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做客》
“goodchenx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做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做客》,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做客》
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做客》
设计意图
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对场地上的小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睁着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最小最小的动物。户外草地上、花丛中小朋友被那些飞舞的小虫所吸引着,《纲要》的学习告诉我们,中班的孩子有亲近大自然,有观察、了解动物的兴趣与意识。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邀请蚂蚁。
2.尝试与同伴合作探索,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蚂蚁的家”。
2.小棒、树叶、纸片、瓶子等工具,碎饼干、米粒、糖果、水果等食物。活动过程
(一)邀请蚂蚁的办法(有了活动前的铺垫,孩子们对于邀请蚂蚁的热情,已经蓄势待发,付诸行动了。)
1.我们已经为蚂蚁造了美丽的家,想邀请蚂蚁来住。假如蚂蚁躲在地洞里不肯出来,你有办法请蚂蚁吗?
2.幼儿自由结伴,商量用什么办法、材料和工具去寻找蚂蚁。
(二)寻找蚂蚁(孩子们自由选择,教师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就可,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体。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邀请蚂蚁。)
1.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食物、工具和自制的“家”,结伴去户外寻找蚂蚁。
2.教师在适当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3.观察各种材料,讨论怎样做龙鳞。
4.幼儿邀请蚂蚁住新家。
(三)交流找蚂蚁(大家一起分享经验,各自互相学习。尝试与同伴合作探索,体验探索的乐趣。)
1.你们小组采用什么办法找到蚂蚁呢?怎么请蚂蚁安全地住进新家的?
2.幼儿观察蚂蚁在各自家中的情形,观察蚂蚁是否喜欢这个家。
3.回活动室,幼儿相互交流。
篇2: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用书中有音乐活动《蚂蚁搬豆》,孩子们对小蚂蚁非常感兴趣。有一天,在户外活动中,有一个孩子大声的喊:“快来看呀,好多小蚂蚁呀!”孩子们蜂拥而上,叽叽喳喳,议论开来。我就想:利用孩子们“好奇”心理,让孩子们对蚂蚁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活动目标
1、对小蚂蚁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有一定了解。
2、让孩子知道团结起来力气大的道理。
3、在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
难点: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蚂蚁。
活动准备
活动前引导幼儿对蚂蚁进行观察;蚂蚁图片;PPT课件; 歌曲《蚂蚁搬豆》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准备活动。
在音乐《蚂蚁搬豆》的乐曲声中,组织幼儿进活动室。
二、基本活动。
1、出示蚂蚁图片,幼儿观察蚂蚁外形特征。
2、回忆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特点。
3、看PPT课件,对蚂蚁进一步了解。
(重点:团结起来力量大。)
讨论:“蚂蚁精神!”
三、结束活动:
游戏:“我是一只小蚂蚁。”
四、延伸活动:
绘画《蚂蚁精神》。(画出自己看到的“蚂蚁精神”)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能循序渐进的进行,孩子对蚂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发展了幼儿的.探索精神。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幼儿的情绪一直都很饱满。但是,在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引导还不够:怎么样让蚂蚁出洞?蚂蚁队伍是怎么样的?蚂蚁之间是怎样合作的?……对幼儿的观察,应该进行记录,这样,孩子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篇3: 中班科学小蚂蚁教案
设计意图
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对场地上的小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睁着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最小最小的动物。户外草地上、花丛中小朋友被那些飞舞的小虫所吸引着,《纲要》的学习告诉我们,中班的孩子有亲近大自然,有观察、了解动物的兴趣与意识。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邀请蚂蚁。
2.尝试与同伴合作探索,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蚂蚁的家”。
2.小棒、树叶、纸片、瓶子等工具,碎饼干、米粒、糖果、水果等食物。活动过程
(一)邀请蚂蚁的办法(有了活动前的铺垫,孩子们对于邀请蚂蚁的热情,已经蓄势待发,付诸行动了。)
1.我们已经为蚂蚁造了美丽的家,想邀请蚂蚁来住。假如蚂蚁躲在地洞里不肯出来,你有办法请蚂蚁吗?
2.幼儿自由结伴,商量用什么办法、材料和工具去寻找蚂蚁。
(二)寻找蚂蚁(孩子们自由选择,教师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就可,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体。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邀请蚂蚁。)
1.幼儿拿着自己选择的食物、工具和自制的“家”,结伴去户外寻找蚂蚁。
2.教师在适当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3.观察各种材料,讨论怎样做龙鳞。
4.幼儿邀请蚂蚁住新家。
(三)交流找蚂蚁(大家一起分享经验,各自互相学习。尝试与同伴合作探索,体验探索的乐趣。)
1.你们小组采用什么办法找到蚂蚁呢?怎么请蚂蚁安全地住进新家的?
2.幼儿观察蚂蚁在各自家中的情形,观察蚂蚁是否喜欢这个家。
3.回活动室,幼儿相互交流。
篇4: 中班科学小蚂蚁教案
教材分析:
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对场地上的小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睁着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最小最小的动物。户外草地上、花丛中小朋友被那些飞舞的小虫所吸引着,《指南》的学习告诉我们,中班的孩子有亲近大自然,有观察、了解动物的兴趣与意识。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运用多种手段设计这一活动,也是非常有趣的。
活动目标:
1、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
3、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准备:活动课件
活动重难点:
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
活动流程
一、小蚂蚁过生日了,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1、出示海报:请你们来猜猜海报上写了些什么?
2、教师念海报:小蚂蚁明天要过生日了,请所有的昆虫朋友都来参加。
3、教师提问:小蚂蚁要过生日了,他想邀请哪些朋友来参加呢,谁会来呢?
二、昆虫朋友都来了,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1、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故事(开始至蜈蚣和蜘蛛只能回去了)
2、提问1:哪些好朋友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了?
提问2: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蜈蚣和蜘蛛回去?小蚂蚁是怎么说的呢?(小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虫)
3、出示蚕宝宝,教师提问
(1)、蚕宝宝来了,它能参加生日会吗?为什么?
(2)、到底小蚂蚁有没有让蚕宝宝参加生日会了呢?听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4、教师边操作图片并继续讲故事,请幼儿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1)蚕宝宝有没有参加生日会呢,为什么?(出示蚕宝宝变成蚕蛾的过程)
5、请你说一说:小蚂蚁请的昆虫客人哪些地方和小蚂蚁长的一样呢?(都有六条腿)
6、教师以儿歌总结昆虫特征:小蚂蚁,过生日。昆虫朋友来参加。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要数错了。
三、小蚂蚁送蛋糕,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
“小蚂蚁今天真高兴,它还准备了香喷喷的蛋糕请大家吃。可是还有许多昆虫朋友也要来参加生日会,小蚂蚁来不及送蛋糕,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1、介绍玩法:(电脑上出现参加生日会的小客人)如果你觉得这位客人是昆虫朋友,能送蛋糕给它,就请你拍三下手,如果你觉得这位客人不是昆虫朋友,不能送蛋糕给它,就请拍一下手。
2、请你边找边说说,为什么蛋糕要请这个昆虫吃呢?
四、活动结束,祝小蚂蚁生日快乐。
我们一起来和昆虫朋友们一起来送一首《生日歌》给小蚂蚁,祝它生日快乐吧!
设计意图
出示了海报,让幼儿猜一猜,吸引了幼儿的目光,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并出示昆虫图片的形式,加深幼儿对昆虫的了解
运用图片,使孩子们了解了蚕宝宝变成蚕蛾的有趣过程,也知道蚕宝宝是不是昆虫。
利用儿歌总结了昆虫的特征,这样幼儿知道了昆虫的特征,也是使他们对昆虫产生了兴趣。
列举动物,让幼儿说一说是不是昆虫,并让他们说出为什么,更加深了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附:故事《小蚂蚁的生日会》
明天小蚂蚁要过生日了,它想请昆虫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会。
第二天下午,大树下热闹极了,蜜蜂来了,蜻蜓来了,蝴蝶来了,瓢虫也来了。小蚂蚁热情地招待他们。这时,蜈蚣和蜘蛛也来了。小蚂蚁礼貌地对它们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请下次来玩吧!”蜈蚣说:“我们也是昆虫,为什么不能进来?”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你们不是昆虫!”蜈蚣和蜘蛛只能回去了。一条蚕宝宝一扭一扭地过来了。小蚂蚁说:“对不起,你的脚太多了,也不是昆虫呀!”“在一旁的蚂蚁妈妈赶紧说:“孩子,你错了!蚕宝宝长大会变成一只蚕蛾,那时它就有头、胸、腹,还有六只脚和翅膀,它也是昆虫呀!”
小蚂蚁和许多昆虫朋友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会!
篇5: 中班科学小蚂蚁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知道利用昆虫有六条腿这一主要特征来初步判断一些小虫子是不是昆虫。
2、产生了解昆虫的兴趣。
重点:
知道利用昆虫有六条腿这一主要特征来初步判断一些小虫子是不是昆虫。
难点:
蝴蝶等变态类昆虫幼虫时期与成虫时期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包括《小蚂蚁过生日》故事,毛毛虫变蝴蝶视频,练习题,昆虫图片欣赏,生日歌MP3等。)
2、自制生日蛋糕模型一个,小蚂蚁头饰一个,蝴蝶、蜻蜓、蜜蜂、瓢虫、蜈蚣、蜘蛛等图片。
3、幼儿操作图卡45张。(包括昆虫图卡与非昆虫图卡)
4、小蛋糕、糖果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这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小朋友们赶紧礼貌地向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今天!还有一个神秘的客人马上就要来!它会是谁呢?(教师扮小蚂蚁出场,说:“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小蚂蚁!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会,小朋友们,你们要是遇到了昆虫朋友,就请带它们来参加我的生日会,好不好?现在我们得赶紧回去准备准备了,呆会见小朋友们!
二、故事讲解。
1、师:原来小蚂蚁今天过生日,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生日会,那小朋友猜猜谁会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呢?(幼儿根据经验回答已知的昆虫名称)
2、师:那到底谁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呢?我们快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故事:今天是小蚂蚁的生日,它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会。不一会儿,大树下就开始热闹起来了,蜜蜂来了,蜻蜓来了,蝴蝶来了,瓢虫也来了。小蚂蚁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这时,蜈蚣和蜘蛛也来了。小蚂蚁礼貌地对它们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请下次来玩吧!”蜈蚣说:“我们也是昆虫,为什么不能进来?”蚂蚁说:“我们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你们不是昆虫!”蜈蚣和蜘蛛只好回去了。)
3、(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在小黑板展示刚才出现的小动物: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蜈蚣,蜘蛛)
师:刚才赶来参加小蚂蚁生日会的这些小动物们,小蚂蚁都把它们留下来了吗?(没有)
师:小蚂蚁把谁留下来?(蜜蜂,蜻蜓,蝴蝶,瓢虫)
师:小蚂蚁为什么把它们留下来啊?它们和小蚂蚁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得出结论——昆虫都有六条腿)
师:那谁没有被留下?(蜈蚣和蜘蛛)为什么不把它们留下?(腿太多了,不是昆虫,昆虫只有六条腿)
4、(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片)师:你们瞧,谁也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了?(毛毛虫)你们猜猜小蚂蚁会把它留下来吗?
5、师:那小蚂蚁到底有没有把毛毛虫留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故事:一条毛毛虫一扭一扭地过来了。小蚂蚁说:“对不起,你的腿太多,也不是昆虫呀!”一旁的蚂蚁妈妈赶紧说:“孩子,你错了!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那时它就有头、胸、腹,还有六条腿和一对翅膀,它也是昆虫呀!”小蚂蚁听了妈妈的话,把毛毛虫也留下了。)
6、师:毛毛虫最后被留下来了吗?(留下了!)毛毛虫有那么多条腿,为什么小蚂蚁还要把它留下来呢?(幼儿回答: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毛毛虫长大真的会变成蝴蝶?这是真的吗?那丑丑的毛毛虫怎么长大了就会变成一只美丽蝴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你们就会明白的(课件播放视频:毛毛虫变蝴蝶)。
7、师:毛毛虫可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它是怎样把自己变成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师:毛毛虫先是呆在卵里,然后咬破卵壳出来了,它开始大口地吃着叶子,让自己越长越大,毛毛虫开始吐丝结茧,经过一段时间,毛毛虫从茧里出来了,这时,它已经长出了翅膀,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8、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昆虫也是小小魔术师,长大了会把自己变成另一个样子呢?(幼儿自由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幼儿看课件展示蚕、蝉、瓢虫等变化图)。其实,大自然中有许多昆虫都是小小魔术师,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网上,书本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昆虫长大了就会变得和小时候不一样的呢,明天来告诉老师,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三、昆虫的身体结构。
1、昆虫的奥秘可真多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昆虫的身体有哪些奥秘呢?(课件出示小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2、认识昆虫的头、胸、腹、脚等身体部分。
3、其实所有的昆虫都有由头、胸、腹和六条腿组成。我们小朋友遇到了不认识的小虫子,想知道它是不是昆虫,我们只要记住一个主要的特点——那就是昆虫都有六条腿,长着六条腿的小虫子一般就是昆虫了。
4、小蚂蚁的家越来越热闹了,小蚂蚁正忙着招待客人,可它还想请更多的昆虫朋友来参加,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如果是昆虫朋友,就请发给它生日邀请函,请它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点击课件出示一些小虫子的图,让幼儿判断。)
四、昆虫图片欣赏。
师: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可真棒啊,你们可真是个小小昆虫学家。其实昆虫的王国可大了,可精彩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昆虫王国里瞧一瞧,要是遇上你认识的昆虫朋友,请说出它的名字。
(课件展示一组昆虫图片)师幼一起欣赏,对认识的昆虫,幼儿说出名字,教师对每种昆虫做简单的描述。
五、操作、互动———快乐地生日会。
1、师:小蚂蚁的生日会就要开始了,我们赶紧去带上昆虫朋友去参加吧!(教师给每组发放15张小虫子图卡,让幼儿在里面找出昆虫图卡,挂到脖子上,准备参加生日会)。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提醒幼儿有困难可向其它小朋友、老师请教,告诉幼儿,我们遇到不懂的知识要学会向别人请教。多问,多请教才能学得更多。
3、扮演小蚂蚁的教师出场:小朋友,我的生日会就要开始了,你们都把昆虫朋友请来了吗?(请来了!)我来看看你们请来的是不是都是昆虫朋友。(教师检查一遍)
4、(点击课件展示小蚂蚁过生日的情景图)师:小蚂蚁的生日会正式开始了!我们快为小蚂蚁献上生日的祝福吧!(课件播放音频——《生日快乐》歌。幼儿跟唱生日歌,并做相应舞蹈动作。)
5、歌曲结束后,扮演小蚂蚁教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快乐吧!!(将蛋糕、糖果等食物分发给幼儿)
6、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森林中,把我们的快乐分享给更多的昆虫朋友吧,向客人老师说再见!(离场)。
篇6:中班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⒈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寻找、发现各种小草,并能说出几种常见小草的名字。
⒉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请家长抽时间带幼儿到草地上观察小草,获得一些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⒈谈话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大树和花儿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小草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盆小草。
⒉交流带来的小草
谁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小草,他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尽量多交流不一样的小草,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重点引导幼儿从小草的根、茎、叶、介绍自己的小草)
二、交流校园里找到的小草
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等会我们草地上寻找小草。看看有没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好吗?
⒉带幼儿到草地上寻找小草。
⒊边寻找、边说一说自己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它叫什么名字?挖出来看一看它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如有不清楚的,老师可以介绍一下),对于幼儿找到的小草,
三、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⒈了解小草的功能。刚刚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你知道这些小草有什么用呢?
(1)饲料: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些小草可以喂小鸡、喂猪等。小草可以当饲料,喂动物吃,
(2)食用:有的草不光动物能吃,我们人类也可以食用。如:草头、荠菜、马兰草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有的草能染颜色,像麦草就能染青色(我们吃的青团就是用麦草的汁染出来的。)
(3)净化空气:(可启发幼儿草坪有什么的作用)(美化环境、使空气清新),绿油油的小草不光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保护土壤不流失,使泥土保持湿润。
(4)药用:有的小草还可以做药,如蒲公英、马兰草,鱼腥草就能做药。
⒉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既然这么有用,为什么人们还要锄草呢?(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花园里长了杂草,花园就不美观了。)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锄掉。
四、品尝小草
有些小草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补充身体里的各种需要,但不是所有的小草都能吃的,所以我们小朋友是不能随便的吃小草,我们找到的这些小草中马兰草是可以吃的,等下请厨房的师傅帮我们做成美味的佳肴,我们一起品尝一下。
篇7:中班科学活动
【活动设计背景】
蔬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有气味的菜孩子们都很挑食,所以我特意选《认识洋葱头》生和熟进行计较,尝一尝。让孩子们知道有气味的菜也这么好吃,营养一样的丰富。
【活动目标】
1.认识洋葱头。
2.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感受洋葱头的气味。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洋葱头的形状、颜色、味道。
2. 区分洋葱头生和熟的味道。
【活动准备】
1.菜刀、菜刀板各一个,篮子4个。
2.全班分成4小组,每组一份已经分好的洋葱头,以及各种蔬菜。
3.一份烧熟的“洋葱头炒鸡蛋”。
4.音乐《买菜》。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出现教师手提菜篮从菜市买菜回来,并向幼儿介绍各种菜的名称,最后出示洋葱头,并出示课题。
基本环节:
形状——颜色——味道
1、出示洋葱头,小朋友们你们认识知识什么蔬菜吗?(洋葱头)它是什么颜色呢?(紫红色)请你摸摸看它的表面是什么样的?(圆圆的、滑滑的、亮亮的)
2、下面我们来切洋葱头,看看它是怎样形成的,它是由一片片叶子紧紧包在一起形成的。
3、闻一闻洋葱头有什么味道?(有异味、刺鼻子、刺眼睛)
4、请小朋友一起来品尝《洋葱头炒鸡蛋》,并教育孩子不要挑食,每一样菜都有它丰富的营养。
结束环节:歌曲《买菜》
1.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
2. 操作活动,剥洋葱头。
延伸环节:各小组相互交流说说每种菜的吃法,有的吃里、有的吃外、有的吃叶、有的吃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认识洋葱头的教学,在整个环节的设计中我按照目标层层递进,通过活动基本达成了我预先设定的目标,在这节课我的教学流程安排我觉得很合理,时间分配也适合中班的教学要求。课的设计比较新颖,幼儿们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所以整节课幼儿学习气氛浓。从认识洋葱头的形状、颜色、味道,然后到从外到内,再到闻一闻,尝一尝。时间安排紧凑,幼儿没有时间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在操作活动环节每位幼儿都得到了动手动口,相互交流,从而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习惯。但是我觉得延伸环节做的不够理想,达不到课的要求。
篇8:中班科学活动
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爱跳舞的葡萄干》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简单:是生活中常见、小朋友爱吃的一些零食;步骤简单,适合幼儿操作;现象易于观察,神奇,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本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点及难点:
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
2、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
3、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
4、学具准备: 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
活动过程:
一、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
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幼儿思考问题(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
(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
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
幼儿思考问题(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
(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
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
(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
(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 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
篇9:中班科学活动
设计意图:风车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但很多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引发思考。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内容需要,设计了此活动,让孩子们在做做、玩玩风车中初步认识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认识风车,初步了解风车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尝试制作简易风车。
3、通过实验操作,知道风车的转动速度和风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快乐的风车》
2、小纸盒、冰棒棍、胶水、剪刀、彩色水粉颜料等制作玩具风车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1、教师:老师认识一个快乐朋友,只要有风的时候,它就会开心地跳起舞来,它是谁呢?
2、教师呈现【图片欣赏】,为幼儿展示不同的风车图片。
教师:这是什么?它在什么情况下会转动?你玩过风车吗?
3、教师小结:风车是依靠风的运动来转动的,有风的时候风车就会开心地“跳起舞来”。
(二)瞧一瞧:风车的作用
1、教师:刚才大家见到的都是玩具风车,你们知道真正的大风车长什么样子吗?
2、教师呈现【荷兰风车】,展示真实的农场风车图片。
教师:想一想,大风车有什么作用?
(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猜想,教师对此进行肯定)
3、教师分别呈现【发电】和【提水】,播放“风车”,使其转动产生动画。
教师:瞧,风车转动起来后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田野呢?
4、教师:当大风车转动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帮助人们发电和提水。
(三)做风车
1、教师播放【制作风车】,为幼儿呈现如何制作简易风车。
2、配合教师亲自演示(可以采用其他风车制作方法),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制作玩具风车。
(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
(四)玩一玩
1、做好风车后到户外跑一跑,比比谁做的风车转的快。
2、教师:风车的转动和风的大小以及跑的速度有关系,跑的快,风就会大点,风车就会转的快一点,跑的慢,风就会小点,风车酒会转的慢一点。
活动延伸:与孩子一起观看风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动画,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篇10:中班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⒈、大胆尝试和探索,选择合适的材料调制泡泡水。
⒉、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感知泡泡的大小、形状和色彩。
材料准备
⒈、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自制的,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
⒉、清水、盆、各种容器。
⒊、洗洁精、洗发露、洗衣粉、洗手液、沐浴露等。
指导要点
⒈、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及其特性,观察幼儿对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是否感兴趣。
⒉、能大胆尝试和操作各种材料调制泡泡水,在实践操作和对比中发现哪种材料更合适吹泡泡。
⒊、能大胆选择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观察吹出泡泡的形状、大小、色彩等特征。
⒋、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实施步骤
出示各种材料,说出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逐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各种操作材料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简单讲解操作要求和方法,引导幼儿自己选择、尝试和操作,运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知道哪种材料最适合吹泡泡。在调制好泡泡水后,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感知、发现最适合吹泡泡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分工、合作、协商,教师作为观察者、支持者,当幼儿出现问题或困难时,给予相应的提示和建议,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和改进,从而获得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反思分析
泡泡是晶莹透亮、轻盈神奇的,吹泡泡游戏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从幼儿的生活出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所以幼儿非常喜欢,表现得很积极、认真。幼儿在调制泡泡水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幼儿缺少经验,加入的洗洁精量太少,怎么也吹不出泡泡来,幼儿有点失去兴趣和信心,想放弃时我及时地给予了指导,请幼儿多加些洗涤用品,把水调得浓稠些再试试。当幼儿再次尝试后终于成功时 ,幼儿显得非常兴奋,这要比玩买来的泡泡玩具更开心,更有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在玩吹泡泡游戏时,幼儿只享受在吹上面,没有有意识地去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也没有感知什么形状的工具容易吹出泡泡来。此时我又及时地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思考和比较,在玩中感受到了泡泡的多姿多彩,发现泡泡的产生过程,从而不断提高了幼儿的操作、判断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
【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做客》】相关文章:
3.小兔做客中班教案
10.中班科学活动《声音》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