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摊破浣溪沙,摊破浣溪沙赵雍,摊破浣溪沙的意思,摊破浣溪沙赏析

摊破浣溪沙,摊破浣溪沙赵雍,摊破浣溪沙的意思,摊破浣溪沙赏析

2023-04-03 08:34:3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零一n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摊破浣溪沙,摊破浣溪沙赵雍,摊破浣溪沙的意思,摊破浣溪沙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摊破浣溪沙,摊破浣溪沙赵雍,摊破浣溪沙的意思,摊破浣溪沙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摊破浣溪沙,摊破浣溪沙赵雍,摊破浣溪沙的意思,摊破浣溪沙赏析

篇1: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典范词作: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麄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韫家

纳兰性德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纳兰性德

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摊破浣溪沙·肠断东风万柳堤

沈曾植

肠断东风万柳堤,十分春过石桥西。斜月冥蒙天水白,梦凄迷。

归去也知琼宇近,起来还见玉绳低。长向断无人处听,子规啼。

篇2: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内容】: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淡黄色花,果实种子可入药,性温辛,能去寒湿。

熟水:宋时的一种饮料。

分茶:宋•杨万里《谈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是宋人加工茶水的一种方式。

书:《历代诗余》作:“篇”

木犀花:即桂花。

【赏析】:

此词的写作时代,当在作者晚年患病将愈之时。作者撷取家庭生活中的事物来写,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拟人手法、对偶句的运用,在表达上都起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篇3: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内容】: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轻:四印斋本《漱玉词》作“明”

彦辅:即东晋•乐广,字彦辅。

大:四印斋本《漱玉词》作“太”

梅蕊:指梅花的花蕊。

丁香千结:南唐•李煜《摊破浣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毛文锡《更漏子》:“庭下丁香千结”。

苦粗生:苦,这里指厌苦,嫌。生,形容词后之词尾,传指李白嘲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

【赏析】:

此词是咏桂花的。赞美桂花金黄的色泽,轻而小的花朵,层层的碧叶,沁人心脾的芳香。金花玉叶,黄绿辉映,旖旎动人。他平和淡泊,不与群芳争艳。作者通过对桂花形象的描写,赞扬了桂花的精神、风度、气质、品格,借以称颂如同彦辅一样的人,表现了作者喜爱“鲜明“的审美观。

篇4:李璟——《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注释】:

真珠:即珠帘。

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 云外,指遥远的地方。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外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这里用《汉书·高帝纪》注:

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一带)为西楚。“三楚暮”,一作“三峡暮”。

【赏析】

这首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

李璟的词,已摆脱雕饰的习气,没有晦涩之病。辞语雅洁,感慨深沉。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情景融为一体,气象雄伟,意境深沉委婉,留有余韵,可称词中之神品,不为过誉。

《漫叟诗话》:李璟有曲云“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非所谓遇知音者。

《诗话总龟》:《翰苑名谈》云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思清句雅可爱。

黄蓼园《蓼园词选》:清和宛转,词旨秀颖。

《南唐二主词辑述评》引《翰苑名谈》云:清雅可诵。

篇5:摊破浣溪沙李璟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作者】

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昇的长子公元943年嗣位称帝,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已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

【注释】

菡萏:荷花的别名。

韶光:美好的时光。

梦回:梦醒。 鸡塞: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故址在今内蒙古。这里泛指边塞。

吹彻:吹到最后一曲。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赏析】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夫妻远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写悲秋,后写念远。构思新颖,自然贴切。体现了南唐词坛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特色。

王国维《人间词话》: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不仅十分贴切地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也含蓄地表达出人物的心情,具有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荆公尝问山谷曰:“江南词何者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妙。

冯延已对中主语,极推重“小楼”七字,谓胜于己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南唐中宗《出花子》云:“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后主虽善言情,辛不能出其右之。

王闿运《湘绮楼词选》:选声配色,恰是词语。

黄蓼园《蓼园词选》:按“细雨梦回”二句,意兴清幽,自系名句。结尾“倚阑干”三字,亦有说不尽之意。

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春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这两句亦远亦近,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四四一页)。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篇6:摊破浣溪沙诗词

柳叶纤细碧婉妆,  柔绦轻舞半垂塘,  若雨烟胧晴诱眼,  媚姿藏。

遥望嫩江春水绿,  低眉情话话情长。  惹下相思魂失落,  满心芳。

残荷

霜至花凋枯叶鸣,  败枝凄切泪盈盈,  几缕斜阳哀叹惋,  恨凋零。

有意春荷心早许,  无情秋雨毁莲蓬,  试问苍天谁的过,  好心疼。

霜染红枫雁两行,  金风几缕送菊香。  清波映照松涛绿,  醉秋妆。

一笔狂书情未尽,  半笺浓墨意飞扬。  点点新词写秋意,  画一张。

月影

照影东窗又写愁,  凭栏月色有谁忧。  多少迷茫惊骇里,  染双眸。

月躲薄云形易散,  花埋叠叶影难求。  一声哀叹谁知晓,  只心留。

无题

戴月披星月色蒙, ??痴心一片染衣红。 ?昼夜兼程期盼里,?意匆匆。

多少朦胧多少惑, ??几人知晓几人通。 ?更待彩虹风雨后,?雁飞鸿。

无题

冷月临窗照影单,  凄风骤雨一肩担。  多少迷茫多少恨,  置一边。

一缕情丝归那处,  几绪哀怨向谁言。  世态炎凉肠寸断,  视之闲。

无题

一曲迷茫弹断弦,  几多愤慨几多烦。  敢问苍天何负我,  泪潸然。

夜雨孤灯谁是伴,  凄风冷月只独怜。  粉黛妆镜无意赏,  费红胭。

篇7:摊破浣溪沙诗词

冷月临窗照影单,   青灯伏案练诗篇。   命鼠难描心底事,    泪涟涟

一缕情丝归哪处,   几绪哀怨向谁言。  花落水流肠寸断 ,   是情牵

篇8:摊破浣溪沙李清照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注释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②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③豆蔻:药物名,其性能行气、化湿、温中、和胃……豆蔻连梢:语见于张良臣《西江月》 : “蛮江豆蔻影连梢。”熟:《天籁轩词选》、《历代诗余》作“热”。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陈元靓《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百草正义》则说: “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

④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

⑤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⑥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

⑦木犀花:即桂花。

赏析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颇为讲究。“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这又与首句呼应。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闲处好”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看时也很随便,消遣而已。对一个成天闲散家的人说来,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却也较平时别有一种情趣。俞平伯说这两句“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词选释》)所见极是。末句将木犀拟人化,结得隽永有致。“木犀”即桂花,点出时间。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酝藉”一词,常用来形容学问渊深、胸怀宽博、待人宽厚的人中表率,如《归唐书·权德舆传》称他“风流酝藉,为缙绅羽仪”。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形容,亦极得神。“酝藉”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

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

【摊破浣溪沙,摊破浣溪沙赵雍,摊破浣溪沙的意思,摊破浣溪沙赏析】相关文章:

1.李璟《摊破浣溪沙》

2.《摊破浣溪沙》诗词赏析

3.李清照摊破浣溪沙赏析

4.《摊破浣溪沙》古诗赏析

5.李璟《摊破浣溪沙》诗

6.《摊破浣溪沙》原文翻译赏析

7.关于荷花的诗句——《摊破浣溪沙》

8.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9.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原文翻译及赏析

10.李璟《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下载word文档
《摊破浣溪沙,摊破浣溪沙赵雍,摊破浣溪沙的意思,摊破浣溪沙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