驻船见学的张剑,担任演习模拟腹部枪击伤员抢救手术主刀。在美方外科医生、麻醉师等6名助手的配合下,张剑迅速完成模拟脏器腹腔探查、脾出血控制、污染处理、临时关腹等步骤,被演练评估组一致评为满分。
与此同时,在和平方舟上,来自“仁慈”号医院船的康复理疗师劳拉·瑞贝尔,正在向中医医师付本升讨教“干针”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互派3批各6名医务人员到对方的医院船进行为期10天的工作体验,这是和平方舟与“仁慈”号深入交流的一种方式。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和平方舟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航道上,谱写着一曲曲至真至诚的大爱之歌,收获了一串串弥足珍贵的人间友谊。
篇8: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学习体会
在孟加拉国吉大港,每当有中国军舰停靠在此,都会看到一个小女孩牵着爸妈的手走上军舰,从来访的官兵中寻找中国妈妈。
女孩叫Chin,孟加拉语意为中国。Chin想寻找的人是和平方舟的女军医们。
11月9日,和平方舟抵达孟加拉国吉大港开展医疗服务。当地医院向和平方舟求助: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年轻母亲有早产迹象,请求帮助实施手术。
和平方舟医护人员立即赶往当地医院,冒着巨大风险展开手术,一个新生命平安降生。
望着只有3斤多重的女儿和刚从死亡线被拉回来的妻子,霍森对中国医生感激涕零,当场给女儿起名叫Chin,让孩子永远记住中国,记住中国妈妈。
8月22日,3岁的Chin见到了给她接生的护士王芳;205月23日,7岁的Chin如愿以偿见到她的一位中国妈妈——随中国舰艇编队访问的麻醉科医师盛睿方。当年,正是盛睿方关键的一针,让Chin平安出生。
生命,有时是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时是衰弱脉搏的再次跳动,有时是照进绝境的一束阳光。
和平方舟再访瓦努阿图期间,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为当地妇女诺埃林·汉默摘除了囊肿,对卵巢进行了修复,将子宫和输卵管恢复到正常位置。
在斐济开展免费医疗服务期间,和平方舟为小腿凹陷、脚趾畸形、环指多肉的戴安娜成功进行了整形手术。出院前,戴安娜悄悄告诉陪伴多日的病房护士长:“长大了,我想到中国跳一支芭蕾舞,来感谢你们。”
和平方舟的十几名医生顶着40摄氏度高温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为前来就诊的吉布提多哈雷村两三百名村民一一查看。多哈雷村村长奥马尔感动地说:“以前,从没有外国医生来到这里。今天,中国医生在这里所做的一切,这个村庄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在台风肆虐后的灾难现场,有和平方舟的身影;在埃博拉病毒肆虐的疫区,和平方舟同样勇敢逆行。
塞拉利昂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尤其是20持续爆发近两年的埃博拉疫情,首都弗里敦是重灾区。年8月中旬,和平方舟到访前一个月,一场罕见的泥石流摧毁了这里的大片房屋,疟疾、伤寒、霍乱等传染病在临时安置点流行。
和平方舟如期来到弗里敦。在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和平方舟人冒着危险深入灾民安置点巡诊,并派出消杀灭分队对灾民临时住所、卫生区域和公共设施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阻断疟疾、甲肝、伤寒等传染病传播扩散;将9名重症患者送到医院船上做进一步治疗,同时,发放抗疟疾药物和测试试纸。
20,和平方舟第一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首站是吉布提。刚到驻地贝尔蒂医院坐诊,军医卢旺盛与刘鹏就因一名头部受伤的患者穆罕默德与当地医护人员发生分歧。
两名中国军医认为,要治好穆罕默德必须马上进行开颅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可是在当地,打开头颅是一种禁忌,在吉布提从未做过这种手术,所以吉布提医生坚决反对。卢旺盛与刘鹏不断解释手术的可行性,最终,医院同意他们一试。
那是让贝尔蒂医院医护人员大开眼界的一天,他们围站在手术台旁,目睹了当地第一例开颅手术,实施手术者是来自万里之遥的中国军医。
手术非常成功,卢旺盛与刘鹏还自掏腰包为穆罕默德留下一笔术后护理费用。7年后,当和平方舟再访吉布提时,当地许多人还记得这个神奇的开颅手术。
年8月7日,一级飞行员马东升驾驶载有10名医疗队员的救护直升机,从斐济首都苏瓦起飞,经过100多公里飞行,缓缓降落在瓦图莱莱岛一所学校的操场上。
瓦图莱莱岛上共有4个村庄800多名居民,但全岛只有一个医疗中心,1名医生和1名护士。针对岛上医疗条件和发病情况,医疗队专门带了便携式B超、心电图等设备,向民众提供最急需的服务。
航行万里,面对不同语言说出的“谢谢”,生命之舟的天使们露出开心的笑容。
篇9:学习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心得体会精选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医院船,和平方舟为了和平而生,向着和平而去,承载着为世界和平贡献积极力量的重要使命。
入列以来,和平方舟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时,开辟了人民海军军事外交的新路子。和平方舟作为海军走出去舰艇中的一员,以其独特的军事外交优势,当好强军思想的实践者、大国形象的代言者、共同命运的守护者,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闪亮名片。
“别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在那些需要人道主义医疗援助的港口和国度,和平方舟播撒温暖人间的大爱,正是践行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庄严承诺。
眺望世界,和平方舟在大洋上犁出壮美航迹。在执行“和谐使命”任务中,和平方舟积极与外军开展国际人道主义联合救灾演练,共同提高应对海上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同外方医疗机构开展多国联合巡诊坐诊,互派人员观摩见学,多渠道多层面深化医学交流合作;为到访国医护人员举办医学和护理讲座,组织中医操作演示以及战救技能培训,帮助建立野战医院、开展野战防疫。
和平方舟,体现了坚定不移听党话、舰行万里不迷航的忠诚品格,勇闯远海大洋、锤炼卫勤保障能力的使命责任,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拓展军事交流合作的担当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大爱情怀。
【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感想体会】相关文章:
3.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1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