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修行哲理故事
“快乐gog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生活就是修行哲理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生活就是修行哲理故事,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生活就是修行哲理故事
生活就是修行哲理故事
居尘学道,即俗修真,乃达人名士及愚夫愚妇皆所能为。
——印光法师
有一天,一个叫源律师的人问慧海禅师:“和尚修行用功吗?”
慧海禅师爽快地答道:“当然用功啊!”
源律师紧接着问道:“那您是如何用功的呢?”
慧海禅师平静地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源律师很不解:“所有人都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算什么用功啊?”
慧海禅师摇摇头:“不一样。”
源律师不依不饶:“有什么不一样呢?”
慧海禅师解释道:“世间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索取;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一样。”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养一颗平常心,更要修炼一颗责任心。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他看到有一个青年在池塘边踩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肯定会像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像您那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可以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那你什么时候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顾水车,我就可以无牵无挂地出家,走自己的路了。”
无相禅师问道:“你最了解水车,我问你,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是什么样子呢?”
青年答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运上水来。”
无相禅师说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吗?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出家光看破红尘还不够,更要发普度众生的宏愿才好。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应该持有的态度。”
一个人如果真心修道,那么出家还是在家其实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要有一颗普度众生的佛心,即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心。尽自己所能,在日常生活中把每一件该做的'事情用心做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就可以称之为修行!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是因为还不明白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以为自己的生活只和自己的生活圈有关,和之外的世界无关。其实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与众生有关:你做好一件事情,对你自己、你的亲人、你的同事、你的单位,甚至整个国家、社会都会有积极的意义,这就是你对众生的贡献;反过来,如果你搞砸一件事情也会给很多人造成伤害,这是你对众生的罪孽。
我们每天的忙忙碌碌,不管是生活琐事,还是工作业务,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与天地万物的繁衍生息、与整个世界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只要怀着这样一颗“天地之心”、“民生之心”去生活、去做事,你就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时,就不会去较真,不会有不满,就如慧海禅师所说,“吃饭时不百般索取,睡觉时也不千般计较”,就能活得安心,活得快乐。
篇2:生活哲理随笔:“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修行
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一种态度,但要做到,并不容易。但这份成长的经历,也是我们重要的经历。
早上看懂懂日记。
他谈到修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修行。
什么情况?
啥年代了,还要两耳不闻窗外事?!
事情是这样的。
他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号主每天发一小段摘抄。文章不长,但能感觉到号主的用心。
最近,停止了更新。
他以为出了什么事,联系到号主。
原来是号主放弃了。
她遭受身边人的打击,说她做的事没有意义,个人喜欢并不代表别人也会喜欢,瞎折腾!
看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是我,会放弃吗?
如果身边有人问我,整天写些平常小事,没新意也没深度,浪费时间,还没收入,有意义吗?
我此时的答案是不放弃,有意义!
因为我本就不会写,不可能一写就成了爆文,被人关注,开了原创,被人打赏。
如果真这么容易,人人都可以来做了。
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学习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急不得。
就比如我在公众号写文章,给自己一年的时间,看能否坚持?
在此期间,我坚持每天写。写的过程中就会梳理自己的思维,即能开始思考又锻炼了语言的组织能力。
这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可以说这是一个技能的学习。
如果有人抱着开原创,得到打赏的心态来做。必定走不远。
首先,他的初心就不对。
他的关注点是在开通原创上,必然觉得自己的文章不错,没把关注点放在“写”上,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少了一份感情,不会打动人。
其次,就算他已开通了原创,如果文章不能打动人,怎会有人打赏?读者又不是傻子,是人,就只会为价值买单。
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赏的心情。反正我打赏时,是觉得我从文章里确实学到了很多,为作者的付出而打赏。
我想,那位号主选择放弃,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她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被人一质疑,就打了退堂鼓。
拿出诚心来做,真的没人看吗?
当然不会!只是有些认同的人没有发声,她只听到了不认同的声音。
我的公众号关注的人不多,每篇的阅读量平均十二三人,高的也只有四十多。
但我知道,这十几人才是目前认可我的。他们中间也有不发声的,我并不知道是谁,可我很感动那份存在。
坚持并不容易,很难!
难在会因外部的声音干扰自己的信念。
“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让我们望回内心。
是主张我们屏蔽开周围的喧嚣和不良的杂音。
知道坚持的是自己的成长,而不是用一些数据来判断坚持的意义。
即使观众席上只剩下一个人,也有坚持的必要,因为他认可了你的付出。
如果一个人都没有,也要坚持,因为成长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坚持给自己看,先感动自己,再感动他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把公众号留给孩子,也许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在这里留下与我相关的一切,曾经的过往,现在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
他现在是不屑来看,会有一天,他会在这里,看到妈妈成长的印记。
作者:又耳
公众号:又耳夜读
篇3:人生是一场修行哲理故事
人生是一场修行哲理故事
小和尚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小和尚: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小和尚: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就砍柴,担水就担水,做饭就做饭。
我们大多数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在另一件事上。上班的时候想着家里的事,吃饭的时候还不忘看电视。放不下的事太多,心不静,所以我们累。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就是把心打开,心打开了才能开心。世界这么大,天空这么深,都不如我们打开的心。罗大佑写给三毛的一首歌里有这么一句唱词:只是秋去春来中,分开我们的不是宿命的安排,而是心灵的隔开。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放开,你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修行先修什么?修心。心是人生旅行唯一能够拿走的物件,而不是豪车或者别墅。修心的最好法门便是在人世的繁华中历练,既享得入世的繁华,又耐得出世的寂寞。
修心,修什么?
舍得。有舍方有得。试想:得非所欲,舍非所愿,该是一种何堪的心伤。
承受。只有不断地承受,我们才会不断走向成熟,收获生命的欣喜。承受,使我们走向美丽和成熟;承受,更加彰显生命的`辉煌。
坚持。没有谁会知道明天的样子,也许是今天的复制,也许是昨天的粘贴,但是既然你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吧!
包容。行包容他人之举,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人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淡定。世界充满诱惑,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我们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面对这些,我们无须大喜,也不必大悲,因为这本是生活的一部分。
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网络,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修行,是一条通往人类内心最深远处的道路。
篇4:生活即是修行
生活即是修行_散文欣赏
夜凉如水,冬天总是带给人一份慵懒,寒冬时节,送走了秋收,酝酿着春天的果实。冬天是辛苦,你要冒着冰寒行走,艰难攀登,偶尔在下个雨,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地入冬了。校园里的草树,也都寒冷地打颤。遥望着碧湖涟漪波动,思绪总是牵引。几年的大学总是在奔波忙碌里走过。有时候总是以快乐和微笑来面对生活,可是有一天自己也开始累。那时朋友,会一直觉得,为什么你总是那么无忧无虑、很快乐。其实,只是忙碌的时候,忘记了去忧伤、忘记了去想那么些烦恼的事,也是因为没有精力吧。人何必想那么多,过得很复杂。人心简单了,你也就少了那么多的不快。
人,就该给自己一场自由的旅行,偶尔把自己放逐晴空,让自己身心放松。人活一世,说长不常,道短也不短,最重要的事活得舒坦,过得快乐。名利地位,物欲名欲,皆不过是为了获得幸福快乐生活。
人的每一天都是一场修行,当你经历每一件事的时候,都是在告诉你一个道理,你是否把它记下来了,那就是所得。有些失去的,觉得不幸的',它未必就是那样。想开、看淡,你也就少了一份苦恼。
也许这是很难做到的,你总羡慕别人美丽,但不知别人的努力;你总欣羡他人家财万惯,你却没有看到别人饥寒交迫地艰苦潜行。你总惊羡别人的多才多艺,但你也不知别人怎么去付出;……在你羡慕别人的时候,是否想想自己做了什么。我们总在羡慕别人拥有的,却没有看到自己现在拥有,没有反思自己没有的原因。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不足,人只能做到相对完美,少有绝对完美。这就像中学时代,做判断题的时候,绝对的句子,总是让人质疑,百分八九十是排除的,这和人的命里一样,毕竟人也不是抽象的神。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修行,懂得修行,你的人生就会与众不同。永远地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等你老了,在也没有精力的时候,你回望自己走过的路,那就是一片狼藉,曾经迷茫,如今还是迷茫。
为什么有一些人的生活多姿多彩,而相反地,有一些人的人生,就是碌碌无为。有些人名垂青史,让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们,不仅因为他们的伟大贡献,也因为他们具有不一样的人生修行,我们看到了他们别样的人生轨迹。怎言曰,那不是一场努力酝酿自己人生的修行呢。
万事万物,不一样的,总是有特色,物以稀为贵,那些过着与众不同修行的人,他们就是活得多姿多彩。
篇5:生活哲理故事
苏丹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于是,一觉醒来,他召来智者为他解梦。
智者说:“陛下,你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你就会失去一个亲人。”
苏丹大怒:“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胡言乱语,给我滚出去!”
苏丹另外找来一位智者,向他述说自己的梦。智者听完说:“高贵的陛下,你真幸福呀,这是一个吉祥的梦,意味着你比你的亲人更长寿。”
苏丹听完后,命人奖赏这位智者100个金币。
这位智者走出宫殿时,一位侍者走过来对他说:“真是不可想像,其实你同第一位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你会得到奖赏?”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很简单,一切都是由表达方式决定的。”
在很多情况下,幸福与不幸,战争与和平都系于一句话。在任何时候都要讲真话,但讲话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时,表达不当也会引起严重的问题。
真理就像一块宝石,如果拿起来扔在别人脸上,就会造成伤害。但是,如果加上精美的包装,诚心诚意地奉上,对方必定会欣然接受。
篇6:生活哲理故事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为住在城市的东区而苦恼。他举止文雅,行为中正,而东区的人们粗俗随意;他生活有规律,从不过分,但东区的人们却喜欢肆意狂放;他品质高洁,从不能容忍自己有微小的不检点,东区的人们则似乎不太注重这些,市侩气功利心重。
于是他向一位智者求助,究竟是搬迁别处,还是做其他打算。
智者听完他的叙述,静静地过了一会儿,一句话也不说,便带着他去了一个山谷。那个山谷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更有成千上万只乌鸦在这里盘旋、静立、打闹、栖息,整个山谷异常和谐。可是,黄昏的时候,来了一只苍鹰,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苍鹰仗着自己身强体壮,飞翔能力强,气焰嚣张地一会儿挤占这群乌鸦的地盘,一会儿啄咬那一群乌鸦。和谐热闹的乌鸦群变得混乱惊慌起来。它们四处逃窜,惊慌失措。骚扰了一阵后,苍鹰似乎很不屑与乌鸦们为伍,又趾高气扬地飞走了。
看着眼前这一切,智者缓缓开口说:“苍鹰以为自己和乌鸦相处是受了委屈,殊不知乌鸦并不乐意与苍鹰在一起。对于生命而言,其实没有高下,只是生活方式存在差别。所以,你不应该嫌弃东区,而应持有感谢之心,感谢他们对你这个不同类人的容纳。你自以为居住东区是一种耻辱,而对东区的人们来说,你的生活方式和所谓的道德优越其实是一种‘骚扰’,与苍鹰对乌鸦群的行为无异啊。”
有德之士很惭愧。他以为自己卓尔不群,没想到实际上只是需要别人接纳才能生存的可怜虫。自己嫌恶想要离之而去的人们,恰恰是自己最珍贵的财富。
【生活就是修行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4.生活哲理
10.生活哲理随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