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优美散文:年年中秋待月圆

优美散文:年年中秋待月圆

2023-08-18 08:58:5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要看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优美散文:年年中秋待月圆,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优美散文:年年中秋待月圆,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美散文:年年中秋待月圆

篇1:优美散文:年年中秋待月圆

踏着夏末的余温,时钟滴答滴答,在岁月的扉页上滑进了秋的时光。

不觉然,中秋将至,年年中秋待月圆,圆月寓意着圆满和团圆。今夜,突然地想念我的父亲,那个古稀的老人,记不得从哪一天起,他已是满头白发。好像,在我的生命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忽视了父亲的变化。印象中,父亲依然有着宽厚的肩膀和温暖的胸怀,是我的港湾,为我遮风挡雨许多年,却从来不曾想到,突然有一天,他变老了!

世上的每一位父亲的爱,都有着相同的版本却又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话说,当一个男人着急的在产房外踱步时,那是一种初为人父的某种不安和殷殷期待,当第一次颤抖着双手抱起那个肉嘟嘟的小生命时,就注定了他将为你付出一生时光…

你的哭,你的笑,甚至是你的无理取闹,他都默默接受并且给予了最好的守护和疼爱,从不要求回报。曾经青春年华,也曾叛逆浮躁,不管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也不管前方路程有多少的坎坷崎岖,父爱如山总是儿女最坚固的堡垒,这就是父亲,一个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男人,除了他,有谁会如此的宠爱我们那么久!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没有高大魁梧的身材,却有着健壮硬朗的体魄,至少在我的整个童年、青春时代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他包揽了家里所有的一切,大大小小事无巨细,用他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空,免受风雨侵袭,至于那些风霜雪雨他都一个人悄悄扛起。

时光流逝,如今,看着他逐渐缓慢的步履和爬满皱纹的脸,总不免有些许的担忧,害怕有一天他会远去无从寻找,那种的恐惧总让人心生酸楚。就在不久前,老母亲生病住院,我一方面要照顾病床上的.母亲,一方面又担心父亲的心态和身体,看着他每日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我的心中难免有许多的愧疚,想一想,这些年,我曾为他做过什么?

这一生,从不曾亏欠他人,除了父母双亲。岁月短暂,时光如流,现如今我也已为人母,看着逐渐长大的儿女,想象着有一天我也将会如父老矣。越长大,越能感觉到父母恩情和亲情的可贵,岁月催人老,不老的是亲情,所以啊!亲爱的朋友,请别任意挥霍他们的疼爱,他们给予你的是你无法想象的多,请好好珍惜与父母亲人的团聚时刻,莫要等时光远去,再回头已是来不及。

些许年前,便开始练习写作,其中不免有一些关于亲情、母亲的文字出现,只是,少了关于父亲的描写。父亲的爱,是无言的,是深沉的,是无时无刻的,尽管,我不曾表达却记忆清晰,关于他的点点滴滴!今夜,借着一指暖意,抒写满腹衷肠,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也难免词章凌乱,却是内心中最真实的语言。我的父亲是不上网微信的,所以,网络上的文章他是读不到,止墨之时,我想,明早是该起身,去看望二老双亲了,陪着他们聊聊家常,散散步!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年年中秋待月圆,写在中秋之前,祝愿家家团圆,幸福美满 !天下父母都健康平安!

篇2:散文:待得明月圆

散文:待得明月圆

秋风呼啸着,空气中似乎多了些冷的味道,今晚的天很凉,风一直在吹着。

我用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扇久违的门,父母都已睡熟,我却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是因为今天是中秋节吗?

我抬头看看窗外的明月,却始终感觉不到中秋节该有的气氛。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中秋似乎比深圳的中秋更有味道。在这天应该是一家人围在桌前美美地吃一顿大餐,喝几杯淡酒,共赏明月,品尝月饼。而我则是在父母尽兴时偷偷溜出去和朋友一起放烟火。小时候真是好。那时的烟花很便宜,我每次都会买很多,和朋友玩个够。尽管第二天都会被父母斥责,但每次过中秋都还是拼命地买,拼命地玩。

那个卖烟花的老板似乎都认得我了,每次见我都会对我笑笑。尽管很多年后再见他,我已不再玩那些东西,他的笑依旧干净,纯粹。

我曾在深圳见过我的“曾经”:一群天真的孩子在我面前肆无忌惮地玩烟火,跳着,笑着。那时,我也像原来那个卖烟火的老板一样,对他们笑着,笑容里夹杂着深深的怀念。

儿时的`中秋简单却又不能让人忘记,相比一下深圳的中秋节就没味道了,我感觉气氛淡了,形式却多了。

又想起刚才出去时,空气中的压抑。

我独自徘徊在闹市里,看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看房上霓虹闪烁,昼夜不休;看路边商贩叫卖,眼神凄楚;看中秋花好月圆,可有些人却不能团圆。

我看到一个身材瘦小的男人蹲坐在路边卖灯笼。他的身躯在凉风习习的夜晚显得格外单薄。一个孩子过来,买了一个灯笼,他只是机械地接过钱,呆呆地望着被父母牵走得孩子,他的眼里闪着莫名的光,让人看不懂,猜不透。

我想,他是在想家,或是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儿时的自己。

天很凉,风一直吹着,我的体温有些低。

我走进商场,看着那些包装华丽精致的月饼,服务员争相吹捧着自己销售的月饼有多好吃,有多优惠,那些喧哗的喇叭声织成了一张巨网向我扑来。我不禁感觉有点冷。还没过完中秋节,那些“天价”月饼价格就已经缩水一半,变化如此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我走出商场,外面依旧热闹,明月高挂。只是天很凉,风一直吹着,我向家的方向走着。我的皮肤很冷。

我走着,想着,风什么时候能停?

今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个商贩收拾好行李回家了,说要和家人团圆。风,也渐渐停了。

篇3:月圆之时话中秋优美散文

月圆之时话中秋优美散文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也是祭祀月亮的日子,它不仅象征团圆,更体现了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封建社会中难得的没有宗教色彩的节日,同时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关于月亮的故事很多,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是嫦娥奔月了。在人们印象中桂花树下是嫦娥和玉兔,还有吴刚。其实远古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弈在射日之后,王母娘娘赏他一颗不老丸,岂料被嫦娥偷了去,嫦娥向巫师有黄占卜,询问自己的命运,有黄说她的命运很好,子孙繁多,于是她就飞奔到月亮,谁知渐渐变成了蟾蜍的样子,所谓的子孙繁多不过是她产下的卵而已。

也有的神话说,嫦娥并没有变成蟾蜍,她只是孤单地居住在月宫,而陪伴她的只有一只在桂树下捣药的兔子,我们看到月圆时里面影影绰绰的阴影就是传说中的桂树,因而唐代诗人杜甫有诗曰:“砍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中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对吃都是非常讲究的,中秋节更不例外。良辰美景,轻歌曼舞的雅兴,觥筹交错之际是免不了要吃点东西的,这便有了月饼。月饼源于宋代,那时也只是官宦之家和富商巨贾的.奢侈品,直到明代,才逐渐普及到民间,到了今天更是普天之下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食品了,吃月饼也成了中秋节一道亮丽的风景。

时至今日,祭祀月亮的活动渐渐变成了亲人团聚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再忙也要停下手中的活计,家眷老小聚到一起,摆上瓜果月饼,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赏月聊天。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有一些人为了国家和事业不能回家团聚,思乡心切的游子们也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行”了,孤杯问盏,默默品尝思乡的苦楚,借助圆月给远在家乡的亲人捎去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月圆之时,是每个人慰藉心灵的港湾,看着月儿圆圆满满,祈祷诸事圆圆满满,人生圆圆满满。

篇4:年年中秋情散文

年年中秋情散文

年年中秋、今有中秋!望月思乡,人在他乡:年年中秋,今有中秋!何时回乡,再逢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说到中秋节、不能不谈月,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月圆人圆、合家团聚、共叙离情、共话亲情…的节日。而今夜就在此时此刻有又多少人能在这个团聚的节日里团聚呢!“空对月、望盼千里之外,居异乡、满相思,唯看咫尺天涯,转无眠…”。月圆之夜,也是最能触动人们心灵之时,我很喜欢月亮,也不止一次的在自己的日志里写到关于月触动了我的心,喜欢它在深夜里发出的那一碧万顷的光辉,只有它才真正的驱赶了人间的寂寞。我也看到过从古到今关于写月的诗话,简直可以编辑一部厚重的诗书,可见曾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月的情感和情怀至深…。每到中秋之夜,一轮皎洁的圆月当空,天空是深邃的蓝,几缕白云向明月飘来,似乎明月在白云间穿行。静谧的夜、月华如水,世间万物似乎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月光的清辉里沉睡,无边的情怀滋暗的长着,在静月下缓缓流向遥远的天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时候远在他乡像我们这些游子们如果漫步在如水的月光下,肯定会触动思乡之情,于是古往今来,关于怀远、关于游子思乡、关于乡关何处…。如不与明月有关、如不与月夜相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各一方的亲人,同在一轮明月下,借明月遥寄缕缕思念情怀,今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质朴的一句话,最平白的语言,却道出了我们这些游子普遍的情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样静美的中秋夜里,再一次仔细品味这首诗词,使人约略感觉到这首词的主人看惯了世态炎凉,饱经风霜的心灵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绯徊,在天上人间的边缘彷徨,这又何尝不是和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人遇事一样的沉寂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天下游子的中秋情怀,身在千里之外说到底是对故乡月下团聚的一种怀念和向往、对亲人的一份深切思念和牵挂,吃着他乡的月饼,品尝的却是故乡的味道。看着异乡的月亮,月亮上却影着亲人的模样…,月饼是千百不同的月饼,月亮却是千古一样的月亮。游子是今夜天涯海角的.游子,乡愁却是恒古不变的乡愁!今夜在中秋时节里:想月、看月、品月、赏月…今夜的明月寄托着多少美好的祝福、多少幸福的憧憬、多少梦幻般的未来…。岁月悠悠,带走的只是孩提般的童真,但却带不走我们每个人那颗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当我在写这篇日志时,我的亲人、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此刻你们也是不是都在这一轮圆月下呢?今夜只希望明月能给你们-带去我深深的思念。让明月带去我的一腔思乡情怀带去对故乡最美好的祝福…。今夜望月怀远、月辉一碧万轻柔、念乡愁乡怀乡情乡关何处?唯与月同眠…

篇5:不是中秋的月圆-散文

一人独坐在外面的石阶上,凉爽的夏夜里,不自禁的望向天空,只见一轮皎月隐在枝头。

那轮月是那样圆,似是附着青花的白瓷盘。它正静谧的,在这片属于它的夜空,散发着它的芳香,氤氲着它的光芒。它是那样娇羞,怕是恐我窥见它的美,便叫来几缕薄云遮住它的面孔,可能是想隐住它那有些泛红的双颊罢。可那云却来不及给月遮挡,早已融化在它那双手中,融化在夜阑之中,融化在圆月的温柔之中。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使得我不禁想起了中秋。中秋的月,也如今天那样圆,那样的交界。中秋之月,那叫一个美字。千家万户,在同一年份的同一月同一日上欢聚,在同一个时刻,享受团圆的喜悦,一家人品着月饼,喝些小茶,围坐在小院中赏月祈福。这,就是中秋的美,可以美到让让你沉醉。不过别忘了,今日可不是中秋。

不是中秋,却也月圆。现在的景,是走过一个一个路灯的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从越来越短渐变成越来越长,又从越来越长变回到越来越短,周而复始;抬头便仰望那月光,与那点点星辉交织交融。一片寂静的景象。

不是中秋,却也月圆。这样淡淡的.怡人,美在眼,醉在心。假如心底是片湖泊,那么这样的美就如同一滴高空滴落的水珠,能够让湖泊泛起波纹,能够让心底那一点小小的情愫缓缓荡漾。

不是中秋,却也月圆。即使这时的圆月没有打上一个令人难忘的名号,但它依旧美,美到令人难忘。虽然没有“中秋”的光环所笼罩,但它秀出了自己的本色。本色才是自己最耀眼的魅力。

那么多人总是拘泥于模仿别人,期望从别人那里分得一杯羹,殊不知每个人都有那份属于自己的美。即使没有别人的光环,我们也可以与他们活得一样精彩!

即使不是中秋的月,也可以圆出自己的静美;即使不是中秋的月,也可以圆出自己的本色;即使不是中秋的月,也可以圆出自己的精彩!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活出自我,秀出本色呢?

篇6:那年中秋月圆时散文

那年中秋月圆时散文

中秋节是象征团圆、欢聚、平安、和顺的节日。

人们喜欢中秋节,是缘于她有着美丽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传檄杀鞑虏。不管那种传说都以其浪漫、动人的情节而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并引人入胜。

中秋节是有着诗情画意的节日,也是文人墨客的情感所系,并由此引出无数浪漫、感人的诗词歌赋---或诵月亮空明、圆润之美丽的;或赞阖家团聚之欢乐的;或抒相思离别之伤感的;或伤去国怀乡之苦痛的。古代的文人墨客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并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有的成了千古的绝唱,现在读来仍然能够引起灵魂的共鸣。

小时侯喜欢中秋节,是因为能够吃到美味的月饼和稀罕的水果。

每当中秋晚上皓月初升之时,母亲便在天井中置一张小木桌,供上月饼、苹果、石榴和葡萄,因为她们分别象征团圆、平安、多子多福和硕果累累。然后母亲点燃三支香,将其高举过头,虔诚地对着月亮,祈求月母能够赐全家以幸福、团圆、顺利、与和美。而我和兄弟只能等到香火燃尽,才能吃的到月饼和水果。如今这几样供品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了,但在那时却非常地珍稀。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回想起那时的心景、期盼和品尝的滋味。

青年时代,我跨入了黄海之滨的一座军营。第一年中秋节是一个皓月当空、月朗星耀的夜晚,连队没有安排课目,是一个兵们可以自由活动、自由支配时间的晚上。而且我们每人分到了一斤月饼和几样水果。晚饭后我和几个战友相伴走出军营,顺着农田的小径,登上东边一座临海的小山。山的顶部有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砌的碉堡。那是兵们星期天或节假日经常光临的地方,因为在那里视野非常开阔,可以通透浩瀚的黄海,环顾万顷的良田和高耸的远山。我们在碉堡的附近寻一块干净的巨石坐了下来---头顶朗朗的夜空、亮如银盘的明月、身沐澹澹的月光,眼观广袤的、如同撒了一层碎碎银子、如镜的`海面,环视如铺了一床硕大幔子的原野、游览远方朦胧的群山,品尝着各自带来的食品、喝着军用水壶装的权当佳酿的白开水,讲述着与中秋节有关的往事,动情处竟有战友细声地啜泣起来。而我则回想起母亲拜月时的情景来,今年,母亲的祷告中一定多了一份对我的牵挂、一份祝福和一份祈求平安。我的眼睛有点儿湿润、并渐渐涌起了泪水,在别人不注意时悄悄地将眼里的泪水擦去。

去年中秋节前夕,我想起军营第一个中秋节的情景,创作了一篇题为《哨所中秋夜》的短篇小说。将其发到<碧海银沙>之<且听风吟>文学网站,不长时间便发表了,而且受到了许多读者的欢迎,看到文章的发表,我真有点欣欣然、跃跃然的感觉。小说写的是一个新兵在中秋之夜值哨时看到、听到、想到和遇到的事情,同时歌颂了一个老兵和这个军营的最高首长—大校,在中秋之夜,心系军营和人民、心系祖国安危、忘我的感人事迹。文章发表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忱欢迎和强烈共鸣,当晚的点击率高达5500多人。读者们赋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来我又将文章邮寄给杂志社,发表后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儿子大学毕业去了南方某个沿海城市,已经两年没回家了,自然也就没在家过中秋节。每临中秋节,我给儿子打电话,询问回不回家过节,儿子回答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回家。现代人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在加快,不能回家过节已是常事,但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儿子总是打来电话问好,每当听到儿子的声音,我就快慰了许多---毕竟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应以工作就事业为重,即使不能一起团聚,那同享一轮象征团圆和欢聚的明月,知道彼此都很平安,也就非常满足了。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唐.刘禹锡

年年中秋节,都有光辉如银的一轮皓月,都有人们的渴望与祈求。今年中秋节,愿月儿更圆、更亮,也愿家家更幸福、欢乐、平安、和顺。

篇7:又是中秋月圆时散文

关于又是中秋月圆时散文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故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与家人团聚,而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记忆中的故乡河道纵横、曲水流殇,石桥相连,河水清清,绿树茵茵。其酒醉人,其景醉人,其月色亦醉人。

故乡的.月夜灵动飘逸,故乡的月亮更有一番灵韵。中秋的夜晚,坐在小石桥上,仰望星星点点的夜空,一轮圆月升起在轻云覆盖的夜空中,圆润晶莹如一颗硕大的夜明珠被云朵簇拥着,明亮的银辉给周围的云镶上了彩色的光晕。云移月走,月亮周围的光晕也随着云朵的不同形状变化着奇妙的色彩;轻棂的月光便顺着小河流淌过来,和着水中倒映的白墙青瓦小楼里的灯影,如梦如幻,宛如置身于王维笔下的水墨画中,不由得让人猜度月的心事,细读枕水情节。

童年的中秋节都在绍兴度过,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月饼象征着团圆,也是中秋祭月的必备供品,所以不管平时家里生活有多拮据,母亲总会在节前买来一卷纸包的芝麻月饼,放在竹篮子里,高高挂起,以作祭拜之用,但要等到中秋节那天晚上才能解馋。竹篮子里飘散出阵阵月饼特有的清香,实是诱人,便会冒着风险偷吃,换来的是母亲的一顿臭骂。

自家的月饼被我独享之后,便会去奶奶家,而奶奶买的月饼是大大的,圆圆的,当时论斤卖,一个月饼足有两斤。中秋节那天奶奶总会将月饼分成二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留给我,下午放学去奶奶家的时候,奶奶会切一小块给我吃,且这些天感觉自己也特别“勤快”,天天都会往奶奶家里跑,有不取回那属于我的一份,誓不罢休的样子……当奶奶看到我失落的眼神,总会把自己的那份拿出来给我,直到把最后的一块月饼给贪吃掉。当时想,奶奶何不把半个月饼全部给我,为什么每天要让我跑去一次,真的很不理解奶奶的这种做法。随着自己慢慢成长,慢慢成为人父,逐渐懂得了奶奶的心思,其实,老人家渴求感情慰藉,盼望亲人常伴左右的情结不难理解,共享天伦之乐,亦是对老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赡养。

都市的月光略带几许喧嚣与浮华,以致于刚到异地时的那份不安、茫然和思乡。人生的变迁,亲人的离逝,对原先的美好憧憬瞬间消散,曾一度让人消极和彷徨,正因为有你们的陪伴与支持,特别是每逢中秋的时候,总会有你的款款书信;或有你的翩翩贺卡;或有与你分享的“椰蓉月饼”;更有你的包容与守候,才使得我走出阴霾,重拾往日的自信,慢慢去适应这座城市,适应当前的生活,渐渐融入了城市生活中。

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月饼早已不是儿时心目中的奢侈品,节日里也一改旧时的许多习俗。但大家还是以各种方式团聚庆贺,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今夜,月色如水。

篇8:中秋散文《又一度中秋月圆》

除了正午的阳光依然一厢情愿地热情,晨昏与夜已见凉意。夏实在是令人讨厌的,可是秋天也难让人欢喜。气恼的是季节不由人心,总是由着它的性子我行我素反复更替。寒来暑往,燕来雁去,你只能被迫接受和习惯。除非你做一只候鸟,冷了,往暖的地方飞,热了,往凉的世界去。这样一想,鸟儿实在是幸福的,想去哪儿去哪儿,不用搭车,不用坐飞机,不用烧柴油,不交过路费,也不用怕交警。可见世间万物,都有它开心的理由。你不必怜惜我,我也无需仰视你。就好比花开在春天,雪下在冬季,各占一个季节,各领一番风景。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夜的月,还是万万年前盘古开天时的那一轮,可是尘世间的一切,已经经历了多少个沧海桑田前世今生的轮回?

这宇宙之间,你说谁最冷漠和无情呢?是月。你看她活脱脱就是一个冰美人,美貌端庄,不嗔不喜,无悦无容。就那么高高地挂在树梢,悬在屋顶,你走,她也走,你停,她也停。你看着她,她也看着你,可是你千万别自作多情以为她读懂了你的心思,她可不管你,她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寒冰,根本对谁都不会动心或恻隐。人世间有再多的人亡家破,有再多的颠沛流离,于她,亦是如同不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天地之间,你说谁最多情和狂热呢?是月。你看她活脱脱就是个白鲸女。也不知爱上了哪个帅哥,朝思暮想,茶饭不思,辗转反侧,一日比一日消瘦,一日比一日憔悴。我常猜想,每一个月末,一定是她和情郎订约再聚的时候,然后她便满心欢喜,重新沐浴梳妆,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她也肯吃饭了,自然就一日日地胖起来丰满起来,她要在十五到来的那一天表现得最性感,给情郎一个惊喜。

可是相逢的日子太少,又或者她的情人爽约了,错过了十五的那个晚上,这让好不容易精神起来的'她再一次跌入痛苦的深渊,一日日地重新消瘦,一天天地再度憔悴,万劫不复又万万年不改初衷。

“ 爱”这个东西,一旦走火入魔,实在是可怕的。记得年少时的初恋,那种痴迷,现在想回去,真的是不可思议。好像天底下就她一个女孩,其它的纵然再美,都是多余。,哪怕只是看到她的秀发一甩,哪怕只是听到她的一句声音,哪怕惊鸿一瞥哪怕只是远远的一个背影,一个低头,一个回眸,也能让我鹿撞一般血涌双颊,我的心如风铃,略微的风过,便叮叮当当地满心欢喜。

那时候的“爱”真的纯洁,不沾半点人间烟火,总是毫不怀疑地相信凭一个相逢的眼神就能够担保一生的偕老白头。少年情怀,正是喜欢承诺相信承诺的时候,喜欢说不变,喜欢说永远,喜欢说海枯,喜欢说石烂。并且无需任何理由地相信自己相信对方真的能够永远不变,真的能够石烂海枯。

赤道的孩子不懂雪,也许,在人生的路上,有很多苦痛一定要尝,有很多弯路一定要走。

长大后,才知道一个“爱”字,原来有太多的包容。才知道,在这个世上,值得我们去牵挂去爱的人有很多很多。父母、姐妹、兄弟、儿女、朋友、一花一叶,一水一丘,乃至世间万物,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爱,用心去回报,用心去呵护。

长大后,才知道一个“爱”字,有多难承受。父母、姐妹、兄弟、儿女、朋友、一草一木,一枝一露,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因为他们,我们才有理由坚信,即使再冷,这天地之间,也还有温暖的一隅。

长大后,才知道一个“爱”字,原来离不开现实的生活,才知道行色匆匆的路人,都是在为爱奔波。才知道“爱”不能当饭吃,饭也不能当“爱”用。才知道所谓的承诺,一般都只能停留在口头。才知道真正的爱,其实就是柴米油盐酱茶醋,爱是父母鬓边的白发,爱是小儿梦里的呢喃。爱是倚门盼归的身影,爱是传递安详的万家灯火。它融在空气里,躲在晨昏中。就那么默默地,陪着你走过晨昏,跨过四季。

在那一轮明月反复地亏盈里,我正在渐渐老去。走过了大半的光阴,大抵明白了人生,不过像那一轮月,既不长圆,也不从容,看惯了那么多或喜或忧的过往,我们应该拥有的,也许只是内心的平和,可是面对着无限斑斓的世界,又要怎样,才能做到无烦无恼无欲无求?

在这个看似圆满的夜,把这份祝福送给自己,送给所有的亲人朋友。既然今夜如此美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肯相信,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都和今天仿佛?

篇9:散文:又是中秋,又见月圆

散文:又是中秋,又见月圆

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又是中秋,又见月儿圆。人生弹指一挥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无不挥毫泼墨,痴情吟咏。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雄豪,有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亦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月亮,是国人不死的诗魂,少男少女们恋爱时的红娘。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为有了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又是最相思的节日。身在他乡时,那故乡的美,故乡的.情,竟然像被发酵了一般,魂牵梦绕,难舍难分。故乡的那些点点滴滴,便也如发酵池的酒一般,咕噜咕噜,活跃起来,不安份起来,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这便是乡愁。

乡愁是什么?不过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骂,爷爷的冰糖葫芦,奶奶的爆米花,还有那外婆桥……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浓浓的乡愁。刻骨铭心,挥之不去。外甥在博客里说:“只有辣椒,才能解胃的乡愁。”说这话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贵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们的乡愁大多是大米饭。北方人到了南方,他们的乡愁也许就是面条和馍馍。

中秋月,故乡明。明月是同一轮明月,中秋也是同一个中秋,并没有什么差别。有分别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当我们背起行囊,头也不回地走向远方,经历千辛万苦,去寻找心中的乐土,去寻找理想的天堂。有一天蓦然回首,却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原在灯火阑珊处”!天堂就在心中,乐土就是故乡。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来如此。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人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人人都有思乡情结。

“那故乡的山,那故乡的水。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那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深情的歌唱,在耳边回响了20年,仍然新鲜,没有褪去半点颜色。故乡的亲人,老人们要落叶归根,少年们急着要走向远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标。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故乡的美,美在明月。曾见过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见过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乡低矮的小石头山上升起的明月来得有韵味。刘禹锡一句写我故乡的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故乡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明月,烟渚,潇湘,小桥,流水,人家。岸沚汀兰,茂林修竹,月夜风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动,月色清浅,人约黄昏后,更是千古的浪漫。故乡的美,美在诗情画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过柳宗元永州八记的人都知道,那种美,是摄魂蚀骨,见过一次,一辈子都无法走出的。不信,亲自来看一看,被勾掉魂儿可别后悔喔。

在城里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没有见过月亮了。只有很少几日,看见聊聊可数几颗星辰,还有一个圆盘盘,在摩天大楼的夹缝里。月亮像昏昏欲睡似的,没有什么亮光。闪烁的霓虹灯,明亮的路灯,还有那万家灯火,悄悄掩盖了明月的光辉,把月儿藏了起来,好让我们迷恋她们。记得小时候,在乡下,住瓦房。那时没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或茶油灯。灯光暗黄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灯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灯光太小了,且并不能长点,点久了妈妈要骂的。于是,在夏天,我便常常捉些萤火虫放在瓶子里,让它们发出美丽的光来照明。因为没有灯光,晴朗的天气里,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时的星星也仿佛分外地多,月亮也分外地明。月光清澈,明净。月夜也常常是朗照的,明亮得如同白昼。我便常常在月下读书写字,那种幸福感,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月下看书,甚至连最小号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如今,竟然连月亮都看不见了。真是贫时快乐无穷,富了反而失去快乐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灯。只有在四周的光熄灭时,它才会亮。

又是中秋,又见月圆。中秋是一个浪漫温馨,充满祝福和思念的日子。世上最远者莫过于心,世上最大者莫过于心,世上最近者亦莫过于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愿天下所有芸芸众生,都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今年,我却又不能回去。父母已经很老了,想想还能陪他们过多少个中秋节,已屈指可数。不禁心里凄然。还是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吧。父母,却满不在乎。好像还有几百年似的,仍早出晚归,劳作不息。想那年少时,在那青瓦红墙的小院里,与父母妹妹四人,吃月饼,赏明月。那时的月饼,一人只一个,馅也只有白糖的,外壳粗糙得很。吃在嘴里,窸窣作响,却感觉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那些年的时光,温馨、美好。现在已经是在梦里了,可望而不可及。说句孩子气的话: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月饼了,再也没有那么纯净的明月了。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最美的中秋永远只是在梦中了,它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成了我今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优美散文:年年中秋待月圆】相关文章:

1.月圆之时话中秋优美散文

2.中秋月圆作文

3.月圆中秋作文800字

4.初中中秋月圆作文

5.月圆中秋作文初中

6.中秋月圆作文300字

7.中秋月圆800字作文

8.月圆中秋夜作文

9.又是一年中秋优美散文

10.又到中秋月圆时说明文

下载word文档
《优美散文:年年中秋待月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