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achongczq”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安全用电组织措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安全用电组织措施,希望大家喜欢!
篇1: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为保护在高压线路和电气设备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采取的安全组织措施有: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间断、转移与终结制度。
1)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是准许在电气设备或线路上工作的书面命令。它有以下的特点:
(1)根据工作性质、工作范围的不同,工作票可分为第一种工作票、第二种工作票。
(2)工作票具有有效期,以批准的检修期为限。
(3)紧急事故处理可不填写工作票,但应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4)按规程规定,一些工作可以采用口头或电话命令,但是需要进行清晰的记录。
2)工作许可制度
工作许可是指在进行电气工作之前,必须完成的许可手续。具体要求有:
(1)工作许可人需认真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2)工作许可人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亲自检查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3) 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4) 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
(5) 许可人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
3)工作监护制度
工作监护制度用以保证正确的操作,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其内容为:
(1)监护人(工作负责人)需向工作人员交代现场安全措施。
2)监护人始终在现场。
(3)在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应当增设专责监护人。
(4)及时纠正工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的行为。
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工作间断分为日内间断和日间间断两种。前者,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安全措施保留,工作票交由工作负责人保存。继续工作时,不需要经过工作许可人的同意;后者,在收工时,需清扫现场,开放已经封闭的通道。次日开工时,需经工作许可人的同意,领回工作票。同时,工作负责人要重新检查安全措施。
(2)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全部安全措施由值班员在开工前一次完成,不需再办理转移手续,但工作负责人需向工作人员重新交代现场安全措施。
(3)工作终结后,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a)清理现场,工作负责人要做细致地检查,向值班人员讲清检修项目,发现的问题、试验结果、存在的问题等。并与值班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况,有无遗留物件、是否清洁等,然后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终结时间,并签名。
(b)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栏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挡,并得到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命今后,方可合闸送电。
安全用电管理的技术措施
包括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或线路上采取必要的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等安全措施。
(1)停电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安全断开,禁止在经断路器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工作人员正常活动和工作时,与带电设备之间应保持的安全距离见本站相关介绍。
(2)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分别进行各相验电。
(3)装设接地线时必须由两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接地线时与此顺序相反:
(4)悬挂标示牌、设遮栏。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篇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电路接通和切断靠开关,电源开关有很多种如刀闸开关,按扭开关,灯头开关,拉线开关等。开关一定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头的中芯要接在火线上),通过开关切断火线电路中电压就为零了,摸灯头也不会触电。若开关接在地线上,电路也可以切断,电灯也能熄灭,但灯头仍然带电,人若接触了它,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到地构成通路,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为了保护电源线路安全,电路总开关下面应装保险丝,它是铅、锡、锌合金,熔点很低,有点软乎乎的生性怕热。一旦电流过大,它就会首先熔断。 安全用电有哪些措施? 家庭生活中,经常要接触“电”。电灯、收录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带电。从电本身来说,它并不会“有意”伤人,无非是寻找一条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通路,而人体本身就是电的导体。如果不注意接触到带电的器具,“电”就会通过人体通到地面,造成触电事故。
为了避免触电,做到安全用电,必须注意:
一是不带电操作。因为人体是导体,一旦接触到带电的电线、电器,就会触电。因此在安装检修或检查电器时,身体与地面之间有绝缘体等,不能接触电器具或带电体。
二是不可损坏电线。电线损伤或断裂后,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运转,而且也不安全。
三是不要乱拉电线。电线在室内横七竖八地挂着,这样既不整齐、也不美观,也不安全。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另外,要养成正确使用电器的良好习惯。使用各种家用电器,都不可用湿手接触,否则容易触电。不懂电器知识的人,不要随便摆弄电器设备,那样即容易弄坏电器,也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怎样预防触电?
不要用湿手碰开关、电线或其他电器设备。
走路时,不要碰掉落下来的断头电线。 不要在电线上晒衣服和放风筝。
篇3:安全用电保证措施
家庭安全用电有哪些措施:
(1)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
(2)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5)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7)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篇4:安全用电应急措施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 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触电事故。
1.1.1 电气设备没有接地或接零保护;
1.1.2 电气设备内部故障;
1.1.3 电源线接头裸露;
1.1.4 作业区域内有高压带电设备;
1.1.5 施工区域内无避雷设施;
1.1.6 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1.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 电气设备发生接地短路;
1.2.2 高压线发生坠落;
1.2.3 地下电缆铠甲破损或被压断;
1.2.4 操作个人防护用品不齐全;
1.2.5 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电气设备;
1.2.6 雷雨气候在树下躲避。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工程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 长:项目分管副经理
副组长:项目安监部负责人、项目机管部负责人、项目交通消防负责人
成 员:各成员部室全体人员、各专业分公司现场安监员和机管员
2.2 专项工作机构
项目安全监察部设立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负责工程现场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3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2.3.1 贯彻落实国家、省电力公司和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请求和提供应急救援;
2.3.2 统一领导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3.3 组织制定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
2.3.4 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指挥协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2.3.5 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2.4 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的职责
2.4.1 及时了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
2.4.2 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和各项任务;
2.4.3 监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4.4 制订、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制定完善有关应急工作的规章制度;
2.4.5 组织开展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2.4.6 负责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对抢险救灾中立功人员提出表彰意见,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并积极配合上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2.5 现场急救站工作人员职责
2.5.1 负责突发性传染病、地方性疾病、季节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5.2 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急救知识培训及常规急救培训工作;
2.5.3 负责急救站药品、器械的准备及管理工作;
2.5.4 负责人身伤害事故的现场急救工作;
2.5.5 参与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习活动。
3. 应急准备
3.1 应急电话及公告:施工现场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施工现场应配置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告栏(牌)标明本工程应急领导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社会急救电话等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在应急时能快捷报警求救。
3.2 现场应急中心:现场设置急救站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急救站配备的急救药品、器械应以简单适用的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3.3 触电事故防治措施
3.3.1 采用“三相五线”制,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
3.3.2 选择和安装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原则。
3.3.3 对配电设施、作业工具进行标准化设置,消除装置性违章。
3.3.4 在容器内和密闭空间内作业采用安全电压。
3.3.5 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
3.3.6 与带电设备的距离满足规定的安全距离。
3.3.7 加强工作票的管理,严格履行各项规定程序。
3.3.8 加强带电作业安全管理,认真落实规程规范要求。
3.3.9 加强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及时排除潜在事故隐患。
4 应急处置
4.1 发生触电事故后,现场知情人应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紧急措施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2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2.1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4.2.2 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4.2.3 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4.3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3.1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4.3.2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非专业人员不可从事此项操作)。
4.3.3 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4 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4.5 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4.6 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4.7 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
4.8 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4.9 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动问题。
4.10 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才能停止抢救
4.11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4.11.1 实行人工正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拖住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4.11.2 救护人员用手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大约2秒钟。吹气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触电人有所区别,每次呼气要个触电者胸部微微鼓起为宜。
4.11.3 吹气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触电者的鼻子,使空气呼出,大约3秒钟。然后再重复吹气动作。吹气要均匀,每分钟吹气呼气12次。触电者已开始恢复自由呼吸后,还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会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应再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人工呼吸要与触电者微弱的呼吸规律一致。
4.11.4 如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紧嘴巴紧贴鼻孔吹气。
4.12 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
做胸外挤压时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跪在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成人应挤压3~5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恢复,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4.13 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是无法联系的。心脏停止跳动了,呼吸很快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只有一人抢救,两种方法交替进行。可以挤压4次后,吹气一次,而且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抢救效果。
5 信息收集、报告
5.1 信息收集
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接到触电事件相关信息后实行首接负责制,并负责收集、汇总人身伤害事件信息。
5.2 信息报告
发生一般轻伤及以上的触电伤害事件,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
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应急处置结束后,做好对受伤人员,以及紧急征用的设备、物资按照规定给予补助或补偿,并协助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复等工作。
6.2 事故调查及报告:
6.2.1 应急处置结束后,协助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现场的勘查、警戒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6.2.2 将有关文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为事故处理提供事实依据。
7 附则
7.1 应急预案修订:应急结束后,项目管理部结合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对本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修订。
7.2 预案解释部门:本处置方案由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订与解释。
7.3 应急预案实施:本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5:居家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居家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电气装修的安全预防:
1、居家布置线路首先考虑导线要有容量余度,大功率电器应布置专线,避免超负荷使用。
2、要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室内设公用地线。
3、严禁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严禁使用破损开关。
4、所有要求保护接地或保安接零的电器和带金属外壳的必须选用三脚电源插头。
5、用电负荷不宜超过电表的额定容量。
6、电源插座应尽量布置在隐蔽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摸。
7、尽量避免使用床头开关和灯头开关,容易破裂或因磨损而漏电。
电器使用的安全事项:
1、启用电器前,先确定功率、电压、频率等涉电指标是否满足通电要求。
2、家用电器必须通过可断开式(有开关)插座与电源连接。
3、金属外壳的设备必须接地。
4、电热设备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儿童活动范围。
5、插入插头时,先插不带电电器一侧,再插带电电源一侧;拔出插头时顺序正相反;拔插。
6、头如有异常,请先切断电源。
7、手持使用的电器切忌将电线缠在手上使用。
8、不要自行拆卸电器,特别是带电状态的电器。
9、室内电线断落,不论带电与否,远离至4米以外,请专业人员处理。
10、不要私拉乱接电线,电源线不得承重,切忌把电源线缠绕在金属物上。
11、使用电动工具需戴绝缘手套。
12、家用电器应保持干燥,勿用腐蚀性液体或水擦拭电器。
13、电热毯使用时不得直接接触身体。
14、电热水器最好断电使用。
篇6:家庭安全用电有哪些措施?
家庭安全用电有哪些措施?
答:(1)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
(2)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
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5)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7)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篇7:浅谈安全用电常识及防触电措施
浅谈安全用电常识及防触电措施
【摘 要】通过对“人体电阻”“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等概念的讲解,使读者最终对“安全电压”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解决安全用电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人体电阻;安全电流;安全电压;防触电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生产和生活中电器设备和用电器材越来越多。由于电本身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性,当人们一旦接触或接近带有一定电压的设备和导体时,即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多高的电压为安全电压呢?“36伏”,多少有点常识的人会这样说。好像这是个不容置疑的值。全国技工学校电工类教材《安全用电》对“安全电压值”定义为“人体持续接触不会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的规定是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为依据的。即:
Us=IsRb
式中Us――安全电压(伏)
Is―安全电流(安)
Rb――人体电阻(欧)
教材中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值Is=30毫安,Rb=1700欧。故算得Us约为50伏。其实真正回答此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前几年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过,有人能一面接触着220伏工频交流电,一面神色自如地表演节目。但同时也有报道,日本曾发生过多起人在35伏电源上触电身亡的事例。所以对“安全电压”这一概念不能简单地回答。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感到要想把这个问题讲透讲清,应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真正了解“人体电阻”“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这三个概念。现将问题分述于后。
1.人体电阻
一般人体的电阻分为皮肤电阻和内部组织电阻两部分。由于皮肤的角质层有一定的绝缘性能,所以人体电阻主要是以皮肤外角质层为主的。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不同的人其角质层不同,就是同一个人,不同的'部位角质层之厚薄也不同。加之外界环境的不同(如温度、湿度),人不同时期的体质、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这个值会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还要对学生着重讲到,此角质层的绝缘强度很有限,它随接触电压升高(一般50伏以上)、接触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破坏。一旦破坏其电阻值会降低甚至击穿。
当这层皮肤绝缘层被击穿后,人体组织内部电阻就成为通过电流的主要因素了。人体内部组织电阻一般是不稳定的,约为500~600欧,与外加电压关系不大,对电流的阻碍能力极小。
2.安全电流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强弱、频率等诸多因素也有很大关系。首先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强弱程度有很大关系。因为对象是人,试验数据不可能很多。又因实验条件和对象不完全相同,统计数据也不完全一样。但总体来说,当电流通过人体时,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对电流的反应也不同。有人敏感些,身体通过几毫安的工频交流电也忍受不了;有的人身体甚至通过十几毫安也不在乎。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对所有人都合适的安全极限电流值。
男性对电流的抵抗力普遍较女性高一些。对摆脱电流的能力,工频电流男性约为16毫安,女性约为10.5毫安(平均值);直流电流男性约为76毫安,女性约为51毫安(平均值)。可见工频交流电流对人体危害最大,直流电流、频率较高的电流对人体危害稍次。我们经常接触的多为220伏的工频交流电,故这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安全电压
通过前面的讲解可以看出“人体电阻”“安全电流”的值在具体问题中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个大致范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起这样的概念之后,安全电压的问题就比较好讲了。正如前文所给的公式Us=IsRb,我们认为具体条件下,允许短时间流过人体的电流值乘以人体电阻值,就是最高的安全电压值。前文得出的50伏就是这样得出的,为安全起见我国将其限制在36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个值是我国《低压电路接地保护导则》中规定的,是“人体在状态正常、手脚皮肤干燥的情况下,在接触电压后有较大危险性的场所”得出的。该导则还给出了其他状态下的安全电压值。
讲解安全电压问题时,需要给学生强调,高电压对人的生命很危险,但一般人对其有一种本能的提防,触电死亡率反而不是太高。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低电压警惕性不高,却经常致人死亡。有统计表明触电死亡发生在低电压的约占85%以上,所以千万不要因为电压低,思想就麻痹大意,这一点我们要经常给学生强调。
经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安全电压”其实是个笼统的说法,它受制于多个差异性很大的因素。因此目前各国对安全电压的规定不尽相同。安全电压的制订和选用必须考虑用电场所和用电器具对安全的影响。我国目前常用的36伏和12伏安全电压是这样规定的:
(1)凡高度不足2.5米的照明装置、机床局部照明灯具、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如手电钻)以及潮湿场所的电器设备其安全电压可采用36伏。
(2)凡工作地点狭窄、工作人员活动困难,周围有较大面积接地导体或金属结构(如在金属容器内),因而存在高度触电危险的环境以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则应采用12伏为安全电压。
以上仅仅是我们常有可能接触的两种用电环境下的安全电压值,还有一些特殊用电环境下的安全电压值这里就不再谈了。这些安全电压值通常是和它们生产的触电保安器的工作电压和动作时间相配合的。因此,安全电压按理应该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允许通过电流的时间。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安全电压值的取得对其电源也有要求。这些问题比较专业,我们一般用电者接触较少,不再赘述。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是建筑在安全的基础之上的,愿我们大家一定要规范用电、安全用电。
4.介绍一下防触电预防措施
防触电措施:
(1)配电室应通风良好,并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动物出入措施。
(2)配电盘侧面的维护通道不小于1米。
(3)配电盘应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
(4)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杂草等物。
(5)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
(6)施工现场所有民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源线不得使用裸导线和塑料线,不得沿地面敷设。
(7)配电箱必须防雨、防水,电器布置符合规定,电器元件不应破损,严禁带电明露。
(8)开关箱应防雨、防尘、加锁;离地为1.5M,与其控制的固定电气设备的距离不超过3M。
(9)开关箱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10)开关箱内的电器安装与接线,必须由电工操作,非电工严禁操作。
(11)漏电保护器发生掉闸时,不能强行合闸,应由电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使用。
(12)工地临时照明灯、标志灯,其电压不超过36v,特别潮湿场所、金属管道和容器内的照明灯,电压不超过12v,电气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3)高压线的下方不得搭设临建,不准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
(14)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6M以上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防止作业人员作业时金属料具碰触高压线路,造成触电事故。
(15)施工现场的每台用电设备都应该有自已专用的开关箱,箱内刀闸(开关)有漏电保护器只能控制一台设备,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参考文献】
[1]安全用电.全国技工学校电工类通用教材(第二版)(第三版).
[2]低压电路接地保护导则.安全用电国家标准.GB3805-83.
篇8:家庭安全用电措施有哪些
家庭安全用电措施
1.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
2.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5.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7.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发生触电时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救工作。
(1)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
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设备;劝退现场闲杂人员;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前来抢救。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
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
1、电源线选用应相对宽松,避免超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接用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和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绝缘胶布包好。
3、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4、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家用电器设备的负荷要求。
5、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6、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时应询问专业人员。
7、家庭用电设备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经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安全。
8、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9、湿手不能触摸开关及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电维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10、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1、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具,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12、发现家用电器损坏,应请专业人员修理,私自不要拆卸,防止电击伤人。
13、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应用干木棒或其它绝缘物将电源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4、电源插头、插座应布置在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并经常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讲解家庭安全用电常识,增强老人和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15、雷雨天在市区人行道上行走,不要用手触摸树木、电杆及电杆拉线,以防触电。
16、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电工修好,否则不能使用。
17、在带电的家用电器上或破旧的电线周围,不能用钢卷尺和夹有金属线的皮尺、线尺进行测量工作。
18、家用门铃、电推子禁止用220V电源电压,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9、家用电沐浴器在洗澡时一定要先断开电源、并有可靠的防止突然带电的措施。
篇9:安全用电的措施及知识
安全用电应急措施
一、工作场所
中宁分公司庭院管网施工用电作业现场。
二、事件特征
作业人员在电压等级220V及220V以上的设备上工作,发生触电事件,造成人员伤亡。
三、岗位应急职责
3.1成立事故急救小组
营销管理部最高负责人和部门所有人员组成应急事故急救小组,最高负责人为组长。
3.2负责人职责
组织作业人员迅速将伤者脱离电源,避免事故扩大。根据伤者的伤情,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将触电事件现场情况报告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
3.3小组成员职责
在工作负责人的指挥下,迅速将伤者脱离电源;根据伤者情况,做好触电伤员的先期急救工作;维护触电突发事件现场秩序。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应具备条件
1通讯工具、照明工具、安全工器具等工器具。
2安全帽、急救箱及药品等防护用品。
2.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2.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2现场抢救伤员。
2.3向医疗急救部门报警,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
2.4送医院抢救。
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1立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一是立即通知有关供电单位或用户停电;二是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源开关或熔断器;三是采取相关措施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3.2对触电者开展现场急救,对神智清醒的触电者采取静卧、保暖并严密观察;对神智不清醒的触电者有心跳但呼吸停止的用人工呼吸法抢救;对神智丧失的触电者心跳停止有微弱呼吸的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再行处理外伤。
3.3在杆塔上或高处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开始抢救。
3.4触电者衣服被电弧光引燃时,应迅速扑灭其身上的火源,着火者切忌跑动,方法可利用衣服、被子、湿毛巾等扑火,必要时可就地躺下翻滚,使火扑灭。
3.5拨打“120”向医疗急救中心报警,安排人员到路口接应或送往医院救治。
3.6向本单位部门主管领导汇报人员受伤抢救情况。
五、注意事项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以防自己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救护者应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
3、救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
4、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5、如遇外人围观,则应安排专人维持现场秩序。
校园用电安全常识
1、不当使用充电器:有些同学在使用充电器时,随意将充电器放在床铺上或书本上,人却离开了,结果充电时间过长,引起充电器过热;造成短路,产生火花,引燃床上物品,造成火灾。
2、违规用电: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严重的违规用电现象,例如:电线拖在地上,可能被硬的东西压破,损坏绝缘体;在易燃、易爆场所乱拉电线,缺乏防火、防爆措施;乱拉电线常常要避人耳目,工具、材料等工作条件差,装线往往简单;粗糙,留下隐患;不看电线粗细,任意增加用电设备形成超负荷,使电线发热等。
这些情况,多数可能造成短路、产生火花或发热起火,有的还会导致燃烧爆炸,甚至引起触电伤亡事故。
为了保证安全用电,防止乱拉电线,防止由电力线路、电器引发的火灾,除了需要同学们自觉遵守以下几点规定外,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互相提醒不要留下用电隐患。
1、不乱接电源,防止由乱接电源使电流过载导致的火灾。
2、严禁使用破损的插头、插座等接线板,不要购买和使用质量低劣的电器产品,一定要选用有国家认证标志的合格电器产品。
3、不使用老化、接头处无绝缘胶布包扎的电线,不使用无插头的接线。使用上述电线时,由于电阻过大,电线发热或接头处打火等原因可引起可燃物着火。
4、不得私自安装床头灯、台灯,不得违章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炒锅、电饭锅等电热器具。
5、防止宿舍中电器长期通电。电脑、充电器等发生火灾,绝大多数是因为通电时间长,引起电器内部变压器发热、短路起火。做到人走灯灭,关闭电源,节约能源,消除隐患。
在学校安全用电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使用、不安装大功率用的电器,如热得快、拉直板等。
2. 宿舍里不准私拉电线,乱接插头。
3. 做到及时关灯以免灯具和线路发热引起火灾。
4. 教室内所有电源插座严禁为手机、电池等充电。
5. 要爱护用电设备,不准随便扳动、毁坏电器开关。
6. 发生人员触电时应采取下列必要的救护措施: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是应争分夺秒,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如:
1. 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没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2.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3.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人工呼吸;
篇10:安全用电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安全用电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十几点
1.不要玩火和打火机。不要在蚊帐中点蚊香和蜡烛。不要将鞭炮放在口袋中,手中持有烟花爆竹时不要接近热源。玩火十分危险,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教育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特别是学生在宿舍内吸烟现象。
3.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4.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5.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6.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7.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8.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引发火灾。
9.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10.使用煤气、液化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液化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11.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12.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13.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14.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
15.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16.外出活动时,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17.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火,用火完毕,要熄灭火种。
18.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19.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20.自觉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监督、劝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21.如果发现火灾发生,要立即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
22.火警电话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3.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24.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在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25.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26.在没有电话报警的情况下,应大声呼救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27.要告诉学生: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救火。因为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在思维及体力方面大大弱于成年人,尚缺乏自我保护的经验和能力,遇到紧急和复杂情况,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发生火灾以后,中小学生要尽快撤离火场,脱离危险,这样做,才是为消防部门提供了方便,才是为灭火工作做了贡献。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青少年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28.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引起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9.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0.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31.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32.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33.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34.遭遇火灾,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35.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浸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6.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37.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38.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39.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40.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41.逃生时,要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42.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43.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雾,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学校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1.健全门卫制度,严禁非教学用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制器具进入校园,严禁机动车辆和闲杂人员进入校园。进出校园要严格把关,严格登记、验证。门卫要认真履行职责,丝毫不能懈怠。把好进出校门第一关。
2.校园的路灯,楼道的电灯,楼梯的扶手,走道的栏杆,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经常检查、维修。
3.加强寝管人员的职责,值班室夜间要有人值班。一旦有事故发生,要保障安全出口、通道的畅通,组织施救、疏散学生。
4.食堂物质定点采购、索证和登记,做好饭菜的留验和记录工作。
5.危险化学物品、放射性物质要存放在安全地方,不能让学生接触或带出实验室。
6.学生有先天性疾病、特异体质的情况要报告老师,建立和妥善保管学生健康档案,给予特别的关照和留心,并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7.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学生在校、放假、返校时间有非正常缺席或擅自离校情况,要及时通知其监护人。联系电话要做到及时更正,保证信息畅通。
8.对住宿生的管理要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特别要加强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9.注意交通安全和接送学生的校车管理。
10.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
11.注重易发事故的时间:体育课、劳动课、自习课、夜间休息,区域:楼道、走廊、宿舍、厕所, 类型:打架斗殴、翻院墙、交通、用水、用电、火灾、自然灾害等。
12.大型集体活动,防拥挤踩踏。上课的老师一定要维持秩序,合理安排疏散时间,分时段、分楼层有序下楼。
13.安全知识要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利用读报、放假前、开学初、升旗时开展安全教育。
14.校园内发生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员参与救援、疏散、报警和上报家长及上级部门。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15.教师生活区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中学消防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严格控制引火源。尽量选用本安型电气设备漏电跳闸、过载过流保护、短路瞬时断电装置,严防电器线路发热老化致短路引起火灾。严格控制任何可能引火源。
2、有序控制可燃物。易燃的可燃物的数量不能多,避免引起大型难以控制火灾;可燃物的位置应有序摆放,方便人员操控和逃生;可燃物之间的间距应科学,防止引起交叉和火灾蔓延。
3、合理控制可燃物与引火源之间的安全间距。可燃物与点火源之间的有效安全防护距离一般在5米以上。因办公室内工作场所狭窄,最小安全间距也应在1.5米以上。
4、合理确定重点防火平面布置图,落实消防器材,挂设针对性的防火标志。
5、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在高楼层部位设置逃生救援通道。配备必要数量的逃生绳。
篇11:临时安全用电防火措施有哪些?
临时安全用电防火措施有哪些?
答:1)针对电气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以下防火措施:
1、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使用压线铜鼻;
2、配电室的防火等级大于三级,室内配置干粉灭火器并按规定设砂池,
3、施工现场内除试验室外严禁使用电炉。
4、现场成立防火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器防火领导体系,详见现场安全防火制度,
2)触电事故发生后的急救措施。
1、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或用干燥、绝缘的木棒、布条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开,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线。
2、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
3、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差的物体接触电者。
4、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一度昏迷,应及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法,或上两种同时进行急救电伤员,并及时通知急救中心进行专业抢救。
5、在无特殊医疗措施情况下,抢救伤员严禁注射强心剂药物。
篇12:家用电器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安全用电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只有本着这一方针,在制度上、技术上采取防止触电的措施,才是安全用电的治本良策。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为用户选购,安装、操作及维修时。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及电器原理图进行。
2.提高家用电器产品的绝缘性能和设计安全性。放暨时采用绝缘物增强隔电能力。
3.来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这一有效的技术性保护措施,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4.采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三芯引线,并配以相应的三极插头、插座。如电吹风、电熨斗,移动家电,如台式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应采用专用芯线接地,此芯线严禁用来通过工作电流。
5.大功率电热器具如电烤箱、微波炉,应采用单独供电线路,装设单独的开关和熔断器,不可使用胶质线作为电源线。
6.电热器具应放置在不可燃材料基座上,切不可直接放在木桌上,以免烤燃起火。同时应远离易燃或可燃物品。
7.防止家用电器的绝缘受损、受潮,并定期进行检查。日常应加强对电热器具维护。
8.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定期检验.确保使用性能。
篇13:如何安全用电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篇14:如何安全用电
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不要站在树下,以免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8、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篇15:安全用电
电,在现代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日子过得很充实。但如果揭开电的“真面目”,人们又会因电的“所作所为”--一幕幕痛心疾首的悲剧、财产的损失、生命的丧失,而感到恐惧。
偶然,在一份报纸中,我读到这样的一条新闻:10岁的小女孩因一个人在家,想插上插头看一会电视,不慎插座漏电,使这位10岁的女孩倒在地上,先是昏迷不醒,继而呼吸没有了,心脏也随之停止了跳动,最后导致这个小生命就这样夭折了。
朋友们,听了上面的令人惋惜的新闻后,你会不会增强个人保护意识?我想一定会!当我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想到我以前做的一件事情。
那是一天晚上,我刚洗完手没檫干净还滴着水,就想上楼开灯,我刚想触碰开关时,被爸爸急忙喊住了,爸爸说:“别摸!别摸!”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我们家开关难道坏啦?”爸爸说:“不是,你看看,你的手沾着水,还没檫干净呢,就去触摸电器开关,如果触电了怎么办?”我恍然大悟。哦!对呀!我以前不是看过这类安全用电常识的吗?怎么自己反倒犯起了这错误来?还好爸爸及时提醒了我,不然,那时候我或许已触电了呢!那我岂不也免不了一场人生的危难!
电,有时候对人类是最忠实的朋友,而有的时候,是人类命运的天敌。反正,无时无刻,电的“脾气”都在变化,我们要小心谨慎,避免危险。切记,电无常,电的“怒火”是能“杀伤”人的`哟!
篇16:安全用电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夏天,大汗淋漓的你走进屋子,一股清凉的风就扑面而来,这是空调的功劳;刚锻炼回家的你,可以喝道冰凉的饮料,这是电冰箱的功劳……可是,空调、冰箱、电视都要用电。
虽然电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但是电也十分危险,是除了交通、火灾之外的“第三大杀手”。而触电死亡的,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发生的。不过,我有两个办法可以降低家庭触电死亡率。
我想大家都可以在家里每个插座上装一个微型密码门,它的外型是一个小动物的头,但是这只“动物”的嘴巴可是紧闭的。如果想用插座了,就在它的额头上输密码,只有密码正确,它才会张开嘴来。用完插座后,按一下它的鼻子,嘴巴就会关上了。这个办法可以使一些好奇、贪玩的小朋友不把手指伸进去,还能美观,真是一举两得。
还有,大家可以把插头连电线都换成一条小龙。小龙的外面是橡胶,里面是铜丝,龙头就是插头,乍一看,发现不了普通插头上的两片铁片,其实,机关就在小龙的角上,只要把龙角往前一推,从龙嘴里就会吐出两条“舌头”,你可别想当然把它当舌头看,倘若你摸一下,就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原来那就是插头前的两片铁片,使用完后,把龙角扳回原位,“舌头”就缩回去了。这个办法可以防止小朋友们碰到铁片拉!
怎么样?我的金点子不错吧!有了“动物”把关用电可安全啦!
篇17:安全用电
电,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东西,他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必须安全用电,科学用电!
我听说:有一位家庭主妇洗好衣服,拿着洗好的衣服慢悠悠地走向了“晾衣架”,把衣服一件一件地晾好。然而那所谓的“晾衣架”是电线杆!然后,那个人晾的衣服碰到了老化的电线……没错,跟你想的一样,电线漏电了……这个无情的“冷面杀手”就这样把她拉到了鬼门关……
然而,这一切是电的错吗?不是的!这纯粹是因为她的安全意识淡薄、无知造成的后果!然而,像这样的“笨蛋”还有很多很多!怎么样才能使自己不成为“笨蛋”呢?下面我来讲讲怎么样才能成为“聪明人”。
一、不能用湿抹布擦拭开关,否则会触电!
二、电器使用的时间不能过长,那会使电器变得很烫!如果上面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电器火灾!电器如果起火了,需要1、首先切断电源。2、及时报火警3、用黄沙或四化碳灭火器灭火。
三、电器尽量摆放在干燥的地方,防止漏电,不然的话一张白纸就会被电火花点着。绿光一闪,然后……就又是一起火灾了!
四、万一有人触电了,必须切断电源!如果触电者神志不清,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进行抢救。
让我们携起手来,凝心聚力,安全用电,珍爱生命;让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沐浴一方平安,健康成长,愉快生活,让生命的一泓清泉用流不息!
篇18:安全用电
一股难闻的烟味扑鼻而来,我纳闷地问妈妈:“妈妈,你难道不觉得有一股刺鼻的烟味吗?”听我这么一提醒,妈妈也仔细地闻起来:“咦,奇怪?好象是你屋里散发出来的。”
妈妈顺着烟味的方向走向了我的屋子,一分钟不到,只见妈妈凶神恶煞般地冲了出来,狠狠地把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扔在地上,随着瞬间一股股黑烟充斥了整个屋子,什么也看不清楚了,吓了我一大跳,刺鼻的烟味呛的我马上捂住了鼻子。
“怎么回事?”妈妈质问的声音震耳欲聋。这时我才仔细看清楚这团黑乎乎的东西——电热毯。一根根电热丝裸露在外面,像一根根烧焦的骨头。我突然才想起,中午玩时随手把电热毯的开关打开了,结果一玩忘记了。我吓得顿时手足无措,语无伦次,妈妈又拉着我进屋里,只见床单都烧成了黑色,惨不忍睹的场面。“妈妈我错了,我错了。”我心里万分愧疚。
直到现在,每当我想起时心里都后怕,如果当时我们没闻到烟味走了,那将会酿成一场大火灾,整个家都会被烧毁的。只因我一时的贪玩、疏忽大意。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我明白了不要把电当儿戏,要不后果会不堪设想,“电老虎”真可怕!一定要安全用电。
篇19: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能力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电安全的有关事项.
本节知识学生不仅应该知道,而且,应该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本节的重点是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易采用理论和实际相对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材也编得较为生动活泼,因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例如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就教材中难于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再由教师归纳后有重点地质疑,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对照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并开展分组讨论.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本节的教学中,尽可能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安全用电组织措施】相关文章:
2.安全用电检讨书
3.用电安全标语
4.《安全用电》教案
5.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6.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7.安全用电教案
8.用电安全承诺书
9.安全用电作文
10.用电安全规章制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