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紫外线消毒规定

紫外线消毒规定

2022-12-02 08:25: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妹力豹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紫外线消毒规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紫外线消毒规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紫外线消毒规定

篇1:紫外线消毒规定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灯要求:

1、紫外线消毒灯在电压为220V、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μW/ cm。

2、应每月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低于70μW/cm 应及时更换。

3、更换的新灯管要监测辐射强度符合90μW/cm才能使用,累计时间应不低于1000小时。

监测方法:

亮灯后5―7分钟,监测卡放于离灯管垂直1米处1分钟后看结果对比,大于70uw/cm可继续使用。 2222

使用方法:

1、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照射时间≥30min。

2、采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3、消毒时对环境的要求: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 注意事项:

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擦拭一次,

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等时,应随时擦拭。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

3、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4、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5、不应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6、不应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

篇2: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一:分类

目前能够输出足够的UVC强度用于工程消毒的只有人工汞(合金)灯光源。紫外线杀菌灯灯管是由石英玻璃制成,汞灯根据点亮后的灯管内汞蒸气压的不同和紫外线输出强度的不同,分为三种:低压低强度汞灯、中压高强度汞灯和低压高强度汞灯。 二:杀菌效果

杀菌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紫外线的输出能量,与灯的类型,光强和使用时间有关,随着灯的老化,它将丧失30%-50%的强度。紫外照射剂量是指达到一定的细菌灭活率时,需要特定波长紫外线的量:照射剂量(J/m2)=照射时间(s)×UVC强度(W/m2)照射剂量越大,消毒效率越高,由于设备尺寸要求,一般照射时间只有几秒,因此,灯管的UVC输出强度就成了衡量紫外光onclick=“g('消毒设备');”>消毒设备性能最主要的参数。在城市污水消毒中,一般平均照射剂

量在300 J/m2以上。低于此值,有可能出现光复活现象,即病菌不能被彻底杀死,当从渠道中流出接受可见光照射后,重新复活,降低了杀菌效果。杀菌效率要求越高,所需的照射剂量越大。影响微生物接受到足够紫外光照射剂量的主要因素是透光率(254 nm处),当UVC输出强度和照射时间一定时,透光率的变化将造成微生物实际接受剂量的变化。

三:优点

大多数紫外线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0%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使紫外线消毒法对水质较差的出水也适用。

四:适用范围:

1 适用范围:

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rn,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rn,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o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Uw/cm2的时间(功率≥30w)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一)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 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rn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米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灯,≥90Uw/cm;功率>20w灯,≥60Uw/cm2 ;功率150灯,≥20Uw/cm2。

由于这种灯在辐射253.7nrn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rn紫外线的强度

(在距离1米处测定)为:功率30W灯,>180uW/CM2;11w灯,>30 uW/CM2。

(3)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H型;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1mg/h。

(4)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的波长184.9nrn的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

(二)紫外线消毒器

(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紫外线表面消毒器: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在瞬间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3)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

<一>适用范围及条件

(1)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

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 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 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二>使用方法

1 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 10000 uW.s/CM2;杀灭细菌芽胞时应达到100000 u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抱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以对600000 uW.s/CM2;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 uW.s/CM2。 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例如,用辐照强度为70 uW/CM2的紫外线表

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100000 u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100000 uW.s/CM2 ÷70 uW/CM2=24分钟。

2 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c

(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 u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3 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六: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

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一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

6月20日

杀菌机理有2个方面:

(1)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电离,仅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处于高能状态而不脱开。

(2)当微生物被照射,此作用可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与酶的化学变化,从而使之死亡。

优点:属高效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消毒后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缺点:消毒时,室内不能放置过多的物品,还要按时翻动物品;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直接照射1~2min,可使皮肤产生红斑,对眼睛直射30s可产生刺激症状,剂量再增大引起紫外线眼炎。另外,紫外线消毒受环境影响大。

篇3:如何正确使用紫外线消毒灯

如何正确使用紫外线消毒灯

消毒方法

使用时关闭门窗,自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紫外线灯照射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室内,照射完毕后应开窗通风。

消毒室内空气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照射前清洁尘埃,照射时关闭门窗,停止人员走动。

每10平方米使用30W紫外线灯管1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

消毒物品表面

物品要摊开或挂起,使其受到充分照射,紫外线不能穿透物体。

如选用30W紫外线灯管,有效照射距离为25~60cm,时间为25~30分钟。

消毒条件

适宜温度:20~40℃

适宜适度:40~60%

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时,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注意事项

保持灯管清洁

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应用电源为220V,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周用挤干的酒精(95%)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记录使用时间

每次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后要记录使用时间,紫外线消毒灯管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超过1000小时要更换灯管。

定期监测强度

定期使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检测紫外线消毒灯的紫外线强度。

篇4:紫外线消毒车的使用方法及保养

1、电源电压:220V 50HZ

2、紫外线灯管功率:30W

3、辐射紫外线波长:253.7NM

4、紫外线辐射度:>100UW/CM2

5、消毒时间自控范围:0-120分钟

使用注意事项:

1、应保持杀菌灯管表面清洁,否则会影响杀菌效果.

2、应保证杀菌效果,使用时保持温度在10-35度之间.

3、紫外线对有机细胞有杀伤力,人的皮肤和眼睛如较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造成灼伤,因此使用时人员应该离开房间或穿戴防护用品.由于紫外线有较强卸色作用,被消毒物应以浅色为主。

4、如长期不使用,应贮藏在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5、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紫外线灯管寿命为3000小时以上.

使用方法:

1、打开保护门,取出 灯臂,并慢慢抬至所需高度,一般情况与地面成90?角度。

2、顺时针方向打开定时器,设定消毒时间,30-45分钟。

3、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杀菌工作,人员离开现场,设立消毒标示。

4、消毒完毕,关闭启动开关,拔下插头,用手托起灯臂,按灯壁调节按钮,放下灯臂,关上保护门。

1

保养: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 一次 ,发现 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 ℃,相对湿度大于 60 %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 ,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紫外线灯管寿命为3000小时以上.

2

篇5: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1】

【关键词】 紫外线灯;医院感染;消毒

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紫外线灯照射是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保证消毒效果,必须进行强度监测。

在监测中发现,同一灯管的紫外线强度昼夜所测数值相差很大,与24 h民用电压波动相吻合 [1 ];使用普通镇流器灯架和高效节能反射灯架(电子镇流器)所测的强度也不一样。

我们检测了紫外线灯在不同电压下的紫外线强度及在两种不同灯架下(电压相同)的紫外线强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将调压变压器接普通电源,紫外线灯架插头接调压变压器电源,打开紫外线辐射强度计调整刻度至零,将感光器放到距使用中的12支灯管正中1 m处固定,分别测电压为220 V、215 V、210 V、205 V、200 V、195 V、190 V、185 V时每支灯管的紫外线强度。

然后将上述紫外线灯分别放在普通镇流器灯架和高效节能反射(电子镇流器)灯架下,在相同电压下测各灯管的紫外线强度。

测试环境条件为室温20 ℃, 相对湿度58 %。

2 结 果

紫外线灯在普通镇流器灯架和高效节能反射灯架下照射强度不同,在普通镇流器灯架下照射强度为125 μm/cm2~75 μm/cm2,在电子镇流器灯架下照射强度为72 μm/cm2 ~43 μm/cm2 。

不同电压下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也不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电压降低,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也随之降低,提示在消毒工作中,必须重视电压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3 讨 论

紫外线照射消毒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紫外线照射消毒要求在电压220 V,相对湿度60%左右,温度20 ℃的环境中进行。

辐射为253.7 nm紫外线强度(中强度)不得低于70 μm/cm2 [1]。

紫外线消毒效果除受温度、湿度、空气中飘尘量及灯管表面洁净度等因素影响外,电压是影响紫外线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高效节能反射灯架内为电子镇流器,其输出功率低时,发光率下降,紫外线强度不达标准。

即开启灯管后看到紫外线灯管发出的蓝光着色不均匀并且有滚动现象。

因此在安装紫外线灯时不能用高效节能反射灯架,否则达不到所需强度,进而不能对空气起到有效消毒作用。

本实验结果证明,检测紫外线灯强度时最好在220 V电压下测量,较为准确;常规紫外线消毒最好在电压较高的大夜班进行;紫外线灯应安装在普通镇流器灯架下进行消毒。

【参考文献】

[1]吴瑶,谢秋芳,鲍爱娟.紫外线强度与电源电压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5,5(2):96.

紫外线的消毒原理和方法【2】

【摘 要】紫外线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人们生活的首选。

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对人们生活影响和基本原理。

【关键词】紫外线 消毒 杀菌

目前,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范围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波段:UVA(400~315nm)、UVB(315~280nm)、UVC(280~200nm)和真空紫外线(200~100nm)。

其中能透过臭氧保护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有UVA和UVB部分。

就杀菌速度而言,UVC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内,可在1s之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而UVA和UVB由于处于微生物吸收峰范围之外,杀菌速度很慢,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起到杀菌作用,在实际工程的数秒钟水力停留(照射)时间内,该部分实际上属于无效紫外部分。

真空紫外光穿透能力极弱,灯管和套管需要采用极高透光率的石英,一般用半导体行业降解水中的TOC,不用于杀菌消毒。

因此,给排水工程中所说的紫外光消毒实际上就是指UVC消毒。

紫外光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

研究表明,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 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常见的联合工艺有UV+H2O2、UV+H2O2+O3、UV+TiO2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外线端的外侧,故称之为紫外线,依据不同的波长范围,被割分为A、B、C三种波段,其中的C波段紫外线波长在240-260nm之间,为最有效的杀菌波段。

现代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光学、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C波段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C光照射空气或物体表面,当空气或固体表面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它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辐射后,其细胞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杀灭细菌、病毒,以及其它致病体,达到消毒和净化的目的。

它具有高效、广谱、价廉、长寿、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的优点。

紫外线是一种比可见光波长还短的光线,它可以根据波长分为三种:

A光:短期效应会造成晒红、晒黑、光敏感反应,长期则会产生皱纹、黑斑、皮肤老化。

B光:短期效应是晒红、晒黑、晒伤,长期影响会长皱纹、黑斑、皮肤癌。

C光:因臭氧层无法到达地表,短期看不出来,但长期会产生皮肤癌。

我们可以清楚了解,容易造成晒伤的是B光;也就是说,当你兴高采烈的到海滩去晒得又红又痛,还脱了一层皮回来,就是紫外线B光的短期作用。

“室内紫外线晒黑法”就是利用“趋吉避凶”的原理,避开紫外线B光,只用紫外线A光,这样短期内就可以达到晒黑的效应,却没有晒伤的顾虑。

也就是在装设有许多紫外线A光灯管的机器内,循序渐进的增加曝晒的时间,来达到逐渐变黑的目的。

1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

1.1紫外线消毒无需化学药品,不会产生THMs类消毒副产物。

1.2 杀菌作用快,效果好。

1.3 无臭味,无噪声,不影响水的口感。

1.4 容易操作,管理简单,运行和维修费用低。

2 紫外线消毒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大多数紫外线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0%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

3 适用范围及条件

3.1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3.2 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3 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3.4 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5 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4 紫外线使用方法

4.1 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4.1.1 照射方式 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4.1.2 照射剂量和时间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 10000uW.s/cm2;杀灭细菌芽胞时应达到100000u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以对600000uW.s/cm2;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uW.s/cm2。

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

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

例如,用辐照强度为70 uW/cm2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100000u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100000uW.s/cm2 ÷70uW/cm2=24分钟。

4.2 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4.2.1 间接照射法 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以,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4.2.2 直接照射法 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 u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5 使用紫外线的注意事项

5.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一周用95%无水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5.2 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3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5.4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篇6: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的消毒方法

1、空气消毒:使用时请关闭门窗,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自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每次消毒时间为30-40分钟;如关灯后需要再开启,应间歇3-4分钟再开;紫外线灯照射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室内,紫外线消毒过程中会产生臭氧,照射完毕后应开窗通风;必须进入时,应先停止紫外线消毒灯照射。

2、物品表面消毒:将物品要摊开或挂起,使其充分暴露以受到直接照射照射,紫外线不能穿透物体;物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m,在灯管紫外线辐射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照射时间不得少于30min。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有效距离内照射30min~60min。

注意事项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有一定损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一定注意做好防护,眼睛更要注意不能直视紫外线光源,否则眼睛会受伤害。

1、为什么紫外灯杀菌时不能有人?

根据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及辐射波段的不同,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和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nm)三大类。其中紫外线消毒灯产生的紫外线就属于UVC。波长越短能量越高,相反的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好。

如果人体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光化学反应,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长期接触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眼炎反复发作可导致结膜炎、慢性眼脸炎,甚至发生眼脸皮肤癌等病变。

紫外线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引起一些列的炎症反应,如皮肤红斑、肿痛、上皮增生和机体抵抗外界侵袭能力下降等。

紫外线消毒灯对人体的伤害是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成正比,即照射剂量越大,对人的伤害越严重。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时,室内不要有人。曾经见过有患者家属在病房卫生间使用紫外消毒灯消毒的同时,也在卫生间内清洗患者生活物品,这样的行为一定需要纠正,家属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护理患者。

由于紫外线消毒灯在辐射波长253.7nm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波长184.9nm紫外线,此波长紫外线可以使空气中的氧分子发生电离,使其重组转化为臭氧(O3)。臭氧虽然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但是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室内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浓度2mg/m3以上时可引起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肺气肿和肺水肿。臭氧不仅刺激和损害深部呼吸道,对眼睛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

如果使用带有臭氧功能的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结束后,此时室内臭氧浓度会很高。假如房间面积为20m2左右,一个30W的紫外线消毒灯产臭氧量为3000mg/h,消毒时间为1小时,在不考虑其它客观因素影响病房臭氧浓度情况下,消毒结束时房间内臭氧浓度会达到50mg/m3,远远高于0.1ppm安全浓度。因此使用具有臭氧功能的紫外线消毒灯必须是在封闭空间,人不在场的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通风30分钟才能进入。但是有些患者在消毒结束后急于进入房间,也没有开窗开门进行通风,这样在治病的同时又在给自己增加新的伤害。

2、为什么紫外灯尽量在夜间使用?

紫外线能使微生物DNA分子的同一条螺旋体上相邻的胸腺嘧啶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抑制DNA复制、转录及合成蛋白质,因细菌一般生命周期较短,不能生产蛋白质和繁殖,细菌就会迅速死亡。但是紫外线消毒灯的杀菌效果直接或间接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微生物的不同生物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之一。有资料认为,夜间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不同生物时间细菌体内的“光复活酶”获得能量,是损伤的DNA修复,即胸腺嘧啶二聚体解体,形成单体细菌重新恢复生物状态,而在夜间不能发生此生物效应。

经紫外线照射后受损害的细胞,如立即暴露在可见光下,则有一部分仍可恢复正常活力,称为光复活现象。因此患者家属可以尽量选择夜间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房间。如果在白天,需关闭室内日光灯,拉上窗帘保持暗弱光,紫外消毒结束后不要立刻开门及拉开窗帘,避免降低杀菌效果。

3、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有何要求?

紫外线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是随着照射剂量、照射时间、照射距离的不同,对微生物的生理活动也相应的产生不同的效果。剂量高、时间长、距离短就容易杀死它们;剂量低、时间短、距离长时就会有少量的个体残存下来。

用已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试验,在距离紫外线1米处照射30分钟,存活细菌数是7个,在2米处存活细菌数是30个,但经一定时间后,空气中微生物的产生和消毒即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即紫外线消毒60分钟与消毒100分钟空气中的细菌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1.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照射剂量≥10000uW.s/cm2;

2.杀灭细菌芽孢时,照射剂量≥100000uW.s/cm2;

3.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之间;

4.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孢更强,有时照射剂量需≥600000uW.s/cm2;

5.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uW.s/cm2;

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因此,根据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例如,用辐照强度为70uW/cm2紫外线灯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辐照剂量100000u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为:100000uW.s/cm2÷70uW/cm2=24分钟。

综上所述,血液病患者家属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可尽量靠近被消毒物品,可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扩大照射面积,有效距离不超过1米,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其他使用注意事项

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时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6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紫外线消毒灯不能以紫蓝色光芒之强弱来判断紫外线辐照强度(即肉眼判断)。应定期监测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如果没有紫外线强度测试仪或测试卡,可使用时间记录法,凡使用1000小时后就更换紫外线灯管。

紫外线穿透力弱,附着在灯管表面的灰尘和、油渍等都会直接影响紫外线消毒灯的辐照强度,因此可每1~2周用酒精棉球或纱布擦拭灯管一次,保持紫外线灯管的清洁。

篇7:居住区生活饮用水紫外线消毒试验研究

居住区生活饮用水紫外线消毒试验研究

采用国产30W直管型石英紫外线低压汞灯对生活饮用水消毒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水层厚度分别为10.5、20、31、40.5、62、81、102和121 mm,辐照时间取1~180 s,共26个时间段.确定了在满足饮用水标准前提下,不同水层厚度的.最小辐照时间、最小辐照剂量,以及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试验条件下,最佳水层厚度为62~81 mm,相应的处理水量为5.24~5.51 m3/h,单位水量有效能耗为0.75~0.72W・h/m3,单位水量总能耗为5.73~5.44W・h/m3.

作 者:朴芬淑 傅金祥 刘军 PIAO Fen-shu FU Jin-xiang LIU Jun  作者单位:朴芬淑,PIAO Fen-shu(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傅金祥,刘军,FU Jin-xiang,LIU Jun(沈阳建筑大学,市政工程系,辽宁,沈阳,110168)

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4(3) 分类号:X52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   紫外线   辐照剂量  

篇8:矿山生活污水紫外线消毒应用分析

矿山生活污水紫外线消毒应用分析

介绍了紫外线消毒机理,通过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影响紫外线消毒的因素和紫外线消毒优点的分析,提出了紫外线在矿山生活污水消毒处理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作 者:朱桐 孙磊 Zhu Tong Sun Lei  作者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刊 名:现代矿业 英文刊名:MODERN MINING 年,卷(期): 25(6) 分类号:X703 关键词:紫外线   消毒   矿山生活污水   应用  

篇9:液氯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在实践中的应用比较

液氯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在实践中的应用比较

为了有效保护水体,防止传染性病原菌对人们的.危害,降低水源的总大肠菌群数和粪大肠菌群数,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消毒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介绍液氯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并针对这两种消毒方式在广州污水厂的应用实践的比较,提出对于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的建议.

作 者:黄俊熙 Huang Junxi  作者单位:广州市沥浯污水处理厂,广东,广州,510290 刊 名:广东化工 英文刊名: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09 36(6) 分类号:X-O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   紫外线消毒   液氯消毒  

【紫外线消毒规定】相关文章:

1.消毒制度

2.假如没有紫外线五年级作文

3.幼儿园消毒制度

4.消毒间规章制度

5.学校消毒制度

6.消毒隔离制度

7.高温消毒规章制度

8.厂区消毒方案

9.幼儿园通风消毒制度

10.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下载word文档
《紫外线消毒规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