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解题技巧
“第十二颗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解题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解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解题技巧
高中地理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拓展:其它知识点
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1)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到23.5?间变化。
(2)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反之,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则可知道太阳直射21°N。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0点日出,24点日落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7°,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4、处于极昼期的地点(除极昼的地点)。处于极昼期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大于00,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大小之差;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7°(非极圈)
篇2: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
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2、在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
3、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篇3:冬至日太阳高度角
北京的纬度为39°54′
那么代入公式就得出:
北京冬至日太阳高度角=90°-(39°54′+23°26′)=73°72′
所以只要知道城市纬度即可计算得出冬至日太阳高度角。
同理、诸如上海、杭州、西安、广州、天津等地也是如此计算,经纬度可从地图上或者城市百科上获得。
篇4:正午太阳高度角课件
一、教材分析: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更替、五带等自然地理现象。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目标:
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
三、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方法、应用
四、教学难点
篇5:正午太阳高度角课件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当地地方时为12时,白昼的一半。
【补充】直射光线的画法:①过地心②和晨昏线垂直
篇6:正午太阳高度角课件
五、教学方法
图例分析,自主归纳
六、学生分析
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辅助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分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提问考查上节课相关知识点
课本14页材料: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赵亮分析原因吗?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定性地描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篇7:正午太阳高度角课件
H=90°-两地的纬度差(该地的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
【举例学生练习:】见学案: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10°N,北京( 120°E 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亚马孙河口(50°W 0°)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呢?【注意:正午太阳高度只与纬度相关与经度无关】
㈣、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⑴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房屋大多坐南朝北。
⑵确定楼距:【相关知识:一年中影子最长的时候,只有不遮光,则一年中均有阳光】尤其是回归线以外,北回归线以北,计算冬至(12月22日)的影长,南回归线以南,计算夏至(6月22日)的影长 ,如图所示:
H为正午太阳高度 L 为楼距 h 为楼高
公式为:h/L =tanH 。
⑶热水器夹角的调整: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 α +H=90° H=90°- 两地的纬度差
则α= 地理纬度- 直射点
(四)思考练习见学案:北京的热水器与地面的最大夹角为多少?是什么节气?最小夹角为多少?是什么节气?一年中调整的最大幅度为多少?试推出。
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公式和应用,都是重点内容,一定要掌握其规律,理解灵活运用。
(五)课下作业 见学案:30°N处,楼高为25米,楼距为25米,则一年中约有几个月挡住太阳光?预习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四季与五带的更替。
课堂小结:本节课重在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通过其应用进一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
十、教学反思:学生正确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用更直接的方法去培养。
【高中地理太阳高度角解题技巧】相关文章:
5.高中地理课件
6.高中地理教案
7.高中地理说课稿
8.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9.高中地理论文
10.高中地理知识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