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外婆追悼会答谢词

外婆追悼会答谢词

2023-11-27 08:13: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路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外婆追悼会答谢词,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外婆追悼会答谢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外婆追悼会答谢词

篇1:外婆追悼会答谢词

精选外婆追悼会答谢词

各位亲朋好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体家属对各位百忙中抽空从四方赶来出席我外婆徐杏凤女士的送别仪式表示诚挚的感谢。其次我也要感谢家里的各位长辈能够出于信任而接纳由我这个小辈在这里致辞答谢的想法,允许我通过自己的讲述跟外婆做最后的道别。

我的外婆徐杏凤女士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1929年4月26日,就在她生日的前三天上午7点零3分,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人生里最后一次能亲到她的那一刻,她的额头是冰冷的。我三岁多的儿子问:“妈妈,你伤心啊?”我说:“我像你这么高的时候,是我的外婆把我带大的。”我人生里有过的最静谧的时光,就是在夏天的夜晚,搬个小凳子坐在外婆家的阳台上,听摇着蒲扇的外婆给我讲传说,不识字的外婆可以把天上的菩萨,水里的龙王,放牛的小伙子,财主家的大小姐都讲得绘声绘色。晚饭时外婆会搬两把方凳在后门口拼成一张小餐桌,她蒸的鸡蛋羹总爱浇上一点点酱油,并且嘱咐我:“吃饭不能剩下,否则雷公公要打的。”入夜,在小小的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着越剧折子戏,这些雅致的词曲韵律伴随着我渐渐熟睡,而故事里的价值观也随着外婆的讲解深入我心。正是外婆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得今天的我有足够的能力去为别人讲故事写故事,懂得过日子要勤勉爱惜,为人处事要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并且把这一些信念再教给我的孩子。

外婆一直都是能干好强的女性,她依靠顽强的意志力、不屈服于权势的独立判断,以及女性所独有的外交智慧屡屡在时代变迁中为自己的家庭争取权益,用牺牲忘我的持家理念保障着家人更安稳的生活。到了晚年,即便身体行动不便,她清晰的'思维逻辑和孩子气的玩笑话还是能让辛勤照顾她的家人得到心情上的愉悦。但凡她意识清醒,她总是会把儿孙一个一个提及,甚至细数他们的生日。每次去养老院见她,外婆就问“你好吗?身体好吗?今天休息吗?”反反复复,乐此不疲。有时候我真的嫌她唠叨,此刻我站在这里却明白,像这样不求回报的单纯挂念,这世上我已经不再拥有多少了。

某一天我在家里冲热水瓶,外婆跟我说,她十二三岁在家门口踢毽子的样子,好像就在眼前。跟外婆一起住的日子里,我常常听到她在深夜沉沉地叹上一口气,我就在想,外婆的叹息是因为对过往的怀念还是对现时的留恋呢。时至今日,我也很想告诉外婆,你那小小的身躯在雨雪天背着我,送我去上托儿所的样子,好像就在眼前。我的儿子跟我说:“妈妈,你不哭,你的外婆没了,我把我的外婆还给你。”然而怎样的宽慰都无法抚平的事实是,我深爱的那个老太太最终还是离我而去了,至此我少了一个会把我心心念念记挂在心上的人。

聚散离合人生常事,理应看淡却情难自抑。外婆生前开玩笑的时候,会把离世说成是出国旅行“要去英国”,在这里我也借用她这样豁达乐观的说法,遥祝外婆旅行愉快,一路走好。谢谢大家。

~

我结婚的时候,外婆在场,我向她行了礼,婚礼花絮照片里有她开心的笑容。外婆直到去世,可能都不知道我离婚这件事,每次我去看她,她神智清醒的时候,偶尔也会提到我前夫的名字,问问他好不好。

我跟前夫之间有一件小事,我从来没有在公开的途径里对外提到过。那一年是我外婆最后一次举行寿宴,她已经只能依靠轮椅出行了,庆祝结束亲戚朋友都从餐厅开始纷纷离开,临走的时候我拜托前夫跟外婆打声招呼,我前夫只是嘴里嘟哝了一句,我对他说:“外婆年纪大了,耳朵不好,听不到,你叫得响一点吧,跟外婆说了再见,我们就走了。”我态度诚恳地求了两遍,前夫不为所动,看都不看我一眼,扭头走开了。我就看着他的背影,没有再说话。

当时那个场景我特别难忘,那刹那我想,我跟这个人是走不了多远的吧,就有这样强烈的感觉。我至今为止并不曾对前夫有过什么,所谓“恨”的心态,真心没有,但在当时的那个瞬间,我得承认,我非常恨他,且无法抑制。

篇2:外婆追悼会答谢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20**年6月18日23时18分,我最敬爱慈祥的母亲走完了她坎坷人生的八十个春秋,撇下她六十多年朝夕相处的老伴,撇下她魂牵梦挂的儿女子孙,撇下她深情眷恋的妯娌亲邻,永远地走了,走得从容、走得安详、也走得不舍。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母亲的告别仪式。

首先,我代表全家向百忙中冒着酷暑严炎远道前来参加我母亲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母亲病重期间,承蒙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多次前来慰问、探望,给了我母亲莫大的安慰,我全家心存感激,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鞠躬)

其次,我要感谢父亲及兄弟姐妹对母亲的不离不弃、精心照顾。

明知道母亲身患绝症、无力回天,还多次送母亲去衡阳求医问药;多少次病房里兄弟姐妹送吃送喝、轮番照应;多少次病床前姐姐、小妹、小弟洗身擦澡、端屎侧尿;年迈八十的老父亲,夜夜和衣躺在母亲的身边,为母亲搓手捏脚分散疼痛;又有多少个日夜,辛劳的大哥三点一线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医院,菜场和家之间,为母亲吃得营养、吃得舒服,一日三餐,费尽了心思,无怨无悔地照顾着自己的亲娘。

大姐夫、二姐夫买营养、送补品,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丈夫李双桥和小妹夫何志强为母亲看病住院迎来送往,毫不含糊,默默践行“女婿半个儿”的神圣职责;孙崽孙女从广东、从衡阳、从祁东往家赶;外孙、外孙女从北京、从武汉、从长沙、从衡阳赶回来了,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看望奶奶,孝敬外婆。

母亲啊,儿孙们的拳拳赤子之心您是亲身感受、亲眼见证啊!

娘啊,您走吧,您太累了。

您一生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与父亲含辛菇苦、艰难地撑起这个九口之家,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家里家外,到处留下您当年忙碌而疲惫的身影,几十年的辛劳使您积劳成疾,直到生命的最后,万恶的病魔缠身,吞噬您最后一丝余热,面对您绝望、无奈而渴望生命的眼神,身为学医的我是多么的心痛、无奈加无助。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您一天天消瘦、一天天衰竭,直到死神把您夺走,娘啊,这叫女儿情何以堪?女儿还没好好地报答您、陪伴您,您就这样匆匆地走了,怎不叫女儿呼天抢地、悲痛欲绝?娘啊,如果天地间真有轮回,来世我一定还做您女儿,让我再加倍爱您、孝敬您、侍奉您,尽情地报答您那涓涓养育之恩、殷殷爱儿之情。

娘啊,您去吧,您太痛苦了。

这一去路途遥远,奈何桥边女儿再向您挥挥手;望乡台前,女儿再给您磕个头。

从此后,阴阳阻隔,女儿再也不能为您送上一杯水、一片药,为您捧上一碗稀饭,一个您爱吃的水果;从此后,女儿再也不能为您修修指甲,捶捶肩背,擦擦您那思儿的泪珠、理理您那散乱的白发。

娘啊,您就放心地去吧。

至爱弥天,大悲漫地,儿女们会谨记您的遗训:加倍孝敬年迈、忠厚的老父亲,勤勤恳恳做事、真真实实为人,努力教育、培养好您的孙辈,继承您留下的好家风、好品德,勤俭持家、心系他人,兄妹齐心,家庭和睦,善待亲友乡邻。

娘啊,女儿不知道通往天堂的路究竟有多长,黄泉路上尘烟滚滚、冷风冽冽,您衣着单薄,只身孤影,没了老父亲的陪伴、没有儿女的搀扶,您一定要慢慢地走、慢慢地行。

娘啊,您安息吧,您将永远活在儿女们心中!

最后,我代表全家,向出席我母亲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鞠躬)

三女儿:荣华

20**年6月21日

篇3:外婆追悼会答谢词

各位亲朋好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体家属对各位百忙中抽空从四方赶来出席我外婆徐杏凤女士的送别仪式表示诚挚的感谢。其次我也要感谢家里的各位长辈能够出于信任而接纳由我这个小辈在这里致辞答谢的想法,允许我通过自己的讲述跟外婆做最后的道别。

我的外婆徐杏凤女士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1929年4月26日,就在她生日的前三天上午7点零3分,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人生里最后一次能亲到她的那一刻,她的额头是冰冷的。我三岁多的儿子问:“妈妈,你伤心啊?”我说:“我像你这么高的时候,是我的外婆把我带大的。”我人生里有过的最静谧的时光,就是在夏天的夜晚,搬个小凳子坐在外婆家的阳台上,听摇着蒲扇的外婆给我讲传说,不识字的外婆可以把天上的菩萨,水里的龙王,放牛的小伙子,财主家的大小姐都讲得绘声绘色。晚饭时外婆会搬两把方凳在后门口拼成一张小餐桌,她蒸的鸡蛋羹总爱浇上一点点酱油,并且嘱咐我:“吃饭不能剩下,否则雷公公要打的。”入夜,在小小的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着越剧折子戏,这些雅致的词曲韵律伴随着我渐渐熟睡,而故事里的价值观也随着外婆的讲解深入我心。正是外婆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得今天的我有足够的能力去为别人讲故事写故事,懂得过日子要勤勉爱惜,为人处事要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并且把这一些信念再教给我的孩子。

外婆一直都是能干好强的女性,她依靠顽强的意志力、不屈服于权势的独立判断,以及女性所独有的外交智慧屡屡在时代变迁中为自己的家庭争取权益,用牺牲忘我的持家理念保障着家人更安稳的生活。到了晚年,即便身体行动不便,她清晰的思维逻辑和孩子气的玩笑话还是能让辛勤照顾她的家人得到心情上的愉悦。但凡她意识清醒,她总是会把儿孙一个一个提及,甚至细数他们的生日。每次去养老院见她,外婆就问“你好吗?身体好吗?今天休息吗?”反反复复,乐此不疲。有时候我真的嫌她唠叨,此刻我站在这里却明白,像这样不求回报的单纯挂念,这世上我已经不再拥有多少了。

某一天我在家里冲热水瓶,外婆跟我说,她十二三岁在家门口踢毽子的样子,好像就在眼前。跟外婆一起住的日子里,我常常听到她在深夜沉沉地叹上一口气,我就在想,外婆的叹息是因为对过往的怀念还是对现时的留恋呢。时至今日,我也很想告诉外婆,你那小小的身躯在雨雪天背着我,送我去上托儿所的样子,好像就在眼前。我的儿子跟我说:“妈妈,你不哭,你的外婆没了,我把我的外婆还给你。”然而怎样的宽慰都无法抚平的事实是,我深爱的那个老太太最终还是离我而去了,至此我少了一个会把我心心念念记挂在心上的人。

聚散离合人生常事,理应看淡却情难自抑。外婆生前开玩笑的时候,会把离世说成是出国旅行“要去英国”,在这里我也借用她这样豁达乐观的说法,遥祝外婆旅行愉快,一路走好。谢谢大家。

我结婚的时候,外婆在场,我向她行了礼,婚礼花絮照片里有她开心的笑容。外婆直到去世,可能都不知道我离婚这件事,每次我去看她,她神智清醒的时候,偶尔也会提到我前夫的名字,问问他好不好。

我跟前夫之间有一件小事,我从来没有在公开的途径里对外提到过。那一年是我外婆最后一次举行寿宴,她已经只能依靠轮椅出行了,庆祝结束亲戚朋友都从餐厅开始纷纷离开,临走的时候我拜托前夫跟外婆打声招呼,我前夫只是嘴里嘟哝了一句,我对他说:“外婆年纪大了,耳朵不好,听不到,你叫得响一点吧,跟外婆说了再见,我们就走了。”我态度诚恳地求了两遍,前夫不为所动,看都不看我一眼,扭头走开了。我就看着他的背影,没有再说话。

当时那个场景我特别难忘,那刹那我想,我跟这个人是走不了多远的吧,就有这样强烈的感觉。我至今为止并不曾对前夫有过什么,所谓“恨”的心态,真心没有,但在当时的那个瞬间,我得承认,我非常恨他,且无法抑制。

篇4:外婆追悼会答谢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6月30日零时20分,我们的母亲严**安息主怀。

今天是一个非常难过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日子,我们大家一起聚在这里,这么多人,一同为我们的亲人做最后的送别。我们的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她虔诚的信奉上帝,健康时坚持每个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常常祷告,虔诚奉献。

对于相信主的人来说。死亡,只不过是外面的'躯壳,里面的灵魂早已在天堂里了。此时此刻我深信我们所爱的母亲正在乐园里和主耶稣同在。在她弥留之际,她虽然有病痛,但是没有发怨言,心里平静。主耶稣给了她安慰,她的遗容是那么的安详,她闭上眼睛看见的一定是绿草青青,牛羊成群的美景。现在耶稣把她带回了天堂,愿她在天国尽享天福。

我们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人。在世的时候,始终很好地扮演着每一种她所担任的角色。在工作上,她一直是兢兢业业,积极努力;在生活中,孝敬老人,任劳任怨。而对于我们这个大家庭而言,她更是一位最伟大的母亲。

母亲是坚强的。我们的父亲离世后,母亲十多年来为了不拖累小辈、坚持独自生活,忍住悲伤,守着父亲留下的老屋,平平谈谈地生活着。母亲的坚强,为我们抚平了丧父的心灵创伤。

母亲是无私的。辛苦劳作,省吃俭用。为我们子孙付出了所有的一切,把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一一培养成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我们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她亲手制作的。她能用简单的食材做成美味可口的饭菜。是母亲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母亲是伟大的。她教导我们正直诚实地做人,勇敢坚强地面对困难,积极上进地对待学习和工作,友善热情地待人,朴实节俭地生活。

母亲,您走了。我们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总结您的一生,只知道“您所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平凡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普通母亲”。我们为有这样一位母亲而感到骄傲,为失去这样的母亲而感到万分悲痛。但请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也请母亲您放心。我们不会孤单,我们拥有彼此。我们会更加团结友爱,会更好地继续我们的人生。我们也相信,其实母亲从不曾离开我们,您留下的那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那不会消逝的爱,会永远萦绕在我们身边——过去,今日,乃至将来。此时此刻,我们想告诉您,来生我们还要做您的儿女!

谢谢您,母亲。

敬爱的母亲,今天,您最疼爱的儿孙们来送您了,您的生前好友、同事、各方亲朋来送您了。愿您在天堂里享受快乐有福的生活。

最后,感谢大家今天在百忙之中来为我们的母亲大人送行,感谢那些远在外地的亲友专程前来和我们的母亲告别。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们家,对我们母亲的关心和爱护。我谨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们,代表我们全家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对那些未能前来的众位亲友,你们的心意、你们的不舍和对我们的关爱,我母亲在天上一定会深深感激的,会将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愿每一位都健康、幸福。

谢谢大家,谢谢!!!(向来宾鞠躬)

篇5:追悼会外婆答谢词

各位乡亲、各位亲朋:

在乡亲们的眼中,外婆是一个为人热情,好善乐施的大好人,她做什么事都认认真真,有始有终。村上的乡里乡亲有什么红白喜事,她总是乐于帮助,至今,她还有“厨师”的美誉。在村里,只要提到王秀琴同志,无人不称其是个热闹人。乡里乡亲也喜欢到我们家里来做客,因为无论是谁到访,外婆总会热情地递上一碗饭,一双筷子。和外婆在一起,大家总会被她那份热情所感染。

外婆是一个性格爽朗,凡事都很放得开的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磨难,抑或是别有用心之人强加给她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她总是一笑而过,淡然面对。而在患病之后,外婆也十分坚强,从未说过一个“疼”字,并且坦然地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在临终前,她交代的最多的,还是希望儿女们能够和谐相处,不要因为她的离去而影响到家庭的团结,希望儿女们能够平平安安。

外婆的一生,是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她的一生,也必将在我们家族的发展史上,写下熠熠生辉的一笔。她虽然走了,但她的那种热情,将会永远在我们晚辈身上传承,她的那种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尊敬的长辈,她的殷切希望我们也将永远铭记于心。

最后,再次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乡亲,各位亲朋,也感谢各位在外婆病重期间前来探望。

篇6:追悼会外婆答谢词

尊敬的各位长辈:

你们好!我外婆去世了,今天我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深切悼念我的外婆。

外婆走的很安详,临走前不愿意打扰任何一个人,就这样安静的与我们告了别。

外婆是出生于旧艰苦难年代,跨过艰苦岁月,挺进新世纪的老人,历尽沧桑走完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

外婆一辈子为儿女操劳,而很少为自己着想,深受全家人的尊敬和爱戴;外婆一生艰苦朴素,让全家人懂得了生活的艰难;外婆一生任劳任怨,让全家人和睦相处;外婆的善良,让儿女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外婆的远见,让儿女们走出了贫困;外婆的坚强,我从来没听见她说过一句灰心的话,没见过她有什么抱怨,更没见过她流泪。外婆就是用这样的品德感化我们、教育我们。在亲戚们眼中,外婆是一位和蔼可亲温柔善良的朋友,我有这样的外婆而感到自豪。

我从小就在外婆身边长大,是她把我带大。每次放假就去外婆家玩,她都给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我怀念那段幸福的时光,怀念外婆脸上幸福的笑容。虽然外婆已经离开了我,我今天是如此的悲伤,但我的悲伤并不是因为外婆离开了我,我只是感觉这一天来得太早了,我们每一个人还未来得及孝敬她老人家!我要好好的活着,努力的工作,报答外婆的养育之恩,继承您的美好遗愿。

安睡吧!我亲爱的外婆!我们永远爱您!

【外婆追悼会答谢词】相关文章:

1.追悼会答谢词

2.追悼会儿女答谢词

3.追悼会孝子答谢词

4.妻子追悼会答谢词

5.追悼会家属答谢词孙辈

6.父亲追悼会答谢词精简

7.追悼会家属答谢词奶奶

8.母亲的追悼会答谢词

9.追悼会逝者家属答谢词

10.追悼会家属致答谢词

下载word文档
《外婆追悼会答谢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