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半岛马礼逊教堂介绍
“扶桑已成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澳门半岛马礼逊教堂介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澳门半岛马礼逊教堂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澳门半岛马礼逊教堂介绍
澳门半岛马礼逊教堂介绍 -资料
马礼逊教堂位於东方基金会新会址相连之永久墓园内,这座基督教礼拜堂,建於18,曾於1922重修。教堂的窗门为拱形设计,别具匠心,教堂门前亮有别致的小圆灯,周遭环境清幽脱俗。这座本澳最古老的基督教传道所内,只置有十张长椅,教堂顶部保持着年代久远的屋梁、屋椽与两把长吊扇,别致有趣,
资料
马礼逊教堂的建造是为了澳门少数的基督教徒而设, 墓园中安放了五十个英国及美国人的墓碑, 而这些墓碑使世人想起昔日澳门的.国际商务及海军驻澳门的日子。这座细小的教堂以石建成,又被称, 教堂的兴建是为了纪念曾将圣经翻译成中文的传教士罗拔, 教堂的画窗上刻画了一本圣经的图案并写上的字样, 在圣檀的两旁, 分别放置纪念占士安迪葛及亨利马基臣的纪念碑。
篇2:澳门半岛圣宝禄教堂介绍
澳门半岛圣宝禄教堂介绍 -资料
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迹,是澳门着名的名胜,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耶稣会神父设计,以日本工匠鬼斧神工的技术协助建成。
16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长石阶则于稍后完成。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型起始,至现时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经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是一所活生生的历史见 。
1835年1月26日黄昏,圣保禄教堂失火,一发不可收拾,焚烧了两个多小时,整幢教堂几乎付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贵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为今日的大叁巴牌坊,期间曾数度修葺,最近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保养工程于1991年进行。
当年的圣保禄教堂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教堂前宽阔的68级长石阶梯,更突出了卓尔不群的气势和显赫的地位,
资料
圣宝禄教堂建成后,在远东享有盛名,它不仅是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远东第一所西方大学,许多西方传教士都到此研修天主教义,如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著名人物。中西合璧、雕刻精细,单独是大叁巴牌坊的造价,三百年前已达三万两银。
游览大三巴牌坊,除欣赏巍峨壮观的前壁之外,还要细心浏览壁上精致的浮雕,它包涵着深刻的宗教意义。从牌坊顶部逐层而下,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三层,每层的壁龛均藏有一铜像,是澳门早年的制炮工厂所铸造。
篇3:澳门半岛国父纪念馆介绍
澳门半岛国父纪念馆介绍 -资料
国父纪念馆位于文第士街,环球酒店侧,是一幢回教色彩的建筑物,孙中山先生于19出资兴建此寓所,作为其家人的住所,其后再加修建。至1932年,国父之子哲生奉养母亲慕贞女士于此。之后慕贞女士仙逝,故居才于1958年易名为“国父纪念馆”,
资料
国父纪念馆保持原貌,馆内陈设均为孙先生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具及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
馆侧是孙先生生前喜欢坐立的花园,现矗立着一尊国父的全身铜像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以供游人瞻仰。
篇4:澳门半岛嘉谟圣母教堂
,
资料
她面临大海,风景优美,教堂下辟建花园,遍植苍松翠柏,并设有石亭,石凳供人消避暑,是游览的的理想场地。
篇5:澳门半岛南湾公园介绍
澳门半岛南湾公园介绍 -资料
南湾公园位于葡京酒店附近的加思栏兵营前,又称加思栏花园,由葡京步行不出五分钟便可到达。花园分为高低两部份:低部位于南湾街与家辣堂街之间 高部再分两级,有石阶相连,位于家辣堂与兵营斜巷,加思栏新马路及东望洋新街之间。
园中植有绿树花卉,并有石椅纷陈其中,常有游人在其中小坐歇息,
资料
在公园旁边的八角亭图书馆,昔日为花园的`酒水部,现在是中华总商会附设的阅书报室,为澳门较有规模的公众书报室。开放时间为早上八时至中午十二时,晚上七时至十时。
南湾花园高部在东洋望山麓,建有一座颇为精致的圆柱形建筑物,高有两层,为欧战纪念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亡葡军。
馆外四面有圆拱形的门窗,墙壁朔有图案花纹,顶端筑有皇冠形状的装饰,惹人注目。现时已改为伤残人士协会。在其附近现健有一个小型的儿童游乐场,每到假日都有不少家庭在此伦聚的好地方。
篇6:澳门半岛香山公园介绍
,
资料
公园呈长方形,设有六个出入口。公园的设施齐备,有专供儿童游玩的儿童游乐场,供游人乘凉的叁角形及半圆凉亭,桌面刻有棋盘以便市民下棋取乐的方桌,以及可供团体作公开演出的露天广场。
篇7:澳门半岛得胜公园介绍
澳门半岛得胜公园介绍 -资料
得胜公园位於士多纽拜斯大马路,在松山南麓,现今交通科与伯多禄葡小学之间的一所花园,名为得胜花园,花园面积比较狭小,方园十余丈,备有红椅多张,供游人歇息小坐;园中数方绿茵,亦堪供人观赏,
资料
在繁嚣的市区中,得胜花园不失为一所令你人吸清新气息的“市肺”。园内的'“战胜荷兰人纪念碑”是纪念葡军在一六二二年六月击退来犯的荷兰军队而设立的。
篇8:澳门半岛镜海长虹介绍
澳门半岛镜海长虹介绍 -资料
“镜海长虹”可包括“镜海”与“长虹”两大部分,“镜海”本是澳门的古地名之一, 几百年来见诸于古籍、史料以及多座澳门庙宇的古老楹联中,
资料
“镜海”又泛指澳门半岛与凼仔岛之间的海面,为十字门古航道之一,几百年间为澳门对外贸易航道。如今的“镜海”架起两座大桥,势似“长虹”,横跨“镜海”,成为澳门交通大动脉,蔚为壮观。
篇9:澳门半岛妈阁庙介绍
澳门半岛妈阁庙介绍 -资料
妈阁庙于十月开光,位于近“石排湾公园”高度为170米路环之山顶上,而且还需要见山过山真是少一点脚力都不成,而有车人士虽可以节省一点脚力,但仍需徒步至少十五分钟,方能到达,
据“妈祖娘娘圣像”下的碑文所记,妈祖娘娘是航海者,渔民和商人的.保护神,属道教女神之一 。妈祖娘娘亦称为“娘妈 ”、“天妃”和“天后”,
资料
澳门雏型的孕育及其葡文地名的由来与她有密切 的关系。
而这位年青美丽的少女林默娘,于十世记诞生在福建省一个渔民家庭中,她自小具备中国女性的美德,并有天赋的神奇力量,拯救在大海中遇到风暴的客商,林默娘逝世之后的慢长岁月中,她一直是民众祟敬的偶像,时至今日,天后的事迹仍继续在福建,广东等地广泛传诵 。
传说妈祖娘娘曾沐雨栉风,使遇此在澳门最高峰矗立迄今世界上最高的妈祖娘娘像,此雕像高约二十公尺,总重量达一千吨,精选北京房山汉白玉 ,由一百二十位石雕工匠历时八个月完成 。
篇10:澳门半岛孙中山市政纪念公园介绍
澳门半岛孙中山市政纪念公园介绍 -资料
孙中山市政纪念公园位於本澳西北角,是近年来澳门市政厅投资兴建面积最大的公园,也是澳门半岛规模最大的公园,
公园所在地段原为堆填区,占地约达七万平方公尺,长叁百九十米,宽一百叁十米,为长条形西北走向。公园的'景观分成两部份,东北部是中式设计,有人工湖,曲桥,凉亭,小楼;西南部是西式设计,有体育设施及温室,
资料
东北部的凉亭建在人工小山上,可眺望中国拱北;小楼红墙绿瓦,幽雅恬静,曲桥迂回,趣致迷人。
公园中部建有一座由铁架筑成的儿童游乐设施,由叁座塔形铁枝建成,形状有趣。环绕公园中部尚有条长达五百公尺的回廊,这是在澳门所有公园中最长的回廊,把园中大部份景观连接着。
在公园中部及西南部还包括露天剧场,回力球场及及温室等设施。剧场可容纳数百观众一同观看表演
篇11:澳门离岛圣方济各教堂介绍
澳门离岛圣方济各教堂介绍 -资料
圣方济各教堂建于一九三八年,其设计以澳门主要教堂的巴罗克式为主,圣堂外墙以奶白色为主,还有椭圆形的'窗户及钟楼。在圣堂的前面还建有于一九一零年战胜海盗的纪念碑,而且在教堂内仍然存放着一些亚洲最神圣的遗物,在一个银制圣骨匣中存放著圣方济各的臂骨,圣人在日本传教后,打算进入中国,他于一五五二年在距离澳门七十公里的上川岛逝世,
资料
教徒于日本被迫害期间,二十六名天主教外籍及日籍神父于一五九七年在长崎被钉十字架殉道而数以百计的日本教徒于一六三七年在“SHIMABA-RA”革命中被杀害,还有一些殉教者的骸骨被带往澳门存放在圣保禄教堂,但因一次大火将整座圣保禄大教堂焚毁,所以,这批骸骨就转送大堂存放,直至一九七四年,再迁移到圣方济各圣堂安放。
篇12:澳门半岛圣雅各伯小堂介绍资料
澳门半岛圣雅各伯小堂介绍资料
圣雅各伯小堂
这座精致的小堂于1629年兴建,于1740年重建于妈阁炮台上, 即在澳门这个小城的尾端。
中文名
圣雅各伯小堂
外文名
San Jacob Chapel
始建日期
1629年
地址
澳门
重建日期
1740年
教堂
当时,小教堂巳是一所葡式旅馆建筑物的一部份,而旅馆则建于炮台的地基上,在这座精致的小教堂摆放圣人雕像及花地玛圣母,伊莎贝皇后的瓷砖图像。
圣雅各伯
圣雅各伯是澳门的军事庇护神。据说,他经常在城内巡逻以致皮靴上常沾满泥污,而一名士专责为神像清洁靴子,有一次他竟忘了擦靴,结果被神像的配剑击伤了头。
教堂内有精致的`圣雅各伯雕像及花地玛圣母、伊莎贝皇后的瓷砖图像。据说,圣雅各伯是澳门的军事保卫者,他经常在城内巡逻以致靴上常沾满泥污,有一名士兵专责为雕像的靴子作清洁。若这名士兵忘了抹靴,便会被圣像的佩剑敲头示警。
篇13:对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事迹略述论文
对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事迹略述论文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英国人,普遍认为他是新教传教士来华第一人。在华传教期间,他译书办报、开办学校等活动,为新教传教事业做出了新的尝试和努力。正如有学者指出:马礼逊之来华,对中国学术之传播实有创导之功。①P330在华期间,他还参与政治活动,完成了从传教士到副领事的转变。
一、马礼逊来华的背景
马礼逊1782年1月5日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小镇莫佩斯的一个贫雇农家庭。对宗教感兴趣的他,先后到伦敦霍克斯顿神学校和高斯坡神学院学习神学,18神学院毕业后被教会封为牧师。
当时正值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沿岸,处于大西洋沿岸优越位置的英国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同时,英国也强化了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优越的观念,认为基督教文化优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影响下,英国新教的海外传教事业也由此应运而生了。
为到中国进行传教工作,马礼逊对以下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地理、历史、医学、自然科学、语言、算术和讲道。这些知识给马礼逊中国传教带来了帮助,
马礼逊来华传教经历了一点小波折。开始,他本打算通过东印度公司订购中国的`船票,但遭到拒绝。后来在伦敦教会的周旋下,马礼逊到美国寻求帮助。“我带了许多封介绍信,到纽约去会见几位先生,请他们帮助我到广州后可以上岸。”②P4在美国政府和美国基督教界的支持、帮助下,马礼逊于1807年9月8日到达中国广州,是新教传教士抵达中国第一人,标志着新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始。
二、马礼逊传教途径
马礼逊入华时,清政府正实行严厉的“禁教”政策。为此,他隐瞒了传教士的身份,以美国商人的身份居住在广州。直到18,马礼逊与东印度公司一位高级职员摩顿的女儿玛丽结婚之后,才以东印度公司翻译的合法身份活动。与此同时做翻译的薪酬也解决了他在华的经费问题。
当初伦敦传教会派马礼逊到中国,并不奢望他能传教,而是期望他能学好中文,并把《圣经》翻译成中文。③P3但当马礼逊在中国安定之后,为顺利展开传教活动,马礼逊开始着手翻译《圣经》。自18至18,马礼逊经过五年的努力完成了对《新约全书》的翻译。18到18,马礼逊又与另一位伦敦会传教士米怜合作翻译“旧约”,取名《神天圣书》。通过多方资助,他将翻译完成的《圣经》出版发行,通过这些印发的中文版《圣经》和其他宗教小册子宣传基督教。
除散发宗教宣传小册子外,马礼逊还开创了传教士办报纸的先例。18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来辅助传教,开创了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报刊的先河,从此中国的报刊逐渐增多。据统计,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一共创办过近200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④P68
为方便来华新教传教士学习好中文,马礼逊从1808年开始积累编纂了《华英字典》。他在第三部的序言中提到:“为收集这部字典的词汇,我花费了13年时光。”⑤另外,为培养一批传教士到中国去传教,马礼逊在华人居多的马六甲开办英华书院教授中文。18马六甲英华书院正式开学。
马礼逊是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了在华传教,他刻苦学习中文。语言的优势使他获得东印度公司翻译的职位,同时也使他介入和参与了中英政治活动。在东印度公司任职期间,他作为公司的主要译员,曾多次代表公司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涉。领事裁判权就是有马礼逊首次提出来的。⑥P11
18英国政府派遣阿美士德为使臣前来中国。马礼逊被任命为该使团的中文翻译,竭力协助其工作,准备中英谈判事宜。尽管后来谈判未果,马礼逊还是帮助阿美士德收集了许多中国的情报。经过多年的努力,1834年7月16日英国政府马礼逊为商务监的秘书和翻译,年俸一千三百英镑,可以穿上副领事的官服,缀上皇家的领扣。马礼逊激动地接受了聘用。他当天就给妻子写信说:“律劳卑宣布这项任命后问我是否愿意接受,我立即告诉他说,我愿意......请你为我祈祷,使我在必须负担的新岗位上,忠于赐福给我的救主。这队于一个传教士来说是颇不寻常的,穿上一身副领事的制服,而不是传教士的道袍!”⑦P524马礼逊开始积极地工作,冒着酷暑奔走于澳门和广州之间,由于过度兴奋和拼命工作,7月30日发高烧病倒,8月1日夜间突然去世。
马礼逊是来华新教传教士第一人,开创了自己新的传教方式,为后来的新教传教士提供了先例。在传教过程中,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但在参与政治活动中,又是从维护母国的利益出发,具有殖民的性质。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基督教早期在华传教史[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2]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Ride Lindsay, Robert Morrison. The Scholar and the Man[M].HongKong University Press,1957.
[4]王洪祥,主编.中国新闻史(古近代部分)[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5]《华英字典》序言.Macao,1822年。
[6]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7]Mrs. Eliza A. Morrison compiled: Memoirs of the Life and Labors of Robert Morrison.第2卷.
篇14:叶尊孝的《汉字西译》与马礼逊的《汉英词典》
叶尊孝的《汉字西译》与马礼逊的《汉英词典》
16世纪末以来,西方入华传教士出于自己学习中国语言的需要,编纂了一大批汉外词典等工具书.本文对19世纪初出版的叶尊孝与马礼逊的'汉外词典进行了考察,试图梳理出汉外词典编纂从手抄本发展到正式印刷出版阶段取得的重大进展.
作 者:杨慧玲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江苏,225009 刊 名:辞书研究 PKU英文刊名:LEXICOGRAPHICAL STUDIES 年,卷(期):2007 “”(1) 分类号:H1 关键词:汉外词典 《汉字西译》 《汉英词典》 注音检索【澳门半岛马礼逊教堂介绍】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