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复的注意事项
“创意网络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批复的注意事项,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批复的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批复的格式及注意事项
批复的格式
1.标题
批复的标题与一般公文的标题有所区别。具体写法有以下三种:第一种,由批复单位、请示事项(问题)和文种组成,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购销合同履行地的特殊约定问题的批复》中'“购销合同履行地的特殊约定问题”是原请示的事项。第二种,由批复机关、原请示题目和文种组成。第三种,由批复机关、请示事项、请示单位名称和文种组成。批复的标题一是三要素要齐全;二是发文机关必须用全称或法定的简称;三是事由必须精练地提出具体事项及批复意见,句式可用“关于……问题的批复,,“同意……的批复。”
2.正文
一般由引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引语。即批复开始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是批复的根据。通常要写清楚两方面的问题: 是下级机关请示的问题或文号; 是简要引述来文所请示的事项。如“你院《关于购销合同履行地问题的请示》 (×法经[]1号)收悉”。又如“你院[]预法经8号请示收悉。关于经济纠纷案件诉讼的当事人受诉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的期限问题”。引语的作用,在于表示已经知道下级请示的问题,从而引出应有的答复性的文字。一般情况下,引语只要说明下级有关请示已经“收到”、“收悉,,即可。但也可以在引述来文的事项之后,表明批复者的态度。如“经研究,同意……”或“经研究,答复如下:,,,成为由引语到主体的过渡语。一般紧接引语写出,也可单独列行。
(2)主体。这是批复的中心内容。要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和实际情况,对请示中提出的问题,做出恰当的明确的答复。内容简单的,可以只表明同意或不同意,应该或不应该。内容复杂的,除表明不同意的态度之外,有时还可考虑要说明不同意的理由,以便下级接受;对于同意的事项,也可同时指出如何才能保证批复事项的完成,或如何防止某些问题的出现。这就是批复指示性的体现。
(3)结尾。批复的结尾比较简单。一般只需在正文之下另起行写出“特此批复”、“此复”、“特此函复”即可。
批复的特点
作为答复性的下行公文,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专一性。它是专门针对下级“请示”这一文种使用的,回答的问题是请示中的具体事项,先有请示,才有答复。又属被动行文,是应下级的请示而行文的。
二是指示性。批复要对下级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答复,往往要求下级将执行情况上报,以便检查了解。因而,从行文效能上看,批复具有指示性。
三是政策性。批复的本身往往体现了上级在这一问题上的政策精神。
批复的注意事项
1.针对性强
凡批复都是针对下级的请示而发,因此,批复的内容、语言必然与请示的内容紧紧相扣,直接回答下级请示的事项。
2.态度明确
批复是对下级来文表明态度,是可办,还是不可办;是好,还是不好,应直接予以说明。在批复中,模糊的词语是万万不可有的。至于那种又行又不行自相矛盾的语言,比如“方向对头、仍需斟酌”、“基本不错、欠成熟”、“原则可以、问题尚有”等,理应杜绝。
范例××××北京分公司开业获保监会批复》的格式十分规范,批复事项也很完整、具体,很有条理,表态明确,针对性强。
篇2:批复的注意事项
写作批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性要强
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行文的,批复事项必须紧扣请示的事项,有问有答,回复清楚,不能答非所问。
2.观点要明确
对请示中所要求答复的问题都要有所交代,不能回避某些问题、不予作答或含糊其辞。
3.表达要准确
对部分同意请示或完全不同意请示的批复,在引述来文、表明态度之后,还需要有说理分析,说理要力求简洁,分析不要求详尽,点到为止即可。文字表达要准确、简要,措辞严密,用语准确,以免产生歧义和疏漏,影响工作。
4.批复应讲究时效,及时作出答复,以免影响工作。
范文:
关于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补助请示的批复
渝国土房管〔20xx〕529号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你院上报的《关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补助的请示》(渝地研院文【20xx】26号)收悉。你院徐洪博士申报的《岩石(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次声波特性研究》(项目批准号:41202252)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25万元的资金资助。为了提高项目研究水平,应进一步强化项目研究团队,高质量地完成国家项目。经研究,市局同意补助资金10万元予以支持。
请你院对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的立项项目给予必要支持,主动为该项目研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促成项目研究顺利推进,并将项目实施情况及时报市局。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
20xx年x月x日
篇3:公文批复的格式及注意事项
1.针对性强
凡批复都是针对下级的请示而发,因此,批复的内容、语言必然与请示的内容紧紧相扣,直接回答下级请示的事项。
2.态度明确
批复是对下级来文表明态度,是可办,还是不可办;是好,还是不好,应直接予以说明。在批复中,模糊的词语是万万不可有的。至于那种又行又不行自相矛盾的语言,比如“方向对头、仍需斟酌”、“基本不错、欠成熟”、“原则可以、问题尚有”等,理应杜绝。
篇4:批复的四点注意事项
批复的四点注意事项
一、慎重及时
批复既是上级机关指示性、政策性较强的公文,又是对下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的答复性公文,因此,撰写批复要慎重及时。批复机关收到请示后,要及时进行周密的调查了解,掌握有关情况,根据现行政策法令及办事准则,经认真研究后,及时给予答复。
二、针对请示答复
请示要求一文一事,批复也应有针对性地一文一批复,请示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批复就答复什么问题,上下行文互相对应。
三、明确态度
批复意见不管同意与否,必须十分清楚明白,态度明朗。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以免下级无所适从。
批复的主送机关明确只有请示机关一个,如果所请示问题有普遍性,或需告知其他一些机关,可用如下办法处理:一是除批复原请示单位外,并转有关单位。二是将批复抄送有关单位。三是将有关意见另用“通知”行文。将本机关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的意见及时传达下去。
四、不同指示、复函混用
批复与指示同为下行文,均对有关事项提出原则、要求,但两者的区别还是明显的,不应混用。首先是内容不同,指示是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原则。而批复事项较窄,只能针对请示事项作出具体答复,多属个别性问题,不涉及面上的工作。其次是受文对象不同。指示的受文对象一般不是某个机关,而是有关的机关单位,受文对象甚至不确定。而批复有特定的受文单位,只给原请示机关发批复。再次是制发动因不同。指示根据需要而作,属主动行文,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而发的,属被动行文。
批复与复函由于都是回复来文的公文,有时也会被混用。两者的区别在于:从行文关系看,批复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答复用文,属下行文;复函一般是向不相隶属机关答复用文,属平行文。从行文内容看,批复多属于对重大原则和政策性问题作出决定、批答,复函多用于一般性事项的回复。
【批复的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1.标准批复
2.立项批复
3.批复范文
4.工程项目批复
5.简短批复
6.教育局批复范文
7.招投标批复格式
8.国务院批复范文
9.批复怎么写:批复
10.立项批复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