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

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

2022-05-27 22:07: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Floatingfie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

篇1: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

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

1,网络电视

内容出自电脑硬件知识网www.hack50.com

篇2:网络盗窃罪的名词解释

网络盗窃罪的名词解释

中国已迈进互联网时代,众多的网民以网络为平台,构成了一个互联网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网民们以虚拟身份出现,通过网络代码方式进行各项活动,这种以代码为基础的交流方式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出现了网络盗窃等新型违法犯罪活动。

网络盗窃罪的法律依据

虚拟财产存在于电脑网络,占有一定的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资源。从物理属性来看,虚拟财产能为人控制和占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具有稀缺性),并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从经济属性来看,虚拟财产的产生是科技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编程等方式得来的,花费了大量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用户花费了一定时间、金钱而取得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网络虚拟财产虽然具有虚拟性、期限性等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的一些特征,但这并不影响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同样应受国家法律保护,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客体。

因此,应按照中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按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定盗窃罪)和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之规定定为盗窃罪。

防范网络盗窃的措施

1、倡导以德治网。网上交往的虚拟性,淡化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削弱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导致人格的虚伪。要大力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倡网络文明,培养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2、充分运用防火墙技术。该软件利用一组用户定义的规则来判断数据包的合法性,从而决定接受、丢弃或拒绝,可以通过报告、监控、报警和登录到网络逻辑链路等方式,把对网络和主机的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

3、使用正版软件、下载正版程序。在机器安装正版程序,不使用盗版软件,在网络中下载使用正版合法的软件和程序,有效防止病毒和木马入侵。

4、增强防范意识。勿因好奇心点击、登录来路不明的网址,当收到广告信、电子邮件、插件等陌生信息时,不要被其文字吸引,而点选信中所提供的网址和文件。

网络盗窃的基本方式

1、利用职务之便获得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

2、利用网络上常见的盗取他人电脑内资料的病毒。比如木马病毒、蠕虫病毒等,通过邮件、不明网页链接等方式,置入他人电脑,读取他人电脑内存储的个人资料后实施盗窃。

3、作案者通过种种方法。如邮件、QQ下载免费软件和图片等,诱使你点击某链接,从而将键盘记录程序置入你的电脑中,记取在线银行的登录名称和密码,拿到电脑中记取的这些信息后实施盗窃。

4、还有一些网络盗窃公司在网络上发布招募广告,这些机构希望能将恶意代码链接到一些热门点击上,恶意代码每被下载一定的次数,粘贴恶意代码的人就可获得一笔费用。

网络盗窃的特点

1、网上盗窃行为已非常专业化和集团化。盗窃者通过在网站上设置病毒等方式,由专职人员盗窃各种有实际价值的网络虚拟物品,然后转手出售给专业化的销售集团,由专业销售人员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销售,以获取非法收益。

2、网上盗窃行为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由专业人员制造用于盗窃的病毒软件的作案工具,这些软件在盗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盗窃者能在一天内盗窃庞大数量的网络账号,并转移账号中的虚拟物品或虚拟点币。这些软件的提供者有时尽管自身并不参与盗窃号码,但是与盗窃者保持密切的关系。

3、网上盗窃行为具有专业销售平台。在盗号行为中,销售团伙将他们所盗窃的虚拟财产打包销售,转移给买家获利。由第三方交易支付平台为盗窃者提供良好的交易场所,为销赃提供温床。

4、现实物品与虚拟物品相互转化。盗窃者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由原来的盗窃虚拟物品,转变为利用编造的专用软件直接盗取用户的银行账号和密码,通过网上支付系统购买虚拟物品,然后将虚拟物品以低廉价格出售,从而获得利益。

篇3:网络诈骗罪的名词解释

网络诈骗罪的名词解释

网络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络诈骗犯罪的构成特征

现实社会的种种复杂关系都能在网络得到体现,就网络诈骗犯罪所侵犯的 一般客体而言,自然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人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

但是应当看到互联网是靠电脑的连接关系而形成的一个 虚拟空间,它实际并不存在。就互联网来说,这种联接关系是靠两个支柱来维系的,一个是技术上的TCP/IP。

另一个是用户方面 资源共享原则。正是这两个支柱,才使得国界,洲界全都 烟消云散,才使得虚拟空间得以形成。

这里的网络诈骗犯罪侵犯的是复杂的客体,网络诈骗犯罪所侵犯的 同类客体应是网络上信息交流于共享得以正常进行的 公共秩序。

而其所侵犯的 直接客体应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应当指出,利用互联网进行的骗情骗色不属于本罪。

网络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

2000-5000元,达到诈骗罪标准。

数额较小,没有达到2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反社会治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5~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2000-5000,就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了。

网络上的诈骗案例

案例一:积分兑换诈骗

【案例回放】

2015年4月6日,北京的杨先生收到一条由某电信运营商发来的积分兑换短信,内容如下:“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话费积分3160即将过期,请手机登陆web-10086.com/bank激活领取现金礼包。中国移动”

见到短信是由自己手机号所在运营商的号码发送的,因网址与真实网址近似,杨先生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就用手机打开了网址。进入的也是一个标题为“掌上营业厅”的页面,页面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交易密码、预留手机和卡背后三位等信息。

杨先生按照要求填写了相关信息后,点击下一步,又进入了一个标题为“全国银联信用卡提额专用”的页面。继续填写信息后就被要求下载一个安全控件(实际上是木马程序)。

当王先生一切都按照页面提示提交信息后,页面就进入了一直等待的状态。不久后,王先生就收到多笔消费短信,提示自己的信用卡被消费了7739元。

【网警解读】

这是一起典型的“伪基站+钓鱼网站+手机木马”的网络诈骗。骗子首先用伪基站伪装成电信运营商的号码,向受害者发送了带有钓鱼链接的诈骗短信,诱使受害者在钓鱼网页上输入包括身份证、信用卡等一系列个人敏感信息,最后又在钓鱼网页上以信用卡安全控件的名义,诱骗受害者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木马。检测显示,这个木马的主要作用就是劫持用户手机收到的银行发送的验证短信。骗子利用同时骗到手的信用卡账号、密码、卡背后三位(信用卡背后的三位密码,很多银行的信用卡,提供这三位信息后就可以进行消费)和手机验证码,就可以成功的利用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来盗刷受害者的信用卡。

实际上,积分兑换只是伪基站短信诈骗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它常见的形式还有银行U盾升级、银行卡积分兑换等。

【网警提示】

由于有伪基站技术的存在,因此,即便是自己熟悉的客服号码发来的短信,也不能轻易相信。特别是当短信中有网址链接时,一定要谨慎打开。最好是向服务商的官方客服渠道核实之后再查看。

不论是银行还是电信运营商发送的活动短信,通常只会要求用户填写账号、密码,或手机号,不会要求用户填写身份证号这种非常敏感的信息,更不可能要求用户填写信用卡信息。

银行的U盾通常是不需要升级的,更不存在不升级就将失效的问题,所有类似U盾升级,银行电子密钥升级的短信基本上都是由伪基站发送的诈骗短信。

案例二:冒充客服/网购异常诈骗

【案例回放1】

2015年4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的王先生接到一个号码为18565015641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亚马逊的客服人员,因发现王先生的付款存在问题,所以需要王先生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号,给王先生退款,同时还要求王先生将发货方式改为货到付款。

由于王先生恰好是刚刚在亚马逊网站购过物,而且对方也准确的说出了他所购买的商品信息,因此,王先生对于这个电话并没有产生什么怀疑。随后,该号码就向王先生发送了一个带有退款链接的短信,要求王先生在页面上进行退款操作。

王先生打开短信中的链接后,见到的是一个“支付宝支付异常系统”,王先生在该系统上填写了网银的账号、密码、验证码以及身份证等信息。随后,王先生就收到了银行的扣款短信,其网银账户被扣掉了228元。

【案例回放2】

2015年4月29日,江苏省盐城市徐女士在淘宝购物后,收到一条看似淘宝系统发出的短信。短信内容称:徐女士的订单未生效,可以进行快捷退款。徐女士点开短信中的链接后看到一个退款界面,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储蓄卡卡号及银行预留手机等信息。徐女士在填写相关信息不久后,收到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短信显示自己的银行卡被扣款3000元。

【网警解读】

此类诈骗是近期发案数量仅次于积分兑换的诈骗类型,无论是在PC端还是手机端都非常流行。在PC端,骗子主要是使用聊天软件冒充商家客服,而在手机端,骗子则主要是通过诈骗短信或直接拨打电话的方式冒充客服。

而所谓的“支付宝支付异常系统”、“交易异常处理中心”、“快捷退款页面”等都是骗子伪造出来的、原本就不存在的钓鱼网站。用户在这些网页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甚至是身份证信息之后,骗子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盗刷用户的银行卡。

退款诈骗是一种成功率很高的网络诈骗形式,而成功率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骗子对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和购物信息了如指掌,从而使受害者很难识破这种骗局。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互联网上有大量的个人信息泄漏。根据某互联网企业的统计,仅2011年至2014年底,已被公开并被证实已经泄漏的中国公民个人信息就多达11.27亿条,内容包括账号密码、电子邮件、电话号码、通信录、家庭住址,甚至是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但是,被公开的这11.27亿条个人信息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未被公开的、在地下被偷偷使用和交易的个人信息数量可能还要更多。根据某第三方漏洞征集平台的数据统计,仅该平台上被报告的漏洞,就有可能导致23.6亿条用户个人信息泄漏。

【网警提示】

不论是淘宝、天猫还是京东,都没有所谓的异常处理流程或退款流程,还有类似卡单、掉单等词语也都是诈骗专用术语。

不要相信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服电话或客服QQ,遇到问题应当通过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当有人告诉您交易存在异常时,应直接登陆电商网站并查询自己帐户的状态,如果系统给出的账号状态和交易状态没有异常,则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说法。

定期修改购物账号的密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己遭遇退款诈骗的风险。

【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1.网络安全教育文明上网倡议书

2.熟悉常见网络端口用途

3.函名词解释

4.组织名词解释

5.名词解释感谢信

6.上网检讨书

7.消毒剂的名词解释

8.行政程序名词解释

9.市场细分名词解释

10.过渡期的名词解释

下载word文档
《上网常见的网络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