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2023-01-17 08:25: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谢先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描写中秋节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描写中秋节的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篇1:描写中秋节散文

一掌红叶、一地清霜、一把镰刀、一轮明月加起来等于一个瑟索的季节:中秋。

古人说秋天如织的风景醉了唐诗里的花魂,也醉了宋词里的风韵…可是我要说:秋风秋夜只会凉了秋月,秋色秋叶只会凭添几许秋愁,缠绵的秋思淡淡的愁绪只会缠绕在心头…

如果时间能为我停留,我的容颜不会憔悴。如果秋的悲凉能多一些暖意,半夜的露珠不会变成一地秋霜。秋景不会那么萧色,人心不会那么凄凉!

万家邀明月,床前灯火此刻悄悄熄灭,月亮照进了我的心窗,谁把我的明媚尽收眼底?我是否会装饰别人的梦境,谁把我的遭遇感同深受?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一地月影中,我是泪光点点,我思念了谁,又遗忘了谁?一船秋江里,是谁丝竹弦弦,谁在静观花开花落,闲看云卷云舒 ?

此刻月正圆,让月儿飞,记忆仿佛穿越了流年…

我远在天堂的亲人,此时我在想您,您感知了吗?生与死只不过隔着一层土,近在咫尺,却又天涯遥远…虽然天涯遥远,却又仿佛近在咫尺!千山万水寄语我的缅怀和思念:您在天堂还好吗?您的牵挂放下了吗?您欣慰了吗?吹一曲清萧天堂之约,您听见了吗?

天上人间,月圆人难圆,生命是一个圆,谁都躲不过轮回…可是上帝你造就了一个人,却又带走一个人,不是很辛苦吗?为什么不让他们好好活着?

今宵我将在何处凭吊,去何处追寻我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一切!

明月千里寄相思!

篇2:描写中秋节散文

提到中秋节,古人笔下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亦或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伤感的、思念的、圆缺的。然而除了秋意浓浓让人思念感怀外,还有一种是对美好事物向往的乐趣。

中秋节是儿时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因为每到中秋节爸妈就会放下田里的劳作,带着我和弟弟步行去两公里外的外婆家过节。在外婆家吃完晚饭,赶回家的时候月亮出来了。爷爷准备好月饼、水果和酒水祭月,一家人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着五仁味的'月饼,一边听着爷爷奶奶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年年如此,百听不厌。对于儿时的我,此时满满的幸福感,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油然而生。在异乡一个人打拼的日子,每每看见黑夜中圆圆明亮的月亮,脑海中不觉浮想起小时候和家人一起赏月的情形,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支撑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中秋节自古延续自今,已超越了传统节日的本身意义。多少忙碌中的人们,因为这一天一家人从不同的地方欢聚在一起;又有多少人因为有这一精神支柱支撑着走过多少风风雨雨。我想说留住心中那些美好的场景,孤单时拿出来与自己分享,就像品味一杯醇香甘美的茶。然后充满力量的去为下一个目标拼搏奋斗。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皎皎明月,闲话家常,期盼化身繁星点点,穿梭在宇宙之上,倾醉月光之下,缓了流年,慢了岁月。一辈子不短也不长,愿所有在异乡的朋友,都能停下繁忙的脚步,回家看一看年迈的父母,也让他们感受一下儿时的温暖时光。

篇3: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美好的中秋节

中秋节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它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因为它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我国很早就有中秋的记载,一直到了唐代,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那时候,描写中秋节的诗词和传说非常多,我记得宋朝大诗人——苏轼写过一首诗,叫《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看,诗人把中秋的月亮比作玉盘,是不是特别形象呢?

我国不同地方庆祝中秋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蒙古族爱玩“追月”的游戏,西藏的习俗是“寻月”,傣族的习俗是“拜月”,而我们广州的习俗是“树中秋”。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最开心的当然是在晚上。全家人一起吃过晚饭后,就端出月饼,切开一起品尝。妈妈还捧出早就洗好的水果,有香蕉、葡萄、哈密瓜、西梅、樱桃、还有我最喜爱的柿子,五光十色的水果美丽极了,让人垂涎欲滴。到了再晚一些,我们还会吃一些小食,像炒田螺、小芋头、菱角、汤圆等。但我的心思早就不再这些美食上了,我总是惦记着跟小伙伴们的约定——一起去“树中秋”。我随便吃了几口小食,就提着灯笼,像兔子一样跑到大院里跟小伙伴玩游戏。妈妈说她小时候玩的灯笼是用纸和竹条扎成的,有水果的、鸟兽的、鱼虫的,里面点着蜡烛,用绳子系在竹竿上,将竹竿放在高处,所以叫“树中秋”。我们现在玩的灯笼先进多了,都是在商店里买的,电动的。虽然很方便,但却少了一种传统的'味道。我们几个伙伴提着灯笼去“探险”,又玩捉迷藏,玩的兴高采烈,都忘了回家。玩累了,我们就坐在地上赏月。只见月亮时而含羞地躲在云层里,时而有大大方方地露出笑脸,跟我们的灯笼争相辉映,多美好的中秋夜啊!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快乐的中秋节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和我舅妈一家去了我姥姥家。

在路上,我和妹妹看着左右的庄稼和植物,突然我们两个的目光转到了一片苹果地上,妹妹 告诉我,那是我们家的地,姥姥打电话说今天她要去摘苹果呢。我想了想,忽然嘿嘿一笑,心中酝酿出了一个“阴谋”。我对车里的家人说:“我想出了一个主意, 我们可以这样……这样……”大家听了拍手叫绝,除爸爸以外,因为爸爸是司机,一拍手松开方向盘,那还了得?

爸爸把车倒回苹果地对面的山上,之后拿上几个塑料袋,就向苹果地“进发”,到了苹果地,我和妹妹摘低处的苹果,爸爸爬上苹果树摘高处的苹果,妈妈和舅妈则往塑料袋里装苹果和摇苹果树,让苹果掉在地上去,再装进袋子,不一会儿,我们都累了,蹲在树下歇一会儿。

姥姥来了,她看到我们,惊讶的说:“我还以为你们今天不回来了,就自己带了几个篮子来,谁承想你们在这呢。”“中秋节快乐!”我们一起说。姥姥的脸上笑开了花。一会儿,我们的篮子和塑料袋就全满了,大家一起立着沉甸甸的苹果回了姥姥家。

自从今年的中秋节之后,我才知道老人现在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月明中秋

凉风惊醒明月,红叶染透青山。是谁,选择离开城市高楼拥挤的丛林,离开市井巷陌的攘攘冠盖,轻盈地推开中秋这个古老节日虚掩的门扉,独自在月下品尝文字的寂寞,轻叹唯有故园能识我。飘忽的思绪,穿过夜的帘幕,在无岸无渡的时空里回转;持以素往之心,捡拾明明灭灭的记忆,用丰盈的思绪将离乡路程频繁地丈量。不知归期的羁旅,一路风雨兼程,何时才能抵达停泊的港湾?

——曾陌儿

又逢中秋,这个中华传统的佳节,从风云的唐宋至烟雨的明清,一直流转到繁盛的今日。那一轮清清朗朗的明月,从远古到今朝,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从乡村到城市,让多少久别重逢的喜悦挂上桂影婆娑的枝头,又让多少合家团圆的亲人在月光下偎依取暖。它沐浴过古人,又照耀着来者;它淌过千年的时光,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将明净无尘的灵韵赠与人间,依然以淡雅清绝的风姿摇挂在深邃的苍穹,接受世人千古不变的虔诚膜拜。

几缕清风推开浮云的遮掩,一轮明净如水的月,流淌着温婉,泼洒着浅淡的水墨,徐徐地舒展一轴无边的禅意画卷。不知何时移进了雕花窗棂,落在书案上,浸染那一卷诗句和杯盏里的佳酿,墨砚映着婵娟,也变得几分清凉;是谁,一束柔毫描月圆,增添愁绪,临窗飘溢着酣畅淋漓的墨香;又将一帘幽梦,抛向了枝头,隔着朱楼小榭,高唱满月的歌?

中秋月,一轮清澈;它流淌过江南的水乡,跋涉过塞北的烟尘,始终用祥和与宁静,留给芸芸众生,又盈满一波波风尘仆仆的思念,寄托着天涯旅人浓浓的乡愁;它拂过岁月的琴弦,远哼着无声古调,似清泉流溢出淡淡韵致;千年守候着人间万户,静看古今许多游子寻思,烛光摇红下慈母织补;也不知有多少回灯花挑尽不成眠,多少次高楼望断人不见。

华灯如昼的夜,宁可择一处山水灵逸之地而居,不问尘寰消长,似闲云野鹤般飘逸无尘,愿明月留步,以云为笠,风为蓑,独做一名清秋雅客,清樽取醉,糊涂于万物之间;尘埃岁月里感叹人生,一半是离,一半是合。

晶莹的霜露打湿远方匆匆的步履,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是否又挤着拥挤的地铁或火车,归心似箭;还是连着那根窄窄的电话线,在耳边轻传着,无限解不了的思亲之愁?

月明中秋,四季诗卷里一页雅致的风景。古典的窗牖外,桂花香影弥漫,犹自满园芬芳;中天月白,风弄兰香陌;是谁,在这淌淌潺潺的日子里,拾起一枚禅寂的红叶,记载童年里青翠的记忆?每逢佳节倍思亲,隔江望,恨路迢迢,道不尽相思,咽泪如浇。漏夜清寒,任枕边垂泪,数不清多少次午夜梦回故乡。

梦若清莲,在桑梓的荷塘里淡愁含露,悄悄绽放;白色、紫色、红色、黄色,披着自然的彩衣,舒展着细致的朵儿,诉说着梦的呓语。雨露落在莲朵上,澄澈的水珠在荷盘里流溢晶莹的色调,像是江南女子多情的泪珠,剔透中渗着入股的清凉。荷塘边,柳条在风中轻舞,纤柔的身姿曼妙着翠绿的年华。木质的水车不知疲倦地吱呀转动,重复着远古的歌谣。低头望水,尘间沾染的浮躁归于沉静;拾一枚石子投入水中,看波光漫起一层层螺纹,久久地,直到,了无痕迹。

今夜,明月装饰了谁的窗,那位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又将落入谁的梦中?

梦回故宅,门前几株老树,是否因岁月的侵蚀落下满目疮痍的旧痕。给它增添了几许苍凉凝重的色调;是否许多事物都染上了沧桑郁迹。我涉水而去,叩响重门上生锈的铜环,踏入木质门槛,是否爹娘还在等待,再一次为我烘干被风露打湿的裙衫?

一曲《彩云追月》随着微寒的风,自悠长的小巷吹来,拨弄一池秋水,隐隐绕梦;月色故乡明,熟悉的伙伴是否被叫去高挂起了灯笼,满街通红;在清凉的院落里,焚香拜月,吃着新鲜的水果和团圆的月饼,与家人共赏秋色?

低红的桂花雨,轻浅的莲香风。梦境如开,醒来愁更凝重,有一种尘缘叫似水流年,有一种宿命叫客居他乡。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中秋,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朵寂寞睡着的青莲,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叹月满,愁也满。

月明中秋,是一图清雅秀美的写意,是一笺沉默无暇的诗铭;不知承载多少悠悠往事,沉睡在古人笔下的诗卷中。在那飘蓬辗转他乡的杜甫里,月夜下,独听秋雁的哀声,遥忆舍弟;在那高楼乘风,起舞弄影的李白里,唱一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辞章。也在那海边望月怀远,愿天涯共此时的九龄诗卷中……

从古至今,来自天南地北的文人墨客,用浓淡各异的水墨将月亮点染得千姿百态,但旧时的明月太高太远,今人的目光无法企及。

莫道是美景良宵,眸眼难寻故相识;独倚窗棂,眷望长空心暗恻,叹千古绕愁之事,唯独情字。多情的,始终是那望月的人。

篇4: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中秋节散文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中秋节散文精选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中秋夜,秋思落谁家

天上一轮月,满院桂花香。客来秦晋齐鲁,欢聚品琼浆。醉里填词游戏,又唱琴箫古曲,竹影舞萧墙。望月月含笑,携友话秋芳。

聚时短,征路远,总牵肠。几回梦里,同赋明月共西窗。常有秋情秋梦,岁岁年年空等,枉自对秋光。欲问灯无语,兄弟泪成行。——《水调歌头.中秋》本人作

(1)

中秋之夜,月圆如盘,月色皎洁,碧空如洗。

沐浴着月的清辉,我伫立在日日走过的石桥上。桥下溪水潺潺如歌,溪畔枫影婆娑,夜空繁星点点似遥远的灯火。那座幽静的小院里,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仿佛身在童年的梦境,那片金黄的菊花在小院里飘香。

中秋月下,一个清贫而快乐的家庭,几个兄弟姐妹,簇拥着父亲母亲,全家人围坐在庭院的桌旁,一起品尝香甜的月饼和满桌的水果。弟弟妹妹们吃光了桌上的东西,在院子里捉起了谜藏……

这仿佛是昨天的事情,耳边依稀还荡漾着童年的歌谣……

(2)

天上的月亮灿然地笑着,夜风轻舞在温柔的月光下,而那夜夜不息的箫声,却依旧在静谧的夜中呜咽,仿佛看到吹箫人的泪光在闪烁。

“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那个婀娜孤独的影子,那曲缠绵悱恻的箫声,不禁令人黯然神伤。

月圆人不圆,犹在这中秋之夜,这正是世间最凄惨的事情了。

独自一人走在这中秋的夜色里,品味着这季节的轮回,感叹人生的凄婉际遇,顿觉那皎洁的月光充满了无限悲凉。

在空旷的原野上,沐浴着跌荡的清风,仰望着天上的朗月,忽然想起那个孤独忧伤,夜夜在荧屏里徜徉的女孩。此时她在做什么呢?她也许远离城市的喧嚣,正在中秋夜的月色里漫步,低吟着关于月光的诗章。抑或是一个人坐在窗前,迷惘地望着默默无语的月亮,思念着远在故乡的亲人而潸然泪下……

草丛里的虫鸣声在静夜里张扬,一阵阵凉凉的风吹来,弥漫了我悠长的秋思。树在摇曳,落叶纷纷,树下偶尔响起几声鸟儿的低鸣。

小路弯弯,路边的木槿摇动着花影,远村近树尽染月的清辉。城中的灯火划破夜空,不时传来鼓乐的悠扬。

中秋之夜,能拥有这一片宁静的夜空,赏尽这美丽的月色,也应该算是很幸运的了。

(3)

坐在山颠的岩石上,这月光笼罩的山峦宛如梦幻,人影在晃动,望月亭中传来欢快的笑声。

山上空气清新,森林、花鸟、温泉、飞瀑、峭壁,这白日里清晰可见的瑰丽的山水画卷,一片迷蒙。而天上清辉熠熠的圆月,宛如一首幽美朦胧的诗,斑斓在这令人遐思的画卷中。

漫步在石径上,隐约可见月光透过松影,点点洒落小径,如雪似霜。微风拂过,松林欢腾,犹如曼妙的乐声,让人陶醉

入夜,盈盈明月轻盈地爬上树梢,跃上山顶。薄薄的雾霭象飘逸的轻纱,萦绕着一轮朗月,那月儿越发显得妩媚动人了。

仿佛在梦里,恍惚看到那心中时刻牵挂的影子,在月下踏着轻灵的脚步,忽而低语,忽而轻吟,缓缓地向我走来。但转瞬间,便消失在这片银色的世界之中了。

月亮漫洒着清辉,溪水潺潺,耳畔似乎又响起了曾经令我陶醉的吟诵之声: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

这首南朝萧纲的《咏萤》,从那人秀口朗朗而出,至今犹在心中流荡不息。

思念涌起澜波,我的情思流向远方……

(4)

想起那个中秋月明之夜,我和她一起泛舟湖上,共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湖上碧波万顷,渔火点点,轻风悠扬。渐渐地,一轮明月从湖那边缓缓升起,我们依偎在温柔娴静的月色里。

抬头看明月如镜,月光洒在湖面上,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人影融成一幅幽美醉人的风景。

小船在波光里漂荡,芦花如雪漫舞,白鹤望月长鸣。箫声忽起,优美甜润的歌声在月空荡漾。

风吹起一湖涟漪,水叠荡着满船激|情。月华似泻,清风拂面,笑语飞扬。温馨的话语,甜美的笑容,难忘的牵手,美丽的中秋之夜……

此时坐在船上,举杯共饮葡萄美酒,陶醉在月光、桨声、灯影里,如梦如幻。从此我们便拥有了关于月的故事,水的情节……

(5)

排宴欲邀月,雾帐锁娇颜。可怜门外丹桂,凌乱雨风前。一曲长箫独奏,带泪新菊伴酒,檐下鸟声寒。寂寞梦难入,泼墨画乡关。

望灯火,思故地,忆婵娟。问询霄汉,人月何日共团圆?空守秋风秋雨,怎续兰台春意,满目水如帘。子夜西窗影,飞叶入筝弦。

中秋之夜,浮想联翩,咏诵起我去年中秋所作《水调歌头》,是为结语。

醉中秋

又是一夜的秋雨,又是一季的落秋,不知道是歲月過於匆匆,還是自己已不再是多愁善感的年紀……好像今年的季節沒有往年的深刻。

每每落雨的時候,總難逃傷感,今天也是一樣,一樣的無助、一樣的傷感、一樣的冷清。

不知道是哪一年的秋天了,我一如往常的去寺廟上香,看著廟宇里一尊尊的佛像,心生歡喜。往日,我總是會去許下那個奢侈的願望,但,那次沒有,我看著那些微笑看著塵世的佛像,忽然間變得空靈,不再有願望也不再有盼望,我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今生所有的苦痛都是爲了曾經的求贖!

也許,我曾經傷害了你,深深的,於是,今生我必定償還!於是,面對所有的苦痛,心存感激。因為,前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換回今生的一次擦肩!那,我們的相擁會是怎樣的情緣才能換的回來呢!想必不僅僅是500次回眸那麼的簡單。

我是一個喜歡喝酒的人,因為我很感性*,我會因為你一句話,甚至是一個眼神傷心良久……雖然這些傷心我已經在一次一次的傷害之後學會了隱藏,但感性*的我,無法讓自己在快樂里幸福。

中秋,快到了,媽媽想去看爸爸,看看也好,爸爸已經走了快4個月了,中秋那天是爸爸走的第124天,媽媽這一百多天走的很辛苦!媽媽不說,但做女兒的是知道的,因為她有一個外表冷靜堅強,內心柔弱纖細的女兒。

我不敢想自己百年之後的樣子,我很怕,我不願意面對!我希望我所有的償還和忍讓能換回我先于他走的幸福!他說:我如果有福氣就會在他前面走!這對於我們真的是一種福氣,因為我們覺得爸爸就有這個福氣,他把所有的'傷痛和眼淚都留給了我們,自己瀟灑的離開。現在的爸爸一定在天堂看著我們微笑,因為我們都在堅強的繼續著我們的生活!

於是,我希望將來有一天,我也能有這樣的福氣!把所有的眼淚和傷痛留給你們,帶著你們所有人的祝福,幸運的離開!在天堂等待下一次的重逢!

還記得小時候,我問祖父:什麽叫死?死是什麼樣子?祖父冷靜的回答:死亡就是黑暗,什麽都不再擁有,不能說話,不能笑,不能思想!於是,在我感性*的幼小心靈里就有了揮之不去的陰霾,每當想到祖父對死亡的注解我就會抓狂到無法睡覺!直到現在依舊!

有一天,早熟的兒子問我:媽媽,死了是什麽意思?我從容回答:死,是生命的一種狀態,我們會離開這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去,在那裡,我們會見到一些我們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

我覺得我解釋的已經很柔軟了,可是兒子卻先問到了一個不同的答案:媽媽瞎說,姥姥說死了就什麽都沒有了!我不想死,我覺得死很可怕!

聽著兒子的話,我一時無語!隨後我摟著兒子小小的肩膀說:不會的,放心吧,媽媽一定會在你前面死的,媽媽答應你,一定在另一個世界等著你!好不好?

兒子用清澈的目光看著我:那等我死的時候,我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如果你不認識我了怎麼辦?

我笑笑:怎麼會,媽媽一定會認得你的!再說,你會認得媽媽的,不是嗎?

兒子若有所思:媽媽,要不我們記住一個暗號吧!我們誰也不告訴,到時候,我們就能相認了!

我看著只有6歲的兒子,用微笑把眼淚藏好,努力的點頭!我一直記著那個暗號,不知道兒子是不是還記得,我想:等我離開的時候,我要記得告訴兒子那個暗號,這樣,我們就能在天堂相認!再做一世的母子!這輩子我欠他的太多了!

你呢?你一定會因為我的離開傷心的,但,你會不會告訴我如何再另一個世界里尋到彼此?會嗎?也許吧!

中秋是一定要吃月餅的,爸爸以前最愛吃月餅,每次都會把我們挑剩下的,不喜歡吃的月餅統統吃掉!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爸爸是真的愛吃那些月餅,還是不要願意浪費!

爸爸,你在天堂還好嗎?今天我們這裡下雨了,是綿綿的小雨,昨天晚上就開始下了。

中秋的時候媽媽想去看您,我們會帶月餅給您的!

中秋的時候,我要喝酒慶祝,慶祝生命里有一個有你的中秋!

中秋快樂!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中秋节美文 精选中秋节散文

2.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中秋节散文精选

3.中秋节散文 关于中秋节的优美情感散文

4.中秋节情感散文

5.中秋节散文 共话中秋

6.中秋节抒情散文《月明中秋》

7.优美中秋节散文

8.中秋节抒情散文

9.中秋散文

10.中秋节散文2篇

篇5: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在这个中秋之夜,我们的家庭是最温馨的,月亮也在这夜晚,放射出温柔的光芒。

中秋散韵

中秋,是喜庆热闹的日子。

一家人,老老小小,欢天喜地,望明月,品月饼;

热闹的街头树起了灯彩,舞起了火龙,清静的河边也有小孩漂起河灯;

福建有抛帕招亲,台湾有偷菜求郎,湖南、贵州、安徽还有窃瓜祈子。

中秋,是思念拔节的日子。

人世间的思念,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疯长着,堆积着,涌动着,蔓延到天际:

或是远方的儿子,激动地用家乡话,附着话筒,深情为父亲唱生日歌;

或是慈爱的母亲,戴着老花镜,走针串线,正为海外的女儿织着毛衣;

或是相爱的情人,彼此用最亲近,最甜蜜的短信诉说最遥远的相思情。

中秋,是诗香飘飞的日子。

唐李白的《月下独酌》是诗人、身影、明月寂寞地合成,逸出的是酒的醉人的香味和诗人的浪漫的芬芳;

宋苏轼的《中秋月》是暮尽、寒溢、月转的慨叹,传达的是时光易逝的苦味与生命无常的孤独;

宋辛弃疾的《太常引》是诗人望月、伤己、叹国的共熔,抒发的是美人迟暮的凄凉和激荡不已的壮志。

中秋,是神话改写的日子。

蟐蛾姑娘与后弈俊男,你们该是攀上天地间的彩虹桥,不再有离居之苦了吧;

修行千年的兔仙,你送到月宫里的最小的女儿,该是回来同家人团聚了吧;

吴刚,你该是记住了他人真诚的教导,勤心学习,不再醉心于求仙之道了吧。

中秋,有浓浓的快乐;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中秋,有无尽的`诗意;

中秋,有满满的祝愿。

诗人说,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要说,心有快乐,心有思念,心有希望,心便不会老;

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会老!

那年的中秋节

那年的中秋节,是五年前的八月十五。

五年前八月十五还不是公休,还不是公休的八月十五,学校临时调整了作息时间,早早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提前一个小时放了学。

那天放学的时候,我习惯性地站在大门口,目送欢天的学生闪过大门的身影,目送喜地的老师急匆匆地跨过校门的槛,心里盘算着静校以后早点回家,省得让白发苍苍的老娘,再站在门前的槐树下翘首,省得让老娘不知疲倦地长时间地期盼。

传达室的保安轻轻地摁下了大门的电动开关,折叠的大门开始缓缓地打开,缓缓地拉长,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屏障。这道黑色的屏障,隔开了门外叫卖月饼的喧嚣与噪杂,显得安静的校园更加的寂静。我向保安道了一声辛苦,送上了一句祝福的话语,然后沿着每天不知要走过多少次的校园大道,急匆匆地扫视着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看看楼上的窗户是否关好,看看大楼的楼门是否锁好,看看学生公寓里是否还有没有回家的学生……

教学楼的大门虚掩着,没有上锁。我的心里有些纳闷:下班的时间若是在平时,老师批个作业,写个教案什么的,早来晚走是常有的事儿,但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传统的阖家团圆的日子!谁还在加班加点?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推开了虚掩的大门,轻声走上了老师们办公的三楼。

语文教研组的门开着,数学教研组的门开着,英语教研组的门也开着。我礼貌性地敲了敲语文教研组本已开着的门,张老师和两个学生站了起来。

我提醒张老师说:天不早了,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吧。别耽误同学们回家。

张老师向两个学生挤了挤眼,会意地笑了笑,又向我挤了挤眼说:看我的学生多懂事儿,今天不回家了,要陪我过节!

看得张老师真心的笑容,我夸奖学生说:你们长大了,也懂事儿了。不过,也别玩儿的太晚了。张老师家毕竟还有老人和孩子。就在我转身将要离开的时候,发现两个同学的眼里噙满了泪珠,发现张老师的脸上带着一丝焦急,似乎感觉她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但又不好问,也不好说,便说了一句你们聊着我再去看看,转身走向了数学教研组。

敲了敲数学教研组的门,里面鸦雀无声,没有一点的声音。听到我的敲门,教数学的董老师从隔壁的英语教研组里走了出来。他一看是我,一边和我开着玩笑说“是不是要和我们一起过节”,一边悄悄地给我使了个眼神,示意我到他的办公室。

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也和他开起了玩笑:看来是弟妹不让你回家了吧?他苦笑地说:不是她不让我回家,是我不能回家。

不等我再问他是什么原因不能回家,他给我发起了牢骚:你看看现在这些年轻人,一点责任感都没有,两口子动不动就离婚。你离婚就离婚吧,可你把孩子安排好呀?这倒好,两口子离了婚都不管孩子,弄得这些无辜的孩子无家可归!

我有些丈儿和尚了,不知他这话从何说起。看到我满脸的迷茫,他悄声告诉我:

这几个学生的父母离婚以后,谁也不管孩子,不是跟着爷爷奶奶过,就是跟着叔叔大爷过。听说学校为了让老师和学生过好中秋节,提前放学以后,知道他们心里很难过,我们几个老师一商量,决定和他们一起吃饭,陪他们过节。

我有些感动了,掏出手机,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打给了母亲,告诉她不要等我吃饭;一个打给了开小餐馆的朋友,告诉他去买几斤月饼,买,几斤水果,再给我炒上几个菜……

当一轮皓月高高地挂在树梢的时候,我匆匆赶回了家。电视里仲秋晚会接近了尾声,母亲盖着一件棉衣依在了沙发上。一桌子的饭菜已经冰凉,桌上的碗筷似乎一点也没有动。

听到我走路的声音,母亲睁开了昏花的双眼,问我吃饭了没有,我给母亲撒了慌说:学校有点事儿没顾得上吃。她掀开那件盖在身上的棉衣,端起已经冰凉的饭菜,打开煤气灶,一一倒在锅里,又一一盛在盘子里……

中秋晚会结束了许久,母亲关掉了播放广告的电视。问我过节了怎么还这么忙?我告诉母亲回来晚的原因,母亲什么话也没有说。尽管那晚我吃的特少,但母亲没有象往常那样问我为什么吃得这么少,只看到她岁月雕琢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篇6: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时间如水,仿佛是转眼间, 春去了秋又来,一年的工夫就这样渐行渐远。大街小巷、店铺商场里,花团锦簇、琳琅满目的月饼,弥漫着浓浓的中秋味。尝试着购买多种月饼,水果的、蔬菜的、豆沙的、五仁的;袋装的、散装的、盒装的;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就是没吃出那月饼的滋味——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临近,各家各户各人都充满了向往和兴奋,尤其是忙坏了妈妈们。

首先,妈妈要早早收集晾晒盏花、葫芦花、玫瑰花、香豆叶,接着用石头“匠窝子”捣碎挞面,再托人从城里购买些红曲、姜黄。其次,在日常劳作间歇,在田间地头荒坡沙滩上,收集枯树枝烂树根、或挖或拔薅子、冰草、岌岌、艾杆子收工后背回家晒干了,或者在院墙外晾晒些牛粪块。蒸月饼比不得平常蒸干粮馍馍,必须有烧灶火的好燃料才行。

在临近中秋的前几天,妈妈将自家提前制作好的“糟子”用温水泡开了,调上浇头子,发酵了,每隔一两个小时再接续半碗干面,用适量温水搅匀成成糊状,连续接上十次左右,大概有半盆了。再按一碗面的标准加适量温水揉面,揉一次发酵两小时左右,连续揉个十次八次的,积少成多,满满两大盆,松软而劲道,用手一按扑哧扑哧的。

一大早,妈妈就和婶娘、奶奶忙起来。

首先要按照我家“八卦”蒸笼的大小、月饼的薄厚、颜料的品种,将发好的'面均匀的揪成若干团。接着,一手揉一手团,揉搓十来个回合,光滑了、瓷实了、圆溜了,用手心按平;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推开成半公分厚、直径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张面饼,将新榨的胡麻油均匀地涂抹一遍;黄澄澄的,清香扑鼻,再撒上姜黄,撒上白砂糖,撒上一层厚厚的白面;最后紧紧地卷成一卷压成一团;压实了,再擀成刚才的形状,再撒上一遍,这才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底层,是最好吃的一层之一。

然后,如法炮制,擀上一层又一层,用备好的颜料撒上一层又一层,一层层撂成十公分厚。或剪开翻出五颜六色的“抓抓子”、或卷成卷拧成“马绊场”、或盖上顶层做成一色“蒸饼”。最后擀一个薄如纸的面皮儿将整块月饼完全包裹起来,双人四手抬到笼屉里,一笼屉只装一块月饼,一次蒸两笼屉或三笼屉或四笼屉。

这时,“坐卧”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铁锅里早已烧好了沸腾的开水,按顺序将笼屉次第撂在大锅上;再用干净的碎布片或其它什么软物,将锅沿、笼屉缝隙、锅盖缝等一切可能透气的地方都塞严实了;用枯树权、牛粪块等结实耐用的柴火一口气烧上半个钟头的旺火,防止“溜锅”。等锅盖上面热气腾飞好一阵子了就要暂时停入火;停顿一刻钟热气稍降,再用温火烧半小时。就这样烧四次,蒸两三个钟头,一大锅水也熬干散没了,月饼也就蒸好了。

那时候,为了蒸月饼,每年我都会向老师请假担任“烧火丫头”。

月饼蒸好后,要有两人三掀两翻整体端正放稳,用木制的“点朵子”沾上红颜料,在暄腾腾的白面上点上一朵朵红花,便有了色彩,晾上一个晚上,揭掉表皮,切成十五公分大小的方块,便可吃了。新鲜时香甜美味;晾干了酥脆可口,层层叠叠,肥而不腻,中秋后的日子就在这甜美中咀嚼着。

中秋月夜更值得一提。当皎洁的月亮爬过树梢立在屋顶时,深邃的天空澄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似有若无,亮汪汪的月光如水地洒落在农家宽敞的院落里,比白昼更亮堂。家家户户搬出自家方桌,端一块完整的、画着月亮的月饼,恭恭敬敬地供献在方桌中央,四周的拼盘里供奉上自家收获的水果或别的什么好吃的,叫“献月”。老人们还会讲“嫦娥”和“玉兔”的故事,举头望月,我总想从“玉盘”中看见正在舞蹈的嫦娥或玩耍的白兔。

今天是中秋节,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时,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鹃花的叶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突然想起和爸爸赛诗的事,便请了妈妈做裁判,并给爸爸讲了比赛规则:每人只能说带有‘月’字的诗,谁接不上就算谁输。

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一马当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妈妈说:“不行,这首诗太简单,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爸爸说:“你只会背这种短诗,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背完,我还挑战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会,还是一个字也没吐出,我得意极了,和妈妈一起数:“5、4、3、2、1,时间到。”“天舒赢了。”妈妈宣布。我高兴的蹦起来,抬头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仿佛在冲我笑,祝贺我取得胜利。

下一次中秋节赏月时,一定还要来一次赛诗大会,我也一定要保持冠军这个称号!

篇7:描写中秋节散文诗朗诵稿

瑶琴弦上嫦娥舞,琵琶律韵上蟾宫。月琴拨弦思望月,柳枝月挂在空中。

江南丝竹千秋月,悠悠思相柔。小轩窗前望夜空,

凄剪落明月,思相落梦中。

清风瞪龙球,彪缤睹疏绣。圆月无声亦有情,逐叹嫦娥独寂寞。月中何欣述相逢。

音渺渺情幽幽,音渺词语为谁柔。空蘸相思随风柔,觅月萧音望九州。

何去旧情怀春梦。一曲霓裳羽舞衣,摇落桂花飘满地。

唯余黯香湿衣袖。此曲为君依,此曲为伊柔。舞尽相随影,舞罢满帘风。

君盏红酒送温柔,音余琴弦不见君。酥手摆琴尽千惆。

醉了落花玉女秀,倦了眼眉及不休。流云蔽月婵娟怜,星光破云难遮羞。

纤指拨琵琶,红嫣谈思梦。清风吹落梅花羞,

黛玉葬花泣忧揉。玉骨冰枝还乡愁,醉眼望月入千秋。

归来楚梦魂游,枝絮风舞燕含柳。桃花御接湘妃竹,丝竹牵情岸花柳

独倚栏珊浴秋风,酥手弹曲心黯然。丁香空结愁,芭蕉滴水杯中酒。

溢满心叶诉心柔,月下花间梦依旧。凝于眉尖去黛裘,江南丝竹伴仲秋。

篇8:描写中秋节的思乡散文

描写中秋节的思乡散文

亘古不变的月亮,月圆中秋。独在异乡的游子,心如梦般的飘泊;思念溢满的泪水,融化夜空;浩渺如诗的情缘,弹奏起激情的心弦。今夜,心潮澎拜,难以入睡。

寂寥的秋风,漫过指尖的惆怅,轻轻吟唱成一曲离殇,在夜空随风飘荡。风中缓缓飘落的树叶, 在静谧的秋天里散发出难言的分离之痛,心中泛起思念的涟漪。夜晚,皎洁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抬头仰望着满载柔情的月光,思绪在风中飞扬,满腔的情怀早已化为点点繁星。低头俯视着银灰色的世界,心中瞬间升腾一份淡淡的忧伤,出入的灵魂已经飞出自己的身躯,释放内心的思绪,在清清的月光下静静地思念远方的亲人。

月光,清幽柔和的流泻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像面镜子 ,照着故乡的亲人,也安抚着游子们那颗受伤,漂泊的心。圆圆的明月,深深地牵扯出多少对亲人故土思念的情丝,翻滚着多少不解的愁绪,诉说着多少爱的苦涩。如水的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见了村边那条长长的小路上,有亲人翘首期盼的身影。懵懵中看到路的尽头,果然是母亲含泪踽踽的向我走来,我的泪滑过腮边,品尝着丝丝的甘甜。惬意而飘逸的月光流进我的心房,对故乡,对亲人点点滴滴的'情感,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化作思念的泪水,心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中秋之夜,举杯团圆。花虽然以凋谢 ,但是相思却没有割舍。思乡的人儿依旧是梦绕魂牵,关爱绵绵;思乡的人儿依旧是把酒问孤月,今夕是何年?思乡的人儿依旧是几许温情绕杯盏,满腹话语无处诉。月光在月夜里四处飘散,挥洒着我浓烈的情感,传递着那思乡的愁绪,复杂的心情遮盖不了我此时的眼睛,泪水再次潮湿在月下,颗颗晶莹的泪珠儿,伴随着那落寞走过的痕迹。

'我歌夜徘徊,我舞影零乱'。夜阑,心碎伴着瑟瑟秋风,吹开了一朽的绵绵思绪。寂静的夜里,灯光下摇曳着我孤独的身影,稀薄的空气中透着点点淡淡忧郁。我紧闭双眸,任记忆中的伤感伴着夜色的清寂,轮回在这微弱的灯光里。任盈盈的泪滴和着心底的落寞,无声的哭泣 。心随飘摇的风,浮动着忧伤的残梦,酸楚和伤感便在这中秋之夜毫无节制的蔓延开来。

夜深,月已稀,我孤独的守着残月。丝丝冷风,凄寒切切。桂花的馨香拥着夜色,氤氲的空气里流动着秋的味道,缕缕幽香溢满空旷的夜色,润泽了与亲人相遇时刻的浪漫,牵引遥远的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死落谁家'。

然而,月光总有阴晴圆缺,人亦有悲欢离合。月圆了又缺,天阴了又晴。年复一年,不老的依旧是那明月,可是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在时光辗转的轮回里,又隐藏了多少落寞和忧伤,又有多少无法排遣的孤独和寂寞,却也照出了红尘里那悲怆的沧桑岁月。因此,人们愿意对月倾诉内心的愁绪,对月寄予远方亲人满载的愁思。侧头仰望圆圆的明月,惆怅,离情,期盼,往往会使人的情感跌幅潮起,残缺的月儿更加缝补了对亲人的思念。呆呆的伫立在月下,用心静品着时光里那些错过的往事和擦肩的缘,看着残缺的月影,想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悲欢,岁月在手中反复摩挲,见证着生活的美好和艰辛。如同月亮一样,时时都有变化,每天都在更新着。而我们每天的生活也同样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今天的收获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今天的悲哀并不意味着明天的痛苦,今天的快乐并不意味着明天的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成长中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悲伤······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不再沉重,苍凉的心渐渐地甜润起来。

夜静默了 ,风悠悠,我的心也悠悠。远方,一缕清风微抚,抚响了尘封的琴弦,空灵静美的音乐划破寂静的夜,心中的烦闷慢慢从心痕扩散开来,心灵变的坦然,安逸起来,所有的忧伤消融在这月光如水的夜晚。今夜,我满怀思念遥寄一弯明月,丝丝眷恋托付给点点繁星,缕缕情思嘱咐朵朵云彩,带去我的祝福,祝愿远方的亲人每年团圆在家中,中秋快乐!?

篇9: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散文

中秋,是喜庆热闹的日子。

一家人,老老小小,欢天喜地,望明月,品月饼;

热闹的街头树起了灯彩,舞起了火龙,清静的河边也有小孩漂起河灯;

福建有抛帕招亲,台湾有偷菜求郎,湖南、贵州、安徽还有窃瓜祈子。

中秋,是思念拔节的日子。

人世间的思念,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疯长着,堆积着,涌动着,蔓延到天际:

或是远方的儿子,激动地用家乡话,附着话筒,深情为父亲唱生日歌;

或是慈爱的母亲,戴着老花镜,走针串线,正为海外的女儿织着毛衣;

或是相爱的情人,彼此用最亲近,最甜蜜的短信诉说最遥远的相思情。

中秋,是诗香飘飞的日子。

唐李白的《月下独酌》是诗人、身影、明月寂寞地合成,逸出的是酒的醉人的香味和诗人的浪漫的芬芳;

宋苏轼的《中秋月》是暮尽、寒溢、月转的慨叹,传达的是时光易逝的苦味与生命无常的孤独;

宋辛弃疾的《太常引》是诗人望月、伤己、叹国的共熔,抒发的是美人迟暮的凄凉和激荡不已的壮志。

中秋,是神话改写的日子。

蟐蛾姑娘与后弈俊男,你们该是攀上天地间的彩虹桥,不再有离居之苦了吧;

修行千年的兔仙,你送到月宫里的最小的女儿,该是回来同家人团聚了吧;

吴刚,你该是记住了他人真诚的教导,勤心学习,不再醉心于求仙之道了吧。

中秋,有浓浓的快乐;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中秋,有无尽的诗意;

中秋,有满满的祝愿。

诗人说,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要说,心有快乐,心有思念,心有希望,心便不会老;

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会老!

篇10:中秋节散文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园情。”今天是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何人不起故园情?望着天空的圆月,我不禁产生了孤独和凄凉之感。我的脑海里又浮起了小时候妈妈揪棉花的情景。

我家的地块大都在河边的高岗子上,每年种棉花是妈妈必修的功课。秋天的每个早晨,天还没亮,妈妈就钻进迷蒙的大雾里,消失在棉花地里。不到半晌,妈妈就用手推车推回来了好几袋棉花。在家等着吃早饭的我从来没有想到去帮助妈妈。

揪回来的棉花是带壳的,露水沾湿了棉朵,晶莹剔透,真像是一个莲花宝座里坐着四五个仙童呢!

晚上,我在油灯下写作业,妈妈就在我的身旁,就着昏黄的油灯嗒嗒地揪着棉花。那声音像是在说:“儿子,好好学习,有妈妈陪伴着你呢!”每当我听到妈妈揪棉花的声音,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流进我的身体,我又打起精神默默地读起书来。我实在熬不过妈妈,眼皮打起架来。妈妈知道我困了,就说:“快去睡吧,明天再学也一样。”当我在朦胧中醒来时,还能看到妈妈低着头,坐在油灯下,娴熟的揪着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我一下子像是长大了许多,妈妈的辛劳终于感动得我哭了起来。妈妈还以为是我睡梦了呢,说:“怎么了,快睡吧。”我偷偷地用被角擦去感激的泪水,重又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圆月啊,请你帮我看看远在家乡的妈妈好吗?她是不是变得苍老了,是不是两鬓霜白了?如果能看到,就请你给我捎一句话吧,我想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

篇11:中秋节散文

晚风习习,吹散了头发,吹乱了思绪,漫步在葱茏的绿树红花间,久久不曾离去。

明月当空,清凉依旧,可心境却不平静。

又是一个皓月当空,守着圆月话温情的时刻,可却找不到眷恋的理由,记忆中的温暖却只是停留在外婆的怀抱!

一晃外婆去世近三十年了,我过了近三十个中秋,可年年中秋赏一样的圆月,吃一样的月饼,唯有我的记忆深处的中秋有着无比的甜蜜和温馨!

我妈是外婆最小的女儿,从小她就不会做家务,理所当然就更不会带小孩,以致婴儿时的我有好几次在他们手中险些命丧黄泉,外公外婆看到小小的我遭遇如此的危险,就让父母把我送到他们那儿,所以我是瞎眼外婆用衣服兜大的!

从记事起每个中秋都是在外婆家过的,七十年代中期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外婆总会变戏法似地给我们变出许多平时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东西,每个中秋都是我们姊妹几个最盼望的节日!

当那一轮皎洁的盈月将它的光辉满满洒向大地时,我们早已稳坐在葡萄架下的小桌前等待外婆给我们变出的惊喜!在那略有些清凉的夜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当外婆摸索着从屋里拎出一个小竹篮,我们就开始沸腾了,吵嚷着要自己去拿,瘦高个儿的外婆将竹篮高高地举过头顶,要我们安静下来,经不住诱惑,只得举手投降,平常吵闹惯了的我们立刻安静下来,要知道尽管只是那么一点少的可怜的食物,可在那个年代却足以让我们这些小馋猫幸福好久好久!

外婆依次发给我们:一人两粒水果糖,一个苏式的冰糖月饼,还有舅舅晚上刚从院子的葡萄架上摘下的葡萄……

那时还没有我的两个小妹,所以我是最小的,于是享受着比哥姐们多的优待--可以躺在外婆的怀抱里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外婆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鬼故事,听着听着就在外婆的怀抱中进入梦乡……

尽管是一样的东西,但对于顽皮的我来讲,总觉得别人的肯定比自己的好,于是我会趁着哥姐们专心听故事时,偷偷地去舔一下他们手上的糖果,直到完全确定我的和他们是一样的甜!那水果糖的甜蜜滋味渗进梦里,让我甜醒了还在笑!

那边吃边掉渣的冰糖月饼,让我们非常珍惜地享用它,双手捧着放到嘴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小心翼翼地生怕掉下丝毫零星碎末,如果一不小心掉下一点便会马上拾起,吹吹上面的灰,然后十分享受地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

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少吃一口而争得不可开交,丰盛的美味在每天的餐桌上一遍遍轮番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而我却再也找不到那种中秋月圆时一家人团聚赏月的温馨……

如今还不到中秋节,超市里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月饼,吃着那些制作精美,包装华丽,价格不菲的月饼却犹如嚼蜡,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感觉——

如今中秋的月饼怎么也吃不出从前的那个味,不知道是做月饼的人变了还是吃月饼的心境变了?华丽的包装,却如何也代替不了平实本质——一块冰糖,几粒芝麻,少许桂花,却令我甜蜜许多年!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相关文章:

1.中秋节散文

2.描写中秋节作文

3.描写中秋节范文

4.优秀散文:中秋节

5.描写中秋节的随笔

6.描写中秋节的诗歌

7.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8.描写中秋节的诗词

9.描写中秋节作文300字

10.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下载word文档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