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

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

2024-07-04 07:58: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uying0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希望大家喜欢!

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

篇1: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

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特殊固定词组,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从字数上看,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落水狗”,有五个字的,如“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有六个字的,如“既来之,则安之”、“五十步笑百步”,有七个字的,如“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八个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有九个字,十个字的甚至十个字以上的。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要准确使用成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成语的含义。

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

前面已经说过,成语多由四字组成,少于四字或多于四字的比较少;尤其少与于四字的成语,相形之下更少。因此日本人讲汉语,就有“四字汉语“这种说法(见一九七八年版,吉田升等编著的《中学校现代国语》),也有的称为“四字熟语“(见一九七八年版,今泉忠义等编的《中学校国语》)。不过他们列入“四字汉语“和“四字熟语“中的例语,在我们看来,有的不是我们所说的成语,因为我们没有那种说法。如“左往右往““上意下达““执行犹豫““质疑应答“之类。又如他们把“春夏秋冬““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也都认为是“四字熟语“,我们也未便苟同。“春夏秋冬“这是气象学名词,“前后左右“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名词,“东西南北“是地理学上常用的方位名词。

尽管这样,成语之显然有四字性是无可否认的。例如下列的成语,就它们的出处来看,都不是四个字,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成语都是把非四字的话加以提炼、形成四字成语,试看以下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篇)

(2)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

(3)事半功倍“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证,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篇)

(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5)黔驴技穷唐朝柳宗元有篇文章题目是《三戒》,其中有一个小题为《黔之驴》。“黔驴技穷“就是从这篇文章叙述的故事中提炼出来的。

(6)敝帚千金(或说“敝帚自珍“)“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曹丕《典论•论文》)

从上文看来,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或者把比四字为多的话缩减为四字,如“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或者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只用四字,如“事半功倍““敝所千金“。或者把一个用字较多的故事,编写为四字,成为一个成语,如“刻(契)舟求剑““黔驴技穷“都是。

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文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字,就成了成语。

补充:

成语不全部是四字句,但绝大多数是四字句,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诗经》的影响,诗经开四字诗歌之先河,对后世诗歌在句式节奏词汇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许多成语就出自于《诗经》;二是古代其他文学作品及论文等,其句式的重要结构就是四字句,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句被经常运用,就成了成语;三是四字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又及具概括力,所以人们喜欢使用,重复使用,传承不息就成了成语。

因为自古以来四字成语一般都不标字数,五字以上往往标作“多字成语”。所以四字成语占大多数,

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

一般成语都是有出处有典故的,成语以格式为主,一般都是四字格,只有少量的其他形式,其他形式有“三字格”、“五字格”等等其表现主要是地域性,有许多成语只在平遥当地使用!

“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

篇2:第一个字为“死”的四字成语

第一个字“死”的四字成语:

死皮赖脸

形容厚着脸皮,胡搅蛮缠。

死气沉沉

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死求白赖

指不停地纠缠。

死去活来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死无对证

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死无葬身之地

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死心塌地

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死有余辜

辜:罪。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死于非命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死败涂地

指惨败而死伤严重的景象。

死不悔改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死不足惜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死得其所

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死而无悔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死灰复燃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死里逃生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死马当活马医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死眉瞪眼

比喻不灵活,不能应付。

死灰槁木

冷了的灰烬,枯槁的树木。比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对世事无动于衷。

死里求生

指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中求取生存。

死模活样

半死不活的样子。

死乞白赖

形容纠缠不休。

死乞百赖

形容纠缠不休。同“死乞白赖”。

死且不朽

犹言至死不忘。

死求百赖

形容纠缠不休。同“死乞白赖”。

死生存亡

生存或者死亡。常用比喻事态已经到了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亦作“生死存亡”。

死生荣辱

指死亡,生存,荣耀,耻辱。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死标白缠

指极力纠缠。

死别生离

永久的离别或难期再见的离别。

死不改悔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坚持错误。

死不旋踵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死而不朽

指身虽死而言论、事业等长存。

死而复生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死而无怨

即使死了,也毫不怨恨。形容心甘情愿。

死告活央

指苦苦恳求。

死骨更肉

犹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死灰复然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死有余责

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死有余诛

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死有余罪

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死欲速朽

指人死了以后尸体腐朽得越快越好。人死入土为安。

死中求活

指死中求生。

死中求生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死重泰山

比喻死得光荣。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死声活气

阴阳怪气的声音。

死声咷气

大声嘶喊、哭叫。

死声淘气

大声嘶喊、哭叫。同“死声咷气”。

死亡无日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死期将近。

死亡枕藉

枕藉:纵横相枕而卧。形容死的很多。

死心搭地

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

死心落地

犹死心塌地。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死心踏地

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

死样活气

形容没有生气。

死有余僇

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篇3:最后一个字为“死”的四字成语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最后一个字“死”的四字成语,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最后一个字“死”的四字成语:

爱生恶死(ài shēng wù sǐ) 爱:喜爱;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不得其死(bù dé qí sǐ) 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长生不死(cháng shēng bū sǐ) 生命长存,永不死亡。

朝生暮死(zhāo shēng mù sǐ)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朝生夕死(zhāo shēng xī sǐ)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朝闻夕死(zhāo wén xī sǐ)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入生死(chū rù shēng sǐ)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chū shēng rùsǐ)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大难不死(dà nàn bù sǐ)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回生起死(huí shēng qǐ sǐ)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计出万死(jì chū wàn sǐ) 谓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君辱臣死(jūn rǔ chén sǐ) 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老而不死(lǎo ér bù sǐ)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乐而忘死(lè ér wàng sǐ) 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民不畏死(mín bù wèi sǐ) 〖解释〗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骈首就死(pián shǒu jiù sǐ) 同“骈首就戮”。

七生七死(qī shēng qī sǐ) 见“七死七生”。

千生万死(qiān shēng wàn sǐ) 谓历尽艰险。

舍生忘死(shě shēng wàng sǐ)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生老病死(shēng lǎo bìng sǐ) 佛教认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会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

生生死死(shēng shēng sǐ sǐ) 〖解释〗犹言一辈子。指从生至死。

贪生恶死(tān shēng è sǐ) 见“贪生畏死”。

贪生怕死(tān shēng pà sǐ) 贪:贪恋。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贪生畏死(tān shēng wèi sǐ)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同利相死(tóng lì xiāng sǐ)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同生共死(tóng shēng gòng sǐ) 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忘生舍死(wàng shēng shě sǐ) 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无寇暴死(wu kou bào shi) 在没有变乱的情况下就死于非命

靴刀誓死(xuē dāo shì sǐ) 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眼穿心死(yǎn chuān xīn sǐ) 〖解释〗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养生丧死(yǎng shēng sàng sǐ) 同“养生送死”。丧,治丧。

养生送死(yǎng shēng sòng sǐ)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一生九死(yī shēng jiǔ sǐ)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贼心不死(zéi xīn bù sǐ)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捉生替死(zhuō shēng tì sǐ) ①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②杀一生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

罪当万死(zuì dāng wàn sǐ) 〖解释〗形容罪恶极大。

罪该万死(zuì gāi wàn sǐ) 罪孽深重;判一次死刑还不足以抵罪。(万死:死一万次)。

罪应万死(zuì yīng wàn sǐ) 〖解释〗形容罪恶极大。

醉生梦死(zuì shēng mèng sǐ) 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篇4:第四个字为月的四字成语

1) 冰浊镌: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2) 宾饯日月: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3) 不日不月: 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4)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5) 撑霆裂月: 形容声气惊人。

6) 蹉跎日月: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7)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8) 嘲风咏月: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9) 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10) 成年累月: 成:整;累:积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11) 常年累月: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12) 调风弄月: 调弄风月。比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13) 雕风镂月: 刻意吟风弄月。

14) 飞霜六月: 旧时比喻有冤狱。

15) 芳年华月: 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16) 壶天日月: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17)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18) 华星秋月: 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19) 烘云月: 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同“烘云托月”。

20) 海中捞月: 比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21) 荒时暴月: 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22) 壶中日月: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23) 积岁累月: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24) 积日累月: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25) 九天揽月: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26)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27) 积年累月: 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

28) 霁风朗月: 和风明月。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29) 旷日引月: 引:迁延。历时长久。同“旷日引久”。

30) 驴年马月: 不可知的年月。

31) 临风对月: 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32) 流星赶月: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33) 沐日浴月: 指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34) 面如满月: 脸盘圆圆的、白白的,象满月一样。形容相貌白净丰满而有神采。

35) 牛衣岁月: 指贫困的生活。

36) 拈花弄月: 指玩赏花月。

37) 拿云捉月: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38) 披星带月: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39) 批风抹月: 犹言吟风弄月。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

40) 披星戴月: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41) 清风朗月: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同“清风明月”。

42) 迁延岁月: 犹言拖延时间。

43) 迁延日月: 犹言拖延时间。同“迁延岁月”。

44) 清风明月: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45) 如花似月: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同“如花似玉”。

46) 日角偃月: 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47)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48) 跳丸日月: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49) 犀牛望月: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50) 优游岁月: 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篇5:第四个字为月的四字成语

51) 有年无月: 指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

52) 咏嘲风月: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同“咏月嘲风”。

53) 一日三月: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54) 淹旬旷月: 淹:滞留。旷:荒废。拖延时日,荒废岁月。

55) 烟花风月: 指男女情爱之事。

56)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57) 迎风待月: 指男女秘密约会。

58) 忠贯日月: 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59) 捉风捕月: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60) 整年累月: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61) 止谈风月: 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62) 穷日落月: 穷:尽。从白天到晚上不间断

63) 穷年屡月: 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64) 穷岁累月: 穷:尽。指经过很长的时间。形容连续不断,时间长久

65) 参辰日月: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66) 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67) 梳云掠月: 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68) 水中捉月: 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69) 水底捞月: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70) 水底摸月: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同“水中捞月”。

71) 玩岁栽: 指贪图安逸,旷废时日。同“玩岁匀铡薄

72) 枉费日月: 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73) 五黄六月: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74) 啸傲风月: 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75) 笑傲风月: 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76) 羞花闭月: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77) 猴年马月: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78) 经年累月: 经:经历。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79) 镜花水月: 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80) 穷年累月: 穷年:年初到年底;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接连不断,历时久远。

81)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82) 晓风残月: 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83) 吟风弄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84) 峥嵘岁月: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85) 众星捧月: 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86) 宾T日月: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指迎接。T,指送别。

87) 悬若日月: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88) 竹烟波月: 烟:烟雾。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

89) 冰壶秋月: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90) 长年累月: 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91) 蹉跎岁月: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92) 海底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93) 二分明月: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94) 光风霁月: 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95) 吟风咏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96) 众星攒月: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97) 嘲风弄月: 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98) 众星拱月: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99) 烘云托月: 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100) 无边风月: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101)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102) 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相关文章:

1.为成语

2.描写山多的四字成语

3.为开头成语

4.《剩者为王》读后感

5.四字成语成语

6.多 成语

7.四字成语故事-二竖为灾

8.四字成语霸气

9.四字成语唯美

10.四字寓言故事成语

下载word文档
《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