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阿敏简介

阿敏简介

2024-09-20 07:50: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lf020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阿敏简介,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阿敏简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阿敏简介

篇1:阿敏简介

阿敏

阿敏(1586—1640),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次子。

其父子兄弟因谋叛太祖,兄阿尔通阿、弟扎萨克图被杀,父囚禁而死。他获宥,养于太祖处。初封贝勒,多有战功。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太祖长于褚英攻取乌拉宜罕山城。四十一年(1613),从太祖灭乌拉部。四十三年,太祖创建八旗制度时,任镶蓝旗旗主贝勒。后金天命元年(1616),封和硕贝勒,与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俗称二贝勒,参予国政。四年;破明兵于萨尔浒山、尚间崖及栋鄂路,旋参加灭叶赫部之战。六年,从太祖攻克沈阳、辽阳。十一月入朝鲜袭毛文龙所部。十一年(1626),先后征喀尔喀巴林部。及扎鲁特部。天聪元年(1627),与贝勒岳托等征朝鲜,连陷定州、安州、平壤,朝鲜王被迫请和,订“江都之盟”。后从太宗征明锦州、宁远。四年,入山海关,克水平、滦州、迁安等地。翌年,明将孙承宗率兵反击,监军道张春等围田滦州,他怯不增援,反杀降人逃出关外。六月,清太宗定其十六条罪状,囚禁。祟德五年(1640)十一月,卒于狱。

篇2:于敏简介

于敏

姓名:于敏

出生年月:1926年

籍贯:中国河北宁河(今天津)人

职务: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部副主任, 理论

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科学

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于敏河北宁河(今天津)人,1926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做出了优异成绩。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1965年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 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1月起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 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从70年代起, 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 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 动模范”称号。9月18日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篇3:多隆阿简介

多隆阿

多隆阿(1817.12.20—1864.5.18),字礼堂,呼尔拉特氏,满族正白旗人,清朝大将。

18(嘉庆二十二年)12月20日,多隆阿生于齐齐哈尔。满族人以骑射为本。多隆阿从小习武射箭,练就了一身骑射本领。16岁就披甲当兵,被选入前锋营。1852年(咸丰二年),升补骁骑校。

1853年5月,太平军发动北伐,所向披靡。清廷急忙调兵遣将,前往迎堵。7月底,多隆阿随内阁学士胜保抵河南怀庆(今沁阳)外围,开始与北伐太平军作战。 9月初,北伐军经山西折入直隶(约今河北),京师为之震动。蒙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率八旗兵出战,多隆阿领黑龙江两起马队转隶其毫下,在直隶、山东“攻剿”北伐军,参加围困连镇、高唐、冯宫屯等战斗。清军全歼北伐太平军,他因功升任协领。

1855年6月,多隆阿率所部“得胜之师”南援湖北,驻防川沙口一带。1856年12月,太平军弃守武汉,清廷论功升任多隆阿为行营翼长。他奉湖广总督官文之命,以所部马队顺长江北岸东下,合湘军杨载福部败太平军于黄州。又随江宁将军都兴阿进占广济,1857年1月初占黄梅,迫使太平军全部退出湖北。

1月底,多隆阿率部向赣北要地小池口一带的太平军发起攻击,以配合李续宾的湘军大队围攻九江。他乘夜色前往小池口附近观察地形,发现太平军正在魏家菜园增筑土垒,当即下令分兵三路向土垒发起攻击。他以步兵为主力,分为前敌和接应两个梯队,对土垒实施正面强攻,又以马队分列步队左右两旁,随时准备抄袭太平军的侧翼。战斗开始后,多部士兵用稻草遮身,迅速接近太平军营垒,填平垒前的堑濠,蜂涌翻爬土墙。马队则纵火放烟,以惊扰太平军。太平军奋勇抵抗达一个时辰,终因力不能支,放弃了土垒阵地。此后,多隆阿又率部连败太平军于小池口附近的段窑,以及湖北黄梅县的枫树坳、独山镇等地,攻毁太平军许多营垒。从此,他不仅受到其上司都兴阿等人的赏识,就是太平军也不敢轻视他。

5月,陈玉成率大队太平军由皖北入鄂,占领黄梅等地,以图阻遏湘军东进,巩固皖北根据地。5月中旬,多隆阿率马队在黄梅渡河桥与太平军激战,毁坏太平军营垒多座。6月3日,太平军对十里铺等地清军发起猛攻。多隆阿急往应援。这一带到处都是水田,不便骑兵驰骋。太平军分派一部,选择要道路口,集中枪炮进行射击,毙伤多军甚众,使之不能与十里铺清军会合。至11日,多隆阿为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约同鲍超前往大河铺偷营,以便牵动十里铺的太平军部队。他先派兵埋伏在要隘道口,再选敢死队数百人,抡大斧,持火球,对太平军营垒发起突然攻击,一天之间,连破太平军营垒?座。

7月中旬,陈玉成率部自黄梅、广济西进蕲州,多隆阿等拚死抵抗。8月20日,多军合鲍超军与太平军激战于黄腊山,甘家畈等地,踏平太平军营垒48座,迫使太平军又一次退出湖北。

赣北鄂东几次作战的胜利,使多隆阿在清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他因功以副都统记名,并奉命收编总兵王国才的步队1700余人,使自己所统马步各营共达4000余人。

1858年5月,李续宾的湘军大队攻陷九江,湖北巡抚胡林翼等拟订东征计划,准备乘胜东援安徽。8月,多隆阿奉命率部自宿松东进,从16日开始,即与太平军战于太湖县城。双方相持月余,至9月22日,多隆阿在与鲍超,李续宾等人经过精心策划后分道出战。他换旗易帜,令部下埋伏设奇,派少数老弱士兵故意装睡,以吸引太平军来攻。太平军不知是计,打开营门出战,多军又佯装败退。待太平军进入其埋伏圈,伏兵突起,一下子就冲乱了太平军的阵脚。多隆阿骑马挥刀,亲自督阵,不多时便将太平军建在太湖县城外面的4座营垒攻破。太平军于当晚撤出太湖。

1858年10月,清军分兵二路:李续宾北指庐州(今合肥),多隆阿合鲍超在都兴阿的统率下进围安庆。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门户,它紧靠长江北岸。多隆阿等陆师在杨载福部水师配合下,从东、西、北三面进行围攻,先将城外太平军营垒攻毁,断其粮道,逼太平军出城迎战。11月中旬,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在皖北三河镇全歼李续宾部湘军,继克舒城、桐城,安庆退路受到威胁。都兴阿、多隆阿等恐遭太平军抄袭,急忙撤安庆之围,西返宿松。

多、鲍两军回到宿松,立足未稳,陈玉成、李秀成便率太平军衔尾而至。在太平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多部许多将弁丧失斗志,主张弃城他走。多隆阿怒目而斥,下令对畏葸退却者严惩不贷。12月1日,太平军大队来攻。多隆阿利用大雾天气,以主力正面迎敌,另以骑兵从太平军大阵中穿驰而过,绕至太平军的侧后,将其粮草火药以及其他辎重焚毁。太平军返顾后路,多隆阿乘机下令主力发起猛攻,给太平军造成很大伤亡。接著又与鲍超军连败太平军于花凉亭。在湘军三河镇之战大败之后,多、鲍两军能够连胜太平军,起到了稳定清军人心的作用。多隆阿也因此名声大噪,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先后上奏清廷,为他请功求赏。

1859年2月初,多军合鲍超部军再次抵达太湖城外,开始用洋枪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利用太湖县城四面环河的条件,依水设防,不轻易出战,使多隆阿等滞留了半年之久。这年秋后,形势发生变化,清军和太平军为争夺安庆,准备在皖北展开激战。曾国藩亲自驻扎宿松指挥清军战事,分兵四路。太平军则由陈玉成拥重兵数万屯潜山,援太湖,与清军相持。这时,荆州将军都兴阿以病离开军营,多隆阿奉胡林翼之命以福州副都统的身分节制鲍超和湖北粮道唐义训、候选道蒋凝学等部湘军19营,总兵力达1万余人。多隆阿调整了进攻太湖的军事部署。他决计集中力量首先攻击由潜山进扎到地灵港、罗山冲,小池驿一带的太平军援军。

1860年1月中旬,多隆阿指挥各军向潜山境内太平军发起攻击,与陈玉成部太平军大战于地灵港附近。一个月以后,两军再次激战于罗山冲和小池驿。这时太平军兵力本占优势,又是凭山据垒,以守为战。多隆阿于2月16日黎明时分齐集各营,摆列大阵。列阵完毕,便派小部队诱罗山冲太平军出战。太平军分路出垒迎战,多军一呼而进,前遏尾抄,左右横冲。多隆阿白率马队从中路冲入太平军阵中,左击右突。太平军阵脚大乱,官兵死伤数千人,余众退入垒中。第二天,多隆阿率部乘胜对小池驿、罗山冲等处太平军营垒同时发动攻击。他分兵三路,东路攻小池驿,西路攻罗山冲,中路居中策应。东西两路又各分兵三支,分别从左,右两翼发起冲击,另有马队一支为后应。太平军的防守重心在罗山冲、陈玉成亲自督阵指挥。双方麈战数时,罗山冲制高点为多军所占,太平军力渐不支,牵动全局,几十座营垒全部被毁,损失惨重。2月17日,多军等占领太湖。

1860年夏,曾国荃部湘军进入集贤关,围困安庆。多隆阿奉胡林翼之命率部进向桐城,对桐城围而不攻,准备攻打赴援安庆的太平军。9月以后,太平天国为解救安庆危局,发动第二次西征,分兵五路,夹江西上。其中陈玉成率军数万出天京,经定远、寿州、舒城,于11月中旬进至桐城西南的挂车河一带,扎营40余座,试图直接救援安庆。12月初,安徽按察使李续宜率万人来援。多隆阿与李续宜商定,多军从挂车河向南攻,李续宜率军从新安渡向北攻,对陈玉成部太平军南北夹击。多隆阿将所部分为左、中、右三路,分别担任正面攻击和左、右翼侧击。每路都选数营精兵打头阵,别留一两营组成第二梯队为后继。另外,还以骑兵分队或抄太平军后路,或居中策应。双方激战两个时辰,太平军官兵伤亡数千人。配合太平军作战的捻军旗主孙葵心不幸阵亡。陈玉成只得率太平军余部北走庐江休整。

1861年5月初,安庆会战拉开帷幕。陈玉成从湖北战场率大队太平军进援,驻军集贤关与菱湖之间,逼近围城的曾国荃部湘军。干王洪仁歼、章王林绍璋等也统太平军2万余人,自桐城南援安庆,进至安庆北面的新安渡、横山铺、练潭一带,连营30余里,谋与陈玉成部会师。多隆阿率部前出高河铺,阻止两支太平军援军会师。多隆阿熟知这一带的地理形势,他先在太平军的退路上设下伏兵,又用木板堵积河水,而以大队主力正面迎战。5月2日,多军分四路向练潭、横山铺一带的太平军猛扑。太平军营垒不坚,旋被攻破。驻新安渡的太平军1万余人前往救援,多隆阿以3营步兵迎面接战,以5营步兵从侧翼攻击,以马队绕到后面夹击。太平军前后受敌,伤亡甚众。洪仁歼等下令由马踏石渡河北撤。正当半渡之际,多军在上游开启河闸,河水徒涨,多军伏兵亦起,太平军被淹诐击,又遭重大损失。

5月6日,多军又在新安渡再次击败洪仁歼、林绍璋等部太平军。这次多隆阿于新安渡北岸在太平军的进攻方向上先设伏兵,布下口袋阵。太平军来攻时,多隆阿以疲弱之卒佯败引其前,以劲悍之兵尾击驱其后,迫太平军入其伏阵。太平军前阻河水,其它三面皆受清兵攻击,几乎陷于绝地,虽奋勇突出包围,但伤亡很大,撤回天林庄。不久又撤至桐城东面的孔城镇。

陈玉成因无法与援军会师,于5月19日亲自率数千人绕道赴桐城,与洪仁牙、林绍璋等会商进军事宜。多隆阿闻讯,即派兵追击,使负责断后的黄金爱部太平军伤亡千余人。24日,陈玉成合林绍璋、洪仁牙、黄文金等部2万余人,分三路从挂车河、新安镇、青草塥往攻多军大营。多隆阿事先侦知此情,决心“乘其布置未定,先发制人”。他当即派出马队多起,于阵地外围设伏,又将所部主力分为五队,以前三队分迎三路太平军,另派两队为预备队,未等太平军布好阵势即发起攻击。正当双方接战处于相持状态时,多隆阿预伏的骑兵突然横杀而出,冲乱了太平军的大阵。多军主力乘势猛攻,太平军又被打得大败,陈玉成等北退桐城。

多隆阿在安庆会战中指挥部队连续数次击败太平军,完成了阻援的任务,给太平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挫伤了太平军的锐气,有效地保障了围城湘军的作战。9月5日,湘军曾国荃部终于攻破安庆城。多隆阿名声益噪,胡林翼说他“谋勇兼全”,“兵略精审”,清廷迭升他为正红旗蒙古都统和荆州将军。

在此之后,多隆阿率部乘势于9月?日攻占桐城,11日占宿松,不久又占舒城。与此同时,又分遣一部连下湖北黄梅、广济、黄州等州县。1862年(同治元年)2月后,他与钦差大臣袁甲三合军逼攻庐州城,与陈玉成部太平军多次激战,最后于5月13日占领该城。陈玉成率余部数千人北走寿州,两天后即被练匪苗沛霖所诱擒。太平军在皖北的根据地丧失殆尽。

在攻占庐州后,曾国藩让多隆阿引兵进攻江苏浦江、浦口和九况洲,配合曾国荃会攻金陵。但他因在安庆之战中出力最大,而赏赐却在曾国荃之下,不愿再与贪婪跋扈的曾国荃协同作战。5月30日,他奉上谕离开江淮战场,选带所部迅速入陕。当时,陕西境内主要有三支起义武装:陈得才所率太平天国西北远征军正在逼近西安,云南李、蓝起义军在蓝大顺等率领下也经四川进入陕西,陕西回民起义军将胜保所率的清军打得难于招架。多隆阿奉命之后,率部从皖北英山、霍山进入湖北麻城,经武昌转上襄阳,9月初抵达陕西商南。

9月中旬,多隆阿先与由陕西东下准备进援庐州的陈得才部太平军战于鄂、陕、豫三省交界的柳林沟、荆子关等地。太平军被击败,退回陕西。12月6日,多隆阿在潼关接奉上谕,以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并接统原督办大臣胜保所部各营,共计有兵勇2万余人。他审察全局,认为陕西起义军连年战胜,气势正旺,清军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在作战指导上,他决计稳扎稳打,由东而西步步进逼,力求每战必胜。他还特别注意对起义军实行打与“拉”相结合,以分化瓦解起义军的队伍。此外,针对入陕作战粮饷缺乏的情况,他专门派出一部分兵力搜运粮草。

1863年1月中旬,多隆阿率部开始与陕西回民起义军作战。20日,解同州城之围,残杀回民军近千人,随即从同州向洛水以南的王阁村和羌白镇发起攻击,于3月19日占领了回民军的这两个重要据点。5月19日又攻破仓头镇。

回民起义军经此数败,损失惨重,遂从陕西东部地区向西转移,集中于泾阳、新陵、咸阳一带。9月初,多隆阿到达西安,大肆施展“招抚”伎俩,派人到回民起义军中诱降。个别回民军首领变节投敌。10月初,多军向回民军发动进攻。13日,攻占高陵县城。随后,分派陕西提督雷正绾和总兵曹克忠各率一军共同扼守咸阳,截断回民军西退之路,他则亲统主力从高陵渡泾水进逼苏家沟回民军据点。起义军严阵以待,拚命抵御。多隆阿利用马队从旁横冲穿插,将回民军分割击败。多军连占苏家沟和渭城两地。回民军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经醴泉(今礼泉)、乾州西退邯州(今彬县),不久转入甘肃东部地区。12月24日,多隆阿奉清廷上谕任西安将军。

多隆阿在将陕西回民军基本镇压下去之后,又策划向甘肃进军。但是,蓝大顺等率领的李、蓝起义部队这时还占领著陕西盩厔(今周至),多隆阿为了解除西征时的后顾之忧,又亲率马步10营向整屋发起攻击。

盩厔在西安以西约200里处,城墙高厚,蓝大顺等率起义军在城内屯粮积薪,严密设防。多军利用地道以地雷轰城,同时发起强攻,皆未成功。多隆阿见部下死伤累累而城不能克,心急如焚。1864年3月30日,他亲自击鼓督阵,再次强攻,头部被起义军鸟枪击中。次日城破,蓝大顺等退向陕南。而多隆阿因伤重也于5月18日丧命。

多隆阿从1853年起先后与太平军,捻军、回民起义军和李、蓝起义军作战,大小上百仗,历战豫、晋、直、鲁、鄂、赣、皖、陕八省。总的看来,他指挥的战斗胜多败少,是清军满人中的一员能战之将。他率部作战,一是靠勇,每战都能亲自督阵,甚至自己带头冲锋。除勇以外,他也讲究用智谋,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偷营、火攻、毒攻、反间、诱敌入伏等办法他都曾成功地使用过。在布阵指挥方面,比较注意正面迎敌和侧翼包抄,善于使用机动兵力,往往能够在最关键的时间和地点将其投入战斗。此外,他也很注意马步协同作战,利用骑兵进行奔袭,穿插,也取得了较好的战果。

篇4:阿巴泰简介

阿巴泰

阿巴泰(1589—164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

初授台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同费英东等征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梭二路。后金天命八年(1623),同德格类征扎鲁特部,追斩昂安,十年,与三贝勒莽古尔泰援科尔沁部拒察哈尔林丹汗,解克勒珠尔根城围。十一年,太宗皇太极即位,封贝勒。以未能受封和硕贝勒,怀怨。天聪元年(1627)五月,太宗征锦州,受命守都城。二年,与岳托征明,毁锦州、杏山、高桥三城。三年,从太宗征明,同贝勒阿济格率左翼军克龙井关、汉儿庄,败山海关援军,下遵化,趋通州,与岳托败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与莽古尔泰攻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援兵于广渠门外。五年(1631),初设六部,受命掌工部事。从太宗围大凌河,袭锦州援军。七年,同阿济格略山海关。八年,从太宗攻宣府,与阿济格克灵邱。清崇德元年(1636),晋多罗饶余贝勒。驻防噶海城。三年,奉命监筑都尔弼城,治盛京至辽河大路。五年,同睿亲王多尔衮督义州屯田。败明杏山、松山兵。六年,围攻锦州,败明总督洪承畴援兵十三万于松山。七年,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克杏山。以奉命大将军征明,破蓟州等州县,执明鲁王朱以海等诸王。顾治元年(1644),晋多罗饶余郡王。三年三月卒,十年,追谥敏。

篇5:阿桂简介

阿桂

阿桂(1717—1797),清朝名将,初为满洲正蓝旗人,改隶正白旗。章佳氏。字广廷、文成,号云岩。大学士阿克敦子。

乾隆十三年(1748),随兵部尚书班第征金川土司莎罗。二十年(1755),参与讨僧准噶尔部达瓦齐叛乱。二十四年(1759),同副将军富德征剿回疆霍集占叛乱。回疆平,驻军伊犁,督民屯垦,颇有成效。自二十六年(1761)至三十四年(1769),先后任工部尚书、四川总督、伊犁将军、云贵总督、礼部尚书等职。三十六年(1771),尚书桂林第二次征剿金川土司,军溃被劾。命阿桂为参赞大臣接替桂林,同尚书温福进剿。三十八年(1773),温福战死。授为定西将军。先攻小金川,尽复其地,继攻大金川,后降服索诺木。金川平,授武英殿大学士。四十九年(1784),镇压甘肃苏四十三、田五等领导的回族、撤拉族人民起义。卒,谥文成。

篇6:阿术简介

阿术

阿术(1227—1281),又作阿述。元朝大将。蒙古兀良哈氏。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

篇7:阿多简介

清明茶

作者:阿多[土家族]

父亲是个茶农,住在离县城三五十里的茶寨,茶寨和县城之间是些山山水水,幸好前些年通了公路,每年种完包谷的季节,父亲就要搭三天一趟的班车进城来,他是专程送清明茶来的。“三五十里路程算个啥呢?又有四个轮子的大轿车,去去来来都很方便”。父亲对我和我那些专门来讨清明茶喝的朋友如是说。每年都如此。

父亲属牛,人已很老,头发胡子全白了,但精神却健旺,每餐三碗米饭四两烧酒,谈兴比饭量酒量还强。饭饱酒醉之后,打几个饱嗝,吸一卷草叶子烟,给人感觉似还欠了什么,总提不起神。“装茶来”。哦,父亲要喝一杯浓浓的清明茶,用嘴一口一口慢慢地呷,呷了茶才闭了目,悠闲地养神。

这时,有客人进了门,都是我那些习文的朋友,他们知道有清明茶喝了,一进门,问一声:“老伯好哇!”“好、好、好得很哩”。父亲乐呵呵地答,满屋都乐呵呵的了。父亲很高兴“茶壶底空了吗?明年来时我从寨上背一桶烧茶的水来”。满屋笑声,笑过之后,就喝茶,喝父亲从寨上送来的清明茶。

紫的颜色,翘起嘴儿的宜兴紫砂壶,被妻提着“咕噜咕噜”往桌上的杯子里倾,转眼间,杯满。周围人并没伸手去端那茶杯,一个个都盯着杯里:竹叶般的青色,飘起浓浓白雾,用鼻轻轻吸起,竟是淡淡的清香,在不及呼出的瞬时,清香已沁透心脾,各人的牙缝涌出欲滴唾水。“愣着干啥?是嫌老伯的茶没味道儿吗?”父亲像要发怒了,抖了抖白白的胡子。

于是,桌上的茶杯就靠上了四周那些渴求的嘴巴。“好茶,真是好茶”。朋友们每年都当着父亲这么说,又向父亲问“老伯能告诉这茶的名儿么?”

“嘿嘿,这茶么,不是一般的好茶”。父亲呷了一口茶水,在嘴里抿着,不再言语。待问者像渴茶一样难耐时才不紧不慢地说:“清——明——茶。”

朋友们自认得我起,便一定喝过清明茶,也就听说过这清明茶只能出于一个茶寨,茶寨的茶叶加了桂花,用上了漆的木桶封了挑到京城里去,皇宫里只有一个人能喝这桂花清明茶,茶寨上人都这么说。

夜渐深,茶将尽,朋友都说该回家去了,父亲脸上就显出些许不快。朋友们出了门,父亲就大声说:“今夜这茶没喝足味儿,明年采茶时到寨上喝过。”一个星期未满,父亲已自己买了班车票要回寨上去。我和妻都留他不下,因为父亲的心在寨上,寨上的响水河边有一幢高高的吊脚楼,吊脚楼的后面是一坡出产好茶的茶园。每年打春后不久,三五场雨后,一夜之间就可采茶了,那时正是清明时节。采来的新茶在木盆里轻轻揉了,铁锅里微火炒了,就是青灰色绿豆般大小的香茶。父亲有个煮茶的陶罐,茶煮久了,内壁已有厚厚的茶垢,独耳,鼓腹,高嘴儿,煮茶的水是从吊脚楼后山用竹筒接来的山泉,陶罐装满从竹筒里青苔下流出的凉水,加了茶叶,微火煮之,半日不停,水开茶香,可饮。饮一杯三九不寒,饮两杯三伏不热,天长日久,常饮不断,鹤发童颜,从寨里下来,就带了几分仙气……

我在城里有妻生子以后,父亲每年都要送三两斤清明茶来。而且,每次都要在泡新茶喝的时候提起翠翠。这次父亲又说:“翠翠去年坐了月子,一胞养了两个胖儿子。”妻恰从里屋出来往茶壶里哗哗添开水,脸上顿时少了甜甜的笑,眼神冷冷对着我。

父亲早上搭班车回茶寨去了。父亲走后,妻和我闷闷的不多言语。一连三五天,一个温柔的夜晚,我理解妻,她要我的温存话;妻也晓得我,跟父亲一样,离不了那壶清明茶。妻是女人,阴柔,先泡了壶茶;我是男人,阳刚,此时,柔已克刚,我就娓娓对妻说茶寨,说茶寨的茶,说我和翠翠。

儿时,常跟了父母亲一起上后山去,后山当阳,满山多是有如卧牛的龙骨石,光溜溜的背、黑沉沉的脊,脊背之间是些窄窄的黄泥土,土里夹着细沙,沙中含着湿润,早些年辰在这些地种了茶树。春天来了,有绵绵细雨,夏天又有热烘烘的太阳,茶叶儿就欢欢喜喜地长。清明时节,石隙尽是绿,风一来吹,绿就荡,远远望去,卧牛欲动,有如群牛浮于池塘之中。翠翠在远处茶丛里甜甜地叫:“山哥哥,来找我。找到我,爹娘给你煮茶喝,找不到,金山银山我不要。”对面的山林中,有包谷冬冬雀在“咕咕咕咕”地闹春;大人们一边用手和眼掐断新叶装进背上的竹篓,一边听些说些喜欢的事……那年,父亲对母亲说:“翠翠那妹子出落了,十五六岁就像个大人。”母亲对父亲说:“奶大养娃,屁股大坐家,翠翠是个有福气的女娃儿。”那时,我正在屋后用木条捅竹筒里的青苔,晚上要炒清明茶,焐茶的水要清凉的。泉水哗哗流进灶堂边的木桶里。“翠翠要给我当媳妇儿”。我猜着,心里也似有了哗哗流水。

“后来你就娶了翠翠?妻问我。

“没哩,那年秋天我就进城读书了,读完书就没回去。”

妻长长舒了口气,紧紧靠住我:“那你至今还恋着茶寨?”

“嗯,寨上有父亲母亲。”

“你还恋着翠翠?”

“哪里哪里。”

“还恋别的吗?”

“清明茶。”

“清明茶,清明茶”。妻像是呓语般轻轻地念了几遍,突然更紧地抱住我,动情地说:“明年采清明茶时,你带我和儿回寨上走一趟,好吗?”“好呢。”我不由一阵激动。自我们恋爱结婚至今,她一直不愿随我回一趟茶寨,原因是茶寨有个叫翠翠的俊妹子。

转眼又过了一个年。正当采清明茶的季节,我因公出差在外多日,待回到家时,妻嗔怪:“男子汉不该食言。”我说:“明年春季保证践言”妻听了便高兴,儿看也高兴。我们高高兴兴盼着清明再来,父亲却迟迟未来。回家,妻问起,我说:“该来了吧。”出门,那些朋友回起,我只好说:“快来了。”我了解父亲,他是个秧苗搭在田埂上也不轻易求人的汉子,活了几十年,倔犟的性子越发像条直了的棒,说过的话一定要践言,原说要送茶来却不来,肯定是有要紧事。

已是谷雨时节,父亲托一个亲戚捎来了一包沉甸甸的清明茶,打开茶叶包,还有父亲用毛笔写的一封信:

吾儿:

父近日事忙,托人带来清明茶十斤,年前乡上管事的喝了我的清明茶,就卖了两包化肥给我,目下是给茶树下大水大肥的季节,这是我不进城来的原因。为父知道你性子犟,一个人在外,办事情人生地不熟,难上加难啊。自家地里采的茶,煮上一壶提提神,消消火气,顺顺肠胃,为父几十年喝过来,现已成瘾,一日无茶不可。你是随父喝惯了茶的,但不曾懂得煮茶的法子,煮法不同,茶味也就不同,此为父之一忧。

今年雨水调匀,又有了化肥,茶叶丰收有望。除自喝之外,送半斤八两给管事的人尝尝,还有你那些朋友们。望吾儿贤媳孙儿常报平安。

切切

又及:翠翠家的茶也丰,要卖千把块钱。

古历三月十七日

是晚,通知了朋友来喝茶。是妻煮的,提着紫砂壶“咕噜咕噜”满了桌上的茶杯,因没有了父亲在座的拘束,朋友们迫不及待端起就喝,我站起身来止住,“且慢”。遂把父亲那皱皱巴巴的信展开,朋友们都是些习文的人,一起聚了头来看。

这一回,大家品着浓浓的清明茶喝得很晚很晚。

【阿敏简介】相关文章:

1.凌敏简历(凌敏个人资料简介)

2.阿吾里汗简介

3.付敏简历(付敏个人资料和简介)

4.廖惠敏简历(廖惠敏个人资料简介)

5.卢志敏简历(卢志敏个人资料简介)

6.刘敏简历(刘敏个人资料及简介)

7.阿莱桑德雷简介

8.兰敏简历(兰敏人物资料及简介)

9.周敏简历(周敏人物资料和简介)

10.何敏简历(何敏人物资料及简介)

下载word文档
《阿敏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