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湘夫人赏析

湘夫人赏析

2024-08-21 07:51: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南极次大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湘夫人赏析,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湘夫人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湘夫人赏析

篇1:湘夫人赏析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渺渺)

登白X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獭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鳎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饧日;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赏析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o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篇2:湘夫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公元前293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荒凉偏僻的地区——楚国沅、湘(今湖北、湖南)一带。当地盛行祭祀鬼神的歌舞活动,在那二十年间,屈原对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祀歌曲进行了修订、整理,为民间乐歌《九歌》。关于屈原与《九歌》的关系,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九歌》是一组想象力丰富、文辞优美的抒情诗歌。朱熹的《楚辞辩证》说:“楚俗祠祭之歌,今不可得而闻矣。然计其间,或以阴巫下阳神,或以阳主接阴鬼,则其辞之亵慢淫荒,当有不可道者。”这就是说,《九歌》中描述的祭祀方法主要借男女恋情吸引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向往和敬畏。说到男女恋情,其代表作当属《湘夫人》。

《湘夫人》是湘水男神表达对湘水女神的思念仰慕之词。全文只有234个字,不论是秋风吹拂木叶下凄楚浪漫氛围的营造,还是远望流水痴情迷惘神态的描摹,抑或是香草美玉装饰爱巢的尽心尽力,屈原用天马行空的想象、鲜明生动的语言,把湘水男神对女神的追思渴盼描写得淋漓尽致。

一、湘水女神有多美

湘水女神到底有多美?关于这个问题,文中并未给出正面回答,也许在作者看来,这没有答案的美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遐想空间。好在湘君毫不掩饰他内心的'激动,我们从他的表现中可窥见一斑。

“帝子、佳人”是对湘夫人的爱称,这称呼里有尊重、仰慕,也有幸福、甜蜜。湘夫人是天帝的女儿,理应得到尊重。“绝代有佳人”,若能获得佳人芳心,湘君是幸福的、让人羡慕的。再看佳人未至时湘君的反应:先是“思公子兮未敢言”,思念深重,但害怕愿望成空、美梦破灭,只得暂时把思念埋在心中,以图心里安慰。一如越人之歌所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太过长久的等待,在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中,湘君竟精神恍惚产生了幻觉。唐人戴叔伦说:“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湘夫人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把这“胡思乱想”的湘君折磨得甚惨。最后,在确认佳人失约、美梦破灭之时,湘君却依旧坚持“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可叹,可赞。这就是忠贞的湘君,这就是凄美的爱情,这就是湘夫人的魅力。读到这,屈大夫也许会以调侃而警醒的语气问:“你说湘水女神美不美?”

二、尽心竭力筑爱巢

面对如此绝代佳人,湘君用什么独特方式赢得佳人垂青,表达这份刻骨铭心的爱?《湘夫人》第三段里详细描绘了湘君用各种香草金玉为湘夫人装饰爱巢的过程。首先,“筑室兮水中”。将房屋建在江水之上,有现实因素:湘夫人为水神,房屋依水而建,符合水神的生活习惯。有浪漫因素:《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浪漫的爱情总如水般缠绵悱恻、悠远长久。其次,湘君装饰爱巢所用的材料更是值得推敲。“桂栋兮兰橑”,“桂”,芳香四溢,清雅高洁,有“九里香”之称,为百药之长,能治百病,养精神。与佳人相爱,必企盼佳人长寿安康,多么实在的祝福。“兰”,花中四君子之一,外形简洁素雅,叶形细长柔软,花姿优美,素淡幽香,具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之气质,优雅空灵。在中国写意画中,画家多用水墨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素洁,兰既是对美人的称谓,亦是美丽的象征,还可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湘君心中,湘夫人如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与此佳人相遇,必长相厮守。“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薜荔”,常绿植物,擅长攀爬,叶片为卵状“心”形。推想一下,看到用桃心编织的帷帐,湘夫人会否回心转意,如约而至?古人的浪漫远比今人的一大捧玫瑰来得妙,如此率真热烈爱意的表达谁能招架?“蕙”,蕙质兰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和秀外慧中的品德。湘君反复赞美心爱之人高洁的品行气质,亦是对自己的肯定。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爱情是两个亲密的灵魂在生活及忠实、善良、美丽事物方面的和谐与默契。”忠实的湘君,美丽的湘夫人,愿他们的爱情地久天长。“芳椒”取多子之意;“石兰”可制作胸花,有迎接之意;“药”即白芷,可入药,亦可美容……凡此种种,每一种香草的运用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湘君的良苦用心。

爱她,为她建一座房子,给她一个温暖的家。爱情终究要回归生活,生活就是一种责任,湘君表达爱的方式朴素又浪漫。那座芳香四溢、神奇美丽的水上宫室,寄托着湘君的希望与梦想。

三、忠于爱情忠于斯

就像湘君不顾一切追求湘夫人,屈原亦不顾一切追随楚怀王。梁启超在《屈原研究》中说:“他是一位有洁癖的人,为情而死。他极诚专虑地爱恋一个人,定要和他结婚;但他却悬著一种理想的条件,必要在这条件之下,才肯委身相事。然而他的恋人老不理会他!不理会他,他便放手,不完结吗?不不!他决然不肯!他对于他的恋人,又爱又憎,越憎越爱;两种矛盾性日日交战,结果拿自己生命殉那种‘单相思’的爱情!”湘君用独特的方式——筑室水中,表达他的忠贞,屈原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自沉汨罗,表达他的忠诚。当屈原披发行吟江畔,渔夫见状问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的自杀结束了忠贞理想与残忍现实的矛盾,留下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的精神。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面对屈原的自沉汨罗,太史公茫然失落。和太史公一样,后人在为屈原扼腕叹息的同时都有这样的疑问:唯有死亡么?“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屈原《怀沙赋》)。“让我拿什么爱你?唯有死亡!”。

篇3:湘夫人,湘夫人沈约,湘夫人的意思,湘夫人赏析

湘夫人,湘夫人沈约,湘夫人的意思,湘夫人赏析 -诗词大全

湘夫人

作者:沈约  朝代:南北 潇湘风已息。

沅澧复安流。

扬蛾一含睇。

{女便}娟好且修。

捐i置澧浦。

解佩寄中洲。

篇4:湘夫人祠,湘夫人祠大易,湘夫人祠的意思,湘夫人祠赏析

湘夫人祠,湘夫人祠大易,湘夫人祠的意思,湘夫人祠赏析 -诗词大全

湘夫人祠

作者:大易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灵祠古木合,波扬大江濉N础跸婺嫌辏知为何处云。

苔痕涩珠履,草色妒罗裙。妙鼓彤云瑟,羁臣不可闻。

篇5:《湘夫人》赏析:湘水绵长,情意流转

悠悠湘水,情意绵长;佳人不至,思念如缕。

洞庭微波荡漾,轻拂的秋风中,木叶飘零,随波漂流,秋景之悲,亦是湘君之悲。

思慕佳人,却迟迟踪影难觅;苦苦等候,只教思念愈发悠远。

恍惚之间,目眩之际,麋鹿在庭院中觅食,蛟龙腾跃在水面,他的眼中浮现出一幕幕幻景,佳人却仍旧难至。

流水依旧潺湲,生活依旧平淡,佳人不至,思念无期。

水中的小屋,浸透了兰桂的芳香,装点着繁杂的香草;以荷为盖,荷花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白玉为镇,石兰为芳,荪壁紫坛,桂栋兰橑,一间朴素的小屋,平添了一份清淡与典雅。幻想中的小屋浸着湘水的微波荡漾,也透着无数香草散出的幽幽香气。那间浸润着香草灵气的小屋,也有“灵之来兮如云”的嘉宾,湘君有宾客相伴,亦能不觉孤独。

可惜,一切的一切,全是虚幻的图景,湘水依旧碧波荡漾,那间小屋却踪影难觅。

朝驰余马,江边听流水之音,夕济西澨,佳人依旧踪影难觅,寻寻觅觅,那个曼妙的身影,也许只存在于梦境。

这是一曲爱情的悲歌,亦是一曲人生现实的挽歌。

源远流长的湘水,波涛翻滚着,流到了他的面前,流成了凄清的汨罗。汨罗江畔,他独自游吟,吟出的是一曲命运的挽歌,湘君“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佳人也无影无踪,他走遍汨罗江畔,也难见心中思念着的怀王。

是的,诗中诚然是“无我之境”,景中却蕴含着淡淡愁绪,诗人的愁哀,在一层层轻盈的纱帐里,在昏黄的烛光下若隐若现,看似只是爱情的悲伤愁闷,却绝不停留在悲苦的个人境界之中,那愁,既是哀叹现实的身世之愁,又是哀叹国运的家国之仇。

汨罗江上,他无数次幻想出华丽的朝堂,琉璃瓦的光芒是那样灿烂,高高在上的龙椅那样华美,气势恢宏的宫殿里,也有“灵之来兮如云”的盛景,而他,怀王最信任的臣子,领着优秀的能臣,书写楚国华丽的新 篇章。

可惜,可怜,这只是幻象,这只是一个永远无法醒来的梦,梦境支离破碎之时,亦是希望粉身碎骨之时。

他又一次立在汨罗江畔,他决定不再找寻,不再继续没有结果的寻寻觅觅,湘水边爱情的找寻未果,汨罗畔报国的追寻失意。

纵身一跃,诗人远逝,汨罗却依旧清流婉转。

那浪花,跨越千年时空,定格在历史的相册中。

作者|李郅锐

公众号:长在铁一中的树

篇6:九歌·湘夫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歌·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结首之结,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九歌·湘君》是姊妹结。

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了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结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结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结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结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结会儿登临送目,结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因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结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了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结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结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结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结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结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结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结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湘夫人》既然是迎神曲,必然是以召唤的方式祈求神灵降临。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中间因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这些都是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的情绪波动。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结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实际上,后半段的描写不过是湘君的幻想境界。出现这种幻象境界,也是由于期待心切的缘故。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如诗的后半段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风、秋水、秋叶的描写。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

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结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

另外,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结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了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因》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结次了不起的创新。

综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结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结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这两结作品结写女子的爱慕,结写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却同样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仪式的外壳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因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这可以从无数结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九歌·湘夫人》鉴赏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祇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九歌·湘夫人》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楚人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富有人情味。

篇7:九歌 湘夫人,九歌 湘夫人屈原,九歌 湘夫人的意思,九歌 湘夫人赏析

九歌 湘夫人,九歌 湘夫人屈原,九歌 湘夫人的意思,九歌 湘夫人赏析 -诗词大全

九歌 湘夫人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

登白X[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O[4]中,罾[5]何为兮木上。

沅有兮澧有兰[6],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7]。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8];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9],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10]蕙[11]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12]。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13]。

女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14]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 [1]:音“于”。

[2]:古音“护”。

[3]:音“凡”,草名,似莎而大。

[4]:音“贫”,多年生水草。

[5]:音“增”,捕鱼的网。

[6]:音“连”。

[7]:音“式”,水涯。

[8]:音“记”。

[9]:音“疗”,屋椽。

[10]:音“批”,剖开。

[11]:音“棉”,隔扇。

[12]:音“航”。

[13]:音“民”。

[14]:音“谍”,《方言》:禅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禅衣即女子内衣,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这是古时女子爱情生活的'习惯。

[15]:音“未”。

【译文】 本篇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湘夫人赏析】相关文章:

1.湘夫人祠,湘夫人祠大易,湘夫人祠的意思,湘夫人祠赏析

2.《湘夫人》的教案

3.湘夫人(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4.诗词赏析

5.离骚赏析

6.荷花淀赏析

7.饮酒赏析

8.水龙吟赏析

9.诗文赏析

10.琵琶行赏析

下载word文档
《湘夫人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