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文的行文关系
“yan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现代公文的行文关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现代公文的行文关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现代公文的行文关系
现代公文的行文关系
一、行文关系
行文单位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决定着行文关系,行文关系是行文时发文与收文单位之间关系的反映,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 上下级关系
上下级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也是一种隶属关系,不过它是指同一系统中的具有直接垂直关系的上下级机关、部门、单位之间存在的隶属关系,如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县政府与乡镇政府。
(二)隶属关系
隶属关系,不论级别大小都在同一系统内,既包括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上下级关系),又包括领导与间接被领导的关系。这里主要强调后一种关系。如某乡镇政府可以说是隶属于国务院或所在省政府,而与非所在地的省政府就不是隶属关系。
(三)平级关系
平级关系,是指同一组织系统内级别相当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如省委所属各部委与省人民政府所属各厅局之间的关系。
(四)非隶属关系
非隶属关系,是指非同一组织系统内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如,此省政府与彼省政府、某省党委与某县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是指公文运转与传送的方向。一般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三种。
上行,是指公文向其制发机关的上级机关运行。如某一机关要向其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和报告工作,就必须使用上行的行文方向,运用请示和报告文种。
下行,是指公文向其制发机关的下级机关运行。如某一机关要实现对其下级机关的领导和监督职权,就必须使用下行的行文方向,运用命令(令)、批示、决定等文种。
平行,是指公文向其制发机关的同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运行。这类机关之间为了协商工作或进行合作,其发文就必须使用平行的行文方向,运用函,或通知、议案等文种。
还有一类公文,其运转与传送既可上行,又可下行,还可平行,如意见、会议纪要等文种,这种行文方向可称为“通行”或“泛行”。
三、行文方式
行文方式,是指行文的方法和形式。根据行文方向和实际工作需要,可以把行文方式分为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达行文、直接行文、单独行文、联合行文。
(一)根据行文方向分
1.逐级行文
逐级行文是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基本的、常用的行文方式。
2.多级行文
多级行文,是公文制发机关向其直接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并与此同时将此一公文呈报更高一级或几级的非直接上级机关,或者向其直接下级机关下发公文并与此同时将此一公文发给更低一级或几级的非直接下级机关。
3.越级行文
越级行文,是公文制发机关超越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向更高的一级或几级的非直接上级机关报送公文,或者绕过自己的直接下级机关,向更低的一级或几级的非直接下级机关下发公文。
4.直达行文
直达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在必要时,将文件直接发至基层组织或直接传达给人民群众。
5.直接行文
直接行文,是指公文制发机关向同一组织系统内与其级别相当的或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机关、单位行文。
(二)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
1.单独行文
所谓单独行文,是指公文的制发机关只有一个,公文的具体内容,只是一个机关的独立意思表示。
2.联合行文
所谓联合行文,是指公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制发,公文的具体内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的共同意思表示。
篇2:公文的行文关系
公文的行文关系
一、下级机关一般应按照直接的隶属关系行文而不要越级行文。
二、行文常规: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应当使用平行文(如函、通知等),不能使用上行文(如请示、报告等),更不能使用下行文(如命令、指示、决定等)。
三、要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向上级的请示,不要同时抄送下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可以抄送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应当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报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所请求的`问题;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单位行文时,应当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四、要注意党政不分的现象。党务和政务事宜要分别行文,凡属政府方面的工作,应以政府名义行文;凡属党委方面的工作,应以党委名义行文。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二、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工作规律。
三、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
四、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注意几点:
(一)条理要清楚。公文内容要有主有次,有纲有目,层次分明,中心突出,一目了然。
(二)文字要精炼,篇幅要简短。
(三)遣词用句要准确。公文要讲究提法、分寸,措词用语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
(四)论理要合符逻辑。公文的观点要明确,概念要准确,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产生岐义,耽误工作。
(五)造句要合符文法,通俗易懂,并注意修辞。不要随便生造一些难解其意的缩略语,对涉及一些平时用简称的单位应使用全称。。
(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七)正确使用顺序号[ 一、(一)、1、(1)]。
五、要符合保密制度的要求。
篇3:公文的行文关系
行文方式是根据行文关系、行文方向以及公文性质、效力范围等多种因素而确定的公文发布、传递的层次与形式。
行文方式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按发布传递范围
分为内部行文和对外行文。内部行文指仅在本机关内运行的公文,俗称“白头文件”;对外行文,是指通过文书部门或邮电部门封装传递至其他机关的公文,因其版头中发文机关标识套红印刷,故俗称“红头文件”。
按公文传递途径不同分为直接行文和间接行文
按照机关隶属关系和公文的发送、效力范围
可分为分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机关对外发文,应考虑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
逐级行文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逐级行文的方式,按级逐级上报或下发文件,即只对直属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制发公文,如果需要,再由上一级或下一级机关转发。
多级行文
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取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
越级行文
为了维护组织或专业系统中的合理分工和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工作上的脱节、被动或抵触,一般情况下避免越级行文。
直接行文
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采用。行文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
允许越级行文的情形
(1)发生了严重紧急情况;
(2)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越级交办某些事项,同时指令越级上报的;
(3)询问只有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才能答复的某些重要问题或事项,且这些问题和事项与直接上级机关没有任何联系的;
(4)数次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请求解决某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直接上级机关长期不予解决,以致对工作或即将对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的;。
(5)经过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没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现代公文的行文关系】相关文章:
1.公文行文规则
2.上行文范文
3.下行文 范文
7.同级单位行文范文
8.上行文抄报范文
9.上行文的范文
10.上行文写作方法解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