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我的田地散文

我的田地散文

2025-01-24 08:07: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果的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我的田地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我的田地散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我的田地散文

篇1:我的田地散文

我的田地散文

我要的田地,是活水活土,未曾经过一切化学药品、化学肥料污染僵化的土地,一切未曾经过害虫侵扰和细菌浸染的土地。是一片古老而新鲜的土壤,我要用它来种埋一颗滚烫火热的心、来埋种一片鲜红涌动的血液,来埋种全人类与全宇宙光明的希望与辉煌的未来。即使我的愿望在逝去的一天不能实现,也不会懊悔,因为我以这样的高度与这样的境界生活与生存了。我也相信,德不孤,必有邻的圣人言论的正确,有人像我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何来冤屈?

我曾经耕种过田地。自11岁以后,责任制起,至17岁前,我考上了中师前,我在村中家里有属于自己名字的土地。父亲像教练健壮的小牛犊那样,教练我耕种我们的田地。赶牛,挑肥,拉车,扶犁,扛麦,扬场,摇筛,割青草,摁铡刀,攥锨把,抡镢头,垦荒地,等等。尽管我哭过鼻子,抹过眼泪,负过伤,流过血,埋怨过农村困住了自己的身魂,但我仍以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而感到自豪。农民的吃苦,农民的耐劳,农民的累死累活不知歇息的韧劲,令人感佩一生,也将受益终生。

我弓着腰,驼着背,也留下了务农的印迹吧。20岁后,几乎家里就剩下了年迈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教书之余,他们是我的伙伴,我是他们的帮手。夜里看电视新闻,唠唠家常,其乐融融;白天上地劳动,撒肥,起苗,割麦子,掰玉米,钎(割)高粱,疏果,喷农药,摘棉桃,绑辣椒,日子红红火火,光景蒸蒸日上。父亲喜欢抽旱烟,一吧嗒一吧嗒的叼在嘴角。忙了,无论啥轻重的活计,总会笑着说:“甭着急,轻来轻去搬倒山么。”闲了,倚在墙根下,抽烟想事情;又好像什么也没想,在脚边磕磕烟嘴就又忙去了。

母亲喜欢画画绣花儿,鸡猫狗鸭儿,龙凤莲花朵,样样画得好,绣得真。绣了自家用的,人家姑娘出嫁,也请她描画。母亲也会和彩面捏面人,不只是面人,莲年有鱼,松鼠偷果,蝎子蛇兔,等民间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她都会捏;捏成后,贴在白馍馒头上,贴在胡乱(圆馍囫囵)上,人家拿去给外孙过岁送满月,甚是赢人(争光露脸)。母亲性子急,纳鞋底不平整,烙锅盔总爱焦,不及四妈的手艺,但其他七个碟子八个碗的饭菜都没说的.,缝纫也算上一流。看书听戏往往津津有味,这一点对子女影响很深。

而今,我回到家去,似乎找寻不到自己在村子的踪迹。父母过世,同堂别家,人心各异,相逢只是笑哈哈,没啥。过去的土地,连同父母的,已经归了别人;过去的地窑院,连同二三十年热切的记忆,都被挖塌、埋覆在黄土之下。有朋友说,你是哪里人?我回答,是这里人。但心中又犹疑起来,尺草寸土,哪一样属于自己?真正属于我的,恐怕只剩下祖先的坟茔了吧。

有朋友抱怨说,故园还值得留恋么?鸡场、猪舍,臭不哄哄,倒了胃口,坏了心境,我们是无家可归之人。望着眼前复垦的宅基地上,瑟瑟抖动的林立豆蔓,鲜嫩挺拔的尖尖麦苗,我觉得好笑,沧海桑田,聚散的人群,流动的村庄,仿佛是河里的鱼虾,天上的浮云。

过客逆旅的悲凉又不觉袭来。然而我渴望大地慈母永生,生长一切,又埋葬一切,着实伟大。我渴望山高父爱永立,包容一切,又傲视一切,着实威严。我又渴望山高水长,我们是山水的合体,自然和合易变的结果与象征。我们能道出自然万物的真谛,自然万物的真谛是我们。

叶子黄了,蝴蝶飞了,蟋蟀静悄悄了,喜鹊儿叫喳喳了。魂来吧――,你!

篇2:平田地散文

平田地散文

昨天,我来到了自家的承包责任田里,只见父亲雇了一辆挖掘机,将田地翻了又翻,整了又整,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然而,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流下了父母双亲多少辛勤的汗水,发生过多少感人至深、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说过,他要做个好农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用勤劳成就梦想。

民以食为天,民以田地为重,这是天经地义的。在我们姊妹四人读书时代,父母双亲在自家的`田地里,栽上了树苗,风里来,雨里去,整天蹲在那里施肥、浇水、间苗,一棵棵幼芽在他们的侍弄下茁壮成长,再把树苗卖给周边的人民群众,带领大家伙儿共同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用自己的血汗钱供我们读书,念大学。如今,我们都已经参加了工作和成家立业了,他们还守护着这份田园。

到了20世纪末,眼看树苗不值钱了,父亲便改了行儿,种上了梨树,在他们的侍弄下,一个个水灵灵的梨子挂满了枝头。梨子香甜可口,但储存期短。父亲不得不又改行了,栽上了葡萄,用水泥和钢筋做成的杆子架在葡萄的中间,成了地地道道的葡萄园子。侍弄葡萄并不是那么简单,春天幼芽开始吐绿,他们就开始忙碌了,先把沉睡在泥土里的枝桠扒了出来,再扶到水泥杆子上。到了夏天,开始给葡萄施肥、浇水、打药。秋天是最忙的时节,一族族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谗言欲滴。父母天天守候在葡萄园里卖葡萄。在那里,用水泥砖搭了个棚子,不忙的时候,他们在棚子里小憩一会儿。在出口处,临时用塑料搭了个棚子,棚子底下有一个支架,支架上放了一个电子称,还准备了好几个剪子,有时父母自己剪,有时叫顾客剪。不知不觉到了冬天,他们把葡萄枝干卧倒,再培上厚厚的泥土,等待着明年春天的到来。这所有的一切啊,父母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劳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母年事已高,整天累得腰酸腿疼,实在干不下去了,但是他们还强挺着。我与弟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意,根本帮不上他们什么忙。我们多次劝他们不要再干了,他们就是不听。我们真恨不得把葡萄枝干都砍掉。在我们再三规劝下,父亲这才痛下决心,改成良田种玉米,回原了土地的原色。

篇3:迟来的田地情结散文

迟来的田地情结散文

我虽然没有怎么亲历过田园的劳作与生活,没充分体味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那种辛苦的历炼。但怎么说,我也是一个把童年大部分时光,都倾注过村庄土地的人。

虽然此时,我坐在一个“笼子”里。虽然在这个“笼子”,我已习惯“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习惯用一些纸笔的行云流水来打发闲暇的无聊;习惯像个女人一样喋喋不休、在堆积营造的“画面”里喜悦或是感伤,但我仍然会在某一个刹那忆起那些旧时光。那些黄黄的、或干或湿的泥土,那一扇旧木门后面早已锈蚀了的锄头和镐锹,那一些蠕动的可爱的蚯蚓。继而,我会看到几个模糊的身影,他们担水,撒种,衣服上总是沾满了汗水和尘土。于是,我的心头便渐渐地趋于沉重。

谈起田地,它蕴含的是一种朴实和原始。就像一切事物的起源仿佛都出自于泥土。几千年,或是更久,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耕耘,从“土里刨食”到“根落尘土”。

我的爷爷是从我记事起,家里第一位与田地打着深厚交道的人。那几年是土地大改革的时期,地主们的地都被分了,大家一起热火朝天的在田里干活,那时的地并且也是有划分的。听爷爷以前说起当年生产队里的场景,就正如最近热播的一部叫《老农民》的电视剧。当年的那些辛苦,那些常常吃不到饱口饭的艰难,由屏幕一一呈现了出来。像我们这年青辈儿的,甚至是更年轻的一代,根本体会不到那种“面向黄土背朝天”紧张而繁劳的感觉的。爷爷,是在那片岁月的洗礼之下的一个典型人物,他的爆满青筋而黝黑的四肢俨然是一个证明。爷爷虽然清瘦,但却仍旧很有力量。每当我在脑海里描绘他时,他的轮廓就像一个田地之厚重的缩影,或是从土里走出来的艺术品。而到了老年,他做不动那些粗重的麦稻农活时,就会在炎热的夏日,经常卷着袖口和裤脚,光着脚去屋后一里地远的田地里伺弄一些蔬菜。小的时候,在黄昏,我常常会盯着他散步在一条长长的乡间河堆上,然后总会在他被落日拉得很长很远的背影里出神。而正是这一位老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念着我的乳名,可是他却没能看到我,甚至连那一双浑浊的眼,都没有闭上。这也是我心里深处的遗憾,一个让我每当想起就会心酸流泪的'老人。

多年后,我已身在另一个城市,我经常都在这个地方,试图找回一种生活或是生命里的本原。虽然有时也并非如我设想的那样。在一个安静的几排小区内,在楼房之间的间隔处,让我深感欣慰的是,居然还会保留着一些空地。我仿佛感到,对土地还保留独特情感的人并不只是我一个。因为我看到好多人家都打算在上面开垦种菜。他们好多人甚至因为没有争抢到“菜园子”而动了干戈。而把“田地”抢到手了的,便开始认真地翻土、种植、浇水。他们似乎从这里找到了劳作的畅快。我们家也“抢”到了几分地,我的母亲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种下了茄子、豆角、辣椒、土豆、黄瓜等等常见的蔬菜。这大多数是一些“绿绿的家伙”,有时它们会沿着我们搭的架子,一直往上伸长,甚至会有两米来高。在上下班的当口,每每经过它们的时候,心里就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的感觉。或许是一种清新,或许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渴望。可以肯定的是,种上这些菜物,肯定要比本来规划的稀薄的小草坪要好的多了。

而从我母亲的身体不大好的时候开始,这几分田地的任务,就理所当然地就交给我了。虽然当年对于种植也有过耳熏目染,可那终归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小时候也没有力气,只能跟随着母亲的锄头往小土坑里撒一些种子。而现在,力气是有了,但种植的细节的确是让人感觉繁琐的。这像是在锻炼一个人持续的意志和坚持,也在磨励着你的细心。前天,要在地里种一些豆角。而之前就要开始挖土,然后再把一些大的土块一一敲得细碎,这还不能直接就往下撒种子,还得要浇上水湿润之后用塑料布盖起来“养着”两天。你看看,想让土里生出菜物,倒也要“计划周密”的,仿佛在用各种“伎俩”来哄着你的“小情人”,最后,你的小情人才会为你“开花结果”。而之后在另一些已长出“长牙”了的豆角地里搭细竹架的时候,我却做了一回错事。我本就比照着母亲先前搭好的架子,找来细竹一一插在豆角的边缘,而插得不能离它太远,不然到时候它们上长的时候,细藤是绥不到竹架上,会全部瘫倒在地。我曾用一些绳头把横竖的竹子系住,本以为这样就大事告成了,可是母亲回家的时候告诉我,说我搭得不行,并告诉了我原因。原来我绑的位置太高了,不着力,这样早晚会被愈渐硕重的长豆角坠垮掉,那可就功亏一篑了!田间,人们经常说的“抗旱”就是浇水了,好多蔬菜长得肥头大耳,想着也必定和你隔着三两天就要将它美美地“喂饱”有关。我也仿佛听到它们的急不可耐,它们在咕咚咕咚使劲喝水的声音。

这个小菜园子里,之前刚刚刨掉过好多蒜头。你无法想象,那一些干萎枯黄的长叶子随意耷拉着,而那泥土下面却深藏着饱满而白嫩的蒜头。谈到大蒜,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此时该说一句“蒜不可貌相”了。蒜,可是一种抗癌的良好利器,日常食用还可以杀却胃肠道的病毒和细菌。所以对于我的胃部问题,我的一个擅长中医和玄道的文友“袁哥”就曾劝我要经常吃蒜。而蒜的味道也确实不错,它的“一生”也是著然分明的:它的“幼年”是蒜苗,轻轻软软的,弱不经风的样子;它的“青年”是蒜黄,开始散发一种成熟和独特的气息了;“中年”呢,是蒜苔,变得粗粗壮壮,拔节伸高而坚硬。俨然是气节已到了高潮的鼓点。而到了“老年”时,它居然也能感觉但自身的垂暮,“既然无力再回春,不如就此消隐去,深藏一世功名算罢。”它缩成一团,却仍保留着孤傲,因此你若将它一瓣一瓣地掰开,也要费一些力气的。我从土里把它们挖出来,此时的时节适合把它们做成一种别致的小菜:“泡蒜”。就是用一些糖和盐醋融合搅拌它们,再腌放在坛子里,过上两三个月,打开坛子你就闻到一种别趣好吃的“美食”的味道了。

一年四季,或许在这些虽小却韵味十足的小田地里,我估计还要不停地变着花样再去种下好多时令蔬果。或许我还有许多的种子不认识,许多的种植培育方法还没掌握,但我似乎是发了愿心的,要把它们“服侍好”。仿佛是和那些阔别多年的老朋友的旧逢,又仿佛是我自身下意识的一种心态的自然回归。可能人到中年,就会自然地对古朴和传统的事物,产生一种责任或兴趣的传承感吧。或许,乡村的孩子才是最快乐的,他们的童年才是最丰富多彩的。所以,这一天,当我又在楼下的田地里做一些活务时,我那总习惯在屋里待着的儿子居然也调皮地也从楼上跑了下来,并抢过我手里的铁锹,模仿我的动作在那里胡乱对着泥土挥舞和挖着,嘴里甚至还“嘿嘿嘿”地喊着口号,这一来便把我逗乐了。虽然我的妻子在一旁不停地训斥让他小心别碰着自己,但我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迅速地掏出了手机,让儿子摆出几个“干活”的姿势,一连拍下了十多张照片。我相信,等小家伙将来长大的某一天,也会“遭遇”一场和我一样“迟到的田地情”。而他,或许不会再如我这般幸运,能在遍地钢筋水泥的市井内,找到一块“珍贵而沉重”的菜园子了。

【我的田地散文】相关文章:

1.田地的造句

2.田地转让协议书

3.承包田地合同

4.田地租用合同

5.田地承包协议书范文

6.家乡的田地作文

7.我等你散文

8.小小的我散文

9.我承认散文

10.我短篇散文

下载word文档
《我的田地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