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春月行随笔

春月行随笔

2023-09-08 10:02:2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乔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春月行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春月行随笔,欢迎阅读借鉴。

春月行随笔

篇1:春月行随笔

一路车里碎闲谈,

三月风前暖初阳;

人面桃花我无语,

恙妻家中盼早还。

(三)

《春日随感》

春月丹阳暖,

游人踏青忙。

老少俱愉悦,

我心却彷徨。

(四)

《中巴车上》

车行似春飞,

送我把家归。

无语叹车慢,

家中有恙妻。

(五)

《踏青》

红白相间开,

三五踏青来。

戏蝶不知远,

惊见人笑回。

(六)

《阳春路上》

二月见龙颜,

三月看丹阳;

花于春里笑,

人在路上忙。

(七)

《春路二百里》

人逾五十力难支,

上老下小有恙妻;

单位家里医院赶,

日行春路二百里。

(八)

《茶花》

奇源河上茶花开,

古村落里游人来。

花红水碧相映笑,

男欣女悦尽开怀。

(九)

《莳田》

空山新雨幻轻纱,

满目禾苗戏田娃。

蓑农携秧陌上赶,

莳得希望好回家。

(十)

《故乡-茶花》

奇源河上一树花,

古村落里三门家。

桑梓风雨千秋过,

异乡游子万般她。

篇2:春月行随笔

奇源人均平

(一)

《踏青看绿》

爱我的人,我爱的人

绿的春天,绿的旋律

绿了草原,绿了江南

花开了,马头琴声悠扬

雨绿了,萦绕古巷幽梦

望一百眼吧,一百种绿

望你一眼呦,我前世的缘

走一千里,一千里的`绿

走一千年,一千年的情

、、、

我爱的人,爱我的人

绿的茶山,绿的阊水

绿了梅城,绿了心窗

你笑了,我生命里阳光洒满

天暖了,雨中一同踏青看绿

望一百眼吧,一百种绿

望你一眼呦,我三生的福

走一千里,一千里的绿

走一千年,一千年你我携手

(二)

篇3:关于桃红柳绿的春天随笔:春行

桃红柳绿的春天,杨柳醉春烟。诗里诗外春醉人,今春是否亦可心?

清晨的鸟鸣将我从梦中叫醒,纱帘外,暖风拂面,金色薄雾,洒满阳台,远处,高楼林木,朦胧中披一件如蝉金羽衣,还渗透着丝丝绿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多少人趁着美好时光,从容雅致踏进生活的急流,期望能够诗意栖居。

城市街道,冬青齐整,苍翠添鹅黄,迎春花簇簇拥金,朵朵流光,柳丝含烟,轻翠飘荡。身着橙红的园林工,男男女女,三五一伙,执锨铲土,如一堆堆火焰,将春天燃遍大街小巷,那白的李、粉的杏、曲意玲珑的小松,他们勤劳的双手硬是装扮出城市的古韵和雅致。几个中学生骑着单车,背着书包,哼着小曲穿街而过。汽车如水,一辆接一辆,匆匆驶向街角。没有人问询,没有人打探,春月的清晨轻轻弹奏着曼妙宁静的和弦,重复着生活的轻重缓急,苦乐酸甜。

城外渭河岸畔,滩地阔宽,渭水涓涓,堤岸蜿蜒,沙柳堆烟。隐约却见枯萎了一冬的莲池,翻开新土,黄褐潮湿,似有泥土馨香氤氲,又似乎凝聚腐殖质的肥美。几辆三轮车停在新翻的地边,灰蓝衣着的男人忙碌着。莲菜快要新酿了,菜农在挖池整地。依稀里清池泛波光,粼粼涟漪荡胸膛,点点小荷举尖角,细腿小虫划清塘,蜻蜓忽飞忽立嬉水面,这情景怎不惹人怀恋。我的家乡我的故人,又在开始为酿莲菜辛苦劳作,重现马渡千亩莲菜景象,为渭河湿地改造添砖加瓦。

近村的堤坝,草地茵茵,高低起伏,碎细的小蓝花看不见踪迹,但努力眨眼力争一席之春。斜坡上杨树轻绿浅黄的絮毛,恍惚了乡村的眼睛。看清了,村里村外桃花红,熏醉了农妇幸福的笑颜,沟坎平野梨花白,荡开了男子忙碌的胸怀。菠菜绿汪汪,麦苗泛青光,油菜花儿黄,就连太阳也想裂开嘴巴笑着歌唱。

风儿更柔软了,裹挟着或浓或淡的清香,夹杂着或清脆或苍凉的鸟鸣,混合着汽车的鸣笛和学生琅琅的读书声。烟花三月,越发醉人了。沉浸在一片万籁仙曲之中,心神俱清,浅浅醉醉中,仿佛雨丝从记忆中飘来,水花,伞花,奔跑的孩童,漫步的情侣,牵手缓行的翁妪……春天,总是和谐的音符,总是美好的情愫,生命总是在不紧不慢、从容雅致中走向成熟。

“物色变迁随转眼,人生岂得长朱颜。”吟一路诗,唱一路歌,伴着清风,轻嗅花香,浅醉鸟鸣,我走进春天,为生命的再次丰润充盈而奔忙。

本文作者:四月天(微信公众号:三贤文苑)

篇4:春行香港

春行香港

野生动物的杀手

侧脸

金银花开

野蔷薇盛开的夏

柳州印象

济南的雨

我是您的眼睛

漫路旅人的浮想时光

春·渐行渐远

当世界安静的时候

时光如诗

人有尊严,不容践踏

宿燕夜归轻寒中

因想而想而寂寞,因爱而爱而温柔

最美的时光在路上

总期待一场动荡

随心所欲

篇5:行春散文

行春散文

在长江南部的一些地区,沿袭下来一种很古老的习俗:行春。人们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在立春的头天,像迎接新娘一样迎接春天的来临。这种仪式的庞大,有时涉及几个乡镇,有时是一个县市,人们用各种幽默而愉快的举动为春天表演。

我少时曾亲身参加过这种“行春”的活动,至今仍无法忘记那些立于山野之间的队伍,随着山水起伏,伴着柳树舞蹈。活动没有官方的主持人,主要是地方上有号召力的长者操办,有时纯粹就属自发的。女人带来自制的彩幡以及那些刚从田头山野采集的野花,男人则牵来家里的耕牛,沿着田埂排成两溜子,男男女女嘻笑相逗,互相打趣,平时少见的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这时,首先会唱歌的女人就要甩开嗓子唱上几首,少数调皮的年轻人便敲打着脸盆,算是应和。我去看“行春”活动的那年,才十岁左右,只有看热闹的份儿。挤在人缝里,手还被村邻牵着,几经央求才挤到了队伍的前面。妇女们唱的大多是民歌民调,我半懂不懂,但她们摇头晃脑的神情至今仍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有种毫不褪色的力量。唱完了歌,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彼此交换一下牵来的耕牛,互相摸一摸,在农村的口谚叫:“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少数不听话的牛,这时难免有发怒的行为,踢上你一脚,但被踢的人也都咧着大嘴嘿嘿地笑,决不朝牛发脾气。放完鞭炮,接下来就是“舞牛”的精彩把戏了。

后来,我曾在明朝的诗歌里读到过江南这种舞牛活动的渊源。周希曜在《宝安春色篇》里写道:“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现代人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古人们拥到山野之间,用纸扎的春牛和麒麟高歌狂舞时那种兴奋的情景。我少时在江南看到的这种“行春”仪式,就是古***俗的延续,在民间娱乐中享受丰收和新春的喜悦。在精彩的“舞牛”中,人与人同乐,人与牛共舞,少不了人仰牛翻的镜头。有的是十多个人围着牛,一边走动,一边整齐地喊着“嗨哟嗨哟”的声调,在田间地头久久回荡。数百人一起热闹的场景是生动的,也是深刻的.,将我幼小的灵魂激荡起来,让我远离那片土地后仍割舍不掉怀念的情结。每当我看到人们迎春的种种活动,就情不自禁想起少时在江南看到的行春的方式。去年,我去江南苏州的松江一带出差时,无意中又有幸亲眼目睹了一次“行春”的经历。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行春”时已多出一项新的内容。

这天的天气很晴朗,我乘坐一辆中巴车去一景点,在拐过一座不高的山岗后,突然发现有好几百人的队伍,热闹非凡。大家大都穿着新衣,一位像官员的人在做主持,好奇心极强的我,再加上记者的职业习惯,就下车了。呵,原来是“行春”这好家伙!几十头黄牛穿上了彩色背心,已列队站在田野。旁边还插着一杆国旗,排列着一行乐器。参加“行春”活动的人,除了自唱、对歌之外,还举行了牛的奔跑比赛。紧接着,是我熟悉的“摸春牛”习俗,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地上去摸一摸,有个小伙子还很滑稽地亲吻了一头大黄牛的前额。活动结束,有人端上了“七彩汤”,即用七种蔬菜做成的菜羹汤,色泽丰富,鲜口异常。大家随便端起就喝,没有什么规矩,还有热心的人告诉我:“喝了这迎春汤,你可就是春天的一颗心了!”的确,在这种特有的“行春”仪式中,人给予了自然一种极高的礼仪待遇启然也会给予人们真诚的报答。

篇6:西子湖春行

西子湖春行

春光灿烂的三月,一场与西子姑娘的亲密约会,我才真正领略了,苏东坡游西湖时题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心境了。赏不完的景致,道不完的惊艳。怪不得,古代诗人偏爱西湖。白居易眼中的月点波心,苏东坡眼里的初晴后雨,在杨万里心里,便是花叶相映……

初游西湖,我的眼睛,早被西湖深深吸引着。远处的山与近处的湖水相依相偎,古桥,小舟,杨柳,假山,亭子,楼阁,长廊……再加上,春风拂过西湖少女般的肌肤,西湖自然成了杭城最娇艳的一朵花。

来西湖,必走断桥。小时候,外婆讲的那“白娘子和许仙”动人的'传说故事,曾留给我多少美好的“浮想联翩”。漫步断桥,感受当年那白娘子依依多情和小青的侠义柔肠。再举目远眺,长长的白堤,那婀娜的身影,着实让人惊叹她的长,她的柔。白堤两岸,春风惬意,垂杨柳点点新绿,千万缕杨柳枝随风摇曳,成为了堤上的舞者。湖水随风漾起,轻轻拍于堤岸,伴着行于提上的游人们信步闲游,和成一首轻快柔和的小令。沉思间,猛一抬头,发现几只小松鼠穿梭在树枝间,胆大的那只还时不时探探头,像是和游人们玩起了捉迷藏。那滑稽可爱的小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峰回路转,不由得到了白堤的小岛上。丝丝茶香,从街边的老茶馆中随风飘出,沁人心脾。我们不禁地流连不往,驻足闲坐,茗茶一杯,惬意之情洋溢于怀。透过“西湖龙井”飘出的幽幽茶雾,隐约可见,古雅的西冷印社,素雅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更添了茶中的文化味道,缕缕茶香漾上心头……

一壶品罢,我们继续尽兴前行,约莫十几分钟到了白堤尽头,再拐个了小弯,便到了苏堤。感觉苏堤比白堤更长,更宽,走起来也更惬意。路两旁树木茂盛,绿草如茵,鸟儿在树枝上时而跳跃,时而栖息,啼啭出西湖春的第一篇章。蒙蒙细雨中,几只白鹭飞在堤上,更有的,驻足于残荷间,觅着冒出湖面的小鱼虾。转即,它们便展开那对白翅膀,一跃而起,掠过西湖上空,向远处的雷峰塔飞去……

暮色沉沉,笼罩在整个西湖之上,灯火点点催人归。蓦然回首,灵隐的晨钟暮鼓,依然在回荡耳畔;雷峰塔的爱恨情仇,依然耐人寻味……

是呀,风姿绰约的西子姑娘,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呢?

篇7:跟春天有关的随笔:三月·春行

阳春三月,长时间没机会出游的我,依稀感到春天的脚步近了,按捺不住早有的蠢蠢欲动,极想飞出方寸之地释放心情。周末,春风和煦,阳光明媚,难得好友邀我一同赏花,我自然兴奋。

踏青山水间,忽感自己已久违了大自然,难怪心绪烦杂。于是甩开队伍,阔步向前,周围的景致尽收眼底,花红柳绿,草长莺飞……乘着暖暖的微风,不时按动快门,心事如风中摇曳的树叶,慢慢放飞着烦忧,杂绪全然被周边的一草一木所抒写洗礼。

来到山岭人家,一行人点好菜肴,款款落座。酌一杯桂花小酒,甚是清香,忽想起“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的诗词来。桂花是金秋之物,难得在此时节品尝如此琼浆玉液,自然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我有些飘飘欲仙……在朋友们的调侃中,我感受着他们的热情。

原本打算看樱花的,因为从未见过真正的樱花,自然兴致盎然。忽听店家说,今年时节比往年来得晚些,樱花还没盛开,听罢难免有些失落,不过好友建议去观景台,也算不错的选择,因观景台我也不曾去过。孤陋寡闻的我,好像去哪里都是惬事。

一路上,朋友们嬉闹拍照,忙得不亦乐乎。我在路边随手摘了一株扁叶草,放在手心,不愿丢弃,细细观赏。这是一种极不起眼的野草,叶子酷似药草石菖蒲。听朋友说,这种野草会开出蓝色的小花来,到漫山遍野。可能没人会像我一样在意它的存在,我独自与它对话,闻一闻它淡淡的草香,嗅出春天的气息来;透过扁扁的叶子望一望天空,阳光从叶间缝隙里照射下来,洒在脸上,我仿佛看到了它盛开时毫不夸张的清丽与妩媚……

登上观景台,偌大的金鹰就在眼前,抬眼望去,只见其目光犀利,展翅欲飞,气势恢宏。再沿着石级向上,来到至高处,向下俯视,却感觉自己双脚有些发软,原来自己真就一女流之辈,恐高是难免的。在好友的鼓励下,极目远眺,黛山隐约在薄雾中,所有山峦尽在脚下,此时突萌自豪的感觉来,真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平日各自于茫茫人海,行色匆匆,擦肩而过的是一个个疲于奔走的面孔。为生计奔波,为爱恨经营,彼此混迹于社会,难得卸下疲惫。常在午夜梦回时,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之慨。如今喜得好友邀约一同沐浴春风,抛开繁杂锁事,踏青而来,感受大自然之美,与山为友与水为伴,且能与好友并肩而坐,同看潮起潮落,共赏云卷云舒,也是凡尘俗子所向往之。人生有如此美景,岂不展颜!

公众号:壹品小筑

篇8:三月陌上春行早杂文随笔

三月陌上春行早杂文随笔

惊蜇一过,出去走走的愿望就像萌动的草芽,日甚一日地生长。沉冬思定多少事,只待春行早。应朋友之邀,我们一起踏上寻春之旅。

连镇,因运河两岸的六个小村庄连在一起而得名。考古发掘证明,连镇应该是始建于明朝初年,鼎盛于康乾盛世。从历史的尘烟中走出的小镇,已经不见昔日的繁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镇,有着华北平原上最朴实的面貌。

春寒料峭,原野依旧枯黄,路边的杨柳却饱胀着枝条,只等春风来,绿意挂满梢。

古运河坦露着河床,任凭别人怎样解说,我穷极想象,也脑补不出商贾云集、船帆林立的景象,唯盼春水涨满,碧波荡漾。

古老的谢家坝是运河北段遗产点之一,在河道拐弯处,用百万担糯米煮浆夯土筑坝,减缓水流的冲击力,轻抚着黝黑的堤岸,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散落在辽阔大地,处处可寻,生生不息。

在谢家坝的大堤上,我挖到了两块焚烧过的蜂窝煤,这在当今的城市里可不好找,我把它们当成宝贝带回家来了。由于煤球渣颗粒状低密度的物理结构,它的排水透气性很好,而且煤球渣里含有少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成分,给我的君子兰配土,或许就可以改变我摧花辣手的恶名。

离谢家坝不远有一座规模并不大的`清真寺,我们在堤岸上便可以看到清真寺的穹顶,它就坐落在居民区里。走进院内,看到尖尖的塔顶上的新月装饰,其宗教标志更加凸显与醒目。纪念碑文已经斑驳不清,在依稀可辨的文字中,我们了解到清真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门外农家的玉米垛黄灿灿的,六七个连成一排。宗教与生活相融,信仰与粮食相依,居庙堂之高令人仰视,接地气更通人烟。

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建於北宋,距今已逾千年。如今的铁佛寺景区已经建设成为市民的生态休闲公园,漫步在景区内,既可以敬香礼佛、品古赏幽,也可以锻炼健身、娱乐怡情。永清湖畔“独来清雅不争宠,春风摇曳舞多姿”的芦苇还没有返青,湖面吹来的风仍有凉意。二郎岗位于景区西侧,拾级而上,高岗上的永清观是北方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宫观。道教、佛教在一个景区内出现,并不是东光的专利,是汉文化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体现。清代王士端注释《养真集》里也有言:自古大修行之人,必学禅家参悟,用道家功夫,敦儒家品行。

从二郎岗下来,向南行,依次是荀慧生纪念馆和马致远纪念馆。

亭亭白牡丹娜娜步姗姗;

娓娓传情曲频频气若兰。

七万里江山大变尚容有小桥流水人家;

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复存古道西风瘦马。

两幅门联对仗是否工整,我不敢评说,但十分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代京剧大师荀慧生的艺术形象,道出了世事沧桑变迁。

第四站是泊头的泊莲禅寺,在这座寺庙里我看到了不同的观世音菩萨相,有的庄严慈祥,有的娴静光明,有的面目狰狞,果然菩萨有32应真身,哪一道的众生需要菩萨度化,菩萨便现那一道的众生相。

泊莲禅寺的木佛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块木头仿佛都有生命,经年生长,日渐成熟,最终这些木佛才能呈现它深藏不露的美丽德相。

泊头清真寺是此行的最后一站,与连镇的清真寺相比,从规模和建筑上风格迥异。泊头清真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本土化了的伊斯兰教建筑群。泊头清真寺坐西朝东,正门门楼阔三间,高十米,单檐歇山,古棚出厦,琉璃瓦顶,朱门铜饰,门楣楷书“化肇无极”,“清真寺”黑地金字悬于上方。另两侧各有便门一个,继之青砖布瓦,雕花围墙,门脸建筑颇有气势。

寺中的工作人员十分热情,不仅耐心给我们讲解,还允许我们进入大殿参观。

礼拜大殿内十分开阔,内部构造为木质咬合,悬梁吊柱,雕花刻棱。后窑殿呈方形,墙壁饰有砖雕、花池。窑殿上起六角亭子,用木荡成藻井形,正中悬下一木雕莲花垂柱,六边扶栏,全部透雕彩画。大殿地面为800多块柏木长方板铺就,可容1200多人做礼拜。民族团结紧,回汉一家亲。

旅行中的吃十分重要。一路行来,和朋友谈天说地,聊聊各自知道的好吃的,这事可列入世上幸福的前几名。如果旅行时真能如愿品尝特色美食,并捎回给至亲好友,这事可列入幸福的第一名。

中午,顺哥的同学做东,盛情款待,一桌美食中我们对当地特色烧鸡和花生米情有独钟。主食是全卤面,出门饺子回门面,饮食文化中解读出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沐春风。

参观结束后,我们又驱车寻觅交河大煎饼。美食在民间,隔着一尘不染的玻璃橱窗,工作间内各种蔬菜馅料一目了然,任你挑选,荤素两便。不知不觉,已是日暮时分,返程的路途中,煎饼的香味伴随着我们一路欢笑。

三月陌上春行早,可期乘风远济时。结束了美好的早春之行,我们真正步入了春天。

篇9:南京行随笔

南京行随笔

周末,上海风和日丽,但妈妈要带我去南京游玩,听说那里可是冰天雪地,我好奇极了。

到了南京,下车一看,果然好大的雪呀!这里已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白的`房、白的树、白的地、白的山,一切的一切,全是白的。太阳照在白雪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天空中,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我兴奋极了,因为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我和小妹妹兴冲冲地跑过去踩雪玩,滚雪球、打雪仗,还堆了一个雪人和一个城堡呢。雪地上留下了我们的一串串脚印,天空中回荡着我们的一阵阵笑声……

听妈妈说,我们晚上要泡温泉,温泉能让我们出汗,能帮我们治病。我一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恨不得马上去温泉池。星空下,我们泡在温暖的温泉池里讲笑话、讲故事,换了一个又一个池子,冒了一身汗,身体轻松多了,我的感冒也治好了,温泉的功效真大呀!

我真喜欢北方的冰雪世界,我觉得下雪的冬天才是真正有趣的冬天。

……

篇10:秋行随笔

秋行随笔

夕阳,归入巢。

太阳的犄角挑起一方血红的纱巾,于西天。

秋风宛若一支古老的歌谣,伴悠扬婉转的吉它声缓缓步入秋之境……

有一堆篝火熊熊燃起,红色的火苗泛起千古壮丽的画面。

你,扬一头黑发,披一身清寒,孤独地跋涉于秋野,咚咚的足音敲击着寂寥的旷野。

远方——

在断垅的.土峁上

一层层黄色的泥土

是一幅风景画

是一首抒情诗

强烈的色彩和柔和的音韵吸引着你,于是你拖动沉重的双腿去寻觅,去追求。

心,作伴,作灯。

渐渐地,你的眼睛斟满整个秋天——

葳蕤的裙裾伴花儿燃旺了火苗;

秋天丰润的手掌捧出芳馨的硕果

……

陡然,两行泪水灿烂地开放在你的双颊。

篇11:村行随笔

村行随笔

深蓝色的夜空似一块遮天蔽日的大幕布,将一切光芒笼罩,那稀稀疏疏的流云似乎被夜空下那数不尽的高楼和霓虹灯闪得四处躲避,只能迷迷糊糊地看见它们的痕迹。

我正在1111楼的办公室里,一边俯瞰着这闪烁的夜景,一边想象着古籍中“乡村”的模样。不瞒您说,我正在筹划着一项重大计划。我决定还原出古籍里那好似世外桃源的“乡村”,创建一个“穿越乐园”。

这不,我那飞速转动的“翻阅机”,跳动起来了。“主人,你看!”我的机器人助理安迪将翻阅机屏幕不断放大,“据古籍记载,这个叫‘农村’的地方一般分布在小溪流、小山口的位置,鸟语花香,房子结构简单……天啊!他们的建筑竟以石、木为主,一个小波震就能令其毁灭。”安迪不可置信地张大了嘴。波震,即地震、龙卷风及沙尘暴同时发生。想到这,我不禁有些无奈。“傻安迪,古时候哪有什么波震啊。资料没仔细看吧?那时天空是蔚蓝澄净的,白天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夜晚啊,就像一面镜子,与那平静无澜的湖水相映,有时甚至让人分不清天地呢。”

说着,我和安迪不约而同地抬头望望天空,入目的却是一片黯淡。近几年,由于臭氧层的不断裂化,天空早已被侵蚀得伤痕累累。泰戈尔说过:“天空没有百鸟飞过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可现在,哪里还有那些会在枝头高歌的鸟儿了呢,它们早已不见了踪影,也许,是去了哪个专属于鸟儿的国度了吧。这里留不住它们,可要造出农村,鸟儿的存在又不可或缺……“安迪!把那几个录制了不同频率鸟鸣的科家找来,让他们据此研发出仿真鸟。记住,鸟的品种要丰富,百鸟齐鸣才能重现过往的生气。”

我的农村构造计划开始了。完成了生物重现,接下来便是环境了。依山傍水是农村的一大特色,山峰不难寻找,可水却是一大难题。如今水资源已是严重匮乏,要直接引用是不可能的,那么唯一可行的,便是人工仿造。紧接着,人工河流、人工瀑布便应运而生了。

有了人工景观,农村最为重要的`生活氛围便要着手准备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是古时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我细细地品味其中趣味,却突然悲从中来。如今机器早已取代许多人工事物,人们不是整日位于城市高楼繁忙工作,便是沉浸在KTV、酒吧又抑或是真实模拟的8D影厅中,谁会去招待一个素不相识的远方之客呢?即使有,也是利益驱使。那样淳朴的人,也只有书中会出现吧。看来要真实模拟农村的生活氛围,还得让IT人员编写程序植入扮演村民的机器人脑中,它们要热情友好,要真诚待人,还要……

对了,最独特的,还属农村的清新空气。如今的空气,不经过净化是没人敢用的。那么只能动用我发明的新式机器了。“空气制造机”,这项我还未公之于众的专利,可是凝集了我十几年来苦心钻研的心血。由于臭氧层破裂,空气中出现不少有毒物质,而这台机器却能根据需求对空气进行净化。多台空气制造机同时运行,便能还原出古时农村的清新气息了。

“主人,你布置的任务我已经交代下去了。”安迪向我走来。“仿真鸟的生活习性和鸣叫已经完全复制,人工瀑布甚至能在阳光下形成彩虹。而您要求的机器人也完全符合您的要求淳朴真诚。只要您命令,这项计划便正式运行。”

“太好了,看来我的‘农村构建计划’进展得不错,虽然其中出了点小问题,不过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一个月后,我开始着手乡村宣传工作了。“地球城的人们,令你们心旷神怡的乡村世界来了。我们这里有……如果您有兴趣,只需点击我们的网址,戴上仿真耳机,即可体验……”“什么?这位顾客,您问我为什么把农村建在网站里,亲爱的,你以为我愿意吗?事实是,在这遍地高楼的地球城,您让我去哪里寻找一片肥沃而纯净的土地呢?”

篇12:驴行随笔

驴行随笔

又见七夕,形影孤单,遥望银河建鹊桥,满城的玫瑰花,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爱恋,于是毅然背起行囊,逃离了这片伤心的属地。路渐行渐远,心事却被拉得越来越长。兜里揣着十二块钱,我开始了一段新的驴行。一碗盖码饭,我便投入到了无产阶级的洪流当中,好友胖胖见我实在可怜,给了我一包槟榔,两包烟,挥挥手,我告别了这座有爱却没有爱人的地方,暮色深沉,不知归地在何方,夜半时分,我依然在流浪。跨过午夜和凌晨的交替,流浪的心终于得以安定,不愿意洗澡,拿出一根烟,抽着自己的寂寞,却吐不完无尽的心事,困觉。

有种呼唤,叫呐喊,有种释放,叫自虐。于是我便走进这座叫拉磨的大峡谷,抛开凡尘俗事,将心融入这一方山水之中。沿着蜿蜒谥静山溪,在峡谷里缓慢的穿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步行在溪水里,她用包容将脚下的足迹抹去,百米高的瀑布从天而泄,溅起阵阵水雾,随风飘散,潮湿了每个人的心,千年的冲刷,万年的风霜,站在峡谷低下,仰望那不可知的源头,光滑的石壁抚平了心的伤痕,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菱角都将被抹去,不如放下,何必为难自己。

一根绳,延伸到高山的尽头,足下是零零碎碎的石块,攀爬而上,落石纷飞,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出现伤亡,有个叫独臂侠的男人,用一只手在攀登,将大山踩在脚下。九十度绝壁,我们在垂直下降,一个女孩在山崖中间伤心的哭泣,一直在哭喊着救命,但换来四十多个人放纵的笑,唉,可怜的孩纸,你会长大的。溪水时缓时急,顺流而下,相互搀扶,水急处,总有人在跌倒,但兴致丝毫不减。坐在群山之间耸立的石块上,静静的享受着日光浴带来的.温暖,看山峡里的人,泡在冰冷的水里,我和追风得意的笑,就让寒冷来得更猛烈些吧

那一夜,组织方用箩筐抬来啤酒,我们尽情的畅饮,那一夜,黄泥地上篝火在燃烧,我们载歌载舞,那一夜,满天星光有烟花在绽放,我送去了十一朵玫瑰。那一夜,行走游走在每个饭桌前不曾落座,你辛苦了。那一天,有个怀春的少女在悬崖边悲伤的哭泣,只是没有人能懂她的伤心。那一天,有个纯洁的女孩在溪水边痛饮而醉,只是是因为话梅有种酸酸的感觉。那一天,有位女子卧倒在男人的脊梁上,只是因为她觉得冷想睡觉了。那一程,我们不离不弃,只是因为我们来自湘潭。

【春月行随笔】相关文章:

1.月风随笔

2.古朗月行 李白

3.古朗月行古诗

4.古诗古朗月行

5.古朗月行 古诗

6.钱塘湖春行 赏析

7.《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8.《钱塘湖春行》改写

9.钱塘湖春行赏析

10.钱塘湖春行翻译

下载word文档
《春月行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