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2023-06-10 08:39: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renq”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篇1: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

照片中的“狼爸”胖胖的脸,笑容可掬,说起话来标准的南方口音。可是谁能想象,他扛着鸡毛掸子,手拿藤条,愣是将3个孩子“打”进北大。“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要科学地打孩子,他的这些“狼式教育”在网上广为流传。一时间,“虎妈”离场,“狼爸”登台。关于家庭教育的争论再次上演:究竟该以棍棒式的传统东方管教为主,还是要以西方式的沟通鼓励为主?

>>“狼”式教育特点

1.一人挨打全家围观

萧百佑主张“科学地打孩子”,12岁之前要严加管教,但不能简单粗暴,不是胡乱打,想打就打,也不是想打哪就打哪。他打之前要先讲道理,为什么要打,要打多少下,一个孩子挨打,他要求其他孩子必须在一旁聆听教诲,看着兄妹挨打。

2.背完《三字经》再睡觉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萧百佑就开始布置作业,要求孩子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古籍,并且轮流背诵,谁背不下来就要挨打,直到背会了才能睡觉。萧百佑表示,家教和学校教育是完全不同的范畴,学校的教育完全以知识为主,而家庭教育则是以传统的一些操守、思想品德、忠孝礼仪等为主。他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对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的遵循,在他看来,家庭的亲情、夫妻的感情是培养孩子的良方。此外,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有诸多不许。比如不许看电视、不许随便上网、不许吃零食、不许要零花钱、不许吹空调。

3.成绩要求进班级前三

萧百佑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很简单,就是在所在班级的前3名,在所在学校一定要在年级前5名,并且必须考入一流大学。萧百佑的一子三女中,除了小女儿正在读高中外,其余全部进入北大。他曾对三女儿说:“你可以考不进北大,但你必须明年重考”。

4.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

萧百佑认为,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他也不希望孩子参加同学活动。据介绍,萧家曾搬迁过五次,每次转学、搬家后,萧百佑的儿子萧尧与之前的同学便完全失去联络。在采访中,萧百佑反复强调,学校中不该有朋友。“学校里只有同学,所谓同学,就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与同一个老师学习”。他认为,同学不是朋友,“朋友有好有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另外,萧百佑也反对孩子们互相串门,相互组织出去玩。他认为,参加不是学校、家长安排的活动,“一点用都没有”。

>>对话狼爸

关于打娃

妻子支持我打孩子

记者:你在书中提到要科学打孩子,所谓科学地打,有哪些讲究?

萧百佑:打得科学要规定在前,教导清晰,问清情况,从容实施。我打孩子是有讲究的,首先告诉孩子什么是错,要怎么惩罚,然后分析为什么错,最后是惩罚。完全按照自愿的原则去执行,主要是打手、打脚,打多少下,就像神八发射一样,打得非常精确、科学。

记者:孩子们挨打,妻子不反对吗?

萧百佑:她很支持。我的打讲情、讲节,作为亲人她很理解。我的打绝不是暴打。当然,过程可能感觉很凶,很多人批评我的方法,这个可以,但不要人云亦云,要看看我的书,全面了解我的教育方式。

记者:孩子们对挨打的态度是什么?有没有反抗?

萧百佑:孩子对挨打全部接受,没有反抗。打他们全部在12岁生日前,之后没打过。因为过了12岁,他们就成型了、自觉了,就像“神八”脱离了助推器,会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这个时候打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记者:你怎么理解你的“狼式教育”?

萧百佑:许多人质疑打孩子的做法,认为是家暴,会给孩子留下阴影。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成才,问题是招数和家教智慧呢?打得巧,孩子会懂得事理,打不好,孩子会充满怨恨,适得其反。打不是一味的暴力,而是蕴含智慧的教育方式。

记者:打孩子、不让孩子交朋友,孩子的童年会不快乐?

萧百佑:我觉得这是个误区。什么叫童年、童真、快乐?一百个观众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孩子的童年就是过程,对孩子来说,有饭吃、有书读、有父母关心、有好的成绩,很多事都会让他快乐。

关于质疑

每天一顿骂不是我的口号

记者:专家对你的教育方式似乎反对的多,赞成的少。你怎么看?

萧百佑:我希望社会上多关注我的家教,而不是关注我。很多人认为我这是暴打,对我存有误会,口诛笔伐,其实我在书中主要写了家教方式,不是打孩子。我希望与大家分享教育方式,现在大家只关心我打孩子,其实教育是全方位的,希望借京华时报能正本清源。

记者:你的口号是“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曾称这种教育方式“绝对错误”,对这种反对的声音你如何看待?

萧百佑:那不是我的口号,是做节目时,节目组打的字幕。老部长的批评是对的,但她批评我有点哑巴吃黄连了。第一,我绝对没有提过“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这样的口号,那是传出来的;第二,我的书里从来没有,我的心里更没有认为上北大就是人生的目标。

关于北大

考上北大是阶段性成功

记者:你觉得孩子考入北大,就是成功吗?

萧百佑:考上北大意味着高中毕业前的阶段性成功。考上北大不见得就会成功,但是,进入北大就意味着人生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

记者:你认为把3个孩子“打”进北大,是个案还是可以推广的?

萧百佑:是个案,但我的教育方法是可以推广的,我培养的孩子都是认真、审慎、严谨的。

关于炒作

利用孩子教育炒作很悲哀

记者:你怎么想到出书的?

萧百佑:出书纯粹是因为朋友们的鼓励,认为我把孩子都培养得很好。我工作很忙,这本书完全是在飞机上以及开车的时候构思的。我不是炫耀,只是孩子能读到好大学,家长应该高兴。

记者:有人说你在炒作自己的新书,你怎么看?

萧百佑:“炒作”这两个字很有趣。如果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探讨都需要炒作,那真的是教育的悲哀,同时也是炒作的悲哀。另外,我书里并没有忽略我家庭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我也无意强调我家庭教育中某个单独的部分,但目前被媒体关注后有些地方被放大了。

关于联考 女儿因不能高考连哭两天

记者:不少人质疑三个孩子是通过录取率较高的`港澳台联考进的北大,一家仨北大的含金量比较低,如果他们正常参加高考未必能上北大,对此你有何解释?

萧百佑:我很高兴有人关心联考的含金量。我的女儿萧君听说要参加联考不能参加高考时,哭了两天。我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为高考准备了这么多年,怎么不让我高考?不过后来我说通了女儿,我说你是全校的状元,你们学校每年都有保送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如果你是内地生,肯定被保送。如果你被保送了,你会因为不能上战场而哭泣吗?

>>“狼爸”背景

商人打娃 打出名

“狼爸”名叫萧百佑,是个商人,全家均是香港籍。他在今年出了一本书,讲述了自己如何将儿女“打”进北大的,被冠以“狼爸”的名头,被人们与“虎妈”一起讨论。

萧百佑曾经是广东省高考第八名,就读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他把高考的成功归结于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萧百佑曾是广东省直属机关最年轻的副科长,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并不相信素质教育,他认为孩子犯错就该惩戒,应该打,并且只能在12周岁之前打。因为他认为那一阶段孩子身上的动物性明显,之后则人品定型,孩子会按照已成型的轨迹成长,打便起不到任何作用。为此,他立下多条家规,只要孩子犯错,他就会把鸡毛掸子反过来,用藤条打。

>>专家观点

应从心理健康 角度关注孩子

对于“狼爸”的行为,北京大学家长教育与人才成长课题组专家、学大教育成长之旅专家团成员张旭玲表示,“狼爸”全家均是香港人,把港澳生上北大作为前提,实际上已经不是正常内地学生的考试方式,这个前提其实没有参考意义。“港澳生的考卷和内地高考的考卷差得非常大”。如果港澳生参加内地的高考,恐怕连普通的211大学都上不了,他们主要考语、数、英 X,题目的难度差距非常大。

张旭玲表示,她无法完全认可“狼爸”打孩子的行为,他的孩子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别人不打也可以上北大”,说明孩子也不完全认可父亲的做法。她认为,成绩好不是成功的教育,特别是“狼爸”的几个孩子通过港澳生身份进入北大,也无法说明他们本身的成绩就很好。

她认为,“狼爸”的事情完全是个人炒作,用上北大的噱头来误导人。她认为,狼爸所谓的惩罚,对小孩子是有效的,但对于稍微大些的孩子,过重的惩罚会让孩子认为挨打就将错误抵清了,而只记得心理的伤害忘了错误,对纠正孩子错误并无好处。

张旭玲认为,教育是多元的,不能完全否认“狼爸”的教育方式,但是也应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关注孩子。她认可狼爸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就是孩子要懂事、弘扬传统文化。但是,其他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达到孩子自律、上进、具备传统文化的目的,未必使用打的手段取得结果。对孩子放手、尊重孩子不等于放任孩子。

>>“狼娃”声音

童年留有遗憾

萧百佑称,孩子们得到了过多的关注,他们希望能在安静的环境下读书,不愿意再接受媒体的采访。此前萧百佑的大儿子萧尧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亦失去童年的遗憾。

记者:你们的童年,是否有遗憾?

萧尧:有遗憾。童年记忆中只有一次是毫无顾忌无忧无虑地在玩,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现几次。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 (来源:京华时报)中国大学网

篇2:华人热议狼爸:美国孩子伤不起管教打不得

华人热议狼爸:美国孩子伤不起管教打不得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虎妈”耶鲁大学华裔女教授蔡美儿(Amy Chua)用严苛的“十大不准”规定,将女儿成功送入哈佛,引发美国教育界热评。最近,也有一位以藤条为法宝、“打”为教育宗旨,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的中国“狼爸”,再一次掀起对教育模式的讨论。一些旅美多年的`华裔侨民现身说法提醒新移民父母,美国对家庭暴力执法严格,国内教育模式行不通,在美国教育孩子应仅限言教。

移民赴美20多年的核桃市民刁先生表示,儿子是第二代移民,在学校及媒体上早就对家庭暴力知识有所了解,也知道如果遭遇打骂应报警解决。他说,曾有一次听儿子说,班上一西裔同学父亲因打骂孩子被抓进监狱,并“威胁”他不要动手,否则后果自负。

家住钻石吧的Paul郭透露,曾因儿子不听话“打过他屁股”,但其实只能算轻拍。即使这样,和孩子间的争吵还是招来邻居报警。虽然警察赶到时两人已和解,但警察还是询问了当时情况,并问孩子是否受伤、是否需要提出控诉等问题,着实让他吓出一身冷汗。

哈仙达冈市民Peter更声称,儿子在家中练习拳击,因打沙袋手臂有淤血。上学后被老师看见随即报警,警察到其家中询问情况时险些将他铐走,最后儿子和他共同解释后才“幸免于难”。他说,别说打骂孩子了,就连孩子自己不小心受伤在美国都会怀疑父母,或责怪父母看管不慎。美国的孩子“伤不起”,只能用说教来让小孩子改正错误。

拉朋地市刘姓律师表示,美国对道德犯罪判罚极其严格,孩子千万打不得。

他表示,对未满18岁小孩动手将以虐待儿童被判处轻罪,受到少于1500元罚款和一年以下牢刑。若父母殴打超过18岁小孩,则可能以家庭暴力罪被起诉,情况严重者将以重罪起诉,被判三年牢狱。另外,若父母还未成为公民但有家庭暴力纪录,将为未来移民添加很大阻碍。

他说,若父母因此被捕则与孩子间感情会有严重隔阂,华裔父母省吃俭用为供儿读书,却被自己骨肉相告受到牢狱之苦,心里很难平抚。因此,为避免出现此类状况,华裔家长们只能在子女小时悉心培养调教,避免孩子叛逆厌世,难以管教。(高梓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高梓中国大学网

【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相关文章:

1.语言起源学术成果引热议仍是难解科学谜题

2.狼爸虎妈式教育的作文

下载word文档
《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狼爸教育方式引社会热议 四个孩子三个进北大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