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泼水节日
“lis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有趣的泼水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有趣的泼水节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有趣的泼水节日500字精选
我见过我们汉族的春节;见过蒙古族的鲁班节;见过维吾尔族的肉孜节;甚至我还见过德昂族的泼水节。若不是我亲眼看到过,也许我也不会讲得这么栩栩如生。我想,就算你没有亲眼见到过,但是听了我的描述你一定会怀着一颗兴奋、激动的心,飞快地想飞去德昂族亲自瞧一瞧
在德昂族,传统节日那可是数不胜数,但依我看来我觉得最好玩、最有趣,还是那德昂族最有名的泼水节。泼水节那天,德昂族的人们会穿上节日的新衣裳,提着篮子上山釆槽鲜。而第二天才是泼水节的高潮。清晨,人们穿着新装,姑娘则会头上插着美丽的鲜花,我想,他们这样的穿着打扮,是为了迎接这天喜庆的到来吧!大家还会带着米粑、幡祺、香烛等供品,送往佛寺供佛。届时,一些善男信女们还会在佛寺聆听佛经,妇女们会带着纷芳香味的花瓣泡成香水洒向佛像,谓之给佛洗尘,尔后才举行真正有意思的泼水仪式。只见那先由一老人从竹筒中拿出一束沾水的鲜花,将水洒向周围正载歌载舞的人们。我又开始幻想:为什么这天要带着香味花露的水洒向人们呢?这一定是“平安之水”。在这天洒了这水就会每天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这就是泼水节的意义吧!接着人们在象脚鼓声中,高高举起竹水筒,然后将水滴在老人们的手上,以示祝福他永远健康长寿。我站在一旁也不禁和他们一起融入到这个气氛中来。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我想他们一定是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欢迎我吧!我们就这样一起陪着当地的人民玩耍,互相把水洒向对方,还害得我吃了好几个“鼻子酸”呢!不过,我的心情依然很愉快。我们就这样一起笑着闹着。顿时,我突然觉得德昂族这民族是那样的美好、热情。我们的欢歌笑语声在整个充满欢乐的小镇里久久回荡??????
这就是德昂族,这就是泼水节,这就是有趣欢乐的德昂族的泼水节!
篇2:有趣的泼水节日500字精选
一次,我的好朋友一诺请我到她家吃饭,一诺的妈妈叫我俩去浇花,刚从洗手间出来,一诺就把我的裤子弄湿了。我不服,把水粒泼到了她的脸上,头发都湿了!一诺看了故作生气地说:“看我的!有你好看!”只听“哗”一声我全身上下都湿透了,我看了看地上,说“我们去浴缸里‘大战’吧!”一诺点了点头,拿起脸盆先泼了我一脸。
到了浴缸里,一诺就变得大胆起来了,一盆一盆地从我脸上泼,不管三七二十一。当然我怎能当一只胆小的老鼠呢?我拿起洒水器,从一诺的脸上浇了下去。她变得更加狂野了,把喷头都打开了,一直朝我身上喷。突然,一诺的妈妈进来了,发现了这事,她非但没有责备我们,反而也加入到我们的战役中来。三个人你泼我,我泼你,毫不相让,大家全身上下都湿透了。
阿姨让我们两用吹风机把身上的水吹干。我问阿姨为什么要同我们一起玩,而不是责备我们。阿姨说:“你们忘了吗!今天可是泼水节啊!”我和一诺恍然大悟。
洗手间里的水太多了,高一厘米多。阿姨对我们笑了笑:“在吃饭之前,要把这儿的水都清扫干净哦!”我和一诺二话不说地扫了起来。扫着扫着我俩又开始大战了,把刚吹干的衣服又弄得湿漉漉的。阿姨走过来,叹了口气说:“算了,还是我自己来扫吧,你们把自己的衣服去弄干。”我点了点头,一诺也点了点头。
一诺的妈妈让我们写反思,字数不限,我就在纸上写道:有趣的“泼水节”。
篇3:有趣的泼水节日500字精选
周三,我们来到中华民族博物馆,体验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其中,傣族的泼水节最令我印象深刻。
中午,导游带我们坐在广场旁边。广场上数十个大水缸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是干什么用呢?我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在歌舞表演结束后,几位工作人员手持水盆,身着单薄服装走进广场。正在大家困惑不解时,他们将水盆用广场中央的水缸装满,并向四周泼去——泼水节就这样开始了!
一盆盆水在空中散作无数水滴。在几位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其“杀伤半径”覆盖了整个广场。不断有大胆的同学奔下观众席,奔入这场“暴雨”的覆盖范围中。我也跟了过去。
上百名同学在水柱与水柱间游走,一次次躲开“致命一击”。远处,一位同学或许跑得太欢了,栽倒在地上。四五个同学连忙去拖拽他。想必他摔得不重,因而一边四仰八叉地在地上“滑动”着,一边兀自狂笑。广场上充满了同学们的尖叫声、大笑声,好不热闹!
仅仅被泼似乎还不够欢乐,泼别人更是我们的“欢乐源泉”。同学们注意到了广场四周分布的大水缸。有的同学拿起了矿泉水瓶,有的同学拿起了薯片桶,有的同学不知从哪找来了盆,还有同学干脆用手舀水。有“反击”工作人员的,也有在同学间互泼的。不少同学浑身湿透,水滴从头发尖上,从衣服角上滑下,仍不以为意。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泼水节结束了,欢乐与感悟却留存下来。
一开始我觉得:“何必往水中钻呢?衣服都弄湿了。”后来我想到,既然组织了活动,积极参加更能体现育英学子“阳光大气”的风范。这次活动中,没有同学打急了、气哭了。相反,在享受欢乐的同时张弛有度成为了我们成长的见证。
“欢乐”、“阳光大气”、“张弛有度”作为这场活动的关键词,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篇4:有趣的节日
有趣的节日
今天,我们来到杜老师家,看见杜老师的家门上,居然贴着了两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黄纸红鸡,特别醒目。我们非常奇怪,这是为什么呢?进了门,我们喝上水,安静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心里揣测,今天的作文,又有什么新花样呢?谁知老师却不急于上课,而是拿出一袋好吃的豆子。老师刚刚放到桌子上,小铭已经伸出了铁掌鹰钩抢了一把塞到嘴里,还连声说:“好吃耶,好吃!”逗得我们哄堂大笑。小鹏和小杰却因为一颗豆子争了起来。只有女同学文文静静地,眼睛却也盯着老师发豆子的手,原来这些小淑女也谗着呢?老师发完豆子,笑眯眯地说:“吃吧!我们边吃边聊。”高天荣却说:“等一会再吃,不然一会就没了。”呵呵,还要慢慢品味呢?杜老师问我们:“知道我家为什么贴大公鸡吗?”同学们摇摇头:“不知道!”杜老师说:“因为明天是清明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民间土话叫‘一百wer’。
有一些有趣的风俗。早上,太阳出山前,家家户户要在大门上贴上大公鸡、老虎等厉害的图案,希望把灾难拒之门外。早上还要吃煮鸡蛋,叫‘滚百病’,意思是说,鸡蛋把病菌全带走了,而且是红皮鸡蛋图吉利。再吃上炒瓜子炒豆子,是要把灾难疾病统统炒死!”哦,原来还有这么多说法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听得兴致勃勃。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节日啊!以前,我只听说过,但是现在我对它的了解已经很深了:原来是表达了人们希望过愉快、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呀!刘琛,8岁,文雅秀气,勤学多思。成绩优秀,舞蹈出众。
篇5:节日幽默有趣祝福语
节日幽默有趣祝福语
1. 把烦恼给我,我把它化做快乐给你!把忧伤给我,我把它化做幸福给你!把挫折给我,我把它化做坚强给你!把孤独给我,我把它化做友情给你!愿友谊永存!生日快乐!
2. 有情之人,天天是情人节。一句寒暖,一线相喧;一句叮咛,一笺相传;一份相思,一心相盼;一份爱意,一生相恋。情人节快乐!
3.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4. Here are special greetings and the best of wishes, too. May Christmas happiness to you!
5. 恭喜!你因劳动表现积极,特被提名参加本届“劳动节劳动模范大比拼”!参赛者请于五一假期自带洗具到我家参加清洁劳动比赛!祝你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6. 以下内容是由网搞笑祝福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龙抬头搞笑祝福短信,希望您能喜欢。更多节日祝福,欢迎访问网祝福语网站!
7. 本学期最可爱短信:收到的人会考研顺利,阅读的人会英语高分,储存的人会专业全优,转发的人会录为公费,删除的人会排名第一。
8. 在新的一年里,祝身体健康,牙齿掉光;一路顺风,半路失踪;一路走好,半路摔倒;天天愉快,经常变态;笑口常开,笑死活该!
9. 元旦到来送金蛋,金蛋砸开达心愿。一年生活都圆满,事业顺利爱情现。身体健康平安伴,家庭和睦每一天。祝你元旦快乐,心想事成!
10. 四大幸事:除夕订到年夜饭,出门拦到出租车,串门拿到压岁钱,初一放假到十五;祝你正财偏财横财,财源滚滚;亲情友情私情,情情如意!
11. 注意:你已持续发送多次黄色内容短信息,本局正式向你提出警告!如有再次发现,将予即时停机处理并登报销号,敬请自律!
12. 因为你,我相信命运;因为你,我相信缘份;也许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冥冥之中牵引着我俩。好想说......我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孽呀!
13. 祝你新年:好事都成双,出门最风光,天下你为王,赛过秦始皇;人人都捧你的场,自己吃肉人喝汤,钞票直往口袋装。新年里我的`任务:想你是我的习惯,看你是我的职责,抱你是我的念头,吻你是我的希望,爱你是我的荣幸,娶你是我的目的!
14. 寿星佬,我祝你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在你生日来临之即,祝你百事可乐,万事芬达,天天哇哈哈,月月乐百事,年年高乐高,心情似雪碧,永远都醒目!
15. 支支灿烂的烛光,岁岁生日的幸福。幸运的你,明天会更好!
16. 献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猪:愿你一生快快乐乐,幸幸福福,白白胖胖,可可爱爱,健健康康。--爱你的人
17. 好男儿志在沙场,一副望远镜,锁定敌人的动向。尽管这个愿望已落空,你仍然拿着望远镜无限憧憬着。。。直到有一天对面楼的姑娘大骂:看什么看?流氓!
18. 不赶早,不赶巧,祝福来得刚刚好。不送金,不送银,轻轻送句除夕好。羊年的钟声就要敲响,鞭炮就要点燃,祝您事业好感情好家庭好身体好!
19. 健康心中驻,快乐不迷路。 五月初五是端午,朋友祝福已上路。财神运财走水路,福神空降最神速,喜神报喜上大路,惊喜连连在端午,爱神变出浪漫屋,幸运之神心中驻!
20. 送你一束马兰花,好运吉祥在“马”背,幸福快乐藏“兰”心,爱情财富拿于“马”下,祝你生日快乐,心“花”怒放,天天笑哈哈。
篇6:有趣的节日优秀作文
有趣的节日优秀作文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九月,我们迎来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又称女儿节。民间有句俗话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而喻,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可是八月十六的月亮比中秋节的月亮还要圆。你肯定会问了:“为什么八月十六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的,还要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呢?”其实,中秋节的由来是因为一段民间传说而起的.。而且最开始还不是嫦娥奔月哦,我给你讲讲吧。
中秋节的由来,说法较多。但最早见于《周礼》和《礼记》。《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拜月亮,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帝王就开始在八月十五这天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后来,才有人提出嫦娥奔月这个传说哟。
当然,中秋节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吃月饼、赏花灯、猜灯谜、赏月等。这不,今年中秋节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往自己的额头上拍了一下,试图把自己从睡梦中拉出来。呼,终于醒来了。我冲到卫生间,以最快的速度上厕所、刷牙、洗脸。你一定不知道为什么我要这么火烧眉毛似的起床。当然不是上课外班。而是为了抢到“头彩”――非常好吃而且只有三个的广式月饼和无比巨大的传统月饼。所以,在家人都在熟睡之时,我已经吃了一块传统月饼和一个广式月饼了。后来,我还装作在看书,妈妈起来时,看了桌上少了一块的大月饼才知道我跟她开了个小玩笑。
吃过晚饭,我又拿出新装备“天文望远镜”。组装好之后拿到楼顶,和外公一起开始了赏月。刚开始,我还左一摇右一摆那个望远镜,可望远镜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总是找不到月亮。慢慢的,我的望远镜里出现了一点白光,继续往左摆。“啊!看见了!我看见放大后的月亮了!”我欢呼雀跃,连忙喊外公也过来看。外公边看边说:“哇!我还看见嫦娥了!”我连忙凑过去看,还问:“哪里呀?还要放大吗?”外公哈哈大笑起来。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也跟着外公一起笑了起来。真是一个愉快的中秋节啊。
中秋节真是一个有趣的节日呀!
篇7:春节有趣的节日饮食文化
中国春节的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春节饮食文化一、除夕食俗
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廿九)的晚上。意思是这个晚上,“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
旧俗除夕之夜,在敬祭天地祖先后,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团年饭”。江南人家吃年夜饭,桌上四冷盆、四热炒,一暧锅,是很典型的。年夜饭餐桌上必备一碗炒青菜或蹋菜,青翠碧绿,名为“长庚菜”;有的还备上落苏(茄子)菜。落苏菜以风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吃年夜饭时大家动筷第一口先要品尝的就是这个菜。因吴音“落”与“乐”谱音。除夕食俗,北方吃饺子。守岁时包。子时辞岁时吃,称为“更年交子(饺子)”。北方人除夕包饺子,讲究皮薄、馅足、捏得紧,包时不许捏破,下锅不许煮烂。如果不小心把饺子弄破,也只能说“挣了”,忌讳说“烂”字和“破”字。
除夕夜,江苏各地农村家家“画米囤”,即用漏孔小蒲包内装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上,打印出密密的石灰印子(元宝形或矢戟形),以示财产首先是粮食得到安全保护。
除夕“一夜连两年”,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炉过桌旁,剥橘子,吃花生,叫做“守岁”。最后儿童向长辈辞岁,长辈给儿童发“压岁钱。有些地方作长辈的在除夕深夜把橘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小孩睡了床头枕畔,名为“压岁果”,好让小孩年初一早晨醒时,获得新春的欢乐。
中国春节饮食文化二、春节食俗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江南风俗,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金银米(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饺子中有的饱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饱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饱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
中国春节饮食文化三、过年与饮食
《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另有一说,认为“年”字按古人的写法,是个象形字,有头有尾,四脚伸开,象一个大壁虎,是种可怕的不祥之兽,一岁之中,若没有遇见它,便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一顿,这种庆祝的活动叫“过年”。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人过年的饮食情况。
从南北朝到宋代,长江流域年节有饮“屠苏酒”、“柏叶酒”和“桃汤”的习俗。饮屠苏酒据说可以避瘟疫。柏叶酒,由柏树叶浸于酒中制成,柏为常青之树,柏叶后凋而耐久,饮柏叶酒即取其寿命长久之意。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中国春节饮食文化四、年年有余
春节吃年饭时,家家都要有一道菜即全鱼,取年年有余之意。在我国南方,鱼是整个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大家并不是真正的去吃,只是端上来摆摆样子,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余。还有些地区,第一个热菜就上全鱼,直到宴会结束时,大家才象征性地吃上几口。除夕鱼寄托着人们希望家业发达、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中国春节饮食文化五、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中国春节饮食文化六、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春节传统美食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
江南风俗,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金银米(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饺子中有的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的在一只饺子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元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
逐渐消失的春节传统食物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传统食物的节日。无论中外,食物都是节日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有时候就是节日传统的象征,如感恩节的火鸡、万圣节的南瓜派、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腊八节的腊八粥、元宵节的元宵。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传统食物也是最多的。
我国春节传统食品--年糕 中国南北西东各地的春节食物各有不同,大体包括年糕、饺子、鱼、喜馒头、各种肉食、瓜子、花生、水果,总之极尽丰盛。每种食物也有自己的象征意义,馒头上要点红,象征红火喜庆 ,鱼代表年年有余,饺子象征团圆。这些食物都要在大年三十前早早备齐,因为大年初一不洒水——洒水表示漏财,自然不能做饭。 而且食物不仅种类多,数量也是很可观的。因为春节全家团聚,异乡的儿女都会回到父母家中,加上来拜年的亲戚们,每年的春节,一个大家族通常要摆几桌酒席来招待客人。 然而近些年,不仅是城市,即便在农村,许多家庭都不再亲自烹饪春节中的食物,馒头、年糕、饺子等都开始直接采买。虽然省了主妇的辛苦,但那些飘满房前屋后的蒸馒头、炒瓜子、炸年糕的香味,以及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捏面人、编麻花的乐趣也不再有了。甚至,这些食物开始受到许多80后、90后一代的厌弃,更别提大多数80、90后都不再会烹饪这些食物了。这些伴随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食物,也许真的会成为传统了吧。
篇8:有趣的节日作文550字
有趣的节日作文550字
今天,我们来到杜老师家,看见杜老师 的家门上,居然贴着了两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 ,黄纸红鸡,特别醒目。我们非常奇怪,这是 为什么呢?
进了门,我们喝上水,安静地坐到自己 的座位上,心里揣测,今天的`作文,又有什么 新花样呢?谁知老师却不急于上课,而是拿出 一袋好吃的豆子。老师刚刚放到桌子上,小铭 已经伸出了铁掌鹰钩抢了一把塞到嘴里,还连 声说:“好吃耶,好吃!”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小鹏和小杰却因为一颗豆子争了起来。只有 女同学文文静静地,眼睛却也盯着老师发豆子 的手,原来这些小淑女也谗着呢?老师发完豆 子,笑眯眯地说:“吃吧!我们边吃边聊。” 高天荣却说:“等一会再吃,不然一会就没了 。”呵呵,还要慢慢品味呢?杜老师问我们: “知道我家为什么贴大公鸡吗?”同学们摇摇 头:“不知道!”杜老师说:“因为明天是清 明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民间土话叫‘;一百wer’。有一些有趣的风俗。早上,太阳出山 前,家家户户要在大门上贴上大公鸡、老虎等 厉害的图案,希望把灾难拒之门外。早上还要 吃煮鸡蛋,叫‘;滚百病’,意思是说,鸡蛋把 病菌全带走了,而且是红皮鸡蛋图吉利。再吃 上炒瓜子炒豆子,是要把灾难疾病统统炒死! ”哦,原来还有这么多说法呀!我们吃得津津 有味,听得兴致勃勃。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节日啊!以前,我只 听说过,但是现在我对它的了解已经很深了: 原来是表达了人们希望过愉快、平安、幸福生 活的美好愿望呀!
【有趣的泼水节日】相关文章:
1.环保泼水初二作文
4.节日诗
5.日历节日
6.节日问候
7.母亲节日
8.英国节日
9.节日由来
10.医生节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