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关于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

关于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

2023-07-20 08:39: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黑帮老大小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关于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

篇1: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天津古文化街为津门十景之一,景名“故里寻踪”。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门外,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会娱乐之场所。现已修复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参观旅游项目。

天津的天后宫建于公元1326年,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闹非常。天后宫已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除了天后宫,这里拥有距今6天津最大的道教殿堂——玉皇阁,最具天津特色的四合院群落——通庆里,和中西合璧式的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刘家大院。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也丛聚本街。

篇2: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天津三叉河口西岸, 原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会娱乐的场所, 1986年修建成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在内的古文化街, 全长580米,两端有巨型仿古牌楼, 街道两边近百家店铺, 主要经营文化用品: 古旧书籍、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 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和刻砖刘刻砖等专卖店铺。天后宫为中国三大妈祖庙之一, 内设天津民俗博物馆, 宫前广场及戏楼常有民间文艺及戏曲表演。整个文化街富有浓厚的历史味、文化味和天津味。

古文化街的街貌、店铺、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古玩、字画、碑贴、文房四宝和天津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街上的近百家店铺门面皆为清代风格,一律青砖砌体、磨砖对缝,有坡顶、飞椽廊柱的楼阁,也有冰盘檐、挂落板、朝天栏杆的平顶小轩。举目望去,高低相间,起伏有致。古文化街中心的天后宫前,过街戏楼雄伟壮丽,桅杆旗幡直插云天,宫前广场宽阔豁亮。

篇3: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

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长687米,宽5米,系商业步行街。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会娱乐之场所。现已修复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参观旅游项目。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航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

元时京城每年需北运大批粮食,先从海路运抵天津,然后再转河运至京城。元政府为祈求航海安全,便将护航女神崇为天妃,并在沿海城镇建起天后宫。天津的天后宫建于公元1326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闹非常。现今天后宫已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的历史变革,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皇会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游此会而得名。传统的演出场所在天后宫前的广场以及宫南、宫北一带。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吉日)在此举行盛大的皇会,表演龙灯舞、狮子舞、少林会、高跷、法鼓、旱船、地秧歌、武术以及京戏、评剧、梆子等。

天津古文化街街头石碑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 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

1989年,以经营景泰蓝、苏绣、内画水晶为主的乔香阁落户古文化街。来,乔香阁适时扩大经营范围,并将销售渠道扩展到了德国(布莱梅、柏林、吕贝克) 日本(大阪) 马来西亚(巴生、吉隆坡等地。在同类化商店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乔香阁始终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坚持以新产品和高品质吸引中外顾客。

如今,在店主的精心经营下,乔香阁内的商品种类增多至景泰蓝、苏绣、内画水晶、珍珠、翡翠、翡翠手、工艺伞、工艺宝剑、华服等十几种。还有店主独具匠心手工编织的水晶、珍珠、碧玺各种材质的项链。乔香 阁希望在国际化浪潮不断深化的时期,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产品能够走出国门,为国增光。

还有多家津门老字号店铺果仁张、皮糖张、蹦豆张、泥人张等全国闻名的老字号招牌。

由仿中国清代民间小式店铺组成的街道 。 以元代古迹天后宫为中心,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至东北角,位于闹市区,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东临海河、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长687米,宽5米,系商业步行街。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会娱乐之场所。现已修复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参观旅游项目。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改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津古文化街于1986年元旦建成开业。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贸易和年货市场,每年春季,天津规模盛大的皇会——娘娘诞辰吉日就在这里举行,届时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新建的古文化街内除两端牌楼及宫前戏楼为仿清大式建筑外,其余近百栋房屋皆为仿清民间小式古建筑。

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您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在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另树一帜的是砖、木雕刻装饰。其内容广泛,多数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

士宝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图》几处波澜起伏、情节变化的画面。北头一幅是:汴河岸边泊着许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摇橹。船工的奋力以进,说明载重量之大河水上运输的繁忙紧张情况。中间一幅,画面正中是汴河上东水门外的虹桥。桥下一只载满大船正要通过,全体船夫紧张操作,桥上车辆、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构成一股都会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图》画卷的高潮部分。

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赏心悦目;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丛聚本街,供您观赏、选购。至于中西乐器、艺术陶瓷、装潢小件也都有专店,买上一两件,固是惬人心意的事,而流连一番,或许也可以受到熏陶、启迪,摄取到一些营养吧。

篇4: 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天津古文化街由仿中国清代民间小式店铺组成的街道。以元代古迹天后宫为中心,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至东北角,位于闹市区,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东临海河、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参观旅游项目。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改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于1986年元旦建成开业。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贸易和年货市场,每年春季,天津规模盛大的皇会――娘娘诞辰吉日就在这里举行,届时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新建的古文化街内除两端牌楼及宫前戏楼为仿清大式建筑外,其余近百栋房屋皆为仿清民间小式古建筑。

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您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在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另树一帜的是砖、木雕刻装饰。其内容广泛,多数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

士宝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图》几处波澜起伏、情节变化的画面。北头一幅是:汴河岸边泊着许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摇橹。船工的奋力以进,说明载重量之大河水上运输的繁忙紧张情况。中间一幅,画面正中是汴河上东水门外的虹桥。桥下一只载满大船正要通过,全体船夫紧张操作,桥上车辆、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构成一股都会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图》画卷的高潮部分。

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赏心悦目;而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古籍、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等专业店铺丛聚本街,供您观赏、选购。至于中西乐器、艺术陶瓷、装潢小件也都有专店,买上一两件,固是惬人心意的事,而流连一番,或许也可以受到熏陶、启迪,摄取到一些营养吧。

篇5: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精选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在古文化商贸区的建设中,天津市房产总公司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文化街进行了整修。整修后的古文化街,在注重提高防火、抗震等级的同时,增添了供暖、制冷、通讯、公共卫生设备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整个街区总体配套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为了提高街区的文化品位,天津市房产总公司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聘请多家专业设计单位,进行严格筛选,好中选优,并对街区地面铺装、小品雕塑、灯饰点缀、门窗造型等实施了统一布局和精心设计。为了延续天津历史文脉,展示天津民俗,保留百年民居通庆里、拥有620___年历史的古建筑玉皇阁和中西合璧式民居建筑刘家大院;位于街区两端的牌楼得到了重新修复,“旋子大点金”式的彩绘,使南口的“津门故里”、“晴雪”和北口的“沽上艺苑”、“金鳌”十二个大字又泛出了金光;坐落在街北入口处的“天津古文化街”石碑,源自天津蓟县上亿年的古化石上,镌刻着李瑞环同志的题字,与整修后的古文化街街景更加协调。最为别具特色的当属古文化街仿古彩绘了。宫前广场展示的是以天津民俗为内容的彩绘画面,描绘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民俗;从街南到街北依次展开的仿古彩绘,其西侧以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为题材,东侧则以中国历史故事、古代传说以及戏剧名作为题材,并依照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顺序逐一展开,使广大游客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篇6: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精选

作为一个天津人,不能亲临天津的古文化街,真是一件憾事。我一直向往,但一直没有机会。国庆长假,在那里终于留下了我的足迹。

进入街道,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文化小店,有中外闻名的“泥人张”、特色小吃“耳朵眼炸糕”,还有各种文化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泥人张三个金色大字,赫然入目。我急切的跨进店铺。

天津泥人张创始人名叫张明山,他从小爱好捏泥人,练就一身绝技,18岁便得“泥人张”称号。19,张明山的作品《编织女工》获得了国际大奖,名扬千万。后经子孙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祜、张铭、张宇五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国泥塑艺术的代表。 1949年,人民政府对泥人张采取了保护、扶持、发展的政策,把泥人张的传人们都安排到文艺创作、教学部门工作,更使泥人张发扬光大!

泥人张的艺术创作主要取材于民间故事,或直接采用经典文学名著。

我最喜欢泥人张作品《西游记》中的人物,唐僧师徒四人的泥塑作品。孙悟空鬼灵精怪、猪八戒憨厚可爱、沙和尚不辞辛苦、唐三藏朴素善良,泥人张把他们打扮得好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我在看到“泥人张”店铺内的简介,和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时,不由对泥人张艺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次古文化街一游,不仅欣赏了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还了解到了悠久的文化,我依依不舍的踏上了归途。回头望去这古文化街依偎在海河的怀抱,真是美丽极了!

篇7:天津古文化街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来到津门故里。津门故里即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的“津门十景”之一,景名“故里寻踪”。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长687米,宽5米,系商业步行街。之所以在古文化街之外另命 “津门故里” 之别名,是因为,除了古文化街固有的赏、玩、游、购等特色外,在古代还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会娱乐之场所,现今这里还可以寻觅品味到难得的古老文化味道。

1985年,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宫南大街、宫北大街修成古文化街,同时修复“天后宫”。修复后的古文化街全长580米,有近百家店铺以典雅多变、步移景换的建筑风格,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去处。2007年5月8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古文化街的南、北口,各有一座大牌楼。南口的楼匾写有“津门故里”4字,寓示着今日天津市区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而逐渐开发的而且在六、七百年间这里始终是商业繁华地段,常会使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北口的楼匾写有“沽上艺苑”4字,寓示着这里的街貌、店铺、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古玩、字画、碑贴、文房四宝和天津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足可使人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这两座耸立在街口的大牌楼,以精致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朴实无华的楼匾题词,扣响游人的心扉,升腾起从历史遐想憧憬美好未来的感情。

(天后圣女)

在您眼前的这座雕像是天后圣女。史书记载着她姓林,是宋代福建莆田湄州岛人,生于北宋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卒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因出生后一段时间不会哭,故起名林默。她生在海岛,娴于水性,遂有一个美丽传说流传在民间:“能乘席渡海,云游岛屿间,人呼神女,又曰龙女”。在宋代,我国的航海事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在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条件下,海上安全无保障是严酷的事实。广大从业者幻想有一种超人力量,来保佑他们平安地飘洋过海,林默的一些传说,便很自然地被选中作为超人力量的偶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保护神”。后来的统治者都颂扬她的功德,多次加封之后,成了天后。

(天后宫)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名气很大的天后宫,它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并且还是唯一一座御赐修建的妈祖庙。原名叫“天妃宫”,后改为“天后宫”。因此庙门以北的一段街,叫宫北大街;庙门以南的一段街,叫宫南大街。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于1986年元旦建成开业。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贸易和年货市场,每年春季,天津规模盛大的皇会——娘娘诞辰吉日就在这里举行,届时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

天后宫是一个道教场所,所以是按照道观的格局修建的。天门宫的山门是砖木混合结构,门两边立着黄铜麒麟。因为麒麟被看做是祥瑞之物,有辟邪和祈福的作用,所以人们从这里经过时,都会摸一下它,以求得平安吉祥。

(启圣祠)

您现在来到的是启圣祠,也称为后殿,原来是祭祀天后父母的地方,后来成为存放天后娘娘出巡木雕轻像的地方。天后宫内侧的厢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天津城、天后宫和皇会的兴起变迁。从侧面见证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一说法。同时还陈列着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人,婚俗展览等。

(藏经阁)

现在您看到的是藏经阁,藏经阁旧称后楼,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建于明朝,后经多次修整。现为民俗博物馆展厅。

天津民俗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1986年元月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重装开馆。是全国率先建立的,以研究和展示天津地域民俗文化、收藏和保护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民俗文物为宗旨的专业性博物馆。博物馆收藏陈列上千种珍贵藏品,展览主题为“印象天津卫”,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仪、衣着服饰、商业贸易、游艺竞技、人生信仰、津门遗珍等多个方面,生动地展示海河之畔芸芸众生的传统生活样式。

(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馆)

现在您所在的地方是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馆,坐落在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天津古文化街古玩城,毗邻“三津福地”——天后宫。书画爱好者、古玩收藏者、旅游观光者、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可谓得天独厚。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和天津市政协,对“抓好津派国画”这一宝贝极为重视,专门在久负盛名的古文化街拨出2000平方米,建立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馆,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津派国画,为天津书画艺术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搭建高端艺术交流平台。

(官银号)

在您眼前的这座建筑就是官银号,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东北角建立了“天津官银号”。

1932年该建筑损毁。2005年海河综合开发重建了“官银号”,建筑风格完全按照原貌恢复,并在大厅右侧设立了“百年官银号”展室。

(沽上艺苑)

现在您抬头可看到北面楼匾上写的“沽上艺苑”吧,古文化街无论建筑风貌,店铺装修,匾额楹联,经营商品都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所以把它称作沽上的一处“艺苑”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自古以来水源丰富、水网密集,天津又素有“津沽”、“直沽”、“沽上”之称,天津卫地域内有“七十二沽”。“沽上艺苑”就是天津卫的文化发祥地的意思。

(泥人张美术馆)

现在您来到的是泥人张美术馆。“泥人张”彩塑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有一定的声誉。“泥人张”--张长林,字明山,生于1826年,卒于1906年。张明山小时候呢,家里特别穷,他就跟着父亲学捏泥人养家糊口。他最喜欢在集市上观察来来往往、各行各业的人,有时候去戏院里帮忙,看见唱戏的角儿,就偷偷在袖口里捏制。时间久了,他捏出来的泥人个个逼真。后来,他又从绘画、戏曲和民间木版年画中吸收营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创作出了一万多件作品。他的独特艺术受到人们的喜爱,从此名声大噪,人们也给他取了一个亲切的称呼:泥人张。张明山把技艺传给了儿子,儿子又传给孙子、曾孙等,张氏祖孙几代一直继承着这门手艺。

1959年,天津成立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由“泥人张”第4代张铭主持,培养了一批彩塑艺术人才,使这一艺术不断发展和创新。郭沫若同志曾赋诗盛赞:“用泥造人始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作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来到这里,您可以买些可爱的小泥人当工艺品送给朋友哦!

(玉皇阁)

这里是具有近600年历史的道教圣殿玉皇阁,一般人把“玉皇阁”的“阁”念gé,天津人却把它叫做“玉皇阁(gǎo)”。其始建时间,有人说是唐代建立的,也有人说是明洪武元年建立的,不过它到底是哪个朝代的,谁也说不清楚。其实在很久以前,玉皇阁是一个建筑群,但是因为年久失修,再加上当时战乱频繁的原因,这些建筑就只剩下一座清虚阁了。不过这座建筑保存的还是不错的,里面的雕塑和彩绘都完好无损。它的建筑风格在当时也是比较少见的,比如,别人的楼顶都是用黄色琉璃瓦,但它楼顶的动物雕塑用的却是绿色琉璃瓦。在现在的天津,玉皇阁不算什么特别高的房子,但是在当时,它可是天津的至高点之一,所以每到九月九日登高望远的时候,老百姓们就会登上玉皇阁,祈求身体健康,步步高升。虽然只是一个美好的祈福愿望,但是朋友们也不妨试试!

(祈愿树)

现在您看到在玉皇阁左右两侧有两棵海棠树,名“祈愿树”。

相传是金童玉女的化身。金童玉女是玉皇大帝座前侍从,农历正月十五是金童的诞辰,掌管人间命运、财运和福寿;农历闰十月廿九为玉女诞辰,掌管民间婚姻、善恶与家庭。这两棵祈愿树左为“天长”,右为“地久”,其内含不言而喻。

(戏楼)

现在您看到的是天津最早的露天舞台——戏楼,也是天津最早的群众自娱自乐场所。戏楼是木结构楼台式建筑,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上面是戏台,下面是通道,还可以过马车。原先的戏楼距离天后宫只有5米,周围都是低矮的平房,显得拥挤杂乱,wenge时戏楼被拆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楼是1985年时重建的,高12米,宽10米,进深11.5米,抱柱贴金楹联上写:“望海阔天空千帆迎晓日,喜风清云淡百戏祝丰年”。在过去,戏楼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场所,每年农历3月23日天后娘娘华诞这一天,酬神演出就达到了高潮,后来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后,戏楼终止了酬神演出活动。

(鼓楼)

您现在来到的是鼓楼位于城的中央。它是天津的发源地和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故,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他夺取皇位后,于1404年在天津设卫,同年修建了天津城即老城厢,并以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命名四个城门。它也是鼓楼商业街的前身。

鼓楼其实并没有鼓,实际是钟楼。楼上原有一副对联: 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原来大钟每日早晚各敲54下,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大钟每天提醒市民的作息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鼓楼被列为天津卫三宗宝,即鼓楼,炮台,铃铛阁之首。重修后的鼓楼共有四层,下面三层是天津危陋平房改造成果展,四层为钟楼,新钟重达3吨。新建鼓楼又以新的风姿成为天津的象征。

(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

您来到的是“津门老字号”联升斋刺绣,创始于1893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朝末年就以刺绣轿子、新娘服饰等精品而闻名一时。2004年设立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展览面积900平米,展品300余件。主要展示著名苏绣大师沈寿在津史以及联升斋刺绣艺术代表作品。

展品包括妈祖文化刺绣展品、集苏绣及湘绣之所长又独具天津地方特色的仿真绣作品、天津民俗文化旅游题材的新秀品等。馆内有现场刺绣表演,还复原展示了刺绣老作坊,集互动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代表性展品:刺绣作品《天后圣迹图》。

(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1911年创始于天津,享誉津门百年老店老美华鞋店筹建的华夏鞋文化博物馆,于2010年5月18日,在天津古文化街开馆。

这里展示了中国近5000年鞋设计和鞋文化的发展,它汇聚了包括船型鞋、千层底鞋、云头绸面木底鞋等千余种鞋产品,既有古代遗存物也有后期仿制品,展柜内则对各种鞋类的起源、用途、民俗做了详细的文字介绍。您还能亲自感受旧时制鞋、售鞋,甚至是缠足的场景。代表性展品:三寸金莲、龙靴。

(益得成鼻烟文化展览馆)

现在您来到的是古色古香的益得成鼻烟文化展览馆。馆内展出了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鼻烟”的所有相关展品,包括各类闻药、传统器皿、历史照片、传统制作的工具等。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粉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后而成,与纸烟不同的是,它不用点燃、不冒烟、不污染环境。经营鼻烟近260年的天津老字号—益德成,原坐落在估衣街,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当年在全国开设多家分号,生意十分红火。

【关于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1.介绍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

2.天津导游词

3.天津景色导游词

4.天津鼓楼导游词

5.天津蓟县导游词

6.天津静园导游词

7.古莲花池导游词

8.关于天津著名景点导游词

9.关于天津概括导游词

10.关于天津概况导游词

下载word文档
《关于天津古文化街的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