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节日微信文章
“msm1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春节节日微信文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春节节日微信文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春节节日微信文章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篇2:春节节日微信文章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 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浪淘沙·贺新年》
3.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4.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5.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6.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7.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8. 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9.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10.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关于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2.春节微信推送文章
3.有关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4.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5.春节的微信文章素材
6.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素材
7.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
8.关于春节的文章
9.有关春节的微信文章
10.有关春节的文章
篇3:春节微信推送文章
按习俗,除夕夜守岁,家人团聚,报喜讯,道平安,庆丰收,祈祥瑞,气氛和谐热烈,酒菜丰盛,菜品名带“喜庆”。子时吃饺子(寓意元宝满堂),放鞭炮,辞旧迎新。菜品名表达合家欢乐,祝愿新年快乐、吉祥、富贵、健康,心想事成。
菜谱:配“福”、“寿”、“禧”、“禄”冷盘4道
1.通天鱼刺(展翅高飞)
2.鸽蛋蟹黄狮子头(团团圆圆)
3.炸四蔬,即地瓜、凉瓜、小椒、西红柿(辞旧迎新)
4.豆嘴虾籽烧海参(龙子拜春)
5.油侵桂鱼(富贵满堂)
6.牡丹蜇头西兰花(春暖花开)
7.生菜大虾(生财有道)
8.栗子火焗山鸡(大吉大利)
9.海米炒银芽发菜(金银发财)
10.福寿八宝苹果(福寿平安)
初一 摆“迎春宴”
按习俗,除夕夜守岁,酒肉敞开,初一“迎春宴”菜品以清淡爽口为主,菜品名以“春”字为主题,祝愿家人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菜谱:配“吉祥如意”冷盘4道
1.西兰花烧鲍鱼(满园春色)
2.海参蘸酱(喜迎新春)
3.番茄大虾(鸿运当头)
4.清蒸桂鱼(富贵有余)
5.椒盐鱿鱼(步步登高)
6.鲍汁烧瑶柱发菜(遥祝发财)
7.例汁海米球生菜(恭喜发财)
8.宫保鸡丁(吉祥如意)
9.蒸糯米鱼圆(珍珠满堂)
10.软熘凉瓜银雪鱼片(春满人间)
11.三鲜气锅鸭方(喜气洋洋)
12.蜜苹果、菠萝金枣(甜甜蜜蜜)
初二 摆“亲情宴”
按习俗,正月初二,晚辈到长辈亲戚家拜年,亲戚常走动,密切亲情,菜品名寓意浓重亲情,表达晚辈对长辈尊重,长辈对晚辈厚爱,血浓于水,亲情重于山。
菜谱:配“恭喜发财”冷盘4道
1.莲子米粉肉(携子拜年)
2.油爆虾球(恭喜发财)
3.油浸白鱼(吉庆有余)
4.栗子扒全鸡(吉祥如意)
5.翡翠海兔(亲情相聚)
6.虾籽腐竹(子承富贵)
7.时蔬扣肘(福寿满堂)
8.山东炒肉(情聚一堂)
9.什锦酒锅(欢聚一堂)
10.拔丝地瓜(甜甜蜜蜜)
初三 摆“回门宴”
按习俗,正月初三,出阁女儿同女婿回娘家省亲拜年,娘家摆宴款待,对姑爷珍重,即是对女儿的疼爱。菜品名寓意婚姻美满,体现父母深恩,姻亲情重。
菜谱:配“美满姻缘”冷盘4道
1.小鸡炖蘑菇(姑爷回门)
2.松鼠桂鱼(红娘归宫)
3.乳鸽炖甲鱼(龙凤呈祥)
4.荷叶饼卤口条(合合美美)
5.京烧风味大肠(盛情款待)
6.品锅百合羊肉(百年好合)
7.西兰花熘鱼片(夫贵妻荣)
8.兰片烧肝尖(肝胆相照)
9.芹菜炒粉(幸福绵长)
10.海鲜鸽蛋丸子汤(团团圆圆)
初四 摆“会友宴”
新朋老友,一年辛苦,南北东西,难得休闲,新春长假,相聚一堂,或叙旧情,或答谢相扶相助,菜品名带有情义,表达珍重友情,坦诚相待,永结秦晋。
菜谱:配“喜迎新春”冷盘4道
1.家常凉菜(喜迎新春)
2.水晶什锦(八仙过海)
3.烧三鲜(桃园三结义)
4.乳鸽炖竹笙(一衣带水)
5.山东酥肉(情深谊重)
6.盐火焗鸭舌(语重心长)
7.扒肚头(坦诚相待)
8.红烧猪手(情同手足)
9.灌汤虾球(秦晋之好)
10.羊肉火锅(涌泉相报)
初五 摆“增喜宴”(破五宴)
按习俗,初五吃饺子,大年(长假)即将过去,放鞭炮,破除不吉不祥之朕,留下吉庆,进入新的一年工作。现假期放长,正好与同仁或亲朋好友,吃带喜字宴,增加喜悦之情,展望未来,豪情满怀。
菜谱:配“欢天喜地”冷盘4道
1.造型大拼盘(喜鹊登枝)
2.卤香鸡(抬头见喜)
3.炸三样,即清炸鸡胗、脆炸虾仁、软炸鱼排(珍惜光阴)
4.汆锅底(喜气洋洋)
5.红烧翅中(展望未来)
6.什锦扒猴头蘑(豪情满怀)
7.时蔬扣肉(宏图似锦)
8.宫门献鱼(福临门)
9.山菌沙锅山鸡(喜从天降)
10.蜜汁什锦水果(满园春色)
初六 摆“天顺宴”
俗称正月初六为“羊日”。古人以“六”为顺,讲“六六大顺”。《说文解字》讲,“祥”字由“羊”字演变而来。借此顺祥之日,摆宴款待新老客户和关系单位,菜品名带“顺”、“祥”字,表达主人感谢友人相扶相助之真诚,增进感情,祈求新年万事皆顺。
菜谱:配“情投意合”冷盘4道
1.炒肉拉皮(顺顺当当)
2.扒猪脸(天顺人顺)
3.奶汤桂鱼(顺水行船)
4.绣球鸭掌(掌上明珠)
5.滑熘里脊海米葱(万瑞呈祥)
6.什锦酒锅(喜气洋洋)
7.火靠瓜条大虾(祥云普照)
8.香葱扒鸭方(平平稳稳)
9.炒肉酸菜粉(顺心如意)
10.鸡蛋炒韭菜(金玉常有)
初七 摆“传承宴”
俗称正月初七为“人日”,晚辈(年幼)吃面条,意思是栓住年幼儿孙的腿,祈祝康健,继承祖辈业绩,发扬光大。为年幼子孙设宴,菜品名寄托老一辈对子孙厚望,把老一辈好传统和技艺继承并传递下去。
菜谱:配“兴旺发达”冷盘4道
1.虾子炝芹菜(青出于蓝)
2. 三丝爆豆(光宗耀祖)
3. 浇汁黄花鱼(祥龙送雨)
4.香酥鸡(前程似锦)
5.锅包肉(少年有为)
6.葱烧胸口(胸有成竹)
7.铁锅鱼头(出人头地)
8.熘三样(三元及第)
9.鱼香肉丝(光耀门楣)
10.美丽豆沙(美不胜收)
篇4:有关春节的微信文章
1、核实身份要趁早
火车票采用实名制购买方式,首次网络买火车票需要核实身份。在过去,除了可以到火车站办理身份核实外,还能到火车票代售点完成核实身份业务。但是,目前铁路售票系统升级,代售点暂停了身份核实业务,何时再开通尚无通知。所以,第一次在网上购火车票的亲,最好在春运抢票前办理好身份核实。
2、认准正确的购票途径
请记住正确购票途径只有六种,分别为拨打电话95105105订票、网络www.12306.cn购票、手机12306客户端购票、火车站窗口购票、火车代售点及火车站自动售票机购票,除此之外,其他售票方式均属违法行为。
3、单日购票张数有限制
根据规定,一张有效身份证件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只能购买一张车票,一次最多
4、订单需45分钟内支付
订单确认后,要在45分钟内完成支付,过时将取消订单。单日取消三次订单的用户,系统将暂时冻结该用户订票的服务,次日恢复。
5、网站购票单日取消订单不能超过三次
网上订票订单确认后,需在30分钟内用网银或银联支付,过时将取消订单。单日取消3次订单,系统将暂时冻结订票服务,次日才能恢复。
6、摸准放票时间勤刷刷
自11月起,铁路部门已对互联网、电话订票的起售时间有调整,即8:00—18:00)每个整点和半点均有新票起售,没一次抢到票的小伙伴们请勿灰心,务必勤刷多尝试!
7、学会“捡漏儿”
不要以为显示没有票就一直没有票,说不定还有人退票。多刷新,勿灰心,说不定你就能捡到一条梦寐以求的漏网之鱼。
8、学会中转
如温州到西安买不到直达车票时,可从合肥、武汉等地中转。别一个劲儿死心眼地瞪着抢不到的票票干瞪眼哦~
9、换取纸质票
网上买了票后,乘车时需要换取纸质车票,才能上车。可以带上身份证到车站售票窗口、铁路客票代售点或车站自动售票机。如果担心乘车当天换票太慢,可以提前去换取好纸质票。
10、可买乘意险
铁路部门自11月1日已推出铁路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服务,乘客在12306网站购票时可自愿购买,但车站及手机客户端暂不支持。
篇5:春节微信推送文章
1.辞旧迎新的“祈祷日”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一种专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怪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而“年”一“过”,则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因此,人们纷纷想方设法让“年”尽快过去,比如用鞭炮把年轰走,于是就有了过年燃放鞭炮的习俗,这就是春节“辞旧”的一面。同时,春节又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因此,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属于春天的美好节日。人们纷纷在自家的门前贴上春联和倒贴“福”字,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这就是春节“迎新”的一面。综合起来,春节既是“辞旧”的节日,又是“迎新”的节日,人们在辞旧迎新中不断地寄托着自己的种种美好祝愿,因此把春节称为中国的“祈祷日”是恰如其分的。
2.阖家欢乐的“团圆日”
我们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的“团圆日”,但实际上,春节更是比“中秋节”重要得多的“团圆日”。中国人常说:“麻雀都有个三十夜”,说的就是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回家与家人团聚,离家的孩子尽管有千里万里也要力争回到父母身边,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过年的前一夜既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吃年饭就叫“团年”。团圆夜里家家户户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塘,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一般是先由长辈讲家族发祥的历史,讲家族的宗派字派,讲家族的名人佚事等;然后大家互相祝贺鼓励,展望未来等。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合起来就是“更岁交子”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而南方则有吃年糕的习俗,象征生活步步登高。
3.祭拜祖先和逝去亲人的“安息日”
应该说,中国的“清明节”大体类似于西方的“安息日”,但实际上,春节更是比清明节还重要的“安息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最要紧的事就是祭拜祖先和逝去的亲人,要多次向他们祷告,希望他们在上天获得“安息”。从腊月初八开始,要对祖先举行“腊八祭”;腊月二十四要祭祀灶神,乞求丰衣足食;腊月三十过大年,既要在吃团圆饭之前先到祖先和逝去亲人的坟头进行祭祀,又要在团圆饭桌上进行祭祀,俗称“磕筷子”。即在摆满佳肴的餐桌上放一些筷子,并向祖先和逝去的亲人祷告,请他们回家过年,还要用筷子轻轻地翻动盘里的菜肴,表示祖先和逝去亲人的灵魂来吃过年饭了;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上九”,也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正月十五是元霄,这一天之后春节也就结束了,所以必须再一次隆重地祭祀祖先和逝去的亲人,晚上还要到他们的坟头去上香和送灯。从整个春节来看,毫无疑问,祭祀始终是一条主线,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多次祭祀使自己的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在天国得到安息。
4.尊敬老人的“老人节”和爱护少年儿童的“儿童节”
在整个春节期间,老人都会受到特别的尊重,很多地方在过大年吃团圆饭时,要组织家中的小辈向长辈叩头,以此表示对长辈的尊重。而有的地方则是在新年初一再组织小辈向长辈行叩头礼。应该说,老人在春节时得到的尊重一点都不亚于“重阳节”,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反过来,长辈对小辈也表示出极大的关爱之情,突出的表现就是长辈很大方地给小辈“压岁钱”,尽管有的小辈已好几十岁了,但长辈仍然给他“压岁钱”,小辈也会心安理得地接受。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是非常希望得到长辈的“压岁钱”的,过春节对少年儿童而言,由于有“压岁钱”的诱惑,因此这的确是一个比“儿童节”还要快乐实惠的节日。
5.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交节”
可以认为,在整个春节期间,到处都是“社交”的场合,人们会抓紧一切时机进行“社交”活动,如走亲访友,拜会长辈,媒婆牵线,洽谈生意等等,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社交景象。但春节期间进行社交活动也有一定的讲究,不能乱来。一般而言,“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拜丈人,初四初五自家人,初六以后乱窜门”。在新年中,不管碰到谁,都要互相“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以示互相祝贺。
6.名符其实的“美食节”
在整个春节的一个多月里,家家户户都要广泛地筹备食品年货,并尽情地进行消费。各家各户不但要看食品是否丰盛,而且还要尽其所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特别是有的地方习惯吃“转转会”,就是若干家庭联合起来,一家吃一天,这简直就是家庭之间的美食大比拼,一家更比一家丰盛。时至今日,很多家庭已不愿意在家做年饭了,而是逐渐转向了到宾馆、酒楼去订餐过年,既省事,又可享受到更好的美食。
总之,中国的春节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节日了,它既具有名符其实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了十分丰富的现代文化内涵。它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祈祷日”、“团圆日”、“安息日”、“老人节”、“儿童节”、“社交节”、“美食节”等等,又完全成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作为任何一个中国人而言,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有这样的春节文化而感到欣慰和自豪,都应该为弘扬这样的春节文化而贡献力量!
篇6:春节微信推送文章
8、数寒天,新年到。又见梅花俏。银装素裹,广袤山川竞妖娆。叹时光电逝,岁月催人老。感沧桑幻化,万象梦春早。庆良辰,看热闹,街巷霓虹曜。幽思如海,把盏柴扉咏诗稿。凡庸知冷暖,辗转情难了。愿平生,朗畅身体好。——沈仙墨人《早梅芳·新年好》
9、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袁宏道《迎春歌》
10、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11、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罗隐《岁除夜》
12、已将春事叠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手摘轻愁寻旧梦,心铺素纸绘新颜。樽前菊蕊堪调酒,雪里梅枝总耐寒。预向风君签锦约,明朝花翠碧栏杆。——云舒云翔《新年寄怀》
13、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擞,仓有余粮库有钱。——塞宾的左手《非绝体·新年》
14、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闫旭辉《新年贺岁》
1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
16、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除夜》
17、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钱来苏《新年有感》
18、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19、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叶颙《已酉新正》
20、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春堤晓星《忆江南·新年》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关于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2.春节微信推送文章
3.春节的微信文章素材
4.有关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5.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6.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
7.关于春节的文章
8.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素材
9.有关春节的文章
10.有关春节的微信文章
篇7:有关春节的微信文章
(1)开车前15天(不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
(2)开车前48小时(不含)以上,可改签预售期内的其他车次;48小时以上15天(含)以内的,按票价的5%收取退票费。
(3)开车前48小时以内,可改签从办理改签之时至票面日期当日24:00之间的其他车次,不办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后的改签;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按票价的10%收取退票费。
(4)24小时以内的,按票价的20%收取退票手续费。
(5)开车之后,旅客仍可改签当日其他车次,但只能在票面发站办理改签。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关于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2.春节微信推送文章
3.有关春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4.春节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5.春节的微信文章素材
6.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素材
7.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
8.关于春节的文章
9.有关春节的微信文章
10.有关春节的文章
篇8:有关春节的微信文章
订票渠道:
学生可通过12306网站、12306手机APP、电话、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代售点等6种途径,提前购买12月1日以后的寒假火车票,享受最低半价优惠。
预订日期:
回家火车票:1月24日至1月27日期间的车票。
返校火车票:202月25日至2月28日期间的车票。
目前已经发售12月20日的寒假学生票,而根据铁路客票预售的有关规定,通过火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火车票代售点,预售期比12306网购票推迟两天。购买学生票,普通硬座火车票可享受半价优惠。据介绍,学生票乘车时限分寒假和暑假两个阶段,其中寒假为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春节为1月28日,比往年有所提前,因此预计201月中旬是学生返家最集中的时段。需要提醒的是,学生票的优惠额度并不一样。
其中,购买普通硬座火车票,可享受半价优惠,购买普通硬卧票和动车组二等座车票可享受7.5折优惠,软座、卧铺以及动车组一等座不发售学生票。同时,学生票在市内火车票代售点发售时不收手续费。如果学生票旅客在购票时遇到有代售点违规收费,可以拨打12306投诉。铁路部门预计,今年的学生票预售期从12月下旬开始将迎来高峰。
铁路部门规定,每个学生每年在规定期间,只能购买4次学生票,当年未使用的次数不能留至下一年使用。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毕业生凭学生书面证明也可购买一次学生票。购买学生票时,大中专学生应凭附有加盖院校公章的减价优待凭证、火车票电子优惠卡和经学校注册的学生证,毕业生凭学校书面证明,也可享受学生票优惠待遇。根据各高校的寒假放假安排,预计今年春节前学生出行高峰期在12月20日至明年1月10日间,返程高峰则预计在明年2月20日至3月1日,届时部分热门方向的车票将十分紧张,学生旅客应尽早购票。
预定学生寒假火车票要求和提示
①年统一办理学生预定火车票工作与往年变化较大,请各位同学认真阅读下列提示。
②2016年春运学生票由铁路部门统一配票,不再采用学校集中发放车票的方式,即学生提交订票单后,自行到指定网上查询订票兑现结果,并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取票。
③2016年12月9日至12月14日期间,学生可登陆www.12306.cn/stgweb,在查询兑现结果窗口下,选择学校、证件类型后,使用本人姓名+证件号进行订票结果查询。学生认可订票结果的,到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代售处进行取票,并支付相应票款。取票时,请携带本人二代身份证件原件及附有学生优惠卡的学生证原件。
④如果对配票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学生可放弃取票,2016年12月14日24:00后,未领取的车票不予保留,将统一返回票库。
⑤学生取票后,需要退票、改签时,请自行按铁路局按相关规定办理。
⑥由于个别日期学生乘车较为集中,在学生订购车次能力不足时,铁路将调整乘车车次或后延乘车日期,请学生在订票时选择“不限定日期和车次”,这样更容易订到车票,如果选择限定日期、限定车次,余票不足时,将有可能订不到车票。
⑦由于通过互联网预订火车票有时间限制,超过规定时间将无法登录系统进行订票。
⑧学生取车票时,请务必随身携带自己的二代身份证原件和贴有优惠磁卡的学生证原件,并一定要保证学生证磁卡有效,如果预定往返程车票的,将扣除两次学生优惠卡次数。
寒假学生票优惠时间规定
2017年寒假学生票10月起已全面开售!同学们可通过12306网站、电话、手机客户端以及火车站售票窗口、车票代售点和自动售票机等6种方式订购寒假学生票。2017年寒假学生票使用日期从12月1日开始至2017年3月31日结束。根据各大高校放假安排,预计节前学生回家客流高峰集中在12月20日至明年1月10日间,节后学生返校客流高峰集中在2月20日至3月1日。
按照规定,车票根据不同车型由硬座部分、空调部分、加快部分和硬卧、软座、软卧部分组成。学生假期购票可享受硬座、加快和空调部分半价优惠,也可以购买硬卧票,但卧铺部分不享受半价优惠政策。
每个学生每年在规定期间,只能购买4次学生票;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毕业生凭学生书面证明可购买一次学生票。软座、软卧和动车组列车一等座不在学生购票优惠范畴之内。出国留学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6种情况不能购买学生票:
1、学校所在地有学生父母中的一方时
2、学生因休学、复学、转学、退学时
3、学生往返于学校与实习地点时
4、学生证未按时办理学校注册的
5、学生证优惠乘车区间更改但未加盖学校公章
6、没有学生火车票优惠卡,以及学生火车票优惠卡不能识别或者与学生证记载不一致的
篇9:春节微信公众号文章
云南哈尼族的介绍: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尼”、“碧的”等自称,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
云南哈尼族过年习俗:
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春节节日意义
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
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人们说,有海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睦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春节节日微信文章】相关文章:
1.微信节日祝福语
2.微信春节祝福
3.春节微信短信
4.迎接元旦微信文章
9.春节拜年微信祝福
10.朋友圈微信春节祝福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