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欠条散文
“风佩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一张欠条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张欠条散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一张欠条散文
一张欠条散文
绝大部分的人或事,时间久了,是会被放进大脑的“回收站”,并被彻底清空的;只有极少数的,被放进了记忆的“收藏夹”,虽然多年都不会想起,但是,只要有个小小“引子”,“收藏夹”就会被瞬间打开。
做小生意这么多年,积了不少欠条,很多是死账,索性一把火烧掉,眼不见心不烦。在整理中间,其中的一张欠条映入眼帘,让我呆呆看了好久,不禁黯然神伤!
写下这张欠条的人叫刘保成,洛阳偃师市人,是我的一个客户。欠条上的日期为两千零一年四月十一日。一去十七年,那天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
那日,我开着小四轮车,到附近乡镇村落的日杂店,推销我的炉芯(煤炉子的内膛)。这是一种新式的炉芯,市场上之前是没有的,质量和使用效果都好,只是价格比普通的高了许多。新事物接受起来比较难,大多店家对我都爱搭不搭的,不要钱代销都不愿意。和这家老板磨了半天,总算答应一试。老板把我引到后院,随便给指个堆放着杂物的角落,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我倒腾半天,才清理出一小块地方,找来苕帚打扫干净。然后把自己的产品一个个掂到那里 。数量虽不多,可架不住拐弯抹角路程远,我的货又重,累得够呛。
这时,又来了一辆货车,车上装的是石棉瓦。司机下车后,穿上那种在背后系扣子的蓝色大褂,就开始卸货。
我们打了个照面,他先冲我点头一笑,问:“小伙子做什么的?”我抬手擦了擦汗,回到:“做一种新式炉芯。”
“哦,我也卖炉芯啊,你给我介绍介绍你的炉芯有啥优点。”这时我才认真地看他,方脸,黑红黑红的,脑门上几道深深的皱纹,特别憨厚的样子,约莫有小五十岁。
虽然有些怀疑他是不是老板,但只要有人愿意听我介绍产品,就觉得兴奋。听我一番早已烂熟于胸的说辞之后,他说:“过会儿,卸完货,你开车跟我走,到我那里看看。”我赶忙连声说好。顾不上累,又帮他一起把石棉瓦卸了。
他的门市就在临近的镇上,没多久便到。那是一幢三层高的大楼,应该算当时镇区最好的房子了。一楼大厅很宽敞,货物比一般的日杂店多而且全,四五个帮手在不停忙活。他还真就是老板。二话不说,叫上两个帮手,帮我卸货。他也亲自上阵,不一会儿就卸完了,一百个。在当时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最大的数了,因为其他家都只要二三十个。立马又给我写了欠条,不过只欠了一少部分200元,而剩余的380元竟给了我现款,这是我收到的第一笔新客户的钱。我甚至都觉得不该收这笔钱,别的店家可全都是欠着。
他的店虽然只是在镇上,做的却是半个市的生意,零售兼批发。几十公里内不管镇区还是村落,他的货都负责送到。所以他也成了好多产品的市级总经销,量自然就很大。
后来打交道多了,对他了解也更多一些。他话不多,极少拉个家常什么的。即便和人有了分歧,也是陪着笑脸,慢声细语地讲。实在讲不下去,他大手一摆,扭头干别的.活儿去了,把人晾在了那儿。我这个人生性腼腆,虽然是做生意的,但要我像别人一样见人就哥长叔短地称呼,真心做不到。可对刘保成叫叔,总是顺口就出,一点没觉得生分。
在他帮助下,我的产品迅速打开销路。他一家的销量一度占到我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十天半月就要到他家送一次货,和他家人、店里的伙计都熟的像老朋友。他老婆也就是老板娘,性格开朗,说话声音哑哑的,总是很大声地和顾客说笑。后来还听说,因为老板娘家只有她一个闺女,刘保成是入赘过来的,老家原在平顶山好像。
以我的推算,远在零几年的时候,他的家资超过百万是没任何问题的。毕竟在他们那个县级市的同行里,他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他又真不像个有钱人,终日一身蓝大褂。司机兼装卸工,从不见休息的时候。
的一天,我同往常一样,开车去各个销售点上送货。在他们偃师市的另一家卸货时,那家老板突然对我说:“你知道吗?刘保成死了!”我顿时大惊,却并不信,回:“怎么可能,我四五天前还去他那里送货了。”他郑重地说:“真的,他们家失火了,死了两个人,他老婆也重伤。”接着说:“哎!好人不长寿啊!”
我的心忽地一沉,大脑似乎都变得迟钝起来。这家卸完货,也无心再去其他家送剩余的货,立刻开了二十公里的车,赶到保成叔的所在地。
店门紧闭,墙外黑乎乎的数条印迹,一直到蔓延的三楼。只顾慌张,我都忘了,此时他家怎么会有人!
问周围的邻居,说是晚上家里电线漏电引发火灾。发现险情后,保成叔让她老婆下楼,他则赶紧把老岳父背下楼,又拐回去背老岳母的时候,来不及了,两个人都命丧火海。
我在店门前徘徊了一阵,只能无奈回家。
几个月后,他店里有人打电话过来,让继续送货。到了以后,原来是他上大学的儿子辍学回来打理生意。他儿子本来假期就经常在店里帮忙,我们也熟悉。他一见着我,就哭地说不出话。我只能拍拍他的肩膀,却同样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
保成叔的老婆虽无大碍,但已无法再面对这个场景,跟着他们的大女儿去了平顶山。至此之后,再无见面。
不久,他儿子也把店转给了一个亲戚。
保成叔出事后,我在QQ日志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接触的客户不下百个,保成叔是最好的。天若有情,不该让这样的好人早早离去!”
今天,翻开那篇日志,才知道不见保成叔已有七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如在昨天。
这张欠条,我把它夹在了一个精装的笔记本里,永久珍藏。
篇2:欠条经典散文
欠条经典散文
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报道:四川省某县一农民常年不赡养父母,每月50元的赡养费,儿子一拖再拖就是不给,生活无着落的父母无奈之余,求助于法律的帮助。法庭之上,儿子竟向父母写下了一张欠条。
欠条写了,父母的债也就清了?
法官问及儿子欠条什么时候能还,儿子声泪俱下地述说起了自己生活的艰难:父母没有给自己盖好房屋,自己的楼房刚刚竣工还欠有外债,一、二十间的楼房空空荡荡没有装修,定购的现代家具一件也没拉回,上大学的儿子学杂费一年十来万,一月一千元的生活费让小孩生活很是寒酸……自己十足就是一个吃国家救济的主,眼下实在没有经济能力赡养父母,但作为一个守法的'儿子也知道不赡养老人的不对,只有写下欠条以期国家政策的扶持。
欠条写了,儿子的孝心就有了?欠条写了,父母的日子就好过了?欠条写了,---父母的心伤了,父子情绝了。
为人父母的人啊,当初你决定要生下儿子时,为何不也写一张欠条,只等他日国家救助政策的扶持,家庭经济条件的允许再生下儿子、再养活儿子呢?
幸亏儿子盖的是楼房,如果儿子盖的是宾馆,那欠父母的赡养费不知又要多少;也只亏儿子的儿子上的是大学,如果儿子的儿子上的是出国留学,那老头老婆不知又要遭儿子多少罪。
欠条,白纸黑字。写的是经济帐,欠的是赡养责,断的是骨肉情。
让人可惜的是:法庭上,儿子的儿子没在场。儿子的儿子只顾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缺少的却是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知识。多么生动感人的一幕啊,也许不久的将来儿子的儿子也会为自己的父亲补上这生动的一课!
欠条,欠条,多少年过去了,想想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给农民打白条、打欠条的岁月,早已在民间灭绝的现象如今又在个别地方死灰复燃,且有发扬光大之势;是道德观念的缺失,还是伦理观念的错位?
唉,爹娘谢世之前儿子还会欠父母什么呢?
篇3:手上有欠条一张,离职证明一份
以前公司的老板拖欠我工资,手上有欠条一张,离职证明一份,已经去劳动局投诉过他了,但还有一部分没有拿回;想打官司,请问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需要花多少钱呢?老板名字叫王康霖,公司名字叫深圳市影世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已经搬走,找不到了,只有老板手机。各位帮忙想对策,谢谢!
[手上有欠条一张,离职证明一份]
篇4:给自己的欠条散文
给自己的欠条散文
去春归,柳摇枝吹,长乡思,夜春回;夏暖秋凉,残叶凋零,遥思梦,望秋月……摇摆人,我道是谁?梦居别里,情何堪,意缠绵。有道是昨夜秋风亦相随……
风吹处,叶飘落,飒飒秋风,断音玄……
日历一页页被撕下,钟表滴答不停,却没发现时间走过的痕迹。日历之所以被撕下不是因为它只会被模仿,只是它需要被融化;滴答的钟表保持不变转动,不是因为它想得到肯定,也不是它想转世轮回,它还不想累。
多少阴霾故里,问人世间又有多少沧海桑田?
被遗忘的.昨天,谁相欠?
丢失的记忆,问追谁?
约定的地点,路不归。
风吹散,梦不回,谈天地,遥遥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书自己,盼无悔,期别泪……。
空白纸上,草草文字——欠条记事。
不伤应无悔……
问,写予谁?
篇5: 一张全家福散文
一张全家福散文
昨天我翻动尘封已久的旧相册,发现了一张22年前的老照片,这是我当年结婚时拍摄的一张全家福,它如今跨越了两个世纪。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家族人数最多的一张全家福,也是唯一一张四世同堂的家族成员合影,更是一张凝聚血缘关系的亲情照片。它见证着我们家族的兴衰发展,记载着我们家族的历史天空,也是我家老房子给我留下的最深一抹记忆。这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我把它不仅珍藏在相册里,也收藏在空间里,更储藏在我心里,它让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心潮起伏,欣喜和伤感夹杂在一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红尘滚滚,沧桑岁月,淘尽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时光流逝,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花开花落,湮没了多少尘世上的真情美景。弹指一挥间,一切恍然如梦,我仿佛仍处在半梦半醒之间。
虽然已过去了22个春秋,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更迭,草木荣枯,燕去燕来。但似乎那情那景那瞬间就像在昨天,清晰逼真鲜活。当时我的婚礼结束后,我把来参加婚礼的家族成员召集到一起,让我的同事蔡旭光抓拍了这张全家福。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家族成员不是很齐全,把天南地北家族中的老老小小、男男女女全都聚集在一起,是很难实现的愿望。
照片中坐着的三个人,中间的是我的祖母,左边是我的父亲,右边抱着小男孩的是我的母亲,那个小男孩是我的侄儿。那时祖母72岁,我的父母刚过天命之年,人世沧桑,世事难料,如今仅有我母亲健在,我的祖母和父亲都已去了天堂,阴阳两隔,无法再相见了,只能寄希望于托梦。前面蹲着的男孩和女孩是我的堂弟、堂妹;后面站着左起一次是老叔、三叔、老姑、三婶、大姑、二婶、老婶、爱人和我;最后面两人是我的`大哥和妹妹。我两个姑姑家在抚顺,二叔一家在吉林,大家能聚在一起是多么不容易啊!
九月的天空天高云淡,阳光格外明媚。可照片中亲人的表情大都很凝重,因为那时虽然改革开放10多年了,但每个家庭,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都不算富裕,生活还都有一些艰涩。只有门框上贴着的绯红对联和窗户上的大红喜字,和我们一对新人的神情才透露出喜庆气氛。照片中的老房子的窗户还是木制的上下两扇,只有上面半扇窗户能打开,从窗户上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辽北农村的历史风貌,其实老房子就是一首绵长深沉略带伤感的老歌,聆听这首老歌,可以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当时从照片中大家的衣服上还看不出城乡差别,但仔细端详却能看出一点我们的家风。那就是勤劳节俭质朴,也正是因为这优良的家风,让我们每个家庭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富民政策,都逐渐富裕起来,过上了幸福殷实的生活。
我们家族原本是显赫的大户人家,兴盛了七、八代,只是到了曾祖父一代,随着国家的衰败而没落了,到了我祖父时已是人丁稀少,一贫如洗了。一百年过去了,如今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的家族也重新兴旺起来,还培养出了8个大学生。从我们家族的兴衰史来看,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家”和“国”的血脉相连,更加坚信一个真理,那就是国富才能民强,国泰则民安,国家与百姓的命运息息相关。
我把这张全家福捧在怀里,视作瑰宝,深切凝视,深沉凝思,拂去心头的哀伤,展望美好未来。这张老照片定格了一个家族的精彩瞬间,但人类历史的长河仍然在生生不息地流淌着,勤劳聪慧的人们正在追逐新的梦想。当我们大家实现各自梦想的那一天,我们家族成员再聚首,重新拍一张新的幸福温馨全家福,或许我们家族能五世同堂、六世同在,因为人逢盛世才能长命百岁,百岁寿星不是梦。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也能福寿安康。
“但愿人长久,共圆中国梦,”家族兴盛起来,我们也能告慰长眠于九泉之下的亲人,他们泉下有知也会倍感欣慰。我捧着这张全家福,抹去思念的泪水,心头燃起一团希望之火,在春风的吹拂下,熊熊燃烧起来。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要拼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喜气洋洋地向着幸福出发。
篇6:一张金卡散文
一张金卡散文
我生病了, 不能去教堂, 但非常想去,我想起在英国时一位英国做法官的朋友曾送给我一个用兰色毛线手工编织的十字架, 我想:“看看十字架也好。”于是我起床打开抽屉找那用兰色毛线手工编织的十字架。
那位朋友送给我的那个用兰色毛线手工编织的十字架找到了, 但是在找十字架的过程中不知何时我手上从抽屉里拿起了一张公民身份证大小一样的金卡。 金卡的正面刻的是主基督耶稣的最后的晚餐。主基督耶稣坐在金卡画像的正当中, 十二个门徒环绕着他, 画像的`下方刻着十二个门徒的名字,从左到右是:马太、雅各、安得烈、犹大、彼得、约翰,主基督耶稣在正中, 然后是多马、小雅各、腓力、巴多罗买、达太、西门。最上方正中刻着“最后的晚餐”几个字,最下方左边刻着:(意大利)达芬奇名画。金卡的背后也刻着字,刻的是:“耶稣接过杯来, 祝谢了, 说:你们拿这个, 大家分着吃, 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 我不再喝这葡萄汁, 直等神的国来到。’又拿起饼来, 祝谢了, 就擘开递给他们, 说:‘这是我的身体, 为你们舍的, 你们也应当如此行, 为的是纪念我。’”整张金卡无论正面背面都是金光闪闪的。
我绝对没有通过任何方式购买这张金卡,或者别人赠送我这张金卡。 我从小就有非凡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使我获得博士学位的原因之一。对于这张金卡, 绝对没有常人认为的平常的来路――买的、朋友送的、捡的、向人要的等等。
我想:“是主基督耶稣看我生了病, 很想去教堂但又去不了, 所以以特殊的方式――神迹的方式给了我这张有基督耶稣主的最后的晚餐画像!”
我用透明胶将金卡粘在了墙上。
有一天我在教堂聚会完了回到家里, 刚打开大门我就感到异常祥和, 我脱口而出:“主, 我知道你在。”我第一次说我知道主基督耶稣在, 我急趋进里屋, 里屋我平时贴主的最后的晚餐的金卡的墙上几道光柱, 我大喊:“主, 我知道你在!”这时那光柱从金卡上移到了我放在桌上的主基督耶稣的最后的泥土雕塑中主基督耶稣的身上, 但瞬间消失了。我没有开家中的灯, 因为我的屋子向来都有一些夜光, 在晚上也能看得见。 我在屋子中走来走去, 我喃喃地说:“主, 我不怕了, 我要见你。” 我以前怕见主基督耶稣, 因为我知道主基督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我怕, 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怕。 但这时我说出口:“主, 我不怕了, 我要见你。”我话音刚落, 猛然掉头发现我身后窗外右边远方七个硕大的金灯台。 我在心里大叫一声:“是主!” 我疾步扑到窗边, 仔细看那远处的金灯台, 那里我从来没有见过什么金灯台,是空旷的一遍, 现在那里有着七个闪闪发光的金灯台。那是圣经里启示录中记载的金灯台。启迪我金灯台的首先的光柱就是从这张金卡导引出去的。
写这篇文章我记起主基督耶稣利用这张金卡保佑过我好几次, 但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张刻有主基督耶稣像的“最后的晚餐”画的金卡的确切来历。我想:“是上帝父看我生病, 想去教堂又去不了,上帝父怜悯我特别照顾我以神迹的方式放在我家中抽屉的。”
感谢主基督耶稣!感谢上帝父怜悯我!
篇7:一张床垫散文
一张床垫散文
老谢抚摸了那张床垫,叹着口气又那么无可奈何的说,十多年了,是正宗的八一床垫啊,那时候刚刚结婚时买成500多,当初他的一个月的工资才300多呢!他用手压了压,又说,看嘛,一点都没有变型,问我,你要就拿去吧……
关于这张床垫,一直是老谢和他女人之间的火药桶,之前,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女人就在外面买了一张新床回来要替换它,老谢是千万个不愿意,僵持着;到这次换租房,昨晚因为这张床垫两个人又闹得不愉快,女人这次是坚决要扔掉它,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女人对我说,她之所以那么敌视这张床垫,是因为它就是老谢和他前妻的见证,这前前后后十多年里也不知道他还与多少女人在这这张床垫上演了多少的龌蹉事,她接触它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堵得恶心……
在这个未来强悍的嫂子面前,她说我听,还只能装着唯唯诺诺的点头,到最后我语气铿锵有力的表决,就是,该扔该扔,没有哪个女人愿意睡在你的过去上嘛!
……
他和她,相识于网络,她老公患病去世后,经历过几次不成功的相亲,他都知道这些;其间,他也找,好几个相亲网站都在注册,见面这个见面那个的,始终也没有结果……
最后,两个人都整得身心疲惫了,就玩笑说我们发展发展呢?就有了戏剧的后来,女人从河南回到老家的绵阳,他们有空的时候开始了相互的走动,接触……
算算现在,他们同居一起刚刚一年了,虽然缺少那个本本,但是我感觉两个人已经是瓜熟蒂落的事了!
说起这两个人一起,磨合中也是够磕磕绊绊的了。她拉黑了他和电话薄上所有的女性,听谢哥说有一次有一个漂亮女子从门前过,他只是瞟了一眼,但是这个细微的动作也没有逃过女人的火眼金睛,她是醋意大发,两个人大吵到甚至动手……
老谢有时候也会对我诉苦,感觉挺压抑的,我劝他,想想你自己的条件啊,没车没房的,一个女人愿意背井离乡的来追随你辗转这个出租房那个出租房,还为你洗衣做饭把你照顾得那么无微不至,这就是一份真心啊!虽然她在乎你的方式有点偏激,但是你应该多多引导和包容吧……
不过,今天帮他搬家,我们回来看到女人做了一桌子菜早早等着我们吃饭了,老谢就情不自禁的乐,我感觉得到,谢哥是经常享受着这种幸福的感觉!
床垫**看来是过去了,我感触的是,在这件事情上,谢哥应该多换位思考嫂子的感受,而女人,也应该对男人多一些包容!
祝福我的谢哥,祝福他们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篇8:一张贺卡散文
一张贺卡散文
妈妈常说:她是贝壳,我就是她孕育的珍珠,今天,我才体会到贝壳孕育珍珠时的艰辛与伟大!唉!明天就是圣诞节了,我的圣诞礼物在哪呢?带着失落和伤心我进入了梦乡。
“铃,铃,铃……”闹钟又在催我了,我坐起来伸伸懒腰,突然眼前一亮,就见枕边放着一只漂亮的红袜子,里面鼓鼓囊囊,哇!是圣诞老人来了吗?我迫不及待地把袜子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哇!哇!这么多的好吃的:有巧克力、花生糖、口口香、可爱的动物奶糖……咦?还有一张精美的贺卡。我轻轻的打开,从贺卡里飘出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贺卡里还有一张用香香的信纸写的信,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乖女儿彤彤:这封信是我托圣诞老人捎给你的`礼物,”哦,这封信是妈妈写给我的,“再过几天就要步入新的一年了,妈妈看着你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你知道妈妈有多开心吗?……要多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可爱的小淑女……你是妈妈的生命,为了你妈妈愿付出一切……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泪水止不住的滑落下来。当我在学前班时,我就和妈妈加入了单亲家庭的行列,妈妈那微薄的工资不但要照顾我的生活,还要给我报各种学习班,培养我,她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可我却从没有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与爱,经常对妈妈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乱发脾气,甚至还想到离开妈妈……我突然觉得我是多么不懂事啊!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了妈妈为什么常说:她是贝壳,我就是她孕育的珍珠,今天我才体会到贝壳孕育珍珠的艰辛与伟大!
我也赶快给妈妈回了一封信,你们知道我写的是什么吗?只要你们看到妈妈那充满幸福的笑脸,就一定能猜的到哦……
篇9:一张假钞散文
一张假钞散文
这是今年刚过正月十五我女儿初中开学时的事情了。周五女儿回家说我给她交学费的钱里有一张五十的是假钞,让她很丢面子,掏出来放在桌子上。我有些吃惊,我一天天的接钱,特别是五十一百大面值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看真假,过我手的钱会是假钞,我不相信。我说你确定是我给你的,经过你老师的手了都,女儿说你看上面都写著名字的,我说谁写的,女儿说我写的,老师害怕混了,叫谁的钱谁写上自己的名字。
我无语了,拿起桌子上这张五十块钱我仔细看,触到手里的第一感觉有些厚有些粘,从手的感觉是假钞,可看版面的印刷和真的很相像,向着光看右上角隐藏着的五十的图案也很象真的,再看背面的五十的钢印是露了马脚的,是一个实心的圆,不过心不细是根本看不出的,这张假钞的仿真度还是很高的。我搞不清我怎么会收一张假钞呢。我对女儿说应该是你妈收的。这个不管了,女儿有些生气,跑走了。妻子从那间房里出来也不承认,两个人就打嘴仗,互相埋怨,最后才落到了正题上,怎么办,妻子要把这张假钞花出去,不能让它落在咱手里啊。我说假钞的一角有你女儿的签名呢,会有人看著名字就找家来的,妻子就用小刀刮女儿的签名去了。
说实话现在想把假钞花出去是很难的,十块五块的还好说,面值一大接钱的人都小心着呢,在超市商场里用是不可能的,被人一眼认出来就显得太难看了,在地摊菜市上还有机会,不过现在也不容易了。
半年前我们的邻居老张接了一张一百的假钞,她是在集市上买菜时花出去的,那也是一波三折,她停在菜摊前,和卖菜的商贩讨价还价好一会才开始挑菜,挑挑拣拣的,挑好了,菜贩子称完说十五块四,拿十五吧,老张在兜里掏钱一看只有一张五块的和一张百元的,这当然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老张故意说,没零钱了,不想……那菜贩子不耐烦了说,你把五块的一百的都给我,我找您九十不就完了,老张说只有这样了,很心疼的递过去,菜贩子接过一百的仔细的瞅,确定没问题了就要放进钱兜里时老张一把抢过来了,有些心疼的说别换了,换开不觉得就完了,放进自己兜里要走,菜贩子有些急了,喊道大嫂,你别走,早晚不得换开呀,别处能比我的菜便宜,这样吧,我添给你几棵香菜行了吧,老张回头叹了口气说,那就换开吧,很不情愿的又掏出一百的和那张五块的,这时一百的已经换成那张假钞了,菜贩子接钱也不看了,放进钱兜里找钱,老张趁机又拿了一个青辣椒,菜贩子不让拿就吵吵。闹着老张走了,走出很远了嘴上还露着笑。
那次老张回来给我们说时,我说你想过没有,那菜贩子一天也不一定挣一百块的,老张说,假钞也不是咱造的,咱们也是受害者,凭啥瞎在咱手里,妻子说就是,别理他,充啥好人啊,唬不出去没法,能唬出去就得唬,有本事你别让假钞出现啊,说得我不知答什么了。
而现在一张五十的假钞就实实在在的在面前了,怎么办,我看着这张假钞说,这张的仿真度还真挺高的,不细看是看不出的,放起来吧,钉在门市的墙上,算是一个警示,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接钱要小心,妻子不同意,她把假钞收走了,她说一定得唬出去,凭啥瞎在咱手里啊,人家不容易咱就容易啦,一天天起早贪黑的。
把这张假钞花在那里,其实妻子心里早有数了。常来我们这里跑小买卖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六十多岁的老头,踩着电三轮,他卖大米小米卖面条面叶卖棉籽油花生油什么的,一个是六十左右的妇女,蹬着一个三轮,她卖的是青菜干菜还有酱菜咸菜一类的,他们两个都拿着扩音小喇叭喊,特别是那个妇女一喊一串,拖着长长的尾音像是唱歌,很是好听。这两个人在这里做小买卖许多年了,和大多数人都混脸熟了,人熟了放心了买卖就好做,这里的人都买他们的,偶尔有别人来卖不动,这里的`人不认,只等着他俩。老头来的时间没一定,有时中午有时黄昏,那个妇女每天黄昏是准时来,直到天黑了看不见了才回去。妻子应该是想把假钞花给那个卖菜的妇女,她觉得她比那个老头好糊弄些。
卖菜的妇女很瘦很高,背微微有点驼,头发花白乱蓬蓬的,有一缕被汗水粘在前额上,脚踏着三轮来这里她是要走很远的路的,很累。这个妇女老是一脸笑嘻嘻的,和人说起话来就没完,一看就是个乐天派。记得刚来时人们说她这么大了还干啊,该在家享福了,那个妇女笑着说,能享福谁愿意受罪啊,时间久了这里的人都知道了,她丈夫前几年在村子里干建筑,从房顶上摔下来摔坏了腰椎,不能干活,孩子不在家指望不上,她们家的生活就靠她卖菜赚的这俩钱支撑着了。
这天黄昏那个妇女唱歌一样的吆喝声响起后,妻子就出去了,我想阻止她,话到嘴边还是没说,我知道说了也阻止不住。我坐不住,站在窗边看着妻子出去,走到那个卖菜的妇女跟前,卖菜的妇女就不喊了,她们就聊天,每次都是这样,聊着就有人出来买菜。那个卖菜的妇女脸向西站着,夕照的残光正好落在她的脸上,她就一脸灿烂的笑,很幸福很充实的样子,有人来买菜了她就用电子秤称菜,明斤明两,青菜一般都很新鲜,她对人说过我批发菜时只要好的新鲜的,挣钱多少是次要的,咱们都老相识了,你们都相信我,我不能对不起大伙。
前面有人喊,卖菜的妇女推着三轮向前走了,看不到了,我才坐下。有半个小时的功夫,妻子回来了,笑嘻嘻的提着一方便兜青菜还有半个咸疙瘩,看见我两手一摊说花出去了没了,我没有言语。一会外面那个卖菜的妇女又喊了,唱歌一样好听,我就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外面天黑了,卖菜的妇女蹬着三轮往回走了,路灯下我看见她的菜快卖完了,她很高兴,脸上笑嘻嘻的。她还要蹬五里多路才能回到她的家的,她的丈夫用她卖不出去的剩菜做好了饭正等着她呢。记得一个月前见人她就高兴的说她的男人能给她做饭了,每天回家能吃到现成的饭了,她很满足的说感觉轻松多了,说着眼里竟泛起了闪闪的泪花。
我猜想她回家一定会清点一下今天的收入的,她会点出我们的那一张五十的假钞吗,知道了她一定会很伤心的,我想明天她知道了我一定得给人家道歉,再给她一张真的。第二天她又来卖菜了,依然一脸笑的样子,和谁也没提接了假钞的事。我犹豫了,想也许她还不知道,或者她也唬出去了,那我干吗要提呢,就打消了想告诉她的想法。第三天第四天……那个卖菜的妇女一直没说过她接了五十的假钞,我想告诉她的冲动就渐渐的消失了。
过了一段时间,中午,我在另一个家属区偶然的看见了她,她在那里卖菜。由于她的诚实认真由于她的热情快乐,走到那里人们都爱买她的菜。我看见有人给她一张一百的,她钱兜里的钱找不开,她解开脖子下的一颗扣子,手向里摸,很费力的在贴肉的地方掏出一个带着体温的钱包来,里面整整齐齐的十元的二十元有二百多块吧,她找给了人家,又仔细的放了回去,小心的把扣子一颗一颗扣好。
我想起了曾经的假钞,心里有些不得劲,走过去想告诉她。她看到我打招呼,我说那一天我家给过你一张五十的,她说怎么了,我找钱给错你们了,她不记得了,一脸茫然一脸疑惑,好像有些对不住我们了,我又不想说了,没有没有,我站了站走了,我想也许她花出去了自己也不知道,终于还是没有告诉她。
时间过去许久了,有时我还会想起这件事,每每想起此事心里总是感觉不舒服,就像有根针一直在轻轻晃动着刺痛着我的麻木。
篇10:一张老照片散文
一张老照片散文
近日翻出了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已经四十多年了。这是我九岁,妹妹更是很小的时候和母亲一起照的。是我第一次照相,也是第一次到那么远的县城照相。
为什么要照这张照片已经记不清楚原因了,只记得这张照片照得不是那么很容易。
那个时候,照张相要跑到县城的照相馆才能照成。从村里到县城20多里地,一家人一起去县城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掂对了不短的时间,最后倒也终于完成了这件事儿,可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对于孩子们来说,到县城里去照相,自然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了。从听到了这个消息起就开始做准备,想象着照相是什么样的,走多长时间才能到县城,县城有多大,是不是要穿新衣服才能照相,心里不时地想着这些,等待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孩子对这事儿是这样想的,大人和孩子们想的就不一样的了。
是母亲执意要去照这张相片的,父亲却不怎么乐意这事儿。原因主要是发愁怎么才能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到那么远的'地方去。那时候整个村上没有几辆自行车。会骑自行车的人,别说女人们,男人们也都寥寥无几。想借来辆自行车用用倒也能借来,主要是一辆自行车带不了这么多人,让谁去,不让谁去,这可是比借辆自行车更让人犯愁的事儿。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的结果是,骑自行车分两次把我们几个人带到县城。具体安排是我坐在自行车的大梁上,母亲坐在后椅架上抱着妹妹先到照相馆等着,返回来再接一趟弟弟,等弟弟到齐了一起再照。
弟弟比我小两岁,头天晚上给他说好,早晨你先不用起得那么早,可以继续睡懒觉,醒了可不要乱跑,在家里等着回来接你。说的时候弟弟一脸的不高兴,生怕落下不让他去,嘟嘟囔囔一嘴的不满意,可能是白天玩的太累的缘故,稀里糊涂的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行四人就出发了。刚走到村口就被自行车主拦了下来,说是让我们尽早赶回来,家里还有别人等着着急用车。没有办法,只有答应人家尽快赶回来了。看来是没办法再回来接弟弟去照相了。
大概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县城,匆匆忙忙找到了照相馆,照了这张人员不齐的照片。
县城里有马路,马路上有不少行人,也有车夫吆喝使唤着牲畜行走着的马车。路边电线杆和树干上拴着喝水吃草的牲畜,马车就停在了旁边。自行车寥寥无几,看上去还不及马车多。
匆忙的在十字路口吃了烧饼和熬菜,坐上自行车继续往回赶。路上没记得母亲说上几句话,只听见嘟囔了句回去怎么给老二说吧。
刚到村口,车主早已在那里等着了。回到家里,给弟弟拿出了烧饼,说是照相馆没开门,我们就赶回来了,等哪天开了门儿再去照吧。弟弟吃了烧饼,因为说是等哪天再去,也没怎纠缠这事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这张弟兄三个只有我和妹妹,没有弟弟参加的照片就这样照完了,回来后一直压在了箱子底下,没怎么见过母亲拿出来看几次。
四十年多过去了,弟弟现在自己有几辆货车和轿车,一天不知道要跑上几趟县城。也没再想过,那个时候去趟县城怎么会是那么样的难。
【一张欠条散文】相关文章:
1.一张贺卡散文
2.欠条模板
3.欠条范文
5.欠条怎么写
6.欠条格式范本
7.工程欠条范文
8.借条欠条区别
9.个人借条欠条范本
10.借条、欠条区别诉讼时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