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探讨
“up小马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探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探讨,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探讨
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探讨
通过遥感、余震分布、现场考察等各种手段证实瑞昌北部存在一组至少切穿上地壳的北北西向断裂--武山隐伏断裂,并认为九江瑞昌地震是北东向瑞昌-武宁断裂与武山隐伏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更具体地说,主震由瑞昌-武宁断裂控制,余震受武山隐伏断裂控制.
作 者: 王墩 肖和平姚运生 宋琛 李恒 Wang Dun Xiao Heping Yao Yunsheng Song Chen Li Heng 作者单位: 王墩,姚运生,宋琛,李恒,Wang Dun,Yao Yunsheng,Song Chen,Li Heng(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肖和平,Xiao Heping(湖南省地震局,长沙,410004)
刊 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 27(z1) 分类号: P315.2 关键词: 九江瑞昌地震 武山隐伏断裂 瑞昌-武宁断裂 地震序列 构造背景
篇2: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宁洱6.4级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在论述发震构造背景的'基础上,利用GIS综合分析了宁洱震区的构造、烈度等震线、地震序列、地表形变带、强震动、震源机制、重要宏观异常等发震构造标志.结果表明,NW向普洱断裂是宁洱6.4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部分余震可能与NE向孟连-墨江断裂活动有关.
作 者:谢英情 李岩峰 张建国 李西 刘娜 XIE Ying-qing LI Yan-feng ZHANG Jian-guo LI Xi LIU Na 作者单位:谢英情,张建国,李西,刘娜,XIE Ying-qing,ZHANG Jian-guo,LI Xi,LIU Na(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李岩峰,LI Yan-feng(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北京,100049)
刊 名:地震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 30(4) 分类号:P315.2 关键词:宁洱地震 构造背景 发震构造 滇西南篇3:青海玉树地震类型和发震构造分析
青海玉树地震类型和发震构造分析
207月18和19日在青海玉树相继发生了5.0、5.6和5.4级地震.本文通过玉树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及青海省地震台网监测结果分析该地震事件属于震群型地震;通过现场考察及宏观烈度区、余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解、区域构造分析认为发震构造为乌兰乌拉湖-玉树构造带.
作 者:都昌庭 李文巧 卢宁 哈辉 才扎西 达杰 DU Chang-ting LI Wen-qiao LU Ning HA Hui CAI Zha-xi DA Jie 作者单位:都昌庭,李文巧,卢宁,哈辉,DU Chang-ting,LI Wen-qiao,LU Ning,HA Hui(青海省地震局,青海,西宁,810001)才扎西,CAI Zha-xi(青海省玉树地震局,青海,玉树,815000)
达杰,DA Jie(青海省玉树地震台,青海,玉树,815000)
刊 名:西北地震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年,卷(期): 29(3) 分类号:P315.2 关键词:玉树地震 震群型地震 发震构造篇4: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史料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
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史料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
通过对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和发震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在1573年岷县地震中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如今的岷县县城一带(当时为岷州府所在地).综合各种资料确定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震级为61/2,极震区烈度为Ⅷ~Ⅸ度,震中位于北纬34.4°,东经104.0°,震中精度为2类,震中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25km.该地区构造上位于东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应变传递和构造转换的'中间过渡区,其中的临潭-宕昌断裂带活动特性差异明显,只有部分地段表现出全新世活动特征,地震极震区一带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和基岩崩塌等.综合分析认为,临潭-宕昌断裂带的岷县-宕昌段是甘肃岷县1573年61/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作 者:郑文俊 雷中生 袁道阳 何文贵 葛伟鹏 刘兴旺 Zheng Wenjun Lei Zhongsheng Yuan Daoyang He Wengui Ge Weipeng Liu Xingwang 作者单位:郑文俊,Zheng Wenjun(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730000;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德胜门外祁家豁子,100029)雷中生,Lei Zhongsheng(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730000)
袁道阳,何文贵,葛伟鹏,刘兴旺,Yuan Daoyang,He Wengui,Ge Weipeng,Liu Xingwang(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730000)
刊 名:中国地震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年,卷(期):2007 23(1) 分类号:P315 关键词:历史地震 史料考证 发震构造 甘肃岷县篇5:734年天水7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论文摘要
734年天水7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论文摘要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结果,734年天水地震的极震区位于秦州中都督府、麦积都尉一带,今天水市秦城区、北道区和麦积山一带,震中烈度达X度,震级71/2级左右。其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向,大致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甘谷-武山断裂段相吻合,极震区正好位于甘谷-武山断裂段的东端。综合分析认为,734年天水71/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甘谷-武山断裂段东端。
作 者: 雷中生 袁道阳 葛伟鹏 何文贵 刘兴旺 LEI Zhong-sheng YUAN Dao-yang GE Wei-peng HE Wen-gui LIU Xing-wang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 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兰州,730000
刊 名: 地震地质 ISTIC PKU 英文刊名: SEISMOLOGY AND GEOLOGY 年,卷(期): 29(1) 分类号: P316
关键词: 734年天水地震 历史地震考证 发震构造 西秦岭北缘断裂
篇6:断块构造、活动断块构造与地震活动
断块构造、活动断块构造与地震活动
张文佑院士是我国最杰出的构造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他提出和倡导的地质构造力学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及断块构造理论符合当代构造地质和构造运动研究的新方向.断块构造是地球构造运动最基本的型式,板块构造是全球范围内的岩石圈构造,是最高一级的岩石圈断块构造.活动断块是现今构造运动最基本的型式,它既控制主要活动构造带和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也控制不同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的差异.断块边界构造带是在构造变形和运动场中的不连续变形带,应力在此释放,应变在此局部化,位移在此发生,其差异活动最为强烈,因此,断块边界构造带是强震发生带,其活动性质会控制震源断层的特性.大地震孕育和发生在边界活动构造带的某些特殊部位,对其成核的构造和物理过程尚需深入进行研究.要特别注意断块整体性活动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断块的这种整体性活动与一定时期内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分布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活动构造研究中,要把断块的整体性活动与活动构造带的个体活动结合起来.
作 者:邓起东 高翔 杨虎 作者单位:邓起东,杨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高翔(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
刊 名:地质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年,卷(期): 44(4) 分类号:P313 P541 关键词:纪念 断块构造 活动断块 地震活动篇7:10余年来甘肃省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
10余年来甘肃省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
归纳总结了1995年以来甘肃省所发生的9次MS5.0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综合分析了其共性和个性特点.结果表明:所发生的`中强破坏性地震大多位于活动性较弱的次级活动断裂带上或主干活动断裂带边缘,其分布具有时间上的分段性、空间上的分区性和迁移性特点,并具有从山前向盆地内部扩展的发展趋势.
作 者:袁道阳 何文贵 刘小凤 郑文俊 葛伟鹏 刘兴旺 YUAN Dao-yang HE Wen-gui LIU Xiao-feng ZHENG Wen-jun GE Wei-peng LIU Xing-wang 作者单位:袁道阳,YUAN Dao-yang(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730000)何文贵,郑文俊,葛伟鹏,刘兴旺,HE Wen-gui,ZHENG Wen-jun,GE Wei-peng,LIU Xing-wang(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730000)
刘小凤,LIU Xiao-feng(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西北地震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6 28(3) 分类号:P315.2 关键词:中强地震 发震构造 甘肃【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探讨】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