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情感美文
“NaemDd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留白情感美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留白情感美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留白美文
留白美文
雨微凉,没有了夏日的喧嚣,仅有一份秋季的宁静致远。
夜,风尘中的荒凉。
注定是个无眠之夜,心中好似有什么牵引着。凌晨时分,提起手中的笔,想写下此时的心情,却不知该如何落笔。明明有千言万语要诉说,亦不知道从哪头说起。莫名的无助涌现至心口,如同窒息般的难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仍然了无睡意。站在窗台,看这灯火通明的闹市,只觉得烦闷,突然很想很想逃离这个世界。
你知道什么是绝望吗?那是一种麻木的痛。
似乎起风了,撩起我额前的发丝。我想,我执着的到底是什么。
思绪越发的乱了,耳边响起某人最爱听的白月光,只是,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听歌的人已经不在了,终究是人走茶凉了。
旋律一如既往,而我不能忘……
在这个时代,谁会情动?
大脑就像风筝一样,随风而去。
笔墨凝丹青,谁的留白。
篇2: 留白的美文
关于留白的美文
小时候跟爷爷在乡下生活,我最喜欢跟爷爷去刨花生和红薯,刨出来就能吃,还特别有成就感。“看,爷爷,我刨的红薯比您的大!我这一兜花生比您的多。”听我说完,爷爷总是捋着胡子笑着说:“还是我孙子有本事。”
我们收过后,过几天,总有老人小孩去我们家地里再“溜”一遍,竹篮里也是满满当当的。我很不服气,我们家种的,你们凭什么?我便想去说道说道。爷爷忙拦住,教导我说:“我们要收的`,已经收了,漏了的留在地里不是白糟蹋了,人家捡去有啥不好?咱只管收的,别管丢的。”爷爷总是这样,遇事,总是捋着胡子呵呵一笑:“好说,好说。”村里有个家长里短的纠纷,都请他去主持公道。
后来我读了大学,就留在了城里,做人事管理的工作,其内容主要是对人员业绩的考核,分总量控制、过程控制、时段控制、督促、检查、落实等,环环相扣。我有一个同学,一毕业就创业当了老板,如今手下也有二三十名员工了,就把我这一套搬了去。
我原想他们公司人少,用上这套管理表格,肯定能搞得清清爽爽,谁想他用了一个月就鸣锣收金了。他说:“你那考核就是计算器,太细了,很多时候没那个必要,人的士气都算没了。”
我听了后觉得有点儿奇怪。一天同我们单位工程师聊天,他说:“这和看房子一样,你只注意墙和地板这些实的,其实我们用的是空间。”这让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三十根辐条加一个孔洞组成一个轮子,但最关键的是中心那个孔。书法中有种说法叫“计白当黑”,就是说,黑处理得是否得当,要从留白处看,并不一定是要盯住黑色线条。还有如中国国画《水牛》,一头牛,一株垂柳,几只小鸟,水一笔不着,一片空白,可它早已画在你心里了。
留白就是留有余地。留白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其实它非常丰富,是事物的另一面,以反衬的形式透出另一面。这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可惜我以前不懂。
篇3:给生命一点留白美文
给生命一点留白美文
小说上有个创作手法叫“留白”。“留白”说的是在小说创作中,不要把故事写得太满,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地全抛出来,否则,会使小说失去悬念、张力、吸引力和震撼力。真正的写作高手讲究的是欲擒故纵、欲说不言,懂得藏匿,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我是个摆弄文字的人,自然懂知其中的章法,由此联想到我们的人生。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岁月不会因人的好恶与意愿改变频率或放慢脚步,大不必写得太满,让自己长期负债累累、重荷运行。做一个会写小说的人,学会享受生活,懂得适度留白,厄运的风险必然会大大降低,也必然会增加幸运的指数,从而获得一生的幸福、轻松、快乐,这才不失为一位真正的'智者。
名利上留白。渴望名利双收是人的本性,靠自己的拼搏、正常的渠道获得,这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若把名利看得过于重,每时每刻纠缠于名利得失之中,不肯适当丢弃一些“追求”的包袱,难免会被压垮,造成身心疲惫,欲速则不达。有些人为达目的,不惜透支生命、牺牲家庭,更有甚者,亵渎自己的人格、不择手段争名夺利,到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一无所有的悲惨结局,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范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殊不知,人生就这几十年,没必要在名利上过于争强好胜,即使你争得高官厚禄、名利双收,也不过是一日三餐,夜眠三尺,最终是化为一抔泥土,堙没于岁月的河流。倒不如,给自己的膨胀的欲望一个限度,在追求名利的心路上掐出一段,忍痛割爱,适当留白,拿得起,放得下,应舍即舍,该得即得,顺其自然,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这样的生活才轻松愉悦、丰富多彩。
事业上留白。事业有成是成功人士的标志,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力,谁都希望自己事业有成,引起公众的关注,博得尊敬、赞扬,成为同类中的佼佼者。但通往成功的路上布满荆棘沟壑,悬崖峭壁,充满了艰辛和险恶,没有顽强的意志、坚韧的精神,不能也不可能登上光辉的顶点。所以说,事业有成需要不懈地努力,付出高昂的代价。凡事要一分为二,讲究个度,事业心要有,一个人若没有事业心,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是可耻可悲的。常言,物极必反,事业有成不是人生的全部,为获得成功用一生的心血倾注,舍弃一切的一切,生命的价值必将大打折扣,又有何快乐而言。真正的智者,是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忘留白,懂得“德智体”全面发展,懂得休养生息,留出一些精力和时间打理生活,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品味,善于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成功有大有小,小进步也是成功,不要好高骛远,把标准定的太高太大,芸芸众生中“极品”毕竟是少数。所以说,追求成功要因人而宜,量力而行,没必要搞得终日心力交瘁、郁郁寡欢。否则,所谓的成功有何裨益。
生活中留白。岁月悠悠,人生苦短,学会驾驭生活,学会享受生活,让自己的生活轻松愉悦、阳光灿烂,才是人生的真谛。学会生活中留白需要智慧,生活中面对诸多的事物和矛盾,酸甜苦辣都要品尝,顺境逆境都要经历,都得接受,不管你愿意与否。因此,该留白处且留白,不必斤斤计较,欲望太胜,贪得无厌。对待家人、亲朋,没必要高高在上、指手画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填充别人的生活。给对方适当留白,是对彼此的信任和尊敬,让双方都能获得轻松愉悦的生活,这样的亲情才深厚。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要把话说得太满,事做得太绝,给对方留有余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样的友情才久远。若伤人的话、损人的事,肆意乱抛、任意胡为,不懂得留白,吃亏的是自己,早晚变成孤家寡人,生命有何意义、生活有何乐趣可言。学会生活中留白,过随遇而安的日子,一生中阴霾的天气会大大减少,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的天气会大大增多,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得饶人处且饶人,古人说得吃亏是福也是这个道理。君等是否有真切的体会。
朋友们,岁月匆匆,似水流年,学会在名利上、事业上、生活中适度留白,需要一生的体悟和坚守,如此,人生这部小说方能写得跌宕起伏、精彩万分、感动他人,从而成就一生的好运连连、幸福绵绵。
篇4: 为人生留白美文
为人生留白美文
中国古代的著名画作《富春山居图》可谓将留白的艺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整幅画卷浑然天成,虽有笔触细腻的草木,却远不及大片留白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事实上,留白不仅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表现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更不失为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画家在作品中巧用留白寄托自己的情怀,在生活中,适当留白也能使人生松弛有度。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崇尚自然而平静的生活,提倡把那些蝇营狗苟、荣华富贵都抛于脑后,细细品味生活中的.乐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一边身居官场为国效力,一边追随自己的内心,崇尚自然山水,将出世与入世的P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身处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古人这种为人生留白的智慧。在为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挑灯夜战时,或许可以多一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雅致;在为将来的事业与生活忙得焦头烂额时,或许应该多一点“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情怀。
为人生留白,不让身心为外物过分劳累,需守住自己的内心,不让世事喧嚣污染了心中的那方净土。
路遥在完成中篇小说《人生》后,曾给他的弟弟写过一封信。由于小说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太多的鲜花和掌声、有意无意的打搅都令他的生活偏离了原有的轨迹,在这种情况下,心神不宁的他只好向自己的弟弟倾倒苦水。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继续这样的生活将会让他再也无法创作出理想的作品。
庆幸的是,路遥守住了自己的内心,并最终创作出《平凡的世界》这样伟大的作品。
为人生留白,守住自己的内心,更要对世事洞若观火,坚定立场,不让人生的画卷沾染罪恶的火苗。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古便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肝义胆,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在面临道德与利益的抉择时,应坚定地为人生留白,绝不能因眼前的利益而失掉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为人生留白,需放松自己、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守住内心,清醒地生活。就如作画一般,让画面错落有致、疏密得当,人生方可臻于圆满。
篇5:留白之美美文
留白之美美文
我去拜访一位画家朋友,他的山水画布局虚实相生,用墨浓淡相宜,空灵简洁,给人以美感。朋友说画画有个规矩,不能将一幅画画得过满过实,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与距离,若是密匝匝的一团,就显得压抑呆滞了。
留白在文学作品里也常见。我国古典诗词描写情思多含蓄深邃,点到为止,给人留下遐想。比如一次不经意的笑,“小颦微笑尽妖娆”;一次不经意的动作,“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一个不寻常的夜晚,“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品味这类诗词,思绪被文字孵化出翅膀,沁入字里行间,余韵无穷。
细细想来,“留白”何止存于文章书画?爱情也需要留白。有作家说,“你若爱一个人,隔着山隔着水远远地欣赏着总是最美的,如此这般就够了。”在感情的世界里,不要企图把你自己填满对方的生活,否则,就像一盘沙,抓得越紧,漏掉的也更多。爱情太浓烈了,也就禁锢了对方的灵魂,随之而来的`是疲乏,不如给彼此留一点空间,让心栖息。
饮食上也需要“留白”。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过一句话:“少吃滋味多,多吃滋味少。”初时不明白,长大后才懂得,不管是粗茶淡饭还是美味佳肴,少吃一点,胃里留下一点容量,利于消化,浑身舒坦。如若不然,一见美食就成了饕餮客,吃出浑身的倦气、浊气,最难受的还是自己。
古人云:“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这也是一种留白,对人对己留有余地。
人生能留白不易,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从容、淡然的生活方式。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不盲从,不计较,不贪婪;删繁从简,疏密有致,生活才会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
篇6:偶尔留白
偶尔留白
杯子最好是玻璃的,质地要好点的;热水的温度也要高点,最好到达沸点.茶叶么,当然需要更好,明前茶,像小豆子一样一粒一粒的那种. 如果这一切准备好了,那么搬出一张藏了一个冬季的'藤椅,用清水将上面的浮尘擦去.春风在外面“哗啦啦”地吹,请把阳台上的门打开吧,让风儿进来,让阳光也进来,藤椅就干了.
作 者:流沙 作者单位: 刊 名:知识窗 英文刊名:KNOWLEDGE WINDOW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篇7:留白
有时,我不禁这么想:残缺或许比完美更有意义。
如果每个人都是完美的人,那么也许人生都是一个模式。这样的世界岂不是很单调、很乏味?是的,正是由于生活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残缺,才使我们的生命有了奋斗和追逐的目标。同样,残缺确实也是一种美,因而人生的留白也就有其价值和意义。
说起留白――这个出自中国山水画的词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些运用了此手法的艺术作品。首先浮现于我脑海的是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飘》所改编的影片《乱世佳人》。影片最后,女主角郝思嘉最终发现,她爱的艾希利只是水中月,她需要的是白瑞德,而此时心灰意冷的白瑞德却已离去。结尾处,郝思嘉的脑海中伴随着她父亲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惟有土地与明天同在”,从此守在自己的庄园中,等待着美好明天的到来......
尽管小说和影片中都暗示郝思嘉坚信白瑞德会回来,但是电影似乎不愿再叙述什么,就此戛然而止,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画上了句号。这部有着“好莱坞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矿石巨片”之称的电影的成功不言而喻。虽然影片的成功不全部属于运用了留白手法的结尾,但充满意境的结尾却绝对是影片的一处亮点。相比之下,后来推出的续集《斯佳丽》,尽管在耗资、服装、取景等多个方面超越了《乱世佳人》,而且也不失为一部佳作,但是它所达到的高度却还是无法与《乱世佳人》相比,而它的影响力也不及前作。造成差距的原因自然众多,或许是不同的制作团队,抑或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但我认为其最大的不足,是限制了观众想象的空间。因为它把一切都说清楚了,却也因此限定了结局,使情节无法在不同观众的思想中延伸,从而也注定观众只能是“听故事”的人,而不是参与“编故事”的人。
同样道理,人生,也不能没有留白。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是每一个我乃至我们所倾尽全力也无法完成的,那就放手,不要悲伤,至少我们曾经留下一段足迹。生命不息,后人总可以填上某一处空白,而这种等待,哪怕是幻想,也会令人微笑。我们应该感谢前人,他们有意或无意地留下空白,才令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了动力和方向,而我们不正是在呼吸这一过程的芬芳吗?
感谢上帝,他让我们拥有今天,却抓不住明天。于是每一个“明天”都成了留给每一个“今天”的空白。或许人类很卑微,当所谓的“明天”成了所谓的“今天”,我们便拥有了它,可是当我们又一次面对“明天”的时候,我们却无法预言它。但或许我们并不卑微,正因为我们预言明天,幻想明天,尽管道路坎坷,我们总是充满希望。当坎坷漫长的旅途被希望的光芒照耀,生命的奇迹就此应运而生。
我们的灵魂渴望自由,我们的生命需要留白......
篇8: 为人生留白的经典美文
为人生留白的经典美文
友人送我一张国画。我不懂国画,看不出什么门道,只觉得一张纸都画满了,没有什么空白,忽然想到,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缺少“留白”吧!据说在书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中都讲究“留白”。书画有“计白当墨”的表现手法,诗歌有“意境在诗外”的表达艺术,音乐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余韵回味。艺术家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留白”艺术也反映在生活当中。我去一位友人家里做客,房屋不错,房间也不小,只是家具摆设太多,墙上又挂满字画,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想来就是过分拥挤,在陈设布置上缺少“留白”。我去年冬天赴美国转了一圈,从东部到西部,跑了不少地方,和友人议论,印象最不好的地方是哪里?是纽约。因为那里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抬头望去,天空太小,令人压抑。这不也是在城市建筑格局上缺少“留白”吗?
其实,“留白”不仅仅是艺术和生活的境界,更应该成为生命的境界。生命不能安排得太满,生命不能没有空白。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学龄前期、青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学龄前期姑且不论,青少年期要读书,中年期要创业,“留白”自然不会太多,但到老年期则应该给自己多些“留白”,让自己真正感悟生命的价值,享受生活的美好。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曾提出学习3万天的理论,说人生从1岁到27岁这1万天,为成长修业时期,学习基础知识,适应社会。从27岁到54岁这1万天,为不断整理和积累知识的时期。从54岁到81岁这1万天,为充实自己的时期,踏入圆熟人生,进行思考总结。这“思考总结”说的就是寻求人生的“留白”。
无独有偶,据说印度学者将人生分为4个时期,第1个25年接受教育,第2个25年成家立业,第3个25年回报社会,第4个25年归隐山林。这第4个25年就是彻头彻尾的“留白”时期。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得到一张托尔斯泰晚年独自出行的照片。凝视着这张照片,令人怦然心动。从过去到现在,不知有多少人读过这位大师的作品,然而有谁能触摸到他的内心世界呢?正像这张照片所暗示的,他背负行囊,手持木杖,走在弯曲的小径上,目光是孤独的,身影也是孤独的。感受到世人无法感受的世界时,他才成为一名大师;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的精神流放,寻求生命最后的空白。
我的这些感受,来自于他人,更源于自身。我离开工作岗位近10年来,离休未休,难觅“留白”。我的一位同龄老友,抠了多半辈子文史资料,前年匆匆弃世而去,终其一生没有享受生命的“留白”。我怀念他,也为他的老年人生感到悲哀。至于有些领导同志,退下来仍忙着参加这样那样的社会活动,“自以心为形役”,直到生命的终了,更是一种悲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终生奋斗不息的人们的写照与赞美。可我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哭能笑能让生活绚丽多彩的人,总不能奔波一生不为自己留一点生命的空白呀!我们的大半生营营役役,为养儿育女,为职称,为房子,为许许多多不可回避的事务奔走劳碌,生命早已被瓜分得支离破碎了。步入老年,我们要为自己保留一份空白时间,让在俗世中蒙尘的心灵得以净化,让疲惫的身体得以休憩和修复。
给人生“留白”,是为了解开名缰利锁,让生命不再有所羁绊;给人生“留白”,是为了让生命在自我关照中享受从容的滋养;给人生“留白”,是为了拉长生命之弦时不至于让它绷断。由此看来,人生“留白”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悠然,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哲学。
这样看来,我要下决心为自己唯一的生命“留白”!
【留白情感美文】相关文章:
1.留白 作文
2.青春留白作文
6.白玫瑰美文
10.留白,让人生更美好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