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的途中散文
“YABUJ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开会的途中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开会的途中散文,欢迎参阅。
篇1:开会的途中散文
开会的途中散文
不是在开会,便是在去开会的途中。
从读书开始便与会议结了缘。在学校开的是班会,除了老师辅导员讲话,就是班干部端着小脸骄傲地表着态,普通同学只有听的份儿,大多不太喜欢。因为成绩好,老师同学总让我做班干部,而我性格孤僻,坚决推辞,于是就有了“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评语,这个评语伴随我整个学生时代,我也养成了大会小会保持沉默的习惯。
工作以后才知道学生时代多么珍贵,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一个好学生。在职场,责任和工作成效压倒一切,大多数工作都不是自己独立可以完成,团结协作非常重要,于是开始和会议反复纠缠欲罢不能,犹如一个又恨又爱的小情人。刚开始自己也只是逼不得已才发言,干巴巴几句;后来有一段时间参加了几次演讲得过很好的名次,发觉自己在任何场合也是可以信口开河说上许多的,但内心一直排斥,总认为带着表演性质。随着年龄增长成了前辈,谋划工作、安排工作、推进工作、总结工作、经验交流等等等等,都要通过会议来实现,虽不好这口却也没找着更好的'实现目标的方式,于是只好继续和这个小情人缠绵暧昧,若即若离。
有点自私哈,需要的时候恩恩爱爱用到极致;不需要的时候犹如晴天的伞冬天的扇,视作负担,避之不及。
会风的转变是关键。关联人参加,不需要陪会,不讲究规格;说具体的事,不穿靴戴帽,不好大喜功,这样会议筹办方和参会人员都能减少压力,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而效果肯定会更好。
当大家都能积极参会主动发言,会上再也没有人玩手机打瞌睡,会议方可结束“小情人”身份,修成正果。
篇2:途中男女散文
途中男女散文
周末,换了一个车回家。司机三十五六岁,脏且丑,邋遢,平头,横眉立目。未见他之前,在电话里听到的声音,是柔糯的,对照鲜明。
旁边坐了一个徐娘半老的女人,眼角都是鱼尾纹。白白胖胖,艳丽的长裙。俗艳之中也是有一分先声夺人的鲜艳的。人为的也好,强过暗淡。
他们接送的是村里上幼儿园的孩子。小朋友们拼命跟老师告别。车迟迟未发动,他们一直不停的喊:老师再见!相当热烈。
满天都是阴云。男人开车猛,风汹涌而至。碧绿的田野飞驰而过,车厢内的音乐是凤凰传奇,有奇妙的张力。
这样的气氛……这个男人一看就不象好人。处于复杂的世间,男人是应有点坏的。女人要有一点妖娆。而很多男人是焉巴的坏,女人是暗地妖娆。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让你意识到性别之分。男人只有在某一个人面前才更像男人,女人只有在某一个人面前,才无形之中就已妖娆。
车子行驶到一个村子里,又坏了。女人下车帮忙,笑说:“我帮你晃两下。”男人笑道:“把车也晃回去吧。”平淡的笑语,说不上宠溺,有一种和谐。没有暧昧。因为暧昧是需要一点暗中的,偷偷的或是悄悄的。他们之间没有隐藏,没有试探,很平静自然。
另一个相识的村中女人来一起推。他推了几下,飞快跳上车,命令她们:“快!”
“好!停。”
中途接了个电话,他妻子打来的。他的语气公事公办,象上司对员工。枯燥,干瘪。
终于车启动了。只是女人被溅了一身泥水。她笑起来,他迅速跳下车过去看,也笑了,顺手帮她拉上裙子滑落的细细肩带。那一瞬低头的`笑彼此顽皮。
她进村民家洗了一下。他拿了毛巾跟进去。回到车上,她用他的毛巾擦着水滴。他拿起她喝过的那瓶水,灌了自己两口。
车子又上路了。平淡的事情仍在继续。男人一手开车,另一手拿了支烟在抽。女人也燃了支烟,在喷。车窗开着,风在回荡。
相爱的两个人,无意识中就有相同的动作。说着什么,男人笑了。在喜欢的女人面前,男人会有自恋的微笑。知道一举一动都是被爱着的,那笑意里,无酒人自醉。
他不知不觉中腾出一只手来,摸了一下自己的头顶。同时,她也掠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这种关系里,已经没有秘密和隐瞒。是那种脾气秉性相投的默契。途中小朋友们吵闹。男人有时回头呵斥他们几句。女人比他还要关注他的事情。更多的时候在看着这帮吵人的小家伙。在他们为其它事情分神,甚至是焦虑时,那种快乐其实也在,是一个大的背景。
后来母亲证实我的判断,他们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每天女人都跟着那男人跑车,来接或送学生。
在普通的市民阶层,一个并不富裕的平常男人,一个年华已经老去的女人,一件平庸的工作……两颗毫无疑问彼此吸引的心,一种不被法律和道德承认的关系,也被大家所习惯和接受的事实。人们都已经看淡了。淡到不会有任何一句疑问。
篇3:车行途中散文
车行途中散文
赴皖南一城市参加省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浩浩荡荡一百多人分乘三辆大巴,我和艳随便坐在了车的左侧,那时,是早上八点钟,太阳还不是很强,左侧又正好背光,女人最怕的是太阳光照在脸上,按我们经常打趣讲的话,这张老脸经不住晒了。没有太阳的照射,我们坐在座位上还窃喜了一阵子。
车子鱼贯出发,走着走着,太阳大起来,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先前背阴的我们转成了朝阳,虽然有窗帘的遮挡,但感觉脸还是被晒得热辣辣的。
这时突然想到,很多事真的不必处心积虑想那么多,因为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类似的事还有。
单位在老城区的时候,旁边有一家早点店,店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很和蔼也很客气。经营的早点有蛋炒饭、鸡蛋饼和稀饭,花样虽然不多,因为四周都是一些机关单位,人气很旺,所以生意也很好,吃早饭的人是出一屋进一屋。有时去吃早饭的时候站在旁边看她劲道道地炒饭,招呼客人,心里是很佩服她的,五六十岁的人了,不依靠小的,还能这么勤劳,自食其力,是非常不容易的。
谁知阿姨的生意没维持几年好光景,新城区政府综合办公大楼建成了,几乎在短短的几天,早点店周围的单位都搬迁走了,阿姨的早点店一下子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有一次从那经过,看到平时那个时间忙得不可开交的.阿姨正坐在门前有一搭无一搭地摘着小菜,心里暗自感叹,真是世事难料。
但这种情况很快又获得转机。之前空置的两幢办公大楼在半年后又陆续迁来两家单位,工作人员比原来的单位人数更多。阿姨的生意又红火起来。有一次专门跑到那去吃早饭,屋里屋外都是人,居然没有地方可坐。阿姨的早点品种比以前更多了,还雇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做帮手。抽空跟阿姨闲聊,得知,小店每个月的收入比以往多了近两千元。阿姨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说,没想到,没想到。
生活中就是充满了这么多没想到。自然界中,没想到几近枯死的老树会重发新芽;没想到旧燕飞去新燕飞来;没想到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没想到春花开罢,秋花盛开。生活中,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想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没想到黑暗过去光明很快到来;没想到生活的戏剧性无处不在,时时在考验人的坚守能力。
很多人处心积虑想去得到,到最后生活还是让他失去,很多人一路追寻处处碰壁,就在就要放弃的时刻,峰回路转,收获了生活的馈赠。这也许就是生活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对也没有所谓的错,没有所谓的得也没有所谓的失。当我们坐在背阴的车窗一侧时,其实也不必窃喜,很快,阳光就会偏斜照过来。当我们坐在向阳的车窗一侧时,也不要埋怨阳光太强烈,很快,车子转向,阴凉就会到来。就像那些老城区的办公楼,前一拨人搬走了,自然还会有新一拨人入住,那些资产绝对不会闲置,阿姨只要辛勤经营,热情待客,就不愁没有生意做。
生活的暗示无处不在。如果说,当年年轻的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悟性来体悟这些无处不在的道理,那现在的自己随时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小现象就能获得感悟与收获,这也许就是成熟与从容的一种表现。
岁月让我们曾经青春的容颜变得渐渐沧桑,但却让我们的心灵越来越饱满与智慧,我们没有失去,反而获得了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东西,这真值得庆幸。
车行途中,我们看到的不止是风景。
篇4:美在途中-散文
美在途中-散文
你说最美的花不是绽放枝头的明艳,而是浸透着汗水与泪水的生长过程。只要一路开花,就会一路飘香。
你说人生或许没有毛泽东“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敢和自信,也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与幽雅。你的人生平淡如水,往返穿梭于聒噪的人群,而且既不是中流砥柱,又不是世外高人,你如野花般平凡。
你从不知晓你的终点怎样,但哪怕穷极一生之气力得到的只是莞尔一笑,你都甘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什么?好像你也很难说清楚。你把阐释权交给我,我冥思苦想,忽然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的一句“穿越地平线的渴望”给我诸多启示。
当你置身于大海边向海的尽头眺望,你会被那天水合一的壮阔景象所陶醉,你的胸中瞬间荡起层层巨浪,它携带着你的灵魂向那宁静深邃的壮阔奔去,想一探究竟。那一刻你没有想过是否有终点,因为灵魂的奔腾,那穿越地平线的渴望才是你最在乎的。
你又让我想起一则关于读书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户农家,住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琅琅。小娃娃七八岁,整天之乎者也,只理解那么一丁点难免有些厌烦,终于有些心不在焉。老人看出了实情,询问小娃娃,小娃娃把详情说了出来,但老人没有生气而是抚摸着小娃娃的头若有所思地说:“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边打一篮子水回来。”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小娃娃往返于家与河之间数十次也没有把水打回来,他沮丧极了。这时老人的一句话使小娃娃恍然大悟:“你看那篮子多么干净,丝毫没有煤灰沾染,连提手也光滑润泽。”小娃娃目光中燃起一团炙热的火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后来终于成为国学大师,他就是任继愈先生。
我也深有同感,小时候被逼着读《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很厌烦,但还是坚持读了下来,现在脑海中虽然只有只言片语,而且有的仍是不解,但那些文字,那种深邃的智慧已深入我心,一句话、一个字都似泉水般清澈、纯净,总在心染尘埃时及时濯洗。
总之,你让我时时记起,天天坚持。你就是那种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你就是古典文籍中令人深思的睿语;你是踏实,你是勤奋;你不是耀眼的奖杯,你是一路芬芳的美妙路程。你并非神秘莫测,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你。
你就是人生,真正的人生,美在途中,一路飘香!
篇5:在途中散文
在途中散文
我站在公交车的站牌下,扭着头,向路中间来回地张望。我那期盼的神情会让你以为我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哪位姑娘。但是,你误会了,我此刻正在寻找比姑娘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辆能够载我回家的公交车,因为家中还有一位姑娘在等待着我。
我踮起脚尖,像等待戈多一样地等待着我的“戈多”。
周围站着很多和我一样等待着公交车的人们,他们脸上期待的表情也不亚于我的期待。 一辆辆公交车来了又去,但是他们都不是我要的'那班车。
曾经的姑娘已经苍老了我的等待,而现在的公交车似乎又重新为我续上了一段漫长的等待。可是不懂风情的司机大哥根本无法体会到此刻我的心情,我宁愿让姑娘苍老了我的等待,也不能让公交车苍老了我的等待。在等待中,我心急如焚。我想,我不想在等待中爆发,也不想在等待着中灭亡,只好在等待中沉默……
在司机还没有到来之前,我恨不得去公 交公司当司机。因为每天早晨当我总是担心于上班会迟到的时候,而再看看司机大哥,他总是一副淡定的表情,让我心生羡慕。如果我做司机了,我就可以像他一样,在别人心急如焚的时候,依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他可以在宽敞的大路上横冲直撞,在堵车的时候吹着小曲,在心情不爽骂骂咧咧,在兴致来临的时候猛踩刹车……而我只能在迟到的时候在心里自我安慰:每周不迟到个一两次,人生也太不完美了!
司机终于摇摇晃晃地来了。一群人蜂拥而上。我只是向车靠近,没有用力去挤,但是我被别人挤着,而别人又被我挤着,大家就那么地挤着挤着就上去了!
站在车里,我似乎感觉到自己快被挤成了一张照片,脚随时都有离地的可能。我的脸贴着窗户,想必车窗外的人可以看到我那张因为和玻璃互相作用力而变得扭曲的脸。你们或许感觉我很难受,但是我内心其实很满意,因为毕竟我上来了。看着路上那些没有挤上来的人儿,我笑了。
接着,就是感受司机潇洒自如的车技时刻。尤其是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簸起来的时候,让你有种在真空中悬浮的感觉。
有时候,大家之间发生了摩擦,然后互相之间顶上几句、问候几句是常有的,最怕互相之间问候别人的母亲之类的!
车上的下不来,车下的上不去。而我每次只是想有一个站的空间。不过如果你在郑州坐公交车的话,前提是只要你能坐上公交车,我相信你能体会到什么叫作“不站则已,让你一站到底”。
篇6:开会事项散文
开会事项散文
记不清是哪位人说过,开的会越多,离做领导的距离越近;鼓掌次数越多,做领导的机会越大。但是,从五点四十五分开会到九点四十五分的我却丝毫感觉不到希冀,反而心生厌烦。四个小时机械地坐着,听这个那个,到最后却什么也没记住。不知道这样的`会议有多少价值?
常常教育孩子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会也诚然,心里不快,怎会愿意开会。不愿意,怎会用心听,敷衍地听又能有什么收获?如果说,都是至关重要,精炼无比的内容,谁都愿意听,毕竟没有谁愿意裹足不前,谁也不会自甘落后。特别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适者生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开会能否有个度,能够抓住主旨,同时也听取下民意。
开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传达,为了学习。如果,只是领导刷存在感,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有很多事情,一纸文字就可以交代清楚,而且还能让大家记住,噼里啪啦说了半天,搞得大家怨声载道,何必呢?对于形式化的东西,还是少来点好。实在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星期两次大小不一的会议,基本上是雷打不动的,但真正的意义何在?似乎微乎其微。即便如此,如有人说会议过于冗长,必是被谴责之人!冠冕之词是:不思进取!然,何以谓之不思进取?仅仅是坐着开会?会议越长就越进取吗?我看,非也!
下个会议仍将进行,民者敢怒不敢言。只希望能做精简版。让会议真正有时效!
篇7:散文阅读:安于途中
散文阅读:安于途中
从起点到终点。
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是的,自离开起点以后,生命就总是在途中。
在时间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你情愿与不情愿,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或未知的终点。这很自然——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就有日落,有起点就有终点。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要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被视作漫长的等待。总是在途中就感到生命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然而,抵达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真的那么美好吗?等待或许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真的就无奈吗.?水汽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美丽的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都具有终极的.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通常是死亡。即使水汽是因为抵达天空才成为彩虹,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他们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为虹和蝶的,是过程成就了他们最终的美。
其实,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或者说,生命就是一个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是无数生活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喻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可我们往往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于终极,仿佛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彼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因此对某处的风景常常忽视并习惯于生命总是在别处。当然,每一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不只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追求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个地方而赶一段路——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尚品质愿望的生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因为生活并不总是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途中才能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泉水,只有不断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才体现其自身的运动。
生命也不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怎样的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在途中,生命主要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么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人生,这才是生命弥足珍贵的状态。
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享尽人生。
篇8:转场途中的散文
大兴安岭中的林间空地较多,被人们建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型农场。
转场 ——从一个农场,像搬家一样,将所需物品,转运到另一个农场。
为了节约农机宝贵资源,合理利用农业机械的效能。每年的春、秋两季,都要进行大规模的转场活动。确保农业生产中的春播和秋收顺利完成。转场中的路线,一般都不固定。有山林之间的天然小径,也有由马车或牛车踩踏而成的泥泞小路。而转场则需要大型农机械,一般由东方红拖拉机来完成。
我驾驶的拖拉机,东方红-75,机械状态比较好,性能稳定,马力也较大一些,被作为转场所用机械首选。
1977年的秋季,转场开始了。三四十公里的路程,拖拉机需要走上五六个小时。因为道路一年一变化,且泥泞难走。对驾驶员、对机械,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稍有偏差,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有时还会造成人员的生命威胁 。
转场的路线 需经过两条路线。一是走山路,途径沼泽地带,林间空地,翻一道山梁到达目的的。二是走“水路”(横过两道河),穿过一片荆棘地带,途径较窄的沼泽地带,然后,翻一侧的山梁,最后到达目的的。
两条路都有极易“抛锚”的危险地带。如:大片的沼泽地带,过河地带,荆棘地带等。
我奉命走的是“水路”。原因是顺路将牵引式收割机,送往河对岸的粮食种植点,收割那里的麦子。然后,再牵引“货车”将所需物资,转场运输至另一个农场。这需要拖拉机,要横过两次大河,穿越布满荆棘的危险地带。好家伙,困难重重阿。
我驾驶着拖拉机,缓缓的来到大河边上,停下来。先要“武装”一下拖拉机,把后桥部分的润滑槽用黄甘油密封,再把离合器观察口密封。抬眼一看河水,50多米宽的河道,对面上岸的道口在下游约70-80米远。若想上岸,唯一的办法,拖拉机得在大河中央行走70-80米,转弯调整方向,才能爬上对面的土道(岸边)上。
在河中央行走时,机车两边约50厘米的河水,哗哗的、忽高忽低的、链轨挤压河流石子,发出的唧唧咔咔的声音,加上发动机沉重的夯夯声,使人感觉“轮船”要“搁浅”喽。
水中掉头,是拖拉机十分忌讳的事情。因为水中掉头,拖拉机的链轨极易脱轨。而这次则必须水中掉头,才能到达对岸。
我小心翼翼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搬动着转向杆儿。这时,拖拉机好像在“滑冰”,摆动的很厉害。方向对直了,加大油门,拖拉机就像一只怒吼的“狮子”,拼命地向岸边冲去。它后面牵引的收割机,被河水拉扯着、推拽着,高大的身体摇晃着,不停地“卡兹卡兹”的呻吟着,跟随着这头“狮子”,勇敢地爬上了河对岸的路口。
【二】第二天
第二天,我们牵引着一台拖车,装满了转场所需物品,踏上了去往另一个农场的`征途。这次过河,难度要小了不少,只是水深了好多。
“瞄准”好线路,加大油门,拖拉机就一头扎入水中。“哗”的一声,河水一下子就冲进了驾驶室。瞬间,水就“给鼻子上脸”喽。情急之下,我们爬上了驾驶室顶部。拖拉机这时候,就像一艘“潜水艇”一样,只露出个排气筒和顶蓬。
哇塞!好酷哇!无人驾驶状态!就像一个机器人,不,就是一个机器人。两只“脚”(履带)不停地、紧紧地挠着河底,在河里飘呀飘……
“呼”的一下,拖拉机要窜上岸了。我赶忙进入驾驶室中,调整好方向,闯入一片荆棘丛中,这是必经之地。
我停下来,举目望去:这个灌木丛有点特别,灌木的尖头,偏偏对着车头方向,对我们前进极为不利。拖拉机的车头,是水箱的位置。水箱很脆弱,怕扎、怕挤、还怕撞。
咳,困难都让我遇上了。我小心谨慎地、左闪右躲地、像进入了“雷区”一样,边“排雷”,边走着“猫步”。
突然,闪电般的,毫无防备的“喀兹—哐”两根灌木尖,顺着驾驶室的门,直插在我和副驾驶的中间位置。我的手被灌木压住,动弹不得,拖拉机还毫无察觉的行进着呢。怎么办?好在腿还能伸开一点,情急之下,我迅速踹出一脚,蹬在离合器上。好么,拖拉机收到了停车的信号,停了下来。
这时再看我和副驾驶,两人的裤腿被刺穿了一个大洞。我们吓出了一身冷汗,还好,有惊无险。
逃出了荆棘区,拖拉机欢快地跑在松软的、如海绵般的草地上。山坡上的驯鹿、挺着长长的鼻子、杨着长长的脸、非常淡定的,看着我们这个机器怪物。仿佛在说:“干嘛来了?破坏环境吗?!”头上长着,长长花翎的草地山鸡也跟着凑热闹“唧唧——咛,唧唧——咛。”(不欢——迎,不欢——迎)
带着郁闷的心情,我们到达了目标地——第四农场。望着被践踏的小树苗,被翻扣得“七零八落”的、脆弱的山地植被,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讷?
篇9:安于途中精美散文
安于途中精美散文
从起点到,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水流入海;
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
自从起点以后,生命就是总是在途中。在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情愿与不情愿,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的或未知的终点。
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总有日落,有起点当有终点,这很自然。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也都难逃此劫。
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要有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成了漫长的,总是在途中成了生命最大的煎熬和。
然而抵达真的那么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真的那么吗?等待或许会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真的就只有无奈吗?
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通常就是死亡。
即使水气是因为空气的抵达而成为彩虹,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它们的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为虹和化蛹为蝶的。是过程成就了它们最终的美。
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就是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确实就是一个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或者说是无数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但是生活,我们往往是在度过,而将最美好的寄予终极。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我们对此的风景因此常常忽视,并于生活总是在别处。
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一个地方而赶一段路程。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一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品质愿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
因为生活并不是总是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生命的途中才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
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经历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篇10:经典散文:途中拾翠
经典散文:途中拾翠
休息了半个小时,我们又开始了征途。始信峰上有一株黄山的名松——连理松,一株松树长成了两株,亦名情侣松。据说凡是情人夫妻都会在那儿许个愿,愿彼此相爱到永久。我在树的前面想到了阿威,很想和他一起许个愿,可惜一个月前他走了,离开了我。从他离开的那一天,我开始放弃他,许愿早已变得没有意义。我笑了,走开,带点心痛。
始信峰下来便是北海了。我们在这儿每人租了两件军大衣,一个睡袋,又匆匆忙忙的赶往西海的排云亭去看日落了。排云亭的.景色很美,天,蓝底,映着夕阳的余晖,带点儿灰色的影子;山,被几千年的水冲洗的石面光滑可鉴,高峰峻骨,直刺云天;树,立于崖边石缝中,仍要挺拔,仍要向上,不弯曲,不低头,还要做出各种姿势,千种风情,万般柔情。
站在崖边,我竟有跳下去的冲动。风很大,我便坐在排云亭内,看着晚霞渐渐染红天边,又渐渐收起她的色彩。当最后一抹夕阳挥去时,我又想到了阿威,他曾经说过要带我去看海。我以为黄山会让我忘记他,但听到熟悉的粤语,看到广东的旅游团,便会勾起我对他的回忆。其实他是那么的普通,或许若干年后当我回忆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我会笑自己今天困惑于这段其实没有开始的感情,笑我今天的幼稚和痴心,笑我至今无法愈合的伤口。
看完日落,带着一份沮丧,我一言不发,回到了北海。我不是很开心,石菡很照顾我,但很多时候我还是不能自己走出来。
铺开七个睡袋,摊开大衣,穿上牛仔裤和毛衣,七个人分食火腿肠,话梅,聊天。疲惫早已经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有自称“黄山七侠”的豪气和我偶尔出现的沮丧。
睡在大厅里,山泉在屋子外面哗哗的流。半夜醒来,总以为是下雨了,走出去一看,皓月当空,松涛阵阵,天好得很呢。
篇11:归家途中-叙事散文
归家途中-叙事散文
年前的事情是一桩接一桩,总也没有尽头。最近每天仅仅睡上几个小时就忙碌一整天,天天连喝口热水的时间就腾不出来。上火,口腔溃疡;头疼,头重脚轻。手头的工作没有彻底做完就踏上了归家的旅程。
元月29日上午11:35分,随着T8884次由六盘水开往贵阳的蓝箭号慢慢驶出了冰天雪地的六盘水。蓝箭号就类似于北方城市中的动车组列车,买的是头等舱。在这里,我还是首次坐蓝箭号。头等舱是包间,一间有6位乘客两排对坐,里面布置的也不错。实在是太疲惫了,几乎是全程睡到了贵阳。14:27分,列车到达了终点站贵阳市。
走出火车站打的'驶向贵阳龙洞堡机场。由于是明天上午08:10分贵阳—北京的航班,只得在贵阳停留一晚。大概15:00左右入住机场宾馆201室。打开笔记本,连上网线,在网上查询了有关此次航班的信息及首都机场到北京西客站的线路情况。由于回来仓促,忘记购买北京西—石家庄的短途火车票了,正值春运高峰之时,但愿用30号一下午时间想办法折腾到石家庄吧!
晚上19:00在宾馆一楼就餐,吃了一小份西红柿鸡蛋面,又点了一份水饺,暂时解决温饱问题吧!呵呵~就餐完毕,回到宿舍,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开始敲打键盘,记录下我旅程途中的点滴。现在的状态不仅仅是头重脚轻了,眼皮都睁不开,身体状况明显不佳,我的预感是发烧前兆。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吃好、喝好、睡好。精力与体力明显透支了,造成现在的身体状况也是预料之中。一直盼望着能够早日回家好好的休息调整一番。
身心疲惫、憔悴,回家也是这么的劳累!在家中一定珍惜每分每秒!高高兴兴和家人团圆,一起迎新春、过大年;开开心心和同学们聚会,一起谈过去、论今朝!
篇12:上班的途中散文
上班的途中散文
破晓,租房临近的公园,悠悠的从窗外飘来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像似清晨里,楼外的公园播放优美的交响曲。睡眠中的我,也因此由深睡转为潜睡;听着声音,每每会神游出境一番,体会其中的音韵。而这一切,因为电脑桌旁的手机闹铃的响起,毅然被拉回了现实中来,周一至周六是上班时间,且上班的地方与租房处相隔颇远,走路都得发上半个时辰,为了不延误上班,早早的迅速收拾了睡意,整理完被褥,捋了捋衣着发装,顺势进行简单的洗漱,刷好锅,做上早晨的第一份热腾腾的早餐,待享用玩爽滑入口的面条;于是,急促的开始出发了。
我住的地方属城中村,房屋密集,楼栋杂乱,但这里的空气比较清新,夜晚,到了点,也挺安静的,四年了,似乎还没有出现任何扰民的现象,我的租处楼下,是条小巷,下楼来映入眼帘的是小巷对面的小卖部兼米粉馆,三张四方桌,十二张小红凳,不时有三五路人,靠旁停车,欣然而坐,掏出手机,惬意的等待将要上桌的米粉,由此可见,这老板生意还不错的;每天清晨七点左右,这条巷子陆续挤满了人,络绎不绝,有送小孩上学的,也有急急忙忙上班的,甚为热闹,小巷不宽,仅容纳并排的两辆自行车,这也是我上班要通过的必经之路,小巷不长,但很曲折,走完全程也不过三五分钟;路不平,坑坑洼洼,骑自行车的人都有颠簸。出了小巷,对面是个停车场,想起前些年,这里的场地是供傍晚娱乐的,纯为那些爱好跳广场舞的舞者所设,后因村内修建了更为完善的场地,因此,摈弃了这块场地,近年买车的人逐渐多了,自然也就沦为了现在的停车场。
场地附近是一洼池塘,池塘中间,则是横贯的街道,街道两旁,有混水泥砂浆捣的栏杆,这是较为宽敞的道路,宽得能容纳两辆小车通行,街道设计颇有几分味,一侧无树,可供来回小车行驶,而另一侧种有几颗龙眼树,枝叶繁茂,待夏季果实成熟时,当地人及时采摘,就地摆卖,明码标价,十元五斤,众人都是摩肩接踵,头碰头的挑选,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而每颗树的间隔中,设有圆形光滑的大理石桌,石桌两旁,各置方形矮石凳,待炙热夏天到来时,夜晚,来此乘凉的人们,薄衣着身,手持蒲扇,纷纷走来,很快,这里几乎座无虚席了。白天,却成了做生意人的天堂了,树下搭棚,摆卖着各种饰品,日用品,服装。这里石桌石凳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栖息点。走过池塘中心的街道,不觉中,来到了一座由水泥石沙修筑的桥梁上,桥下是一条蜿蜒流淌的人工河,河里的水很浊,大都是附近工业区里用过后排出来的废水,河水上游,两旁用水泥修筑起的河道,时而会传出一种特殊刺鼻难闻的异味,与上游而言,下游的水质要好得多,大概是因为河浅处,稀稀落落的水澡植物过滤了些水质的原因。河岸两侧铺青叠翠的'小草和蓓蕾初绽的花骨朵儿,散发出来的缕缕清香,时而且让人心旷神怡,再加上岸道上一排排秀丽多姿的小树木,更显得下游的空气清新了。
桥的对面是条直径通向繁华大街的大道,而上班的路,呈九十度拐弯,须沿着河岸上游走一段,得穿过一条僻幽的小路,小路两旁,一侧是小区的围墙,围墙旁边紧贴着的是一条通往河里的沟渠,而沟渠旁依附着许多密集的小灌木,在灌木密密麻麻叶子的遮掩下,沟渠显得似乎并不存在。另一侧是堆垒的肥沃的土壤,大概是修河道屯滞下来的,上面长满了各种杂草灌木,有些藤条长势特别快,一步一步延伸到路径上来了,到春季,开满了绚丽多彩的花,点缀着整条道,走在路上,都能闻到花和草的芳香,由于两旁生长茂密的植物,道路显得格外的窄,每每自行车驶来,行人都得避让,应此,上班从这里经过的时候,我几乎都是跑着过去的,都来不及停留享受这沁人心脾香。小路的出口,面对的正是道路交错车辆转到的转换点,也是我住的这个村子的其中一个小出口,路途上,必须得横过这条大道,到达对面的那个村,好在有红绿灯的指示下,很顺利的走到另一个村口,这个村子,规模比较小,但是住的人颇多,白天夜里特别热闹,人口相当的密集,所以需求量比较大,应此,这似乎就是条商业道,从进这个村口开始,道路两旁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门面,有超市、理发店、诊所。这么多的店,唯有饮食方面的居多,几乎每隔几米就有一家餐馆或者经营各类粉面什么的,口味还挺多样,生意最忙的还属卖早餐的店铺,因为这个村的路,是上班族集体汇聚的地方,是离上班近的村子之一,为了赶时间,人们都会买着早点,边走边吃。如果稍稍迟了些,就会把早餐放入包内,偷偷的带进公司里享用。
出了闹市样的村,便到了属于工业园区的大道,来来往往车辆,车水马龙,数不胜数,大道两面,纷纷种着高大挺秀的乔木,树木葱茏,枝叶繁茂,胜有万木争春的景象。赶路人走在树下的人行道上,都能体会到树的绿荫所带来的惬意感,树的根是十分发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的地砖都被根挤得松动了,甚至有些都凸起来,凹凸不平,下雨天,板砖里面屯满了污水,不小心踩在上面,泥水四溅,整个裤脚都湿了一大截。不经意间,则会让人心里感觉好无奈。一条沟渠,沿着人行道伸展。沟渠里面,下雨的时候积了些水;时有少许落叶飘临水中,日织月累,慢慢地沟渠底部铺了厚厚一层。偶尔都能看见水里游动的牛蛙,时而露头,时而潜水,好不自在。到了夜里,这里便是它们群展歌喉的场所。更有路旁树上几只静默的蝉,也加入它们的队伍,忍不住的鸣叫起来。这让我不禁想起宋代辛弃疾写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虽然,这里没有稻田,但还是能体会到当时古诗人写这首诗的心境,不由得心旷神怡,身临其境。想着每每上班走在这条路上,沿途中每一段路所带来的感受,却是各不相同,都是那么的别具一格。
于是,又让我最为想起白居易写的这首商山路有感里的诗句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四年里,每个春夏秋冬,都如期而至,路途中,花开花谢到花落,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路边的小摊旧店,也有不定时的更换着,仿佛一切都在转变;唯一不变的却还是脚下的路。想到这,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就将到830分。再看了看眼前的高楼,已然到了上班的地方了。为了避免迟到,因此我一步并作两步的走了进去。
【开会的途中散文】相关文章:
2.旅途中的美食散文
3.旅途中随笔
4.旅行途中作文
5.开会总结
6.开会讲话稿
7.开会欢迎词
8.开会发言稿
9.通知开会
10.开会流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