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2024-03-14 07:43: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模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欢迎阅读与收藏。

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篇1: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黄有芳/福建省福州市儿童学园)

一、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

在区域活动中,为使观察记录科学有效,进而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服务,我们用“定人、定点、幼儿自我记录”等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一)定人观察

班上两位教师每次各可选取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教师跟随他们更换区域内容,了解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创新性、专注性及兴趣等方面的情况。这样,每一个月教师能对全班每个幼儿都观察一次。观察中,教师同每个幼儿实际互动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而且也有积极的效果。之后两位教师再在一起相互对照观察记录内容,从而使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做出较一致的分析判断,正确把握幼儿的个性发展状态,为选择适宜的指导方法提供依据。

(二)定点观察

班上两位教师分工负责,各参与到某个区域中,以幼儿个人或自然形成的小组为对象进行观察记录,主要记录该区幼儿合作和使用材料等的情况,详尽了解幼儿在特定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从而方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提供更适宜的材料。如:在对表演区进行观察时,发现幼儿在表演“老鼠嫁女”故事前都先选择各自的头饰,但明显可见所提供的部分头饰幼儿不感兴趣,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这启示我们要提供多变的材料,让孩子们自主加工所需的饰物。

(三)幼儿自我记录法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教师指导不过来的情况而设置,目的是方便教师在入区时一目了然地了解幼儿在各区完成活动的情况。其方法是:各区域张贴一张幼儿活动记录表,用来记录幼儿在该区完成活动的情况,教师通过表格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幼儿在这里做了什么,是分几次完成的。如:在美工区,幼儿在制作故事书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在当天的区域活动中完成,幼儿在记录表的红旗处就不能打五角星,可在下次完成时再记上时间与次数,这就让教师了解了幼儿的活动进展情况,并能给予适当的指导。

二、观察记录需要强化的内容

教师观察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解和研究幼儿,并为接下来的活动指导提供依据。为此,观察记录中需要重点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记录中的“分析”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留下的各种痕迹(记录纸、计划本、语言等)都是教师观察的对象,教师要及时地收集并分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意义的语言表述要当场记录下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操作过程记录纸要当天收集整理;幼儿的进区记录本应当周浏览一次,以了解幼儿的兴趣。同时,还要及时吸收来自幼儿方面的其他“信息”进行分析,以了解幼儿的想法、幼儿的思路,明确幼儿探索的方向。

(二)观察记录中的“询问”

当教师在观察记录中发现幼儿有问题或障碍时,不要急于进行指导,而要采取多形式的“问”与幼儿互动,如:“为什么?”“真的吗?”“你认为呢?”“你看呢?”“这样做可以吗?”“不那样做会怎样?”等等,以此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兴趣倾向。

(三)观察记录中的“反思”

为分析投放材料与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做出调整,观察记录时必须进行反思。如:在结构区幼儿合作建构城堡,要求幼儿分工要细,并记录在计划纸上。飞飞负责围合城墙,在建构过程中他说:“这好像谜宫。”于是他转向建构谜宫,结果围墙无人搭,这与预成的计划产生冲突。在建构谜宫时,他能边搭边设置障碍物,投入更多的热情。在观察记录中,教师根据幼儿建构的情况加以反思,觉得幼儿兴趣发生转移时,还是要顺应幼儿的兴趣,但为了不让个人影响到集体计划,可另外开辟一个场地,让幼儿充分自主地玩。这种反思便有利于接下来区域活动指导的完善。

篇2: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实录:今天的制作狮子活动内容是用不同材料制作狮子,张子杰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狮子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

于是,他选了一个一次性盘子做狮子的脸盘,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狮子的鬓毛,并贴了两只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三只凶眼睛,接着开始做狮子的四只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的狮子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都有几个小的土豆、山芋,就对张子杰说:“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比较小点,能够做狮子的腿的?”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动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狮子的腿,困难解决了,他有开始做了,不一会,张子杰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狮子!”

观察者随感:

从观察中可以出来,张子杰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想象力也不错,就是动手能力还不够,遇到困难总喜欢找老师帮忙,尽管狮子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但从她脸上开心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她正沉浸成功的喜悦中!

分析幼儿对本区域的兴趣:

A、非常感兴趣 B、一般 C、不感兴趣

老师提供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孩子们从自己的家里带来的,所以活动的兴趣较高,尤涛已经掌握了狮子的基本特征,可是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这是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所致,另一方面,老师应该在制作前,示范一下各种材料的用法,再提供一些范例,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参考,不至于无从下手,由于时间原因,幼儿不能对各组材料进行一一尝试,因此我决定把这些材料提供在动手角,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装饰狮子。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篇3: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

引导幼儿能大胆的和其他幼儿沟通,学会正常的交际能力,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意见。

观察实录

今天我和孩子们进行区角活动,我要求每个孩子自己找到好朋友组成一个小团队进行活动,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的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高兴的到了我准备好的益智区的'区角中,准备开始了,这时候,只有曲恒广自己一个人很慢的坐在板凳上脱鞋子,眼睛看着其他的小朋友,感觉很不好意思,我催促他,引导他快一点,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加入进去,可是他一直在扭扭捏捏,不知道该如何加入进去。眼睛一直在看着我。

评价分析

曲恒广是从别的幼儿园转过来的,他的年龄在班里是比较大的了,而且恒广之前在别的幼儿园已经上过大班了,所以我们对于恒广不希望给予过多的帮助,希望他能自己完成,加上之前和恒广妈妈的交流,知道恒广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是特别的好,但是他心里明白很多的事情,只是需要老师给予一个正确的指导就可以,所以我们还是以一个导入者的身份让孩子加入进去。

教育措施

我做到了恒广旁边,问他:“你想和他们一起玩吗?喜欢玩这些玩具吗?”恒广点头,我就告诉他,这里的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你,你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你可以直接坐过去,和他们一起玩既可以了,恒广这时候还是有一些扭扭捏捏,我便拉起恒广的手,告诉他我和你一起去加入吧,我便坐在了其中一组的中间,和孩子玩了起来,而且在中途的时候邀请了恒广,告诉他我们需要一个小朋友加入进来帮助我,这时候恒广便做了下来和我们一起玩了,但是并没有说很多的话。

效果反思

很多时候孩子的沉默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但是有时候,老师过多的帮助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我们需要给孩子自己的表达时间,让孩子自己学会去交流,去沟通,并尝试着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

篇4:如何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论文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区域活动以其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操作材料,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玩玩做做、生动、活泼、主动、愉快的活动,潜移默化的学习,更多的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提高有效性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幼儿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

就我设计的《金牌大厨师》这一区域而言,主要是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食品制作、了解厨房的用途、知道一些简单餐具的用法、认识常见的食物:如大米、油、盐、酱、醋、面条、各种蔬菜、水果等等,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之所以有了这个更适合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在游戏活动中,进区的孩子表现出了他们的智慧、大胆的想象,大胆操作摆弄材料,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好快乐,每个孩子脸上都挂着的是一种幸福、满足、自信和快乐,在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还会收拾整理各种餐具、食物等。这也体现了孩子们的一种能力、一种情感。

老师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做到经常更好投放的材料,让材料丰富、有趣,让孩子玩得尽兴,大胆,摆弄、享受活动的快乐,从中学得东西,如为了有助于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动手的能力,我投放了“搓汤圆”的材料:1、认识面粉;2、用水调和面粉;3、把面粉揉成面团;4、把面团搓成条状;5、搓成汤圆;对能力较差的孩子给予指导,看得出孩子们对所投放的材料非常感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很有主见,做出来的作品总会给你带来一份惊喜,这不是发挥了区域活动的价值吗?

不同年龄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都不一样,他们之间都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并且发展速度还一样,所以我在提供材料时考虑了易难度,逐步递进。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操作,并在活动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我会投放更丰富的材料,如:大蒜、豆角、萝卜等,当孩子们看到了这些材料时,很兴奋,但有的显得有些犹豫,不敢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或者说平常在家看到过妈妈做菜的.孩子,很快就开始动手了,比如:剥大蒜、拆豆角、用刮刮器刮萝卜丝,而且还会正常说出这些材料的名称,在这一活动中,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我并没有急忙介入,鼓励孩子通过观察,并进行尝试尽可能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要学会等待,给这些孩子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孩子自己寻找出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次材料的投放,让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根据孩子们的爱好,我选择了烧烤类的材料:如牛奶盒做的烧烤架,用废旧泡沫做的鱿鱼、玉米块;用水果保鲜网、红色皮纸做的热狗,用黑色卡纸做海带、环保木炭,准备了盐、辣椒、味精、花椒等等,让孩子们全方位认识烧烤有关知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拓展孩子的情感教育,孩子们平常都喜欢吃烤烧,但他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并不多,所以我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投放这些材料把孩子们的兴趣推到了最高潮,看到这些材料,孩子们欢呼了,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充当了烧烤师傅,学会了用语言进行交流,询问小朋友或老师:“你们想吃点什么?这里有肉串、有热狗、有海带、有土豆块……需要什么,我会给你做。”只见他们时而拿盐,时而拿花椒,时而拿辣椒,时而又拿葱苗在烧烤串上不停的晃动。当孩子递给我烧烤时,我又故意找茬说:“火腿肠烤糊了,怎么办呢?”有的孩子这时就没辙了,反应快的孩子会说:“我给你换一支。”其实我之所以故意找茬,就是想让孩子们多了解烧烤这一行业的辛苦和不容易,培养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知道各行各业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都应该去尊重、去理解,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学会理解和宽容,让这些小小的心灵懂得怎么去“爱”。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就在想,在区域里投放孩子们喜欢的丰富的材料,也能更好的挖掘孩子的智慧,能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只要给足孩子们的空间和时间,就一定会带给你无限的惊喜。

区域活动里,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的活动,为了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我觉得:

1、应该给幼儿提供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区域的材料投放目的要明确,应经常性的改变、吸引幼儿,能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满足幼儿的需要。

2、应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学会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探索。老师应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提高孩子兴趣,尊重幼儿,让他们自由发挥。教师应多观察、了解孩子们,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孩子的需求。

3、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孩子积极性,收集废旧物品,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材料。注意引导孩子发现一物多玩的方法,让幼儿自由探索。

总之,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发展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只有不断地开拓活动范围,解放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才能使每个区域真的活起来,使幼儿全面发展。

篇5: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反思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

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为了让幼儿适应区域活动能独立地参与,我班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在区域开放时间分散到各个区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教师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另外,在区域指导中,我们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

篇6: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反思

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区域的更换,本周所设置的区域有――小医院、探索区、建构区、图书角、数学区、健康区。在每个区域中也相应地投放了不同的材料,有探索类的玻璃纸,小电筒,电线等,还有各类书籍,在绘本分享区中有各种材质精美的绘本故事。每个区域的设置我们班内老师都进行了周到的考虑。

和往常一样,幼儿在自主地进行着区域活动,我观察着各个区域中幼儿的区域活动情况,从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幼儿对于自己进入的区域都是自由选择,但缺少对区域的认识性,存在着几个区域乱玩的现象。这样一方面各区域的活动情况显地比较乱,没有规则性,另一方面区域的材料也会随幼儿的到处更换而变换到另外的几个不同区域中。在活动进行中,我也给予了区域活动中的幼儿及时的指导,希望在对本次活动的反思中吸取不足之处,在下次的活动中一定会考虑地更加周到,让区域活动更加地完善。

【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相关文章:

1.生活区区域观察记录

2.中班区域活动观察的反思记录

3.中秋活动中的观察记录

4.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5.小班区域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

6.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7.小班教学活动观察记录

8.提高语文有效性主题研讨活动总结

9.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0.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word文档
《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