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请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
“Retr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父母们,请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父母们,请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父母们,请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
中国式父母:
因为爱,所以呵护;因为呵护,所以重视;因为重视,所以期盼;因为期盼,所以对比;因为对比,所以失望;因为失望,所以严苛;因为严苛,所以矛盾;因为矛盾,所以叛逆;因为叛逆,所以苛刻;因为苛刻,所以厌恶;因为厌恶,所以自毁一生。
美国式父母:
因为存在,所以对立;因为独立,所以尝试;因为尝试,所以失败;因为失败,所以受伤;因为受伤,所以领悟;因为领悟,所以成长;因为成长,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合作;因为合作,所以强大;因为强大,所以成功;因为成功,所以感激;因为感激,所以爱。
因为教育……所以……
观众朋友,下面为您播报一则重要新闻。近日中美双方就反恐问题进行了军事演习,蜘蛛侠,蝙蝠侠,超人,以及绿巨人等众多屡立战功的英雄们也加入了美国战队;但是,中方战队却无一英雄出战。调查发现,并非中方没有英雄,而是中国的英雄大部分分布在如:金刚葫芦娃,铁臂阿童木,铁道火车侠等未满18周岁的少年儿童中,没有达到参军的年龄。然而,为什么经历过中国式教育后的人们很少有英雄出现呢?对此,教育部门也深入的展开了调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我们是孩子的朋友,他们又说好孩子就应该听话;他们说孩子应该独立思考,他们又说这样做不对;他们说要做好自己,他们又说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说要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又说要面对现实;他们说要善于交际,他们又说不许你跟他一起玩;他们说要见多识广,他们又说不准出去,外面危险;他们说爱拼才会赢,他们又说已经规划好了,你的未来;他们说兴趣是最好的额老师,他们又说天才都是逼出来的;他们说要用心去爱,他们又说:括弧没车没房没钱的人除外;他们说要勇于创新,他们又说:不要特立独行;他们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又说别的事情别管了。
他们说……
亲爱的父母,为什么不学学西方父母?为什么不听听孩子们怎么说?看看孩子们怎么做?
孩子们要做回自己,父母放手,放心,习惯吗?
篇2:父母们,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
父母们,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爸爸严厉的看管下,天还没全亮就开始读英语单词了;上午,又在妈妈与鸡毛掸子的陪伴下练钢琴;下午,太阳当空照,爸爸带着背画板的儿子走进了“美术学校”,都累得气喘吁吁;夜晚,父母把儿子从美术学校接回家,半路上,孩子由于劳累已经趴在爸爸的`肩上睡着了。父母满头大汗地走着,心里却直埋怨儿子:“这点小事就把你累成这样,别家的孩子怎么不见得像你这样啊……”其实,孩子心里有更多的委屈。
看完漫画,我不禁想到了父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已经很普遍了,他们的孩子只得忍气吞声,自己默默地忍受着比正常人多几倍的负担。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愁眉不展的时候更多了。父母们根本不了解儿女们的心思,这会儿上补习班,那会儿又什么兴趣班,一会儿有弄个什么家教……这么多,孩子们怎么扛得来?孩子们如果学得好,父母们就又亲又抱;要是学不好,表情马上就“晴转阴”,轻则唠叨一番,重则痛打一顿。不仅如此,父母还总拿自家的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就非得比别家的孩子优秀,这怎么呢?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嘛!
想到这,一阵熟悉的哭喊声惊醒了沉思中的我。原来又是邻居贝贝在哭。贝贝年仅六岁,他的父母就逼她学钢琴,每天回家都得练上一番,要是弹错一个音符,她爸爸的一个巴掌就打了过来,贝贝就“鬼哭狼嚎”地叫起来……
我想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向这些家长们呼吁:“家长们,你们要是真正爱你们的孩子,就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还你们孩子一个快快乐乐,踏踏实实的童年,让他们展翅飞翔吧!”
而今,这幅漫画依然在我的脑海里徘徊回荡。
篇3:父母们,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作文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爸爸严厉的看管下,天还没全亮就开始读英语单词了;上午,又在妈妈与鸡毛掸子的陪伴下练钢琴;下午,太阳当空照,爸爸带着背画板的儿子走进了“美术学校”,都累得气喘吁吁;夜晚,父母把儿子从美术学校接回家,半路上,孩子由于劳累已经趴在爸爸的肩上睡着了。父母满头大汗地走着,心里却直埋怨儿子:“这点小事就把你累成这样,别家的孩子怎么不见得像你这样啊……”其实,孩子心里有更多的委屈。
看完漫画,我不禁想到了父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已经很普遍了,他们的孩子只得忍气吞声,自己默默地忍受着比正常人多几倍的负担。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愁眉不展的时候更多了。父母们根本不了解儿女们的心思,这会儿上补习班,那会儿又什么兴趣班,一会儿有弄个什么家教……这么多,孩子们怎么扛得来?孩子们如果学得好,父母们就又亲又抱;要是学不好,表情马上就“晴转阴”,轻则唠叨一番,重则痛打一顿。不仅如此,父母还总拿自家的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就非得比别家的孩子优秀,这怎么呢?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嘛!
想到这,一阵熟悉的哭喊声惊醒了沉思中的`我。原来又是邻居贝贝在哭。贝贝年仅六岁,他的父母就逼她学钢琴,每天回家都得练上一番,要是弹错一个音符,她爸爸的一个巴掌就打了过来,贝贝就“鬼哭狼嚎”地叫起来……
我想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向这些家长们呼吁:“家长们,你们要是真正爱你们的孩子,就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还你们孩子一个快快乐乐,踏踏实实的童年,让他们展翅飞翔吧!”
而今,这幅漫画依然在我的脑海里徘徊回荡。
篇4:父母们,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作文
那美丽的花朵,并不能让我因此而舒服些;院落里小孩的嬉戏声也没能要我的愁容舒展……负担,那沉重的负担,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了,为什么一定要给我们,我们这些还是那般懵懂的学生施加这么多的压力呢?
老师施加的压力,让学生有苦难言。每天,总会有一个细小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要好好的学习,现在是考初中的重要时期,不能怠慢了,否则一生都会后的……”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吱吱地写个不停,放松的课间十分钟也被霸占了一半,老师敏锐的双眼,那严厉的话音,让我心惊胆战,做事小心谨慎,生怕出什么差错。稍微犯错误后,老师的语言总会刺伤我们幼小的心灵;抄作业时,一行又一行,连绵不断,让我们变得失落起来;下课零响啦,但老师却丝毫没有下课的意思,讲、讲、讲……挨到下课,只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开始狂赶作业。睡觉起来后,暗淡的一天又开始了!……我们学生不是机器,我们有血有肉,我们知道累,脑子里装得东西是有限的。当作业一旦有错时,老师的目光立刻从温柔变的可怕!(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每天要强制地听一堆乱七八糟的课,回来还要做一堆难度系数高高的作业,简直不要人活了,压力也就由此而升。上课不听,课后完不成作业,老师滔滔不绝的责备就会开始的!……老师累我们知道,但我们还是孩子呀!……) 家长施加的压力,又有开始了。这些难度还比老师布置的还高,老师布置的如果是‘高’的平方,那家长布置的就是‘高’的立方(每天学学成这个了这样)。家长安排好后,自己去悠闲地玩,看电视了。而我们,无辜的我们,就只能绞尽脑汁的去完成任务,无论如何,不完成就累积到明天,为了明天不至于骨头散架,被迫而无奈地做完。家长偶然遇见老师后,老师对家长进行情况汇报,回来后,我们又只有挨罪的份了,不断的数落,让我们失去自信,开始了自卑。(心灵上的受挫最不好受,但能怎么办呢?我们是是儿女,只能听从父母的话,自己反驳的余地都没有,能怎么呢?我们同病相怜,但是除了有过同感的朋友,还有谁能理解我们呢?家长用心良苦,我们也明白,但自己上辈子的愿望没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就一定要我们这一辈来完成吗?我们累,我们苦,那些课外的东西占用了时间,让我们放松的机会都没有了,但家长只知道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我们无数的压力,我们能承受吗?每当我考不好时,爸爸总是唠叨个不停,我考不好我已经很难受了,但是再说再讲岂不更加难受,我已经很不舒服了,为何还要在伤口上撒盐呢?老师对成绩的责备还不够吗?遭受的是‘挫折×2’) 社会的压力也不小,只要学不好总会被淘汰,淘汰后能怎么样呢?自己又能怎样生活呢?会受指责,会受嘲笑,会……这些总促使着我们不断地学,要忍受老师与家长的压力,我们还能怎样呢?
压力,压力,还是压力,我们的做法永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还要怎么样呢?不让人活了吗?学出来又怎么样呢?一个心身不健康的人又有怎样的用?在生活中,有多少学生愁白了少年头,又有多少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
我们能有真正的自己吗?我很开朗,但面对这些我很想退缩,但退缩后怎么办,还是硬着头皮学呗!我们也许是家长与老师的一种工具,家长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把上一代的压力又反施给我们,让我们学,学,学,一旦满足不了,我们只能受k的份了;老师有的是真正为了学生,有的为了名利。
但无论怎样,我们是学生,是小孩,超出我们范围的东西我们不能接受,也不敢接受,当学生真是可悲可泣,当个好学生更加的苦……看着还稚气十足,充满欢声笑语的那些小朋友们,我想到的是:他们还不懂愁的滋味……
我们的快乐童年,从跨越21世纪时就已经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余的只有无穷的压力与忧愁……
篇5:父母们,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作文
今天,我无意中看到一幅名为《星期天》的漫画——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爸爸严厉的看管下,天还没全亮就开始读英语单词了;上午,又在妈妈与鸡毛掸子的陪伴下练钢琴;下午,太阳当空照,爸爸带着背画板的儿子走进了“美术学校”,都累得气喘吁吁;夜晚,父母把儿子从美术学校接回家,半路上,孩子由于劳累已经趴在爸爸的肩上睡着了。父母满头大汗地走着,心里却直埋怨儿子:“这点小事就把你累成这样,别家的孩子怎么不见得像你这样啊……”其实,孩子心里有更多的委屈。
看完漫画,我不禁想到了父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已经很普遍了,他们的孩子只得忍气吞声,自己默默地忍受着比正常人多几倍的负担。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愁眉不展的时候更多了。父母们根本不了解儿女们的心思,这会儿上补习班,那会儿又什么兴趣班,一会儿有弄个什么家教……这么多,孩子们怎么扛得来?孩子们如果学得好,父母们就又亲又抱;要是学不好,表情马上就“晴转阴”,轻则唠叨一番,重则痛打一顿。不仅如此,父母还总拿自家的孩子跟别家的孩子比,就非得比别家的孩子优秀,这怎么呢?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嘛!
……
想到这,一阵熟悉的`哭喊声惊醒了沉思中的我。原来又是邻居贝贝在哭。贝贝年仅六岁,他的父母就逼她学钢琴,每天回家都得练上一番,要是弹错一个音符,她爸爸的一个巴掌就打了过来,贝贝就“鬼哭狼嚎”地叫起来……
我想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向这些家长们呼吁:“家长们,你们要是真正爱你们的孩子,就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还你们孩子一个快快乐乐,踏踏实实的童年,让他们展翅飞翔吧!”
而今,这幅漫画依然在我的脑海里徘徊回荡!
篇6:父母们,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中学生作文1000字
父母们,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中学生作文1000字
那美丽的花朵,并不能让我因此而舒服些;院落里小孩的嬉戏声也没能要我的愁容舒展……负担,那沉重的负担,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了,为什么一定要给我们,我们这些还是那般懵懂的学生施加这么多的压力呢?
老师施加的压力,让学生有苦难言。每天,总会有一个细小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要好好的学习,现在是考初中的重要时期,不能怠慢了,否则一生都会后的……”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吱吱地写个不停,放松的课间十分钟也被霸占了一半,老师敏锐的双眼,那严厉的话音,让我心惊胆战,做事小心谨慎,生怕出什么差错。稍微犯错误后,老师的语言总会刺伤我们幼小的心灵;抄作业时,一行又一行,连绵不断,让我们变得失落起来;下课零响啦,但老师却丝毫没有下课的意思,讲、讲、讲……挨到下课,只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开始狂赶作业。睡觉起来后,暗淡的一天又开始了!……我们学生不是机器,我们有血有肉,我们知道累,脑子里装得东西是有限的。当作业一旦有错时,老师的目光立刻从温柔变的可怕!(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每天要强制地听一堆乱七八糟的课,回来还要做一堆难度系数高高的作业,简直不要人活了,压力也就由此而升。上课不听,课后完不成作业,老师滔滔不绝的责备就会开始的!……老师累我们知道,但我们还是孩子呀!……)
家长施加的压力,又有开始了。这些难度还比老师布置的还高,老师布置的如果是‘高’的平方,那家长布置的就是‘高’的立方(每天学学成这个了这样)。家长安排好后,自己去悠闲地玩,看电视了。而我们,无辜的我们,就只能绞尽脑汁的去完成任务,无论如何,不完成就累积到明天,为了明天不至于骨头散架,被迫而无奈地做完。家长偶然遇见老师后,老师对家长进行情况汇报,回来后,我们又只有挨罪的.份了,不断的数落,让我们失去自信,开始了自卑。(心灵上的受挫最不好受,但能怎么办呢?我们是是儿女,只能听从父母的话,自己反驳的余地都没有,能怎么呢?我们同病相怜,但是除了有过同感的朋友,还有谁能理解我们呢?家长用心良苦,我们也明白,但自己上辈子的愿望没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就一定要我们这一辈来完成吗?我们累,我们苦,那些课外的东西占用了时间,让我们放松的机会都没有了,但家长只知道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我们无数的压力,我们能承受吗?每当我考不好时,爸爸总是唠叨个不停,我考不好我已经很难受了,但是再说再讲岂不更加难受,我已经很不舒服了,为何还要在伤口上撒盐呢?老师对成绩的责备还不够吗?遭受的是‘挫折×2’) 社会的压力也不小,只要学不好总会被淘汰,淘汰后能怎么样呢?自己又能怎样生活呢?会受指责,会受嘲笑,会……这些总促使着我们不断地学,要忍受老师与家长的压力,我们还能怎样呢?
篇7:请放开双手作文800字
请放开双手作文800字
请放开你的双手,让我自由飞翔,纵使期间有太多的磨难,我也敢于尝试,敢于拼搏,敢于超越。
我有太多的梦想,太多的好奇心,我多少次想要去尝试,却被父母的句句“你这样做是违背科学原理”“你这样做不符合我们的实际经验”而扼杀。
妈妈,请放开你的双手,不要再让我走你走过的路。世界正在蓬勃发展,我需要去做新的'尝试,去融入这个社会。请不要再把你原有的经验套在我身上,因为我坚信我的尝试会找到更光明的大道,因为我坚信过往的经验已经成为云烟,它仅仅是一部历史,但却无法引我走向成功。
老师,请放开你的双手。让我尽情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探寻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被束缚在两点一线之间,每天仅仅学一点限量的课本知识。现在的我们知识已远远落后,你不可能把世界的知识都装进我们的头脑。请你放开双手,让我们自己去追寻无止境的知识源泉。也许,没有你的精心指点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坚信,我们应当能够克服,我们一定会成功。
科学家,请你放开你们的双手。不要把陈旧的理论和知识压在我们头上,束缚我们的思想。因为人们无法也不敢断言,今日的知识就是真理,它会随着地球一直存在。请放开你们的双手,不要把我们的思想禁锢在现在,不要用你们的原理去评判一切。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请放开双手。请不要把自己的思想禁锢起来,世界上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揭示。现有的经验、学识、知识可能无法引领我们走向成功,我们需要不断探求、敢于尝试。
现在的人生经验、学识、专业知识,都可能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几百年前人们曾经认为电灯是无法想象的,当爱迪生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无数次做灯泡实验,当他一次次失败时,他受到了多少人的冷嘲热讽,但他没有被现有的知识束缚,而是大胆尝试,最终给人类带来了黑夜里的光明。当瓦特发明蒸汽机时,多少人嘲笑他“这仅仅是一个幻想”,但恰恰是这样一位爱幻想的人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请放开双手,不要把所有的事物都禁锢起来,不要让现有的东西禁锢住我们的思想。因为有质疑,因为有幻想,因为有尝试,我们才会进步,世界才会更精彩。
篇8:父母,请放开他的手作文
现在,一谈起“理解万岁”这个词,我的记忆就又被带到了那天下午——一个令我伤心的时刻。
记得那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到家中,我看见朋友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一个小花瓶,它身上落满了灰尘,我拿起布正在给它小心地擦拭的时候,妈妈走了过来,怒气冲冲地对我说:“由乾,你怎么又在玩弄你的花瓶?我已经说过你很多次了,你怎么还不改?”说完拿起花瓶摔到了地上。花瓶碎了,我的心也被妈妈摔成了碎片。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停留在我欣赏花瓶的那一时刻,我用充满泪水以及愤怒的眼睛看着妈妈,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而妈妈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出了房门。此时,我捧起地上残留的碎片,心里充满了对花瓶的怜惜和对妈妈的怨恨。我知道我的任务是学习,可是妈妈您也太鲁莽了吧!您不应该这样!您知道吗:您不单单只是摔碎了一个花瓶,更摔碎了一颗爱您的心……
在这里,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希望您能理解女儿,我已经长大了,我自己能够处理自己的一些事了,适当的放开您的手,给我一片自由天地,让我充分发挥,请相信我——您的女儿是不会让您失望的!
篇9:父母,请放开他的手作文
“中国式家庭教育”,简单的一个名词,却包含了从古至今由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高度凝练而成的教育理念。不禁想问,其核心是什么呢?大概是孔子所倡导的“儒家之道”。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文明礼让,懂得含蓄谦虚,知道艰苦朴素,明白先苦后甜。这种“家庭教育”,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杰出的.人才,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病。因为随着经济的发达、教育的发展,它有些“变味”了。
“妈妈,我学习忙,您帮我打扫一下房间。”
“好,你快写作业去吧,我来扫。”
这样的对话在平时生活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下的通病。莘莘学子埋头桌前苦干,充耳不闻身边事,看似勤奋好学,却连自己的房间都要家长来收拾。人们会调侃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即使你有再大的野心抱负,完成不好小事,你终将一事无成。所以,父母,请把他要担的责任还给他,不要让孩子做“温室里的花朵”。也许你无意或有心的帮助,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安逸享乐的念头,然后渐渐变得懒散,缺乏责任心。而责任心对一个人来说极其重要,它关系到能否在压力之下坚守自我,做事有始有终,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山雨欲来”被刮倒。可笑的是,“中国式家庭教育”摆脱不了对孩子的过度宽容,但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溺爱”。父母主动担起孩子该承受的责任,让孩子无“责任”可担,间接地将孩子变成了“废物”。所以,为了跳出这个“怪圈”,家长必须牢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帮持,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负起责任,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孩子,不要碰热水,会烫到你的。”
“妈妈,你光说‘不要碰’,但为什么呢?”
要大谈“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宽容与“溺爱”,又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在这种“禁止”、“不要”、“你不该”的问题上,反而又跳入了新的“怪圈”。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约束,在一些禁止的事情上异常严苛,总是板起脸,以一种“经验主义者”的态度面对孩子:“我是有经验的,这种事你不能做。”但孩子就是记不住。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父母,请让孩子大胆地尝试。就像教育孩子不要碰开水,父母唠叨一千遍也不管用,那么就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去触碰、去感知。你会听到他的尖叫:“太烫了,我下次再也不摸了!”一次小小的尝试,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春天里,让他在百花盛开之处感受大自然;在平时,让他主动去与与小朋友多交流;学骑车时,让他自己迈出第一步;探究真理时,让他自己去尝试。可笑的是,“中国式家庭教育”在这时凸显出它的缺陷,它抑制住了孩子的求知欲,一味地向孩子灌输道理。所以,为了跳出这个怪圈,家长在告知孩子“小心谨慎”的同时,要放手去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毕竟“实践出真知”。
“孩子,我又给你买了些辅导资料;还有,记得周末去补课。”
“好的,谢谢妈妈。不过有时候,我真的挺累的。”
嘿!亲爱的父母,请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父母不是仅仅送上辅导资料的 “监管者”,也不是催促孩子去补课的“督促人”。“中国式家庭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到在“学中知”,却没有让他们意识到在“思中知”、“乐中知”……有时,孩子学习一天很疲乏了,回到家中,很想和父母谈谈心,交流交流见闻,绝对比“步步紧逼”去学习要好得多。可笑的是,“中国式家庭教育”弱化了这一点。培养孩子其实就像放风筝一样,要有张有弛,才能教育得当。所以,父母应该更注重“育人”,而不是“教人”,要时刻牢记:家是孩子温馨的港湾,而不是培养“学习机器”的场所。
俗话说,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看你往这张纸上涂什么色彩。一个人的成就多半源于家庭教育。我们应该发扬“中国式家庭教育”好的一面,摒弃其弊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这张“白纸”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父母们,请放开你们严厉的双手】相关文章:
3.请你们讲文明作文
4.父母你们辛苦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