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

2024-06-10 08:14: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蜜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

篇1: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

【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坚持不懈,再难的事也能够成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最后他终于成为一名著名诗人。

【相关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出处】

<原文>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巖。

篇2: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

1、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全靠功夫深;全靠功夫

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毅力,肯下功夫,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更多关于铁的歇后语

1、秤砣碰铁蛋——硬对硬

2、抱着铁耙子亲嘴——自找钉子碰

3、锻磨的去打铁——不识火色;看不出火候来;不会看火色

4、打灯笼走铁道——见鬼(轨)

5、木匠的凿子铁匠的锤,裁缝的皮尺厨子(厨师)的刀——各有一套

6、二两铁打大刀——不够料

7、河里洗铁盒——面面俱到

8、铁打的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9、包公审案子——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10、铁锤打夯——层层着实

11、打铁的拆炉子——散伙(火)

12、锤砸铁钻——响当当(比喻本事过硬,远近闻名,很有影响。)

13、口吞秤砣——铁了心

14、开封府的包青天——铁面无私

15、打铁的分家——另起炉灶

16、铁打的葫芦——口难开;不好开口;不开窍;难开窍

17、手掌心放烙铁——自作自受

18、打铁掉地下——白搭一火

19、叫铁匠做嫁妆——用人不当

20、趁热打铁——正在火候上

21、镔铁做铧口——离(梨)不得

22、铁锤打到橡皮上——一声不响

篇3:铁杵磨成针歇后语启示

【解释】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最后他终于成为一名著名诗人。

【相关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出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磨针溪地址:在眉州象耳山下

主要涉及:人物世传李太白

2、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坚持不懈,再难的事也能够成功。

3、<原文>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4、得,在文言中除了“得到”“获得”解释外。常作“能”用。上文“得乎?”意为“能吗?”“行吗”。又“不得安宁”,即不能安宁。“安得丰衣足食”意为怎么能丰衣足食:“未得见面”即未能见面。

篇4: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的知识点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拼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捣衣的棒。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拓展跟“铁”相关的歇后语

1、铁杵磨成针 - 功到自然成

2、一口咬断铁钉子 - 好硬的嘴

3、吃了秤舵 - 铁心了(比喻下了决心了不可改变。

或比喻狠了心,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

4、铁锤当炒勺 - 砸锅

5、铁铸黄牛 - 开不得犁

6、铁钩子搔痒痒 - 是把硬

7、铁打的耕牛 - 动不得力(犁)(比喻不能用力。

有时表示气力不足。

有时表示无能为力或有力使不出)

8、铁拐李的'脚杆子 - 高低不乎(比喻程度不一样)

9、铁拐李葫芦里的药 - 医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10、张飞卖铁锤 - 人硬货了当

11、火车站的铁轨 - 道道多(比喻主意、办法多)

12、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里 - 折腾没个完

13、胸口上放秤砣 - 铁了心

14、鲤鱼吞秤砣 - 铁了心(比喻下定决心)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相关文章:

1.铁杵磨成针作文600字

2.新铁杵磨成针美文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作文

4.小学歇后语精选

5.武松打虎歇后语精选

6.三国演义歇后语(精选)

7.瞎子点灯歇后语精选

8.小和尚念经歇后语精选

9.精选过年的歇后语

10.精选财神的歇后语

下载word文档
《铁杵磨成针歇后语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