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抗洪日记
“莫豁我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军人抗洪日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军人抗洪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关于军人抗洪日记
7月13日 多云转中雨
晚上七时许,大白湖方向大坝发生溃堤险情,情况紧急,我部六十名战士在完成一天的任务后,顾不上吃饭休整,立即带上工具赶往溃堤地域。
大雨倾盆,情况万分紧急。我们到达后迅速按分工展开作业。党员士官干部跳入水中,模范带头。其余同志也奔跑在大堤上运送沙带,雨水和汗水混杂再一起,但战士们的精神更加振奋。枞阳县的百姓们不仅送来了抗洪急需的物资,更是不分男女老幼参加到了抗洪任务中。枞阳与我们同在,我们与大堤共存亡!
我部副营长长王刚,带着通信班班长邹鹏和战士刘继伟,始终奋斗在抢修堤坝的第一线。自到达堤坝起,一直泡在水中,负责码放沙袋。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冒着最大的风险,干着最重的活。真正做到了模范带头在第一线,用身影喊出了抗洪抢险最强的口号!
百姓装袋子,战士来运送,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军民一家亲。营长指挥全局,副营长现场组织,连主官也全部加入。团首长机关也在一线冒雨指挥。
所有人都团结在了一起,战士们在风雨中愈战愈勇,气势如虹。
在凌晨一时许,首长下令部队整装带回,坐在归去的车上,战友们都抵挡不住睡意睡着了,兄弟们,睡吧,明天,就让我们来继续那还未完成的胜利吧!
篇2:关于军人抗洪日记
每个军人都懂得穿上军装就意味着把生命交付给了国家,保家卫国、维和护航、沉船抢救、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灭火救人,在每一次可能要以生命为代价的选择面前,军人从未退缩。一次又一次,当强对流系统裹挟暴雨、冰雹、龙卷风席卷江苏大地、当洪涝水灾汹涌南方将家园毁坏得满目疮痍、当民众身心的“伤痕”急需抚慰的时候,我们的军人毫无畏惧,永往直前。
6月30号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目前湖北、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省有9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28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湖北5条安徽4条河流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
207月各战区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奔赴灾区抢险救援,这是他们写下的抗洪日记。
雨已经下了两天,这么大的雨我们在山上都有了很多地方积水,山下还不知道是怎么样呢,我的家人还好吗?这么大的雨,不会去抗洪吧,爸妈无论怎样希望你们平安。
雨已经很小了,可还是很大,今天看新闻真是心惊肉跳,到处都是老百姓流离失所哭喊的身影,我的心猛然像巨锤重击,浑身血流汹涌澎湃,也许是这身军装给我的使命和力量。
今天我们已经在准备物资了,可能明天就要前往抗洪第一线了,可是不知道为何一想到明天就要奔赴抗洪一线,我浑身就充满力量,爸妈你们不用担心,我一定会保护好百姓,保护一方平安。
我们已经将一切物资准备充足,只等命令下达,誓于洪魔抗击,爸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祖国培养了我,我一定回报祖国,如果我牺牲了,请不要悲伤,因为我是军人,我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就是在人民危难时挺身而出。
12集团军的兄弟已经奔赴前线,可我们依旧在待命,我和战友们全都心急如焚,希望去救民于危难。可军令如山,命令不来我们必须按兵不动!为了党和国家我会竭尽全力的。
篇3:关于军人抗洪日记
7月28日凌晨,吉林市永吉县遭遇特大洪水袭击,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作为第一支抵达县城的救援部队,立即强行渡舟展开生死救援。年仅23岁的士兵才进刚刚从军校毕业1个月,便来到抗洪一线,12天的高强度救援,才进将所有的抗洪经历写进日记,记录着在灾区的每一天。
“7月31日,晴。穿上厚厚的救生衣,我们的搜救队来到了永吉大桥,桥下是一条宽一百余米的大河,湍急的水流发出隆隆的声响,河面上时时漂过从上游冲下的木板和柴草。我们的搜救地点就是河流沿岸的村庄。”
才进在日记中写道:“趟过泥泞道路,我和战友们踏上了这片遗址,砖瓦的屋顶已全部被掀起,有的墙壁被洪水冲塌了一半,透过破碎的门窗可以看见屋里填满了黑鸦鸦的淤泥,柜是横躺的,床是立着的……”“在一间破烂不堪的房子里,一个满眼呆滞的老人守着废墟的家,望着不远处的河水。”“我再次回望废墟中的老人,看来,需要重建的不仅是这片倒塌的房屋,更是灾区人民心灵的家园。”
“8月1日,晴。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可所有的消防官兵都没有放松,没有休息,而是坚守在抗洪一线,官兵脸上严肃的表情流露出这样一种信息:洪水尚未消退,官兵仍需努力……”
才进告诉记者,6月28日,他从军校毕业,走进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这场洪水给我很多震憾,从灾区回来,感觉很复杂,此次抗洪,终身难忘。”才进说。
在一篇篇的“日记”中,有的只写了一半,有的字迹潦草,才进说,每当灾区百姓对他说感谢,往他手里塞食物时,他都会有一种满足和自豪。“我更加理解了作为一名消防兵的职责。”
篇4:军人抗洪日记
假如没有穿上这身军装,他们还只是父母眼中稚气未脱的孩子;一旦穿上这身军装,他们肩上担起的,就是祖国和人民的信任。这种信任,让他们在洪水面前挺身而出,不言累、不言苦、不言退,瞬间成长成熟。
入夏以来,在紧张的抗洪一线,闪现着无数官兵的奋斗身影。他们中,不仅有身先士卒的党员干部,也有稚嫩而又坚强的新战士。武警水电六支队五中队列兵彭崇仁就是其中一员,他的日记,生动地告诉我们,不经历考验,哪能叫合格战士!
7月9日11时16分 星期六 晴 机动途中
今天是我入伍以来最难忘的一天。8时30分,急促的紧急集合哨打破了往日宁静。得知部队即将开赴江西九江抗洪,我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这是当兵以来第一次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紧张的是我还没有任何经验,能否胜任?回想老班长说过的抗洪场景,我不断鼓励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能完成任务……
7月10日5时36分 星期日 晴 野战营区
今天比较充实。从昨天出发到现在已经过去20多个小时,我们主要在长江大堤九江段东升堤处置管涌险情,搬运了4600多个沙袋,采用的是“反滤铺盖法”。嘿嘿,刚学到的。从抢险一线回到野战营区,战友一个个磨破了手,嘴上都裂开了口子,却依然精神抖擞,看不出丝毫疲倦。班长肖科眼睛布满血丝,但没有一点睡意,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战斗中。此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水电兵,就要有班长这股闯劲,有这种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拼劲,我为水电兵点个赞!
7月11日20时28分 星期一 晴 长江大堤
7月九江,仿佛一片火海,白天地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我们持续战斗着。手臂和脖子都晒得脱皮,卫生员拿来了药膏,给我抹上,脱皮的地方顿时传来阵阵刺痛,但是我没有退缩,我在心里默默念叨:不管有多苦、有多累,我必须咬紧牙关,坚决完成任务,因为灾区人民需要我们。默念这些,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今天我们完成了200余方石料倒运和180余米堤坝加固,虽然有点疲倦,但发自内心地感到值得。
7月12日21时02分 星期二 晴 野战营区
今天我身上长了很多痱子,痒得厉害。军医送来痱子粉,中队长刘璘安排我休整一天,但我坚持要和战友们战斗在一线。我认为在营区反而更难受,因为其他战友和我的情况一样,甚至还有的比我更严重。轻伤不下火线,我再三申请去抗洪,队长同意了,我又来到了一线。
7月13日22时57分 星期三 晴 野战营区
今天很热闹,早餐刚过,九江市各级政府领导、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纷纷前来慰问。送来的药品、食品、日用品和抢险急需物资器材堆成了一座小山。嘿嘿,满满的都是爱。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九江市委书记看望我们时讲道:“九江人民感谢你们,有你们在,我们很放心!”此时的自豪感无法形容。
篇5:军人抗洪日记
东北网富拉尔基8月19日讯(记者 陈显春) 老兵名叫郭继春,是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农业局干部。他是一名转业军人,又在区水务局工作过十年,这次被临时征调水务局任巡防员,老兵之说,名副其实。
老兵郭继春喜欢写小说,在国内大小刊物没少发作品。写日记,也成了他的日常习惯。这次临危受命,他利用巡防空隙,在车里,记录下了他参加抗洪的点滴心得。东北网记者经整理,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篇日记,以此展示一个老兵眼里的“别样战斗”。
8月7日 阴
这天早晨,我6点多就起床,这是当兵养成的习惯。7点10分,我刚端起饭碗,电话响了。区水务局程佩副局长在电话中说:“洪峰就要来了,水务局急需用人,让我连人、带车一起上大堤。”
我一听到洪峰二字,就像听到了战斗的号角,我忙问:“在哪报道。”汛情如军令,我放下饭碗,就驾车来到报道地点新区——全合台段巡视水情。
这时,江边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有的在垂钓,有的在野浴,还有拎着刚买的鱼的市民。我立即上前,对阻碍防洪的闲杂人进行清理。
因为我在水务局工作过,知道巡防工作怎么做。于是,我就检查背水面是否出现渗水、管涌和雨淋沟等情况。当时,水位持续上涨,我看到其他的抗洪抢险人员都奋力在阻击洪水,我作为巡视员,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决定一定要坚守岗位,履行职责,站好这班岗。
208月10日 中雨
早晨4点起床,与规定接班时间早了两个小时,昨晚下了半宿的雨,坝上的同志,一定一夜未睡,肯定很累、很辛苦,我就决定早点去替换他们。
从加油站加油出来,发现一只轮胎瘪了。这已是我几日来第三次补胎了,因为走的全是坑洼路面,扎轮胎在所难免。我到修理部换上备胎,就冒雨向工作段驶去。
这边水位持续上涨,已经临警戒水位,而老天又开始下雨,我很担心。
果然,在巡视到全合台农防大堤时,发现了一处渗水,就连忙向指挥部报告。很快,就有几十人的抢险队伍到达,我同他们一起背沙包,半个小时后,渗水处被堵住了。
此后巡防再未发现险情,但持续上涨的江水,令我十分心焦。
晚上7点钟,接班的人来了,可我并没有走,与他们一起巡视一遍,直到8点我才回家。回家后,简单洗漱就休息了,明天还得早点起。
年8月17日 晴
我自从参加抗洪以来,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帘,看看昨晚下没下雨。当一缕耀眼的阳光从外面射进来,我的心也随之温暖起来,心想,真是难得的晴天啊!这是好兆头。
到大堤后,得知,水位正在缓慢下降,虽缓慢,但毕竟是在下降啊。其他同志与我的心情一样,都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灾情凝聚人心,从这次抗洪中,我深有体会。15日,汛情最严重时,区里所有的机关干部都上堤抢险了,谁也不会想到,他们活干得竟然如此之好,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已经多日不上网了,趁着险情缓解的空,我到战友群里看看动静。所有的战友都问我这些天干嘛去了。我说,抗洪抢险。有战友回复说:“好好干,别给老兵丢脸。”我回道:“绝对不会。”
根据指挥部要求,水位下降,也绝不能麻痹大意。我像洪水没撤时一样,又开始认真在大堤上巡视。这时,又有很多市民来到大堤钓鱼,经过一番耐心的劝说,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在这场洪灾面前,市民的表现也值得称赞。是的,抗洪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即使不能人人都参与抢险,但不给抢险添麻烦,是不是也算一种支持呢。
篇6:抗洪日记
从6月24日开始,连日肆虐的暴雨,给山城常德市石门县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澧水河水位持续上涨,县内几大水库超警戒线开闸泄洪。
石门县检察院的防汛联系村是二都街道办事处千峰村,村子位于澧水河岸边,河堤阻挡着河水,保卫村里的安全。
从28日开始,河水开始猛涨,千峰村辖区的河堤随时有被冲垮的危险,几千村民面临洪水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告急!
此时,石门县院的检察官们在哪里?
翻开石门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应急分队队长张云华的日记,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时间:6月28日 天气:雨
下午5点10分,接到了县防汛指挥部的通知,指令我们马上奔赴千峰村,和村民们一起防汛抗洪。其实,几天以前,我们院的应急分队就已经时刻准备着奔赴防汛一线。
防汛通知
下午5点15分,夏阳检察长、罗军副检察长召集18名应急分队干警开会,执行应急预案,明确任务、纪律和要求,董德宏副检察长组织装备、办公等部门干警同步张罗装备物资,一切按预案进行。
下午5点50分,全体队员赶到千峰村,边向村委会负责同志了解情况边上堤巡查。
应急分队干警一边查看险情,一边用石头标记水位线
上河堤查看险情、给村巡逻队员们送矿泉水和方便面,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确定水位基本稳定没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后,应急分队干警才从河堤撤回。
时间:6月29日 天气:雨
今天的水势虽然没有继续上涨,但也丝毫没有下降。
我们小分队今天分了两班轮流上堤。
应急分队干警坚守河堤
我是第二班,从下午4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
值夜班时,我邂逅了村里一位79岁的老人,他担心自己心爱的小渔船被洪水冲跑而坚守河边。老人身体很好,几次要他回家休息,我帮他看好渔船,他都说没问题。老人姓易,我老婆也姓易,同姓同辈,我对其舅哥相称,甚是随意。
张云华(左)与村里一位79岁的老人在河堤边值守
我们来回在堤上巡过来巡过去。还好,没有发现险情,一切平安。老舅哥说,他在河边打渔60多年了,河中间没现凸形,河水不会上涨了,不会有危险,催促我们撤离,自己继续坚守,多厚道的舅哥啊!
时间:7月1日 天气:雨
暴雨,一直没有停。
下午6点, 应急分队干警陈亮、张明立、唐天喜与村干部值守闸门,我与田小阳、周洲、吴晓勇会同二都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杨耀志在大堤依例巡查。忽然,听见哗哗的流水声,贴近观察,发现一处防洪大堤正在被流水冲刷,河堤出现了险情。原来是一排水涵管长期渗水,掏空堤身,已致临河一方涵管断裂,在内积水向河道排泄冲刷的作用下,防洪大堤连续垮塌,转眼间绵延十多米。
干警们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出现一点纰漏
险情就是命令,我们紧急报告县防汛指挥部。
发现险情
随后县政府副县长孙云波来了,技术专家来了,我们迅速确定施工方案,分解责任,并调集了挖机、推土机、运砂车等机械设备7台,50余人连夜作业。直到晚上11点,河堤才基本恢复正常,险情得到控制。好险呀!如果没有及时处置,大堤洞开河水倒灌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施工到深夜
时间:7月2日 天气:阴
雨终于稍稍歇了歇气。
夏检查看加固后的河堤
夏阳检察长今天又来了,这是他第三次来千峰村看望防汛村民和应急分队干警,指导防汛抢险工作。文紹华副检察长率樊荣、侯超、赵振、向尼军、黄捷等队员依然坚守在一线。
夏检给在河堤上值守的村民送去方便面
在昨夜险情发生的现场,夏检仔细询问了除险加固的情况,指示干警们搞好日常监测,配合乡村干部做好巡查值守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要求我们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有条不紊地排除险情、转移群众。
时间:7月4日 天气:多云
天空终于开始放晴,水位也慢慢下降。
上午11点27分,接到县防汛指挥部通知,防汛应急响应级别下调,我们可以撤退。陈文华副检察长率当日值守干警吴刚、毛刚、向俊、覃业斌、谢勇从防洪大堤撤回。
水位已降,山城石门依然那么美!
“易支书,请放心,有险情有需要,随时通知我们,我们随时待命。”连续六天六夜了,干警们虽然已经疲惫不堪,听说要下堤,决不忘向村支部书记易先兵叮嘱几句。
篇7:抗洪日记
7月2日 23点 中雨
大雨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虽然早有准备,但是汛情如此猛烈,灾情如此严重,还是让人始料未及。幸运的是,镇里未雨绸缪,科学应对,没有出现一例伤亡。
从6月30日晚开始,霍山县大化坪镇就迎来强降雨,截止7月2日,降雨量达248毫米,据初步统计,大化坪镇受灾人口达5000人,紧急转移137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0公顷,倒塌民房 69户140间,损坏房198户458间。基础设施方面,公路中断61条,道路塌方554处,损坏护岸83处、桥梁15座,直接经济损失约7000万元。
“群众的生命最重要,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危险!”镇党委书记仇多弟下达了死命令。
全体镇村干部立即取消周末休息,全部到岗到位,立即前往第一线,冒着大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更有村干部拿着瓷盆和棍棒,边敲边喊:“今夜有大雨,各家晚上睡觉,要注意山体滑坡泥石流”。就这样,一户传一户,防汛防灾传遍了整个大化坪镇。
毛岭村民组长邓道明接到通知后,动员老伴一起外出通知群众预防夜里灾情发生。就这样两位老人相互搀扶冒雨外出通知,他们每遇到水沟、小桥,两位老人都艰难的跨过,既要保证前面人安全又不落下后面人。在艰难的路上,他们完成了爱心的传递。当回到自家时,发现屋后山体滑坡,已损坏自家厨房,影响到两位老人生活饮食起居。
防汛救灾,党员干部不能睡觉,身体劳累,甚至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都是家常便饭。但最让我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是王家河村的一次险情处置。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抗洪救灾日记400字
2.部队抗洪日记
3.抗洪日记100字
4.2016抗洪日记
5.抗洪日记400字
6.我的抗洪日记
7.抗洪日记500字
8.一名派出所所长的抗洪日记3000字
9.关于一名列兵的抗洪日记
10.抗洪救灾日记
篇8:新兵抗洪日记
新兵抗洪日记一:那种自豪感无法形容
假如没有穿上这身军装,他们还只是父母眼中稚气未脱的孩子;一旦穿上这身军装,他们肩上担起的,就是祖国和人民的信任。这种信任,让他们在洪水面前挺身而出,不言累、不言苦、不言退,瞬间成长成熟。
入夏以来,在紧张的抗洪一线,闪现着无数官兵的奋斗身影。他们中,不仅有身先士卒的党员干部,也有稚嫩而又坚强的新战士。武警水电六支队五中队列兵彭崇仁就是其中一员,他的日记,生动地告诉我们,不经历考验,哪能叫合格战士!
7月9日11时16分 星期六 晴 机动途中
今天是我入伍以来最难忘的一天。8时30分,急促的紧急集合哨打破了往日宁静。得知部队即将开赴江西九江抗洪,我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这是当兵以来第一次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紧张的是我还没有任何经验,能否胜任?回想老班长说过的抗洪场景,我不断鼓励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能完成任务……
7月10日5时36分 星期日 晴 野战营区
今天比较充实。从昨天出发到现在已经过去20多个小时,我们主要在长江大堤九江段东升堤处置管涌险情,搬运了4600多个沙袋,采用的是“反滤铺盖法”。嘿嘿,刚学到的。从抢险一线回到野战营区,战友一个个磨破了手,嘴上都裂开了口子,却依然精神抖擞,看不出丝毫疲倦。班长肖科眼睛布满血丝,但没有一点睡意,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战斗中。此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水电兵,就要有班长这股闯劲,有这种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拼劲,我为水电兵点个赞!
7月11日20时28分 星期一 晴 长江大堤
7月九江,仿佛一片火海,白天地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我们持续战斗着。手臂和脖子都晒得脱皮,卫生员拿来了药膏,给我抹上,脱皮的地方顿时传来阵阵刺痛,但是我没有退缩,我在心里默默念叨:不管有多苦、有多累,我必须咬紧牙关,坚决完成任务,因为灾区人民需要我们。默念这些,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今天我们完成了200余方石料倒运和180余米堤坝加固,虽然有点疲倦,但发自内心地感到值得。
7月12日21时02分 星期二 晴 野战营区
今天我身上长了很多痱子,痒得厉害。军医送来痱子粉,中队长刘璘安排我休整一天,但我坚持要和战友们战斗在一线。我认为在营区反而更难受,因为其他战友和我的情况一样,甚至还有的比我更严重。轻伤不下火线,我再三申请去抗洪,队长同意了,我又来到了一线。
7月13日22时57分 星期三 晴 野战营区
今天很热闹,早餐刚过,九江市各级政府领导、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纷纷前来慰问。送来的药品、食品、日用品和抢险急需物资器材堆成了一座小山。嘿嘿,满满的都是爱。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九江市委书记看望我们时讲道:“九江人民感谢你们,有你们在,我们很放心!”此时的自豪感无法形容。
新兵抗洪日记二:吉林消防新兵“抗洪日记”记录抢险经历
7月28日凌晨,吉林市永吉县遭遇特大洪水袭击,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作为第一支抵达县城的救援部队,立即强行渡舟展开生死救援。年仅23岁的士兵才进刚刚从军校毕业1个月,便来到抗洪一线,12天的高强度救援,才进将所有的抗洪经历写进日记,记录着在灾区的每一天。
“7月31日,晴。穿上厚厚的救生衣,我们的搜救队来到了永吉大桥,桥下是一条宽一百余米的大河,湍急的水流发出隆隆的声响,河面上时时漂过从上游冲下的木板和柴草。我们的搜救地点就是河流沿岸的村庄。”
才进在日记中写道:“趟过泥泞道路,我和战友们踏上了这片遗址,砖瓦的屋顶已全部被掀起,有的墙壁被洪水冲塌了一半,透过破碎的门窗可以看见屋里填满了黑鸦鸦的淤泥,柜是横躺的,床是立着的……”“在一间破烂不堪的房子里,一个满眼呆滞的老人守着废墟的家,望着不远处的河水。”“我再次回望废墟中的老人,看来,需要重建的不仅是这片倒塌的房屋,更是灾区人民心灵的家园。”
“8月1日,晴。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可所有的消防官兵都没有放松,没有休息,而是坚守在抗洪一线,官兵脸上严肃的表情流露出这样一种信息:洪水尚未消退,官兵仍需努力……”
才进告诉记者,6月28日,他从军校毕业,走进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这场洪水给我很多震憾,从灾区回来,感觉很复杂,此次抗洪,终身难忘。”才进说。
新兵抗洪日记三:一个新兵的抗洪抢险日记
7月7日 星期三 晴
14时30分,在西宁驻地听到刺耳的哨音,我知道要出动了,一切都是那么匆忙,走在路上听见对讲机里的战斗动员,我才知道要去格尔木抗洪抢险,既激动又紧张,这是当兵以来第一次执行抗洪抢险任务。这种任务一辈子能经历几次啊,正好好好锻炼一下自己,回想起玉树凯旋的场景,一股光荣和自豪感涌上我的心头……
207月8日 星期四 阴
一路颠簸,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急行军,我们终于在8日清晨6点赶到格尔木市,沿途公路两边是长长的车队,有货车、出租车、农用车、装载车、私家车,排起来足有几公里的长龙,看到这些,我的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不知道我们即将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考验。晚上7点,接到紧急出发的命令,部队火速开进到格尔木市水源地,该水源地保障着格尔木人民的生活饮水,水厂旁边的堤坝有些地方已经被冲垮,如果大堤不保,整个格尔木市民生活将陷入缺水的绝境。根据任务安排,我们立即开始挖沙石、装沙包、打桩基、垒河堤,一刻也不敢懈怠。虽然此时又累又饿,但为了格尔木群众能够吃上放心水,我多扛一个沙包,河堤就多一分安全,想到这里,我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投入战斗。
年7月9日 星期五 阴转晴
早上7点,我感到浑身乏力,全身似乎快要散架了。回想起昨晚的那场大堤保卫战,我至今还没有缓过神来,我和战友们一口气奋战到凌晨3点,累得我们精疲力竭,但想温泉水库将要泄洪,大坝能否挡住洪水,我又干劲十足,跟随部队出发火速赶往白云桥河堤。流经格尔木河的洪水不时翻腾着巨浪,肆无忌惮地冲袭着堤坝,10公里长、5米宽的堤坝上已经出现多处险情,最严重的一处已经被洪水剜去了20米长、1米多宽的弧形,领导告诉我们,必须在24小时内加固堤坝。我们卷起袖子投入战斗,400斤重的沙包被我们一个个扔向决口,许多战友的手被磨出了血泡,指甲盖几近脱落,经过17个小时的昼夜鏖战,终于垒起了一道长堤。看着洪水顺利通过白云桥,我的心里特别自豪,白云桥保卫战终于全线告捷!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阴转晴
上午8点,我们又出发了,尹政委带领我们赶赴黎民村抗洪保堤,现场指导的地方水利专家教我们用铁丝编成防护网,把麻包和石块装进去,固定在河堤上,我的任务是用铁丝编网,又粗又硬的铁丝太不好拧,刚拧了几下我就气喘吁吁,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力气,体力严重透支,看着队长站在大堤上忙得不亦乐乎,我就纳闷,他比我们干得还多,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好的精力?想到这里,我浑身又来了劲。中午来不及休息,我们到达新目的地——格尔木机场后面的大坝,这里河堤告急,格尔木机场形势严峻,一同投入战斗的还有解放军部队,分配完任务后,我们两支部队就展开了竞赛,大家铆足劲拼命干了起来。这时天上飘起了小雨,天气非常冷,我却挥汗如雨,体力在一点一点下降,眼前也开始冒金星。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阴
机场保卫战一直到今天凌晨6点,上午9点半,我们又兵分两路,前往白云桥和水源地两处地点,参加加固堤坝战斗。突然又接到命令,让我们去大闸口加固堤坝,晚上我们又来到了机场后面的大坝上,一直干到凌晨两点多,今天转战太频繁了,而且非常紧急。今天太累了,胳膊又疼,又瞌睡。说实话,连日来的持续战斗,我已经有些吃不消了,这种感觉在玉树抗震救灾时也有过,但我每次都能扛过来。我在心里默默念叨:不管有多苦,我都要咬牙坚持,坚决赶在泄洪之前完成任务,绝不辜负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篇9:抗洪日记400字
7月3日,星期日,大雨
下午6时许,我们接到命令,开赴安徽省芜湖县陶辛圩大堤一线展开抗洪抢险行动。5个小时的长途机动,到达宿营地时已是晚上23时,来不及休息,便立刻开始设营、筹划部署。在芜湖的第一个夜晚,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合眼,连队干部骨干在开会,筹划抗洪相关工作,其他战士在忙着准备自己的物资,随时准备出动。
这个晚上我想了很多,对抗洪抢险,我基本没有什么概念,心中感到惴惴不安,自己不会游泳的残酷现实更令我心中打鼓。要是明天到了大堤上,这可怎么办啊,难道我只能在岸上“打下手”,不能和战友们一起奋战?
篇10:抗洪日记500字
抗洪日记500字一:幸福篇
幸福一:老父母牵挂。我家父母年近八十,居住在山区乡下,从未看到过河水的汹涌,听说我要参与抗洪抢险,心里的担忧无以言表,在他们心里我永远还是一个不懂得照顾自己的孩子。父母每天至少5个电话,但他们得到的全部是假“军情”,当我在水库值守时说成在街道散步,当在河边转移群众人声鼎沸时说成在看电视,问及我的居所离洪水多远时,60米被我说成6公里。总之,抗洪现场被我说成了休闲、安全、舒服的享受场所。尽管每次接电话时我要他们不要打不要担心不要啰嗦,其实接到父母的电话心里美滋滋的,有父母牵挂真好!
幸福二:家人的理解。抗洪令下,我和丈夫都去了抗洪救灾第一线,女儿投奔了舅舅家,家里车库进水一米多无人管,我们一家三口彼此没有任何指责,只有牵挂和问候。我们三人建了一个微信群,群主是我女儿,群名叫“快乐小分队”。我们每天在群里交流抗洪现场状况。今天是宝贝女儿的生日,约好晚上一定吃上这顿团圆生日宴,可事不凑巧,公务在身无法回去吃饭,女儿没有任何埋怨,反而给我发了个微信红包。忙完事情已经是晚上近九点,当我怀着内疚的心情赶回家时,他们父女俩在有说有笑吃着饭,还说是边吃边等。有丈夫的支持,有女儿的体贴,有家人的理解,我感到很知足!
幸福三:邻居的关爱。当洪水撤退时我们都不在家,进水的车库没人打扫。我们楼下邻居李师傅一家从晚上9点忙到凌晨1点,把我们的车库清扫干净。当我们回到家看到冲洗得干干净净的车库感动得热泪盈眶,打听好久才找到我们这屋邻居雷锋。凤凰山社区的工作人员到老县委调查灾情,好心的小卖部老板帮我们报告了灾情,还帮我们领了一包大米,一不留神就当上了灾民。大米准备送给院子里那个特别困难的大爷大妈家,可老板邻居在这样的特殊时间能对我们这样上心,我真的是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尽管我们居住的院子不大,邻居不多,但我们这样的邻居你看多么暖心。
抗洪日记500字二:自豪篇
自豪一:自己有幸能成为一名乡镇干部。乡镇干部当的是芝麻官,履行的是绿豆职,承担的却是西瓜责,权小位重责任大。我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不认为自己身份卑微,相反,我认为我们是崇高的,伟大的。当洪水到来时,我们能救老百姓于水深之中。当火灾爆发时,我们能救老百姓于火热状况。我们能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我们能和老百姓同生死共命运。
自豪二:我们三堂街镇拥有高素质的机关干部和民兵应急分队。抗洪令下,我们各就各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领导们科学指挥,合理调度,同志们严防死守。通过几天几夜的奋力抢险,我们打了一场漂亮的抗洪抢险战。镇防指的领导们一个个都是几天几夜坐阵指挥,每天24小时连轴转。值守水库的同志通过和蚊子的几天“亲密”接触,身上坨坨都是遍地开花。沿河抢险的干部、民兵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小船、火排子、铲车、龙舟等各种工具转移群众,全身汗水雨水湿透也顾不上,有的背着大叔大妈、有的抱着小孩在脏水中一趟趟地过.......举不胜举!通过抗洪抢险,重塑了我们干部队伍形象,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洗涤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战斗力,看到了年轻人的爆发力,我为我们高素质干部民兵队伍感到自豪。更为我们的年轻干部感到自豪!
自豪三:我们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群众队伍。当我们值守水库到附近村民家休息时,热情的村民立即为我们送茶做饭,一杯热茶凝聚着村民对我们的赞赏,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体现着村民对我们的信任。当我们趟着污水去救村民时,村民们感激的言语和语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当出现灾情时村民自发组织投入抗灾救灾一线,有的自家进水了也没有顾上。一家有难四方支援,乡亲们互帮互助的情形很令人感动。正因为有了你们的配合和帮助,我们的抗洪救灾工作才完成得如此出色。
抗洪日记500字三:委屈篇
委屈一:当县防指发布洪水流量和未来水位后,我们好心动员危险地段群众转移,可个别村民却说:不可能到这个水位,你们没在河边生活你们不懂。用小船去接了几次,好言相劝就是不走。可到了晚上12点,他就在楼上呼救,叫我们去接他。村上停电了,到处是黑乎乎的,你白天接了几趟不出来,晚上还说我们去慢了,你说我们冤不冤,委不委屈?
委屈二:刘大爷家水进了很深,安全起见水退后不能立即供电。我们趟着污水给他家送吃的喝的,可刘大爷把送给他们的矿泉水直接丢进洪水里,还破口大骂,理由是我们没有立即给他家供电。当时随同的村干部很是气愤,想与他理论,我把村干部拉到了我身后。可刘大爷,我们冒着大雨给您送吃的,我们错了吗?我面带微笑给刘大爷解释,把丢掉的矿泉水给他补上。我口里安慰着一同去的镇村干部,说他家受灾心里难过让他发泄无妨。可我心里感觉委屈,酸溜溜的。
抗洪够一段落,我们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今晚一定做个美梦。但我心里清楚,灾后重建、生产自救重任将更加艰巨,明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征程……
篇11:关于官兵抗洪日记
官与兵:都是冲在前面的人
“曾旅长、罗政委,有人找!”昨日,夜幕降临,武山湖抢险救援的战斗正酣,堤坝上传来一阵喊叫声。“我在这里!”两个“泥人”从正在救援的官兵中扭过头来。原来,该旅旅长曾从华、政委罗词凤正和战士们一起装沙袋、扛沙包……
在水中堵闸口的“迷彩绿”中,除了排长、连长,也能看到该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的身影。“情况比预想的复杂得多,十分危急!”罗词凤曾参加过98抗洪,经验丰富。“你看,这里有个管涌群,流出的都是浑水,这说明情况不好,至少需要填1万个沙袋!”“这里,堤坝被泡松软,刚出现了滑坡……”“以目前的情况,现有近百名官兵不够!”军地双方反复巡堤后,决定再度请兵,从舟桥旅再调300官兵。“不管旅长还是士兵,救援时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人!”舟桥旅的多位领导不仅带队到一线、指挥到一线,还和官兵一起救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官兵协同作战的场景,在随军采访途中,不止一次见到。
2日,在孝南东山头府河救援现场,省武警总队司令员周旭光将军从上午10时起到现场指挥救援,确定方案、增调部队、协调物料……和战士们一样,周旭光全身湿透,没有吃午饭,直到险情得到控制,又安排好晚上的巡堤、后续救援,才离开现场。
篇12:官兵抗洪日记
我们来了战士就能休息一下
豆角肉丝、荷包蛋、卤海带、黑木耳炒肉,这是武穴石佛寺镇群众为子弟兵准备的热腾腾的午餐。“战士们帮我们抢险,那么辛苦,一定要让大家吃饱”。
无独有偶,2日在孝南区东山头救援现场,孝感万事达酒店员工得知武警官兵没有吃饭,特地准备了盒饭、副食品和饮用水,驱车半个小时送上大堤。两名酒店负责人现场对接,“部队还需要什么,酒店好提前做准备。”
此时,这里还有一支特别的战斗队伍——孝感市义工联的义工们。他们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商户、老师,放弃休息主动赶到一线,和武警战士们并肩战斗,巡堤查管涌,整晚不眠不休。“我们来了,战士就能休息一下!”
装土、运输、卸载、垒筑……在武山湖堤坝救援现场,迷彩绿中,还有一群打着赤膊的村民。
根据军地共同协商的救援方案,群众在村里用红土填满沙袋,再用船运至出现漫堤的地点。待船抵达,等待的几名战士纵身一跃,跳上小船后将船绳甩给岸上的村民。战士用竹篙撑,村民用手拉,尽量使船靠得更近一些。
之后,村民继续用力,稳住小船,战士们开始将沙袋一个个扔给岸上的战友。岸上的战士接住沙袋后,开始熟练地构筑子堤。
不到半个小时,一条近20米长、约1米宽的子堤就出现在眼前。有名村民特意跳上子堤,用脚踩了踩,“嗯,很结实!”
夜幕中,军旗下,分不清谁是战士,谁是村民……
【军人抗洪日记】相关文章:
2.抗洪英雄事迹材料
3.98抗洪口号
4.防汛抗洪口号
5.抗洪捐款范文
9.防汛抗洪的通知
10.军人对照检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