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校探路免试招港生 免试还要过三关
“向快乐出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内地高校探路免试招港生 免试还要过三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内地高校探路免试招港生 免试还要过三关,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内地高校探路免试招港生 免试还要过三关
内地高校探路免试招港生 免试还要过三关
明年起,香港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又将多一条新渠道。教育部上月底公布,内地63所高校明年起可免试招收香港学生。
12月10日至11日,内地高等教育展在香港举办,“免试招生”又成热点话题。免试招港生会不会挤占内地教育资源?香港学生的水平怎么样?这项政策会有哪些影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现场寻找答案。
港生不了解内地高校
内地高等教育展12月10日上午在香港旺角伊丽沙伯中学开幕。自教育部公布“内地63所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政策以来,内地高校代表和香港学生终于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刚一见面,香港学生对内地高校的了解之少让高校代表很吃惊。
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代表频频被问你们学校在哪个城市?遭遇这一尴尬的学校不在少数。华中师范大学的招生代表杨臣总免不了要给咨询学生普及一下地理知识,介绍“华中”的概念。而学生最关心的,是学校出过哪些著名校友,专业水平等问题。但是,当高校代表举出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名字时,不少学生还是一脸茫然,代表只好打开电脑,上网调资料。
不了解不代表不感兴趣。香港中学生对会展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杨臣从武汉带了500份宣传材料,一上午就派发出去一半多。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大光说,内地经济发展迅速,在内地的学习经历,对香港学生而言非常宝贵。
内地高校代表对香港学生的了解也不全面,一位代表频频“反咨询”,“文凭考试3分是什么水平?”中学文凭考试是香港实行“334”新学制后的统一考试,类似于内地“高考”,成绩由次到好共分1-5个等级,“3分”就是第三级。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副主席林日丰校长认为,内地高校是港生的好选择,但是,香港家长和学生对内地高校还缺乏了解,今年又是第一次招生,他担心学额太多的话,可能用不完。
免试还要过三关
虽然名为“免试招生”,但想要被录取,香港学生还要过3关:一是在香港举行的面试,二是中学向内地高校提交的在校期间考评成绩,三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中四门必修课科目“3322”的.最低要求即中文、英文最低第三级,数学、通识最低第二级。
一位参展代表说,港澳台联考与内地普通高考的高校试题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录取线非常低,很难招到优质港生。这次免试录取制度的推出,可望提升香港生源质量。“但是,从展会现场不少学生担心英语考不到第三级看,前来咨询的中游以下学生居多,因为第三级已算是非常普通的成绩。
据介绍,香港8所政府资助的大学每年会提供1.5万个左右的学额,可以满足约18%的香港学生。一流的学生会报考这8所大学,最拔尖的还可能获得欧美名校奖学金。所以,内地高校很难争取到前20%的学生。
2300个学额很珍贵
李大光在会展上对学生表示,2300个是最低预留学额数量,对高校的要求是“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他说,内地每年有90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只有600多万人被录取,还有300万人没学上,所以为香港学生预留的学额,对内地高校而言是非常珍贵的。
在来港招生的内地63所高校中,既有“985”、“211”高校,也有一些省属重点高校,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利于香港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选择。每名港生可以报4所学校,每所学校可填报4个志愿,“所提供的便利,要优于内地考生”。
内地高校在港澳招生已经有多年历史,截至今年10月,共有11155名香港学生在内地205所高校就读。香港学生原来可以通过参加港澳台学生联考到内地读书,推出免试录取后,联考依然保留。但是香港教育局建议学生把免试录取作为首选,理由是“学额充足、申请方便”。
至于香港学生会不会“挤占”内地学生的录取名额,一位专家认为,因为内地统招录取与香港免试招生之间互不影响,表面上看的确不会挤占,但毫无疑问摊薄了教育资源。“不过,这有利于学生来源多样化,增强学校文化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培养有利。”本报记者 尹世昌
中国大学网 ■篇2:内地高校探路免试招港生 只能招到中下游生源?
最少2300个学额已预留,保底不封顶;最多16个志愿任挑选,学制不受限
本报记者 尹世昌
阅读提示
内地高校在港澳招生已经有多年历史,截至今年10月,共有11155名香港学生通过港澳台联考,进入内地205所高校就读。明年起,香港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又将多出一条新渠道。11月28日,教育部公布“20内地63所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政策,引起广泛关注。
12月10日至11日,内地高等教育展在香港举办,“免试招生”又成热点话题。免试招港生会不会挤占内地教育资源?香港学生的水平怎么样?这项政策实施后会有什么影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教育展现场寻找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在哪个城市?”“文凭考试3分是什么水平?”
学校与学生双方对彼此都缺乏了解
为期两天的内地高等教育展12月10日上午在香港旺角伊丽沙伯中学开幕。原定10点统一从下榻酒店出发,但急于与香港学生见面的高校代表们早早就乘着大巴出发了,带队的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大光被落在了酒店,只好自己打车赶到现场。
自教育部公布“年内地63所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政策以来,内地高校代表和香港学生终于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刚一见面,香港学生对内地高校的了解之少让高校代表很吃惊。
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代表频频被问你们学校在哪个城市?遭遇这一尴尬的学校不在少数。华中师范大学的招生代表杨臣总免不了要给咨询学生普及一下地理知识,介绍“华中”的概念。临近的武汉大学咨询处倒是极少出现这个问题不是因为学校名气大,而是校名中有“武汉”二字。
不了解不代表不感兴趣。香港的中学生对会展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杨臣从武汉带了500份宣传材料来香港,一上午就派发出去一半多,“下午得找地方复印一批。”李大光表示,内地经济发展迅速,与香港关系日益紧密,在内地的学习经历,对香港学生而言非常宝贵。
而学生最关心的,是学校出过哪些著名校友,相关专业水平高低等问题。但是,当高校代表举出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名字时,不少学生并不了解,还是一脸茫然,代表只好打开电脑,上网调资料。还有学生担心不能适应内地的天气。一位学生问杨臣:“听说武汉夏天气温最高可达40多度,冬天还会下雪?”杨臣解释说,最冷和最热的日子都在假期里。
内地高校代表对香港学生的了解也不全面,比如不清楚香港新旧学制的差别,不知道香港有英文中学和中文中学之分。一位代表频频向学生“反咨询”,“文凭考试3分是什么水平?”中学文凭考试是香港实行“334”新学制后的统一考试,类似于内地的“高考”,其成绩汇报由次到好共分1―5个等级,“3分”其实是第三级。
此前,香港教育局多次到内地向各高校推广新学制,但目前看来,效果似乎不佳。因为内地与香港的中学教育制度有很大差异,内地大学的代表们理解起来一时有些困难。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副主席林日丰校长认为,内地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不差,是香港学生的一个好选择,“香港与内地签署了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备忘录,拿了内地学位,回香港考公务员都没问题。”但是,香港家长和学生对内地高校都缺乏了解,而且今年是第一次招生,他担心学额太多的话,可能用不完。
“一流学生会报考政府资助大学,最拔尖的可获欧美名校奖学金”
篇3:内地高校探路免试招港生 只能招到中下游生源?
内地高校在香港能招到什么水平的学生呢?
虽然名为“免试招生”,但想要顺利被录取,香港学生还要过3关:一是在香港举行的面试,二是中学向内地高校提交的在校期间考评成绩,三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中四门必修课科目“3322”的最低要求即中文、英文最低第三级,数学、通识最低第二级。
最后一项规定,让不少学生犯难。高校代表们频频被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英文不到第三级,而另外的科目达到更高级别,能否录取。香港教育局副局长陈维安说,这个规定是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如果英语不能达到第三级,将来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使是理工类专业,可能也难以胜任岗位。
除了“3322”,各高校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对其它科目提出要求。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赵榕说,学校还会对香港学生的化学成绩提出要求,目前具体规定虽尚未确定,但“学医学必须化学好,否则也许会毕不了业,所以这个要求是对学生负责。”
一位参展代表说,港澳台联考与内地普通高考的高校试题难度“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录取线非常低,导致此前学校很难招到优质港生。这次免试录取制度的推出,可望提升香港生源质量,“毕竟规定了‘3322’的最低线。”但是,从展会现场不少学生担心英语考不到第三级看,前来咨询的中游乃至下游学生估计居多,因为第三级已算是非常普通的成绩。
据介绍,香港8所政府资助的大学每年会提供15000个左右的学额,可以满足约18%的香港学生。一流的学生会报考这8所大学,最拔尖的`还可能获得欧美名校奖学金。所以,内地高校很难争取到前20%的学生,将主要与香港的副学士、高级文凭学校争夺生源。
“2300个预留学额,对内地高校而言是非常珍贵的”
多元的生源可增强学校文化的多样性
李大光在会展上对学生表示,2300个是最低预留学额数量,对高校的要求是“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多数参展高校对外宣称的是提供30―50个学额,具体招生数量视学生质量而定。李大光说,内地每年有90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只有600多万人被录取,还有300万人没学上,所以为香港学生预留的学额,对内地高校而言是非常珍贵的。
在来港招生的内地63所高校中,既有“985”、“211”高校,也有一些省属重点高校,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利于香港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选择。每名港生可以报4所学校,每所学校可填报4个志愿,“所提供的便利,要优于内地考生。”
为了更好地服务香港学生,招生规定还曾多次做出修改。比如,原本要求港生4月30日之前完成复试,但香港教育局反映,4月份正是香港文凭考试最密集的阶段,学生忙于复习。教育部因此将复试时间放宽到5月10日,预录取名单也定于5月15日公布。另外,这次招生本来主要针对新学制下的6年制中学毕业生,但是后来发现旧学制下的学生对内地高校也非常感兴趣,于是规定又进行相应修改。从会展现场看,的确有大批旧学制下的中学七年级学生前来咨询。
内地高校在港澳招生已经有多年历史,截至今年10月,共有11155名香港学生在内地205所高校就读。香港学生原来可以通过参加港澳台学生联考到内地读书,推出免试录取后,联考依然保留。但是香港教育局建议学生把免试录取作为首选,理由是“学额充足、申请方便”。为了保证录取的公平公正,李大光说,学生文凭考试成绩公布后,会与预录取名单对照,如果两者出现较大差异可以进行调整。
至于香港学生会不会“挤占”内地学生的录取名额,一位专家认为,因为内地统招录取与香港免试招生之间互不影响,表面上看的确不会挤占,但毫无疑问摊薄了教育资源。“不过,这有利于学生来源多样化,增强学校文化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培养有利,不能斤斤计较这多个学额,应当从提升教育质量上看这个问题。”香港学生确实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地方。有高校代表说,展会上,香港学生或三五成群,或独来独往,极少有家长陪同,相比内地孩子“要更独立”。
据了解,这批香港学生入学后,收取的学费、住宿费都与内地学生同一标准,并将被编入普通班学习。
中国大学网 ■篇4:84所内地高校免试招港生 校长推荐名额增加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内地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将于下月1日开始进行网上报名,今年参与的内地高等院校有84所,又将校长推荐名额由3个增至5个,获推荐考生只要考取“三二三二”便可达到入读内地高等院校的最低门坎,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巩万表示,做法是希望让更多数理成绩理想,但英文相对较差的学生亦有机会前往内地升学。
有兴趣前往内地升学的应届文凭试考生,可于下月1日至20日在网上预先报名,再于下月10日至31日期间,前往上环或九龙塘的中心进行现场确认。
考生在文凭试核心科目的成绩必须达到“三三二二”,不过若获得校长推荐,只须达到“三二三二”便可报读内地院校,每所学校校长推荐名额由去年3个增至今年5个。
巩万表示,做法是因应中学要求,“过往有些数学成绩理想,但英文较差的同学丧失入读内地大学的机会,且内地不少工科学系亦希望取录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此便增加名额。”
去年有近3000名港生报名内地免试招收计划,最多学生报读暨南大学,其次是中山大学,以主修人文社会学系学科人数最多,其次是中医学及语文类的学科,内地院校最终取录1444人。
篇5:内地63所高校免试招港生开始网上报名
内地63所高校免试招港生开始网上报名
人民网2月21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63所内地高等院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昨日开始接受网上报名。该计划拓阔港生升学路,受教育界普遍欢迎。有中学教师表示,计划虽是首年实行,但校内反应不俗,有学生昨日已登录报名平台,以了解更多信息。是次免试计划增设每间中学3个校长推荐名额,不少学生有意争取,以增加入读心仪内地高校机会。有内地升学专家提醒,今年“免试招生计划”报名程序始终较仓促,学校应与学生加紧联系,尽快助学生制作“学习概览”等文件,才能更有效活用该新增升学途径。
63所内地高等院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网上平台(www.ecogd.edu.cn/lzbm/ks/index.jsp)昨日开放,除了可供应届考生报名、详列报名流程外,尚载有各院校简介,以及各校向港生开放学系查询。昨日上午,网站一度出现故障,引起不少学生于网上论坛讨论,但运作随即回复正常。已报名者,须于3月1日至15日,到指定地点现场确认。
就读厂商会中学的'应届文凭试生叶葳拢昨日率先登录平台,了解内地高校信息。他选修企会财及体育,希望将来在这方面发展,“所以选校时,会以学系挑选;而不会指定某地区或省份”。不过,叶同学坦言,内地升学虽然价钱较低,被录取机会较大,但始终对认受性问题有一定担心。
厂商会中学就业辅导老师秦玉华指,本地升学竞争激烈,“既然63所内地院校免试招生,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当中不乏知名学府,是一个好考虑。另外,与内地往来,亦是将来发展趋势”。她表示,该校上星期,才刚举行内地免试升学讲座。其后,已有中五生家长向他们查询,为未来到内地升学作准备。
身兼香港辅导教师协会主席的迦密中学副校长(学生发展)何玉芬指,早前该校曾邀请嘉宾到校讲解内地升学情况,不少学生对此感兴趣,更有8名至10名学生,积极向校方争取计划中的“3个校长推荐”名额,希望提高获心仪校取录机会。不过,她指,免试计划只是首年推出,学生对内地院校认识有限,相信今年大部分学生集中挑选广东地区或大城市学校。她估计,待一两年后,收生标准越来越清晰,选校范围才会变得更广。
内地升学专家、香岛专科学校校长罗永祥指,近日向他了解内地升学信息的港生有所增加,大部分关心收生标准及专业试要求。不过,目前仍有待各相关院校作进一步公布。他特别提醒有意参与“免试计划”的师生,须密切注意报名时间,并在截止日期前制好“学习概览”等文件。他又指,部分高考重考生,关心内地高校如何考虑其成绩。内地院校已回复,如果考评局能提供考生2年高考“结合”成绩,收生时也会考虑。
另外,香岛专科学校本月24日(周五)及27日(下周一),下午3时30分至5时,向师生、家长提供内地升学咨询。报名及详情,可参考该校网页:www.chinaeduguide.edu.hk。
免试招港生重要日期
2月20日至3月5日 网上报名
3月1日至15日 现场确认
3月26日至31日 院校确认面试名单
4月1日至5月10日 复试及预先取录
5月15日或之前 公布预先取录名单
7月27日 考评局送成绩至内地院校
8月3日 公布取录名单及考生确认
8月3日至17日 院校调整收生
8月20日 公布最后录取名单
数据源U2012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港生指南(试行)
【内地高校探路免试招港生 免试还要过三关】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