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快乐的森林舞会
“拉拉小王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中班绘本:快乐的森林舞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中班绘本:快乐的森林舞会,供大家参考。
篇1:中班绘本:快乐的森林舞会
活动目标:1、在观察、想象、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2、借助绘本阅读,提高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画面的能力。3、感受朋友之间尊重差异、和谐相处、友好分享的纯真友情。活动准备:课件、录音。活动过程:一、设疑导入。看:森林里面住着谁呀?快乐的森林舞会少了谁呀?为什么大象没有参加森林舞会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二、听故事,随机设疑。1、大象走了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呀?2、你觉得大象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你觉得松鼠这样说,对吗?为什么?4、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5、热闹的舞会开始了!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三、完整欣赏故事。1、最后,谁把大火熄灭了?2、大象最后参加森林舞会了吗?3、是呀,好朋友都聚在一起了,这才是真正快乐的森林舞会呀!
篇2:中班绘本《聚宝盆》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情节简单、结构复杂的故事书。
2、理解故事内容并与主角的心理产生共鸣。
3、感知并认识数量:1、2、3和许多。
活动准备:
图画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画书《聚宝盆》,引导幼儿阅读封面。让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朗读图画书给幼儿听,用停顿或手势提醒幼儿翻页。根据故事情节,用适当的声音和表情来帮助幼儿连接口头语言与图画,加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3、完整地读完一遍故事之后,可以和幼儿谈谈他们听到、看到的故事内容。再回头带着幼儿逐页阅读画面,侧重引导阅读多多和小狗的表情,体会多多总是想要更多的心理。
4、带着幼儿数一数“1、2、3”,通过画面的对比,了解“许多”的含义。
篇3:中班绘本:晚上
中班绘本:晚上
目标:1、感受夜晚的美,观察讨论画面,了解天黑时的一些事物和生活情景。
2、欣赏散文,并学说“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
准备:《晚上》PPT课件
过程:
一、出示第一张幻灯:
你们看到什么?
二、出示第二张幻灯。
1、图画有什么变化吗?这是什么时候啊?
2、小结:(出示第三张幻灯)晚上就是太阳下山回家休息的时候。
三、出示第四张幻灯。
1、这也是晚上,你看到了什么?小青蛙在干什么?
2、小结:晚上是青蛙唱歌的时候。
四、出示第五张幻灯。
1、这个是晚上,人们在干什么?鼓励小朋友们描述画面。
2、小结:晚上是开灯的时候。
五、出示第六张幻灯。
1、晚上还是……..时候?
2、小结:晚上是吃晚餐的时候。
六、出示第七张幻灯。
1、晚上还是…….的时候?
2、小结:晚上是月亮出来的'时候,晚上也是星星出来的时候。
七、晚上真美啊!
1、晚上是青蛙唱歌的时候,老师还有一句说这个晚上更美好的话:“晚上是青蛙一起快乐合唱的時候。”你觉得哪一句更美?
2、晚上是开灯的时候,老师还有一句:“晚上是开了灯才能看得见东西的時候。”哪一句更好玩?
3、第一件事后面红色的那句比较美,第二件事后面红色的那句比较有趣。
4、仔细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说晚上的那个句子如果长一点,如果多一些字可能会把这个晚上说得更美好。
八、现在我们来试试看。
1、晚上是一起吃饭的时候,有没有人能比这句话说得更美好,说得更长呢?
2、晚上是月亮出来的时候,有没有人能比这句话说得更美、更长呢?
九、根据动作,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说句子。
1、晚上你还会做什么事?说“晚上,是……的时候”。
2、老师做一个看书的动作,谁来用“晚上,是……的时候”说一说?鼓励小孩子说更长的句子。
3、让小朋友出来做一个晚上会做的动作。其他小朋友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讲出来。
4、老师做一个动作(弹钢琴)让幼儿猜。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讲出来。鼓励小孩子说更长的句子,只说一件事。
十、完整欣赏绘本《晚上》:
1、听听这本《晚上》的书说了哪些好听的,很美好的晚上的事。
2、除了晚上,白天有没有很美好的事呢?你能不能用长长的一句话说白天的美好的一件事呢?好我们明天就来说白天的事,好吗?
篇4:中班绘本《我妈妈》
中班绘本《我妈妈》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中妈妈不同角色的变化,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感受母爱的温暖。
活动准备:
《我妈妈》PPT、图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1:(“爱心和花朵”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2、出示图2:(绘本《我妈妈》封面)。
引导幼儿观察后猜测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
过渡:这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他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书的名字叫《我妈妈》,我们一起阅读。
二、结合课件,阅读、理解绘本。
(一)、观察阅读,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1、这位是谁?为什么妈妈是大厨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这位是谁?妈妈在干什么?你妈妈也为你唱歌吗?什么时候?
3、现在该看第几页了?妈妈在做什么?现在该看第几页?
4、这回妈妈变成什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是妈妈的?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蝴蝶呢?你的妈妈也像蝴蝶一样美丽吗?
5、这是谁?坐在沙发上是什么感觉?为什么妈妈会像沙发一样呢?
6、妈妈为什么会变成小猫咪呢?猫咪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妈妈像猫咪一样?妈妈什么时候像狮子?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妈妈像猫咪还是像狮子都是因为妈妈爱我们。
(二)整体讲述故事
感受母爱的温暖
你们爱妈妈?妈妈也爱你们,而且妈妈永远都爱你们,什么是永远?
《我妈妈》绘本教材分析:
《纲要》提倡在选择活动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本次活动是借班上课,作为上课老师我能把握的是中班年龄段大部分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前期在与该班级幼儿的接触,结合自己以前的经验我认为幼儿园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妈妈”是幼儿生活中最亲近的,最喜爱的角色,也是幼儿情感上最依赖的人,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特点(语言优美,较为擅长语言领域活动),我选择了《我妈妈》绘本最为本次活动的载体。
《我妈妈》这本绘本是作者安东尼给妈妈的献礼,书里的妈妈是体形富态、充满爱心、笑口常开的一位妈妈,书中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妈妈。图画里的妈妈造型都是身着睡袍、脚登拖鞋,不过妈妈的睡袍像是一座花园,拖鞋则是粉红色的,这种家居式的打扮,极具亲切感。用来象征妈妈的是红色的爱心,爱心和花朵一再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每个画面中。书中运用对比的句子,形容妈妈的各个方面,比如,说妈妈的歌场像天使,吼叫起来又像狮子;或者说妈妈像猫咪一样温柔,又像狮子一样凶猛。此外,作者还使用比喻手法,说妈妈美丽得像蝴蝶,柔软得像沙发。在每一个孩子心中,妈妈都是最好的、最爱自己的,加上作者极具想象力的形容,内容本身就很吸引孩子。但是要让幼儿理解这些比喻和夸张背后的“潜台词”就需要老师仔细分析,从绘本的特点、内涵和孩子的经验基础两方面出发,当好幼儿和绘本进行充分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绘本本身的内容很多,对于中班孩子不可能全盘接受。在内容选择上,我分别从妈妈的本领、妈妈的职业、妈妈对我的爱三方面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价值的`八页作为活动内容。内容选择精练、能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更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愿意倾听,发挥他们语言的主动性愿意说、主动说。
《我妈妈》活动反思:
一、活动过程分析
活动开始,幼儿能把漂亮的花布和妈妈直接联系起来,顺利进步下一环节。
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每看到一个画面,我先让孩子们说说,绘本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她做了什么?接着启发幼儿:你的妈妈和书中的妈妈一样吗?你的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妈妈要那样做的呢?你的妈妈有了不起的地方吗?以引领幼儿从记忆中搜索生活经验,以唤起他们发现自己妈妈的优点。绘本中妈妈的特点和几个孩子的正确表述彻底打开了其他孩子的记忆大门,孩子们慢慢地从头脑中搜索着、努力回忆着,他们自己妈妈的了不起的地方(我妈妈也会唱歌,我妈妈也很漂亮,我妈妈会为我做好吃的等)。随着《我妈妈》的一页页地翻过,幼儿积极参与回答老师的问题,能主动用语言描述绘本中妈妈的特点和自己妈妈的特点,幼儿逐渐认识到,妈妈对我们很好,是因为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早阅活动以两次开展是最好的,在第二次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继续讲述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阅读小书等,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活动目标分析
最初活动的目标是: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感受母爱的温暖。这两条目标可以用在本活动中,但是从目标一看出,目标的提法,针对性和指向性不明确,如:观察什么图片?表达什么内容?这个目标提的过于宽泛,适用于很多的中班早期阅读活动。因此,将目标1调整为,仔细观察图片中妈妈不同角色的变化,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调整后的目标更贴切与本活动。
文章来源:仁寿县富加镇幼儿园——任黎莉投稿,此文章版权与本站无关。
篇5: 中班绘本:每一次
中班绘本:每一次
教学目标
1、能自己阅读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感知故事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
幼儿图书、头饰、大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出游戏的话题,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你喜欢你的妈妈吗?为什么?你和妈妈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妈妈,都能说出和妈妈在一起的很多事情。
2、出示熊宝宝头饰:有一只可爱的熊宝宝,它最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是怎样玩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里是怎样说的。
二、自由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小图书。小熊和妈妈在玩什么游戏?(出示子卡捉迷藏)在书上,你看到了哪些季节?不同的季节,小熊和妈妈在哪里捉迷藏?从他们的活动中,你们能猜出他们在说什么?
小结:你们真聪明,小熊和妈妈在玩椅子。
2、幼儿分小组阅读。幼儿两人一组,共同阅读,可以互相讨论、阅读。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当中,与他们一起讨论。
小结:故事中表达了妈妈对宝宝每一次的爱,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每一次。
三、讨论交流――说说故事中的话。
1、请幼儿试着讲述自己看到的故事,也可以让幼儿给故事取个名字。 2、请有不同见解的幼儿也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教师适当小结,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语言。
四、游戏活动
1、教师事先把小熊和熊妈妈的头饰藏于教室中,让幼儿到教室四周去找一找小熊和熊妈妈的头饰,看谁最先找到。
2、小结游戏感受,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小结:宝宝和妈妈椅子做游戏真开心。
篇6:中班绘本评课稿
中班绘本《啪啦帕拉嘭》是一节以我们周围的植物,有些长在地面上,有些上在地底下的让幼儿思考,并在活动中李老师利用“啪啦帕拉嘭”的声音为线索,让幼儿主动的去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通过游戏和学说“啪啦啪啦嘭,小鼹鼠在地底下碰到了、、、、、、“让幼儿了解泥土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整个活动中教师有效的运用PPT课件;实物:红薯、马铃薯、花生、萝卜、胡萝卜、芋艿等纸箱进行游戏性教学。活动开始李老师播放课件:几只喇叭什么颜色的?喇叭里面藏着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黄色喇叭喇叭里藏着什么声音呢?啪啦啪啦砰——是什么声音呢?引出本次活动,并以此串联整个活动。李老师有效性的提问“啪啦啪啦,啪啦啪啦,小鼹鼠在地底下干嘛?”让幼儿猜一猜到底撞到了什么呢?小鼹鼠啪啦啪啦,砰!撞上去了,小鼹鼠张开大嘴巴“啊呜,真甜……,原来是个香喷喷的红薯呀。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砰!请幼儿仔细看小鼹鼠碰到的是什么,萝卜,让幼儿仔细看萝卜的下面长着一根小小细细的尾巴,同时了解萝卜长在地底下的。地底下长着好多好吃的东西“红薯、萝卜等”,教师在根据幼儿回答的区分地底下和地面上的物品,知识拓展。
在游戏活动时,李老师让小朋友们了解到小鼹鼠啪啦啪啦嘭是怎么做的,并请幼儿用手来做只小鼹鼠,到地底下(出示大纸盒)啪啦啪啦钻一钻,猜猜会碰到谁?来学说句子并充分的以游戏性的教学调动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幼儿进行游戏,学一学小鼹鼠在“地底下”找家,并嘭出食物,请大家认识花生、胡萝卜、土豆等张在地底下的东西。最后教师讲述故事结尾及进行的安全教育,李老师的整个活动以游戏情景让幼儿在玩中学,当大家在说“啪啦啪啦嘭”的时候都特别的带劲,使幼儿玩游戏时更加的起劲了。通过整个活动,使大家很快地认识了长在地底下的各种好吃的食物,并在学一学、说一说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通过游戏教学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地底下”爬一爬的感受,游戏性活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整个活动氛围效果好,让幼儿学的更为轻松、也更爱学,真所谓是趣中求效。
篇7:幼儿中班绘本教案
幼儿中班绘本教案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厚情感。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PPT或电子书,人手一本绘本,背景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瞧,封面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与文字,自由表达)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鸟窝》,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集体阅读
理解小鸟与白头发老奶奶互相关爱的情感。
1.观察绘本第2页,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住着谁?
师: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绘本第3、5页,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鸟与老奶奶共同生活的情景。
观察第3页,师:是谁来到了独自居住的白头发老奶奶家呢?(小鸟)他们在干什么?(白头发奶奶在织毛衣,小鸟在唱歌)老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第5页,师:小鸟给白头发老奶奶带来了欢乐,那么她又是怎么照顾小鸟的?
师:小鸟和老奶奶成了一对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可是,有一天……
3.教师配乐朗读绘本第6~11页,了解故事的第一个转折。
师:老奶奶收到了谁的来信,信里写了什么?她把房子卖给了谁?又对老爷爷说了什么?
4.观察绘本第12、13页,体验老奶奶与小鸟的依依惜别情。
师:老奶奶走了,她和小鸟依依不舍地告别,她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自主阅读
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情景。
1.幼儿自主阅读剩余部分,猜测画面内容(播放轻音乐)。
师:后来老爷爷搬进来了,他会和白头发老奶奶一样,与小鸟快乐地生活吗?请你从第14页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看,一直看到书的最后,答案就藏在里面。
2.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住进来后是怎样做的.?他和小鸟成了好朋友吗?(重点页引导)
第14、15页,师:老爷爷和小鸟是怎样生活的?和当时老奶奶在的时候一样吗?
第18页,师:老爷爷又给小鸟做了什么样的窝?山坡上有什么变化?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许多小朋友都会一页一页地翻,用好听的话介绍给大家听,还能告诉大家是第几页,下次我们再来仔细地找一找《鸟窝》的秘密。
篇8: 中班绘本阅读教案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作品,加强对爸爸这一形象特点的了解,挖掘爸爸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迁移情感体验,尝试运用比喻、绘画等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爸爸的爱。
3.增进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准备:
1.课件:《我爸爸》
2.彩色爱心卡片,黑色记号笔;
3.和爸爸妈妈谈话沟通,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故事、奖状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并引入课题。
1.师:我们都爱妈妈,我们还会给妈妈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还会念赞美妈妈的诗歌《游子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爸爸吧!
2.师:说说你眼中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感知故事内容,体验父子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1.师:有个小朋友安东尼·布朗多很爱他的爸爸,很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呢,画了一本书,名字叫《我爸爸》,让我们跟着他去瞧瞧吧。
2.阅读第一页
师:在这儿呢!这就是我爸爸,你觉得他怎么样?爸爸长得不算很帅,却那么自然、随意、舒服,向我们微笑呢。“这就是我爸爸,在我眼里,他真的很棒!”
3.阅读五组画面
画面一:“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他敢跟大力士摔跤。”
请幼儿说说爸爸勇敢的小故事。(小结:勇敢的爸爸。)
画面二:“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师:能在比赛中得奖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第一名呀就是最厉害、本领最大的,你爸爸在比赛中得过奖吗?
出示幼儿收集的奖状,并请幼儿介绍。(拍拍手表扬,竖起大拇指:真了不起)
小结:能干的爸爸
画面三:“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快。他像房子一样嘎达,也想泰迪熊一样柔软。”
师:安东尼·布朗多会打比方夸爸爸啊,把爸爸比作马和鱼,说明他平时观察的非常仔细,才会用这么生动有趣的词语来形容爸爸。你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爸爸,如果让你也用这么生动有趣的词语来说说自己的爸爸,你会怎么说呢?(幼儿讨论并讲述)(小结:健康、善良的爸爸)
画面四:“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傻事。”
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他做了一件什么样的傻事呀?
师:你爸爸有没有做过傻事呀?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小结:可爱的爸爸)
画面五:“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他还会逗我笑。”
小结:快乐的爸爸
4.小结
师:看了这本书,你觉得安东尼的爸爸有哪些特别的表现?我们小朋友刚才也介绍了自己的爸爸,和安东尼的爸爸一样,是一些什么样的爸爸呀?
(出示海报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并随幼儿讲述贴上字卡)有这样的爸爸你会觉得怎样?
三.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
画面六:你从画面上发现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1.师:安东尼的爸爸很爱他,他也很爱爸爸,浓浓的爱意包围着他们,画面非常的温馨。那么,你爱自己的爸爸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呢?(幼儿讲述)
2.出示爱心卡
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想为爸爸做的事情画下来。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四.将自己制作的爱心卡带回家,让爸爸在爱心卡的另一面画出自己对孩子的爱。
《我爸爸》课后反思:
安东尼·布朗的图画书里有许多不称职的父亲:《动物园》《大猩猩》《朱家故事》皆然。不过《我爸爸》却打破了过去安东尼图画书中的父亲形象,用孩子的口吻、眼光,描述了以为既强壮又温柔、给孩子百分百安全感的好爸爸。
这部作品的文图紧密合作,简单的叙述语言用各种生动的形象呈现父亲鲜明的特质,因此我们能看到爸爸时而变成马(食量很大),时而变成鱼(游得很快),忽而变成大猩猩(力气超大),一下又化身河马(快乐无比)。作者还用许多图案来酝酿呼应爸爸阳光的特质。最有趣的是:书中的爸爸不论化身什么摸样,不变的是始终穿着格子睡袍、条纹睡衣和家居拖鞋。这样温馨亲切的居家形象显示父亲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丝毫不会给孩子压力,是孩子心中永远的依靠。
本月的主题是《你的家,我的家》,引导幼儿关注家人,体会家人间的关爱。适时的开展绘本阅读《我爸爸》,有效的分解了主题目标,将绘本教学融入了主题教学,二者互为辅助,将爱的教育渗入孩子的心中。
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抓住一条情感线,把阅读能力和情感目标加以整合、并以欣赏画面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以对妈妈特有的母爱延伸至爸爸那种宽大阳刚情感导入,让幼儿体会父爱,感受父爱,并萌发自己对爸爸的爱,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其次,改变一贯逐页呈现的阅读模式,将几个画面同时出现在画面上,引导幼儿进行归类和比较观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最后,让幼儿迁移自身的情感,绘制爱心卡,并说说自己的爸爸有什么本领,对爸爸的印象是什么,让幼儿感受父爱,激发幼儿的内在情感。
当家长收到孩子们的爱心卡,读懂里面所包含的深深爱意,他们也赞叹绘本的力量真是强大,平时在家像小霸王一样,对家人视若无睹的小家伙现在也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会对爸爸妈妈表示自己的感谢,变化很大呢!
篇9: 中班绘本阅读教案
设计意图:
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由于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了,草场植物减少了,使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绘本《冰箱里的猛犸象》以发现猛犸象——捕捉猛犸象——猛犸象回家为线索,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从始至终体验到新奇。
在阅读中我让幼儿尝试了集体阅读和自主阅读,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然后在初步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感知,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为了使绘本更适合孩子们的阅读与理解,我们对绘本进行了适当的改编:适当删减画面,减少篇幅,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按照理解讲述的侧重点不同调整了阅读。
此外,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椅子后面做了一个小书袋,在集体阅读时,可以让幼儿把绘本放在里面,这样会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活动中。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能运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初步学习有目的自主阅读和正确阅读的方法。
3、体会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情感。
活动重点:
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能运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初步学习有目的自主阅读,会从书里寻找答案。
活动准备:
绘本ppt,小绘本人手一份,活动前丰富有关猛犸象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出绘本。
1、你家有冰箱吗?你家冰箱里有什么?
2、你们来看看这只冰箱怎么了?里面会是什么?
二、集体阅读,发现猛犸象。
1、诺埃在干什么?他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2、爸爸会怎么说?他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诺丽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4、冰箱里有什么?爸爸怎么说怎么做?
5、猛犸象是长得什么样子的?猛犸象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6、妈妈在干什么?你觉得妈妈会打电话给谁?
三、自主阅读,捕捉猛犸象。
1、谁来了?你觉得消防员来了会捉住猛犸象吗?
2、现在请小朋友来看看这本书的第8页到第19页。
3、教师提阅读要求。
(1)一页一页的翻,翻书的时候要轻。
(2) 一页看好了再看下一页。
4、幼儿自主阅读8—19页。看好后把书放回书袋。
【中班绘本:快乐的森林舞会】相关文章:
1.中班绘本教案
5.读后感绘本
6.绘本教学计划
7.绘本教学
8.绘本读后感
9.绘本教案
10.绘本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