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清明祭父抒情散文

清明祭父抒情散文

2023-05-05 08:20: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键盘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清明祭父抒情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清明祭父抒情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祭父抒情散文

篇1:清明祭父抒情散文

清明祭父抒情散文

清明前一天,大姐从南昌回来,吃过中饭,分乘两辆小车,一家老小去给父亲上坟。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一路上,只见清澈的小河曲折盘旋,水绕青山,远山如黛,翠竹摇曳,绿水梯田,好一派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

路上,到处可以看到祭祖的人们。来到父亲坟前,看着杂草丛生的坟头,想起父亲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心里酸酸的。 每次别人谈到父亲的话题我的心都很酸楚。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呢。末来得及报父亲的养育之恩,父亲就离我们而去。望着低矮的坟茔,我沉浸在思念父亲的痛楚之中。

我的父亲和天下所有父亲一样,默默地为儿女们付出,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父亲从来就不要求我们为他做什么,他的爱如春天的小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着,生生不息的生长着。我感激父亲让我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享受惬意的幸福生活。父爱在我的眼里是永恒不变的,永远是一片蔚蓝的大海,广阔的蓝天。

今天是父亲去世整整五周年时间,我在心中燃起心香一束,静静地祝愿他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里无病无痛,安康幸福。平日里不敢触摸的疼痛回放在我的脑海里,凄凄切切,默然泪落。我抱着满怀期待,求寸寸成灰的心香,点点化去我们之间的生死鸿沟。我款款跪拜,站在梦的当口,任由往事在眼前铺陈。一丝丝的想念,一层层的回忆。点点剥离着又将我缠绕。此时,想起以前写过的关于纪念父亲的几首小诗:

(一)怀念父亲

静坐父亲坟台前

犹忆音容旧梦中

不觉泪雨化飞星

缈缈游丝空思念

昨日容颜今何在

戚戚哽咽不能语

堪奈风叠苦雨欺

(二)思念父亲

梦里依稀

父亲微笑的呼唤我的名字

湿润的睫毛

在思念的围墙

藏着一片蜷缩的泪

萦绕忧伤的情绪

撕碎在路口的倒影

月光下

收回一个撒在窗台上的梦.

(三)清明祭父

烟雨碎点潭中镜

祭父扫墓诉思情

热泪浇花花不语

一片伤心落叶残

一边整理碑前密密麻麻的杂草,一边在坟前的空地上,点上一把香,插在坟头,淡淡的白烟在空中摇摇晃晃。摆上酒菜,然后点上纸钱,在点燃纸钱的时候,大家都默默的跪拜着,低着头静静的注视着这半米多高的火焰,黄色的纸钱一点一点化为灰烬,一阵风吹来,化成漫天飞舞的黑蝴蝶,带着大家所有的思念和深切的祝福飞往父亲所住的天国。

“坟头培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清明时节,春雨潇潇,那可是苍天流淌的眼泪?那深深的一跪,却又包含多少思念?清明节是沉重的,它让人真切的意识到,生命的尽头原来只是一杯黄土,这样的节日也让人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对逝者来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不会忘记和他相处的点点滴滴;对生者来说,则应好好把握时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篇2:清明祭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曲千年绝唱,唱不尽万古哀思。小时候读《清明》,完全是当作儿歌来吟唱,全然不知其中那份朴素真实、清新凄婉的怀故情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岁的增大,我越来越怀念我的父亲。每逢清明时节,对父亲的怀念愈加深切。

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 ,虽然只有初小文化程度,但幼小接受严格的私塾学习所打下深厚的文化功底,足以使得父亲可以成为那个时代出色的小学语文老师。因为我们兄弟姊妹多,母亲的身体一直又不好,所以家里特别困难。父亲就一边教书,一边帮母亲干农活。特别是责任田到户以后,大哥娶亲分家,我们小兄妹五个,小的小,大点儿的都在读书,家里所有的力气活都是父亲的。犁田耙地、播种施肥、打谷扬场,父亲样样都得干。农忙的时候,父亲总是天亮时浑身泥土回来,换了干净衣服后饭也不顾吃就得往七八里开外的学校跑。那时买不起自行车,父亲的双腿就这样在家和学校之间不停的奔波。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那么忙,那么累。

父亲性格很温和,是单位和邻里乡亲公认的好人。因为有私塾功底,父亲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我认为),所以我很小时就记得,每到过年的前几天,父亲总在成天成夜的写春联。那都是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家送来请父亲写的。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就要我学写毛笔字,但父亲没时间教我,我就利用学校写大字的时间,想象父亲写春联时的字体模样,认真练习。初二的时候,父亲看我的毛笔字已经写得有点像样了,过年时就叫我帮他写春联了!当时那股得意劲,现在回想起来还美滋滋的呢!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我们兄妹六个都很疼爱。除了惹他生气时训斥几句,很少动手打我们。只要有外出学习或开会的机会,他都会给我们带好吃的东西,就连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哥二哥也有份。我现在还记得, 那时最好吃的当数蜜枣了,那甜劲到现在还没败呢!

虽然父亲是教师,但他从没教过我。我小时候父亲是在外村一所小学教书,离家较远,还要过河。我的小学前三年几乎是在牛背上读的书,到三年级下学期才到村里学校上学。记得四年级时,父亲翻看我的作文本后夸我的一篇作文写得不错,并说要带到他的学校当范文读给他的学生听!从那以后我才真正喜欢上写作文,一直到现在。当自己也成为教师后,才懂得鼓励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父亲九二年退休,那时家里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差。所以父亲就在学校外卖点学生用品,一直到零四年春患病。父亲患的是喷门癌。父亲知道自己的病情后表现得很乐观,说反正迟早要死的,就不治了,还要花冤枉钱。但我们兄妹几个征求了医生的意见,坚持要给他手术治疗。手术半个月新学年就要开学了,我又被调到镇中心小学任职。父亲怕影响我的工作,坚持要回到镇医院化疗。毕竟镇里医院医疗条件差,父亲的身体恢复的不是很好。后来癌细胞扩散到全身,再也无法治疗,父亲也坚决放弃治疗。在去世前一个月时间里,父亲坚决绝食,我们只能靠给他输营养液来维持。我心里明白,父亲想在开学前离去,那样才不会影响我的工作!

二零零五年九月二日凌晨——新学年开学的第二天,父亲带着对亲人深深的爱离去了!那一天,整整下了一夜的瓢泼大雨。

直到去世前半天,父亲的头脑都比较清醒。但他什么都没跟我们说——他对亲人的眷恋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他对我们的爱像山一样厚重,像海一样深沉!

父亲去世八年了,但父亲慈祥的音容犹在眼前。今天又是清明节,我在父亲的坟头上捧一撮新土,插一枝嫩柳  ,献一份心愿:

愿父亲安息!

篇3:清明祭抒情散文

清明祭抒情散文

在很早的记忆当中,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雨,不知是碰巧如此,还是上天早有安排。瞧,今年又下雨了,真让人琢磨不透。

已经有两三个年头清明节没有在家,上坟扫墓便成了父亲一个人的活。按北方的习俗,人去世后都要土葬,阴阳师拿罗盘,依据亡人的生辰八字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选定位置,挖一个和棺材一般大小的坑,然后把棺材放进去,再用土埋上,堆一个土丘便为坟头。或者在地里田埂上挖一个地窖一样的洞,放进棺材,再用土封住洞口。值得一提的是,家乡有个习俗,棺材里和死者身上不能有任何铁质东西,尤其在农村更是规矩,只是现在土地太贵,国家也提倡节俭环保,因此大城市的人一般都选择火葬。可农村就不一样了,每家都会请风水先生选一块宝地圈起来,作为自家的墓地,俗称阴宅。家里一辈一辈的老人去世了,都会葬在里面,叫进祖坟,而且葬的位置也有规定,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并列一排。最上头有一个小冢,里面埋的不是尸首,好像是一块青砖,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具体的不清楚,寓意代表着列祖列宗,最下边也是一个小坟堆,代表的是阴宅的大门,墓地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里面可以栽松树、柏树还有楸木,但坚决不能有槐树,一经发现必连根而拔之,不知是何缘故,可能有什么忌讳吧。平日,坟地里是不允许任何人乱动的,一旦乱动可能会给家人带来厄运,而清明节这天则不同,可以在坟地里砍树、拔草亦或挖坑栽树,是百无禁忌。记得那年,二爷还活着,我去山上挖野菜的时候拔了一棵松树苗回来。清明节那天在坟地边上挖了个坑栽进去,浇上水,到现在还活着,只是没长高。高三那一年,有个风水先生说,我家的祖坟被树遮挡得太厉害,需要修理一下,于是父亲、大伯、二叔、我们几个在清明节把旁边的树整个修剪了一遍,而且还把一棵直接锯掉了。大伯把树干扛回了他家,因为大伯是木匠,也许有用,反正一下子祖坟就明朗了许多。

这几年,一直在外,清明节没有回家,也不知道父亲他们有没有再修理过。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都会放假,小学的时候,放假是很开心的。而且是清明的时候,漫山遍野的花都绽放,春天来得那么明显,野草野菜都长出来了,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啊!吹过的风都是暖暖的,弥漫着各种花香,沁人心脾。那次放假,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吃过晚饭,就听到外面乱糟糟的,跑出一探,便听见有人说:“马戏团来了,看耍把戏的走!”心里痒痒的,忙跑去看了。几个耍杂技的人走街串巷,据说是从河南那边过来的,带着一些小玩意儿。开始表演,小孩子们围成一圈,老人们则选择坐在土台上吸烟聊天,一个长竹竿挑着一只白炽灯泡来照亮,略显昏暗。先是那个班主模样的人,表演“三仙归洞”,三个碗,三个海绵球,从一个碗里,变到另一个碗里。随后一个小伙子脱掉上衣,把几段钢丝缠在胸膛上表演气功绷钢丝,见他深吸一口气,胸膛一鼓,钢丝就断了。又一个小伙子表演喷火,接着是手捏瓷片,把几个碎瓷片放在手上,然后用手指头捏成粉末。最后一个压轴的是脱骨还卯,把一个人的胳膊拧脱臼后,转几圈,然后再接上去,还是那个班主模样的人和一个小伙子,只见那个人摁住小伙的胳膊一拉一拧,小伙疼得叫出了声,听到了骨头摩擦的'声音,这时候,下面的老人看不下去了,都说不要再演了,好残忍,那人不听,接着演,只见那小伙低下头去,不再说话。好多人说小伙一直在哭,但我没看清。本来,大家都很高兴的,却因为最后的一个场景,心里便有些失落,尤其是老人。农村的人都很淳朴的,看着小伙子被那样折磨,不免有些同情,表演完了,大人领着小孩都往家走,路上一直议论着今晚的事。第二天,便是清明节,由于是露天表演,他们没法收费,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挨家挨户收粮食,再拿粮食换钱,从村头第一家到最后一家,每家几斤粮食,大家也都给他们了,不管那天晚上有没有去看耍把戏。也许是出于对外乡人的一种同情和照顾,毕竟出门混口饭不容易,而且那小伙子强忍着疼痛,还给大家表演。

清明节,按习俗是要到祖坟上去扫墓祭奠的。在扫墓的前一天,各家会买好鞭炮,纸钱,香烛,还有白纸,或者是黄纸。白纸不是用来烧的,而是往坟地里挂的,把白纸折好,需要用凿子一样的东西凿一下,凿出来是铜钱的图案,而整个村只有一户人家有那个凿子,据说他家以前是地主,所以清明前一天纷纷去他家。也有人嫌太麻烦,就在家里找出几个硬币,放在纸上,下面垫上木板,用锤子敲一下,纸上也就有了图案,还有的直接用剪刀剪出铜钱的图案来,不晓得为什么会这样做,也许是希望祖宗保佑能多赚一些钱吧,不然呢。图案凿好了,再把纸裁成条状,备用。等到扫墓时,一般家里的人都会去,除了妇女,小女孩不算,有的拿香烛,有的拿纸钱,大人拿铁锨,背篓,三三两两排成一队,小孩在前面蹦蹦跳跳,大人后面跟着,在他们看来,清明祭祖,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到了坟地,先是除杂草,修剪树枝,发现槐树便把它连根挖掉,然后再栽一些松树苗。接着就是添土,一般都是由大人来完成的,拿上铁锨和背篓去固定的地方背土,每个姓氏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说是土神所在,不能随便挖的。每个坟堆,上面倒一背篓土,如果坟堆实在太高,只需一点就好了,完成添土的仪式即可,然后便开始了祭祖的高潮,挂纸条。小孩子很喜欢做这个的,把白的黄的纸条挂在坟堆和树枝上,有的树太高则由大人来挂,但有的地方大人也够不到,于是大家就想出一个办法,在纸条的顶端裹上小石头或小土块,然后抛出去,纸条轻,并抛不远,但有了石头和土块的重量就会抛得很高很高,抛上去就挂在树杈上了,等所有的纸条都挂完,就开始点蜡烛,焚香烧纸钱,每个坟头都是要烧的,端着酒杯、茶杯洒在坟头以示祭奠,烧完纸还要磕头作揖。待所有仪式都完成后,收拾好一切,就该放鞭炮了,放鞭炮是预示着一种活动和仪式的开始或结束,鞭炮放完就可以回家了,清明节祭祖扫墓仪式也就告终。

一般回到家里就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清明这天,各家各户也都会炒几个菜,喝点酒。而有两个菜,好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韭菜鸡蛋,一个是豆芽,不清楚是为什么,可能有一定的寓意吧。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豆芽菜,一个人可以吃好多,不过近些年很少吃到了。

早上祭祖,下午大人们依旧下地干活,而孩子们也有事干,就是去挖野菜。我们那有一种叫苜蓿的植物,是用来做饲料的,牲畜最喜吃。清明节的时候,苜蓿已经发芽,这个时节最好,再过些日子长老了就不能吃了,于是约上几个小伙伴,提着菜篮子,吆喝着去地里挖苜蓿芽。明里去挖野菜,实则是到野地里耍,草已经发芽,暖暖的空气,到野外真的是清新自然,风一吹,花香四溢,对了,还有那早上挂的纸条,被风吹得满山跑,当时小,看见纸条觉得很漂亮,于是捡了几个叠起来放在兜里,回家后还用来当写作文的稿纸,并不知坟地的纸条带回家是不吉利的,想想都好笑。太阳快落山了,大部分时间用来耍了,篮子里只有少许野菜,而且还混着一些杂草,不管了,先回家吧。大人看到也不会责怪什么,因为本就不指望能挖到很多。晚上,母亲把篮子里的苜蓿芽倒出来,经过挑拣之后,仅剩一大把,其余都是杂草,不过她还是放在煮过面条的水里焯了一下,捞出来后,滴一些香油,再撒一点盐,拌一下就可以吃了,虽然只有一小碟,但毕竟是我的劳动成果,吃起来倍觉香,吃得很开心。

又是一年清明节,还是回不去。在电话里知道,今年是父亲、妹妹堂弟他们去祭祖扫墓的,无法想,只能遥拜一下祖宗,还望勿怪。

游子怀乡挥泪洒,三杯薄酒祭宗堂。先祖英灵,永垂千古,乞在天有灵,佑我子孙,身体康健,永享太平。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篇4:清明祭父散文

清明祭父散文

父亲,今天我早早从家出来,瞒着母亲,到你的墓前。你知道:在农村女孩子很少去坟地的。可是,父亲我,我痛彻心扉,欲语无言。往事历历在目,父亲我们说说话吧。

父亲,家中人在悲痛中还没解脱出来,母亲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也很少说话了,你爱的愚婿也整日阴着脸。也许想起了身世,淡漠的看待这发生的一切。哥哥姐姐都走了,家中又发生不愉快的事。

父亲,我在家扮演着快乐的角色,可内心凄苦,泪在内心,寸断肝肠,回忆着记忆中的你,听着你的故事。泪如泉涌,你见我流泪了,你不要哭,你知道女儿今生的遗憾吗?多想让父亲抱抱,此刻才觉得什么叫不能弥补。

父亲,在那个年代,那个政治运动,那个氛围,你饱受欺凌,奶奶说过,你们被赶出家门,什么都没有了,你十一岁就耕地,头还没犁把高,就用肩扛着犁把下面的横木,稚嫩的肩膀淤青发紫,皮脱落了一层又一层,有一次牲口惊了,高头大马不听你使唤,把你裹在耙下,你的臀部留下三寸多长的伤疤,你没对我们讲过,只是在去年给你洗澡时我们才发现。坚强的你忍着一切,用行动教育我们,叫我们为人友善,谦和,就连当时迫害你的'人你也叫我们与其友好。你十二岁挑水,要从二里地远以外挑回家中,扁担钩子重叠好几次,大水桶才勉强离地,想你当时,爷爷多病,奶奶小脚,姑姑出嫁。那么小的你就扛起一个家。好累好累。

父亲,你累了,疲惫了,睡下了,再也不看我们了,永远不再唤女的乳名。你打造了父亲的形象,毅然,坚强,说好了今天我不流泪。可是父亲,我其实很脆弱,思念好痛,幻想再见你健康的容颜,哪怕一语不发,淡漠的看着我们。

父亲,家中发生让人不高兴的事,可是我还得强颜欢笑。我真的很累,很累,真想和你一样随你去,可我分明听见你的斥责:冥冥中保佑我,不是你也说我优秀吗,尽管你没用优秀这个词。但那是我最高兴的一次,真想扑到你怀中撒娇,可是平时严肃的你,我不敢,今生遗憾。

父亲,听母亲说,你们成家后政治运动更严重,你被派出挖河,修水渠,下井,淘井,十冬腊月,冰水刺骨,后来你的了关节炎,静脉曲张,手足变形,骨膜脱落……坚强的你从没言痛。那个年代,那个局面,两个姐姐不让上学。聪明的姐姐没读书,却凭自己的刻苦,创造自己的事业,可说是事业有成。辐射周围的人,送你的路上,她泣不成声,哭诉揪心裂肺,观者泣涕,路人掩面。条件刚好,你就病了,条件更好了,你却什么也吃不下了。楼房住上了,轿车开上了,可是父亲呀,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父亲,在我们子女中,你最疼哥哥,哥哥很优秀,最累你的就是我,贫寒的农家生活,没啥收入,记得我小的时候,你就在家了,每天和母亲天不亮就下地,披星戴月才回家,种花生,种棉花,节衣缩食供我们读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你不再年轻。

父亲,最难忘,是我在上中学时,有一次,同学喊你爸爸来了,你赶着小拉车,我兴奋地往外跑,见到你的那一刻我惊呆了,你几天没见消瘦太多。鬓发斑白,只突出大大的眼睛,手中捧着一双雪地靴,(那时学校学生穿雪地靴的还很少)我后来知道:那双靴子是你卖了几袋子花生才换来的,好心酸。破旧的书包里:一件崭新的防寒服,和一件苹果绿的裤子。(那当时是流行的)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只听你说,别舍不得吃饭,爸爸有钱。泪在心中流。我明白。现在虽然一件衣服几十,几百,乃至更高价钱,可是,父亲你送的衣服一直保留着。那是爱,父爱如山。

父亲,你骑自行车拖着面为我送,天有不测风云,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你身处半洼,道路极滑,你躲在大桥下,冷风中你瑟缩发抖,你淋病了。再后来我知道了你病好了,我开玩笑地说让我抱抱你,你却说让我一边子去,我知道你是娇嗔,你平时那么严肃,我没敢拥抱爸爸。更不敢在你怀中撒娇,遗憾。

父亲,童心未泯,依稀记得我四五岁时,为了能吃上几颗花生米,每每你去卖小猪就得跟着。(当时吃花生米是奢侈,喂大猪下小猪再卖是养家糊口)。你骑着笨重的水管车子,驮着两筐小猪仔,再把我放在筐上面。那时候小手拍着你宽宽的背,没想过父亲会老去,几颗花生米细细地嚼着,看半天车子,省下几分存车费。看着讨价还价把小猪仔卖完,换回或多或少的几个钱。可是,你大多时候不笑,也许是心疼自己喂的小猪仔。每每这时,你收拾好车子,此刻会有父亲难得的一抱,把我掐倒筐上面。(那时我很小,父亲手很大,感觉就是一掐)

父亲,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你的衰老换回我们的成长,我们在你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中长大,我们都很懂事,从上三年级,我承包了家中所有家务,喂鸡,羊,猪,鸭子,牲口,做饭……记得有一次,放学玩忘了回家。当星星看着我跑回家,你狠狠的教训我一顿。想想我不抱怨,那时太难呀,可是恍若眼前,你怎么就走了呢??

父亲,母亲说我几个月大的时候,生病打针过敏了。当时没气了,你急了,飞跑着去叫医生,适时大雪没过膝盖,寒风刺骨,你却汗流浃背,我的小命总算救回来了。母亲说,那次你笑了。真的笑了。后来,眼睛生病了,你又带我骑车子几十里路去求医,酷日当天,骄阳似火。我怎么会忘记?

父亲,在我们求学的路上,你倍加艰难地供我们读书。从没说过家中苦,每次都说穷家富路,尽管你没有微笑,我们能体会到你的宽仁,博爱,可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你怎么就走了呢??

父亲,点点滴滴,一一在眼前,你没收我的眼泪好不好,我好痛,好累,回家要强颜欢笑,父亲没收我的眼泪吧,求求你,你在天有灵的话,抱抱我好不好?让我坚强,我好想你,真的。

父亲,我一向很要强的,父亲,可是我快崩溃了,真的,好痛,痛到不能说,我会好好照顾母亲。又流泪了,父亲没收我的眼泪。泪在心中流……

篇5:清明祭母抒情散文

清明祭母抒情散文

戊戌清明,恰逢母亲病逝一周年祭日。从众兄姊之约,于4月5日晨7时至9时为母亲立碑为祭。

是日凌晨,气温陡降,大雨滂沱。晨6点半,余与妻及众兄姊从合川城区出发,冒雨而行。天色阴晦,灯光惨淡。风卷着急雨直扑车窗,灯光明灭处,乱雨如麻。一路落叶狼藉,积水乱溅。途中多处断枝拦道,险象环生。7时许,车至老家铜溪镇。镇上亦大雨不止,民宅关门闭户,巷闾空寂无人,一切都在沉睡之中。豆大而闪亮的雨点打在瓦顶或雨棚上,噼噼啪啪的声音,空洞而寂寥。街灯昏黄,凭添肃杀之气。与兄献荣一道将厚重的石碑抬上车,不假停留,直奔母亲坟茔。到时,诸兄姊已等候在临近姻亲家中,一者避雨,一者早餐----大姐献珍准备的馒头耐嚼而有回甘,大受欢迎。同时商议决定请一村民用水泥细沙修补因泥土下沉导致的墓室的裂缝。

村民为一老者,年近七旬,头发花白而稀疏,皮肤黑中微带暗红,眉眼处尽显淳朴,皱纹间尽是沧桑。背微佝偻,灰布衣裤,因洗涤过度而灰中泛白。谈好价钱,兄姊一行就带上工具材料来到母亲的坟前。大哥献华、二哥献荣、七姊献霞等除尽墓前后杂物荒草,和好泥灰。大姐献珍,二姐献兰,六姐献梅等伺于一旁,递拿工具。然后,由老者精勾细填,将墓室裂缝一一填补完好,并合力将墓碑立于坟茔之前。其时,大雨如注,铺天盖地而来,远处山野一片混沌迷蒙,瓦舍错落,竹林掩映,一切都在雨雾中静默。风裹挟着雨丝像狂乱的野兽在岭上乱窜,树枝亦随风乱舞,不辨东西。地面积水横流,坑洼纵横,泥泞遍地。虽有雨衣雨伞雨靴全副武装,但依然衣袖裤腿尽湿,泥垢满身,狼狈不堪。虽是四月,但一夜骤雨,气温陡降,也颇觉寒意袭人。

碑立好后,大雨潇潇依然。余兄姊众人皆回瓦舍避雨。等道师来后又返回墓前做了一场简易的法事。最后挂青,焚香烛纸箔,逐一叩首告慰并拜别母亲。至此,立碑仪式才算完毕。

母亲一生可谓劳苦。和父亲以贫寒之家养育了我兄姊共八人。我记事时母亲以届不惑,因无正式工作,她硬是顶烈日、冒严寒,以瘦弱之躯扛麻袋、碎路石、筛卵石、拾遗穗、捡剩薯,吃糠咽菜,苦巴巴地将孩子们拉扯大。常年的超负荷劳作严重透支了她的身体,待我兄姊皆成家之时,她的身体也变得一塌糊涂,需时时不离药丸苦水。特别是最后几年,一直重疾缠身,严重的心衰和气血虚弱,使得她连行走、呼吸都十分困难,羸弱之躯不得不辗转于病榻轮椅之上。亏得六姐、七姐、二哥等长年累月悉心照料,才免受诸多痛苦,也算得有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母亲的一生可谓是中国最伟大的劳动妇女的缩影,不仅隐忍、劳苦、坚韧,而且心地善良。即使自己已经困顿不堪,饱受饥馑之苦,也不忘时时接济照顾邻里乡亲。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但也丝毫不影响她的慈悲心肠和助人的热忱。记得在我年幼时,邻里住着一位老婆婆,姓严,孤身一人。那些年,但凡家中有余粮或有什么好吃的,母亲总会盛上一碗端过去。因家住镇上场口,七里八乡来赶集的,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张口讨碗水喝或要寄放什么东西,母亲无不应允,由此也赢得了较好的.口碑,父亲后来经营的烟酒糖醋生意也一直比别人的要好。在家里条件稍有宽裕之后,母亲又力所能及得周济乡下的舅舅、姨妈家的几个表兄姊和大伯家的几个孩子,帮助他们度过贫寒的岁月。

在我有限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教子以严,待人以宽。我们最小的几个没少挨母亲的责打。小时淘气,母亲总是在清晨趁我们瞌睡未醒,迷迷糊糊之际,猛地掀开被褥,用细蔑竹条一边历数罪状,一边抽打。此时我们尚未清醒,逃无可逃,只能一边躲闪一边认错讨饶。完后,起床洗漱吃早饭。小时淘气太过,自然这样的“笋子炒肉”我没少吃。至今思之,历历在目,只是再也没有这样的福气了。思之念之,唯有叹惋痛惜耳。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未有过与别人的争吵,包括与父亲。只是在父亲暮年之时屡屡向我抱怨说父亲烟抽得太多,衣服上到处都是烟灰,到处都是被烟烬烧的破洞;抱怨父亲和一帮老街坊老朋友打牌的时间太多,活动太少……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人,她以身教的方式教育我们兄姊八人要老实做人,本分做事,要与人为善。今天,我兄姊为母立碑,碑上俱署姓名,希望以此相陪,愿九泉之下的母亲不至于孤单,永得安息!

篇6:清明祭父的诗歌

一些雨在天空的远处

被杜牧召集

涨潮的韵脚唤醒山河,流放

翻江倒海的酒杯

与一个日子对峙

约定俗成的话语

却不知将如何说出

善良的小路挤满心思

一朵花开

一朵芬芳

引领方寸大乱的脚步

涌向静穆的山岗

芳草萋萋

啜泣凝固,隐没于眉间的江河

我没有大声哭出来

不敢惊扰终于安静的父亲

更担心父亲恼怒我悲悲戚戚的样子

父亲常说,男人如山

我经常说,爱看你与妈妈一起种地培土、浇水施肥

妈妈今天不来看你,并说必须去自留地里除草

杂草高过了庄稼,爸爸不会安生

爸,我不再说什么

回头我给你写一首没出息的诗

在一声声鸟语里,安静你的安静

在香烟的袅袅里,沉默我的沉默

可惜

我不能进去享受你的安静

你无法出来享受我的幸福

篇7:清明祭父的诗歌

父亲安息在

山脚下那片青青的麦地里

此时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

可,我知道

有些离开无法挽留

有些逝去终成永远

辛劳了一生的父亲

在躺在坟墓的时候

终于停止了日日的劳作

想着父亲清瘦的身影

而今,隔着厚厚的黄土

却再也听不到那慈祥的声音

父亲在的日子里

我能想着随季节的变化给其添置新衣

而今,我只能在坟上

添一捧冰凉的黄土

仍记父亲喜欢小酌

我会斟满酒看其满足的饮下

而今,却只能将一杯水酒

洒在坟前的清风里

父亲在,家就在

尽管每一次来去匆匆

终究有温暖的港湾停泊我疲惫的心

父亲走了

我的心就注定了漂泊

今又清明

我朦胧的泪眼里有父亲的身影

耳畔,依稀听到唤着我乳名的声音

跪在父亲的坟前

我不忍拍落膝上的泥土

我怕拍净了

父亲会离我更远

篇8:清明祭父的诗歌

细雨霏霏

冷风习习

我又来到你的坟前

一壶清水洗净你的墓碑

我只想这样静静地陪你

别去经年

您的背影渐去

我的容颜已老

记忆却越来越清晰

慈祥如斯,苛严胜他

几缕檀香,跪拜叩首

前尘往事

只留美好

我悄然地离去

亦如我悄然的来

不回首作别西天的你

带走所有哀愁

我已在心底

为你立了一座坟茔

寂寞时

暖一壶浊酒

陪你话离愁

篇9:清明祭父的诗歌

窗透初晓

日照西桥

油菜花儿摇啊摇

执笔惆怅

落笔恐慌

驱车径自回故乡

清明淫雨

雨花飞落

双膝骨折跪坟脚

忆当年父亲喜欢读故事

唱古歌亲朋好友挤满屋

惜父亲自小孤苦少读书

却送儿入学堂含辛茹苦

如今的儿女长大已成林

怜父亲从未享受过幸福

怨苍天之不公

哉大地之不平

叹哉、悲哉

春风拂乱发

春雨湿眼眶

年年倚拦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两行

又是清明值雨上

折菊寄到您身旁

把您最爱的歌轻轻唱

魂断南柯梦一场

篇10:清明祭父的诗歌

那天,天哭了,哭下一场雨来

我也恸哭,念想天国的父亲

弯腰屈背的`父亲啊,天国里

是否有春天,您一生的企盼

耙田,撒肥,播种,育秧

这是父亲春天必做的四道菜

色香味俱全,而后是收获

父亲邀来春雨阳光作伴

进入夏的梦乡……

清明来到,雨中跪拜先父

山虫不语飞鸟不鸣

点旺香蜡,燃放鞭炮,祈愿父亲

天国有个好姻缘不再孤单寂寞

保佑我们岁岁平安前程似锦

祈愿儿孙满堂,子嗣孝顺安康

从远方拂来的清风啊,请放慢脚步

千万别别催醒天国里父亲甜美的梦呓

并抚平他佝偻的背影

【清明祭父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1.夏祭抒情散文

2.清明深处抒情散文

3.清明祭的作文

4.清明祭经典诗歌

5.清明祭英烈演讲稿

6.清明祭奶奶作文

7.清明祭英烈作文

8.清明祭英烈感言

9.三月清明时节抒情散文

10.清明时节的抒情散文

下载word文档
《清明祭父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