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背水一战的主人公
“搞学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成语故事背水一战的主人公,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成语故事背水一战的主人公,供大家参考。
篇1:成语故事背水一战的主人公
韩信(前226年-前1),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文学家。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
韩信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出世”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历任齐王、楚王、淮阴侯等,却也因其军事才能引起猜忌。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韩信由于被控谋反,被吕雉(即吕后)及萧何骗入宫内,最后被处死于长乐宫钟室。
背水一战的成语典故
公元前2,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国统帅陈余,率领20万兵马,集结在井径口准备迎战。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韩信这次领兵前来,一路上打了许多胜仗。他乘胜而来,其势不可挡。但是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士兵不饱,战马也缺乏草料。我们井陉地方的山路很窄,车马很难通过。因此,我倒有个主意,可派三万兵从小路截断他的粮车。你再把沟挖得深些,墙垒得高高的,固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这样一来,他们前不得战,后不得退,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捉住韩信。”
李左虽然说得条条在理,可陈余是个书呆子,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说: “我读过不少兵法。兵法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比敌人大一倍,就可以和敌人对阵。现在汉军号称几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况且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我们的兵力超过汉军许多倍,难道还不能把他们消灭掉吗?如果今天避而不战,别人会讥笑我胆小。”就这样,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意见。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策,十分高兴。于是他就把兵马驻扎在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待到后半夜,韩信又派出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准备袭击赵营。然后,韩信再派10000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陈余探知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哈哈大笑说:“韩信空有虚名!背水作战,不留后路,这是自己找死!”天亮了。
韩信带领后队兵马,打出帅旗,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杀来,赵军立即迎战。交战后,汉军假装败退,抛掉旗鼓,向河岸阵地退去。陈余不知是计,指挥赵军拼命追击。这时,韩信埋伏的2000轻骑兵,见赵军倾出击,立即杀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换上了汉军的旗子。赵军追得汉军退到了背靠汉水的阵地上。汉军后退无路,于是他们返转过身,一个个背水拼命死战。赵军久战不能获胜,士气开始低落。后来,当他们忽然又发现背后自已的营垒上都插上了汉军的红旗,军心顿时大乱,纷纷四外溃逃。
于是,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他们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胜利之后,有军士问韩信:“兵书上说,布列阵地要右后靠山,左前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为阵,意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说:“这也出自兵法。兵法上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这是因为,置之死地,兵士们为保存自己生命便会拼死作战;如果留下生路,一和敌人交手,稍有不利,有的就可能逃跑。”
这场战役后,人们都称赞韩信很有谋略。
篇2:背水一战的主人公
韩信(前226年-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文学家。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韩信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出世”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历任齐王、楚王、淮阴侯等,却也因其军事才能引起猜忌。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韩信由于被控谋反,被吕雉(即吕后)及萧何骗入宫内,最后被处死于长乐宫钟室。
篇3:背水一战的主人公
前204年十月,韩信、张耳率兵向井胫(今河北井隆旧城)进发,赵王歇和陈余在井隆口设防,准备与汉军决战。井隆,是太行山中部的东西主要交通线,因山四周高,中间低,山形如井而得名,扼住井径口,兵马再多也无法东进。韩信到井隆后,见赵兵守卫森严,只好停军不前,派人侦察赵军虚实,再相机行事。
陈余有个谋士叫李左车,极有谋略,善于用兵。他得知韩信按兵不动,对陈余说:“韩信占领西河(即黄河以西地区),俘虏魏王,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又有张耳辅佐,其士气之盛,我们不宜同他马上开战。韩信长途跋涉,军粮补给困难,井胫山路崎岖狭窄,大队人马无法行走,粮草锚重只能跟在最后面,若派出三万人马从小路先断韩信粮草,赵军深沟高垒,坚壁不战,在大山之中,韩信无处筹粮,不出十天,韩信必败。”
陈余书生气十足,不懂用兵之道,老是讲什么仁义之师不用奇诡诈谋,说:“兵法说自己兵力十倍于敌人可以包围敌人,两倍于敌可以开战,战则必胜。现在韩信号称数万军队,实际上并没有几万人;又千里奔袭,疲劳不堪。而我们有二十万大军却避而不战,诸侯们都以为我们胆小可欺,都会来进攻我们。”他固执己见,拒绝采纳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听说李左车的建议,大惊失色,果如此,汉军必然大败;后又听说陈余拒不采纳,心中大喜,知道陈余不足为惧,乃下令进军,距井径口三十里处扎营,命士兵和衣而卧,随时听令。半夜时分,韩信选轻骑两千,每人拿一面汉军旗帜,避开正道,翻山越岭,人不知鬼不觉地埋伏在赵军大营周围,告诫他们;当看见赵军倾营而出追击汉军时,即冲入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旗帜就行了。
接着,韩信即率军渡过绵水,背水列阵。赵军望见,大笑不止,以为韩信根本不会用兵。天亮之后,韩信率军冲杀过来,两军混战良久,不分胜负。韩信、张耳故意装出失败的样子,丢掉旗鼓轴重边战边退,向背水而阵的汉兵靠拢。赵军见汉军退走,果然倾营而去,边追边抢战利品。
汉军前有赵兵,后是河水,没有任何退路,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逃生,因而两军会合一处,奋勇拼杀。赵兵遭到汉军的突然反击,大吃一惊,急忙应战,才发现汉军并非如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事实正相反,赵军人数虽多,实在没有取胜的把握。双方激战到中午,陈余见一时难分胜负,传令收兵回营。
哪知道赵营上空飘扬的全是汉军旗帜,赵军以为赵将已全部被擒,无心恋战,发一声喊,四散逃命。赵王歇和陈余指挥随从杀了几十个逃跑的士卒,想重整军容,哪里禁得住!汉军趁势冲杀,赵军全军覆没,赵王歇被俘,陈余被杀,韩信遂一举占有了赵国的大片土地。
汉军一战破赵,全军一片欢腾,纷纷向韩信庆贺,同时间韩信说:“按兵法规定,安营扎寨,排兵布阵,要右靠山陵,左依水泽,最忌的就是背水陈兵。将军背水列阵,我们心里不服,结果却大获全胜,这是什么道理呢?”
韩信回答说:“这在兵法上也有记载,各位不注意吧了。兵法有云:‘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我正是按这句话做的。我平常对将士们关心不够,仅靠军令指挥作战,将士们并不亲附我,我不置之死地,更不会舍生忘死地为我作战。否则,将士们见赵军势大,必然后退溃逃,哪有现在的胜利。”诸将听后,由衷佩服,说:“我们和将军相比,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韩信知道李左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曾下令军中有生擒李左车者赏金千斤。战斗结束后,李左车果然被俘。韩信亲自为李左车松绑,虚心求教用兵燕齐的方略。李左车被韩信诚意所感动,分析双方形势之后,建议韩信改强攻为抚慰,攻心为上,用兵次之,旬日之间,燕地百姓将自动归服。韩信一一照办,果然不战而下燕地。
韩信作为汉初三杰的军事家,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充分的体现了他的惊世才华。行军谨慎,准备充足,用计别具一格,因势利导,不拘泥于传统战法,奇计奇效。
【成语故事背水一战的主人公】相关文章:
5.背水一战寓言故事
8.使用背水一战造句
9.初出茅庐的主人公
10.《老人与海》的主人公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