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硅谷最热门创业公司Dropbox的幕后故事

硅谷最热门创业公司Dropbox的幕后故事

2023-01-22 08:14: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appyda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硅谷最热门创业公司Dropbox的幕后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硅谷最热门创业公司Dropbox的幕后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硅谷最热门创业公司Dropbox的幕后故事

篇1:硅谷最热门创业公司Dropbox的幕后故事

今天要向大家讲述的是Dropbox以及其创始人的故事,

相信大家对Dropbox都不陌生,已进行第二轮融资,规模为2.5亿美元。截止目前,其融资总额已达2.572亿美元,估值近40亿美元。这是一种提供同步本地文件的网络存储在线应用,支持在多台电脑多种操作中自动同步,也就是说当你使用台式电脑上传图片修改图片,或者修改其他文件时,就会同步到你的笔记本上,反之亦然。用户可储存和共享文件。

其创始人之一的Drew Houston将在今年11月7日首次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据福布斯报道,在,乔布斯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位年轻气盛,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年轻人,同时也注意到Dropbox今后的市场潜力,若苹果能收购Dropbox,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财富上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收获,若收购不成,那对苹果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于是在12月乔布斯与Houston及合作伙伴Arash Ferdowsi的会面中,乔布斯表示欲以九位数的美元收购Dropbox,但都被Houston及Ferdowsi拒绝,他们想做的是建立一家大公司而不是将公司出售。而乔布斯也表示苹果会在将来涉足这一领域(现在推出了iCloud)。

Dropbox仅用了5年的时间,用户就达到了5000万,现在平均每秒增加一个新用户。

今年年仅28岁的创始人兼CEO Houston生于美国,从14岁开始就测试一些在线游戏并找出安全漏洞,后来开始编写程序。在一次学校集会时,主持人说:“如果你知道长大后要走的路,请举手”,250个学生当中,Houston是唯一一个举起手的人。他说他要开一个电脑公司。

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他曾几度创业,Dropbox是他的第六个创业公司,

滋生创业的念头源于他的室友Adam Smith的启发,,Adam Smith去旧金山创立Xobni(一款Outlook电子邮件组织整理程序)后,Houstan就想:如果他能做到,那么我也能做到。

从那以后,Houston就开始想着如何去做。当他还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时,一次坐公交车忘了带内存卡,本来打算利用车上的四个小时来工作,但只有笔记本,需要的代码文件都没有,没法编程,当时觉得非常郁闷,于是,就准备开发出一种能够通过网络同步文件的应用,四个月后,他飞到旧金山打算告诉创业孵化公司Y Combinator的Paul Graham他的想法,但当时Paul,这位在美国互联网界如日中天的教父级人物告诉他,必须要找一个合伙人才会给他投资。

Houston只花了两周的时间就找到了对的合伙人,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Ferdowsi。他生于1985年,现任Dropbox的首席技术工程师,当时Houston与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科学,Ferdowsi在回波士顿的途中交谈过两个小时,两人第二次见面就决定合作。

几个月后,Dropbox第一次出现在Y Combinator创业者大会上,吸引众多投资人,包括Sequoia Capital, Accel Partners, Y Combinator, 以及大量的个人投资人。

在那以后Houston及Ferdowsi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在工作中睡去,为的就是让人们意识到有这么一个服务的存在,他们刚开始也会在广告营销方面花心思来推销这个产品,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干脆是让用户推荐,谁要是向其他人推荐了他们的产品,那么谁就会获得250MB的免费储存,后来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从学生,到商人到企业家,教授,都为之受益。

Houston相信,Dropbox正在引领新一轮的技术狂潮。

篇2:硅谷创业王维嘉的故事

硅谷创业王维嘉的故事

王维嘉,留学美国并在硅谷创业的中国人,他的创业人生,有传奇,有惊险,有不可琢磨的戏剧性,但更多的是坚韧、自信和无可救药的创业癖……

7月28日,被称为“信息王”的王维嘉发明了双向个人移动信息机(简称tfmim)当时在世界上首家推出并开始提供信息服务时,就有分析指出,这种信息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未来全球市场总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一个全新产业——个人移动信息产业的诞生。

王维嘉将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带给了世界。美国通用无线通信有限公司1994年创办于硅谷。创建之初,王维嘉即把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地向个人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上。王维嘉清楚地看到了现代技术的三个主要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计算机将从桌面向手持方向发展;第二个是无线通讯包括手机及寻呼机的迅速普及,通讯成本的不断下降;第三个趋势则是因特网大爆炸。”

基于这一把握,王维嘉形成了自己的创业理念与发明双向个人移动信息机的思路:是否能把这三项当代最重要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掌上通过无线联网方式接入internet网络终端;如果可能,那么人们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全世界的各种信息了。

高技术企业的创办和发展,资本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美国有6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而其中的一半都在硅谷。“硅谷的成功,首先在于其运行机制:即强大的资本和富有野心的创业者的紧密结合。”王维嘉说,“对于创业者来说,熟悉和了解风险资本家及其运作模式是融资成功的一个关键前提。除此之外,创业者在与风险资本家接触的过程中,还必须有专业化的表现和足够的个性上的坚韧性。”

创业者除了要拥有乐观,敢冒险、自信等性格特质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坚韧不拔和执着。“创业不同于科研,”王维嘉说,“创业者首先要相信自己及自己所做的事,然后就是要不断听从自己心灵的呼唤而不能靠所谓的理性的指引,这有点像掷硬币,你要一直掷下去直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面出现为止。”

尽管间或有各种挫折,王维嘉还是走上了一条不归的创业之路。“创业有些像吸毒,”王维嘉说,“一旦你开始了创业,就会上瘾。从我创办美国通用无线通信有限公司开始,我就已经认定这辈子就只干这一件事了。即便有可能失败,我还会重新开始创业。创业就像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给什么我也不换。”

篇3:最经典的创业故事

广州天河南一路的“爱情密码”情侣礼品商店是两个好朋友合作开的,这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李朝东,一个叫宋群。商店开业于2月,迄今不过经营一年有余,但每月营业额已突破了45万元,而且发展了45家加盟连锁店。发展得这么快,生意做得这么顺利,这么好,他们靠的是什么

李朝东和宋群开情侣礼品商店的想法不止一日两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他们详细调查了广州市场,发现广州虽然商业发达,门类繁多,光各式礼品店就不下百家,但是专门面向情侣销售礼品的商铺还没有。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但他们同时也感到了困难。困难就在于,情侣相送一般对礼品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中国虽然是礼品生产的大国,但工艺、技术却不能算是最先进的国家,尤其是设计方面,难望国外礼品设计先进国家之项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进货的眼光瞄向了全世界,如从韩国进口会接吻和说:“IIoveyou”的手机对链,从日本进口“情侣鸡蛋娃”,包括从俄罗斯、法国、瑞士等国进口的各种情侣礼品,使他们的礼品商店一开业便处在了一个高位,显得鹤立鸡群。很多礼品,除了在他们的“爱情密码”外,根本见不到,更不可能买到。两个人等于是做独门生意,加上两个人花样百出的营销,用10万元开店,从第3个月起,营业额便达到了4万元,此后月月走高,让两个人赚得盆满钵满

篇4:最经典的创业故事

在南京著名的莫愁湖畔有一家著名的小面馆,面馆的主人名叫冯虹,原是南京铁路分局列车段的一名职工,后下岗回家。无事可做的冯虹在无奈中于11月在南京莫愁湖畔开起了现在这家面馆,经营手擀面。虽然冯虹做得一直非常卖力,面的味道也算不错,但因为没有特色,在南京这样一个人们著名“口刁”的地方,生意十分不景气。冯虹没有多少钱可以往里赔,她下岗之时已经42岁了,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让她慢慢来。店虽然开在莫愁湖畔,那时冯虹却是一天到晚愁得坐立不安。

她很想改变这种局面,可是讨教了很多人,听了很多人的主意,有些主意听起来真的不错,但一做起就满不是那么回事。怎么办呢?正当冯虹苦思无计的时候,有一次,她为一位客人下面条,无意间发现锅内的白色高汤中漂着几点红色,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自己擀面条时把几片胡萝卜片粘上去了。她看着在高汤中翻滚的面条,忽发奇想:这白汤白面加上点红色的胡萝卜点缀还真好看,我能不能把我的手擀面干脆做成彩色的呢?说不定会受到一向喜欢追新猎奇的南京食客的欢迎

这样想着,她就开始试验起来。首先,面条是进口食品,肯定不能用化学染色剂,必须采用天然、无污染和可食用的染色材料。她首先想到的是从蔬菜中提取汁液当染色剂。为此,她从菜市场买了一大堆芹菜、紫包菜之类的蔬菜,洗干净后分别将它们掰碎,放到榨汁机里搅碎,然后兑上水,加上面粉搓揉,最后擀成面条。完了定睛一看,紫色的、绿色的面条流光溢彩,漂亮极了!

冯虹不禁喜形于色,但是,面条一下锅,她的高兴劲儿就没有了。原来用蔬菜汁擀出来的面条漂亮是漂亮,却非常不筋道,一碰就断,吃到嘴里也是一股烂糟糟的味道。这样的面条,连自己都不能接受,更别说让消费者接受了。后来通过请教专家,她才知道问题出在面粉上。因为她过去做面条一向使用精制面,这种面条的纤维较细,加上蔬菜汁等含“杂质”的成分就会比较易碎易断,如果换成粗面粉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冯虹回家一试,果然像专家说的一样

冯虹的彩色面条终于做出来了,后来专家又给她提供了一种全天然的添加剂,使她做出来的面条既好看又筋道,入口滑溜。冯虹给自己新推出的面条取名彩虹面,一语双关,既指面条,又指面条的发明人。彩虹面上市后,受到顾客的热烈追捧,冯虹的小面馆很快就扭转了经营颓势,开始迈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此后,冯虹还发明出“复合型”的彩虹面,比如,蔬菜中没有灰色和蓝色,她就用白色的牛奶和紫色蔬菜中提取的紫色汁进行混合,调出灰色,然后再用灰色和绿色的蔬菜汁进行搭配,调出蓝色。至于红色,则是从血糯米中提取的,那是她查了许多书才查到的“秘方”。经过艰苦的摸索,冯虹做出了真正的彩虹面,像真正的彩虹一样,一种面条含有七种颜色,而且全部是天然调料,绝无污染,绿色环保。对于冯虹的匠心,许多顾客击节叹赏,说她不像是个开面馆的,简直就像是个艺术家

206月30日,冯虹的彩虹面获得了国家的发明专利。依托自己的专利面条,冯虹的生意开始变得一帆风顺,除了莫愁湖畔这家面馆,她还准备在南京最繁华的山西路和新街口开办几家分店,并打算在全国建立自己的连锁店。仅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冯虹就摆脱了下岗时的贫困生活,开始迈向富裕的新生活

篇5:最经典的创业故事

朱升华在杭州的文三路上,开有一个书屋,书屋的名字叫做“枫林晚”,取自唐人杜牧的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令人一看就感觉得浓浓的文化气息

朱升华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在杭州一个大的公司集团坐办公室,日子过得本来很惬意,可是他却觉得这样做下去没有意思,想出来创立一番事业。为了做什么,他考虑了很久,最后想到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平时最爱的就是书,最喜欢逛的也是书店,就想不如自己也开一个书店吧

他的选择遭到了全家人几乎一致的反对。朱升华刚刚开始参加工作,自己没有积蓄,家里又不肯支持,眼看美梦即将变成一枕黄粱,这时候是一个好朋友伸手救了他。好朋友慷慨地借了他5万块钱。朱升华选来选去,就选中了文三路这个地方。之所以选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属于杭州的文教区,周围有多个大学,平时街上成群的大学生和教授们走来走去,文化气息非常浓郁

朱升华的生意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波折,一炮打响。因为从一开始,他就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面对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消费者,就进什么样的货,卖什么样的东西。他之所以选择在文三路开店,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两多:大学生多、大学教师多。所以,他进的图书大多也是迎合大学生和大学教师口味的。以普通书店不多见的学术类书藉为主,如东山讲堂文集之类,这样的书或许一年只能卖出去一两套。还有些书,在整个杭州市场上可能也只有那么几个人会买,只有那么几个人需要,可他照样会去进货,就专门为那几个人准备。不为别的,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一般这样的人都比较忠诚,只要在你这里有一次买到了好书,买到了他们需要而别处买不到的书,以后他们就会老到你这里来。

从长期来看,这些人的图书购买量非常大,价值非常高,属于那种“金卡”型和“贵宾”型的客户。时间长了,朱升华这样的忠诚顾客积了一大批。朱升华做过统计,在他的顾客中,回头客要占到80%。虽然店面较小,只有20多平方米,但因为卖的图书附加值较高,顾客的回头率较高,单个顾客购买量较大,朱升华的收入非常不错。现在他已经在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后门开了一个分店,还准备在全省其他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分店

篇6:创业公司最常犯的几个错误

1、停留于模仿与抄袭时间太长,Staying in Stealth Mode Too Long.

2、不关注用户。Not Focusing on the User.

3、试图什么都做。Trying To Do Everything.

4、没有足够的基础架构。Not Having Enough Infrastructure.

5、忘了做品牌、市场和销售,

Forgetting About Branding, Marketing and Sales.

6、不注重长期规划

7、不注重成本核算,导致资金炼断裂

8、对所在领域没有足够的认识,盲目跟进

9、做的太宽泛,没有在一点上突破,没有用户粘性

来自:www.cyease.com.cn/a/73630.shtml

篇7:最真实的草根创业故事精选

我是1990年出生的,是典型的90后,高中毕业后我没有上大学而是选择了去学习一门技术,网络技术,学完后来到了中国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深圳,这个在多数未知少年中理想的城市,造就了无数个亿万富翁,更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白手起家创业者,来到深圳,我找到了一份网络营销推广的工作,(PS:所以在学习技术的学校我没有像其它童鞋一样去泡妞,去玩游戏而且选择网络,开始尝试做一些网站来获取流量从而获得收益,自然而然的接触了网络营销推广)在做这份工作的时期我便开始尝试一些小的创业项目,做过2个不过都以失败告终,原来我的想法是一边工作一边创业,如果做好了就辞去工作全心创业,也许是老天看我三心二意,也许是我不够努力或者方式不对,最终2次小的尝试都失败而告终。

在这家公司呆到了初,终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辞职创业,联合4位同事(分别从事设计、市场、程序、推广不同的工作,3个80后,我一个90后)一起辞职创业,每个人拿着仅有的几万元凑在一起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旅程,就开始注册公司,整个注册公司都是我一手操办跑了N多个部门,不熟悉导致注册公司的时候跑了7趟工商局,但是这也阻挡不了我的前进,这次做的一个项目是电子商务项目,因为我是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加上我熟悉网络的推广,我们几个都是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工作,然后就开始做一个点餐的项目,点餐外卖的网站。

这个网站里面可以找到深圳附近的外卖信息,可以抛弃外卖单,我们网站提供深圳大部分外卖信息,方便寻找和查阅,同时可以支持部分商家实现网络订餐,我们有机器放到商家那里,真正实现了网络订餐,一开始我们很多想法,很多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慢慢的消耗,却没有任何一分钱的收入,确实做互联网公司前期都需要自己的钱,但是我们没有找到如何去盈利的方式,我们开始感觉到了危机,于是开始做起了网站建设来维持生计,开始2个月销售很好,但是之后慢慢淡下来了,其中我的原因最大,直到放弃网站建设,最终我们的资金被消耗完毕了,不得不放弃该项目的实际运作,这个项目告一段路,但是这个项目目前还没有结束。

公司并没有注销,网站还存在的,每天有7000左右的独立访问IP,但是没有实现真正的利润,我们也没有在继续增加资金来运作,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

第一次真正开始创业的经历就此告一段落了,这次创业不知道是否算是失败,团队解散了,公司与网站存在着。

团队解散后,我去了一家做净水器的公司做网络营销推广,我很早之前就了解这个产品(净水器是过滤水中的杂志、重金属、细菌、病毒等,这个产品的过滤效果非常的好不然当初我不会选择这个项目),因为之前我有一个朋友在净水器公司工作,他跟我说过。

在净水器公司工作的时间不长,之后又萌发了创业的念头,于是乎找到了2个做净水器市场的朋友一起商量,开始做品牌,做一个净水器的品牌,决定开始我的第二次创业,准备开始时有一个朋友突然说不合作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才刚开始,我一直反思着是什么问题,但是我必须做,我们两个也得做,不能就这样子放弃了。

于是乎我们2个8月份开始辞职,准备开干,这次我们是买了一家公司然后变更的名称,第二次走上了创业的旅途,我现在不敢像以前一样幻想能够做多大,或者说是上市公司,现在只想着如何去生存,时时刻刻都想着明天没有钱了怎么办,这也让我从开始就感受到了公司的危机,

有时候我看着天空在想,我到底为了什么,我值不值得这样子做,会不会再次失败,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我应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选择,种种疑问都呈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压力山大。

真的,创业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没有背景,没有资金,没有关系的三无产品来说更是亚历山大,正是因为压力非常大,这一次我选择了天涯,我会把我这次创业的点滴情况在天涯记录下来,不管以后是否成功,这也许是一次美好的经历。

从现在开始,不管你是第一次创业或者多次创业的小伙伴们,在深圳这座充满激情的城市,让我们一起飞的更高,走得更远!

欢迎大家把自己的创业故事一起分享,一起交流,一起记录着辛酸的创业史,严谨广告,我的创业故事中2个创业项目,包括现在的净水器品牌的名字都没有展现,因为我不想这个是一个软性的广告,而是一个与天涯小伙伴们的分享与交流,一次真正由于创业压力的发泄。

篇8:最真实的草根创业故事精选

2011年12月16日,无为县农产品展销会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无为县多个乡镇的农副产品在此亮相。其中福渡镇“村官”牌草莓展位前,一颗颗胖乎乎、粉嘟嘟的草莓鲜亮可人,让人垂涎欲滴。摊后坐着一名文静的青年,频频朝顾客点头微笑。这个憨厚腼腆的小伙子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名叫孔小藤,现任无为县福渡镇团委副书记、福渡社区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福渡镇“村官”牌草莓品牌的主人。

“全芜湖都很难看到这么大块头的草莓!”说起他的草莓,孔小藤神采飞扬,“我们的草莓果肉多汁,酸甜适口,有机酸、果胶含量也比一般草莓高,在福渡镇当地供不应求!”由于选苗仔细、培育精心,孔小藤的反季节草莓在全县最早上市,最高时可以卖到45元一盒,展销会上25元一盒的价格已经算是促销价。尽管价格并不便宜,但参观展销会的市民对这种块头大、口味好的草莓很是青睐,一上午就卖出去70多盒。

今年25岁的孔小藤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被选聘到无为县福渡镇。长在农村、出身科班的孔小藤对农事稔熟于心,当看到福渡镇交通便利、土壤肥沃,而农民却大多还在种植“大路货”的粮食和棉花时,他萌生了带领大家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化种植果蔬的念头。如何让村民相信自己、跟着自己干呢?他决定创办一个果蔬种植示范园。

这条创业路并不好走,而小藤心里也明白,又有哪一条成功的道路是好走的呢?

想创业,资金问题首当其冲。最终,孔小藤多方筹措了5万多元起步资金,镇政府帮助协调土地,创业园很快从蓝图走向现实。园区有了,村民的积极性却不高,他于是帮村民算了笔账——“种植水稻和棉花亩均收入1000多元,而种吊瓜的亩均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每户农户年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人均可增收7000元。”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可技术问题却接踵而来。这时,孔小藤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开始凸显。他找到母校相关专业师生,进行土壤测试、气候论证、市场调研。就这样,孔小藤包技术、包种苗、包销售,农民出劳力、得收益,创业示范园就这么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产品有了,孔小藤又忙着联系周边城市各大菜场、超市,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想了半天,决定就叫“村官”牌。目前,示范园已建成草莓、吊瓜、茄子、反季节大棚蔬菜4个示范基地,面积达110亩,不到一年时间就为50多户农户创造了7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正聊到尽兴处,一个电话打断了采访,孔小藤向电话那头汇报起“战果”:“今天卖得可好咧,大盒的一上午就卖完了,下午又拿了货……”电话是省委组织部打来的,他们对“村官”牌草莓的销售情况非常关心。孔小藤说,各级相关部门对他的项目高度关注,无为县划归芜湖以后,芜湖市委组织部、团市委也跟他一直保持联系,提供了很多帮助。 团市委一位负责同志表示,创业富民是大学生“村官”加速融入农村的有效途径,同时,他们的成功创业,也能够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孔小藤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孔小藤告诉记者,他现在是同班大学生村官中的“独苗”,当初和他相约一起在农村创业的同学都打了退堂鼓。“农村的生活确实比城市单调,所以你必须为自己设定一个方向,找一个抓手!”孔小藤定的方向是农业产业化,找的抓手则是他的“村官”品牌果蔬。

下一步,孔小藤准备进一步发挥创业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当地果蔬种植业向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果蔬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销售额突破700万,受益农户300户……”孔小藤给自己描绘了一张“十二五”蓝图。从昔日村民眼中尚显稚嫩的“娃娃官”,到今天引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孔小藤和他的“村官”品牌,正像他示范园里的幼苗一般茁壮成长,直至硕果满园。

【硅谷最热门创业公司Dropbox的幕后故事】相关文章:

1.最真实的草根创业故事精选

2.公司创业计划书

3.创业公司信

4.兄弟创业故事

5.越南创业故事

6.当代创业故事

7.创业哲理故事

8.90创业故事

9.天涯创业故事

10.创业故事读后感

下载word文档
《硅谷最热门创业公司Dropbox的幕后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