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还是不跳槽,由问题决定
“山中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跳槽还是不跳槽,由问题决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跳槽还是不跳槽,由问题决定,欢迎大家分享。
篇1:跳槽还是不跳槽,由问题决定
据一些招聘网站统计,大学毕业以后到30岁之间是职场人士频繁跳槽的多发期,很多朋友在遇到是转换门庭,再觅一份“好工作”,还是在现有的岗位上“好好工作” 这个矛盾时,常常犹豫不决,非常痛苦。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改变工作还是改变自己”的问题。
多数时候,我们不易分清到底应当怎样做。那么我们不妨试着问自己一些问题去弄清现实状况。心理学家提供一套自我问答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应对职场压力。
对于将白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办公室的职场人来说,“好的工作就等于好的生活”。职业心理咨询专家纳内特•崔德克斯(Nanette Tredoux)说:“工作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为工作中的不开心很容易就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英国著名学者、个人发展顾问伊恩•库珀(Ian Cooper)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当你让一个人立刻对自己的职业状况做一番描述时,你会发现,他/她的头脑里往往是一片空白。”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自我,把握自我发展方向,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呢?伊恩进一步指出:“黄金法则就是‘问问题’,而且还要问对问题。”通过问自己一些正确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个人和职业发展中有所感悟和获得。
问问你自己
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要些什么,或把注意力放在所恐惧的事情上面。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注意力等于事实”。当你注意美好的一面,就得到美好的观感;注意不好的一面,则总是留着不好的回忆。问对问题,就可以提醒你注意积极正向的那些方面。
我们的工作开心吗?你不妨问问自己:我是为了自己而工作吗?现在是换工作的时机吗?我在工作中感到别扭吗……相信从答案中可以大致找到一些线索。其实,通过问自己一些更细致但又简单的问题,还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更多的感受和已经存在的问题,也许答案有时候也会让你吃惊不已。准备好了么,提问可以开始了:
时间分配:每周我在工作、家庭、社会生活和自己身上花费的时间是多少?我是否很好地平衡了这些方面的时间?
工作价值观:在我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在社会认同、物质回报、乐趣和创造性、社会关系、领导权力这些工作的价值中,哪些对我最重要?
激励因素: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最能激励我的是什么?为什么?最不能激励我的是什么?为什么?
工作满意度:在我的工作中,对我最重要的5个核心标准是什么?我现在的状况是否能满足这些标准?
心理学知识:
1、工作价值观:从员工的角度来说,通常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着重看中的物质和精神回报,以促进其更努力的为工作作出贡献的东西,
管理资料
2、激励因素:在组织行为学中,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指能够对被激励者的行为产生刺激作用,从而调动其积极性的因素,它代表被激励者最本质的需求,只有当设定的激励活动或目标能够满足某种激励因素时,才会使被激励者产生满意感,从而产生效用价值。
3、工作满意度:通常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专家观点
如果你的答案揭示出,你现阶段的工作价值观与开始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那就需要再平衡一下。心理咨询专家内特•崔德克斯(Nanette Tredoux)解释说,你的价值观会随着时间而有变化。举个例子来说,在职业生涯的最初阶段,对挣钱的渴望和对权力的野心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排序就会改变。或者你会遇到某种瓶颈,生活的其他方面——家庭、其他人际关系会因之受到负面影响。
崔德克斯说,当你的职业生涯出现问题时,在彻底检查你的职业生涯之前,你可能会发现一种方法,来调整自己的角色,把生活带回正轨。或者,你会发现你已经偏离了自己的角色,不能满足一些非常重要的个人成长需求,那就是你要采取措施的时刻了。
另外,在你需要考虑什么最能激励你,什么最不能激励你时,你需要对整个职业生涯进行评估,而不能仅限于现有阶段。崔德克斯指出,仔细考虑“为什么?”,试着把问题从你的工作本身剥离开。你需要看看以下几个方面:你工作的优先次序,工作的内容(创造性、满意度),状况、物质回报。问问自己,在工作中什么使我感到高兴?为了胜任工作,我需要再发展什么技能?我从工作中获得了什么(金钱、认同感)?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是我没有获得的(团队支持、独立性、信任)?一旦你确定了没有获得满足的核心价值,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举例来说,如果你期望为自己的社区服务,你愿意去担当公司法人责任的项目吗?你是否应该参与周末的慈善活动?崔德克斯进一步指出,尽管可能对一份工作有满意感,但是工作也许不能带来所有你想要的。
现在怎么做
如果你已经学会了提问自己,下一步就是如何对你的答案做到心中有数。心理专家的建议是:
跟你信任的人谈谈,比如咨询师、朋友。通过与外人讨论自己的工作,你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知道什么会让你开心。
清楚你的角色后,与你的老板沟通,确定你的目标,你工作所需要的胜任能力,你的绩效衡量方式。清楚的界定可以带来安全感、价值感和工作意义。
做出一个小的变动,参加解决冲突和压力管理的培训,或者向专家咨询合适的穿着,这些都可能会带来平衡的再调整。
如果你仍感到迷惑,考虑一下接受职业心理咨询专家的评估,专家会给予你指导。如果你要做巨大的改变(换一份工作或申请调职),那么去咨询职场专家或心理咨询专家的意见吧。
所有的改变,即使是期望中的改变,都会带来压力。但如果你处理得当,而且在调整和巨变来临之前做好足够准备,那么你就能很好地处理新的情境,并找到真实的自我。
篇2:不加薪跳槽还是留守?
不加薪跳槽还是留守?
本科毕业工作1年后才加入现在公司的,刚到销售部时繁杂的工作让有些不知所措,同事中有一个年龄跟我差不多的女孩比早进公司几个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经常向她请教。她也挺热情,一来二去,和她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渐渐对工作熟悉起来,也做出了不少业绩。可也开始感觉到,自己的所得相比付出来说,似乎少了一点。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同事之间不能互相打听和讨论薪水问题。由于没有防备之心,私下里把自己的薪水告诉了那个女孩子,记得她当时说,薪水相比起来还算比较高的,但当问她的薪水的时候,她却只是笑笑说,与你差不多,天真的一点也没怀疑。当时她的业务能力比我好,心里想想也就平衡了些。
就这样一晃两年过去,期间得到了一次加薪机会。也很开心的告诉了那个所谓的`朋友,我们还一起去小小的庆祝了下。
然而,最近我才发现,有些事情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
同事小李因为与主管不和辞职了,挺同情他的,便安慰了他几句,
没有想到,他却对我说:小苏,干脆你也辞职吧,你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却一直这么一点点工资。那个业绩和你差不多的XX(就是我那个所谓的朋友)薪水一直是你的两倍还多。当时,很惊讶,半信半疑,追问他消息是不是真的。他只是说:不信自己去问。冲动的跑到XX面前质问,她有点尴尬,试图否认,可是,看她当时的表情,我知道小李说的是真的。原来我一直是被欺骗的。
觉得很愤慨,当时就想闹到老板那里,这太不公平了,大不了就辞职。可总算还有些理智,冷静下来,一直在思考,业绩不相上下,她是能说会道些,可是,工资也不至于相差那么大。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如何应对薪水不公我要加薪,如何加?
薪水不公,谁都会感觉不爽。类似苏小姐这样的情况,可以正大光明地要求加薪。你的薪水比别人低,上司自然是心知肚明的,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没错,很多时候,加薪需要你积极努力寻找上司的支持。像苏小姐,老板早就知道她薪水偏低的事实,可能只是因为苏小姐本身没有去争取,上司自然也就乐得忘记此事。
篇3:选跳槽还是选 ?
2月中旬,就已经有不少职场中人跃跃欲“跳”,与往年不同的是,在跳槽族蠢蠢欲动的同时,也有一群人选择了按兵不动,网络上将这样的一个群体称之为“ 族”,新一年的职场,你选择留下来还是走出去?听听周围人的说法,也许会为您的职业规划问题找到新的思路。
跳槽族
“为了钱途,跳!”
小陈是南京市一家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毕业至今已经在这家单位服务了近五年,今年春节刚过,小陈就向人事部递交了辞呈,下个月他将到同城的另一家软件公司报到。
小陈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岗位是公司的核心部门,因此工作量也较大,“工作这些年,平均每周都有三天是在加班中度过”。而对于自己的薪水,小陈认为并没有达到他理想的标准,“公司的工资标准比同行要低,这几年一直有同行挖我,去年底一家我一直比较看好的单位也向我发来了邀请,开出的薪酬也比我现在高出了3分之一,考虑了两个月后我决定,跳了。”
用辞职卸下工作压力
十天前,张华刚刚进入南京一家广告公司担任策划,在这之前的2年里,他已经换了3个以上的工作,而对于目前的这家公司,张华坦言,他也不敢保证能留多久。当记者问及他的职业规划时,张华却没有正面回答。他告诉记者,其实工作这么久,他还不太清楚自己适合何种工作,“反正我学的专业就业面宽,既然这个工作让我感到了压力,那就再换下一份,薪水嘛,不求太高,够养活自己就可以”。对于未来的设想,张华显得很轻松。
族
蛰伏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林跃是一名外企的中层人员,对于新一年自己的职业规划,林跃表示还将继续留在现在的单位寻求发展,
作为一名公司的老员工,林跃用了6年的时间才走到了现在的中层管理岗位,这其中付出的心力和汗水是旁人难以体会的,因此,对于这份工作,林跃也是倍加珍惜。“年初公司的领导已经和我有过交流,今年会对我们一批中层队伍进行培训,年后几个大项目也要逐步展开,这对于我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如果完成得出色有很大的升职机会。我已经准备好为了职业发展而冲刺了。”
在林跃看来,跳槽应是考量过各方得失后才做出的选择,而他自己对于目前的职业前景比较看好,因此并没有将跳槽放入短期的计划中来。今年,不少像林跃这样的中层管理者都没有急于跳槽,反而采取谨慎的态度,等待时机再发力。
业内声音
企业应做好“留人”措施
对于节后员工的去留选择问题,省规划设计院的招聘主管刘青表示,一定比例内的'人员流动对企业来说都是合理的现象,“毕竟人往高处走,如果员工有了更好的机会,我们当然也会理解并祝福。另外,新鲜血液的加入也可以提高公司的活力、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但是对于企业核心人才以及关键岗位的员工,刘青认为,还是应该提前做好相关的留人措施。“一般来说,企业在年终就会和自己的一些重要员工交流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以及职业规划,为员工提供更好的事业平台。加薪、培训以及增加人文关怀都是留人的常用手段。对于公司来说,对人才的把握和维护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跳槽还是不跳槽,由问题决定】相关文章:
4.跳槽求职信
5.跳槽自荐信
6.跳槽辞职报告
7.跳槽简历
8.跳槽注意事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