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蒙山导游词
“qqaaqq”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平邑蒙山导游词,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平邑蒙山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平邑蒙山导游词
平邑蒙山位于沂蒙山区,属于临沂市,海拔1100米,图为龟蒙顶,谢谢大家支持,
蒙山是我国4A级风景区,而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天然氧吧,九龙潭,等著名景点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其中平邑龟蒙景区为6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因其状如神龟伏卧云端而得名,为山东第二高峰,被誉为“岱宗之亚”,围绕主峰60%的山峰均在平邑龟蒙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东方养生长寿圣地、山东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十佳山岳旅游区和十佳自驾车旅游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东山即指平邑龟蒙景区。
巍巍蒙山,气势磅礴,风光秀丽,集众多名山优势于一身,雄、奇、险、秀、翠、幽,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说,龟蒙景区以东鲁在望、古道奇观、玉泉枕流、鹰峰奇观、一径通天等十大景观著称。蒙山四季皆景,各有千秋。春来蒙山,百花盛开,彩蝶飞舞;盛夏之时,云蒸霞蔚,瀑流悬空;金秋时节,红叶如醉,硕果累累;隆冬登山,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不论何时登临蒙山,都会让人领略以清新、惬意和重返大自然的闲适与旷达。蒙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植被茂密。现有各类植物1200多种,古、珍、特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3月,经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测定,蒙山平邑龟蒙景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上/立方米,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为休闲、疗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平邑县委、县政府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格局开发,多元化投入,全方位促销,按照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累计投入2.2亿元,用于完善蒙山景区水、电、路等服务配套设施和景点建设,建成了高218米、宽198米的标志性景点----蒙山寿星,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蒙山旅游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2:平邑蒙山导游词
平邑蒙山风景区位于蒙山之阳,境内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有“岱宗之亚”的美称。蒙山,古称“东蒙”、“东山”。绵亘75公里,面积1125平方公里。素有:“岱宗之亚”,“九州巨镇”之誉。
蒙山景点众多:利用整个山体雕刻而成的寿星巨雕,总高度218米,宽198米,是乐山大佛的3倍,作为世界现有的最大山体雕刻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蒙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0%,据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测定,山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220万个/立方米,是北京生态中心的176倍,是大气平均值的4400倍,为全国之最,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因空气质量好,生存环境优越,周边长寿老人众多,又被誉为“东方养生长寿胜地”;此外,鹰窝峰奇观、伟人峰、江北第一竹园、九龙潭飞瀑、白云岩道院、东蒙古道等景点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天宇自然博物馆,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矿物晶体、动物化石、动植物标本为一体的自然博物馆,藏品达39万余件……
平邑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景点众多。现有平邑蒙山风景旅游区5A级旅游风景区,天宇自然博物馆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九间棚旅游区和“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归来庄金矿地质公园两处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4月,平邑县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并成功晋级二十强;平邑蒙山风景旅游区同时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归来庄金矿地质公园、九间棚旅游区均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品牌二百强景区”。
蒙山属东南亚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美。龟蒙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5%,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场”。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于 3月份,对龟蒙景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和氧气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为蒙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220万个/cm3,是有明显生物效应浓度(>10万个/cm3)的20倍,是北京生态中心的176倍,氧气含量最高为20.98%,比北京生态对比中心高0.55%。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10万个/cm3,可产生明显的生物效应,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睡眠,增强食欲,提高免疫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宝贵的富氧资源,对龟蒙景区开发森林旅游、度假疗养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篇3:作文 游平邑蒙山
作文 游平邑蒙山
我小时候就听过这样一首民间小调: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今天我终于如愿地来到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来到沂蒙山,一下车便呼吸到了一种大自然的清新的味道。
我们坐上客车进入沂蒙山区,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是无比的兴奋,坐在车上欣赏着这天然形成的美景。车停了我们来到一个著名的景点:鹰窝峰。那是一座非常高的山峰,放眼望去,这鹰窝峰非常的陡峭,如刀劈斧砍一样。只有老鹰才能飞上去筑巢,就连灵活的猴子也是望崖兴叹。让人最震撼的是鹰窝峰的最顶端耸立着一棵挺拔的云松,无论怎样的巧夺天工的盆景都比不上这样的自然奇景。
我们又来到一个令人称奇的自然景观,叫群龟探海,有两只小乌龟趴在一只大乌龟的背上,连同几只大乌龟一起向前使劲伸着脖子,这里常常出现云海奇观,这群乌龟好像去赶海,因此得名“群龟探海”。
我们继续向山顶前进,忽然感觉像变了一个世界,空气格外的清新。导游阿姨说,这个地方叫做天然氧吧。这里松树特别多,空气中的负离子是普通空气中的3倍,所以人们感觉呼吸起来会格外的清爽。
我们终于登上了龟蒙顶,上面有两个金钱龟,边边角角已经被人们都摸得特别光滑,看来是挺灵验的。我也上前许下了三个愿望。
导游说,我们最后一站是去蒙山最著名的`一个景点“蒙山寿星”。我们要乘坐观光索道前往,从索道上往下看,下面是一个大峡谷,好高呀,好美呀,峡谷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的野果、黄的树叶、紫的小花、绿的松树……真是层林尽染。终于来到了拜寿台,这个大寿星可是真壮观呀!高218米,宽198米,比四川著名的乐山大佛还要大三倍呢!光他的嘴巴就长19米。老寿星左手拄着龙头拐杖,右手捧着一个大大的寿桃,笑容可掬地坐在那里,栩栩如生。
该下山了。我恋恋不舍的望着这美丽的蒙山,由衷地赞叹:“沂蒙山真好!”
山东济南市中区纬二路五年级:小冯
篇4:蒙山大佛导游词
台骀神庙是张氏祖祠。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黄帝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为张氏之祖。《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王郭村西五里有天龙山,东麓神仙峁下有青阳河,古有青阳庙,祀张氏先祖少昊青阳,有张孟谈配享。战国初,张孟谈相赵襄子抗智伯解晋阳之围,功成身退,隐于“负丘”,即此。南有张氏祖茔,张家坟沟。再南为南峪,有张三丰墓。王郭村内有明、清张氏民宅古建、张家巷等,皆张氏古迹。台骀不仅是一位早于大禹的治水人物,受到后人的尊敬,他还是张氏先祖。台骀神庙——张氏祖祠无疑是海内外张氏寻根谒祖的圣地。
主要公园:迎泽公园是太原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迎泽大街中段,全园总面积70余公顷,其中迎泽湖约占三分之一。园内布局基本按地形划分,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动物园位于新建北路中段东侧,占地面积50多公顷,公园中心为龙潭湖,它是山西惟一的专业性动物园,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儿童公园位于市中心的海子边,旧称文瀛湖,是太原最早的公园。森林公园位于尖草坪区大同路南段,是太原目前面积最大的公园,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汾河公园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通过四道橡胶坝及复式河槽实现三级蓄水,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蒙山大佛导游词 15篇】
篇5: 临沂蒙山导游词
各人好!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南部,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岑岭,素称亚岱。蒙山国度丛林公园于94年12月被原国度林业部核准设立,95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当局列为省级风光胜景区,现为国度AAAA级旅游区。公园总面积5.5万亩,天然资源富厚多采。拥有野活跃物: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8种,植物100余科900余种,丛林包围率达96%以上。有百里林海、自然教室之称。经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氛围中负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854167个,为北京地域195倍,居世界之首,为该中心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被誉为自然氧吧、超清洁地域、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
景区奇峰矗立,气魄雄浑,自古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之名胜,尤以巍峨俊秀的山岳景观和原始丛林风采为众人称颂。她是玄门文化的圣地,是鬼谷子王禅老祖修炼神道之地。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鲁的记述,康熙、乾隆、李白、杜甫、苏轼、公鼐等历代帝王将相、文人书生都曾游历蒙山,留下千古绝唱。公园包罗水帘洞、雨王庙、云蒙峰、百花峪、老龙潭、望海楼六大景区。开拓出中国瀑布、雨王庙、巨细云蒙峰、栖凤山、邵家寨、等180余个景点。四序景致:春季林海花潮,夏日飞瀑流水,秋季红叶映照,冬季玉琢冰雕。
篇6: 临沂蒙山导游词
接待各人来到这里旅游,很兴奋当各人的导游!
蒙山是沂蒙山的主体,联贯近百公里,群峰嵯峨,重峦叠嶂,气魄恢宏,主峰龟蒙顶海拨1156m为山东第二岑岭,被称为岱宗之亚。
蒙山是一座迂腐的山,是一本博大博识的地学史书,是一座内容富厚的自然地质博物馆,它记录了大地28亿年以来的沧桑巨变。28亿年前,蒙山地域为一个不变的陆块。距今28-27.5亿年间,受大地裂谷浸染形成面积普及的海盆,岩浆沿裂谷喷发喷溢并接管沉积,形成火山沉积岩系,这就是齐鲁大地最为迂腐的岩石泰山岩群。之后的2.5亿年间,蒙山地域担当两期大局限岩浆侵入,吞噬了泰山岩群,形成阜平期蒙山岩套、五台期峄山岩套花岗岩类;距今25-23亿年间,蒙山地域又担当第三次大局限岩浆侵入,形成吕梁期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交接或捕虏了泰山岩群和前两期岩浆岩。距今23-8亿年间,蒙山陆块经验告终构行为的挤压和小局限的岩浆勾当,处于隆升剥蚀时期。8亿年以来,蒙山地域又经验了海进海退的变迁及陆相火山勾当。直到距今3000万年以来,受喜马拉雅行为影响,蒙山断裂再次勾当,蒙山主体不绝隆升剥蚀,终于雄踞齐鲁大地。
在亿万年的汗青长河中,大天然的力气是人们不可思议的,它断山裂海,培育了沂蒙山区异彩纷呈的地质遗迹。
沿蒙山山脉普及漫衍着三期大局限岩浆侵入勾当形成的岩石: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配合组成了蒙山的主体。蒙山并由此成为蒙山岩套的定名地,是华北地域以致世界远古代TTG质花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域之一。形成于距今17-15亿年间的中元古代四堡期牛岚辉绿岩脉,定名地也在蒙山,是我国本期岩浆侵入最为典范的地域。这里有我国局限庞大的古结构带,形成于距今26亿年前后,经验恒久多次岩浆勾当和结构挤压浸染,北西南东偏向延长达上百公里,宽2到9公里。
沂沭断裂带及其东临的中生代潜火山岩和侵入岩遗迹,沿线的温泉地热遗迹等,是研究华北板块东南缘结构行为、板块俯冲碰撞造山进程的重要证据。
莒南恐龙足迹化石形成于距今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形态生涯齐备、数目浩瀚、种类一切,为天下少有、海内有数。来这里还可以看到天下上最大的石铁陨石,重达4吨,是研究天体演化不行多得的实证。
沂蒙山是一座富足的山。蒙山金刚石是中国发明最早的原生金刚石矿,其颗粒之大、品位之高,均居世界首位,蒙山是名副着实的中国钻石之乡。距今5到4.5亿年间,蒙山地域沿近南北向断裂带有幔源岩浆侵入,形成金刚石矿母岩常马庄金伯利岩。1983年发明的蒙山1号钻石,重达119.01克拉,是海内原生矿中最大的一颗钻石。
沂蒙山钟灵毓秀,天然风物壮美。千峰万壑,林海花潮,奇嶂绝壁,山峦缥缈,泉飞瀑鸣,湖光滟潋,兼北国山川之雄奇,继江南水乡之灵秀。
蒙山山体巍峨高耸,在新结构行为影响下形成的花岗岩奇峰四处可观,海拔高度多在500米之上。龟蒙顶、天蒙顶、云蒙峰等山峰,沟谷艰深、山势雄奇。鹰窝峰、刀山、大汪等悬崖绝壁,相对高差达百米以上。
篇7:临沂蒙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旅游,很高兴当大家的导游!
蒙山是沂蒙山的主体,绵延近百公里,群峰嵯峨,重峦叠嶂,气势恢宏,主峰龟蒙顶海拨1156m为山东第二高峰,被称为“岱宗之亚”。
蒙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地学史书”,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它记录了大地28亿年以来的沧桑巨变。28亿年前,蒙山地区为一个稳定的陆块。距今28-27.5亿年间,受大地裂谷作用形成面积广泛的海盆,岩浆沿裂谷喷发喷溢并接受沉积,形成火山沉积岩系,这就是齐鲁大地最为古老的岩石——泰山岩群。之后的2.5亿年间,蒙山地区经受两期大规模岩浆侵入,“吞噬”了泰山岩群,形成阜平期蒙山岩套、五台期峄山岩套花岗岩类;距今25-23亿年间,蒙山地区又经受第三次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吕梁期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交代或捕虏了泰山岩群和前两期岩浆岩。距今23-8亿年间,蒙山陆块经历了构造运动的挤压和小规模的岩浆活动,处于隆升剥蚀时期。8亿年以来,蒙山地区又经历了海进海退的变迁及陆相火山活动。直到距今3000万年以来,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蒙山断裂再次活动,蒙山主体不断隆升剥蚀,终于雄踞齐鲁大地。
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大自然的力量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它断山裂海,造就了沂蒙山区异彩纷呈的地质遗迹。
沿蒙山山脉广泛分布着三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岩石: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共同构成了蒙山的主体。蒙山并由此成为蒙山岩套的命名地,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太古代TTG质花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区之一。形成于距今17-15亿年间的中元古代四堡期牛岚辉绿岩脉,命名地也在蒙山,是我国本期岩浆侵入最为典型的地区。这里有我国规模巨大的古构造带,形成于距今26亿年前后,经历长期多次岩浆活动和构造挤压作用,北西—南东方向延伸达上百公里,宽2到9公里。
沂沭断裂带及其东临的中生代潜火山岩和侵入岩遗迹,沿线的温泉地热遗迹等,是研究华北板块东南缘构造运动、板块俯冲碰撞造山过程的重要证据。
莒南恐龙足迹化石形成于距今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形态保存完好、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为世界少有、国内罕见。来这里还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石铁陨石,重达4吨,是研究天体演化不可多得的实证。
沂蒙山是一座富饶的山。蒙山金刚石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原生金刚石矿,其颗粒之大、品位之高,均居全国首位,蒙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钻石之乡。距今5到4.5亿年间,蒙山地区沿近南北向断裂带有幔源岩浆侵入,形成金刚石矿母岩——常马庄金伯利岩。1983年发现的“蒙山1号钻石” ,重达119.01克拉,是国内原生矿中最大的一颗钻石。
沂蒙山钟灵毓秀,自然风光壮美。千峰万壑,林海花潮,奇嶂绝壁,山峦缥缈,泉飞瀑鸣,湖光滟潋,兼北国山水之雄奇,继江南水乡之灵秀。
蒙山山体巍峨高耸,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形成的花岗岩奇峰随处可观,海拔高度多在 500米之上。龟蒙顶、天蒙顶、云蒙峰等山峰,沟谷深邃、山势雄奇。鹰窝峰、刀山、大汪等悬崖绝壁,相对高差达百米以上。
马鬐山是沂蒙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云腾雾涌,群峦叠翠,飞瀑高悬,俊秀挺拔,三面环水,水天一色。马鬐山主体岩石为中生代正长花岗岩类,由于断裂活动形成峡谷及悬崖峭壁。山之雄,石之奇,峰之峭,景之秀,有四奇、四怪、四险、四秀之说。马口石,高达百米,绝壁如削,巨石形如马口仰天长啸,山风吹过,巨石上茂密的芦苇,迎风抖动,如列马的鬃鬐,马鬐山由此得名。
莒南天佛长=3800米,头枕青山,脚抵明湖,神采奕奕,慑人心魄。天佛额头饱满方正,五官清晰,是由形成于九千万年前的潜火山岩体,经长期风化侵蚀作用“雕琢”而成.
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各类象形石,怪石嶙峋,惟妙惟肖,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公园内,令人叹为观止。花岗岩崩塌和风化作用形成的指动石及石阵景观,乃世界之稀有。古生代碳酸盐岩地表岩溶形成的园林石,造型奇特、规模巨大,为我国北方地区所罕见。
沂水地下溶洞群,发育在距今亿年间形成的新元古代土门群藻灰岩,以及亿年以来形成的古生代寒武系灰岩中。溶洞洞体规模之大,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地下暗河流量之大,在江北地区实属罕见。
溪水淙淙,泉瀑轰鸣,沂蒙山水体景观丰富多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清爽甜美的泉水由花岗岩裂隙水汇集而成,在林木草丛间迂回流淌。碧水幽谷,显示了高山林野的灵性和无限生机。因断崖岩壁酷似中国版图而得名的中国瀑布,水韵三叠,雨帘雾幕。三面群山环峙的云蒙湖,烟波浩渺,鸥翔鱼跃,使人心旷神怡。马鬐山下的天湖,水质纯美甘冽,栖息着天鹅、大雁、鸳鸯、鸬鹚等珍贵鸟禽,是一个天然野生动物保护区。
沂蒙山是一座物华天宝的山,是植物的王国,动物的天堂,人类回归自然的胜地。这里有植物余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有鸟类69种,陆栖兽类15种,蝴蝶及观赏昆虫40余种,雀鹰、白头鹞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来过蒙山的人,无不感叹这里清新宜人的大气环境,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20万个,蒙山被喻为“天然氧吧、养生圣地、长寿摇篮”。蒙山脚下已建成开放的自然博物馆,地质矿产、古生物化石收藏种类齐全,规模巨大,世界罕见。
这是一座名人辈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山。孔子著名弟子子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等均出生在这里。沂蒙山是中华历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就创造着远古文明。万寿宫、白云岩、明广寺、卧佛寺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佛、道寺观。
蒙山为历代名人登临胜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即指蒙山。李白、杜甫结伴登蒙山,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不朽诗篇。苏轼也曾来蒙山观光并赋诗称颂。康熙、乾隆二帝曾游历蒙山,留下了“奄有海邦为鲁镇”,“敦俗户多淳朴风”的赞颂。
这是一座英雄的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使华东战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加快了全国大反攻的进程。朴实的沂蒙人民,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里是著名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著名电影《红日》的诞生地。
沂蒙山美,美在山和水。天然的地质地貌,造就了沂蒙山绮丽无比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给沂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迹和美好的传说。
临沂蒙山概况
蒙山(Mount Meng),古称“东蒙”、“东山”,地处山东省临沂市西北、沂蒙山区腹地,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二高峰,素称“亚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蒙山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是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颛臾王曾主祭蒙山,这里留下了孔子、庄周、老莱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苏轼、康熙、乾隆等帝王圣贤足迹。
中科院在蒙山监测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居全国第一,被誉为超洁净地区。蒙山栈道、蒙山寿星、蒙山索桥等设施创下数项世界之最。
蒙山评获全国首座“中国生态名山”称号,入选“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名录”。国土部推荐蒙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单位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查。
蒙山,又名东山、东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亚”的称号,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而闻名遐迩。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来于本身的主要特征,如东岳泰山,古时作“大山”,“大”字读“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岳华山,因其形似莲花,华与花通;东北的长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为红色;黄河因其水浊色黄;长江因其源远流长等等。也有因历史人物或物产得名的。或象形,或状体,或表色,或传史,莫不名实相符。那么蒙山的“蒙”字,其确切的涵义是什么呢?这在我国古典名著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经》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体符号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征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征凶险,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释蒙卦卦象和卦义的彖辞说:“山下有险,险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对此,三国魏王弼注解说:“退则困险,进则阂(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适,蒙之义也。”又说:“山下出泉,未知所适,蒙之象也。”再看蒙山的形势,它绵亘于鲁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阴、费县、沂南等县,层峦叠嶂,云雾弥漫,给人以深邃莫测、晦冥难辨之感;千峰耸峙,万壑争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复、进退无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势,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标本吗?反过来,蒙卦卦义也正是蒙山形势的写照。再者,上古时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围着(《尚书·夏书》:“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当比以后的蒙山险恶得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连,形峻势险,深邃莫测,使人迷茫之义,简言之,蒙山即险峻莫测之山。
八卦符号“是先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抽象,是先人们关于自然界中各种认识对象其中包括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经新论》1992年辽宁出版社)八卦符号的抽象过程,战国时期的学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后来重叠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现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产生也是先人望形生义,寓意于形,取诸自然的结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则因蒙卦而名义得彰。
蒙山与蒙卦的关系,前人已经有所论及。光绪《费县志》载,金承安五年(公元12),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玉虚观(今万寿宫)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记》中,引道书《灵宝经》、《岳渎洞天图》描述蒙山形势说:“东蒙,靖庐福地,东浮云气口接于蓬莱,西根连于三宫空洞之天,南隶衡岳为佐命,北重艮坎为蒙卦,中有靖庐仙宫,神仙僚佐万众,主校罪福生死之籍……”。这里谈到“北重艮坎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图。坎代表北方,艮代表东北方,如果登上龟蒙顶,放眼向北及东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无际,正是蒙卦卦象的实际反映。
其后,清乾隆皇帝在诗中也谈到蒙山与蒙卦的关系。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视途中,有六次驻跸于蒙山脚下,写了多首咏蒙山的诗,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写的《望蒙山雪色》:“崇峦积雪昔年同,圣祖巡踪景仰中。奄有海邦为鲁镇,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鲜饥寒色,敦俗户多淳朴风。百岁熙和九州晏,自维奚以继鸿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辞说的那样“山下出泉蒙”。
蒙山见于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书经》和《诗经》,《书·禹贡》载“淮沂其乂,蒙羽其艺”,意思是说淮沂二水经过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区已能种植作物了。但据考据家考证,《书经》内容多系后人伪托,《禹贡》一篇也是后人追述之作,成书时间不能肯定。《诗经·鲁颂·閟宫》有“奄有龟蒙,遂荒大东”的诗句。据袁梅《诗经译注引言》,《诗》的创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閟宫》一诗是歌颂鲁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7年)政绩的,其创作时间当在公元前七世纪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见于《诗经》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东蒙一名,见于《论语·季氏》孔子和学生冉有的一段对话:“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邢疏》:“蒙山在东,故曰东蒙”。蒙山在东的“东”字,当指鲁国国境的东部,鲁国境内只有一个蒙山,且颛臾城就在蒙山脚下,毫无疑义,孔子说的东蒙,就是《诗经》上说的“蒙”,在“蒙”字上加一“东”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说“东蒙”不过是当时的俗称而已。
至于“东山”的称呼。见诸《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记载。孟子说的这个东山指的是哪个山呢?据《孟子·孙奭疏》载:“孟子言孔子登鲁国之东山而览者大,故小其鲁国,以鲁国莫大于东山也。”这里孙奭虽未明指“东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鲁国之东山,非他国之东山,进而推之,鲁国东境有龟山和蒙山,但龟山高度面积与蒙山相比,犹如小巫见大巫,联系孔子说的“东蒙”可以断定孟子说的“东山”,即今临沂市境内之蒙山,“东山”只是蒙山当时的俗称而已。这犹如过去的城门,都有一个雅名。可是人们在交谈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东门”、“西门”称之,听者不会误解。蒙山西麓的人们,还经常以“东山”代称蒙山,此种情况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杨伯峻《孟子译注》(1960年中华书局版)注释:“东出――当即蒙山,在今山东平邑县北。”这是很有见地的。平邑县境内有传为孔子登东山途中住过宿的“子宿村”,纪念孔子与老莱子门徒相迂的“迂圣桥”,以及龟蒙顶上“孔子小鲁处”、“圣憩石”等遗迹,可谓事出有据,不为无因。
蒙山旧称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胜景。有名的山头就有1076座,他们的名号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载入地方志书,有的仅流传于群众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东者称东蒙,中间者称云蒙,在西者称龟蒙。清《一统志》:“蒙山高峰数处,云蒙,龟蒙,东蒙,其实一山,未尝中断。”由此得知,俗分的“龟蒙”、“东蒙”等,只是蒙山山脉某一山峰的称呼。
篇8:蒙山大佛导游词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平邑蒙山导游词】相关文章:
1.蒙山大佛导游词
3.蒙山作文600字
4.作文 蒙山一日游
6.游览蒙山大佛作文
10.爬蒙山日记400个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