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

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

2023-03-19 08:21: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你什么都不知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

篇1: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

更多圣诞节相关内容推荐

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Christmas)一词,源于古英文的Cristes maesse,意思是基督弥撒。拉丁某宗教徒于AD 336年,开始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记念耶稣的诞生;东正教则以一月六日为圣诞。圣诞节(christmas)是某宗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同时也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期与时值仲冬的农节和太阳节这两个非某宗教节日巧合,因此庆祝习俗来源不一。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12月17日农神节是寻欢取乐、互相馈赠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义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罗马人在元旦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并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族渗入高卢、不列颠和中欧等地,又带来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宗教仪式。于是,有了团聚欢宴、燃烧大块柴木、品尝大木形糕饼,张挂树枝、陈放枞树、访亲问友、来往馈赠等庆祝活动。象征温暖和长寿的火与灯光,一向是冬季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内容,在某宗教和非某宗教习俗都是如此。常青树象征奋斗生存,自从中世纪以来就与耶稣圣诞节庆祝活动发生联系。由于历法不同,东正教及其他东欧教会的圣诞节日期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圣诞,英文是CHRISTMAS,美国韦氏辞典,认为这个字是由CHRIST+MASS合成的,其意义是“基督祭典”,而英国牛津辞典亦做相同解释。央格鲁撒克逊语“圣诞”一句,也一样是基督祭典之意。其它非英语系统国家,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 圣诞”则有“生日”的意思。至于德国人,称圣诞节为“圣诞季”,但其原文则含有“圣夜”之意。圣诞节是一个普天同庆,人人皆欢乐的日子。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因为传统习惯的不同,其圣诞节习俗也各有差异。

圣诞节的意义

圣诞节的意义是纪念耶稣。每年的12月25日,是某宗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某宗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某宗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 是西方似我国过春节。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字。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苏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

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某宗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圣诞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圣诞节的复真正含义是为了纪念制耶稣诞生。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诞节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 。

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

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意味着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

圣诞节是某宗教世界最大的节日。一般认为12月25日作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

因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

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篇2:圣诞节由来和意义是什么

目录

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真正意义

圣诞节的习俗

圣诞节的由来

纪念耶稣出生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罗马教会设立

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历史学家在罗马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基于此原因,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甚至广大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圣诞老人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返回目录

圣诞节真正意义

从神为他的儿子所取的名字我们也能看见圣诞节的真实意义:

一、基督:

太一章1节,应验了旧约圣经的话,证明他是神,他的旨意永远立定。基督是希腊文,意为受膏者,希伯来文翻为弥赛亚,与基督同义。

二、耶稣:

太一章21节「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神的儿子降生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将人从罪恶的权势与绝望中拯救出来。

三、以马内利:

太一章23节「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神儿子降生的意义不仅是要降生在马槽里,降生在十字架上,更重要的是他要降生在你、我的生命中,你、我的生活里,他要与人同在。

圣诞节不仅只是卡片、圣诞树及一些宗教活动而已,今年的圣诞节让我们再次思想,神的儿子是否已经诞生在你的生命中,你是否在他的里面得著罪的赦免,有赦罪的平安和喜乐,你是否真实相信神的话必成就呢?

在今天的社会。圣诞节已经是一个世俗化、全民性、世界性的节日。馈赠圣诞卡和圣诞礼物虽没有圣经根据,但也没有违背真理,且带有关怀的善意,不失为优良的传统。至於圣诞树虽有异教的根源,但现代人摆设圣诞树已没有异教徒原先的意义。意义是由人去赋与和解释的,当圣诞树不再有异教意义,正如12月25日这日子不再有异教意义之时,保留圣诞树也无可厚非。

至于圣诞老人,俨然已成为了圣诞节的主角,很多人忘记了欢迎救主降生,对这虚构人物反而趋之若鹜说∶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记住,我的弟兄姐妹们。耶稣基督才是圣诞节的主角,正如美国常说∶jesus is the reason for the season(耶稣是庆祝这时节的缘由)

记住:圣诞不是吃吃喝喝高兴,而是恭迎救主伟大赎情。圣诞不是自我享受之际,而是委身传福音之时。而且是最佳向大众传福音的时机,可要把握哦!

<<<返回目录

圣诞节的习俗

圣诞节这一天,大多数家庭都会之作贺卡,发给亲属,朋友,邻居,亦表示对他们的祝福,而小孩子最喜欢吧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因为礼物会放在袜子里面。他们都会期待第二天袜子里面会出现什么,而带圣诞帽就是为了让自己下一年睡觉睡的安稳。圣诞树则是一种装饰,有着点缀圣诞节的作用。

圣诞节是西方的一个传统节日,圣诞节有着很特殊的意义,因为他即是一个传统节日,而且还是一个宗教重要节日,圣诞节也随着全球往来加重开始传播到了全世界,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返回目录

篇3:圣诞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圣诞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圣诞节真正的意义:纪念道成肉身的耶稣:「耶稣」这名字在希伯来文中是「拯救者」或「神的帮助」之意。他的门徒称他为「弥赛亚」或「神的受膏者」。「基督」是「受膏的那一位」之意。早在耶稣降生之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赛亚已预言:「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赛七:14)「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之意,说明神临到人间。

由於耶稣的诞生是由圣灵降临在童贞女马利亚身上而怀胎,所以耶稣即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他的降生应验了旧约圣经中许多的预言。有关基督从童女而生,降生的时间地点,降生前的先锋预备和预取的名,降世后成人子所受的待遇,以及降生的目的,都不迟不早地按父神旨意成全,一一应验了众先知的预言。

一般以为「公元」是以耶稣降生那年为始计算的,公元本身是历史上记载耶稣降生的划时代标帜。「基督耶稣降世」应该是圣诞节的头条新闻,因为这是天使向惧怕的牧羊人所报的大喜消息,这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唯有耶稣基督才是唯一的「救主」,他是「神子」为把人类从罪恶里拯救出来,才降生成「人子」,这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

纪念复活升天的基督:主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他甘心为罪人受死,并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复活之后曾先后十次显现给抹大拉的马利亚、十一个使徒和一些门徒看,甚至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复活后四十日之久,在使徒们众目睽睽之际,忽然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他升天了,他在天上为众圣徒代祷和预备将来的住处。主耶稣的降生既是一个神迹,主基督复活又是另个神迹,因他不但有复活事实的铁证,也应验了旧约圣经的预言,「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复活的基督,是我们信仰的中心,只有相信从死里复活的救主,才能得救。当我们庆祝圣婴之降生,更重要是相信他是复活之主,他也把复活的生命赏赐给属他的儿女。

纪念为人舍命的救主:「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若没有主耶稣的降生,也就没有舍命赎罪这回事了。救恩的中心是主在十字架上的流血救赎,而十字架的中心是神的爱。关於十字架的救恩,在圣经中有很多预言和预表,从亚伯献祭起,直到主耶稣和门徒最后一次晚餐,都直接或间接地预言和预表,一致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各各他的十字架。主耶稣的舍命救人,「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太廿六:56)。他虽是至高者,却为人类的罪,降生在最卑贱的马槽里,生长於平凡的木匠家,为传福音给心灵贫穷的人,谦卑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因他受的刑罚,使信他者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使凡接受者得医治,只有藉著神的羔羊——无罪的耶稣,才能除去世人罪孽,成全神的救恩,因此在纪念圣诞同时,切勿忘记他降世的目的。

纪念必定再来的君王:主耶稣再来是一个肯定的事实,这个真理是新约圣经的一个重要主题,平均新约圣经每二十五节就有一节论及主再来的事。主耶稣在他死前和复活后,曾超过二十次以上用预言、应许、比喻等不同方式宣告他还要再回来,这个真理可以说是他一切教训的骨和肉,也是所有_有福的盼望。

圣经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廿二:12)他第一次降生,是义者代替不义者,无罪者代替有罪者,也就是替死换生,救人灵魂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但是救主降生到今日已快两千年,主再来的日子确实近了,审判的时候已经快到了,这对全世界应当敲起警钟。升天的时候,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麽样来,但这次降临的耶稣要做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还要来接凡属於他的人到他现在预备的地方去。主耶稣亲自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约十四:2-3)同时基督再来还要审判罪人,他现在还没有回来,这并非耽延,乃是宽容,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

耶稣基督降生在这个世界,并非一乐园,当你鸟瞰这人世时,你会发现它充满著罪恶、黑暗、和痛苦的人间,这都是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所致。但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差他的儿子第一次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叫人因他得救。所以耶稣降世的那夜晚,是神圣、至善、安详、喜乐、它蕴含著温暖和光明,为那些沉溺在黑暗、不幸中的人们带来了安适、慰藉及力量,也带来了永恒的祝福。未知你是否已经完全脱离了罪恶的捆绑?有否清扫你的心房迎接这位救主呢?只有耶稣基督的权力才能使人类的心灵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圣诞是一个自由的生日,也是奇妙伟大的诞生。

今天,只要你悔改自己的罪,相信他,接受他做你个人的救主,你的罪就被赦免了,你与上帝就恢复了那起初和睦的关系,你就得了永远的生命。今天你接受耶稣在你的心里,今天就是你的圣诞节,愿上帝今年赐给你一个特别的圣诞节!

圣诞节与中国的故事

圣诞节,英语称为Christmas,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具有较强的背景,所谓现代主要由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等组成,1583年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建、利玛窦来华,开启近代天主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1820_年,新教马礼逊也来华传教,伴随着的传播,圣诞节等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也开始进入中国。圣诞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故事,就此开始。

“圣诞节”在中国早已有之,并不是现代圣诞节的意思

与这种外来宗教不同,圣诞节其实是个中国传统名词。在的耶稣生日作为圣诞节传入中国之前,就已存在了上千年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提到过圣诞节,曾为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作序,内中有云:“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

中国古代的圣诞节,实际指的就是“圣旦”,也就是皇帝的生日。从唐代开始,皇帝生日成为了正式的圣诞节。

到了宋朝,不仅中原汉王朝开始把圣诞节作为每年皇帝生日来纪念,北边的契丹辽王朝也开始了相应的节日纪念活动。等到了明代,不仅皇帝的生日是圣诞,皇帝媳妇皇后的生日、皇帝母亲皇太后的生日也都成了圣诞节的组成部分。到了清代,《大清会典》对皇帝皇后等人的圣诞日期和庆祝规格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推动之下,圣诞节在民间也相应的实现了普及化——各种神、仙、佛、菩萨的生日都可以是“圣诞”,从如来佛到观世音,从吕洞宾到各色神仙,生日都算圣诞。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张道士也说过给大仙“遮天大王”做圣诞。即使在西方的圣诞节已经正式出现的中国近代,圣诞节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孔子生日。鲁迅在《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中写道:“今年圣诞,尤为热闹,文人雅士,则在陶园雅集,即席挥毫,表示国粹。”

篇4:圣诞节的由来及意义_圣诞节吃火鸡的意义

圣诞节是基督的支持者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诞生在犹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恒。该书记载圣母玛利亚是因圣神的感动而怀孕,就在与丈夫若瑟返往家乡时遇上所有的旅店客满,因此玛利亚被迫在马槽里产下耶稣。据说当耶稣安祥的睡在马槽里,在遥远的东方有三博士追随天上的一颗明亮星星找到耶稣,并膜拜他。牧羊人在旷野中也听到有天使的声音在天上发出,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佳音。

耶稣诞生的年份已无从考察,但大多数考古学家都认为应该是在划分世纪的那一年(即是公元前一年)为其诞生之年。但正确的日期却无法确定,因此在早期的基督宗教派便把罗马帝国密司拉教在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太阳神诞辰改为圣诞节。

篇5:圣诞节的由来及意义_圣诞节吃火鸡的意义

圣诞节来临,各大豪华商场门口挂起灯串,立起圣诞树,喜气洋洋的装饰吸引人们购物消费。人们三五成群走在大街上,享受着圣诞节带来的节日浓郁气氛。商家不会放过促销的好机会,而人们又能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生活变得更有仪式感。有的人喜欢圣诞节是因为可以买到比平时优惠的东西,有的人喜欢过圣诞节是因为可以吃到甜点西餐以及收集那些和圣诞节相关的可爱的公仔玩具,还有人过圣诞节是找个理由邀请朋友吃饭逛街,或者给爱的人准备一份节日礼物。

在国外,圣诞节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节日,因为父母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心愿,平常父母舍不得买且孩子心仪不已的礼物,会悄悄出现在家里的圣诞树下,当孩子们打开礼物时,惊喜溢于言表。虽然每年的圣诞礼物都是父母准备的,但父母也不要求孩子感念自己的恩德,借着圣诞老人的美名做好事,给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篇6:圣诞节的由来及意义_圣诞节吃火鸡的意义

其实圣诞节最早并不是吃火鸡的,当时欧洲贵族主要吃的是烤孔雀,烤天鹅等等,但是这种食物数量比较少,而且非常昂贵。后来欧洲人进入美洲之后,在当地发现了野生的火鸡,这种火鸡长得非常的漂亮,就跟土耳其服装一样。而且火鸡体型硕大,于是就将火鸡带回到欧洲,从此欧洲国家的餐桌上面就多了一道美食,叫做烤火鸡。据说吃了烤鸡之后可以带来好运,而且火鸡烤制之后红彤彤的,非常有节日的气氛,其实最主要是为了庆祝耶稣诞辰。

圣诞节吃什么

1.姜饼

圣诞节的时候,西方一些国家会制作姜饼。姜饼是用姜、红糖、面粉、果仁等这些食材制作而成的一种小饼干,又酥又脆,而且非常的薄,同时造型也非常的可爱,很多孩子特别爱吃,而且会把它们装在精美的袋子里面,送给其他小朋友。

2.烤肉

在圣诞节的餐桌上面,各种烤肉是少不了的,除了有烤火鸡之外,还会有烤乳猪、烤鸭、烤鹅等等,将这些烤肉烤制好之后,男主人进行切开分发,然后搭配烤面包、沙拉、浓汤、让家人们品尝。

3.树干蛋糕

树干蛋糕也是圣诞节必吃的美食之一。这种蛋糕是用奥利奥,奶油和面粉制作而成的,它的造型就跟树干一样,据说吃了之后,就会在新的一年有非常好的运气,所以树干蛋糕也成为了圣诞节的美食之一。

篇7:劳动节由来及意义

劳动节由来及意义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帝国主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虽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篇8:国际劳动节由来和意义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1886年的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早在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就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随后在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或“干草市场屠杀”。在随后的宣判中有8位无政府主义者以谋杀罪被起诉,4位无政府主义者被绞死,1位在牢中自杀。

“干草市场**”纪念碑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及抗议随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工人的抗议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国际五一劳动节”的前身。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篇9:国际劳动节由来和意义

这场斗争虽然被镇压了,但其意义却十分深远,此后由于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和不断斗争,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节。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May Day),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中国关于劳动节的历史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20_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_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0_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从20_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五一黄金周成为历史。

篇10:春节真正由来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饺子。

又称“水饺”,因为形态微扁,于是还有些地方叫做“扁食”。多用皮包馅,通过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年糕。

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既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经发展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新年美食。

元宵。

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在宋代时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原料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之意。

屠苏酒。

据说是我国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苃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将其流传开来。屠苏,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据说于正月初一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相关文章:

1.植树节的由来及意义

2.圣诞节的由来及习俗

3.世界微笑日的由来及意义

4.五四青年节由来与意义

5.春节大扫除由来意义

6.圣诞节的由来及相关英文介绍

7.圣诞节的由来作文

8.最有意义圣诞节日记

9.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

10.重阳节有什么由来意义

下载word文档
《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