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性的寓言故事经典好文
“吃包子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哲理性的寓言故事经典好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哲理性的寓言故事经典好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哲理性的寓言故事经典好文
白族的艾玉很有才气,一天,有两个秀才约他去喝酒。艾玉说:“我请不起你们,只能跟你们‘斗才’不‘斗财’。你们难倒我,我就请你们的客。”
那两个秀才说:“那我们就来说‘四言八句’,题目是:不明不白,明明白白,容易容易,难得难得。”
第一个秀才说:“雪在天上,不明不白;下到地上,明明白白;雪化为水,容易容易;水化为雪,难得难得。”
第二个秀才说:“墨在夜中,不明不白;写出字来,明明白白;墨变为字,容易容易;字变为墨,难得难得。”
艾玉拿起酒壶念道:“酒在壶中,不明不白;倒进杯里,明明白白;我要吃酒,容易容易;酒要吃我,难得难得。”
两人难不倒艾玉,这时又来了一个监生,是和秀才约好的。监生说:“我也参加,我们要念缩脚诗,每人一句,第一句七个字,第二句五个字,第三句三个字,第四句只限一个字。谁念的不好,就出钱请客。”
接着,那监生念道:“四四方方一座楼。”
第一个秀才念道:“挂上一口钟。”
第二个秀才念道:“撞一下。”
艾玉立即念道:“嗡..”
那监生说:“再来,要说一样东西变三样东西,后问是不是?答应不是的便出钱,答应是的就作客。”
接着,监生先说:“谷子出糠糠出米,这是一物变三物,你们说是不是?”
三人都齐声答应是。
第一个秀才说:“棉花纺线线织布,这是一物变三物,你们说是不是?”
三人都答应是。
第二个秀才说:“木柴烧炭炭成灰,这是一物变三物,你们说是不是?”
三人都答应是。
艾玉说:“我爹生我我生你,这是一人变三人,你们说是不是?”三人只好说不是。
那监生又说:“不算,再来。我们来说酒钱咋个出法吧!我说应该牛吃水——各(角)出。”
两个秀才说:“应该扁担落水——平出。”
艾玉说:“我是秤砣落水——不出。”
三人气得说不出话来。
篇2:哲理性的寓言故事经典好文
主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脏很脏的杯子。主人拿着这个杯子皱着眉说:“你怎么这么脏呀!还是快把你扔掉吧!”
杯子听了主人的话呜呜地哭了起来,主人听见哭声很惊讶地说:“哎呦!杯子你为什么哭呀?”
杯子说:“因为你要把我扔掉,我能不哭吗?”
主人恍然道:“可是你太脏了,如今把你摆在那里都不适宜,只能把你扔掉。”
杯子痛声大哭道:“本来我是干干净净的,如果不是你使用不当,疏于照顾,我怎么会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你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怨我脏,要把我扔掉这是什么道理?”
主人听了惭愧不已。
篇3:寓言故事精选好文
朝鲜族有这么一个传说——
一天,聪明的金善达来到盛产玉石的地方,路过一座小桥,看见一个小伙子在嚎陶大哭。见了金善达,小伙子捧出一捧碎玉石说:“先生,我可闯下大祸啦!我家主人奉国王的命令,让我在三日之内把一块宝玉送去。可是,我刚走到这块儿,该死的石头绊了我一脚,把这块宝石给摔碎了。宝玉没有送到,我回去是要掉脑袋的呀!”
金善达说:“你把碎玉给我,我替你去献给国王。”
金善达骑马来到了王宫门前,翻身下了马,大摇大摆地朝王宫里面闯。那看门的把金善达给挡住了。金善达挥着折扇说:“别人能进,为什么我就不能?我要见你们的国王!”说完又往里闯。
这下看守们可来气了,边骂边去拽金善达。
金善达假装被拉倒了,一屁股栽歪在地上,麻利地把怀里的碎玉扔在地上,嚎陶大哭起来:“我本奉主人之命,来给国王送宝玉的,这下可倒好,你们把宝玉都给碰碎了,怎么献给国王啊?你们赔我的宝玉!”说着揪住看守,连踢带打闹了起来。看守只得把金善达领到了国王面前。
金善达给国王献上碎玉,边哭边说:“尊敬的大王,我奉了我家主人之命,前来给大王献玉,没成想,您那几个把大门的看守,说什么也不让我进,连拽带打的,把这块宝玉都打碎了。我回去怎么向主人交差呀?”
国王大怒,喝令把几个看守重打40棍杖。打完了看守,国王又命令手下的人摆上一桌酒席,客客气气地对金善达说:“你一路上辛苦了,多吃点儿,多喝点儿。宝玉被摔碎了,这不能怪你,回去跟你们主人说一声,以后再送一块来就是了。”
金善达连连点头应是,酒足饭饱后,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王宫。
篇4:寓言故事好文
传说刘三姐是广西壮族中最美丽最聪明的姑娘,又唱得一口好山歌,每天都有壮族小伙子上她家求婚。有一天,来了一个穿绸戴金的老头子,带了许多聘礼,要刘三姐做他的小老婆。刘三姐认识这个老头叫莫海仁,是这一带臭名昭著的恶霸地主,快入土的人了,家里大小老婆一大群,竟然癞蛤蟆想吃天鹅!
刘三姐见到莫海仁,像见到一只癞皮狗一样厌恶,本想把老头子带来的聘礼全部扔出去。转而一想,这样的举动有所不当,于是板着脸孔对莫海仁说:“你知道我们壮族的规矩吗?三天后,我和你对歌,你胜了我,我就跟你成亲,败了就不要再来罗唆。聘礼请先带回去。”
莫海仁见刘三姐说得在理,就带着聘礼回去了。
三天后,双方来到一座山上,摆开阵势。莫海仁说:“刘三姐,我请来了陶、李、罗三位秀才,他们才学满腹,山歌满车,你该服输了吧?”
刘三姐说:“你再请三位举人,我也不怕!”
接着,莫海仁让陶、李、罗先后上场对歌,都被刘三姐一一击败。莫海仁气得直跺双脚,向刘三姐走前几步,低声说道:“你嫁得我莫海仁,住有楼,穿有绸,喜欢唱歌天下走,好似神仙过的日子,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刘三姐装作没有听见,不理睬莫海仁。
“莫海仁,你再不对歌,刘三姐就跟我们回村啦!”前来为刘三姐助威壮胆的姑娘们齐声喊道。
莫海仁没有办法,只得亲自上阵对歌,声音像公鸭子在叫:
姑娘你且莫逞能,
三百条狗四下分,
一少三多要单数,
分不清是莫家人。
这哪里是对歌,这是在举行数学考试!几个姑娘听了直摇头,都在为刘三姐担心,如果做不出这道“分狗”的难题,她就要跳进莫海仁的火坑啦!
可是,聪明的刘三姐没有被难倒,她在短短的时间里做出了题目,编好了反击的歌词。只听她唱道:
九十九条打猎去,
九十九条看羊来,
九十九条守门口,
还剩三条狗奴才!
这可把莫海仁和陶、李、罗三个奴才骂了个痛快,莫海仁灰溜溜地大败而归。
篇5:寓言故事精选好文
这一阵子,复兴国营供销社的声音很响,有些地方,供销社已经落地,牌子都挂出来了。在我小时候,买东西,哪怕是一瓶子酱油,都得去供销社。我们农场(后来改兵团了)有供销社,公社也有供销社,在农场场部或者公社所在地,叫供销社,在连队则叫代销点。一个代销点一个代销员,卖货进货一手抓。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供销社的售货员,还是代销员,都绝对属于好活儿,不过没关系,没被上头看上,是绝对不能被选上的。有的售货员由于文化水平太低,经常算错账,代销员如果这样,问题就更大,但是,只要被上头看上了,那就没问题。陈平原先生当年是代课教师,大队书记曾经对他说,你好好干,干好了,让你当售货员。那个年月,售货员绝对比代课教师牛多了。
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一个短缺的时代,能掌握、或者过手紧缺物质的人,都是牛人。卖肉的大师傅,五大三粗,搞上若干当地的美女,一点都不稀罕。什么叫紧缺物质?除了空气和土壤,什么都缺。连肥皂火柴都得配给,配给是配给,但什么时候有货,那得供销社说了算。走后门的人,至少,得搭上一两个售货员。
所以,售货员很牛,有时候,像我这样的人去买东西,明明没有别的顾客,她们扎堆聊天,任凭你千呼万唤,就是不搭理你。
供销社能复兴吗?只要还有市场经济,我看就没戏。我真的不知道,那些重建的供销社,是怎样经营的。但你看北京若干老字号的餐饮业,哪怕有独家的餐饮品牌,只因为是国营的,都半死不活,就知道在这种没法垄断的全竞争领域,这类的企业,就是国营的命运了。作为卖场,简直是一点活路都没有。能活着,就只能靠养。
供销社在本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短缺经济时代的产物。要想恢复供销社,那就得把市场端了,全面恢复配给制,每家每户发各种配给本,全面恢复票证。否则,哪怕是内循环,供销社都活不下去。当年供销社的牛,售货员的牛,就建立在短缺的基础之上,一旦市场在了,主题变成了过剩,买东西的,无论如何都牛不起来。
然而,喜欢供销社的人,还真的有。我们学校有好些资深的经济学教授,就特别喜欢供销社。实际上,他们是喜欢计划经济,因为什么?因为一大二公。反正,这些教授,在那个时代,由于身份高级,不需要忍受小百姓的短缺。但是,年轻人也有喜欢供销社的,我就有点不解了。大约,他们没有品尝过短缺的滋味,真该弄一个计划经济特区,让他们进去生活两年。
篇6:寓言故事精选好文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公孙弘被国士举荐入京。当时邹长倩送给他一个扑满,要他警戒“入而不出,积而不散”的危险。
其实邹长倩所提出的“扑滿哲学”,不仅是提醒公孙弘一人,而且要提醒每一个人:当我们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只知道积聚而不知道散施,只知道不足而不知道知足,那么这幕击破扑满的悲剧,迟早会上演。
元代诗人艾性夫曾有扑满诗道:“区区小器安足怜,黄金塞坞脐亦然!”像董卓一样,造了个万岁坞,藏了黄金无数,结果被人杀死后,肚子上的脂肪也被当作灯油去点火了。这诗讥笑那扑满小器,也嘲讽了多少贪婪的人!
篇7:寓言故事好文
很久以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来到巴黎,期望他父亲的朋友能够帮他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
“你精通数学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和地理怎么样?”父亲的朋友又问。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那法律呢?你擅长吗?”父亲的朋友接着问。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连续发问,青年都只是摇头,似乎他一无所长,连一点儿优点都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地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父亲的朋友说。
青年羞涩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然后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是一个优点?青年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的朋友,但在对方眼里,他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数年以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潜力,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能够抓住自己的潜力并且很好地发挥出来,就会有成功的一天。大仲马如此,我们也该如此。
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大多数人都需要长时间从无到有的积累,没有什么一出生就一通百通的天才。所以,既然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要为自己眼下的不足而感到自卑呢?不如好好了解自己,学会利用时间,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篇8:寓言故事好文
一个年轻人在事业上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于是他跑到一个成功者那里去讨教。
成功者得知年轻人的来意后,从冰箱里拿出三个大小不等的苹果对他说:“如果每个苹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会如何取舍呢?”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拿起了那个最大的苹果吃了起来。
而成功者却挑了一个最小的苹果。年轻人还在美滋滋地吃那个大苹果时,成功者已经吃完了那个最小的苹果。紧接着,成功者又得意地拿起剩下的那个苹果,大口吃了起来。
其实成功者的两个苹果加起来要比年轻人挑选的那个最大的苹果大得多,也就是说,如果每个苹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成功者赢得的利益却比年轻人多得多。
年轻人终于明白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奥秘。
他红着脸非常感激地对成功者说:“谢谢您给我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哲理课。我终于知道自己屡次失败的原因了,其实我真正欠缺的就是对于眼前的利益不懂得合理取舍。”
成功者听了年轻人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篇9:哲理性寓言故事
哲理性寓言故事
本分像泥土一样实在
“一个人要成功,要靠天分、勤奋、缘分、本分。其中,勤奋和本分最重要。我是空军最年长的现役老兵,只有守着本分更加勤奋,才能践行我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之间的永远的约定,同时也让我的人生多一些精彩。少一些遗憾。”本分,像泥土一样实在,常被人忽视。然而。它却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本分,也如泥土一样。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恪守本分,就是始终不忘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踏踏实实做事。杨善洲就是一个坚守本分的做。他原是云南保山地委书记,2010年10月病逝。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忘我工作,为当地經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度晚年的机会,许下了“退休后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他白手起家,捡果核做树种。一干就是22年,硬是在荒山野岭建起了面积几万亩、价值达数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杨善洲的“本分”就是永远鲜明的公仆本色和强烈的百姓情怀。
“本分” 是与浮躁偷懒、投机取巧水火不容的。2009年9月8日,87岁高龄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杨振宁应邀为重庆八中题词“宁拙毋巧”。他说:“这句话还有四个字叫做‘宁朴毋华’。把这八个字送给你们,因为做学问不能取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出一番成就来。”诚哉斯言,不是本分之人能取得成功吗?
安于本分,就是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不久前去世的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作为名人之后一生淡泊名利。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不愿在鲁迅的光环下生活。他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谁的后代,他反对靠父母的余荫生活。虚度人生。鲁迅在遗嘱中“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教诲始终贯穿于周海婴的一生。他作为一个无线电专家长期默默无闻地从事广播规划工作,同时一生致力于鲁迅精神的传播和作品的整理。他和蔼可亲、为人敦厚,虽贵为名人后代又是政协常委,但待人处事平易近人。这是一个很“本分”的可敬的老人。
本分是一种可贵的品格。它正像泥土一样,以丰厚的养分和坚实的基础支撑起人格的参天大树。总理有一次在一所大学的座谈会上对同学们说了一段话:“我希望同学们记住六个字——此时、此地、此身。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刻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此地,就是从你们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记住并践行总理提出的这六个字,不就是要做一个本分的人吗?
花木扶疏。离不开泥土:事业有成。离不开本分。摒弃偏见与误解,还本分以本色。做一个真正的本分人,于己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于人海纳百川。和谐共赢。
农夫和他的衣服
有一个星期天,一个贫穷的农夫正要出门的时候在门口碰到他孩提时代的朋友,那个朋友正要来看他。
农夫说:“欢迎!这么多年了,你都到哪里呢?请进!你看,我已经答应要去看一些朋友,想跟他们延期也很困难,所以请你先在我家休息,我大概一个小时以后就回来,我会很快回来,然后我们就可以促膝长谈。”
他的朋友说:“喔!不要,我跟你一起去不是更好吗?但是我的衣服很脏,如果你能借给我一些干净的衣服,我换好衣服之后就跟你去。”
前些时候,国王给了农夫一些贵重的衣服,农夫将那些衣服藏起来,要等到比较盛大的场合才穿。这是,农夫很高兴地把那些衣服拿出来给朋友穿。
他的朋友穿上这些珍贵的衣服、头巾、腰巾和那双漂亮的鞋子,他看起来就好像国王一样。望着他的朋友,农夫觉得有点嫉妒,比较之下,他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仆人。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把最好的衣服拿出来。他开始觉得自卑,他想,现在每一个人一定都会看他的朋友,而他却像一个陪侍,像一个仆人。
他试着将自己想成是他的好朋友,也想成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他下定决心只要想高贵的事情,“毕竟一件好的外套或一条昂贵的头巾又算得了什么呢?”但他越是用理智去告诉自己,那件外套和头巾就越占据他的头脑。
他们两人走在一起,行人只看他的朋友,而没有注意到他。他开始觉得沮丧,他表面上跟他的朋友聊天,但内心里所想的无他,只有那件衣服和头巾!
他们到达了所要拜访的朋友家,他介绍他的朋友说:“这是我的朋友,孩提时代的朋友,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突然间他迸出一句话说:“他穿的衣服是我的。”
他的朋友吓了一跳,主人也吓了一跳,他自己也意识到这句话不该说,但是已经太晚了,他懊悔他的失言,内心暗自责备。
走出那个朋友家的时候,他向他的.朋友道歉。
他的朋友说:“我楞住了,你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农夫说:“对不起,我的舌头不听话,我错了。”
但舌头是从来不撒谎的,如果有什么东西在一个人的头脑里,话就会脱口而出,舌头从来不会犯错。他说:“请原谅我,那句话是怎么讲出来的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但是其实他知道的很清楚,那个思想是由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
他们又出发到另外一个朋友家去,现在他下定决心不要说那些衣服是他的,他已经封住了他的头脑。当他们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已经做了最后的决定,决定不要说那些衣服是他的。
那个可怜虫不知道说当他不说的决心下的越重,他的内心就越会感觉到那些衣服是他的,而且,这种坚定的决心是在什么时候下的呢?当一个人下了一个坚定的决心,比方说像戒欲的发誓,那只是表示他对性的兴趣正在从内部强而有力地冲击着他。如果一个人下决心从今天起要少吃一点或断食,那只是暗示他深深地带者想多吃的欲望,像这样的努力不可避免地一定会造成内在的冲突,我们的弱点是怎样,我们就是怎样,但是我们决定要控制它们,我们决心要跟那些弱点抵抗,如此以来,这就很自然地变成了潜意识冲突的来源。
因此,处于内在冲突的状态下,我们这个农夫进入了朋友的家,他小心翼翼地开始说:“他是我的朋友。”但是他意识到没有人在注意他,每一个人都以敬畏的眼光看着他的朋友和他朋友的衣服。突然间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升起:“那是我的衣服!我的头巾!”但是他再度提醒自己不要谈关于衣服的事,他已经下定决心。“不论贫富,每一个人都有某种衣服,不是这种,就是那种,那是不重要的。”他对自己解释,但是衣服就像钟摆一样,在他的眼睛前面来来回回地摆荡着。
他重新再介绍:“他是我的朋友,一个孩提时代的朋友,是一位很棒的绅士。至于那些衣服?那是他的,不是我的。”
那些人都感到惊讶,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介绍:“那些衣服是他的,不是我的。”
等到他们离去之后,他再度向他的朋友致十二万分的歉意,他承认这是一项重大的失言,现在他对于什么要做什么不要做感到很混乱。他说:“衣服以前从来没有像这样抓着我!老天爷啊!我到底怎么了?”
他到底怎么了?这个可怜的农夫不知道他对他自己所用的伎俩即使由一个神来尝试,衣服也同样会抓住他!
他的朋友十分气愤地说他不愿意再跟他继续走了,农夫抓住他的手说:“请你不要这样,请你不要以这么坏的态度来对待朋友,我会感到终生遗憾的,我发誓不再提有关衣服的事,用我全部的心,我对神发誓,将不再提起有关衣服的事。”
接下来他们进入了第三个朋友的家,农夫很严格地克制住他自己。克制的人是很危险的,因为有一座活火山存在与他们内心之中,外表上他们是僵硬的,充满了克制,但是那些想放开来的冲动却被紧紧地控制在他们里面。
请记住,任何强迫性的东西既不能持续,也不能完整,因为有着强大的压力,有时候你必须放松,有时候你必须休息,你能将拳头握紧多久呢?二十四小时吗?你握的越紧就越容易疲劳,也就越想快些将它放开。你越是努力去做,越是用力,就越快疲劳,你的手可以一直张开着,但是它不能一直紧握着,任何会使你疲倦的东西都不能成为你自然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农夫很严格地按捺住自己,不提有关衣服的事。他们走进了另外一个朋友的家,农夫全身冒汗,简直是精疲力尽,他的朋友也很担心。
农夫被焦虑冻僵了,他很慢很小心地说出每一句话来介绍:“来见见我的朋友,他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是一个很好的人。”
他犹豫了片刻,感受到内在的一股压力,他知道他敌不过这一股压力,就大声地脱口而出:“那些衣服?对不起,我不说,因为我已经发誓不再提起那些衣服了。”
一张椅子
黄哥的儿子考上重点高中没钱上。一天,有一个外地姓李的人找到了学校的校长,说他愿意资助黄哥3000元钱送儿子读书。不过,他要到黄哥的家里看看。
黄哥家在一片竹林子的边上。竹林子有几十亩,一眼望去,尽是密匝匝、修长修长的竹子。黄哥家里很穷,什么也没有,坐的是破板凳,连一张椅子也没有。李先生看了一会儿,就走了。走出了好远,李先生说:“我不资助了,他家人懒,你看这个黄哥,屋边就是大片片的竹子,怎么也不砍来做几张椅子坐?”校长一想,是啊!
回去后,校长问李先生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李先生说:“这样吧,过十天我再来看看。”李先生走后,第2天,校长就去了黄哥家,把情况告诉了黄哥。校长埋怨说:“这么多竹子,你也不砍几条做几张椅子!”黄哥一听,说:“这不行!”黄哥便拿出一份合同书。原来,这片竹林是一个王老板在8年前包下这片洼地种的,种下了叫黄哥看管,签了合同书,黄哥如果管好了这片竹林子,自己不乱砍、别人也不乱砍,十年后,卖竹子的收入对半分;如果乱砍了,王老板一年只给他200 元工钱。眼下,差一年就满十年了。校长一听,说:“你砍几条竹子做椅子怎么算乱砍呢?”黄哥说:“我砍几条,别人也砍几条,那就不行了。”
一年后,这个李先生拿着合同书来找黄哥,他是王老板的女婿。校长和黄哥这才知道,一年前的一张椅了,是商人的狡诈和黄哥老实守信的较量。现在,黄哥的儿子已读大学了,用的就是竹子的钱。
【哲理性的寓言故事经典好文】相关文章:
1.散文随笔好文
2.哲理性的话
3.围城读后感好文
4.尊严哲理性散文
5.哲理性的诗句
6.英文哲理性的话
7.品位哲理性句子
8.七夕活动方案好文
10.生活随笔精选好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