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

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

2023-07-27 08:34: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被封号的大統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

篇1: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

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

1 各塔楼质量及侧向刚度宜接近;相对底盘宜对称布置,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可利用裙楼的卫生间、楼电梯间等布置剪力墙或支撑。剪力墙或支撑宜沿大底盘周边布置,以增强大底盘的抗扭刚度。

2 转换层不宜设置在底盘屋面的上层塔楼内;未能避免时,应有必要的加强措施。

3 塔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外围柱、剪力墙,从固定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剪力墙宜按本规程第7.2.12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4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宜按整体模型和各塔楼分开模型分别计算,整体建模主要计算多塔楼对大底盘部分的影响,分塔楼计算主要验算各塔楼结构扭转位移比,并应符合本规程第4.4.4条的有关要求。

* 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表明,当各塔楼的质量和刚度存在较大差别时,塔楼的不同步振动对大底盘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多塔楼结构各塔楼的体量以及塔楼相对于底盘位置作了规定,同时提供增强大底盘的抗扭转刚度的可行且有效做法。

篇2: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有哪些设计要点?

不能避免时,应设置暗柱并校核剪力墙平面外受弯承载力。

由于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较差,特别是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平面外刚度较差,且厚度较小时与其连接的梁钢筋与墙钢筋难以布置,故规定其最小厚度不小于200mm,在底部加强部位,轴压比限值比一般剪力墙墙肢减小0.05,以提高其延性。

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刚度较差,不宜采用;若采用,应校核平面外的稳定承载力;若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布置平面外与之相交的单侧楼面梁,应在支承梁处墙内设置暗柱,暗柱截面高度宜取梁宽的1.5~2.0倍,并应校核暗柱的抗弯承载力。

篇3:抗震设计时核心筒墙体有哪些设计要点?

抗震设计时核心筒墙体有哪些设计要点?

1 底部加强部位主要墙体的水平和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30%;当墙体抗震等级为一级或特一级时,其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4%,

2 底部加强部分门洞两侧均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它部位的门洞两侧宜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 底部加强部位核心筒外墙分布筋的拉结筋宜采用箍筋-拉筋相间,间距不应大于2倍竖筋间距,

* 地震作用下核心筒的工作特性接近于箱型截面的压弯构件,其主要墙体的竖向分布筋实际上是纵向受力钢筋,当墙体抗震等级较高时,适当提高其底部加强部位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有利于提高核心筒的承载力和延性。核心筒的外墙在地震作用下起到箱型截面压弯构件受压翼缘的作用,采用箍筋-拉筋相间的拉结筋形式,有助于提高对混凝土的横向约束作用,改善混凝土的受压性能,提高延性。

篇4: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日益增多,为了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生活需求,开发商纷纷进行房地产开发。但是因为城市土地资源匮乏,所以开发商在开发土地建设建筑时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基于此,选择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方案是非常适合的,符合城市房地产开发需求[1]。当然,要想实现大底盘多塔楼建筑的良好建设,需要注意加强大底盘多塔楼建筑结构设计,否则将难以发挥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作用。所以,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1工程概况

某小区建筑规划建设时确定用地范围全部开挖为地下室,设为地下车库和储藏室,即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地下二层为储藏室。为了满足小区居住者生活需要,一层部分设为超市,多层沿街商业楼搭建两座,高层住宅搭建四座[2]。

篇5: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研究论文

基于以上设计要点,进行小区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建筑设计,决定将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上部结构分解为多个子单元。为此,设计师采用建模的方式,将每个塔楼设为单个工程,设置工程计算模型,利用SATWE软件计算地下室竖向抗侧刚度、横向抗侧刚度,上部结构的竖向抗侧刚度和横向抗侧刚度。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强化地下室竖向构件与梁板,增强地下室支撑强度及构件抗震构造,保证结构稳定,并且有效支撑上部结构。在规划设计完成小区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建筑方案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及建筑方案进行小区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验收阶段,验收人员对主楼及楼群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进行详细验算,确定建筑工程建设符合规范要求;对主楼与楼群沉降程度进行验收,确定因为后浇带的设置,有效的调整了主楼与裙楼沉降差异。总体来说,小区的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建筑物建设符合规范要求,并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这也间接的说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3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日益增多,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匮乏,所以开发商在开发土地建设建筑时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方案设计,充分发挥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作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使城市居民有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科学的进行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对于建设良好的建筑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冯玉梅.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大底盘、多塔楼、高位转换的设计要点及关键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6).

[2]阮兴群,张玉明.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的几点体会[C].山东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山东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设计及电算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3~196.

[3]朱礼鹏.大底盘地下室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4.

篇6: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研究论文

基于以上所了解的小区建筑群建设需求,决定利用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方案来设计小区楼群。因为参考以往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建设项目,确定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容易出现一些不足或缺陷,使得大底盘度塔楼结构建筑建设效果不佳。为了避免小区楼群建设存在这一情况,在进行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2.1.1注意规避塔楼间相互影响情况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一定要注意综合多方面因素,合理的进行多塔楼结构设计,并且尽量优化大底盘上部的体型收进结构,实现水平方向作用下塔楼平稳,相互不影响。其实,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多塔楼结构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本身设计起来就比较麻烦,再加上大底盘上部收进形成的结构的竖向不规则,所以塔楼结构支点难以找准,整体平衡难以控制,所以在水平方向作用下各塔楼之间容易相互影响,致使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扭转。针对以上问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要求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并且控制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距离小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的确,按照以上的要求进行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设计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抗震缝的设置、温度应力的影响等[3]。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基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设计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时,还好明确钢筋砼结构伸缩缝设置的尺寸要求,合理分解单塔楼或双塔楼的大底盘结构,控制塔楼与大底盘质心的距离,如此可以规避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扭转,同时还能减少建筑超长尺寸及温度应力的影响。

2.1.2设置好地下室部位连通及地上楼群设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明确规定:7度和8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不宜同时采用超过两种10.1.1条所指的复杂结构,也就是避免同一结构计算单元中出现转换、错层、大底盘多塔楼三种复杂结构。基于此,在进行小区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可以出现转换或错层结构。而以往的一些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建筑的部分地下室顶部为室外地面,这就意味着连通的地下室顶板形成错层情况。为了尽可能的规避此种情况的出现,在此次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中,应当对地下室梁柱和梁板进行调整,也就是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设定塔楼为单体工程,计算单体工程的刚度。基于地下室安全应用需要,分析地下室与上部结构侧刚度的'比值,进而合理的设置地下室竖向构件及梁板,强化地下室竖向构件埋置深度及其强度,以便有效的约束上部结构,如此可以实现地下室连通良好,且不会加剧建筑结构复杂程度。另外,在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中如若主楼与裙楼竖向荷载差异过大,那么主楼与裙楼沉降程度不同,同样会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性。为了规避此种情况发生,应当合理设置主楼与裙楼的后浇带,从而保证主楼与裙楼的整体性,规避差异沉降情况的发生。

2.1.3科学设置转换层及转换构件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中,因为底层空间较大,如若不能科学的设置转换层及转换构件,那么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难以保证。为了提高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建筑的稳定性、抗震性,在具体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还要综合分析底层大空间及其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上部住宅应用需求,科学、合理的设置转换层,并且保证转换层的转换构件是由梁、桁架、箱形构件等组成,可以稳固转换层,间接增强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当然,在进行转换层设置时一定要计算好上部结构的剪切刚度、剪弯刚度,进而合理的设置转换构件类型。

篇7: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有哪些设计原则?

用多遇地震下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校核弹性反应谱法结果,粗略判断结构薄弱层。用Pushover弹塑性静力时程分析,判定结构构件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和分布,以及不同受力阶段变形发展情况,并获得弹塑性底部剪力(倾覆力矩)、顶点位移曲线、弹塑性楼层剪力、层间位移曲线等。

高度超限(特别是超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还应补充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相关文章:

1.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设计研究论文

2.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有哪些设计原则?

3.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要点论文

4.高度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分析论文

5.支设拆除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6.山东超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7.高层建筑各施工工序的技术要点与衔接论文

8.工业建筑设计的采暖通风设计有哪些设计要点?

下载word文档
《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抗震设计时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有哪些设计要点?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